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40akg k514 mkii 直推直推音质可以么

有哪些便宜但音质特别好的耳机推荐?
价格不超过500都可以接受,不过最好是200左右,不容易坏是最重要的。
按投票排序
没有人想到潜水专家么。。
简单的说,预算在500以内的话还是推荐一些国产品牌,ECCI啦,飞朵啦之类的...不管是欧系的森海、拜亚、AKG;美系的歌德、舒尔、威士顿还是日系的铁三角、天龙,这些大厂都有非常出色的产品,但是限于技术成本,一般大厂的优秀产品价格都会偏高一些(2000+),相比较起来大厂低端的产品还是缺少了一些诚意的,虽然也出过像K314P这样的业界良心,但是总体来说同价位的一些国产HIFI品牌就会认真许多,做出来的产品也会比大厂低端更为优秀。一般的市场规律基本是300元一个档位,600元一个档位,1000元一个档位,在每个档内都会有特别超值的型号,但是能够跨档超值的非常少见,所以从大的角度来看仍然是一分钱一分货的。另外的话,“音质好”这个评价标准其实是带有非常强的主观因素的,每个人欣赏音乐的偏好是有区别的,而同时每一款耳机擅长的领域也会有所侧重,只有这两者结合到了一起才能选出所谓“音质好”的耳机。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选耳机之前真的需要好好了解自己的需求呢。
500以内的话绝对是AKG K240s啦 素质没话说 专业监听 随着前端的上升的潜力还很大-------ps: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啊akg k240s,免得有人说我乱说其是专业监听。首先上AKG官网:AKG官网做的很贴心,可以看到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左边是AKG官网做的很贴心,可以看到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左边是专业音频解决方案,右边是家用耳机。点开左边的页面然后选择耳机产品之后可以看到:右下角就是K240 Studio,也就是我介绍的耳机,耳机下面有分类:右下角就是K240 Studio,也就是我介绍的耳机,耳机下面有分类:PROFESSINAL STUDIO HEADPHONES
也就是专业录音室耳机。我这个时候就想说一下了,专业监听听着很高端,有人会觉得几百块钱的耳机可能是专业监听么。这就是一个误区了,看到上面的图应该可以明白所谓专业监听只是一种分类,并不是贵贱,就像是男人女人之分而非有钱人穷人之分一样。如果在这个界面可以看到很多其他类型的耳机比K240s贵但是不是同一类型。比如说大名鼎鼎的K701:就是就是reference class premium headphones也就是所谓的RH参考级耳机-----------其实K240虽然便宜,但是在AKG历史上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型号,从第一代K240 Sextett出来到现在已经有了40年的历史。我转载一段耳机俱乐部关于K240 Sextett(并不是现在的K240 studio 而是其前身)的故事:【梦】【 K240 Sextett】故事始于1975年,这一年AKG以耳机史上华丽的一笔,踏上了近代高保真耳机研发之路。整个传奇从一只叫做K240 Sextett的耳机开始。 这是AKG首次以追求全频段响应为目标而设计的耳机。针对以往动圈耳机在低频回放上的缺陷,K240 Sextett首创性的在动圈耳机设计中引入了无源辐射器,即从动振膜技术。声波中高于200Hz的分量,可以穿透从动振膜,达到类似开放式耳机的效果。低于200Hz的分量则被反射回耳机腔体内,以类似封闭式耳机的原理来增加低频分量。得益于这种技术,K240 Sextett可以提供在当时很难达到的低频响应。故事始于1975年,这一年AKG以耳机史上华丽的一笔,踏上了近代高保真耳机研发之路。整个传奇从一只叫做K240 Sextett的耳机开始。 这是AKG首次以追求全频段响应为目标而设计的耳机。针对以往动圈耳机在低频回放上的缺陷,K240 Sextett首创性的在动圈耳机设计中引入了无源辐射器,即从动振膜技术。声波中高于200Hz的分量,可以穿透从动振膜,达到类似开放式耳机的效果。