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理想中的另一半半 来临了....

内心中的另一半 来临了...._百度知道
内心中的另一半 来临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恭喜啊,好好把握啊……
主动主动!
其他类似问题
另一半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让命中注定的另一半从内心深处爱上我呢???、_冠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7,932贴子:
如何让命中注定的另一半从内心深处爱上我呢???、收藏
情绪低落回家后,三个算命先生都说中秋过后你的另一半就来了,其中一位是看我面相说的,自己抽了一签也是“双喜”。他们建议我在家乡的东南方发展,当时我不太相信依然来到了曾经工作的城市,因为重新再来,我没有了勇气。&&&&
中秋过后的第二天,我上网,老乡就把他的大学同学介绍给我了,看了那男孩的空间照片,太吃惊了,那长相和人品性格喜好与算命先生说的如出一辙。有点悔恨自己没听算命先生的话。&&&&
从相识到现在,我和他认识已经过了四个月了,因为情绪的原因4个月来并未与他聊几次,但一直默默地关注他的动态。另一方面我也不想利用他人的感情让自己快乐。&&&
从去年受挫折开始,我一直在反省自己,收获了很多,学会了深度思考。作为女人,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把握住自己最想依赖的幸福。现在,我不想在职场上有自己的位置,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谋略,与男人一比,真的我太渺小了。再者,女人的生理结构也不适合做压力太大的工作。&&&
可以说他应该是个很优秀的男人,首先他有很高的品德,另外才华远在我之上,思维能力比我高出好几倍,长相很帅气。但很强势,不会附和他人取悦他人。有时觉得缘份很好笑,我从来没注重男人的外貌,但上天就给了你。&&&
我和他的相似程度估计到了八成,1)他长得帅气而友善,我是笑起来很甜美。同样拥有比较好的容貌但我们却不以为傲,都
比较注重内在及性格方面的提升。2)两人都注重寻找灵魂伴侣,不注重外在物质的东西。连测的两人姓名缘份都是“心灵一生守望”3)两人出生在一个没有背景的平民家庭,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受女性影响很深,都是那种坚韧顽强的女性 。因此我和他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强势的。4)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位拥有“慧”的女人,而他希望自己是位“德慧”的男人。5)他创事业的心很强,曾经的我也是那样。6)连说话的风格都差不多,果断肯定,都喜欢用“嗯。。。”,今后我得改下说话方式才 行。7)两人都把心思花在工作上,什么风花雪月呀不懂,两人都不浪漫。8)我和他对《易经》一致的认为都是人生是享受过程而不注重结果。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价值观还是很相近的。 四个多月了,还没有传闻出他有女友的消息。他一直在学车,并很快就拿到驾照了。他空间里写的自己就是宁缺毋滥。我和他最终的结局就是在一起,但现在两人相隔千里,该如何让他了解我或我更多地了解他关心他呢?恋爱过程的美好程度某种意义上说也决定了今后婚姻的稳定基础。我想好好地珍惜我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我最大的希望是他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爱上我,我该怎做呢?
上次和他谈一个话题出现分歧,他就没做声了,而我还连发好几个信息。第二天,我意识到自己错了,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说明了这点。他打了四个字“求同存异”,又好笑又好气。。。
算命还真准啊,由不得不信
回复:4楼哎~~~人逃不过命运的安排。但命运的安排又是最合理的。
与专家一起分析这件事情:恋爱中的女孩子,嚣张是有理由的,意大利女科学家马拉齐蒂最新发现,恋爱中的男女,雄性激素水平会趋向一致——男性低头,女性抬头(和接吻动作一致),于是,他会变得温柔又和气,而她却热情又冲动。&&&& 加拿大的心理学家Philippe Rushton在对人类基因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如果配偶和自己的基因相似,婚姻会更美满幸福,而相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让爱情长跑更能得到好结局。难怪男人们要唱《God is a girl》,战战兢兢地把每一个纪念日用红笔写在记事本上,祈求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合她心意。&&&& 这样想没错!喜欢纠正男人的想法,不厌其烦地改造他,要求他按照自己的风格生活……这并非苛求或完美主义者的过激之举,你得相信女人的直觉,她懂得如何把一个男人改造成最能够天长地久的模式。刚在网上看到这段话,很有意思
有点痴.....
回复:7楼若你碰到太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又是另一个说法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风雨险阻,愿她的灵魂能平安抵达盼望的冰镜湖彼岸,而我的灵魂将没入湖中,沉入湖底。
【图集】最后的二十句我爱你
【人物】【莫文蔚 Karen Mok】悟空!你退下!让为师来收拾这个龇牙咧嘴的女妖精!
【豆瓣影评】《 菲洛梅娜 Philomena 》 (2013): 為她我在Hammersmith想到自己
  就像是看生活,俗套,笑中帶淚。      傍晚的倫敦氣溫驟降至零下一度,諾大的電影院空空蕩蕩,情緒低落本無心看電影。結果因為電影太好看而幾度落淚,似乎忘卻傷心之事。散場的時候,兩頰早已變得乾而冰涼。雖然眼淺,已許久沒如此。不知道是因為Judi Dench演得太到位,還是因為故事太煽情,抑或是當下自己的太需要眼淚,總之我就側著腦袋這麼在黑暗中看著忽明忽暗的螢幕,知道淚在流,嗓子並不酸啞。         信仰      宗教並非這部電影的主題,但卻是貫穿整個故事的線索。同時,私以為劇本將宗教放到了一個恰如其分的討論位置,感覺很微妙。它批判宗教的統治和壓抑,它控制你的思想壓迫你的行為,你恨它,但你離不開它,你需要它的控制來尋找自我的慰藉,需要透過它來看到對生活的信任和原諒。你並不愛它,甚至你認為它並不可信任,但你離不開它。它不是作為是非對錯的一方而絕對存在,它是矛盾對立面里你所看到的一點平衡。      對宗教的信仰讓Philomena对自己年轻的性爱感到罪恶,她觉得在年少懵懂的时候和心仪的男孩发生性关系是羞耻的,以致于到后来她所忍耐的苦都被当成是惩罚和自我赎罪。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年轻的灵魂和肉体,两情相悦的欢愉,根本无需为性爱感到羞耻。但也正是这种思想上的约束,让她隐忍地度过了漫长的煎熬而没有崩溃,没有反击,没有毁灭。这不是容易的事,假如是我,绝对做不到一声不吭几十年。但同时,Philomena却不否认性带给她的愉悦,她站在辽阔的草地上和Martin Sixsmith对话,眼神从容而坚定地回忆起那个男孩给他的,腾空似的性爱。      这是大概是因为,她还有对自我欲望的更高信仰,一切本性的自然的信仰。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Philomena对信仰的改变在她到美国教堂里向神父告解的时候,她有千言万语本要对她的上帝说,神父就在她的面前,在遮挡板的背后,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终于哭起来。离开教堂的时候也没有沾圣水。这次的哭和刚知道儿子已经去世的哭不太一样,后者躲在酒店的阳台被自己形容为小女孩的哭,是伤心的,是失望的,是觉得无力,而前者是在她的信仰面前,上帝的化身躲在她的对面,她哭,因为无奈,因为气愤,因为自己。但在我看来她并没有改变信仰,早在她被困在教堂里当女奴的时候她就知道此类宗教信仰的面目,再清楚不过。      但她知道,这也正是她得以平静,不愿意像Martin那样费尽力气记恨,得以对生活保持信心的方法。也是后来她能够对Sister Hildegarde说"I forgive you&的原因,这确实很难,难在你让自己归顺于自己怀疑的信仰,难在让自己的内心从劫难里寻得平静,难在原谅修女就像是原谅宗教对自己的伤害。      