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能以服装设计师工作总结名字命名的服装品牌?为什么没有进军巴黎的服装品牌?为什么 kenzo,cd

原创王海震 我是华人,更是无国界服装设计师
[导读] 王海震,在英国时尚圈打拼了14年,2010年在伦敦创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服装品牌 HaiZhen Wang,2012年荣获英国Fashion Fringe大赛冠军,2013秋冬伦敦时装周上,王海震发布秀作为压轴秀登场。
  “上海时装周上,在Introduce HaiZhen Wang”  王海震,在英国时尚圈打拼了14年,2010年在伦敦创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服装品牌 HaiZhen Wang,2012年荣获英国Fashion Fringe大赛冠军,2013秋冬伦敦时装周上,王海震发布秀作为压轴秀登场。在英国的时尚圈,他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代表着年轻设计师的新兴势力。第一次把自己设计的服装带到国人面前接受检阅,他却比任何一次都来得紧张,因为作为一名在国外成功的华人设计师,他更渴望得到国内市场的认可。所以,这次他抱着谦逊的态度。  PClady:从妆容、造型到服装,上海时装周2013秋冬系列发布上所展示的作品与早前2013秋冬伦敦时装周上所展示的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王海震:可以说基本上是一样的,但也有一些细微的调整。伦敦秋冬时装周上共展示了21套衣服,但在上海时装周上则变成了20套。我觉得一场秀如果要持续20、30甚至40分钟就太长了,会令观众疲劳,所以又重新归纳了一下,在上海时装周上变得更加精简,把最精彩的呈现出来。  PClady:在伦敦办秀和国内办秀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王海震:侧重点会不同。国外的体系比较成熟,办秀是一个商业活动,有强烈的商业目的,会有很多Buyer来到现场,在他们认可你的作品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会带来这一季的销售。而这也是市场对设计师最直接的反馈,让你的服装作品流通于市场,并刺激下一季的设计。在中国,采购的体系刚刚开始,没有特别完善。这些年感受到中国的Buyer去国外越来越多,从国外引进国内的品牌也越来越多。对我来说唯一的不同在于,很明白国外的运作方式。而国内可以听到很多声音,让人有些疑惑,我还不知道应该以什么姿态展现自己。  PClady:身为中国人,在国外已经举办过很多场的秀,却是第一次在国内办秀,心情是不是很复杂?  王海震:就像我上面所说的,我已经很清楚国外的秀场以及销售模式,但对于国内市场还仅仅是在考量的阶段,所以这一次我来上海的目的纯粹是介绍我自己,没有期待过多商业的效益。紧张是难免的,这场秀来了很多上海本地知名的媒体和写手,我很想知道他们会给我以什么样的评价,正面的?负面的?我以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展示过后,国内媒体给我的评价。  PClady:显然,大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有了这次成功的演绎,会不会加快进军国内市场的步伐?  王海震:应该不会。近两年内的计划是让自己立足于伦敦时装周,能做完整的循环,从设计到销售再到设计。进军国内市场是迟早的事,但我要根据反馈消息再做审视,会很慎重。  “个性中所缺的强势,通过作品来实现”  MOCA shanghai餐厅位于上海人民公园里,除了晨起锻炼的老人,再无其他喧哗。临窗而坐,外面树影婆娑,星星点点的阳光透过树梢洒在身上,是温暖而静谧的。此时的他与昨晚穿梭于秀场,向我们呈现不羁、独立、强势、甚至带点叛逆的王海震不同,他的个性里丝毫没有冲击力,更没有作为一名知名服装设计师的张扬,反而是内敛、细腻、温柔的。他的眼神干净而透彻,仿佛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周边的人、事、物,随时都在收集着创作的灵感。他告诉PClady的记者,因为他的个性不够强势,所以他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实现。  PClady:盔甲、金属装饰、硬朗的线条……您的秀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大女人”的世界,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HaiZhen Wang AW13-14系列的创作过程?  王海震:每一次的创作都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开始当然是根据感官的体验触发创作灵感,之后是与面料的结合,再去想怎样表现。着手创作之初,对结果可能只有20%的把握。但在这过程中,经常会有一闪而过的灵感爆发,不经意表现出的美有时候会令我非常兴奋。这是一个孕育、完善的过程,最终呈现出我对女性的理解。  PClady:从上次在伦敦的访问,我们发现您对“大女人”这个概念情有独钟,而您也说自己个性比较温和,那么您的灵感来源是否与太太有关?  王海震:是的,在工作中,她是一个大女人,很强势,很少废话,非常女权,经常给人很冷的感觉。了解过后,你知道她也有柔情的一面。所以,我要表现的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大女人”,而是在人前会表现出强势的一面,背后有很多女人的气质。在某个领域需要作出一种姿态去保护她想要保护的东西。回到自己的世界后,柔美的一面又出现了。  我觉得女人有多面,也许在外很大气,但回家后会变得温柔和小女人。有时是工作或者其他客观因素让女人需要扮演一些强硬的角色,但面对家人和自己的时候,女人可能会希望穿着一些清新的衣物,我从不拒绝这种温柔。模特们在台上从服装到妆容都需要展现硬朗的气质,这只是在某种环境下,因为要在台上展现直接的感官印象,需要艺术的手法来表现。我只是带领你们进入一个海震王的世界,10分钟后就可以出来。  PClady:HaiZhen Wang AW13-14系列的创作过程中,有什么背后的故事与PClady的网友分享吗?  王海震:每次创作就像揉面一样,需要用手慢慢去做。怎样换角度思维,在一个固定的物件上做出相对的亮点。你们在秀场上看到的几件呢的夹克衫就是一个实验的过程,在初级阶段有涵盖一些想法,从基本的型开始一点点用想法建造,结合对女性身体线条的认识,收腰和臀部加大,下摆廓型,用相对夸张的表现形式,凸显腰部的线条。