低于200Hz的分量则被反射回耳机腔体内,以类似封闭式耳机的原理来增加低频分量。得益于这种技术,K240 Sextett可以提供在当时很难达到的低频响应。在1970年代中期,K240 Sextett的出现,毫无疑问代表了当时动圈耳机技术的最高水准。除了大幅改善低频响应之外,中高频的轻盈灵动,颇有规模的声场,以及优秀的瞬态响应,都使其即便放在40年后的今天,也是一只值得一听的耳机。尤其可圈可点的是那热情鲜活而又轻盈通透的人声调音,这种不久后就被AKG抛弃了的调音风格,当20年后的90年代重见并发扬光大于歌德RS1之时,又开启了另一个传奇。在1970年代中期,K240 Sextett的出现,毫无疑问代表了当时动圈耳机技术的最高水准。除了大幅改善低频响应之外,中高频的轻盈灵动,颇有规模的声场,以及优秀的瞬态响应,都使其即便放在40年后的今天,也是一只值得一听的耳机。尤其可圈可点的是那热情鲜活而又轻盈通透的人声调音,这种不久后就被AKG抛弃了的调音风格,当20年后的90年代重见并发扬光大于歌德RS1之时,又开启了另一个传奇。当年K240 Sextett的成功程度,在今天或许不太容易想象。唯一能窥见一斑的就是七八十年代欧美录音棚的旧照。有些顶级录音棚里监听耳机甚至是AKG一家独大,到处能见到闪闪发光的铭牌,其中也夹杂了很多比K240 Sextett早一年问世的压耳式K140系列。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若干年后K240 Sextett的后代K240 Monitor 以及 K240 DF身上。当年K240 Sextett的成功程度,在今天或许不太容易想象。唯一能窥见一斑的就是七八十年代欧美录音棚的旧照。有些顶级录音棚里监听耳机甚至是AKG一家独大,到处能见到闪闪发光的铭牌,其中也夹杂了很多比K240 Sextett早一年问世的压耳式K140系列。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若干年后K240 Sextett的后代K240 Monitor 以及 K240 DF身上。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不得不承认最初版本的K240 Sextett在改善低频响应上有些矫枉过正。一般表现在低频部分跟中高频的形态感差异过大。低频方面由于六个从动振膜反射叠加造成的相位混乱以及封闭耳机常见的闷闭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低频的结像和质量,跟结像细致、轻盈通透的中频高频在味道上衔接得很突兀。AKG的工程师当年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从短短四年在产期间,对K240 Sextett做过两次有明显意图的调音改变。这也就催生了后来老AKG玩家总结划分的三种版本:以透过从动振膜看下方的带孔塑料垫片的颜色为标准,早期版本呈深橙色,中期版本因从动振膜与橙色塑料垫片之间加入一层滤纸而呈浅橙色,晚期采用灰色塑料垫片的版本则呈乳白色。K240 Sextett的两次调音改变,都如出一辙的在之前版本基础上削减了低频分量,提升了中频厚度,试图修复中低频衔接的问题。通过这种努力,晚期版本的K240 Sextett在调音完成度上明显胜过早期版本。不过遗憾的是,中高频的鲜活灵动感也被大幅削弱,使得晚期版本变成了一只放在当时或许素质更出众,但是如今回味起来却过于中庸的耳机。然而AKG在K240 Sextett改版过程中的探索,却对其随后几十年的耳机调音理念形成了战略层面的重要影响。K240 Sextett之后,AKG的几乎所有中高端耳机,都以中频醇厚为根本。这个调音理念最早能追溯到的型号,大概就是中晚期版本的K240 Sextett了。K240 Sextett的两次调音改变,都如出一辙的在之前版本基础上削减了低频分量,提升了中频厚度,试图修复中低频衔接的问题。通过这种努力,晚期版本的K240 Sextett在调音完成度上明显胜过早期版本。不过遗憾的是,中高频的鲜活灵动感也被大幅削弱,使得晚期版本变成了一只放在当时或许素质更出众,但是如今回味起来却过于中庸的耳机。然而AKG在K240 Sextett改版过程中的探索,却对其随后几十年的耳机调音理念形成了战略层面的重要影响。K240 Sextett之后,AKG的几乎所有中高端耳机,都以中频醇厚为根本。这个调音理念最早能追溯到的型号,大概就是中晚期版本的K240 Sextett了。