Philomena知道自己需要这样一个信仰才能继续平和地生活下去,她不能像Martin那样什么都不相信,只认准自己看到的和自己证实到的。这不是对错的问题,不同的人有选择面对生活和面对自己的方式,所谓的真相,即使看在眼里,也可以留在心里。         尋找      尋找是所有故事的起因,Philomena要尋找失散的兒子,Anthony要尋找他不願提起的蘇格蘭,Martin要尋找精彩的故事,有錢的夫婦要尋找可以收養的小孩。都是尋找,不同的是,有的人尋找的是曾經屬於自己,後來丟失了的東西,有的人尋找一些本不屬於自己,卻可占為己有的東西。然後幾乎所有故事的盡頭,我們都知道,那些本來就擁有的東西,失去了基本都是無法尋找回來,除了更深刻的回憶和懷念。而那些不曾擁有的東西,往往就這麼被尋找到了,也許會傷害到一些人。      但是,對於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東西,因為我們確信它們的存在,所以會更無所畏懼,不惜一切。      這就是為甚麼在Martin敲不開Pete門的時候,Philomena必須要去,她不遠萬里,她緘默隱忍,她每日每夜都在想念曾經觸手可及的笑臉。因為,那本就是她的,那本應該是她的。我看著她看Anthony的錄像,幸福并難過地笑著,說不出緣由地就淚流滿面。就像是看著一個我們愛不到的人,看著他或者她敘述著幸福和興奮,覺得自己難過可還是替他高興。無論是不是曾經屬於自己的東西,人世間有這麼多的不可得,也許更多的時候,我們該學會let it go,學會平和。      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說,無論是Anthony還是Philomena,他們都算是幸運的。Anthony在有生之年沒能找到母親,可是他找到了他的愛人,找到了他的事業,這些也許不一定會找到的東西。Philomena找到了Martin,有人願意聽她的故事,有人願意幫她尋找,找到了本應屬於她的舊回憶。      希望就像是信仰一樣,它是很可怕的東西,讓妳變得堅強無比,卻又矗立於崩塌的懸崖邊緣。可是你需要它,它不是使你變得平和,而是不讓你過度心灰意冷。      我知道,我也在尋找,我也在等待。         同性      實話說沒想到這部電影里會安置這樣的元素,難道是腐國民風所至?討論同性戀的手法其實很高明,點到即止的點,很到位。      首先是Philomena對Anthony的性向坦然接受,毫無抵觸。對於一個尋找幾十年不見的兒子的母親來說,兒子喜歡男人喜歡女人,這重要嗎?Philomena曾對Martin說,她害怕找到自己的兒子發現他過得不好,萬一他是流浪漢,萬一他參加了戰爭殘廢了,萬一他很胖,當然最後一個有開玩笑的成份,這一切都是為了表明,性取向這件事情,真的是在人很閒很閒的時候才應該拿起來考慮的事情。      還有在政府的身份偽裝,在被認為最尊重自由的美國,同性戀身份不方便Anthony參加政治活動,所以需要一個女陪伴,並且從她口中說出Anthony是一個非常有個人魅力的人。這表示社會對於同性戀的看法,根據環境立場的不同而改變,這是好事,說明了改善的空間。      還有Anthony和Pete的同居生活,包括他死後Pete的新生活,同性戀間的無套性行為,HIV傳播等等。      仔細想想,若是Anthony作為異性戀並且有小孩的話,也許故事的基調就不能像現在這樣帶著點宿命的悲傷意味。         寬恕      要寬恕,首先要有恨。      Philomena說,她原諒Sister。可是Martin說,他不會原諒她。因為他們的信仰不一樣嗎?我覺得不是的。是因為,受害者對傷害本身的在意大於對復仇的在意,而旁觀者往往只能觀望受害者的痛苦,認為復仇是唯一的緩解方式。仇恨,是要消耗力氣的,和愛一樣。Philomena當然恨,她不但恨Sister,她還恨整個信仰。但是她不能帶著這樣的仇恨活下去,消化她所遭受的傷痛已經要求耗費很多的能量,加上仇恨只會讓自己變得更脆弱,更敏感,更筋疲力盡。正如她輕而易舉地就接受了Anthony喜歡男人這個事實,當然這次并不是輕而易舉,但她知道,她需要寬恕,以此為內心騰出更多的位置來裝載更多更重要的東西。      Martin一路下來陪著Philomena,從為了挖掘賣得出去的故事,一直到開始幫她尋找,替她難過。他恨,他恨他的工作,恨他的編輯,恨自己做的一切,恨愚昧的宗教,恨修女對Philomena所做的一切。但一路下來,就像是坐在機場的接送車後座上一樣,看著Philomena細數著自己的歡喜和悲傷,瑣碎的生活細節淹沒了碩大的愛和恨。他寬恕了他的恨。            電影演完的時候,我長長地舒了口氣,發現附近幾對年老的白人夫婦靜靜地坐著,沒有要離場的意思。和友人在結冰的氣溫裡走到附近的日本料理店吃晚飯,並沒有過多地討論電影情節,其實也沒有什麼交談。走在街上,我又突然想起來自己心情低落的緣由,但我覺得不去訴說,就這麼靜靜地忍耐著,難過了便哭,開心了便笑。      因為,這就是生活。老套的,並且笑中帶淚。            寫在以後的所有前:   &從今天開始我要督促自己寫影評樂評了,寫心事隨想已無法溫暖人心,閒來愛看些電影聽些音樂,都是大俗之事。與人分享,也算作是為自己的情緒找到一個出口。&
2013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TOP30
2013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TOP301.全球票房:12.15亿美元  2.全球票房:9.18亿美元3.全球票房:7.88亿美元4.全球票房:7.43亿美元5. 全球票房:7.35亿元6.全球票房:6.62亿元7.全球票房:6.42亿美元8.全球票房:6.21亿美元9.全球票房:5.87亿美元10.全球票房:5.40亿美元11.全球票房:4.93亿12.全球票房:4.67亿美元13.全球票房:4.14亿美元14.全球票房:4.07亿美元15.全球票房:3.75亿美元16.全球票房:3.51亿美元17.全球票房:3.51亿美元18.全球票房:3.48亿美元19.全球票房:3.47亿20.全球票房:3.16亿21.全球票房:3.04亿美元22.全球票房:2.86亿美元23.全球票房:2.86亿美元24.全球票房:2.82亿美元25.全球票房:2.74亿美元26.全球票房:2.69亿美元27.全球票房:2.67亿美元28.全球票房:2.60亿美元29.全球票房:2.47亿30.全球票房:2.43亿美元&
10放-《永远的小公主--秀兰邓波儿》
与其说我喜欢你,不如让我们相见;与其对爱情作无意义的言说,不如直接体验爱情-在场。迎接一切激动和欣喜的到来,将一切恐惧和失落予以驱赶。
不同的爱情因其不同的完满程度,存有位阶差异。最低位阶的是物质爱情,既以承担物质和消费物质为爱情的全部。中间位阶的是精神爱情,既以臆想为核心的柏拉图式爱情。最高位阶的是存在-爱情,既海德格尔式爱情。当爱情只是一种存在,而非存在物;当爱情不再因爱情概念的替代而缺席,当爱情-在场,爱情才处在最完满的状态。&过去,对于爱情中的爱,我们都设立各自的标准、条件和要求;对于爱情中的恨,我们都安排各自的不满、怨恨和报复。我们似乎以这些行动,来显示我们正在尽爱情中爱的义务、恨的义务。这些的确都是庸人自扰。海德格尔告诉我们,爱情之存在,不在于我们设立的各种条件标准,也不在于我们安排的各种怨恨不满。而在于,当我们相见时,除了激动和欣喜,一切的条件、标准和要求都已化为无踪;当我们分离时,除了恐惧和失落,各种不满、怨恨和报复都已化为无形。&当我们不再以物质标准、精神维度去制约爱情-在场,去压抑内心的激动和欣喜,当我们不再以狂妄或者冷漠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和失落,爱情既存在。与其说我喜欢你,不如让我们相见;与其对爱情作无意义的言说,不如直接体验爱情-在场。迎接一切激动和欣喜的到来,将一切恐惧和失落予以驱赶。
《西游》(64届柏林影展)预告片HD
【人物】【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Chris Hemsworth】没错,哥就是来秀恩爱的~
【短片】我在这儿 I'm Here (2010)
一个讲述机器人之间的爱情短片。
  孤僻木讷的男机器人(安德鲁·加菲尔德 Andrew Garfield饰)原本过着井井有条却一成不变的独居生活,直到遇见了热情性感的女机器人(西耶娜·盖尔利 Sienna Guillory饰),爱情的火花被瞬间点燃了。热恋的他们一起去音乐会一 起去森林漫步……但女机器人事故不断,每一次男机器人都毅然拆下自己的身体,默默的、全心全意的去爱她。当女机器人又一次重创躺在抢救室时,男机器人再一次奉献出了自己的身体:这一次,是全部。
【人物】【米拉·乔沃维奇 Milla Jovovich 】主题:野花
【人物】【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 】贝多芬,神经质,恶警,怎一个酷字了得?