我不想把衣服做得过于夸张,但又要在平实当中体现特别。会考虑实用性和功能性。如何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是我一直在考虑的。  PClady:秀开场前,看到您一一为模特戴上金属饰品,而秀场上的妆容也是个性十足,特别是嘴角边的很多条纹让人产生诸多遐想,当初是如何考量的?  王海震:这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当时我正和一个首饰设计师合作头饰的创作。由于我所设计的服装大多是偏暗色系的,灵光一闪,觉得可以把这些饰品作为整体的装饰。最初是想做在耳朵边上,效果是够另类却不美观,最后才有了你们看到的,挂在嘴边及颈项间的银饰,没想到效果非常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整个造型鲜活起来。而妆容方面的灵感则来自于非洲土著的图腾,带点神秘、不羁,增强T台的舞台效果。  “小心使用中国元素,时装舞台上没有国界”  在英国伦敦时装周的舞台上,王海震已经崭露头角,他的名字也不再是籍籍无名,而是代表了一种态度、一种时尚、一种风潮。但是,在通往成名的道路上,他曾经历过的冷暖唯有自己自知。踏上社会之初,为品牌做服装设计师时的不由自主;因为没有工作签证被Fashion Fringe拒之门外的无奈;整整一年时间在一个几平方米小作坊里量体裁衣的困顿……如果不是有坚韧的毅力,坚强的信念,就不可能有现在,在国际的舞台上接受鲜花与掌声的王海震。  PClady:在您的秀场上,很少有传统定义的中国元素出现,但是在之前的采访中又强调了中国风,您打算如何在作品中表现呢?  王海震:为什么华人设计师非要在服装上加个龙、加个凤、或者加个刺绣才是中国元素的体现呢。更何况这种设计,设计师已经很多,何必去效仿。当然,我从来不否定中国元素,反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但要小心使用,因为它太博大精深,如果没有充分的研究透彻我不会轻易去用。这两季不是刻意回避中国元素,而是觉得自己这几年在国外生活,对中国的文化研究还不够。所以,有时间我想去故宫、少数民族实地采风,体验当地的风情文化,有了一定认知之后,再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PClady:外媒和国内媒体在采访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王海震:大多数中国媒体会把关注点落在作品中为什么没有中国元素,而国外媒体则更注重我的设计理念、成长背景、以及下一步计划。其实,我认为服装与电影、音乐一样可以是没有国籍的商品。虽然中国元素必将出现在我未来的设计中,但是欧美的文化、非洲的图腾也将会出现在我的服装作品中。唯有让自己站在更高的视野,才能创作出国际化的服饰潮流,在服装的创作领域里不应该有国界之分。  PClady:不得不承认,巴黎、米兰、纽约、伦敦,四大时装周是国外设计师的主舞台,而身为华人设计师想占有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的,能否分享一下14年来旅居国外的成长和改变吗?  王海震:我经历了一个生活的过程,通过对生活的感悟,逐渐认识自己。可以坦率地说最初的那几季服装作品并不完全是自己想法的表达。就在拿到Fashion Fringe奖的前一季,对现实还存在着不满和无奈。成长的过程,周围的环境告诉我,除了作品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现状,于是想要做一些突破。那时候比较少与他人合作,开始自己控制大局。做完后虽然还只得到小众的认可,但明确了这是自己要走的路。拿到Fashion Fringe奖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让我看清了我是谁,彻底明白不用想太多,只要做自己就可以。  PClady:华人要想在国外时尚圈立足很难,当初您的个人设计师之路是从哪里开始的?  王海震:在一个非常小的工作室开始的,估计只有1.52米。虽然特别Mini,但却五脏俱全,外面售卖里面则是工作间。那时候,我成天对着墙思考,不能横向发展,只有纵向利用空间。墙上订满了各种可以收放的木板,用来放缝纫机、面料、电脑、各种工具……那个阶段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墙上每一块板都是我自己订上去的。即使如此,室内空间还是太小了,布料又大,根本伸展不开,所以每天晚上九点以后,商场关门了,都会看到一个人拿着一个特别大的剪刀,蹲在地上裁剪衣料。有时,碰上有人经过,都会好奇地看两眼,一定在想这人怎么在室外做裁缝。  PClady:那个阶段是您最坏也是最好的时光?现在是最好的时光吗?  王海震:是。那个阶段虽然迷茫,但是不可或缺。正是那个阶段,让我认识自己,确定自己可以做什么。现在是最很好的时光,工作、生活状态上都是,也并不是最完美,但从起步开始,到现在已经越来越好。  采访手记  在很多人想来,秀场的后台一定是兵荒马乱、人头颤动的场景,但是深入王海震的后台,却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衣服和所需穿搭的鞋子被井然有序地排列着,每一个模特,要穿哪两套衣服,在她们的个人资料下面用黑色水笔清楚地写明了。  差不多离开场还有20分钟左右,王海震匆匆结束了一家媒体的采访,开始逐一为模特调整细节。在旁观者看来,没有丝毫不妥,王海震却是一丝不苟、认真打量每个模特的穿着后,或调整腰带、或调整帽檐、或整理衣服……是细致入微,也是精益求精。即使模特身上所佩戴的饰物,也不愿假手他人,一一亲手戴上。对于每一场秀,王海震都当作是唯一的机会,不容任何有失,争取做到完美。  随着灯光逐渐变暗、激扬的音乐声响起,王海震的秀就此拉开了序幕。与2013秋冬伦敦时装周上一样的服饰、一样的造型,短短十分钟的秀,带来的却是同样震慑人心的感动。舞台上,模特们展示的不仅仅是衣服,更重要的还有王海震对于女性美的解读,有情境、有故事,充满了画面感,每一套衣服都是在诠释女性的个性,传达着自信、从容的都市态度,有种洒脱的美。  王海震出来谢幕,匆匆一鞠躬后,退向后台,留下深深眷恋的观众。“结束了啊!”很多人发出如此地感慨,大有不舍。采访中与王海震提及,他说那是不是太短了,但答案是不精彩的秀才会让人觉得乏味而冗长,唯有美好的事物才让人忘记时光流逝,王海震带给我们的正是一瞬间美好的感动。
上一篇:下一篇:
关于相关资讯
您最多能输入140字
清者自清,吴奇隆出道这么多年人品到底是什么样子大家都看着呢,心里都有数。而且就现在来说,吴奇隆用得着炒作么?根本没必要吧?
