北京时间好吗

请输入您对本车的评语,您的评语对其他人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综合评分为各分项评分的平均值
百公里油耗
综合性价比
*&验&证&码:
点击输入框显示验证码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图片
北京40相关车型
汽车中国北京40评论频道,想你所需,做你所想,为您提供北京40怎么样评测文章,北京40优缺点,等一手北京40点评信息资料。
|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关注该车系的还关注
¥19.60-20.80万
¥7.88-9.38万
¥8.98-12.28万
¥14.58-16.58万
¥9.28-31.88万
¥11.58-18.88万
¥14.38-17.68万元
¥5.88-8.78万元
¥2.98-3.40万元
¥14.68万¥17.68万
Copyright(c) 2004 - .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汽车之友 京ICP证040935号那些离开北京的人,你们过得怎么样?
按投票排序
157 个回答
我的记忆永远铭记着那个上午。(这是离开北京这个杯具的开端)我正美滋滋的在故宫午门外广场上溜达时,在我顺利拿到18m的offer,准备在盈科中心上班时,在我准备周末去三里屯happy,对未来生活无限期待时;老板说他找到一个资深人士更适合我现在这个位置,然后说要把我派到上海去看华东区行业市场!!!优点就是华东地区玩一个遍,五星酒店住到爽。我认真的问了父母及长辈的意见,惯例的无视了父母要我留在北京的期望,然后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就离开了帝都奔赴魔都。前两年觉得离开北京挺爽。把华东五市玩了个遍,会在周四去出差,然后周四周五周六住三晚,连打车都报销,比自助旅游还爽。行业大会在丽江开,于是还免费去丽江玩了一圈。但是这时很多老朋友断了联系,很多老同学都结婚生子,我开始找不到跟北京的联系。然后生意越来越难,出差需要请三线领导批准,每个季度只有2000块的报销额度,然后领导对业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遂想从孙子升级成爷爷,然后跳槽到小城市甲方单位。杯具开始!1、小城市很难认识好玩的陌生人。2、小城市很难找到好玩的活动,最多的活动就是大家一起吃饭,泡温泉,吹牛逼,打麻将。3、小城市很难接触到新理念。靠网络能获取知识,但不能高效的交流。4、小城市很难看到职业的发展空间。5、小城市相对来说是熟人社会,对我这种不折腾会死星人简直就是牢笼一样。当了一年大爷,享受着各色销售的各种伺候,猛然发现自己一年来除了dota,毫无长进。终于回到北京,开始阔别已久的生活。虽然老同学都有小孩,没事不出门,虽然老友早已划分出社会档次,无法回到从前,但是北京还是挺爽。1、上班下班5分钟。2、有各种有意思的活动。(我可以不去,但是不能无处可去) 看看最近北京都有啥行业新鲜东西 看看有没有啥有意思的讲座(说实话糟粕太多) 惊讶的发现GTD名家TWHSI老师在上面开课,2500两天! 看到北京有各种各样的活动 里面各种博物馆各种美术馆各种展示会!在里面发现我挚爱的变形金刚就在前门大街798艺术区 带感三里屯Viliage 带感果壳网的未来事务管理局 带感在北京玩什么的人都有,只要你想找。3、呆在北京,会自然而然的生成想做点有意思的事情的想法。总结,作为离开过北京的人,我觉得还是在北京的日子爽,以后也不想离开。
十年,离开北京十年了。我走时没人送,对着站台上慢慢后退的电线杆说:我一定会回来!“路过”这个词,那时还没流行。现在上海,有自己的小生意,娶了上海姑娘,买房买车,生了俩孩子,有几个圈子,认识一些人,一般。有一段时间总想,如果留在那家公司会怎么样?如果那晚送她回家会怎么样?就像电影里那样,我看到无数条回溯的路,每条路的尽头都站着截然不同的自己。然而这种种可能加在一起,不过是经济学中的四个字:沉没成本。每次去北京,看到雾霾中的车龙,都庆幸当年的放弃。现在京城里能见的故人越来越少,回忆越来越模糊。一次路过朝阳公园南门,突然想到“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一句,竟莫名地哭了。每当有上海朋友去北京(好奇怪,他们几十岁了还是第一次进京),我就求他们给我带炒肝回来。他们去时满口答应,回来破口大骂:侬个小赤佬,那东西汤汤水水的怎么带!?知道没法带,也不想吃炒肝,我故意的。那个北京啊,博物馆都看了,好姑娘都嫁了,不惦记了,不想了。呵呵。