【K240DF / K240 Monitor】转眼间到了1984年,这次AKG并没有急于更新旗舰耳机,而是继续在K240系列上做文章。然而这一笔却造就了耳机史上的一个神话,并一举将K240这个牌子打造成耳机史上最耀眼的系列。K240DF名字中DF的含义是扩散场( Diffused Filed),这是AKG首次在耳机设计中引入扩散场均衡调音的概念,并且严格遵守德国广播技术学会的扩散场标准。遵循扩散场调音标准的耳机可以简单理解为:它发出的声音,在耳道入口处的频率响应等同于在理想听音室中一对理想远场监听喇叭发出的声音到达耳道入口处时的频率响应。转眼间到了1984年,这次AKG并没有急于更新旗舰耳机,而是继续在K240系列上做文章。然而这一笔却造就了耳机史上的一个神话,并一举将K240这个牌子打造成耳机史上最耀眼的系列。K240DF名字中DF的含义是扩散场( Diffused Filed),这是AKG首次在耳机设计中引入扩散场均衡调音的概念,并且严格遵守德国广播技术学会的扩散场标准。遵循扩散场调音标准的耳机可以简单理解为:它发出的声音,在耳道入口处的频率响应等同于在理想听音室中一对理想远场监听喇叭发出的声音到达耳道入口处时的频率响应。K240DF声音的最大特点在于人声回放,其人声还原的精准程度,即便AKG自家后世的顶级动圈耳机如K1000,K812等也未见能出其右。在录音棚控制室里戴上K240DF听话筒前的歌手说话,你会恍惚间怀疑声音并不是通过话筒、调音台、耳机传过来,而是跃过那层玻璃,直接通过空气传播过来。正因如此,K240DF自1984年问世到2006年停产,统治广播监听耳机领域长达二十余年。或许是为了把人声频段做得更完美,又或许是因为1984年的AKG还是没能研发出用简单结构趋近从动振膜的低频响应的技术,K240DF几乎可以说直接舍弃了低频响应。这使其对音乐种类的兼顾能力大打折扣,尽管K240DF下的某些人声类音乐所描绘出的画面,仍然可以用断臂的维纳斯来类比。K240DF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特点就要说到声场了,其声场宽度在当时AKG耳机里可称得第一,即便跟K340同台竞技也能略占胜场,虽然纵向声场上比之K340还是相去甚远。在那个年代,半开放耳机能达到这种声场宽度,极为不易。这也引领了一个AKG后来延续了二十多年的调音风格,即压缩纵向声场规模、追求极致横向声场。K240DF之后的AKG高端耳机,从K1000到K501时代,再到K701时代,无一例外。K240DF最初版本设计结构上采用双边入线,这在AKG耳机里极为罕见。细数AKG至今所有旗舰耳机以及K2xx系列,除K240DF最初版本外,唯一采用双边入线的只有同样基于扩散场均衡调音的K1000。在1984年与K240DF一同亮相的,还有一款K240 Monitor (简称K240M)。顾名思义,K240M设计针对的是录音棚监听。与K240DF相比,K240M在中低频处有明显突起,高频有明显衰减,声场规模略有压缩,在尽量维持乐器声场规模的同时,巧妙的把人声结像拉近。种种特点,都符合一个设计意图,就是录音棚人声监听。与定位广播监听的K240DF不同,K240M的人声并不能算完美准确,但却能起到类似放大镜的作用,使得人声在昏暗的乐器背景中尤为突出,仿佛舞台上聚光灯下的歌手,与灯光外的其他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得益于此,K240M用作混音监听耳机时,所能发现的人声细节中的瑕疵,常常是比它高一两个档次的耳机也不容易注意到的。这也成就了K240M在录音棚监听耳机里的霸主地位。在1984年与K240DF一同亮相的,还有一款K240 Monitor (简称K240M)。顾名思义,K240M设计针对的是录音棚监听。与K240DF相比,K240M在中低频处有明显突起,高频有明显衰减,声场规模略有压缩,在尽量维持乐器声场规模的同时,巧妙的把人声结像拉近。种种特点,都符合一个设计意图,就是录音棚人声监听。与定位广播监听的K240DF不同,K240M的人声并不能算完美准确,但却能起到类似放大镜的作用,使得人声在昏暗的乐器背景中尤为突出,仿佛舞台上聚光灯下的歌手,与灯光外的其他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得益于此,K240M用作混音监听耳机时,所能发现的人声细节中的瑕疵,常常是比它高一两个档次的耳机也不容易注意到的。