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酉钦州小懂中花村公所广西钦州市小董镇有多少人口囗?

原标题: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我省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和商品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之首,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指出,要把黑龙江建设成为国家的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由此可见,建设好“三农”工作队伍,服务好“三农”工作,对我省来说是多么重要。

11月8日,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邀请来自省农委、省农科院、东北农大、省粮食局、省畜牧兽医局、省供销社、绥化市农委、哈尔滨市阿城区农业局等单位的9位涉农工作者,交流学习十九大精神体会,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就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在对9位同志的发言进行编辑整理刊发,希望借此促进全省“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更好发挥这支队伍优势,为我省农业发展和实现全面振兴做出新贡献。

打造新时代的农业科研队伍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三农”队伍提出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标准要求,这为省农科院下阶段“三农”工作队伍的培养,打造创新型科研团队提供了依据,更为新时代以科技服务“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能力,打造新时代的农业科研队伍。

农业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理想,这种理想是把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理想、行业理想相结合,在感情上倾注于“三农”,为“三农”服务,用科技实现现代化农业。坚定理想信念,我们需要有一支作风过硬、本领过硬的队伍。这支队伍要有驾驭“三农”产业技术的本领。立足于龙江大地、立足于农业生产,能够与世界接轨,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现在我省的农业生产,关键在品质上、在结构调整上。我们农业科研人员也要在学科摆布上调结构转方式,调学科的布局,转科学研究的方式,以适应龙江农业产业的多样化,以适应各种各样的产业需求。要提高科研站位,培育重大科技成果。科学整合科研资源,谋划重大研究专项,集中力量攻克制约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关的生产难题,为龙江高效益、高质量的农业生产服务。

我们要强化科技服务,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加强横向合作,广泛与地方农业生产主体开展对接,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开展以绿色、高效、生态为主旨的科技推广项目;继续开展科普作品创制,不断丰富科普表现形式,着重加大以优质高效作物品种、实用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畜禽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控、低碳农业为核心内容的科普作品创作;探索“互联网+科技服务”常态化服务机制,加大黑龙江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扶植力度,完善专家服务团管理机制。

最后是做好人才梯队建设,营造良好“双创”环境。统筹学科和人才梯队建设,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明晰方向、强化支撑、完善考评,强化院级学科梯队建设作为省级梯队储备。有序开展省级领军人才梯队新建和调整工作,优化梯队人员结构。充分利用“两站一会”人才平台和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积极谋划人才引进、实用和培养方略。加强选人用人制度建设,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完善职称评审制度,研发评审网络系统,建立公开透明评审机制。

我们要充分发挥省农科院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打造一支新时代的有龙江特色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研队伍,为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贡献我们农业科技人员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德光

把握新时代学生思想用心教授“三农”这门课

1986年,我从农村考到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这门学科是我一生的情感所系。2004年我来到黑龙江这片土地到东北农业大学工作,我走遍了龙江大大小小的农场,现在从事着农学专业本科、硕士和博士各学位阶段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直都在与农业打交道——学农业、教农业、搞科研、做推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新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新时代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亲自主编了《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可见总书记特别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还是现代化建设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三农”的相关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城镇和乡村的收入差距增大、基础设施差距大、教育文化金融等差距大。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作为一名农业专业教师,我不仅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自觉参与农业生产实践,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服务“三农”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育人。培养现代大学生“一懂两爱的三农”意识,要树立他们服务“三农”的理想,提高他们服务“三农”的综合素质。

绥化市农委副主任郭洪祥

以人才振兴实现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补长农业欠发达、农村发展弱的短腿问题。而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才的振兴,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应该坚持把培育壮大企业家群体作为打造“三农”工作队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筛选有一定发展潜力和较高素质的企业家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有布置、有落实、有措施、有针对性地培育,使之早日脱颖而出,成为各个行业、产业的领军人物。大力支持企业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完善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依托知名企业和重点项目,采取项目聘用、技术入股等形式,引进一批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把亟须培训引导的企业家组织起来,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创新资金互助、信用合作、融资租赁、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互联网金融等多种金融业务,解决企业家在发展壮大进程中所遇到的融资难问题。

要全力抓好新型职业农民群体建设。目前绥化市建立健全了集聚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协同”,初、中、高级“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方式、储藏运输、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农民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生产经营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农民走职业化发展道路,为推动农村发展增添了内生动力。近年来,绥化市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00余人。

绥化有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2006年注册了鑫诺瓜菜种植合作社,当年吸收本村100多人加入了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运营,目前合作社核心会员发展到226人,吸纳引带农户1083户,流转集中连片土地1.1万多亩,种植露地和棚室蔬菜76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45%。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助推合作社步入了发展和增收的快车道,社员人均年收入1.7万元,共计拉动村民增收1308万元。

除了培养农业企业家、职业农民,还要抓好农业管理人才群体建设。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农民创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结构调整、休闲农业等重点工作,大力实施“能人兴村”战略,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从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等群体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通过聘任荣誉村委会主任、发展顾问等形式,绥化市现在有317名“能人”进入村级班子或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当地农村面貌和村级活力大大提升。