驻京八年,一个月前搬到上海,感觉就俩字,舒服。同为一线大城市,上海的生活质量比北京高太多。首先是空气。北京近年来空气质量每况愈下,不戴口罩没法出门,每吸一口气都像吸了一口硫磺,吐口气像吐了一口血。上海的空气说不上沁人心脾,至少早晨起来喉咙不疼,路上看不到什么人戴口罩,包括老外。交通比北京略好,即使堵车每分钟还能走几米,北京堵起来基本可以下车遛狗了。上海的城区比北京小很多,五公里就算远的,我过去一个月只有两次花在路上的时间超过一小时。在北京出个门一天就过去了。感觉上海的生活区和商业区/工业区分隔明显,生活区大多路面洁净,梧桐树遮天蔽日,小弄堂安安静静,人不言,车不鸣,听得到自己的脚步声。北京仿佛处处是商业区,每一条马路都宽的令人发指,走到哪儿都车声贯耳,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谈恋爱无比艰难。上海买东西特别方便,各区都有商业中心,中小型超市和24小时便利店到处都是,我住的地方出门就有两家超市、三家便利店,深夜看到便利店的灯光,想到关东煮和肉包子,深深感到文明社会的温暖……在北京买包泡面都得坐车,夜里基本别想。对于一个吃货来说,上海是天堂。西餐、日料、甜品、粤菜、茶餐厅遍地都是,平均水准和干净程度均在北京之上。以茶餐厅为例,福记、新旺、香港仔随便挑一家,你再也不想去金鼎轩了。本帮菜就不用说了,不到500米的进贤路藏龙卧虎,四张桌子的小馆子一天只营业4个小时,两个人100块可以吃得涕泪俱下。还有阿娘面、小杨生煎、耳光馄饨和葱油拌面等等尤物,我自认不是饮食地域主义者,卤煮、豆汁、炖吊子都不在话下,但以前每次来上海出差都要没出息地吃到消化不良……饮食这个话题太危险,请簋街爱好者们放过我。我刚来北京上大学的时候感觉北京还是不错的,空气没那么差,人没那么多,交通没那么堵,物价似乎比南京还便宜点儿。八年来我眼看着地铁一条条开通,每条线都挤满了人,马路上的车却只多不少,房租金每年涨15%-20%,无论多难吃的餐馆门口都排长龙。连艺术都成了大众消费品,798全是拍照的,2010年我去了一次草莓音乐节,差点被人潮拍死在栏杆上。我不知道每年进京人口有多少,我只知道每次赶上下班高峰我都有种“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绝望。但北京也是我见过的最有奋斗精神的城市。我见过很多牛逼的人每天从廉价合租房钻出来,在地铁上辗转腾挪一两小时,然后精神抖擞地开始工作,仿佛肉体是不存在的,活着就是为了结识更牛逼的人、一起做更牛逼的事。在餐厅给你上菜的姑娘、在发廊给你洗剪吹的小弟都可能告诉你一个惊心动魄的梦想。我选择上海而不是回南京,就是因为在上海我仍然能感到奋斗的氛围,但在南京我听到、看到的更多是柴米油盐,老婆孩子。去年中学校庆,我发现留在南京的男同学几乎都有了肚子。同意 所说,北京不是家。北京是奋斗的地方。在那里你只能不停地跑,当你想停下来的时候就该离开了。但离开的人,不一定会停下来。
1、工作时间由每天8小时变为6小时;2、交通时间由每天3小时变为20分钟;3、午睡时间由每天0小时变为1小时;4、工资由每月买0.3平米房子变为每月买1平米房子;5、锻炼时间由每天0小时变为1小时;以上变化谈不上过得好,而是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很多情况下,是你自己的选择,把自己搞的那么累,而不是城市;北京有一百种好,但与我无关;我关心的是自己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苦短;并不是说在小城市,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就没有理想,以后就不会牛逼;同理也不是你在北京每天过着苦逼的生活,就代表你以后会牛逼;时刻想着过好现在,你的一辈子就过好了;量力而为,顺水推舟,选择生活,而不是活着;小城市,是为已知的现在而努力;在北京,是为未知的以后而幻想。
已经忘了pm2.5什么味儿了。默认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一眼能看到地平线,不会一出太阳就拍照发朋友圈了。很久没有和陌生人进行肢体接触了。其实很久都没有见到过能称之为“人群”的东西了。。。。城市很小,通勤时间短到可以忽略不计。空闲时间变多了,太阳下山也晚,七八点钟可以出去在草地上玩会儿飞盘,空气里都是别人家院子里的烧烤香。刚买了自行车,周末去山里骑着玩,可是看见那帮在河里带着酒带着小狗漂流的好羡慕,现在又想买气垫船了。也想玩枪!找个野地儿打靶子去。有专门卖的各种形状靶子比如西瓜状比如草垛状还有上面画着小鹿小熊图案的。还是有点不习惯慢节奏。银行开个户能开出一小时,还得应付各种small talk,恨不得把表格抢过来自己填。终于买上车了!!摇号去死吧!!但是驾照路考第一次没过。。。罪名是红灯右转的时候没有避让直行车。。但其实我已经让了几十辆车了是看见一个我认为绝对可以安全通过的距离才打算走的!!冤枉啊!!!果然还是耐心太差了么。。。租住的公寓还不错,抽油烟机不好用直接给换了一个全新的。如果要买房子的话,月供和现在的房租差不多,所以也没想买。谁知道下一年会在哪儿呢。但要是买了,一定要在后院挖池塘盖树屋(知乎种的草啊~)。还没打算要小孩。但是如果要,还是两个以上吧。那天在play ground看见一个年轻帅爸一人带四个孩子玩。左手抱着一个婴儿,右手给他儿子扔飞盘,趁儿子接飞盘的时候去推秋千上的女儿一把。为什么在北京就得四个人带一个小孩??厨艺突飞猛进。有时候懒得做饭想去外面吃,一想他们做的还不如我就打消念头了。大农村的悲哀。只不过真的真的好想回去大吃一顿。。。T____T
