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框电视幕相比于传统电视来说,有什么优势?

1958年,天津无线电子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820型35cm电子管黑白电视机。从此,中国进入电视时代。随着人们对色彩、画质和功能性需求的增加,我国彩电市场从黑白时代升级到CRT(显像管)彩色时代,再到今天的智能电视时代。目前,在我国彩电保有量达到高水平的情况下,彩电市场产销均有下滑,经历了多年的连续、快速增长之后,我国彩电市场也已逐步进入调整期。在整个市场处于下行周期中,在消费升级、数字化以及IoT的大浪潮下,如何通过基于场景需求的技术提升,满足消费者趋于理性的消费观念转变,突破增长瓶颈,寻找增量空间至关重要。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电视行业迎来新物种电视市场未来发展有两大趋势,一个是技术端,表现在技术创新更加智慧化,包括超强的性能、4K高清分辨率、人性化操作系统、极致的音响体验、AI互联等方面;一个是形态端,表现在产品形态更加贴合场景化,包括外观轻薄、超大屏、装饰价值等等。在这两种趋势下诞生了新物种——壁画电视,兼顾科技与艺术,满足多功能、多场景使用需求,被各大品牌厂商所青睐。2019年4月,小米正式发布了小米壁画电视,内置低功耗的画框模式,让电视在不观看的时候可以成为家居艺术品。2020年5月,三星发布了一款三星画壁电视,画框外形设计,提供米色、棕色、白色3种“可定制边框”的选择,打造壁画感。2021年12月,LG发布OLED滑盖电视,主要面向于想要提升空间艺术感和图像质量的高端产品,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滑盖部分或全面隐藏显示屏。在电视同质化严重的状态下,放大产品本身的附加价值,寻找增量市场的同时开发存量市场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壁画电视的产生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屏化”的痛点,但大多数厂商仍遵循着固化的产品思维,其本质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亮点。近些年来,随着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产能的不断释放,电视面板供应尺寸不断提升,推动了电视主流尺寸由55英寸向65英寸、75英寸迁移。自2013年以来,电视屏幕就在不断增加,形成平均每年增加2英寸的“电视大屏增长定律”,从2013年到2018年,销量份额增速最快的尺寸已从50英寸已转移到65英寸。在电视大屏化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隐性需求,首先,如何将大屏与室内空间设计相融合,起到装饰美化的作用;其次,涉及大屏的日常维护,防止灰尘附着,以及因阳光照射老化降低使用寿命;最后,市面上的壁画电视价格高昂、耗电大、更换成本高、周期长,因此需要一种性价比更好的选择。重新定义壁画电视,开创家电行业C2M先河青岛联合智影科技有限公司(UTS)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全系列壁画电视、画影幕为一体的初创型科技公司,提供全套光影解决方案,核心研发团队来自于海尔、海信、神州、富士康等公司。自联合智影成立以来,累计推出了包括电动升降幕、画框幕、画影幕、抗光幕(屏)、光子幕(屏)在内的全系列、多规格的投影幕产品,拥有业内目前首屈一指的投影幕(屏)产品线,在壁画电视的创新应用上保持独特竞争优势。2018年8月,联合智影成功研发出行业内第一款应用于激光电视的画影幕,并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在上海酒店博览会正式亮相,引起行业巨大轰动。2019年行业首款可定制化的壁画电视研发成功并上线销售,开创了家电行业的C2M先河。针对上述说到的传统电视及市场上的壁画电视,用户和行业普遍存在一些痛点,比如电视被消费市场边缘化,人们对电视显示功能的需求减弱,对装饰功能的需求增强,一些厂商把屏保当壁画耗电使用,加速屏幕老化。传统电视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厂商需要创造高附加值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联合智影创造性地利用画影幕,将人们对美的追求融入到生活中,将艺术画与电视产品完美融合。联合智影将自己定位为电视产业配套服务商,最早提出艺术画与激光电视幕布结合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设计标准化的产品体系搭载各种型号的电视,实现从传统电视到壁画电视的华丽蜕变。