省粮食局调控处副处长杨勇

全面开展为农服务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省粮食局多次召开党组会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刻领会报告要义。粮食部门是“三农”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门,为农服务是粮食部门的核心工作。目前新粮已经上市,省粮食局在全面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促进粮食加工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下,针对当前秋粮购销全面开始的实际,以“强责任、增措施、促增收”为主题,开展了“为农服务、促农增收”活动。

今年新季粮食上市以来,省粮食局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广泛宣传科学储粮的意义和具体做法,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意识。本着“安全实用、农户自建、县市组织、先建后补”原则,指导农户自行建设储粮装具,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比例,2017年度已结合扶贫工作下达5179套储粮仓建设计划。另外,组织引导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用仓储、烘干和场地等设施,为农民开展“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业务服务。

今年国家继续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省粮食局严格执行收购质量标准和质价政策。省粮食局积极与财政、金融部门配合,利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支持企业收购玉米、稻谷和大豆;同时,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与基金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利用支农再贷款政策,为大型粮食加工企业提供低息流动资金贷款。

根据预计的粮食资源状况,统筹推动粮食加工产业创新发展。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实力强、转型升级效果好、发展质量效益高的粮食加工产业示范市县,认定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粮食加工产业化重点骨干企业;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积极招商引资扩大玉米深加工产能,延伸产业链,加快扩能提质增效。2017年,玉米深加工能力预计可新增100亿斤以上,我省玉米深加工能力将超过300亿斤。另外,促进水稻加工企业和品牌整合,提升价值链。重点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带动力的骨干企业,培育专品种种植、收储、加工、销售“四专模式”,发展“专精特”产品。在促进大豆加工产业提质增效方面,省粮食局坚持延伸产业链与提升价值链并重,加快完善地产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产业体系,改造提升豆制品、食用油、植物奶等传统“老字号”食品产业,开发功能型深加工新产品。

省畜牧兽医局科技与外事处副处长周春生

建设一流畜牧科技人才队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畜牧业是农业支柱产业,畜牧人才队伍也应成为“三农”工队伍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近5年来,我省大胆创新,努力激发牧科技人员服务“三农”的热情,为建设流畜牧科技人才队伍打下了良好基。目前,已初步形成政府政策引领、院技术支撑、企业主动服务、农民自主对的生动局面。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畜科技人才培养,每年拿出400万元左右专项资金,支持全省畜牧技术推广和人技术培训。省畜牧兽医局聘请省内畜业专家,组织开展“三进五到位”科技推活动,以专家进场、进村、进户服务为主形式,开展现场技术培训、免费诊疗、培科技示范场(户)等活动,不断提升我省禽规模养殖场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时以“互联网+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为体,组织专家开展网上培训、咨询、答疑活动。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疫防控、安全监管、畜牧融资、信息管理、科技推广“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提高农民创业服务水平。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农业资源,着力健全和完善基层农村畜牧科技人才培训机制,着力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畜牧科技人才队伍;建立服务基层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激发畜牧科技人员服务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为骨干,以县、乡(镇)畜牧科(站)为平台,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知识技能为依托,向当地农民提供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知识和技术服务,推动广大科技人员适应“自下而上”产生的需求,提供农民需要的相关课程,组织相关培训活动;不断加强畜牧技术推广力度,重点以“粪肥固液全效还田”试验示范项目、“走县入场”指导服务、寒地苜蓿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关键技术为主要内容,并继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对新建标准化规模奶牛场管理技术人员培训,重点培训规模奶牛场场长和技术人员。

周春生说,要做好畜牧科技支撑工作。努力提高畜牧科技人员业务能力,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强基层畜牧业推广机构的硬件条件建设;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等各方力量,对畜牧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攻关;广泛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加强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与创新,为各类主体投资畜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省供销社合作指导处副处长侯颖

抓好供销队伍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供销合作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就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植根农村多年、联系农民紧密、组织体系完善、经营网络健全、服务功能完备的独特优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引领,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打造全方位、综合性为农服务体系。

省供销系统将继续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和手段,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农技服务、收储加工等“七位一体”全程系列化服务;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全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回收等网络,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完善“惠丰通村网”;加快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为农民提供日用消费品、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就业培训等全方位多样化服务;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发展农资、粮食、乳业三大业务板块,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一直以来,供销社作为基层为农服务的部门逐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将基层社建设成为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推动基层社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开展系列化服务,并促进社有企业与基层组织业务对接与合作。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省供销社着力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和风险管控,推动社有企业不断开拓经营领域,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立社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供销合作社法制建设和文化建设,强化指导服务和行业管理能力。

省供销社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供销合作社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省供销社重视和加强供销合作社领导班子建设,将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各级联合社领导班子当中;广泛吸引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着力培养一批懂市场、会管理的优秀企业家;拓宽基层社负责人选任渠道,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农村能人等入社参选;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培训,提升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基层社、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全局规划能力、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弘扬供销合作社“扁担精神”、“背篓精神”等优良传统,造就一支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合作事业有热情、对干事创业有激情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