【剧照】内布拉斯加 Nebraska (2013)
一个酒鬼深信自己中了100万美元的彩票大奖,为领奖他需要踏上一段从蒙大拿到内布拉斯加的漫长旅程。他的家人都不信他中了大奖,但他却固执己见,于是和他关系不佳的儿子只能陪他一起去领奖,以免他在路上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这段旅程中两人果然遭遇了不少麻烦,这也拉近了这对父子之间的关系。
妓女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男性的妓女情结
文:刘康康(一)男人为什么总嫖妓?今天在豆瓣上看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里有数据、有调查、有观念争辩,写得很好。正好我以前跟一个朋友聊天扯谈的时候,常常会说到这个话题,我自己做出过一些分析,当然,完全是聊天扯谈时的信口开河,但很多想法倒也与那篇文章不谋而合,于是干脆写出来,权作与大家讨论,也不怕大家见笑。
那篇文章里提到,对于男性嫖妓,有两种相反的学术观点针锋相对。
一种认为,男性嫖妓是一种普遍现象,&嫖客遍布各个国家的所有经济阶层,他们的买春动机也各不相同。嫖客身上并不存在异于其他男性的显著特征&;&在1994年公布的一项调查中,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心理学家迪特尔&克莱伯(Dieter Kleiber)让600名嫖客填写了弗赖布格人格量表(Freiburg Personality Inventory),结果并未发现特定异常&。
既然男性嫖妓不是因为处于社会底层、缺乏魅力、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性爱,那么他们为什么还放着正常且free的性关系不要,愿意花钱且承担健康风险地去选择嫖妓呢?该观点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同女性建立实实在在的恋情既危险又复杂,男性未必喜欢这样的关系,也未必能够应付。妓女远没有女友和妻子苛求,甚至还可以抚慰心灵&。
另一种观点则显然不那么客气,该观点认为男性嫖妓显然是一种心理疾病。&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社会学家朱莉娅&奥康奈尔&戴维森(Julia O&Connell Davidson)把嫖客描绘成恋尸癖,说他们的行为对象都是社会关系中&已死&的女性。她认为,这些男性之所以在妓女面前性起.是因为他们不必将后者视作人类&&这与嫖客在妓女身上寻求亲密的假说正好相反&。
不过这两种观点,在我看来其实讲的是一回事。
因为男性与一个独立的、主体化的女性建立起稳定的、安全的关系,是很困难、至少是很麻烦的。只有当男性面对一个去主体化的、被物化的、&已死&的妓女时,他的心灵才能获得抚慰、得到安全感。
但我不认为这是一种男性沙文主义的体现,也谈不上是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如果要说压迫,我倒倾向于认为,这是异性恋文化对男性和女性共同的压迫。
(二)生理需求与情感需求是一回事吗?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我就开玩笑地说,男性都有一种心理情结,我给它冠名为&妓女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民间传说和民间通俗小说里都有体现。比如咱们中国众多的关于落难书生遇上一个有情有义的妓女的故事。这种故事的衍生版则成了神话志怪故事,也是关于一个男性因为某个行动(救助、施恩),而获得(女鬼、狐妖、仙女)前来报恩。
总结这种故事的特征,其实都可以归纳为,男性因为一次简单的行动,便获得了女性无条件地爱。
这里面当然渗透着一种男性沙文主义,不过正如迪特尔&克莱伯(Dieter Kleiber)所说,同女性建立实实在在的恋情,对于男性而言实在太复杂了,这既不是男性所擅长,也不是男性所乐意的,这种复杂的关系对男性而言充满危险性,且根本难以应付。
在这里,我想区分一下两性关系里的两种关系:生理关系和情感关系。
男人和女人都会有性冲动,我们也总是想方设法地满足这种生理需要。但我们的文明社会,在让我们满足这种生理需要的时候,附加了一个条件:两性之间必须先建立情感关系,才能建立生理关系。
我想问,这种附带关系是必要的吗?或者说,这种附带关系有什么生物学方面的依据?在讨论中,有的朋友告诉我,在有情感关系的基础上,两性发生生理关系,更能产生快感,或者会产生更大的快感。
但我对此表示质疑。因为那些有着固定伴侣的男性,依然会去寻找妓女,无非是因为,与妓女发生生理关系,无需投入情感,而这让男性更加轻松、心理上更加慰藉,因为他无需对这次性行为负担过大的压力,这种心理压力甚至会让男性不举。
在男性的终极幻想里,妓女情结是一种逃避情感关系而获得生理满足的宣泄,通过一次简单的行为(一次金钱、一次施恩、一次救助、甚至一次展示自己品格或才华的行动),而获得性爱的满足。无需(对男性而言)过于复杂的两性情感关系。
(三)两性情感关系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社会要求我们去相信,两性之间的情感关系才应该是生理关系的基础,否则就是淫。
我认为是家庭制的原因。因为两性的生理冲动,带来的结果是新生命的孕育,但两性对于下一代的养育,却要求两性从一种生理上纯粹的互相吸引互相需要,转变成情感状态。说白了,从爱情变成亲情,这样才能养育下一代。
我认为,如果两性之间真的存在所谓爱情,这种爱情也是基于两性之间的生理关系而不是情感关系,因为稳定的情感关系对于获得性快感作用不大(此处有争议,也有朋友认为是有关系的),而对于养育子女却意义重大。
因此,我的结论是,家庭制的存在,强迫我们建立一种异性恋文化,让我们试图相信,两性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纯粹的情感关系,这种情感关系从道义上为家庭背书,好像我们建立家庭不是为了养育子女,而是因为男人与女人之间有一种超出生理关系和肉体关系的,&爱情&。
而事实上,也许,无需投入情感的纯粹生理关系,未必不是我们所渴望的,也许那才是真正的爱情。这也是为什么,妓女文化和性交易制度会流传千年而不绝,因为它在家庭制的背后,打开一道缺口,让我们享受到一种无需情感投入的性经历。
PS1:昨晚这篇文章还有另一个观点,后来被我删除了,因为与朋友的讨论说服了我,不过权且也摆出来,方便大家更好地讨论。
我认为同性之间,比异性之间更容易建立起情感关系。例证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第七章《男女有别》里做出的社会调查,他认为在乡土社会,同性之间的情感关系是建立在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而异性之间的爱情,则很难产生于熟悉,更像是一种探险、对未知的探索。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也认为同性之间的情感更高尚、更符合智慧,在古希腊时代,同性恋是歧视异性恋的好不!