北京上学加工作一共六年,有户口。总体来说,学生时代的北京生活是比较令人向往的,平台不错,能接触到更多高层次的圈子和活动,甚至每周可以选个胡同溜达溜达,也有吃不完的街边小吃。工作后租房,住过回龙观,三居合租无隔断1450,上班B+M+W一个半小时,经过惨无人道的西二旗,那时候吐槽说每天最累的时候是上下班,欣慰的是交通成本实在低,不过现在回头看,罐子里真不是个宜居的地方,冬天天亮得晚,天黑黑冒着寒风踩着泥泞的雪过天桥去等公交这种事情是很让人绝望的。后来搬到了城里,1800,六层红砖楼,上班还是B+M+W四十分钟,很知足了。事业单位,工资稳定。对于北京户口的福利,很多人列举了一堆堆的加成,觉得一个北京户口值五六十万,个人觉得这绝大多数的福利,是建立在有一定物质条件的基础上,譬如买房资格,看到六环边上都均价两万了会觉得忧伤,很多小区的规划配套都差强人意。譬如买车摇号,说真的,前面一堆堆几率翻倍的主,我会时常担忧我的几率不是0.8%,而是0。医疗,拿到号绝对是智商加体力活。小孩上学那更不用说了,我觉得是最无能为力的一点。但是我一堆同学在这啊,女朋友在这啊,所以生活苦逼,但是还是蛮快乐的。今年回深圳,从小长大的地方,换了工作,买车不用摇号,准备买房,两万左右龙华坂田还是可以买得到的吧,哈哈,不堵车的话,距离市中心半小时车程。热是热,带有点湿,这个不太舒服,但是另一方面,冷的时间短,对于我这种脂肪储备严重不足的人来说,怕冷是紧要的。不足的地方,最好的朋友不在这,心理还是有点失落,心想有一天能把他们都忽悠过来。北京给了我见识,给了我闯荡的青春,给了我朋友,给了我爱情,最灿烂的青春,我留给了北京。而深圳有我的家人,有我对未来的期盼。很多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对“前妻”的批判,我觉得并不是这样,我见过很多外地同学,留京的执念很深,哪都不去,只要在北京,但是这种执念带来的成本是很高的,我的大学同学,家里资助在三环买了房,想跳槽,我说你把房子卖了,来深圳买一套类似的,小区带游泳池,还能找一百万给你,买辆特斯拉。有时候让你负担沉重的不是这个城市,而是你的选择。
之前在北京漂了三年,忍受过二房东宁愿热死被蚊虫咬死也省钱不开空调的群租房,领教过挤了几次也没挤上去的地铁,无奈地掏出1500元只能租一个小小的隔断房间,经历着同事朋友圈发的新车新房的巨大心理落差和境遇对比,呼吸着灰色朦胧的气体偶尔看到清晰的天空都觉得是梦境。今年终于下决心来深圳,现在表示没有选择错,真的是解脱了:自然环境好:蓝天白云不再是梦想,绿化覆盖应该超过50%。南山区很多地方真的像个森林,花草交叠层次有置;沿海公路驾车飞奔,热风海风一起吹拂而过,畅快度100%;傍晚海边烧烤和砂锅粥的香味吸引着各种人群。北京一年很多时候是灰色的,而深圳一年四季是绿色的交通规划好:建城一开始对交通就有明确的规划,红绿灯设置合理,行人对红绿灯的遵守程度虽说不是100%,起码也有80%,中午都可以自由的从公司车库驾车出去腐败团建,上下班堵车也不会像北京一直堵在一处不动没有等级和隔阂:这里所有的外地人奇妙的融合在一起,你能经常听到湖南话、四川话、粤语风味的普通话,不那么标准却又那么亲切,这里没有明显的等级差距,你需要用勤劳的双手获取想要的一切买房性价比高:从性价比角度来说,同样价位的房子,深圳完爆北京。深圳中心地段的房价也不便宜,5W+的也越来越多了,但是稍微远一些或者有些年代的二手房价位,对于呆惯北京的朋友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2W+的二手老房子深圳还有很多,一般3W-4W的房子都还是不错的高效率的机关:ZF办事效率高,比如社保办理、公积金查询和支取政策等等,都很灵活。印象最深的是深圳每个照相馆都可以办社保的照片,而且老板会帮你上传打印回执,能看出来ZF和这些商户都有很深层次的合作。打电话给社保机构问网站的问题,也是很客气的解决,比移动联通的VIP客服代表态度还好。这里的ZF真正办事求发展,没有太多制度的禁锢户籍接受度高:(一)年龄在18周岁以上,48周岁以下;(二)身体健康;(三)高中(含中专)以上学历;(四)已在我市办理居住证并在申报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其中工伤保险最近连续6个月以上);(五)未违反人口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六)未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活动,无劳动教养及犯罪记录。  符合以上基本条件的人员,按照《深圳市2012年度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入户指标及分值表》积分分值达到100分以上(含100分)即可通过单位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历史短浅但运动文化浓厚:深圳人喜欢骑行、游泳、慢跑、球类运动,公园和体育中心很多,节假日各处都能看到锻炼身体的人,也有很多关于运动的俱乐部和陌陌群,结伴而行,爬山涉水,欢笑不断。虽说缺乏历史文化底蕴,但是足够年轻,足够激情,足够运动,让这里的人找到了一样的共同爱好和精神寄托毗邻城市带多:香港、澳门、广州、东莞、惠州、佛山,太多美丽的风景和出游的选择工作强度和生活的平衡:目前本人的工作和生活还是比较平衡的,可以踏实的做事情,也可以享受周末和闲暇时间的美好我相信自己会更爱这里。