安德升精密模
就现在的经济,跌个1块也不会有很大的转变。
时尚摄影师Greg Kadel 为《Vogue》德国版2014年11月号拍摄「Colors 色彩」主题时尚大片,模特Natali Eydelman、Eleonora Baumann、Charlotte Kay 和Jo Molenaar 出镜演绎,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模特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搭配造型夸张而丰富多彩的帽饰,更显亮丽色彩。
在拼杀惨烈的运动品牌市场上,耐克旗下的高端篮球鞋品牌 Jordan 那个飞人的 Logo 曾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设计案例。1987 年,耐克将这张展示了乔丹惊人弹跳力的照片设计简化为乔丹品牌的 Logo,并沿用至今。
复古风大行其道,一张照片带你穿越回古老年代。复古风大行其道,一张照片带你穿越回古老年代。复古风大行其道,一张照片带你穿越回古老年代。复古风大行其道,一张照片带你穿越回古老年代。
在普遍性的烟熏眼妆达到十年前的水平之前,Peter Lindbergh的烟熏妆就已经成为了年代的muse——像Nadja Auermann和Tatjana Patitz一样迷人的美女,她们青铜色的皮肤和密集的雀斑被摄影师拍摄成为年代的黑白电影。
服装热门地区
品牌推荐:编者按:相信这个品牌大家并不陌生,但是知道它是以设计师命名的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知晓。一起来看看吧。
  gucci,是一间意大利品牌,由古驰奥&古驰在1921年于佛罗伦斯创办。古驰的产品包括时装、皮具、皮鞋、手表、领带、丝巾、香水、家居用品及宠物用品等,中文译作古琦、古驰。古琦品牌时装一向以高档、豪华、性感而闻名于世,以“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品牌形象成为富有的上流社会的消费宠儿,一向被商界人士垂青,时尚之余不失高雅。古琦现在是意大利最大的时装集团。  “gucci王国”由guccio gucci创立于30年代。他在佛罗伦萨开了第一家店,推出了一系列标志性产品,其中包括著名的竹包。gucci从此享誉国际时装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家著名的服装店被赋予了了奢华、性感、现代的品质。它是现代奢华的终极之作。1970年,这个品牌开始涉足香水行业。从那以后,它推出如:envy香水、淡香水、男士香水和后来推出的envy me2香水等性感、魅力非凡的香水。  品牌档案  中文名:古琦,曾用“古驰”做中文名。也有译为“古奇”、“古姿”。  英文名:gucci  国家:意大利  创建年代:1921年  创建人:古驰欧&古驰 (guccio gucci) 先生  gucci 设计师:自 tom ford 离去之后,alessandra fachinetti 曾短暂的担任过gucci 设计师,仅2季之后,就换为意大利设计师弗里达&贾娜妮 (frida giannini),一直至今。  设计风格:奢华、性感、夸耀、带一丝丝摇滚味道.  gucci中文译名为古琦或古驰、古姿。
责任编辑:wangzhe
上一页&[1]&&&&&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400-779-0282,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相关新闻:
以下内容,可能对你有帮助:
VIP企业推荐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3.00
现价:3.00
原价:25.00
现价:8.0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2.00
现价:1.5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25.00
现价:25.00
原价:15.00
现价:13.0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10000.00
现价:8000.00
原价:10000.00
现价:8000.00
原价:10000.00
现价:8500.0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15.00
现价:13.00
原价:300.00
现价:280.00
原价:10.00
现价:8.00
原价:6.00
现价:6.00
原价:12.00
现价:10.00
原价:100.00
现价:80.00
目前已有 13万 订阅用户
鞋帽,床上用品,女士内衣
北京制帽厂生产的“北京”牌、“红蕾”牌系列帽产品,多次获“部优名牌”称号和“全国最畅销商品奖”。我厂生产的职业帽(铁路、法院、经警、税务大沿帽)是国家定点生产单位。
注塑鞋.硫化鞋.室内外绣花,绣珠拖鞋
运动鞋、跑鞋、篮球鞋、足球鞋
计算机装潢设计  0 绪论   现如今,人们与设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论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行为思想都在不停地被新的设计所改变," />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谈中国设计师服装品牌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0 绪论 中国论文网 /1/view-6305305.htm  现如今,人们与设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不论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行为思想都在不停地被新的设计所改变,大家在享受着新的设计所带来的生活乐趣的同时,也更加认可设计的重要性。于是,中国的设计师们也终于迎来了一个可以大展才华的新时代。而在时尚界,中国的设计师也开始逐渐受到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华人设计师登上了美国,英国,米兰等国际时装周。用作品向世界展示自己作为一位中国设计师的审美与格调,并取得了国内外的时尚界的认可。于是,当从国际秀场的掌声中回来之后,许多华人设计师开始了自己独立品牌的探索之路。   1 设计师品牌的发展背景   设计师品牌最早在法国意大利巴黎等地区起步。例如,今天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些著名奢侈品品牌:迪奥、香奈儿、华伦天奴、范思哲、皮尔?卡丹等都是直接用创始设计师名字来命名的原创设计师品牌。因为在西方,服装产业最初属于手工业,也就是说是从手工工坊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早期的设计师也兼具裁缝的工作,他们一边设计服装,一边制作服装。当一些出色的作品受到了法国宫廷及上流社会的青睐时。这种“青睐”会带动整个社会的效仿。在全法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时尚浪潮。而设计出这件作品的设计师也会一夜成名,受到爱美人士的热烈追捧。从此树立自己的品牌,开创其独特的品牌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积淀成历史,让品牌越来越具有多重的价值。   而在中国,服装产业模式是“紧跟市场的风向标”,为的是大规模满足社会大众的日常着装需求。所以像法国这种“自上而下”的服装流行方式几乎没有基础,虽然像范冰冰之前出席戛纳电影节时曾身披国内设计师许建树的“龙袍”惊艳了无数西方媒体。也曾在国家宣传片里穿了本土设计师“郭培”的青花瓷礼服。但是由于这些服装都是出席特别场合的礼服。和广大消费者的联系并不紧密。所以也并没有在本土设计师品牌的市场上掀起什么波浪。