所以我的结论是,同性之间更容易建立情感关系,异性之间的关系更多是基于生理关系的。而异性恋文化却试图让我们相信,异性之间更容易产生情感关系,而异性之间的生理关系,是应该以情感关系为基础的。
当然,我朋友反驳我说,异性之间这种区别是社会教育的结果,而不是两性思维方式差异的结果,随着女性在受教育方面的解放,异性之间建立起情感关系并不会比同性之间更困难。我表示同意,不过也存疑,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真的不会产生思维差异么?比如荷尔蒙什么的?我不懂,要请教别人。
PS2:我们可以集中思考这么几个问题,大家可以把回答写出来,或者自己在心里想想也成。
1、两性之间长期的性伴侣关系有没有必要?或者说,长期的性伴侣关系,比一次性的性行为更能让人获得性快感吗?
2、两性之间长期的性伴侣关系,有没有保护女性的价值?有没有保护男性的价值?还是只有养育下一代的价值?
3、如果不需要两性长期的性伴侣关系,那么要求两性做爱之前先谈情的意义是什么?
4、两性之间建立情感关系,能让两性的一次性性关系更和谐吗?
我来说说我的思考。我认为情感关系可以让二人的关系更稳定和更长久,但对于性而言,我不认为情感关系有什么辅助功能。很多人找男朋友或者找女朋友,要求是性格要合适,但性格要合适的意思是,两人能长期相处在一起而不厌烦。
而两性长期保持性伴侣关系,在我看来,最大的价值是能够便利地养育下一代,而不是能够更好地相爱。
PS3:有朋友告诉我,即使没有生育责任,两性长期的性伴侣关系,其实也比买春、约炮、一夜情的性质量高。
当然,如果一对性伴侣,在生理上互相吸引,同时在情感上、兴趣上、志向上也能产生共鸣,那当然是最完美的状态。我也承认,这样的状态当然比单纯的买春和约炮更有吸引力,但这种情况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有时候会被异性的生理条件吸引,有时候会被异性的才华和性格吸引,但这两项同时满足你的条件,而你也恰好在这两项同时满足对方的条件,这样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呢?
我认为这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但我们的文化,却恰恰用这种小概率事件要求我们所有人,以形成对待爱情的观念。
我不认为这合理。
如果以一种更自由的态度,将生理关系和情感关系分开,会不会更好一点呢?比如,跟我们谈得来的对象,我们进行情感交流,不管是同性还是异性;跟我们产生性吸引力的人,我们做爱,而不考虑对方性格跟我合不合适、大家将来能不能长期发展;如果运气真的那么好,碰上了既能谈情、又能做爱的那一个,那感谢上帝。
这样会不会更好呢?
而要实现这种理想,我们首先要更新的观念,难道不是,做爱未必要有情感交流或者情感投入么?&/note//
【豆瓣影评】【性工作者十日谈】《双重道德的理想——谁做鸡做得有我这么意志坚强?》
&文:卡帕的镜头&
   谁做鸡做得有我这么意志坚强?       看起来很荒谬,很悖论,是不是?做鸡也要意志坚强?也要有专业精神?你看,你我都不如happy那么现实,在我们脑中新旧道德还打成一团的时候,生活已经教会她,什么才是最能减轻伤害的姿态。          其实,我并不知道该说什么。       看完这个片子,《最后一夜》躺在我的mp3里,一直循环着。这些女孩子的脸,也在我脑子里一直循环着。欢乐的,悲哀的,美丽的,憔悴的。       说实话,倘若是用冷静、客观而标准残酷的眼光来看这个片子,这个故事总有着种种的不足,但是,谁都知道,只要这个片子有一个闪光的地方打亮你了,你就会对它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我相信无数人都被happy打动了,或者说被happy那段长长的,夹杂着普通话和粤语的独白打动了。       &谁做鸡做得有我这么意志坚强?&甚至一时间成了颇多好友的在线签名。很多人看到了她身上的压力,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身上很多东西&&这种崩溃下是失态才是最生活化的,真实的。她的崩溃,来自于双重道德无法坚持共存的崩溃&&她可以被看不起,却不能被同行歧视&&新旧的双重道德。       为了片子的好看,导演并不高明地增删了很多东西&&那个烟熏妆女孩子最终破灭掉的爱情,那个吸毒女慢慢走向新生、那对悲情的基佬情侣、还有幸运地躲过了一劫又一劫的朱茵演的妈妈桑&&生活不是电影,生活里没有那么多的幸运,生活只不过告诉你,最糟糕的永远还不曾来到。       片子有一个很宏大的叙事主题,这个主线甚至是对几千年来人民道德观念的颠覆&&正视性工作者,也就是,鸡。那个女社工口口声声着,我们要改变性工作者的地位,保障他们的权力。每一个看电影的人都知道,她说的是对的。但是,也知道她说的是有多么脱离现实。就像余安安演得那个妈妈桑说的那样,你为什么要给性工作者争取权力呢?还嫌鸡不够多吗?       这,还是两种观念的碰撞&&新型的,自由而开放的新观念对抗旧有道德。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笑贫不笑娼&,一向被当做道德败坏、世风日下的讽刺型经典语句。但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这样做又有错么?人无法选择身份,娼妓又有什么可值得嘲笑的?女社工为弱势群体争取权力的做法,让我不自主想起当年那些为同性恋争取地位和道德的人们。早在中世纪,这种&不能生育&的爱情,就被宗教、道德绞杀,很多人认为艾滋和吸毒、乱交都是同性恋者带来的。那时候,同性恋者的地位和这些&鸡&们何其相似。但是,随着社会的宽容,我们看到了同性恋在人们眼中地位的改变。我还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宿舍里还有人认为谈论同性恋都是肮脏的事情,但是短短几年,他们都开始认同了同性恋的社会身份。       也诚如女社工说的那样,性产业是几千年来都没有被消灭的工种,存在即合理,何况存在了几千年的性产业。潜规则和正道德。也许,是时候,我们的道德该修正,也许是我们的道德该向事实投降&&但是,谁又知道呢?人类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丧失了对道德的遵从之心,人类还会真正得到快乐么?       我不是圣人,我同样和这个时代所有人一样,夹在新旧观念的碰撞,道德的挤压中。 我可以廉价而轻易地对这些女孩子奉上我的同情和理解,却无法像圣人一样,为他们在这个时代思考出一条更轻松的路。       日本能剧的面具有一个特点,就是似笑非笑,似哭非哭,当你看着人们带着面具微微仰头,仿佛笑颜绽放的时候,换个角度看它就变成了悲痛隐忍。生活就是这样,笑的一面那一角,牵牵连连,换个角度,就成了悲。所以,我们只有暗自鼓励自己,再意志坚强一点,再坚强一点。找到那个最好的角度,努力从两方面,我们都能看到笑。      ----------回帖分割线-------------       呃,怎么说呢,楼上的这种论调也是经常听见的吧,我说的存在即合理是哲学存在方面的的,不是道德存在方面的的。           