P.S.城市无绝对的好坏,北京当然也有很多优点,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最重要。那些无房无车无户口无存款+北漂+有梦想有动力肯努力+南方人+不想回老家的朋友,真心的说一句:深圳是个不错的选择。————————————————————————————————后话:2015年4月补充现在来深圳1年了,马上准备搞定户口,房子也在过户当中,生活终于慢慢走向了正轨,越来越觉得深圳现在的政策就是5-8年前的北京,各项政策都比较宽松,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之后积分入户会越来越严格,限牌限行会更多,吸纳能力越来越强大。希望未来的深圳能hold住人口涌入的压力,走向更美好的明天,我是深圳人,我爱这里。
看了这么多答案,突然觉得大家都好幸福。记得办公室一老北京说过:好多人不喜欢北京,买不起房,摇不到车,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他们可以回家啊,回自己的城市,县城。而很多北京人呢,他们中也有很多收入平平的,儿女结婚也是买不起房,也要和很多他们口中的“外地人”一样,摇自住房,摇车号,吸雾霾,那些他们儿时的公园就是旅游景点人山人海,他们也有压力,而他们,没有老家可回。珍惜那个能够称之为家乡的地方,至少在你过得不如意的时候,可以回去。也请大家回答此类问题的时候,考虑一下北京土著的感受,北京之于全国是首都是北京,之于老北京也是他们的家乡。好多人的回答都是索取着北京,北京没给你这个没给你那个,毕竟当初来北京的是你,不是别人,现在走也是你,不是别人。何苦要描述一副悠然自得山山水水的离开北京的画面。也别忘了当时你在北京的时候,也是这么晒些朋友圈的。北京这两个字就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她多样她美丽,她包容着五湖四海的文化,她不亏欠任何努力的人。北京已经给了很多人闯闯拼拼的机会,年轻的几年吃的苦,获得好公司的职位,都是人生的历练,为什么很多人可以很轻松从北京跳回家乡,跳回省会,难道北京好公司工作的经历,人脉,眼界没给你们的简历加分吗?按理说北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离开的时候难道不应该心怀感激,为什么还要一副老子脱离苦海的感觉。实在不解。几次更改回答。
只是觉得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我离开北京,现在在GDP第六的二线城市工作,老家是这个省的省城。利用午休时间,简单写一点:得【生活条件】有了车子,即将拥有房子,这些东西初到北京2-5内是不用想的,而在这里工作一年之后就可开始考虑户口在这里不是问题,所以很多别的问题也没有了环境:空气质量稍微好一点,新公司在城东南的高教区,环境比中关村宜人多了离家近:开车回家3小时,高铁从出发到进家门2.5小时吧,北京回家是7-8小时。这里可以一日往返,而北京回家一次至少是两天。在这里,父母可以经常过来,家里对自己的影响/帮助会比北京大很多失产业机会,我是IT行业,新城市的IT氛围远不如北京,公司内部的氛围也不如北京分公司活力四射的年轻人,新城市在从制造业向高新技术转型,政府在花大力气引进人才,但这里遇到的年轻人活力明显不如北京旧的好友关系,中学同学在老家的多,大学学计算机,玩得好的大部分去了北京,新城市的朋友都是来这里之后才认识的,圈子一下小了很多总结得了生活,房子车子这些大件不用太操心之后,有更多的精力去追去追去想要的生活,几乎每个小长假都出去玩,每年能安排两次长线旅行,周末花在吃喝玩乐上的时间也远高于北京失了事业,和以前做一样的工作,明显这里的机会比北京少很多,离职的同事很少有留在这个城市的的,都去了北上广深,还有少量出国和回老家的
看了楼上众的回答,我准备提供一个平淡一些的答案,顺便打发一下漫长的等车时间。在东北一个小城市长大。在北京上了七年学,没有留在北京,反而去了一个海滨小城,心甘情愿去当了工人。这个转变对于一向心高的父母来讲,真的不是那么容易接受。他们一直想着毕业以后我能出国,留洋什么的,听起来多高大上啊,并且他们也想借借光。。。其实北京的好我也清楚,我也想每周去国家大剧院,随手甩出几张百元大钞换一个小时装逼+接受艺术细菌熏陶的时间,我也想去很牛叉的电影院实际体验下什么是imax,什么是3d电影,我也想周末时不时地回学校看看,到自习室坐坐,或是去看起来不错的咖啡馆去装一下午小资。我也很想每周都去找同学吃饭聊聊天,打发一下时间。其实,这也是我父母想象的画面。而海滨小城的生活也如父母所述,人们看起来没什么精神,晚八点以后大街上寂静一片,工作现场粗话连篇,好容易看到一电影院,问有没有imax然后被反问:imax是神马。。。看起来真的是生活一团糟。。。哪里都没什么戏。况且很难以启齿的是:总被同事围追堵截般地介绍对象。。。头疼! 但我看到的,还有更多。北京的文化,基础设施,服务态度什么的,完爆秦皇岛。但生活质量太差了,蜂拥的人群,上下班漫长的路,实在是不适应。