联合智影也率先在业内实现了液晶电视的可定制化,“液晶屏+电视主机+画框+画面+音响”的多种组件组合完成液晶电视的定制化选择和生产,完成选择组合最终电视形态。现阶段,用户可通过画影幕定制商城进行画面和边框选择,完美融入不同的家居装修风格,贴合式壁挂、自定义展示、开机为幕、关机为画、自动升降,开创全新的艺术与美的生活方式。早在2019年,联合智影就与海信达成配套销售战略合作,壁画电视和画影幕进驻海信200家专卖店,并于今年正式进军海外市场,产品卖到迪拜王室受到广泛认可。多年来围绕家庭、酒店、公司探索产品更多的应用场景,并不断迭代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发明创新不止于联合智影联合智影另辟蹊径找到一条和传统家电巨头们不同的创新路,既实现了对传统电视的升级改造,丰富了产品本身的功能属性,还极大缩短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周期,以合作共赢的赋能模式成为电视产业链的有益补充。不仅继承了激光投影的大屏优势和显示性能,还在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这种差异化的“最优解”成功卡位下一个时代风口。经粗略估算,2021年我国激光电视出货量为30万台,65寸以上电视年销量2000万台,按照激光电视销量的2:1配比画影幕,市场容量15万套;按照65寸以上大尺寸电视销量1%配比,市场容量20万台。画影幕年需求量合计35万台,年产值可达4亿元,而这仅是增量市场份额,存量市场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联合智影壁画电视和画影幕只是联合科技集团孵化的两个明星产品,作为一家致力于投资孵化科技型创新企业的控股集团,联合科技以全新的创业方法论,持续内生孵化科技创新项目,并有效进行商业转化,创造超高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业内人士看来,联合科技以持续创新、勇于探索为使命,秉持“联合、共享、共赢”的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为立足点,以科技投资为驱动力,积极推动着“创新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责任编辑:钟经文】}

文|华冶夫看完贾樟柯的《山河故人》,一直想写篇文章,想来想去总离不开影片中不断变化的画框比例,索性绕开影片本身,专门谈谈画框的问题。先看看《山河故人》的画框比例是如何变化的。故事分成1999、2014、2025三个段落,每个段落的画框长宽比都不同。1999年的故事,画框长宽比是1.33:12014年的故事,画框变宽了(1.85:1)2025年的故事,画框变得更宽(2.35:1)好了,先暂时忘掉这部电影,把注意力集中到数字上:1.33:1、1.85:1和2.35:1,这是电影史上最主流的三种画框比例。1.33:1是最早确立的银幕长宽比,被称为“标准银幕”, 后面两种都是它演化而来的。 1.85:1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确立的宽银幕标准,称为“学院宽银幕”,主流文艺片基本都采用这种画框比例。 2.35:1是好莱坞大片的画框标准,由变形镜头拍摄得来,称为变形宽银幕,是长宽比最高的一种银幕比例。一、标准银幕的来历你可能要问,为什么把1.33:1确立为电影标准银幕呢?这事儿跟爱迪生有关。没错,就是那个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发明并申请了打孔胶片的发明专利,在大规模量产推向市场前,必须确定画幅长宽比,这个小小的问题引来七嘴八舌的争论。大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建议,什么正方形啊、矩形啊,甚至圆形的啊(技术上不好实现),都有。单说矩形,有人提出应该是竖幅的矩形,画面高度应该大于宽度,并提出了看似充分的理由。理由还挺有趣:人类从爬行动物进化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的状态更接近竖幅的矩形,摄影以人为主,当然竖幅比例更恰当!别被这种论调蒙了,看起来有理,其实是扯淡。因为它根本没考虑到人眼的视野问题,如图:人类双眼的视野范围相当于两个圆圈水平交叉,如果简化为矩形的话,显然是横向的而非竖幅的,从观看的角度来讲,电影画框肯定是横向矩形更合适。爱迪生也倾向于横幅长宽比,但具体比例多少,他心里也没有底。最后,他想到了绘画中的黄金分割原则,把胶片长宽比设定为4:3,即1.33:1。拜托,绘画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右侧这样滴,不是直接套用数字那么简单。