嗯,可能我没有把这点表达清楚吧。         ---------------------------------------    但是这个片子到最后也没有给观众明确一点,就是不清楚,片子是支持还是反对娼妓业&&留下了一个似完非完的结尾。       看后心里很堵。          -------------------------------          这个结局,我想导演给不出,我们谁也都给不出。           三毛当年写她书中一个快乐的妓女,在撒哈拉非洲做肉皮生意,嘲笑辛苦工作的女人。           三毛最后喟叹道,虽然她并不喜欢那个女人,但是看到这样一个快乐的鸡,总比看到一个不停哭泣身世凄惨的女人要好。                     这段话,我一直记得。   ---------------------------------      男权社会下,女性意识被压抑,被教育、被塑造,她们才会在男性道德观束缚下自轻自贱。      ----------------------             当人在劳动过程中,被异化的时候,都是弱者,弱势群体,都是被剥削者。只是有的人明白什么人在剥削他们,有些人不明白。《第二性》中,波伏娃提到,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是被塑造、被哺育的一类。表面上看,是女性孕育了社会存在,可是在精神上、道德上女性依赖男性的标准。           余安安说,她的女孩子们最后做坏了身体,变成了性工具,那些砖窑里的那些黑劳工们,不是也单纯变成了做工的工具?他们本质上不是一样的吗?           黑砖窑的劳工是弱势群体,我们都去可怜他们,同情他们,帮助他们,从&异化的劳动者&这一点来看,这些&鸡&和黑劳工有本质区别么?为什么这些黑劳工不用站上道德的审判庭,而这些女孩子需要呢?                
【图集】【音乐之声 The Sound of Music 】
【人物】【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让我们来黑水瓶座这个蛇精病吧~
焦雄屏对话陈丹青:中国电影分级也没用
【转影视工业网】《环太平洋》《潘神的迷宫》导演诉说当今电影人很少实现理想的原因
吉尔默&德尔&托罗对于怪兽、鬼怪以及哥特式恐怖故事的热衷可谓人尽皆知,他将这份热衷和自己对于文学的深刻理解融为一体,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类型电影。在诸如《潘神的迷宫》、《地狱男爵》和《环太平洋》这样的电影里,怪兽不止是骇人的怪兽,他们更是有着灵魂的骇人的怪兽。
作为一个已经导演过8部幻想/恐怖电影的导演,德尔&托罗仍旧难以归类。在和他进行的访谈之中,他展示了自己对于绘画和文学的广泛涉猎,涵盖全球,从高深的到众所周知的流行作品,无所不包。他在电影领域也是如此。
德尔&托罗出生于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在得到第一次执导的机会之前,他在墨西哥的电影圈工作了十年,当时他的工作是化妆师和特效师。他的第一部作品叫做《魔鬼银爪》,是一部吸血鬼电影,一部讽喻性寓言。
作为他的处女长片,吉尔&托罗在片中展示了复杂精巧又成熟的电影美学。这对于一个新导演来说是罕见的。这部作品直接促成了吉尔&托罗第一部美国电影的诞生,《变种DNA》。紧接着,阿尔莫多瓦表示愿意当他下一部电影的制片人,也就是2001年的《鬼童院》。这是一个发生在西班牙内战时期的鬼故事。
其后,他先后执导了根据漫画改编的《地狱男爵》,以及同样发生在西班牙内战时期的《潘神的迷宫》。在《潘神的迷宫》里,吉尔&托罗的导演技术达到全新的成熟境界,并且将他自己喜欢的怪兽和黑暗主题聪明地揉在一起。他的最新作《环太平洋》,向日本怪兽电影致敬,在技术上无可挑剔。现在,他正在筹备着一部新的哥特电影《猩红山峰》(Crimson Peak)。他说,这是&一部古典的怪兽电影,但是会有着现代的剧情转折。&祝愿这部新作尽早诞生吧。
吉尔&托罗是一个狂热份子,对电影狂热,对精巧的装置狂热,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狂热,对生命特殊性狂热。每当他讲到自己是如何成为一个导演的、导演时遇到了那些困难以及做一个导演需要些什么时,他的这些狂热便变得难以阻挡。
翻译:林诗钊 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影视工业网,非常感谢!原文地址:http://www.dga.org/Craft/DGAQ/All-Articles/1401-Winter-2014/DGA-Interview-Del-Toro.aspx
记者:你是怎么喜欢上电影的呢?导演:有人给了我爸一台Super 8摄影机,一台放映机,还有一个银幕,作为定金还是什么的。当时可以买到Super 8版本的《星球大战》来看。我买了Boris Karloff演的《The Curse of the Crimson Altar》(1968),《魔鸟》(The Raven,1963),还有一部《人猿星球》(a Planet of the Apes,1968)。我当时大概拥有了七八部这样的电影。我很喜欢放这些片子来玩,因为可以在放映机上倒着放。我经常倒着放,胶片就烧了。后来我们买了台接片机,后来我就懂得剪辑是怎么是一回事了。这完全是一次意外。
记者:你记得自己拍的第一部电影吗?导演::我当时就是用我爸爸的那个摄影机,然后拿着《人猿星球》的玩具,就开拍了。拍完之后我寄到柯达去,一周时间它就洗好了。当我打开信封,然后把胶片放到放映机上的时候,改变我生命的事情发生了。我在银幕上看到了跟《人猿星球》和《魔鸟》一样的东西,而且还是我拍的!这种感觉我解释不清,因为这是我看电影的经历中最棒的一次,至今没有被超越。我感觉这开始真好。
记者:你在墨西哥是怎么追求电影梦的呢?导演:我觉得我很幸运。我在高中的时候,有个很出名的独立电影导演Jaime Humberto Hermosillo来到了我住的地方。他想用学生来当演员,但是我们那里没有电影学院。我们围住了他,他开始教我们写剧本。后来我们成立了一个班级,还搞了个电影节。这个电影节现在还在举办呢。我在他的电影里当的是摄影师助理,为他拍了部《朵娜和她的儿子》(Dona Herlinda and Her Son,,1986)。我赚了5000美元。我妈妈是主演。之前导演在我自己拍的电影里看到了我妈妈,他说:&你妈妈演的真好啊。&我说:&她嘛,我们还是请得起的!&(笑)我感觉家里的每个人都会拍电影一样。我当时也觉得,自己一定拍起片来一定不差的。
记者:在墨西哥的话,拍你自己想要的电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吗?导演:如果你要拍奇幻类的电影的电影,那的确挺难的。因为政府支持的不是类型片,他们喜欢那种和社会有关系的&严肃墨西哥电影。&而我一直的想法是,在奇幻类电影里,你可以有现实的印记,你也可以在各种类型片里处理很多重要的严肃主题。但这在当时来说,只能说是逆水行舟。