这也成就了K240M在录音棚监听耳机里的霸主地位。最初版本的K240DF和K240M物理结构上与K241并无不同,继续沿用共同祖先K240 Sextett六个从动振膜位置留下的六个调音孔。其后历经二十余年,内部结构做过多次改变。一般来说讨论这两只耳机的声音特点都以早期继承自K241的大调音孔版本为准。此期间动圈单元经历过至少一次改变,表现为最初版本声音较为温润晶莹,其后则较为紧致干净。传统上用调音孔滤纸颜色来区分,即三蓝三白、三黑三白。不过鉴于更早的K241也大多用的是三黑三白滤纸,三蓝三白更早的说法也就不一定成立,实际上也有大量的三黑三白滤纸版本声音特点跟最初版本趋于一致。大约从80年代末开始,大调音孔版逐渐被小调音孔版代替。此后这两只耳机的版本就进入混乱时期,一直到2006年停产时,出现过六个小调音孔、七个小调音孔、八个小调音孔等等版本,调音孔滤纸也分为几种不同纸质以及羊毛等等多种。若要细数所有搭配,会有十几种甚至更多版本。此期间的版本变化,已无调音趋向可言,可理解为模具的新旧更迭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变化。总体来说,这两只耳机从最初版本直到停产前的二十余年间,声音的演变可以归结为声音细节从生动到呆板的变化。K240DF和K240M这两只耳机虽然从面世起就被AKG定位为中端型号,但它们在AKG耳机史上的地位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个旗舰耳机。尤其是人声调音风格,经历了从K240 Sextett到K340的摸索后,终于在这两只耳机上功行圆满。除了开启整个K2x0(K250,K260,K27x,K280,K290等)时代,引领AKG耳机产品线遍地开花之外,这两只耳机所奠定的“AKG式人声”,对其后来前后相隔二十余年的两代经典旗舰K1000和K812均有深远影响。------------------------------综上就是240系列的老故事,AKG在专业监听领域的努力和贡献一直是我粉AKG的一个原因,所以我经常推荐K240s,作为一个价格不高的耳机,能有这样的素质是很难得的,主要应该是得益于几十年来这个系列上的积累。当然AKG还有很多其它专业监听,价格都很良心,并且各有特色并且都可以说是源自AKG K240这个传奇的型号,也可以选择。不过毕竟定位在专业录音室监听,其实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前端的要求,基本个人用直推或者上个普普通通的前端很难说到底能发挥这种耳机多少实力,不过好在这种耳机也不娇贵,基本上就算直推也不出恶声,作为一个便宜的入门耳机还是很好的。
谢邀这价位我能想到的就只有im50了
其实所有推荐耳机的文章都是废话。自己真正喜不喜欢一秒就能听出来,所以大家尽可能去试听,有时间就去本地的耳机店听,本地没有就去别的城市。耳机评测相关的网站,我目前只信任一个国外网站他们的评测比国内同行严谨的多,有假人和人造耳模拟,会放出瀑布图、阶跃响应、脉冲响应、阻抗相位频谱,不指望所有烧友都能看懂,但是人家这科学严谨的手段得学。100~200元价位有漫步者头戴全封闭H840、h850,性价比很好。解析很高,高音很好。相对于同价位的来说。比k420声场开阔。低音松软。但不肥厚。低音比较淡,相位迟延有些大。为什么会松软?因为大部分的鼓声、动词大次,咚咚咚这种音,是音调从高到低变化的。低音相位靠后,意思是,高频先到,低频后到,有个延迟过程。因为有延迟的存在,这个“动次大次”的声音会拉长,听上去就是松软。400元价位有飞利浦开放式大耳机SHP9500,毕竟是前代旗舰,和hd650平级的水准,在这个价位上性价比无敌了。当时我买的时候还¥1800呢。解析力极强,细节极丰富,低音淡如水(所以后来换了X2),高频很亮。(当然肯定有人不同意“和hd650平级”的观点)900元级别有二手飞利浦X1,性价比还不错,听的时间不长,比飞利浦X2声音亮一些,低音淡一些,解析高一些。再往上就是1500级别的hd650、X2这些中高端了。
多便宜才算便宜?音质多好才算好?如果你指的是性价比的话,earpods。
earmax的国产动铁耳机
耳机厂商都不是SB,数码产品谈性价比的都是屌丝产品,玩多了就明白了。不装逼。