我比较笨,而且反应慢,并且目前还没有开发出能秒一片的技能,所以留也留不住,只能当一辈子北漂。虽然奋斗这个词很鸡血,也确实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仍需量力而行。否则,透支了身体,虽然最后可能运气好,房车户口本到手,但最后因为虚弱的身体,反而一点享受不到,这滋味应该也会很难受的吧。 总而言之,大城市,用精力换财力,能力和声望。小城市,稳稳当当挣个温饱钱,找个靠谱的人成家,四平八稳,没什么波澜。但人会受到同化,到了大城市,就会发现自己和大城市的同学相比会差很多。特别是,当他们奋斗几年,有车有房之后,自己有时候会如此问自己,如果当时我留在北京,会不会也和他们一样?在想过这些后,还是决定来到这里。因为觉得自己以前的工作离地面太远,总应该用脚试试地面的硬度,才能知道自己能飞多高。电力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专业,如果没有在基层呆过,想必就算运气好,得到领导的看重提拔,到时候下了现场什么都得问现场比自己地位低很多的人,想必会十分窘迫。况且,我始终认为:人发展的好坏,不是看他呆在哪里,而是看他能不能发挥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掐准自己的定位比什么都重要!与其纠结哪里好哪里不好,不如冷静下来,掂量掂量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在小城市,只要心里保持一种热情,天天一点一点靠近自己的目标,就算累,也会觉得充实,也会一点一点地改变自己。社会只会在看到你的价值时把你放到你想的高处,而不是你认为自己很能耐的时候。所以,通过几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当自己足够创造出等量的价值时,往往要求自身的价值达到创造价值的几倍才行!家里没有牛叉爹妈,但他们也尽他们所能给了我良好的高等教育,给了我一套房子,我还能为自己的失败找任何借口么?工作三年,不敢妄谈自己过的如何,只求别辜负父母给的那一套房。同时,也别忘了自己的目标。希望自己十年,二十年之后,仍然能有底气地站在各路大城市同学的面前,面带自信地听着他们的成功故事,然后不动声色地描述出他们想不到的专属于自己一家的精彩。:)
我现在处于半离开状态,每个月大约有10-15天会在南京,在南京我基本是这个状态:1. 混吃等死,生活不用自理,住跃层190平大房子2. 不用交家里一毛钱,但我很自觉的给我爸我妈经常买礼物和好吃的3. 在南京开展工作,从政府关系到资本项目,天天出去看项目,见投资人4. 布局南京的TMT,医药等热门行业,并且得到了我们公司的支持5. 隔三差五的就沪宁线,沪杭线的乱窜,做长三角的项目,交长三角的朋友,过去青春年华都在北方,我在华东还是算得上从头开始我老板非常支持我现在这个工作状态,而且我在南京基本是玩命工作,拼命玩,混吃等死的状态,这种状态在北京是不可能有的,主要是心情极其愉快!!SO,我彻底离开北京的日子,越来越近了!OK,这是分割线,用一个小故事讲一下我为什么坚持要走:去年中的某天夜里三点钟,我开着我那辆不算豪车,但也不算差的车狂奔在南三环,音响里放着汪峰的北京北京,听到一大半,我突然很想自杀,因为歌词,因为环境,因为临晨三点,我感觉这个城市是那么的恐怖和肃杀,或者说完全不属于我,那一刻,我就像掉在了一个毫无希望的洞里。就在我转向冲向护栏的时候,我突然醒了,为什么要死?这里不是家,去找个属于自己的家就好了,对不对?我把车停在路边,休息了一下下,正常开走了。但是那一刻起,我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里,那种无根漂浮的日子,我再也不想过了。首先说,我能有今天,我得感谢北京给我机会,但我也给北京做出了贡献,当年开公司,纳税,解决就业岗位,虽然公司很小,但也算屌丝奉献。但是,当我在这里得了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当我一次又一次看到双非北京户口的娃上不了学,当我开着自己不算差的车也要花三小时才能到公司,当我发现全世界的土豪都打算在北京买房子,南京一套房北京只能买个河北移动欢迎你的毛坯的时候,我为什么要留在这里?上海的死党说,在北京你得累死,抑郁死,那地方不是正常的生存状态,人均GDP不是第一,压力是亚太第一。他说的没错,三年来,我在想一切办法离开这里,现在终于可以踏踏实实走了。很多离开北京的人,不是LOSER,而是在这个神奇的城市,找不到属于你的那100平米的安全空间,永远那么焦虑,永远那么忙,永远要靠打鸡血活着。对我来说,南京和北京在繁华度上区别不大,离上海又近,我为什么不走?对了,给正在北京奋斗的非北京户口的朋友们提个醒,如果你们打算在北京安家,且打算在这里生孩子,让孩子在这里上学,除非你能用人民币对抗北京的教育制度,否则等待你的将是恶梦,某家长会上,老师直接说了,没有北京户口的家长请尽快想办法,有北京户口的家长也别太得意,今年择校完全没戏,想都不要想。全国一线二线发达城市哪个城市人民脸上的肌肉不比北京人民放松...... 在北京活得太累了,本地人累,外地人更累,外地人太多,挤占了本地人的生存空间和资源,把他们本来也可以安居乐业天天遛鸟吃庆丰包子的生活压缩到只能到陶然亭去找遗迹。大家都这么累,何必呢,我觉得真的,没有北京户口的,就别给首都人民裹乱了,给老北京们留点自己的家底吧,我们该去哪去哪吧,能放松脸部肌肉的地方,哪儿不是家?唯独北京不是家,而且永远都不可能是你家