记者:你后来到了美国拍电影,中间的过渡是怎么样的呢?导演: 拍《魔鬼银爪》拍到后面,我不得不把我的房子拿出来抵押,然后把车卖掉,不然我付不起《魔鬼银爪》的设备的钱。拍完之后,我欠了太多钱,所以我跑到环球电影公司,为Nina Jacobson工作。对我来说,环球实在太棒了,我小时候喜欢的那些怪兽电影就是从这里来的。结果,Nina Jacobson说她非常喜欢《魔鬼银爪》。她让我把《魔鬼银爪》的发行权卖给她,什么条件都答应我。当我听到她会给我多少钱时,我简直高兴坏了。我先前电影都没有挣钱!&
记者:你在美国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为Miramax.公司拍的《变种DNA》。你曾经说过这是一次不大好的经历,而且最后的影片也并不是你所想要的。导演:你知道吗,在墨西哥,导演是最大的。导演有最终剪辑权。其实在墨西哥,根本没人说什么&最终剪辑权&,就只有&剪辑&。我是说,只有导演才能剪辑。所以说,拍摄《变种DNA》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一次复杂的体验。在那之后,加入DGA帮助了我很多,它让我觉得,即使是在最大的逆境之下,还是有很多捍卫自己创作的办法的。
记者:在《魔鬼银爪》里的那场家人们一起吃饭的戏里,你用的是静止镜头,在《鬼童院》里也有一场类似的戏,调度变得复杂多了,镜头也一直在运动。导演:拍《魔鬼银爪》的时候,我还比较没有经验。还在墨西哥拍电视剧的时候,要租移动式摄影机可是要算计着日子的,更不用说斯坦尼康了,我们听都没听说过。后来到了我拍《变种DNA》的时候,我开始学着做试验。我想,&我是不是可以拍两三个运动镜,然后把他们组合起来呢。如果我让摄影机从演员的左边移动到右边,然后一切,摄影机从右边移动到左边,这样试一试怎么样呢。&慢慢地我开始不停地尝试。直到拍《鬼童院》,我才觉得画面之间看起来的确比较协调了。我自己也有许多常用的摄影机运动方法,我都把他们记在故事板上了。有人看完我的电影过来跟我说:&我喜欢你移动摄影机的手法。&我总是觉得很开心。因为我们都是思考了很久,解决了很多问题才能让摄影机这么移动的。没有一个是镜头是随随便便就拍好的。&
记者:在《鬼童院》的结尾,小孩子们看到了他们老师的鬼魂,这段拍得真是富有诗意。你是怎么拍的呢?导演:《鬼童院》的结尾可能是我所有电影里我最喜欢的。我受西部片影响很深,我最喜欢的西部片是《搜索者》。约翰&韦恩的剪影,对着门的轮廓,这镜头实在太棒了。拍《鬼童院》的时候,我其实是有其他情节的安排的。当时是拍摄的最后一天,太阳还有一个小时下山吧。我们都快急死了,因为我们死活拍不好。我们当时已经拍好了老师的影子,老师已经变成鬼了,他被孤儿院框住了。小孩子们站在日光下。看完这个镜头的录像之后我说:&我们就把这个作为结尾吧。我们不需要拍别的了。&我觉得这样就很好,这样很好地表现了人鬼世界的界限,影子代表了鬼的世界,而现实世界充斥着阳光。
记者:在你早期的电影里,你就经常用琥珀色和蓝绿色,后来你还是这么用。你是怎么用颜色来表达电影的主题的呢?导演:你拍的电影大都是奇幻类或是恐怖类,作为一个导演,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A: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东西,电影的画面才达到了它最大的意义。有些电影就是这么个意义,但是,当你创造着新的生物、或者缔造了新的时空时,你的努力会显得更有意思。为了让创造物显得真实,导演撷取我们生活着的地方的细枝末节,将他们放大并展示出来。或者,导演会根据这个创造物缔造出新的时空。总而言之,这是一份关乎创造和控制的工作。
记者:说到&说故事&,你觉得拍类型电影在这方面有什么优势吗?导演:从主题上来说的话,如果是要在故事上暗藏寓言或是比喻的话,导演就得通过故事中的角色或是环境来表达清楚。导演必须把抽象的概念人格化,并确保观众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涵义。你可以传达那些绝对真理(absolutes)。不过,如果扯到人类的话,谈论人类的善和恶是比较难处理的,因为我们都是善恶并存的,善恶都有一点。但如果角色变成了天使和恶魔的话,单纯地来谈论善恶比较安全了。接下来,导演该做的就是用声音和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记者:对于自己的电影,你最喜欢的造型是哪一个?导演:有的,在《刀锋战士2》里。我接手这部电影之前,一个吸血鬼造型的想法在我脑子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适合的电影可以用。这部电影里,&收割者&吸血鬼的头的下半部分裂开,整个下巴变得像风扇一样。我觉得这个造型做起来比较省钱,而且效果也不错。而且在这以前,也没有过这个的吸血鬼造型。当我们第一次用数字特效和化妆特效看到这个造型的时候,我们都叫了起来,&我的天啊,这也太棒了吧!&我们都很喜欢它。
记者:对于你来说,一只怪物怎么做才会成功呢?导演:首先要做的是它的剪影。一旦它的剪影捕捉到了你想要的怪兽的神韵和行动步伐,那么下来要解决的是颜色。在然后才是细节。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是,他们都从细节先开始。他们会说:&我要一只有五个翅膀和超大触手和很多尖牙的怪物。&然后他们就开始累加这些细节。我倒觉得要做好一只好的怪物不能靠这样简单的累加,而是要按上面的步骤一个个慢慢来。&
记者:《潘神的迷宫》里你是怎么做的呢?导演:你想想《潘神的迷宫》里的白化人(Pale Man)&&我觉得这是我创造出来的怪物里最好的一个&&你想想他所处的环境。白化人在颜色编码的时候,我们给他的是肉色以及很深的红色。而他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是用红色来编码的。桌上的食物都是红色的。地板也是,墙也是。我们觉得圆形会很衬他,于是我们把桌子和椅子都稍微改了下,这些东西和他便显得更协调了。你进入这个场景时,你不会感到你只是见到了这个白化人,你会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接下来,要决定白化人的眼睛的时候,我们会想,要要眼睛还是不要?什么样的形状?没有眼睛好看还是有眼睛好看?要的话要几只眼睛?要左右对称吗?就像这样,一步一步地,抛出一个个问题。
记者:你曾经说过&眼球蛋白质&和&眼球糖果&,你能再说说这个吗?导演:&眼球糖果&就是你在视觉上所接收的某些东西,它们对于叙事来说是多余的,看起来很不错但并没有起到叙述故事的作用。&眼球蛋白质&的话,美不胜收,在技术上又很复杂,而且还叙述了故事。希区柯克电影的复杂的摄影机运动就算是蛋白质。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也是&&这是一次极其复杂的尝试。基本上,这部电影的形式就是这部电影的故事。对于《潘神的迷宫》,我也是这么处理的:魔幻世界以及回到母体。一部电影的外在,可以通过画面和设计而变得复杂。一部娱乐片同时也可以是一部意义深刻的电影,这是可以做到的。表面上看,《潘神的迷宫》有着经典童话寓言所有的元素,但某种程度上看,它却又解构了童话。画面使这个童话故事变得复杂、精致,而画面,还只是叙事的一部分罢了。