直到2013年“第一夫人”彭丽媛在出访时穿着的设计师品牌“例外”的高级定制取得了国内外媒体及群众相当高的瞩目和好评,这才终于让本土服装设计师们扬眉吐气了一把。而同时,大批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并认同“例外”这个品牌。但是“例外”的成功只是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中的一个个例。由于长久地坚持自己的风格,和不断完善的销售管理制度。加上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宣传机会。才成就了今天的“例外”。但是在市场中还有更多的本土设计师品牌还在发展的道路上苦苦挣扎和摸索,遇到很多的困难和瓶颈,无法跨越。   2 中国设计师品牌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产品品牌附加价值低、定价高、消费者不买账。很多设计师品牌由于“小众”的设计风格而无法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导致了销量较低,而为了避免库存积压,他们的货品不能批量生产,所以成本飙高,不得不拉高价位。虽然本来按照国外设计师品牌的销售风格。小众与高价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并且依然能够受到国外消费者的追捧。但是当本土设计师把他们自己的这些“小众高价”的产品放到国内市场的时候,销售业绩却非常惨淡。其原因就是产品没有丰厚的品牌附加价值,或是说其产品的品牌附加价值没有被国内的消费者所认可。   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实力常常震惊国外高档消费市场,使得几乎所有的外国品牌都齐齐地看向中国这片丰厚的市场,摩拳擦掌想要大捞一笔。这种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中国消费者乐于并且有实力在穿着打扮上进行昂贵的消费。第二,这些买得起的消费者们消费的不仅是一件衣服的材料和设计。他们更多的是在消费产品背后的品牌,通过产品,将自己与品牌的品位,历史,地位,价值做连接。从而体现自己的品位,地位和价值。所以,即使本土设计师们设计出了和国外大牌一样水准的服装,而由于没有创造出自己的品牌价值。那么,其产品不仅卖不到国外大牌的价格,就连某些本土工业化品牌产品的价格都卖不到。因此,中国设计师在做自己的原创品牌的时候,不光要专注于产品的设计,也要为品牌打造其独特的,充满魅力的品牌文化。   设计师品牌最核心的灵魂一定是创始设计师本人。因此,设计师本人的魅力和“明星效应”就变得非常重要。像国内大批的所谓“知名设计师”其实也只是服装行业内的人知晓而已。真正的广大各行各业的消费者们并不认识这些“知名设计师”们,更不用说要让消费者们来理解来认可这些设计师自主品牌的价值了。分析国外的设计师品牌,无不与时装工业、电影业、流行娱乐业、包括传媒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国外的著名设计师coco.chanel,她的故事甚至已经被拍成了电影,在全世界广泛流传。所有观看过电影的人不仅被coco.chanel的个人魅力所倾倒,也熟悉了香奈儿的品牌历史。所以,中国的本土品牌创始设计师一定要善于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自己本人和表达自己也有的思想。利用设计师的个人魅力来带动消费者的追随,影响消费者对穿着的选择,最终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品牌。   (2)秀场款式与实际销售款式的差别大。许多非常有才华的设计师可以在秀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风格与能力。却常常在市场中迷失了方向,把握不住审美与实用的结合点,怕消费者觉得自己的产品太过“独特”而接受不了,影响销量。所以尽量让自己的产品变成“常规基本款”。使得人们在看了秀场上美轮美奂的服装后,满怀期待地来到其品牌的销售专柜,却发现其货品平平淡淡,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不禁感到失望,不再对此品牌和其设计师进行关注。于是很多设计师品牌就这样失去了一批又一批潜在的客户。所以,在设计师创立品牌之初,就要明确自己品牌的风格路线。如果是要“张扬个性”就势必小众。否则如果打着“设计师品牌”的旗号而卖平庸或个性不足的产品,那么势必竞争不过工业品牌。而当下正是一个大家都想表明个性的时代。因此,市场也在随之慢慢地细化。“江南布衣”曾在2013年春夏时在其专柜内推出了一系列偏秀场风格的“巴黎设计师合作款”的限量新品。其设计夸张大胆,在结构上进行了彻底的创新。市场证明:这个系列很快被销售一空。并且很多消费者还在期待着下一次的“合作款”。这说明设计师品牌不要怕自己的设计风格太过扎眼。设计师品牌务必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和优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价值,不至于被快速变化的市场所吞噬。   (3)销售策略混乱。很多设计师品牌的产品在上市之初,定价非常高,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销售业绩不佳,顶不住库存的压力。开始进行促销打折。这种看似“常规”的销售策略,实际上非常不利于设计师品牌的发展。会消磨掉设计师品牌独有的格调与魅力,沦为普通甚至彻底的失去竞争力。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销售方式,制定出一条最符合品牌自身情况的销售策略。是每一个设计师品牌的必修课程。而这些都最好是有一个专业的销售团队来支撑,很多设计师本人不仅要管理设计,又要管理销售,不光精力跟不上,也没有过硬的销售知识与手段。因此,很容易因为经营不善而将品牌推倒垂死的边缘。   3 总结   中国设计师品牌想要发展至成熟,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期间必然会充满各种坎坷与困难。不过这也是一个中国腾飞,充满机遇,屡现奇迹的年代。许多帮助本土设计师发展的平台正在迅速地搭建起来。所以,相信只要设计师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加上不懈的努力去解决所遇的困难。相信一定会让自己的品牌越走越远,直到走向世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师简介-女装导购网 女装导购网|女装品牌排名|今年最流行的服装
TT女性导购网
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师简介
发布日期:日
凡中有伟大创意的设计师: 约翰&加利亚诺 John Galliano
舆论界普遍认为约翰&加利亚诺的创作水平已超过了当今一些名家,彬彬有礼、谦虚克己、博学多识是加利亚诺成为顶尖设计师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英国式教育有使他对时装的历史、演化都有深刻认识。
&1960年,出生于直布罗陀,父亲是英国和意大利的后裔,母亲为西班牙人。
&1966年,6岁时举家迁居伦敦。
&1984年6月,毕业于著名的圣.马丁艺术学
星路历程:
&1985年,打出了自己的牌子。
&在每季度的时装展示会上,他都有新作问世。
&1990年,约翰应巴黎的设计师之邀,加盟花都时装界。开始几年,他掩饰锋芒,很少公开露面,以谦逊的态度和平静的心情反复观看巴黎名师的作品大展及其新形象。
&1994年10月,经过数年卧薪尝胆,他隆重推出了&95春季时装系列。整整三周的超典雅作品展示,犹如于无声处一声惊雷,轰动异常。
&1995年。他应邀出任纪梵希(Givenchy)的总设计师。终于到达了时装界的顶峰。
&1996年10月,又被迪奥公司委以重任--创造未来Dior女性新形象。
1988年被评选为本年度最佳设计师.