不知道你要的是入耳还是头戴,那就都推介几个吧森海塞尔-CX200这是我买过的第一个耳机,现在的价位200不到森海塞尔的东西个人觉得都是不错的低音不错,其他一般缺点就是线材有点不经折腾奥思特锐KC06-围城、KC06A—血色围城同一个公司出品KC06价格328元、KC06A价格392元KC06偏女声小清新一点,KC06A偏男声摇滚一点号称千元以下有它即可也是我现在用的耳机无论是外观还是佩戴皆有不错的体验,线材怎么看都比CX200经艹至于音质上的缺点想想它的价位我有么什么好说的————————分割线——————————————————————以下我都没听过,但都属于较热门的耳机所以也放上来吧僵尸耳机 Ecci PR200MK2 MKii马克兔价格228价格228Vsonic/威索尼可 VSD1、VSD3VSD1:199元 VSD3:259-299元VSD3有颜色可选————————————分割线——————————————AKG K450AKG经典之作,被很多人追捧过,以黑为乐的耳机吧也少有人黑的耳机之一AKG经典之作,被很多人追捧过,以黑为乐的耳机吧也少有人黑的耳机之一价位300多同时还有K430 K420等不同版本然后还有K44、K77两款入门级监听类风格头戴价格分别是198元及268元(某东参考)价格分别是198元及268元(某东参考)K142HD由于推力要求过高不推介然后喜闻乐见森海塞尔系列500以下只有两款推介分别PX100和PX200价格分别为399和499PX100偏向低音一些而PX200更为均衡PX100偏向低音一些而PX200更为均衡PX100全开放耳机,PX200半封闭耳机。————继续分割——————————————————————-至于平头塞我了解很少但还是推介两个吧—。—HIFIMAN-ES100 价格399有两个版本,蓝色为高阻抗黑色低阻抗有两个版本,蓝色为高阻抗黑色低阻抗好的又是森海塞尔-MX系列这个系列都是平头,看了评价推介MX375价格200左右————————最后分割——————————————————最后分割——————————以上耳机在我眼里都是属于500元内音质上佳的耳机而且都是国内外较为知名的耳机厂商质量也都可以个人建议最好是找耳机店去试戴一会较好耳机要是戴着不舒服音质再好有没用的说over12月17日补充苹果第五代耳机Apple EarPods此款组要亮点是在设计上,相当于入耳和平头的综合体听说佩戴挺舒适,个人感觉容易松动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耳朵问题Orz官方售价228元12月18日补充两个头戴创新(Creative)Aurvana LIVE 耳机 参考价:399元创新(Creative) Aurvana Live2 参考价:549元注意:虽然报价是599元,但是某东一搞活动就降价200,最低貌似349可以拿到红色款如果300多入此款还是非常值得的红色比黑色贵50,外观亮丽红色比黑色贵50,外观亮丽不过听感方面许多人说不如1代
森海塞尔CX200,用过都说好!!!据说200停产了,CX215现在不错,退而求其次CX180也还行~推荐215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想入K240MKII用台式机和iPad直推,求阻止!!!_akg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8,196贴子:
想入K240MKII用台式机和iPad直推,求阻止!!!收藏
和张大佛爷、二月红一起去探秘矿洞墓穴!
应该推不好
你懂不?给点意见!
我觉得还行
不至于到非得上放的程度。直推可以听的。实在觉得满足不了自己的时候再考虑上放吧
不难听,有钱上放更好听,没钱也对得起价钱
要我我买514mk2
要我我买514mk2
其实也不算太差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当前位置: >
AKG K240 MKII
产品分类:,
佩戴方式:
主要用途:,
换能原理:
频率响应:15Hz-25KHz
阻抗:55欧
灵敏度:91dB
AKG作为音频领域最知名和专业的品牌,60多年间,AKG不论在外形或是音质技术上始终追求卓越,推陈出新。新年伊始,众多“小鲜肉”明星及都市时尚年轻人群钟爱的AKG Y系列也推出了全新单品——AKG Y30。时尚活力的缤纷配色融合高品质的专业音效,搭配卡其、黄色、红色、青色等六种引人注目的时尚配色,AKG Y30是哈曼集团旗下生活时尚部门为您诚意奉上的一款时尚新春好礼!