省农委科技教育处处长郭绍权

围绕新时代“三农”工作重点建设“四支小分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三农”工作开展打牢了组织基础,提供了人才保障。这增强了我们“三农”工作者的信心、决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落实好总书记指示要求,建设好三农”工作队伍,需要提高认识,紧扣代要求。懂农业,是“三农”工作队伍必备素养。“三农”工作者要努力成为业通、政策通、业务通、技术通、市场的人才;爱农村,是“三农”工作队伍首要特征。新时代,“三农”工作队伍争作产业兴旺的贡献者、生态宜居的护者、乡风文明的守护者、治理有效推动者、生活富裕的引领者、美丽乡的建设者;爱农民,是“三农”工作队的基本要求。应视农民为亲人,与农交朋友,争作农民田间地头的勤务、市场端头的推销员、品牌培育的领员、“三农”政策的宣传员、打赢脱贫坚的战斗员、农民矛盾的化解员。

当前,我省应着重建设好“三农”工的四支“小分队”:

第一支小分队是基层农业干部队

伍。基层农业干部特别是县乡村干部是“三农”工作第一线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第二支小分队是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应打好学历提升教育、服务特聘计划、农技推广联盟、素质能力培训“四套组合拳”,探索农技人员通过提供技术增值服务获取合理报酬的新机制。

第三支小分队是农业科技智库专家队伍。应围绕创新驱动型农业建设,发挥农业高校、科研单位人才优势,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农业领军人才、农业杰出人才培养、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高水平省级农业科技新型智库创建,形成以省农业科技新型智库委员会为主体,科研院校、农业企业和社会智库为补充的新型智库专家队伍,打造“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的科技创新“领航团队”。

第四支小分队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骨干、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户为重点,坚持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培养,让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主力军。

建设四支“小分队”,还需在强化保障上下功夫。各级党委政府把“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编入乡村振兴规划。创新“三农”工作队伍管理机制,让年轻农业干部到农业一线锻炼;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兼薪、离岗创业、创办企业;扶持政策要倾斜,引导各市县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跟踪扶持政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

哈尔滨市阿城区农业局党委书记石文瑞

把“就地取材”与“引进人才”相结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体现了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的决心和意志,令我们农业工作者感振奋。乡村振兴,建设现代化农,首要在人才。因此,打造“三农”工队伍极为关键。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发展现代农的基础性工作,是增强解决“三农”问的内生动力。结合我省这个农业大的实际,我们应该把农村人才战略放首位,将“就地取材”和“引进人才”相合,建设好“三农”工作队伍,在强本基、提高素质、壮大队伍、提升水平上功夫。

在“就地取材”方面,应重点打造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充实调整乡农业人才队伍,这其中包括畜牧、农等技术推广队伍。他们既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传播者,也是农业生产的指导者。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技术指导作用,深入农村,服务农民。

当前,农村各种合作社涌现出一批能人,他们带领合作社发展壮大,起到了非常好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因此,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就地取材”,培养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才也是打造“三农”工作队伍的有效方法。应努力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采取理论课堂、田间实训、外出考察等方式培养农业人才,使他们成为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生力军。

为引进人才,应制定出台政策,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农村工作,大力培养年轻农业干部,让年轻干部到一线锻炼。各级政府应为年轻农业干部搭建平台,支持他们发展事业,特别是让年轻干部放手大胆工作,并在生活待遇上给予支持和照顾,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难题,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对在农村挂职锻炼的大学生,应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对其中优秀者重点提拔和培养,使农村成为他们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地方,让他们得到应有回报,愿意留在农村、扎根农村。

哈尔滨市阿城区小岭街道办事处主任韩伟

发挥基层干部作用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到,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我认为,发挥好农民党员、村级党组织和基层党委作用是建设好“三农”工作队伍的关键。我们要坚持不忘初心,心系“三农”,扎实做好农村基层工作。

发挥好农村党员、村级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委作用,首先要选好配强“领头雁”,提升村级组织的核心作用。以小岭为例,我们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加大对村级软弱班子调整力度。全街4个行政村,经过层层选拔,新选任了8名想干事、善谋事、能成事的党员担任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现在4个村都有新气象、新变化,新选任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了“领头雁”作用。真正实现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工作目标。

其次,是要探索“支部+协会”的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路子,努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支部+协会”的模式,在小岭已经初见成效。粗具规模的有新兴村党支部依托小岭林场开发的中药材五味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近200亩,亩产值可达3000元。还有西川村的水稻种植合作社,党员农户带地入社1000亩,并实现了从育苗到分红“四个统一”,亩产增收300至500元,群众积极性很高。

除了传统项目的合作社,小岭还向新领域发力。引进了药用牡丹种植合作社,种植耐寒牡丹200亩,目前牡丹苗已经栽植完成,明年春天牡丹就可以开花。牡丹花除了可以观赏之外,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支部+协会+农户”的模式,让党员干部有劲头,广大群众尝甜头。