在一家清真羊肉馆子里,我抬头看见墙壁上有清真寺送来的画,中间写着看不懂的文字,旁边的中文是:“好好地活着,为来世而活,像此生你身已经死亡一样;好好地活着,为现世而活,就像你将永久活在这个世界上。”离京已经6个年头。现居二线省会城市。说过得不好那是装逼加扇脸。
生活零压力,能天天见到父母,有喜欢的工作,有很多闲,又有几个钱。可我还是会怀念在沙河租民房顶楼的日子,每天太阳还没露脸,房东的一大群信鸽就开始在PVC材质的房顶跳来蹦去吵我起床。会怀念大清早排六道弯等345的日子,公交车推手把我们肉贴肉地硬塞上车,司机师傅再老道地把车前后顿顿,把人像罐头一样抖开晃出点缝隙。会怀念和大家坐在路边喝着啤酒吃着串儿的日子,晕熏熏了还不忘互相诋毁外加吹牛。会怀念彼此送别的日子,一遍又一遍地嘱托,一次又一次地拥抱……噢,你说我答非所问?其实这是我写的第三遍答案了,前面我写了又删,写了又删,因为答满了现在的生活。可当我看见朋友圈里,迈克儿·唐僧宣布饭店开业,瞬时热泪盈眶。北漂十一年,他怎么过来的我知道。终于,北京的小店开张了。现在的我生活基本能达到随心所欲,不过懒散至极。如果换京漂们在我的境况,我相信更多人会把日子过得比我如意多姿,比我丰富有味。谁稀罕看你写享受安逸?连草履虫都懂得趋利避害,更何况复杂的我们。在京也好,离京也好,不管是决定坚守还是离开,一定是你已经权衡出了最佳平衡点或者最利己的倾向。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但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就像开头看到的那段话,都请全力以赴好好活着。感谢小友友的邀请,离开北京我很好,你也加油!
在北京过了大学四年。看到这道题,突然想起在一个小公司实习的时候,累了一天,下班站在回校的公交上,窗外闪过一个广告牌。似乎是楼盘的广告。记不清了,上面似乎写着,“离不开的四环,做不够的北京人”。那一瞬间就泪目了。还是离开了,常常想起大学的小伙伴,她们中的很多人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开了北京。北京已经是一个和我的关系慢慢淡化的城市。对于曾经把最好的岁月留在北京的人来说,问离开北京好不好,就像问离开初恋之后过得好不好一样。我过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只是,偶尔会想起你。
那些你心心念念想上的女神背后总有一个上她上到想吐的男人。那些你心心念念想留下的城市里面总有一群呆那呆到想逃的人。也许是嘴上说说吐槽而已,也许是磨合之后发现真的不合适。也许有些人明智得选择了放弃,也许有些人还在纠结去留难舍难分。也许对于一些人而言,在哪都可以活得很好,只不过那里有你放不下的人。我的家乡笼罩在江南烟雨里,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文化气息浓厚,有我熟悉的方言有我祖辈父辈的足迹。我一直以为我最终会选择落脚在家乡附近,驱车回家不超过两小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有事也可随时照顾。在北京求学,却从未想过要留在北京,直到遇见他。一直很喜欢北京这座城市,在我眼里,漫天的雾霾和拥挤的交通从来都无法掩盖她的风华绝代,无论是数朝帝都沿袭的贵气,还是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和气,都是中国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更不用提数不胜数的博物馆、主题公园、音乐会、话剧、工作机会、扎堆的名校以及漂泊在北京夜空的无数的梦想。但只是喜欢而已,心底最牵绊的依然是故乡。我知道自己不是雄心大志的人,也不是贪恋世间美景的浪子。北京,对于我这样的异乡人来说,体验过她的美好就已经足够,留下来终归还是不适应的吧。直到遇见他。他是我的初恋,北京人,地道北京人。在一起半月的时候,他问我,如果你毕业时候的男朋友是北京人,无论他是谁,你会愿意为了他留在北京吗?我年少不经事,心直口快应道,我怎么可能为了一个男人就留在一个城市。他说,那就是和他分手了?我说,为什么异地一定会分手呢?明明有些人天天在一起不是也分手了吗?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异地啊……他沉默了,我有些不安,大概明白到自己说错了话。后来我失去了他,想起那晚欲言又止的对话,竟开始认真思考,要不要留在北京。原来,那么矫情的句子竟然是真的,真的会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我只知道,如果有一天离开了北京,我会想念他。也许在这个地球村的时代——去哪都是分分钟事儿的年代里,谁还会去过分在意到底今晚、明晚抑或一年中的几个晚上是睡在哪里的呢?如果人离开了,心没有离开,也可以叫做离开吗?