AKG K3003是AKG迄今为止设计制造做奢华的耳机,它使用了前卫的双驱动方式设计,自带音量线控和麦克风,外壳更采用精致的起绒不锈钢制作(请记住这个说法),结合精良的线材以及由法国设计师开模制作的真皮便携盒,成就了K3003这款世界上最小的三分频系统耳机。
AKG K3003i采用超一流材质打造,传承德奥系品牌精密工艺,在AKG维也纳原厂手工精细装配制造。采用特制的编织和硅胶耳机线,避免“听诊器”效应,并可有效防止缠绕,并提供优秀的耐拉扯能力,经久耐用。
AKG是全球知名的音频设备领域的品牌,中文名为爱科技,同时是全球四大耳机生产商之一,AKG被誉为音响界的“阿玛尼”,以大师级的工业技术以及深厚的音乐涵养享誉世界。AKG在耳机技术上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和尝试,它的多振膜耳机技术和独特的声学结构十分先进。下面笔者就为大家带来这款振膜耳机K240,就融合了AKG在生理学的条件下耳机能够适应不同人的生理条件的技术。这款AKG K240到货广州卖场,现暑促火热进行中,报价为1199元,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款产品吧。
行情加载中
优点:音质好。外观好。价格好。没理由不选
总结:这个耳机音质确实不错 ,听起来感觉非常好。。音域广,。音质强。。
优点:音质好。外观好。价格好。没理由不选
总结:这个耳机音质确实不错 ,听起来感觉非常好。。音域广,。音质强。。
请选择型号
耳机,无麦克风
耳机,带麦克风,半开放式
耳机,无麦克风
热门城市:
甘肃省兰州
H湖南省长沙
湖北省武汉
海南省海口
河南省郑州
河北省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唐山
黑龙江哈尔滨大庆
J江西省南昌赣州
江苏省南京苏州无锡
吉林省长春
L辽宁省沈阳大连
N内蒙古呼和浩特
S上海市上海
四川省成都
陕西省西安
山东省 济南青岛烟台
山西省太原
T天津市天津
X新疆乌鲁木齐
Y云南省昆明
Z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
加载中,请稍候...
AKG耳机最新点评
福建省福州市网友
陕西省西安市网友
江苏省南京市网友
广东省广州市网友
广东省潮州市网友10:37:48 修改
AKG&K271一直是AKG产品线里的经典型号,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在全世界专业音乐制作人和音响发烧友圈子里都是备受赞誉。和K240一样,中频人声表现力是其最大特色。K271mkii是这个型号的最新版本,采用AKG的Varimotion专利震膜,阻抗55欧姆,灵敏度91dB,普通电脑即可轻松直推。评论评论评论评论K271采用可换线设计,在左耳机单元下方有一个按钮,按下即可轻松拔出,包装盒内有2条可更换的耳机线,分别是3米和5米,适合不同的用途。有些专业耳机经销商还推出了K271的DIY耳机线,换上即可有另外的声音表现,K271的接头和AKG&K702、Q701、K240是一样的,耳机线可以通用更换。当然,使用原配的耳机线是能够体现K271的最原始调音风格,其他耳机线带来的声音变化则是不同用户喜好各异了。评论评论K271的耳罩可以轻松拆卸,包装盒内还附赠了一套原装耳罩,十分超值。耳罩设计得包裹性比较好,贴合得比较恰当,加上全封闭设计,使得K271的隔音效果较好,带上耳机后环境噪音减少了很多,这在欣赏音乐时会形成一个较为安静的小空间。作为HIFI耳机,下面还是来重点看看K271的音质表现。