除此之外,党工委、办事处还要下大力气对重点产业重点扶持。我们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提出带领全街广大党员和群众,以传统工业为基础,以旅游产业为先导,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业,努力建成新型建材基地、新兴的旅游基地和北药本草药材基地。党工委办事处深刻地意识到,必须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林下经济种植,经过努力,先后引进五味子、大榛子、山参、芍药、牡丹等种植大户6户,种植面积700亩。目前,前来洽谈药材种植项目和小浆果种植项目的客商络绎不绝。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小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小岭党政一班人永远不懈的追求和奋斗目标。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建好“三农”工作队伍的嘱托和厚望。发展好符合我们山区实际的特色经济,带领生活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

【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涉农创业新项目,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政策!

69网.资讯():需要什么样的?怎样做到以需求为导向?

自古以来,中国的乡村大都是风水先生选的址,是乡里的乡绅能人画师构思出来的,再加上能工巧匠建设出来的,通过岁月的演变,自然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与风貌,并没有现代意义的乡村。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理论基础很匮乏,从事规划的人才极其缺少,再加上经费不足,重视不够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大量简单照搬城市、注重形式、内容空洞,看不懂,实用性极差,花了不少冤枉钱,没有什么效果。

所以很多同志认为乡村规划没什么用,学界也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古乡村没有规划,不要去做规划。那么乡村规划到底有没有用呢?

一、乡村规划有没有用?

1、现有的乡村规划大都没什么用!

广大乡村需要的是实际建设,规划在乡村无用武之地。未来,乡村人口会进一步减少,而且部分乡村还会消亡,多元分化式的衰减是乡村发展的总趋势,增量规划的用处不大。

乡村自古是自治的。过多的外来的干预,适得其反。规划如果得不到认同和参与,更得不到执行。

乡村规划更注重具体的点、具体的。大部分城市院并不熟悉乡村,往往是简单的把城市的规划照搬照抄到乡村去。

2、有针对性的、简洁的乡村规划很有用,还能省钱和赚钱!

乡村如果规划好了,能为城乡发展提供巨大的支持,提供和节省海量资源,特别是在未来资源更加严控的时期。好的乡村规划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摸清乡村资源的家底。乡村里有历史、自然山水、大量的和资源,还有很多社会、、行政资源。几千年所形成的乡村格局和,是文明最好的遗产。通过精细化的乡村规划把这些资源找出来,对各级政府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精准的管控节约好乡村用地。我们国家有各个层级的规划,但是只有到乡村规划、,才能真正精细的和落地的把乡村用地管理好。乡村的存量建设指标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里用地却十分复杂,十分低效。

规范的行为。当下的行为多是盲目的、低效的、散乱的,没有统一的规划具体指导乡村建设的实施。广大乡村最缺支持和服务,简单实用的乡村规划能为乡村地区大量重复低效的建设节省出大量的。

明确建设许可的管理。建房一直是自己说了算,在当下融入城乡的过程中,一样会需要管理和确权。同时,乡村盖的房子也存在着质量安全问题。在统一管理是最佳的选择。

高起点规划的乡村让城市更加美好。美丽中国离不开,不久的未来,逆城市化将出现,这需要为未来城市人回乡村预留出好的环境。

二、乡村需要什么样的规划?

乡村规划有着什么样的需求,同时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实际问题?从政府部门,乡村百姓及相关企业角度来讲,大家似乎都不太重视乡村规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大概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以城市为主导的规划在很多都用不了。由于我们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不是一个性质,城市规划的理念、体系和标准与农村实际情况格格不入,对农村的指导作用也大打折扣。

二是农村地区土地大都是承包给。都是所有,农村的很多土地大都分光了,集体能说了算并不多,乡村规划不能随意规划。

三是很多基础和公共服务项目并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比如北方某城市上级在乡村建了公厕,标准很高,但是由于没有水或者是维护经费,平时都锁起来,闲置了资源。

四是乡村很多需求项目得不到解决。比如有些村子需要液化气站的用地,但是在规划中没有具体安排,没法解决用地的问题,项目没法落地。

五是很多城市超前的理念不符合乡村的实际情况。比如把城市的一些太阳能浴室、太阳能路灯用到乡村去,在实际运用中很难推行。

综上所述,乡村不是不需要规划,而是不需要存在各种问题与不接地气的规划。那么,当下的乡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规划呢?