记者:你的电影里,总是有着异常复杂又完整的奇幻世界。你是如何把自己所想搬到银幕上的呢?导演:我一直遵循我从舞台设计学到的一个原则:每一个场景都要做出一个&声明&。( make one statement)《潘神的迷宫》里,白化人的&声明&就是烟囱和桌子。有时候,场景里的重点是复杂的,但是每一场戏都应该很快地做出&声明&。导演必须要知道这场戏的意义何在。《潘神的迷宫》里,军官的办公室的重点在于,他背后的那些东西:他被时钟所束缚着。《鬼童院》里,庭院的重点在哪呢?那个炸弹。《地狱男爵》的房间的重点呢?猫和电视。每一个场景,都必须能快速地让观众理解到你的意思,同时,也要发挥出它叙事的作用。
记者:《潘神的迷宫》里,在小女孩看到白化人之前,观众就已经看到白化人正在接近她了。在这里,你没有从小女孩的视角来特地拍出一个吓人的镜头。你似乎也不想拍一个惊悚的镜头吧?导演:作为制片人,我是想的,但是我还是导演,我就不愿这么做了。我很喜欢类型电影,而且疯狂地研究了不少。我已经把我的生命投入到研究好电影里去了,但我并不是什么类型片都做的来。看看《环太平洋》,我不觉得其他的动作电影会有大怪兽诞生时被自己的脐带勒死的戏。我在拍恐怖电影的时候,我对于它的整体质感感兴趣,而不是那些小把戏。让我感触最深的东西是,失落感。我在拍《潘神的迷宫》时就有这种失落感,我也把它拍出来了。在《环太平洋》里也有一点,但是《潘神的迷宫》和《鬼童院》这两部电影在失落感上表现得最好。它们弥漫着那种失落感,失去了自己的天真无邪,失去了自己的本质的失落感。
记者:你保留着很多笔记本,某些最近还出版了。这些笔记本里记录了你一直以来的电影点子。对于自己的下一部作品,你有什么想法吗?导演:这些笔记本像是某种许可,许可我去拍我想要的,同时,让我拍我所能够的。大家都觉得导演会规划他们的职业生涯。但是任何一个DGA(美国导演工会)的成员都会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所谓职业生涯,就是你在计划着其他事情时候找上你的东西。你要做你力所能及的,又要做你想要的。这就是职业生涯的意思。
记者:你是说,你选择了拍《潘神的迷宫》而不是&&导演:对啊,一部漫威公司的大片。
记者:接了《潘神的迷宫》让你得心应手,并且给了你日后更多的选择吧?A:是的吧。我很奇怪的是,在60年代和70年代,好像有个什么反对营销的运动。但是现在,大家都想着怎么把东西卖出去。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买进什么东西。只要你买进了什么,你的成功与否就只能以你赚了多少或你有多么流行来评判了。但成功与否不是这么评判的,应该是以&实现了自己想要的多少&来衡量的。我从1993年开始为环球公司写剧本,在这20年里,我从没有去看过那些商业报告。我小的时候,我和别人一起创建了电影俱乐部,现在成了瓜达拉哈拉电影节。我们搞了很多节目,我们会放奥菲尔斯或普雷斯顿&斯特奇斯的电影。我既是放映员,还是卖票的,还是主持人。这些都只关乎电影本身。我们会一起讨论哈罗德&劳埃德的种种优点。现在我看到的,我越来越担心了,而且我觉得很危险,很多网站都只关心一部电影卖了多少。真心地问一句,是电影本身最有趣,还是电影的票房更有趣呢?&
记者:《地狱男爵》的很多角色和《潘神的迷宫》的环境,本来都是可以用电脑绘图来完成的,但是你没有这么做。你觉得现在是时候放弃然后开始使用CG了吗?导演:当CG是最后一个可行的办法时,我才会选择用CG。如果一个导演变懒了,他就会用最快最省事的法子来做特效。但对于特效来说,最好的方法永远是最难的方法。一直都是这样的,你最不愿意拍的东西就是最正确的东西。所以到现在,其中包括《环太平洋》,我都是先搭景的。我搭了比CG装置能搭还要多的场景,因为我觉得我需要给演员以真实感。《环太平洋》里,我大概建了四条香港的街区,都是真的,后来都被摧毁了。我想要让观众身临其境。《环太平洋》里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搭建驾驶舱,然后还要真的去摇晃演员。我想让给予观众以真实的感受,而不是给他们那些不存在的VFX。电影里很多都是这么做出来的。很多人觉得观众感受不出来,所以他们注意不到差别。但其实是可以注意得到的。如果任何事情都是真的的话,观众是可以感觉得到的。
记者:由于拍电影之前你都设计好了并且画好了分镜表,那么在拍摄现场,你会有多少回旋余地呢?导演:不管你是库布里克还是卡梅隆又或者是希区柯克,情况都是一样的。很多多崇拜库布里克这样的人,他们觉得导演就是上帝,永远不用妥协。这怎么可能!实在是放屁。就算是库布里克,太阳升起和太阳落山的问题他也还是要处理啊。没错,他是可以一个镜头拍上好几天,还是他还是得屈服于某些物理定律吧。所以导演总是要和现实情况作斗争,同时努力完成电影应该被完成的模样。导演越聪明,越是能利用这些,越是会利用,导演手法就会越来越好的。像是本能地一样,导演知道哪里该怎么办,也知道应该在哪里收手了。有时候坚持一整天就为了拍到一个完美的镜头,并不是明智的作为。但如果你知道这么做是必须的的话,那么你的坚持一定是会有意义的。&
记者:你是如何和演员一起工作的呢,特别是那些小孩子,你电影里可总是有很多的特效元素呢。导演:当和儿童演员讲话的时候,就得和成人演员讲话一样,不能把他们当成小孩。不能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小孩子们都是很聪明的。我会用些把戏。如果要拍的戏要求他们要演出被吓到的样子的话,我会让他们处于某种亢奋的心情。或者,在前期准备阶段,我会把角色的简介写好然后拿给他们,说:&记得跟我说你们喜欢哪个部分呀。还有,你最喜欢吃什么?你最喜欢哪部电影?你一般听什么音乐啊?你最喜欢哪个画家?&我还会让他们告诉我,他们在家里最开心和最不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我会把这些用在拍摄中。但是总而言之,和他们工作的方式和和其他演员工作的方式是一样的。
记者:一个导演应不应该有些什么核心技巧呢?导演:有年轻导演问我&我该怎么做的时候,&我总是告诉他们,我唯一能告诉你们的就是,对于一切东西你们都应该了解一点,了解到你足够知道别人说的某些东西是不对的。拍戏的时候,如果我和摄影师关系很好的话,要么是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水平,要么是因为我看得出那光真的打得不错。但是,你至少还得懂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你比剧组的其他人都要懂得多。如果只能选一样的话,你就选和你最合得来的吧。至于我的话,我对于怪兽懂得最多。我很开心,每次我走进店里我都能和店员讨论各种硅树脂的类型。我可以用一堆破烂来拍片,但我总是能想出办法的。我会说,&电缆里的那线太紧了,&或是,&这离木偶也太近了吧&这样的话。这些都能帮到剧组的其他人。我以前也接触过很多和光学效应有关的东西,所以我对这方面的东西也非常了解。
记者:你是用2D拍《环太平洋》的,然后用转成3D。你为什么决定这么做?导演:后期转成3D的话,能在后期制作的时候能给我更多控制和调整的空间。如果直接用3D拍的话,从一开始就会很麻烦。我当时想的是,这是我的第一部3D电影,我觉得自己应该是后期制作多一点回旋的余地。