试听系统:电脑集成声卡(直推)M-AUDIO2496专业声卡SPL&AUDITOR耳放(NEUTRIK转接头)音乐传真M1HPA耳放线圣响尾蛇RCA信号线试听专辑(除24BIT外,均为原版进口CD抓轨):《贝多芬第5、7交响曲》(Wiener&Philharmoniker,Carlos&Kleiber)(24BIT)Boston&Pops&OrchestraArthur&Fiedler&-敲击卡门(Bizet&Shchedrin&Carmen&Ballet)Heifetz-Munch&-贝多芬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Julia&Fischer-Tchaikovsky-Violin&Concerto&in&D&majo&(24bit)RUBINSTEIN-CHOPIN-THE&NOCTURNES蔡琴-机遇陈百强-念亲恩邓丽君15周年Handel-皇家烟火/水上音乐(gardiner)莫扎特《安魂曲》(Bohm)natalie&dessay-bach&cantatas刘德华-《音乐记事馆》《雨林经典》穆特《卡门幻想曲》K271虽然是高端录音室监听级别的耳机,不过阻抗较低,只有55欧姆,灵敏度有91dB,推力较大的电脑声卡已经能够充分直推,拿来平时听歌的话几乎就用不着耳放了,这算是一个很重要的优点。评论K271使用了AKG的专利Varimotion震膜技术,按照AKG的技术文档描述,Varimotion指“整片振膜的厚度并非完全一致,而是中间的声音区(Sound&Zone)振膜较厚、专作类似活塞运动的振动,避免局部振动,以获得良好的空间感和高频分析力;周围的运动区(Movement&Zone)振膜较薄,有敏锐的振动性能,可获得优秀的动态和低频响应。这样的设计既可有效减轻振膜的质量,提高振膜的刚性,取得合理的Q值,对于突发的瞬态反应更佳,更可减少大音量下振膜的分割振动,大幅度降低失真度。Varimotion技术的专利XXL传感器,在低阻抗,高灵敏度的特性下,对于细微讯号的再生能力,低频量感、清澈的中高频以及更大的动态皆有所助益。”评论在AKG最新一代的高端耳机,比如K702、K701、Q701、K240MKII、K141MKII、K601等耳机上都应用了这个技术,实际试听发现,这些新一代耳机确实比没有采用这一技术的古老型号在整体动态和细节表现上都要好一个档次,特别是声场表现更加大气,结像定位有了更精准的表现,高中低三频有了更加全面和均衡的素质。当然音响产品主要还是个声音风格的问题,AKG众多老款型号之所以成为经典,自然有它们特有的魅力和韵味。K271多年来一直是全球专业音乐人和音乐发烧友喜爱的耳机,在声音还原精准性和音乐味道两方面达到很好的平衡,特别在专业音乐制作人圈内广受好评,维也纳金色大厅里面就是使用K271MKII(以及K702和K240MKII)。在电脑声卡直推下,K271已经有了不错的表现,为充分发挥它的实力,测试中使用了著名的MAUDIO2496专业声卡和具有HIEND素质的SPL&AUDITOR耳放,搭配线圣的响尾蛇信号线。首先使用莫扎特《安魂曲》(维也纳爱乐/&carl&bohm版)第二轨做终极测试,K271表现出了中规中矩的声场,无论是宽度或深度都没有刻意“美化”,而是很接近现场的听音效果,这与AKG专业系列旗舰K702的风格类似,有在音乐厅欣赏过交响音乐会的朋友应该会对这种声场表现感到很熟悉,K271较为准确地营造了一个可视声场,将当时的舞台现场“较为精确”地还原(K702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并没有像其他某些耳机那样为了讨好听感而刻意加强所谓的声场“包围感”和前后纵深,因而给听者有类似坐在音乐厅“黄金位置”面对舞台的感觉。《安魂曲》第三轨的多人独唱将K271的精准结像定位能力充分表现出来,从左至右,依次上场的独唱具有很好的形体感,特别是口形的塑造具有精准的体现,背景伴奏的长号(或中号)也具有很好的形体塑造,并且与独唱在距离上的反映具有“较为清晰”的表现,这是准高端音响系统的特征,当然这与MAUDIO2496专业声卡和SPL耳放的素质密不可分,不过在电脑声卡3.5mm接口直推的测试中,K271仍然能有基本的结像定位和形体感,如果采用高端独立声卡,应该有比集成声卡更好的表现。但如果以“终极测试”的《安魂曲》第二轨来看,K271在大场面中的声场表现与K702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合唱声部的人群细节聚焦和线条方面,K702在越顶级的系统上具有似乎无限潜力的线条精确刻划能力,而K271则在细微线条的描绘上显得勉强,而在诸如独唱、合唱声部总体描绘、主要乐器等方面的形体描绘则从容不迫。当然K702是几乎无法直推的,对系统的要求也比较高,相比而言K271要更加“亲和”,即使是电脑直推,也有足够的声场表现。