一是需要能解决问题的规划。农村规划也搞了好几轮,但真正解决农村问题的规划并不多。一些规划表面上是乡村规划,实际上是为城市或大项目腾挪指标,从根本上就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

二是需要能带来发展的规划。近年来,到农村开展乡村和的项目也不少,但由于农村缺乏,很多商不敢贸然投入;有些胆大的硬着头皮建了项目,却经常被当做违法建筑一拆了事。乡村规划如果不能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其作用必然大打折扣。

三是需要能改善生活的规划。目前农民建房改善居住条件的热情很高,但很多地区多年不批,农民建房缺乏支持。一些城乡结合部地区为了发展“瓦片经济”建设了大量出租,但是与之配套的基础却十分缺乏,从而造成了吃水难、用电难、如厕难等诸多问题,有的还引发火灾,造成安全事故。

三、以需求为导向乡村规划

在背景下,构建乡村新格局、、宜居的环境、的传承与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乡村治理等多个方面都需要乡村规划的指引和空间的落地,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在空间的落地和建设指引

乡村产业的发展是乡村的关键,之前乡村往往做了很多产业的研究,但是绝大多数并没有在空间落地,没有具体建设指引,没有规划。产业的研究与规划落地,形成两张皮。比如场具体放哪里,在哪里搭建,在哪里放牧,在哪里,哪里保护,都没有落到空间实处。

2、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规划的重点

乡村的产业需要政府的引导,产业真正的发展更多靠去推动,农村公共环境却是政府应该重点提供的,因此乡村规划的主要工作对象是乡村人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所涉及的垃圾用什么收集、清运和处理、污水怎么处理或利用、基础设施用什么标准或选型、用什么风格、绿化的树种和数量等多方面的内容都是我们乡村规划的工作重点。

3、加强空间和土地的精细化管理

乡村个体小,分布散,土地情况复杂,有各种不同用地,如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坡地等,这些用地都需要是具体的在空间的研究、精细的管控、用途的指引,需要具体在土地的落实,需要精细化、准确化的管理。

4、针对乡村建设的热点

当前乡村建设需要什么内容,就是我们规划的重点。要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实用性。农村建什么,我们重点规划什么,让我们的规划与建设结合起来,以需求为导向。一些不着急,未来要发展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怎么整治,农村住房怎么建、沟渠边坡用什么材料、桥梁用什么形式、、村庄入口怎么布置、村内道路用什么材料、树木花草怎么栽、路灯选用什么形式……还要针对村内的绿化、村入口、村中心、公共服务设施,村内道路、晒谷场等。

传统的城市规划是成体系成建制的规划,往往侧重宏观,但是在乡村规划中需要大量的中观规划来指导微观的设计和操作。

比如在乡村规划中,我们既需要产业研究,也需要产业在空间上落地,具体的产业项目、产业内容进行具体指导和定位,包括规模、建设方向等。

我们也需要对垃圾用哪种处理方式,是循环利用、就地处理?多少比例就地处理?多少要运出去?这种是垃圾,可以指引具体的设计,这些往往没有,地方往往只有具体的技术设计和建设缺少上位规划,产生了错误的方向问题。污水也是同样的问题,用什么方式去收集、处理,集中处理还是资源化的方式处理更符合农村的实际。

在上,每个乡村具体的设计千差万别,由于分布很散,不可能专门找人设计,因此缺少在中观层面上对风貌的定位,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风格、,这些都是乡村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乡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道路基础设施选型选线,都需要中观的规划,但可惜目前的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缺少中观规划,乡村规划重在中观层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恰恰缺少的正是这一部分。

村庄特别要注重山边的和,注重村边的绿化和黑臭水体,注重田边的大棚和地窖冷库,注重水边的小桥沟渠和设施,注重路边线形及材料和路边绿化,注重宅边的和垃圾污水的处理,而这些都属于中观规划的部分。

四、探索接地气的乡村规划理念

1、整县推进系统编制乡村建设规划

自古皇权不下县,发展到今天,乡村已不是孤立的存在,县域是全面统筹安排各项产业和专项建设的地域单元。不同,不同的先天本底和条件也都需要不一样的定位和规划。传统的镇村体系规划是以县城为主体,最多考虑到一些乡镇,没有涉及到村庄,也很难把村庄的问题说清楚,所以需要系统的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这个规划是每个具体的村镇规划的上位规划。一些没有条件单独编制村庄规划的地方,也可以一定程度的用县与乡村建设规划来暂时替代村庄规划。

2、建立一个具有本地的乡村分类发展

众多的村庄必须分类发展,因类施策。国家战略规划,将村庄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前三类是未来乡村振兴的聚集点。同时,乡村里还存在大量“一般发展类村庄”(那些缺乏产业,空心化比较严重但仍然会存在一段时间的村庄)和“基本保障类”(资源要素匮乏但短期内不会消亡的村庄),这两类量大面广,要积极关注。

对不同类型村庄应采取不同的发展和不同的发展建设时序。总体上应先易后难,先重点,先城郊,先特色保护。通过优先发展这些有区位优势,有资源优势,有交通优势,有人气有活力的村庄,带动其他村庄有序地实现乡村振兴。

不同地区应该编制各具特色的分类办法。一定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制,比如北京乡村振兴提出了上楼村、倒挂村等很有特色的分类。同时分类的名字尽可能客观,比如说用一些生态涵养型、山区型的名字,让留下来的村民有信心。