Dolce & Gabbana
Domenico Dolce 和Stefano Gabbana两个意大利人,在携手共创Dolce & Gabbana品牌前,人生的道路是全然不同的,一个小时便常跟随父亲在小服饰店内选布料、剪裁、与裁缝,另一个则与时装完搭不上关系,直到他们在米兰相遇,才促成Dolce & Gabbana的诞生。
Dolce & Gabbana的作风非常独特,创业之初步不但婉拒交付大成衣工厂代工生产,坚持自己制版、裁缝、样品和装饰配件及所有服装,还只任用非职业模特儿走秀,对于当时讲究排场的时装界,是相当独树一格的。展示会中经常播放古典音乐、化妆、地中海发型及具有一头黑发和南方女子身材的模特儿所经营出的南义大利西西里岛风情,几乎以成为Dolce & Gabbana独特的标志风格。 Dolce & Gabbana的服装一直都以天主教妇女身上的黑色作为最主要的用色,南欧宗教色彩也转移为图案的表现上。除了南义大利西西里岛的创作灵感,强调性感的曲线,像是内衣式的背心剪裁搭配西装,是Dolce & Gabbana最典型的服装造型。 义大利女性穿著讲究饰品,使得Dolce & Gabbana的配件都显得相当华丽,从皮草制的复古提包,搭配绣满图案的及膝袜,都极具Dolce & Gabbana设计风格。与饰品相较,Dolce & Gabbana的眼镜就显得较为低调,避免复杂的金属装饰,复古简单的设计,突显出干练的都会气质。
90年代初内衣外穿的风潮,奠定了Dolce & Gabbana内衣与泳装系列复古风格的基础,传统造型的内衣成为重要的搭配单品。而其所推出的香水更获得许多大大小小的奖项。值得一提的是Dolce & Gabbana并不等于D&G,D&G是它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年轻副牌。两者结合了来自义大利的万种风情,为时尚圈带来活力四射的风格与创意。
时装界的坏孩子: 让&保罗&戈尔蒂埃 Jean Paul Gaultier
让&保罗&戈尔蒂埃曾比喻&时装就象房子,需要翻新&。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用什么途径均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创新,达至更新的境界。打破所有界限是他的作风。如今Jean Paul Gaultier已成为世界顶尖名牌,通过不断发展他的时装王国。
&1952年出生于法国。自幼便与时装结缘。
&年轻时,曾将自己的设计图交到Pierre Cardin那儿,并被聘为旗下成为设计助理,从而与时装设计结下不解之缘。
&及后效力于Jean Patou,但不久便以自由之身从事时装设计。
星路历程:
&1976年,在法国巴黎展出首个时装表演。
&1989年,出过一张唱片专辑名《HowToDoThat》。曾为欧洲的电视频道主持过节目。
&1990年,与麦当娜合作。麦当娜在她的世界巡回演唱会中穿上Jean Paul Gaultier的&尖胸&装,而这个&尖胸&设计已成为一个标记。
&2000年,秋冬高级时装秀上,戈尔蒂埃展现的不仅是服装的圆滑、性感和现代,而且全部是以巴黎为特色,&我爱巴黎&几个字写在天鹅绒晚装上,激情交织于整场时装秀。秀场设置在一座古老的官邸内,那里是金碧辉煌或木质装饰的房间.