与K240类似,K271“自古以来”就以其醇厚的中频音乐味道著称,能以“监听耳机”的身份拥有这种声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是AKG的维也纳调音师精妙调音水平和艺术品味的充分体现。在《蔡琴-机遇》第六轨《月光小夜曲》的测试中,K271表现出的醇厚浓郁风味说明它充分继承了AKG的这一优良传统,这种风格可以描述为典雅、质朴,根据众多发烧友的综合评价,可以说是“感动心灵的真实”,这在聆听录音质量高的人声曲目时尤其明显,就好像顶级的瑞士巧克力那种“浓郁”、“柔滑”的听感。K271此方面在素质方面最大的特色是很好地描绘了演唱者的口形,仿佛歌手就在前面一定距离演唱,而且具有很高的中频密度和流畅的衔接。在陈百强、邓丽君、刘德华等等曲目的测试中,K271并不会像一些大音染的耳机一样把不同歌手的演唱统统变成一个味道,而是充分还原出歌手本身的声音乃至情感特质,并且将歌手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能通过这个耳机亲切体会到歌手演唱时候的感情,这种体验并不是在所有系统上都有,可以解释为K271MKII很高的中频密度(相对削弱了低/高频密度?)、充沛的中频细节量和很高的还原保真度的结果。如果说K271是最优秀的人声表现耳机之一,那是没有丝毫夸张的。K271低频和高频的细节量并没有其中频那么高,可以说这个耳机是重点加强了中频人声的表现力。在Boston&Pops&Orchestra《敲击卡门》第八轨测试中,鼓声清澈干净,准确的量感和细节表现,没有丝毫拖沓和渲染,并且较好地描绘了鼓的形体感,渐强的敲击力度也能较为精确地表现出来,甚至鼓槌的敲击“动作”似乎都可以“看到”,可以说K271在低频区也是还原度非常高,音染极低。在《敲击卡门》第二轨测试中,由于具有很好的动态和速度素质,K271拥有一定的低频气势,但并不是染色的澎湃,而是中性忠实还原的的真实风格,说明它16-28,000Hz的频响没有虚标。K271的高频也是具有很好的保真还原特性,虽然细节量没有K702丰富,不过较为圆润,并且对系统要求不高,很难出现高音刺耳的情况。在多张小提琴的曲目测试中,K271在小提琴的形体及琴弦描绘上都具有较好的表现,即使是速度很快的场合也能从容不迫。在参数表上,K271高频上到28,000Hz,听音测试表明这个数值是真实可信的,小提琴曲目即使在很高的频段也有圆润的表现,细节量丰富,而且总体都具有相当好的保真度。Julia&Fischer-Tchaikovsky-Violin&Concerto&in&D&majo是24BIT的母带文件,K271在播放这个专辑时具有比16BIT更加丰富和真实的听感,形体感更加清晰,源于这个耳机本来就是需要担任音乐制作人母带制作监听的任务,因而需要具有母带级别的细节回放力,所以AKG的专业系列耳机不管价位如何,在细节表现方面都是具有很高素质水平的。在鲁宾斯坦《肖邦-夜曲》钢琴曲的终极测试中,明显反映出K271与K702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全频张力、低频量感方面。当然它仍然具有准高端的回放能力,干净利落,清澈透明的听感。在音乐传真M1HPA解码耳放一体机上,K271的音乐味道就更好了,虽然定位结像什么的硬素质跟SPL&AUDITOR还有一定差距,不过整体更加&柔和温润,这就是另外一种风格,监听级别耳机的好处就是具有足够的真实还原特性,搭配不同的前端能够有多样的声音风格变化,充分体现音源/耳放的自身音质特色。总体而言,K271最大的优点是在人声表现上,可以说是拿来听歌曲演唱最好听的耳机之一了。三频衔接均衡、流畅,还原保真度很高,声场和低频表现中规中矩,可以说是很有特色的一个耳机,是否喜欢这种风格特点就要看各人的喜好了。
这是我发在耳机大家坛的帖子&你就抄过来了?http://www.erji.net/read.php?tid=108318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kg k514 mkii 直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