3、在乡村人口流失的背景下研究乡村规划问题

要重点研究农村的人口问题,未来乡村的人口会持续流失,要研究大量出现的空心村、凋弊村如何整治,要在研究人口减少的背景下研究乡村规划如何开展。

4、传承乡村智慧充实乡村规划

几千年文明归纳总结的在乡村里的一些土办法是乡村的智慧。比如我们传统的在选址布局上依山就势,避开良田耕地,尊重风水理论。再比如我们传统对垃圾污水通过堆肥还田、的方式,生态循环、资源化利用,比现在城市市政工程处理方法来得高明得多。

这些自然的、生态的、传统的乡土办法非常实用、依然鲜活、很有生命力,反观来自于城市的、西方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却与乡村格格不入。

5、以乡镇为单元编制村庄规划

单独的编制村庄规划是最不划算的。一个村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涉及到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产业等多个方面,没有几十万是编不好一个村庄规划的。地方政府往往没那么多,也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但同时,往往一个县有很多地方自然地理环境一样,社会发展水平一致,经济文化特征相同,村庄的区别并不大,70%左右的内容是一样的,个性部分只有30%。所以相同区域的村庄一起来,反倒非常经济,针对性也更强。

一个乡镇往往地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是一致的,所以以乡镇为单元编制村庄规划是最经济划算的。同时乡镇的管理水平,要好过村庄。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未来动力不足,但是从管理角度,日益需要加强。以乡镇为单位编制村庄规划也符合村庄人口日益减少的趋势,便于小集中大均衡的原则。

对村民而言规划有没有用很重要,能够指导乡村经济的发展,能够在空间落地,能够指导具体建设,就是有用的规划。村庄规划一定要能直接指导乡村的建设,乡村不可能都去请人做设计做施工图,村庄规划要一定程度上从面上指导一些简单的建设,面上的建设。同时还有利于县、乡镇、村各级的管理方便。

乡村量小不大,不要像城市规划一样强求成体系,成片区的编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编成几图几书,少做一些并茂式的分析和说明,多提供一些具体和选择,多选用或绘制一些卡通图片。

总体的文本和成果图纸一定要少而精,要限制厚度,既便于复制,也便于阅读。有条件的村可以做一个永久公示牌,把村庄规划的总平面放在村里的重要位置,便于全村人了解和监督。

五、什么人来编乡村规划?

1、以村民为主体编制村庄规划

自古以来村庄的都是村民自己来完成的,村民并不笨,建设自己的家园谁也不傻。反倒是自己来编制村庄规划,更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更加会遵守自己编制的规划,更加有责任感。自己的事儿自己做,它的意义已经远大于技术方面的意义。事实上我们城市里自己家装修,跟这个道理一样,我们都不是室内,不是装的也很漂亮嘛?而且过程很值得回味。

村委主导。乡村的规划一定要请村两委主导,请一些社会学、艺术家等方面的来作为顾问,规划、市政、建筑等专业的编制技术人员为辅导的编制团队,请村民参与到乡镇审批,最后在县里通过。

2、组织以县市从事社会科学、文化艺术、退休同志为主体的乡贤为主体,下乡帮助编写规划

县里有能人,很多有经验的同志曾经下乡或者平时经常到乡村出差;也有很多同志,前些年从乡村调到城里来工作的,这些同志既熟悉农村的实际情况,又了解外部的发展新理念,他们做的规划往往是最适合乡村的。

同时乡村的问题是个社会科学的问题,要充分把一些从事社会科学类的,从事文化艺术类的,对乡村有热情的,特别是一些退休的同志调动起来,他们时间精力相对充裕,又愿意到乡村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工作有热情,他们很愿意发挥自己的余热。这些老同志经常去乡村,也是一种告老还乡吧。这些同志组成的新鲜血液,对农村的人才起到了重要的弥补,对农村的人气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提升。有他们的参与,能把乡村建得更美好。

3、国家发了文号召组织院士院长大师和设计院下乡

这个非常好。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乡村了。他们的到来会激发农村地区丰富的创造力,他们是药引子,能激发药更大的效率。

如果说城市的规划注重管控的话,乡村的规划更加注重如何实用,注重如何引导建设,有用是乡村规划的核心!

——69农业设计网小编专题部:农业––开发及体项目,相关惠农及相关。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涉农创业个人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2021热点涉农项目及惠农补贴资料

}

福鼎第一门户杂志 让您不出门知福鼎

潋城村、别名潋村、古称蓝溪。去过潋村的四方游客,印象最深的是:古城墙、旧民房、灵峰古刹和千山一色的红豆杉以及新村新貌的今天;然而,真正自觉了解潋村昨天的为数不多。有人说:不懂潋村的历史人文也就不懂福鼎的昨天。虽然说法有些夸张,但是潋村杨氏家族在唐宋时期的兴盛史和古村里那些透着古朴韵味的古迹遗风,该值得人们去品味分享。

潋城村于2012年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宜居之乡、也是人文之乡

福建省考古学家在古城西侧大段山

发现了青铜器时期的先民生活痕迹的堆积层

人居历史可以上溯几千年

有明文记载的是在唐代大历年间(约公元766年)