世界时装界的凯撒大帝: 卡尔&拉格菲尔德 Karl Lagerfeld
卡尔是举世公认最具领导潮流能力的设计师之一,他具有源源不断的新创意,每一季都推出精彩绝伦的新作。你永远无法猜到卡尔&拉格菲尔德下季将推出什么风格,因此你也无法用任何一种风格将卡尔&拉格菲尔德作以概括。
&1938年,出生于德国汉堡一富商家庭。
&1952年,14岁时全家移居巴黎。
&1954年,16岁初出茅庐获得国际羊毛局设计竞赛外衣组冠军,并由此跨入时装艺术生涯。
&1955年,成为巴黎时装大师巴尔曼(PierreBalmain)的设计助手。
&1958年,在让&帕图(JeanPatou)的时装公司工作。
星路历程:
&在芬迪公司工作的十几年里,卡尔&拉格菲匀尔德创作出大量高雅、新颖、大胆、极端女性化的精美时装。他被誉为芬迪的改革者。而他与克洛耶的合作是名师与名牌珠联璧合的典型。
&1973年,刚满35岁的卡尔&拉格菲尔德已被公认为巴黎时装界的中坚人物。
&1983年,卡尔&拉格菲尔德的时装生涯跨上新的台阶,他接受了盛情邀请,担任巴黎著名的夏奈尔公司首席设计师。
&夏奈尔是20世纪杰出的时装大师,她开创的简单朴素、优雅、活泼的现代女装,将巴黎女性从繁琐华丽的拖裾长裙和珠光宝气的首饰中彻底解脱出来。成为20世纪职业女性的着装典范。卡尔&拉格菲尔德在新的挑战面前头脑清醒,在保持夏奈尔简朴优雅风格的前提下增添活泼趣味,使之变得更加年轻、现代和成熟。他将原来的黑色、米色等无彩色系转变为艳丽色调,并缩短裙长以露出膝盖。他在貌似原汁原味的同时带入自己的风格,使人耳目一新,如1991年的夏奈尔式品牌新作是传统外套配迷你牛仔裙,缀以闪亮的夏奈尔式钮扣与链饰,颇合年轻人的口味。使夏奈尔套装一下由20年代的风格跨入80到90年代。事实证明卡尔&拉格菲尔德不愧为夏奈尔最合格的接班人。
&1984年,拉格菲尔德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Lagerfeld)。他艺高胆大,同时为三个品牌设计,称得上是巴黎界的一个奇迹。
&1994年,卡尔&拉格菲尔德在巴黎推出了春夏女装,他的克洛耶女装抒情浪漫,洋溢着新古典气息,柔软面料。紧贴着肌肤的裁剪,色彩为金褐、烟灰、灰褐、鼠灰、褪旧玫瑰红等朦胧色。模特的弯曲发型复古加漂染,被观察家誉为90年代成熟女性的着装典范。他设计的女装暴露的透明紧身衣、胸罩、腹带,下摆剪口的鲜明上装,加上模特的塔型假发,厚底面包鞋,风格大胆硬朗。夏奈尔女装由窄肩上装、褶裥不对称裁剪裙子构成,内配粗花呢,例如胭脂色、粉红、大红色,在巴黎新装一片白色海洋中显得艳丽醒目,博得阵阵好评。
色彩魔术师: 高田贤三 Kenzo Takada
在二十多年的设计生涯中,高田贤三坚持将多种民族文化观念与风格融入其设计,他不仅是时装界的杰出人物,亦是多元文化的推崇者和融合者。生自日本现已定居法国的他从各式各样的文化模式之中吸取精华,将各种不同的文化有机结合。
1939年2月,出生于日本东京。
就读于日本文化服装学院。
1960年-1964年,任&Sanai&(三爱)百货公司任设计师及日本《装苑》(So-en)杂志图案设计师。
1965年起巴黎自由设计师,设计稿件出售给Louis Ferand(路易斯&费罗)公司及《世界时装之苑》(ELLE)杂志社等,曾在Pisanti(皮萨蒂)服装公司任设计师。
星路历程:
&60年代中期,到法国求学。那时的高田贤三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为了解决经济上的问题,他什么都做过,其中包括工地工人。高田贤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向父亲及身边的人证明,自己加入时装界并非不切实际的一时冲动。
&1970年,在巴黎开设了第一家时装店Jungle Jap(日本丛林),从此步入巴黎这个时装大都会,与此同时,五花八门的巴黎时装强化了他的时装观念,促成了他在时装设计理念和技巧上的成熟。
&高田贤三抓住法国《ELLE》杂志发掘新人的机遇,成为Bon Magique品牌的设计师,打开了在巴黎时装舞台上的成功之门,并从中脱颖而出。
1960年,获得日本时装界一个重要奖项---Soen大奖
获时装界最高荣誉的最年轻的设计师: 马克&雅各布斯 Marc Jacobs
有&坏孩子&之称的这位美国服装设计师,作为Louis Vuitton品牌的设计师依旧我行我素:长发、纹身,一幅摇滚的打扮,在行为上也是如出一辙:如拒绝CFDA奖,出席正式场合还是不加梳理的头发,脚上穿着网球鞋的模样。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赢得&纽约金童&的赞誉。
&日,于纽约出生。
&1979年,16岁为Charivari做过设计,活跃于54工作室。
&1981年,毕业于Highof Artand Design,后就读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与Robert Duffy合伙组成Jacobs Duff Designs Inc。
星路历程:
&1986年,得到KashiyamaUSA支持,推出首次以个人名字为卷标的系列。 
&1988年,25岁时入主第七大道的Perry Ellis,参加Vanity Fair。
&1995年及1996年,分别推出二线女装系列及男装,并作全球发行。
&1997年,加盟Louis Vuitton为Artistic Director。
&2000年,在春夏系列展示中,他设计了一款样式简单的轻质毛料打褶长裤,其兜口边饰以闪光的珠子。神奇的多色印花将一款普通的职业装变为性感的礼服。虽是源自70年代未的职业女性的服饰外观,没有俭朴或隐藏的富有,这与带有纽约时尚的Jacobs自己的风格路线完全不同。