这个必须要非常认真的回答。我在北京9年,因为工作选择来到了深圳,目前在深圳2个月。离开北京的人会有三大类的去向:移民、回家乡或二线城市、换一个其他的一线城市。我是第三种。北京是一个非常好的城市,如果让我评它依然是中国最好的城市,没有之一。但是,为什么离开呢?因为它不适合我,亦有机会,就换了一个城市。为什么不适合,因为不够自由。首先,由于专业和性格的原因我无法选择能解决户口的企业,于是很多问题随之而来,连续的社保要求使我如果想换工作必须找好下家,无法gap;以后如果外一有了孩子会有非常沉重的负担;其次,北京房价过高房产限购导致租房市场一遍倒卖方,中介二房东分分钟赶你走的事情太多;最后,北京的地铁是让人没有尊严的。也就是说,即使你千辛万苦买了房子,如果一旦工作变动或者结婚迁就一方,又摇不到车号的话,你的上下班将是一场噩梦。虽然题主问的是离开之后过的怎么样,我觉得还是要搞清楚我们是为什么离开的,不然一顶loser的大帽子会从天而降,我想和我一样的人绝对是很大的一个基数,软件园的工程师,广告园的设计师,生命科学园的研发师,外企的白领文员,律师会计师大批的专业服务人员。或许我们挣得钱有多有少,但北京的很多问题不是凭钱就能解决的。来到深圳,第一感觉是空气好的让人想哭,绿化好的让人想哭。以后每每看到朋友圈北京难得一见的晒白云都让我感慨;然后是城市规划很合理,因为城市年轻,看上去更像个大都市;再然后就是房价比北京同等质素的每平米要便宜1w,房租合理中介少;再再然后,物价高医院少,气候潮湿闷热,不适合老年人;再再再然后,社保水平低,人员平均素质比北京要低。。。我会很客观的说,如果一定要把深圳的硬件去和北京磕,每一项都加分减分的话,深圳不会超过过北京。但是,最高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我活在深圳,感觉非常踏实,深圳适合年轻人,ok我年轻!深圳适合想打工挣钱的人,ok我要赚钱!深圳适合独自生活,ok我太爱深圳人和人之间那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了!深圳适合喜欢到处溜达的人,Ok大海大海我爱大海!于是,这对我来说就是天堂了好么?等有一天我不再适合深圳,我说不定也会再离开深圳。敢于离开家乡的资本是家乡给的,所以我爱家乡敢于离开北京的资本是北京给的,所以我爱北京!敢于离开深圳的资本是深圳给的,所以我爱深圳。借着这个认真的回答,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城市,幸福的生活着!