城西的唐代古刹灵峰寺有碑文记载

还有南宋杨楫也为重修古刹庙宇留下一方文碑

大段山青铜器时期古人类活动遗址▲

灵峰寺,建于唐咸通年间

是潋村杨家唐代长史杨暄倡建的

自古闻名——素有闽东“小雪峰”赞誉

宋代法海真人大弟子大全担当过住持

如今寺内还保留着唐代石雕

蒙井以及由杨家三进士的分别撰文、书写

镌刻的石碑等弥足珍贵的文物

潋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

潋村杨家始祖杨伯祥为唐天宝九年状元及第

封江南节度使;杨伯祥孙杨绍以进士出身职居司马

是唐咸通司马府君,后世称司马三公

擢福州剌史;杨绍儿子杨暄排行老七为唐朝长史

杨暄曾孙杨廷玩进士出身是唐监察御史

“秦川(长溪县)多士族而潋村杨氏尤为盛

堪称名门望族”据有关资料记载

至北宋元丰(约公元1078年间)居官荣显

补太学、登贡举者八十有三

宋朝元丰之后一百多年间

杨家有“一门十进士、兄弟俩三舍

宋淳熙《三山志》、万历《福宁州志》

《福鼎旧志集》分明记载详列如下

崇宁五年进士杨惇礼、与兄杨彦国俱中三舍

宋绍兴三十年庚辰科进士杨兴宗(是杨惇礼孙)

乾道二年丙戌科进士杨谦之(兴宗侄字叔厚)

宋乾道八年壬辰科进士杨继祖(字光宗、兴宗族)

淳熙二年特奏名杨游(恩赐同进士出身)

任西安县尉、升建宁府崇安知县

淳熙五年进士杨楫(兴宗从弟)

淳熙八年辛丑科进士杨武(字令文)

绍定五年壬辰进士杨淳(字淳夫、居眉州)

淳佑四年甲辰科进士杨肃(父杨照)

咸淳七年辛未科进士杨滉

还有考入诸科的,如特奏名、鴻词科

中州文学、漕举免解、入太学升上舍

举贤良中正、举武艺绝伦等举子贡士“百十有余”

诚然为长溪北乡树起了一座的科举丰碑

潋村无愧为福鼎境内古代科举登第第一村

潋村杨家代有奇才,入仕为官者清正廉明居多

宋有杨惇礼:有官不做,有子不荫、有田不买

一生清贫,晚年生活还十分拮据,但风节凛然

敢于对主张议和等南宋投降派提出批评

他正气凛然,任人唯贤,甚有政声

杨楫,南宋淳熙五年进士

累官司农寺薄、国子博士、安庆知府

湖南提刑、江西运判,《福宁州志》评价

“刚介有守”,他的著名札文

“近君子、退小人、勿徇左右之请,以重中书之权

奖廉静之操,绝奔竞之风”

足见一名清正廉洁,正气充盈的好官形象

为封建社会树起了一柄清廉标杆

潋村杨家是书香名门,北宋杨惇礼家有藏书万卷——号“杨耻斋梅楼”,名满八闽,宋代陈鉴之《寄题长溪杨耻斋梅楼》诗句为证:“乃翁爱书书满楼,万轴插架堪汗牛”。杨惇礼从小喜欢读书,学富五车,入太学登进士。他爱书却不爱当官,因厌倦朝中奸臣专权便提早致仕还乡。杨家的藏书也深深吸引了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郑樵,他要著述天下巨著《通志》,立志读遍天下书,而闻迅千里拔涉来到杨家流连其耻斋梅楼万卷书,其间还被聘为师,在灵峰寺内为杨家子孙开坛讲学(旧志云:宋编修郑樵曾授徒于此)。正因为杨家与书结缘和杨惇礼崇文尊师的慧眼真知,杨氏在此后百年间再起一波科考上扬线,“春秋两榜不一其人,理学名臣不一其品”。如果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杨惇礼就是杨家再次进入辉煌巅峰的一座阶梯。如今书楼虽然人去楼空辉煌不再,梅楼遗址也草木葳蕤、永远淡出人们视野,但是,在苍莽旷野里的残垣遗迹定然让后人铭记着潋村那段灿烂的人文历史和杨家诗礼传家的优良家风。

潋村的石湖书院应该是——福鼎最早传播理学的书院,理学者:穷理而行其道。在南宋庆元年间,朱熹曾在此授徒讲学。淳熙戊戌进士杨楫、杨方、杨简时号“三杨”皆为朱门高弟。明代成化进土杨爽重建石湖书院立碑记载:“公尝从朱文公游。文公寄迹长溪,公履赤岸迎至家,乃度其居之东,立书院。”《福鼎县志》也记载,庆元党禁,朱熹避地长溪主杨楫家,讲学石湖观,从学者众。寥寥数语足见石湖书院规模之宏、影响之大。之所以太姥山下蓝溪之畔安顿过朱子晚年那段困厄的时光,杨楫终于在自己家中圆了一段可贵的师生情缘。朱子过化使得蓝溪边上这块土地弥漫着浓浓书香气息。从此,理学之风大阐,“知与行”“天理与人欲”等理家学说在长溪北乡迅速传播,曾一度被誉为“长溪朱子理学”(《止斋文集》语)。嘉庆《福鼎县志》云:“自朱子流寓讲学以来,(福鼎)名儒辈出,民愿俗淳,忠孝节义史不绝书,理学文苑后先辉映,允称海滨邹鲁。”确实如此,仅十都潋村考入进士和诸科不下百人,除此之外还有西门高姓、白琳黄姓、泮溪林姓、雁溪陈氏、金溪朱氏……名儒俊杰辈出、科举文坛捷报频传、喜获秋天硕果,皆因“朱子过化”之功。今天的“石湖书院”名号早己载入中国书院史而青史留名。它是永远值得闽东后学景仰的地方。