记者:如果有机会,你想用3D来拍《潘神的迷宫》吗?导演:才不呢!对我来说,《潘神的迷宫》永远是个童话寓言故事。对我来说,这像是一次过渡,就像从书的这页翻到书的另一页。所以说,这部电影越是2D就越好。
记者:那你觉得怎样一部电影才适合你用3D来拍呢?导演:这得看情况了。对我来说,《潘神的迷宫》就永远只是童话。不过我倒觉得,《猩红山峰》可能会被转换成3D。我不会用3D拍《鬼童院》,不过我倒喜欢用3D来拍《地狱男爵》《刀锋战士2》。所以说,还是要看情况的。我不会想看3D版的《简爱》,但我肯定喜欢看3D的《地心引力》或者其他什么3D的动作电影。
记者:你对于电影的方方面面都亲力亲为,和第二工作组(second unit.)一起工作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导演:对我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去用第二工作组。从创造力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卡梅隆说的很对。他说:&如果第二工作组拍出来的素材是不好的,这很糟糕;如果他们拍出来是好的,那就更糟糕了。&意思是,你自己都不享受拍这个镜头的过程,你怎么会做得好呢。我唯一一部有用第二工作组的电影是《变种DNA》,我还是被迫这么做的。后来,我就不用了。如果某种场景搭建好需要三个小时,比如说《地狱男爵》车翻过去的那场戏,我就会亲自架好摄影机,选好镜头。然后我会向他们解释好一切,然后走到旁边,等待他们叫&ACTION。&我喜欢这样的方式。
记者:你自己也作为导演,那么你对于自己的导演助理有什么要求或期待吗?导演:我喜欢那种不只会大喊大叫的导演助理,他/她还得和整个连接紧密。剧组所有人都尊敬并喜欢他/她,他/她还能总是事先提出自己的点子&&这就是我理想中的导演助理。剧组里的神圣三角是,导演助理,摄影师,导演。如果这三个人都很不错,那这电影一定很棒。&
记者:第一次和摄影师Guillermo Navarro合作是在《魔鬼银爪》,后来你们就一直合作到现在。导演:在墨西哥,他是出了名的脾气最坏的摄影师,但也是最好的之一。我当时去找他,问他能否帮忙拍《魔鬼银爪》。他去了。有一次我对他说:&看看我的分镜表,再看看的你的镜头。这个镜头不对。&他很生气,说:&哟真的吗?你是在教我应该用哪种镜头吗?&我说:&就是根据我画的分镜表,这样的确不对。&&那你告诉我,我现在正透过镜头在看着什么?&于是我就过去看了&&现在我还是可以这样:我站到摄影机前面一看,就能知道镜头对着的是什么。看完之后我就比划着跟他说:&这是顶框啊,那是底框啊。&结果他笑了。后来我们合作了20年,从来没有在镜头的艺术效果上有过争吵。
记者:你有些墨西哥同事&&阿方索&卡隆、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他们作为朋友给予了你很多支持。你们是怎么聚到一起的呢?他们对于你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导演:在墨西哥独立电影开始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但关系没有很密切。阿方索当时是个副导演,我也是,我还做分镜表还有化妆特效。当时,什么能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都喜欢类型电影,也都想拍出稍微和美国类型电影不一样、和墨西哥电影大不一样的电影,因为这份热衷我们才聚在一起的。后来我当《爱情是狗娘》的剪辑助理的时候,冈萨雷斯意识到我是可以信任的,而且我也想着把这部电影制作得更好。后来我倒喜欢上这个家伙了,他真是天才。后来,每当我有什么重大的决定,我都会打电话给阿方索和冈萨雷斯。我和阿方索讲话的时间,比和我妈讲话的时间还多。其实当导演是一份孤独的工作,你可以跟副导演啊摄影师啊制片人啊推心置腹,但是基本上还得自己来完成那些困难的部分。我很高兴能认识他们。我后来感觉到,一个导演能交到的最好的朋友,一定也是个导演。
记者:墨西哥的世界观是如何在你的作品起作用的呢?导演:首先,我喜欢怪兽的方式就是墨西哥式的,我不加评判。盎格鲁人看怪兽的眼光就是,他们是怪胎,是坏的,人类才是好的。但在我的电影里,怪兽都是理所当然的。我的电影里有很重的墨西哥的天主教的倾向,还有很强的墨西哥式MELODRAMA感,好像一切都很令人兴奋。而且我电影里,对于古怪的东西有着很强的接收性,这就很墨西哥啊。所以每当别人问我,你怎么评价自己电影里的墨西哥性。我总是说,你要我怎么不墨西哥?!这可是我的全部啊。对于自己是个墨西哥人,我感觉非常自豪。
记者:在如今这个阶段,你是怎么评价导演这个职业的呢?导演:小时候自己用Super 8拍片的时候,自己主宰了一切。自己既是摄影师,又是音效师,还得自己做特效。后来,为其他人拍片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最好的导演都应该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想当导演,想控制处理好整个剧组的话,那么就先成为剧组的一份子吧。我之前做过几十部电影,还拍过20集电视剧,做过很多工作&&副导演、执行制片、分镜师。我知道拍电影需要团结和协作。如果一个导演懂得这个,而且有很好的想象力,并且对于作为艺术的电影有着自己的见解,那这就是最好的导演。如果你在现场创造了很好的气氛,他们都会很享受和你拍片的过程。同时,你也正完成着自己想要的东西。你一半是作曲家,一半是演奏家。你自己创造了音乐,又自己把它演奏出来。
Filmmaker IQ视频,人们为什么要看恐怖电影? *8种关于恐惧吸引力的不完整理论* -中文字幕
人们为什么要看恐怖电影?关于恐惧,有一些会直接和本能地触及到人类本性,百万年来的进化心理学,让&触发恐惧的开关&和&生存本能&在我们脑中根深蒂固;一项由Nobuo Masataka做的有关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三岁的孩子会更容易盯着电脑上蛇的照片,而不是花的图片;Christof Koch的研究表明右侧杏仁核,也就是大脑中关联学习恐惧的部分,在观看动物图片时的反应,比看人和建筑的图片时更活跃,这解释了为什么电影中的怪兽大多是有尖牙和类蛇形的生物;
*对恐惧的迷恋**恐惧究竟是什么**8种关于恐惧吸引力的不完整理论**电影是帮助人们成长的媒介*
《醉乡民谣》(限制级中文预告片)
《醉乡民谣》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60年代,主角是一个努力奋斗着的民谣歌手Davis(Oscar Isaac扮演)。他在朋友的沙发上过夜,偶尔在咖啡馆演出。他追求朋友的朋友Jean(Carrey Mulligan扮演)。在一只猫从别处逃到他这儿之后,他就一直照顾着这只猫。Davis还搭了顺风车到芝加哥去,他找到一个知名音乐制作人,他想靠他来开始自己的音乐生涯。
117092人关注
117092人关注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另一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