刚离开北京,到苏州没几天,发现苏州的小吃店、饭店8点打烊。
离北京八千公里工作高强度但无勾心斗角,上司同事皆哥们,开完董事会送走了投资人大爷们下午四点直接喝一杯,夜里一点下班前给投行发邮件妈的老子要的model什么时候做好不下雨时候天气真心好,冷了就往南欧去,周末开车一小时到处明信片大乡下世界各地好吃的,想健康有n种沙拉,想罪恶有龙虾配汉堡啤酒很大杯,酒吧门口没有小哥说哥们来喝一杯吧燕京特价周末的海德公园才叫和谐社会房子贵,车便宜,宝马真心是街车上学时候载mp3的乐队歌手都能在演唱会看见了,包括Eagles这种老不死的古典芭蕾音乐剧什么都有,包括Kevin Spacey的one-man show越成功的大佬越在谈论慈善,家庭,孩子和简单生活没人问你挣多少钱,啥时候结婚,开什么车,但大家都想知道你周末过的咋样政治家小心翼翼地讨好着选民,还是隔三差五被骂成马所有外国人都不当自己是外国人,除了聚众骂税太高的时候满大街法国人,聊得那么欢不知道这个亚洲面孔其实听得懂据说女王饿了不会蹓跶出来买烤串,不过她不喜欢警卫偷吃她家的干果英格兰球迷简直就是欧洲的中国球迷不过北京还是家啊哈哈
知乎日报上看到这个,忍不住上来说几句,不为给别人看,也算给自己留个念想吧。 3:29AM GMT+10从哪说起呢?就从离开的那年说起吧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一个月独自一个人从北京刚建成不久的T3航站楼坐Qantas经悉尼前往Brisbane。还不知道要面对什么样的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始一段完全陌生的旅程。对于一个仅读了半年大专的,雅思勉强算作5分的学生来说,真的能顺利的生活在一个没有人说中文的世界吗?学校来接机的是一个略有秃顶的中年大叔,手里拿着写有我名字拼音的A4纸。一路上没有什么语言沟通,看着窗外向后流逝的风景,心中却一直忐忑。经过了无数的平房和平房之后,我们到了一个有很多平房组成的小区。一个30岁上下,没有头发,一身纹身的家伙打开了房门,告诉我从今起,这就是我的家了。起初的异国生活总是充满了新鲜感,尤其是在脱离了父母的羽翼管辖之下。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同,没有人住楼房,家里没有暖气、没有空调、没有互联网。生活中我所熟知的一切都不复存在,20年来我所学会的一切技能在这个国度都无一适用。计算任何的消费都要先乘以6然后感叹怎么会这么贵,此时怀念起北京地铁2块,公交2毛,10块钱的卡可以做到天荒地老。学校报到。人是群体动物,找到自己的身份归属是自我认同很重要的一部分。在语言学校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大江南北的很多有趣的人,但是在当时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有会说中文的人。同样来自北京的Linda,广州的卵哥(英文名实在是忘记了),南京的Prince加上我是当时那个16人班里的中国族群。初来乍到,尽管都是人生地不熟,但居然发现我的水平竟然是这个班中处在前列的位置,真的很难以想象其他人到底在澳洲能够坚持的下去吗? 当然后话是从语言学校直接毕业的全班只有3个人,卵哥和我占了两个名额。来澳第三个月,有了自己在澳洲的第一辆车 93年的Mazda 323Astina。 5000刀略坑,不过那个样子实在是太讨喜了。日子一天一天过,我们会慢慢长大。中间略过,有时间再更。你问我怀念北京吗?我会怀念北京的。时不时的会梦回北京。不是现在的北京,而是儿时的北京。每次醒来,皆是泪流满面。红墙灰瓦,虫鸣鸟叫。还能依稀看到我爷爷站在房顶挥舞着旗杆召唤着他的鸽子;还能依稀听到胡同里磨剪子的,收破烂的吆喝;还能依稀闻到院里街坊炒菜爆锅的香味。我的记忆中北京的公交是5分钱一张票的,去一趟仟村百货就是去了一趟农村的,从我家安定门到我姥姥家牛街是正好10块钱黄面的起步价的,我爸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到汽修二厂是要1个多小时的。还记得五点钟起床,能看到胡同里扫大街的大妈,去街对过的隆福寺小吃店买6毛钱一个的糖油饼,2块钱一碗的杂碎汤。还记得那时候6点就到学校打上一个小时的篮球再抄上半个小时的作业。还记得那会蹿蹬几个好友翘掉下午的课去看世界杯中国对哥斯达黎加。 5:04AM GMT+10巴西点球淘汰智利,12年前的2002年,巴西的世界杯冠军。--------------------------------------------------------------------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是祖国的好儿女,已经不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了。身处于此,业已不再计较是非得失,不过是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还回的去吗?我想,可能,回不去了。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北京,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北京,因为那里是地狱。
呵呵,离京一年,坐标福州。工作:同事普遍素质偏低,悟性太差,效率不高。靠谱程序员难找,挂了一堆招聘启示,十个回复里头八个想做销售。老板思路奇葩,目标不清,但靠维系政府关系也能混得有声有色。钱少,事多。生活:空气好,长期全国前三,你懂的。房租低,1K6租个两居一人住,身在帝都的你们敢想吗。没的吃,没有好吃的,谁再跟我说闽菜好吃,我糊你一脸。其实吃上,一线和三线消费相差不大。没处玩,告别帝都丰富的夜余生活,娱乐基本就剩看电影,再就是偶尔看看话剧小剧场,没了。出门烦,没地铁,公交半天来一趟,死堵,巨挤,晚上打车基本都得拼车,干!没盆友,小伙伴和圈子都在帝都,福州的同学,开口就是孩子房车,要不然就是妄议政治,神烦。离家近,倒是每周末都能坐动车回家,来回50,一年不到3K,约莫等于从帝都飞个回来。身份歧视,本地人友好度低于帝都,各种奇怪的judge点。口语变差,现在普通话又退化回二乙的边缘了,妈蛋。唯一的希望就是:老子要离开这里。嗯,已经离开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