潋城古堡《乡土志》载:建于明嘉靖(据有关资料显示应该始建于宋,重修于明代正统),在明代它曾为福建沿海抗击倭寇抵御外辱保护乡闾立过汗马之功,它虽然历经了一场场抗倭保疆的惨烈战火炙烤,还依然完整保存下来,自然饱含着堡内民众保护古城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古堡结构完整、布局合理,堡内东西南北各设宫庙由四神守护,深深烙下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儒释道精神的印记;城里道路按阴阳八卦编列、措落有序、井然有条,但对于初来乍到者仿佛进入八卦迷宫;排污排水工程设计科学,堪称近代建筑奇葩。堡内尚有杨楫故宅遗址、清代巡检司署、兵房遗址。2009年潋城古堡被福建省列入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潋村地处太姥山下入海口,也是福鼎古代的战略要地,历代史料均有记载,摘录如下:

大明永乐年间建有粮仓十九间,存谷390石,有古城在确保粮仓永固,史称“铁仓”。、是近代海防要口:“福鼎地处闽北,与浙洋交界,最要口岸有三:曰南镇,曰潋城,曰秦屿,逼近外洋。”南镇为海上哨所、秦屿为海防半岛、潋村就是海口陆上巡防。 、明清时期的潋城海陆交通方便,经济相对繁荣,是福鼎境内十大集市之一——潋村市;④、乾隆四年福鼎置县,乾隆八年杨家溪巡检司移驻潋村,村里建有巡检司署衙门,历时八十年间检司员接过12任,每任设把总一员、配皂隶2名、弓兵19名,与福鼎营一道各为南北负责东南海防陆上巡防缉捕。

闽东著名的“潋城暴动”就在潋村古堡内密谋筹划、集结出发的,它是福鼎最早的红色暴动,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是闽东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武装暴动。600余人的农民武装赤卫队员,攻打店下国民党兵团,战斗场面英烈悲壮。同时古堡也遭受国民党的疯狂报复——烧毁了两百多座民房,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村民几近无家可归。它为福鼎解放战争史留下了红色的一页,被载入了福建省解放战争史册。

潋村原名蓝溪,是因为村前有条蓝溪水,蓝溪源发太姥流经灵峰寺前、下潋村、入潋港,之后因敛港又更名为潋村。潋村民间自古流传蓝溪之水可以染衣之说,或因:秋来溪水绿如蓝之故。《福鼎旧志》记载:饮港在蓝溪下,明代《闽都记》:太姥山下有蓝溪寺,前有蒙井,有潋港皆名胜;又云:饮港作敛(潋)港,在蓝溪寺前(今潋城村灵峰寺前)。有人始终不接受蓝溪在潋村的事实,村里还有明代和清代记载蓝溪的四块石碑也可以找到答案。宋代编修郑樵诗云:“溪流曲曲抱清沙,此地争传太姥家。千载波纹青不改,种蓝人果未休耶?”。这里还有唐代林嵩建造的蓝溪桥旧址的历史记载。宋代朱熹、明代贡士蒋文嘉、清代关仲仁、现代郑丽生等历代名人过往驻足,留下了许多描写蓝溪的诗句名篇。

修于明代弘治年间的蓝溪桥碑▲

蓝溪水流经灵峰寺前的桥▲

当代史学工作者周瑞光先生对《仙真衍派》《三山志》的太姥染衣传说中的蓝溪,有一段按语解说:“蓝溪即潋城溪,见清邱古园《太姥指掌》,至于太姥山一片瓦前的'蓝溪涧',乃今人臆造、谬甚矣。”中国散文作家白荣敏对蓝溪也作了判断,在荣敏君看来,“秦川一带特别是潋村的山水真是值得流连:放眼西边,千姿百态的太姥山石营造一方仙境,近处青山如屏,绿水如琴,村前一方小平原平坦开阔,烟水氤氲。那条源出太姥山顶的蓝溪到此穿村而过,吟唱着一首古老的传奇:每岁八月,水变蓝色,相传太姥染衣,居民候其时取水,沤蓝染帛最佳。”

热情的潋城村民欢迎您,期待您的光临

法律顾问:福建惠尔(福鼎)律师事务所 廖云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有个藤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