&2000年,秋冬纽约时装周上,不同于那些成熟稳重的&仕女&风,他推出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作品,继续朝着&坏品味、上好材质&的路上走去。这次Jacobs的女人穿着或是女学生似的直筒裙装加套头毛衣,或是略呈方形的斜纹软呢夹克、略短的及膝裙;有些款式受60年代Andre Courrege影响,或是圆形环装饰的外套,或是尼龙小碎花套装;晚装为一系列介于皱纹纸彩带和川久保玲式绉褶的A型小礼服;而Marc Jacobs第一个手袋系列亦同时亮相,复古加上大的银色圆形扣环,是其最大特色。
1987年获颁The 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CFDA)Perry Ellis Award for New Fashion Talent。
92获赠The Women&s Designer of the Year Award。
在创造中寻找华贵的感觉: 尼娜&瑞西 Nina Ricci
凭着对服装的热爱与执着,尼娜18岁便开始主持一间设计室的工作,她服装以别致的外观、古典且极度女性化的风格深受优雅而富有的淑女青睐,赢得了良好声誉。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尼娜&瑞西品牌依然是时装领域中最响亮的名字之一,其间设计师虽几经更迭但依然独具风范。
&1883年出生于意大利吐温,儿时的她就已经对服装倾心神往。
&12岁时举家移居法国。由于当鞋匠的父亲不幸早逝,困窘的生活使她不得不到裁缝铺做学徒,以此谋生。少年时期的限辛困苦不但磨练了尼娜的意志,也使她积累了许多服装剪裁方面的技艺,为此后的设计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星路历程:
&1905年,成为当时服装界崭露头角的青年设计师。
&1932年,失去丈夫的尼娜在儿子的再三鼓励下,决定自立门户,不再以出卖设计纸样的方式进行经营,而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时装公司。这时尼娜已近半百,为了帮助母亲,27岁的罗伯特放弃了前途远大的广告事业,脱身出来负责公司的业务管理与市场营销,就这样母子二人在巴黎卡皮辛大街20号开办了第一家尼娜&瑞西时装店。
&成立公司之后,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尼娜主要负责服装的设计创作。极女性化的设计风格,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
50年来服装界成功的典范: 皮尔&卡丹 PierreCardin
皮尔&卡丹,是50年来服装界成功的典范,也是一个闻名全球的品牌。1950年,在创造欲的驱使下,皮尔&卡丹开始独立创业。从此,他凭借独特的创造力和高明的经营眼光,不断开拓设计领域,在五光十色、群芳斗艳的巴黎,很快打开了市场。
&1922年,生于威尼斯,双亲都是法国人,在意大利度过童年
&1924年,随全家迁回法国
&1936年,14岁时到裁缝店当学徒
&二次大战期间,在维希市的法国红十字会任会计
&23岁向巴黎进发,途中遇见一个以咖啡渣算命的老妇,她对卡丹说:&你将会做征服世界的工作&。果然,皮尔&卡丹不平凡的生涯就此开始。
星路历程:
&1954年,他开设了&夏娃&女装店。
&1957年,开了&亚当&男装店。
自从开创自己的品牌以来,皮尔&卡丹在时装界就是一个富有震撼力的人物。他在时装造型上的大胆创新,每次都让人们惊诧不已。
&1964年。他参宇航员的装束。创造了铠甲式的针织&宇宙装&,给时装界带来了一个赏心悦目的新面貌。
三次获得时装设计最高荣誉奖---&金顶针&奖
全美十大设计师之一: 拉夫&劳伦 Ralph Lauren
拉夫&劳伦的精明之处在于让全世界都心悦诚服:能圆购买lauren品牌之梦,便身价倍增。他展示商品的办法别具一格,店内表现的是一种家庭氛围,这种方法非常成功,开在麦迪逊大街的商店第一年的销售额就超过三千万美元。
日,在纽约的布朗克斯诞生于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人家庭。
1951年,12岁的拉尔夫下课后要去打工,但那时的他已经能很得体的穿衣服,使本不昂贵的衣服看起来很时髦。
在曼哈顿内的劳伦设计学校学习设计,同时在两家手套公司做店员。
1967年,在一家名为A.Rivetz的领带制造公司做设计师,并从此开始,建立他的时装帝国。
星路历程:
&1967年,在A.Rivetz公司工作时,开始设计宽的领带。
&1968年,随着他设计的领带的流行和50,000美元的贷款,建立了Polo时装公司,开始了他的商人生涯。他选择Polo这个名字因为它的样式和商标总是能激起人们的兴趣。
&60年代后期,布卢明代尔的窄式领带取代了拉夫尔的款式,宽式领带被拒绝在任何一家百货公司里出售。但是随着Polo品牌的成功,零售商们的目光又很快的回到了拉夫尔的身上。
&80年代早期,将朴素的谢克风格引用到时装设计领域,开始了注重简洁的设计。
异军突起的澳洲设计师典范: 瑞奇&泰勒 Richard Tyler
澳洲时装界出过不少人才。来自墨尔本的时装设计师瑞奇&泰勒二十年前西渡美国,以天赋和努力在竞争激烈的时装中心纽约稳占一席之地,影响力与Calvin Klein、Armani等名牌不相伯仲。
&80年代,到美国时装界发展
&1997年开始,担任世界著名品牌贝博洛斯品牌的总设计师
星路历程:
&为最新一届金球奖影后Calista Flockhart设计领奖的晚装。
&为汤姆&克鲁斯、妮科尔&基德曼等大明星设计服装。
&在今年艾美奖颁奖典礼上,为Heather Locklear设计了一袭白色的极低胸晚装。据说当她穿上这袭令她丰满的胸脯呼之欲出的晚装时,她的两岁女儿欲跑来给她一个拥抱,吓得她连忙大叫:&小心我的裙子!&
&日的黄昏,纽约哈得逊河,邓文迪身穿瑞奇&泰勒为她特别设计的乳白色丝绸结婚礼服,与她的新郎默多克深情拥吻。
&为2001年第43届格莱美奖得奖的R&B女歌手托尼&布莱克斯顿设计出席颁奖典礼的礼服,令她大出风头.