但不管怎样,4:3的画幅比例就这么确定了,虽然出自工科男爱迪生之手,但不能说跟艺术一点关系都没有哈(黄金分割)。虽然这种画框比例视觉体验并不太好,但作为一种工业标准被沿用了下来。电视诞生后,为了方便在电视屏幕上播放电影,也沿用了4:3的画幅比例。二、适应电视荧幕的“变形记”电视荧幕一直是电影播放的重要渠道,二者同为4:3的时代,一切是那么和谐,而当电影变成宽银幕后,4:3的电视屏幕就有点招架不住了,要继续放电影,得琢磨点办法。第一种办法,直接把宽银幕电影拿到电视上播出,这样最方便,但上下留有黑边,浪费了电视荧幕的显示范围,很可惜。而且画面变得很小,看起来不舒服。第二种办法,把宽银幕电影画面裁剪成4:3的比例,这样就可以满屏播放了。事实上,很多片子都是这么干的。为了防止裁切后漏掉重要信息,影响观众理解,在拍电影时就要考虑电视播出时的裁剪问题,必须把戏剧元素尽可能安排电视裁剪的方框内。行话叫“电视安全范围”。拍片要考虑电影和电视两种画框比例的构图,把摄影师折腾得够呛。第三种办法最奇葩,直接把宽银幕画面变形为4:3放映。90年代的时候,大陆很多电视台播港台或歪果电影就是这么干的,画框水平方向被压扁了,带来的结果是电影中的胖子变瘦了,瘦子成了火柴棍,一度让观众以为歪果仁就长这样。咦,外国太奇葩了,自行车轮胎怎么是扁的? 现在的电视屏幕已经普及宽银幕了,基本不再受到上述问题的困扰。顺便说下,目前高清电视的标准是1920*1080,计算下来长宽比约为1.78:1,介于学院宽银幕和变形宽银幕之间。如图:当然是个相当妥协的结果,目的是在电视屏幕上兼顾两种宽银幕电影的放映需要,还要考虑大量采用4:3画幅拍摄的新闻节目。 三、你喜欢哪种画幅比例?毫无疑问,4:3的画幅太窄了,它无法充满我们双眼的视野。看4:3的电影会给人一种透过窗户偷窥的感觉,削弱了画面的感染力。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各种屏幕都逐渐变成宽银幕,如电影、电视、电脑、手机等,因为大多数观众并不喜欢4:3,它的确给人一种落后于时代的印象。顺便说下,4:3画幅接近单眼视野。你打开一部老电影,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来看,视野就会舒服多了,至少视野基本填满了,但你愿意这样看完一部电影吗?再扯一句,教室里的多媒体幕布基本还在沿用4:3的比例,我倒是为这项“落后”的设计叫好,因为它不容易让学生沉浸在画面中,让学生把注意力随时切换到在一旁唠叨的老师身上来。 1.85:1是最接近人类的双眼视野,是最平实自然的画幅比例,最擅长表现人物跟环境的关系,是文艺片最喜欢的画幅。2.35:1 比人眼视野更宽,给人极度开阔的感觉,超越日常生活体验。好莱坞大片最爱这种比例,它们喜欢在银幕上制造奇观,制造令人震撼的恢弘场景,制造生活中见不到的白日梦境,这无疑是最合适的比例。再问一次,你喜欢哪种画幅比例?四、画框比例对摄影的影响1.33:1画幅人物为主,拍特写、中近景时,画面显得饱满自然,但表现环境空间容易显得局促。如果影片以人物为主,表现人物关系为主,不需要突出环境造型元素,4:3其实是很好的画幅比例。大家拍学生作业时,可以试试4:3的画幅,还能省下不少美工的花费。1.85:1能把人物和环境比较和谐的结合起来,在表现人物的同时,还可以比较舒服地呈现人与环境的关系,而且是一种比较自然、亲密的关系,跟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差不多。2.35:1首先,表现壮阔的环境游刃有余。但是,拍小景别就有点无所适从了。比如,拍人物特写镜头,1.33:1的画幅其实是最合适的,1.85:1开始带点多余的环境了,2.35:1的画面直接显得空荡荡的了,有浪费胶片的嫌疑。 不是说2.35:1的画幅一定没法舒服地拍特写,想想办法利用多出来的画面还是可行的,比如加点道具或动作什么的,总之会费点劲,不然画面相当单薄。 更常见的双人中景,放在1.85:1的画框里非常合适,怎么看怎么舒服。 但在2.35:1的画框里,就有点问题了。要么让演员离得很远,如隔空喊话一般,比如: 要么多抓点演员、道具什么的来填充空白,构图会变得更复杂了。 《山河故人》的摄影师余力为是这样解释影片画幅比例变化的:用1.33:1的画幅比例来表现90年代,一方面突出人物关系的密切,另一方面给人以历史的印象(那个年代的电视、DV正是这种画幅比例) ;2014年的故事刚刚发生,是我们今天最熟悉的时期,所以用1.85:1的画幅来表现人物、环境的亲切感;2025年的故事里,人物之间的关系异常冷漠,用2..35:1的画幅来表现空旷环境中人物的孤独、以及人物关系的疏离。看了摄影师的阐述,你觉得《山河故人》的摄影达到预期效果了吗?欢迎大家到电影里去找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维壁画电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