针织女王、摩登女性的典范: 索尼亚&里基尔 Sonia Rykiel
1930年,出生于巴黎纳河右岸的贫困区
被誉为&针织女王&的索尼亚&里基尔的名字不断地和各种奖项、荣誉联结在一起。她不仅是一位服装设计师,也是作家、艺术家。时装界中真正能够称为大师级的女性设计师并不多,索尼亚&里基尔的设计却创下了摩登女性的典范。
星路历程:
&1973年起,担任&巴黎成衣及女装雇主联合会&的副会长长达20年之久。
&1968年,创办公司,在巴黎成立第一家服饰店。
&1984年,著名导演罗伯特&阿特曼(Robert Altman)在观看了索尼亚&里基尔的发布台会后,产生了为里基尔拍部电影的想法。他导演的影片《成衣》中,索尼亚&里基尔被塑造成一个敢于向整个服装界挑战的&女英雄&,轰动了世界影坛。
&将衣衫的故事写进了自己的书《红唇》和《我情愿赤身裸体》的书中,并因此被认为是很有天赋的作家。
1973年,荣获法国荣誉勋章
力挽狂澜的设计高手: 汤姆&福特 Tom Ford
&1962年,出生美国得克萨斯州。
&于Santa Fe长大,曾于纽约及巴黎的Parson Schoolof Design修读时装及室内设计。
&年,于Chloe实习,担任媒体宣传Francede Dieuleveut的助理。
&1986年,回纽约发展,为Cathy Harwick工作
这个剃着小平头的德州男子曾经当过模特,在秣兵粝马了多年之后于96-97年推出了一系列以70年代为主题的设计,一炮而红,彬彬有礼地挽救了岌岌可危的Gucci,使这个濒临破产的品牌奇迹般地成为以后几季世界时尚界的宠儿。
星路历程:
&1990年,加入Gucci。
&1994年,成为创作总监。
&1996-97年,推出了一系列以70年代为主题的设计,一炮而红,彬彬有礼地挽救了岌岌可危的Gucci。
&最近,TOMFORD还与GUCCI公司的总裁DESOLE(德.索勒)先生一起,成功收购了法国名牌YSL(伊夫.圣.洛朗)公司。今后,他还将更多地参加进YSL的各项设计中,世人已经拭目以待。
&2000年,出任YSL创作总监。
1996VH1最佳女装设计师大奖和最佳男装设计师大奖。
1999年最佳女装设计师大奖。
时装界最不安分的老太太: 维维安&威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
1941年,出生于英国 ,今年已经60岁的英国设计师维维安&威斯特伍德无疑是时装界最不安分的老太太。她曾被美国时装权威《Women&s Wear Daily》喻为二十世纪最具创造力的时装设计师,以puck、sex和streetculture为主要设计原素。
星路历程:
&1971年,创立品牌,与男友Malcom McLaren在伦敦King&s Road开设了第一间以puckgroup顾客为主的Rockbotique。
&1981年,在第一个时装展中,以&Pirate&及&New Romanticism&为题的Gold Label系列在欧洲时装界声名远播。
&1993年,Anglomania系列的诞生,令维维安&威斯特伍德的设计更趋年轻化。
&1999年,她离开生活了50多年的英国,前往巴黎发展。
&2000年,其因设计独特怪异,引人争议。在时装界独树一帜,随着年龄的增加,她的设计依然锋芒不减。
吹毛求疵尽善尽美的设计师: 瓦伦蒂诺&加拉瓦尼 Valentino Garavani
&1932年5月,出生于意大利。
&1948年前,在米兰学习法语和时装设计。
&1949年-1951年,在巴黎时装联合会设计院学习服装设计。
&1950年-1955年,在Jean Desses(让&德塞)公司任助理设计师。
&1956年-1958年,任Guy Laroche(纪&拉罗什)助理设计。
&1959年,任Princesslrene Galitzine(伊勒娜&加利特赞公主)助理设计师。
瓦伦蒂诺1959年初涉时装界,是少数几位闻名世界的意大利设计师之一。巴黎的同行把他看作旗鼓相当的对手。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是瓦伦蒂诺对于设计所抱持的信念。如果你有机会,请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们精致得好像是艺术品,因为他太吹毛求疵了。
星路历程:
&1959年,初涉时装界,通过孔多蒂(Condotti)公司在罗马的展览会上展出了一百多种款式的时装&&他首次设计的成套时装。
&1960年,开了第一家时装沙龙,在罗马成立了瓦伦蒂诺公司。
&1968年-1973年,瓦伦蒂诺公司被肯通(Kenton)公司接管。&白色系列&诞生,短裙配以蕾丝长统袜及简单平底鞋。
&1973年,瓦伦蒂诺重新购回了公司。
&1975年起,瓦伦傍诺公司开始在巴黎推出一套套成衣,展现了这位善于迎合顾客口味的时装设计师的艺术风格。
设计充满戏剧性及狂野魅力的新秀: 亚历山大&麦克奎恩 Alexander MacQueen
&1969年生于英国。
&1991年进入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获艺术系硕士学位。
&1993年起相继在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服装公司工作。
1969年生于英国的MacQueen,说起话来带浓厚的伦敦口音。虽然他是少年得志,并成为上等人乐用的设计师,但他却是来自中下平民阶层,并以此为荣。他的反叛个性也表现于不屑中产阶级的矫情造作,所以他的衣衫,总是在尊贵中隐现堕落气质。
星路历程:
&1992年,自创品牌。
&1993年,在伦敦成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
&在伦敦的一次时装展中被《Vogue》的著名时装记者IsabellaBlow采访报导,使他从此走上国际舞台。
&1996年,为法国著名的&纪梵希&(Givenchy)设计室设计成衣系列。
&1997年,取代约翰&加里亚诺担任Givenchy这法国顶尖品牌的首席设计师。
&1998年,他设计的&纪梵希&99春/秋时装展&在巴黎时装周上获得一致好评。
&他在1998年里为影片《泰坦尼克号》的女主角扮演者莱温斯莉设计了她出席奥斯卡颁奖晚会的晚装。
&近日,他在法国巴黎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时装展示会,以大胆的戏剧性的设想震动了世界服装设计界。展示会上出现的景象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各种动物图案、裁剪讲究的和服、全息技术制造的丝绸表演等,让人耳目一新。展示会上还展示了各种华丽的服饰,如带有金色丝绸翻领的黑色条纹女装和用鹳毛制作的淡黄色丝绸长袍等。
连续两次获得英国时尚奖(BritishFashionAwards)最佳设计师奖
充满摇滚与颓废气质的设计师: 安娜&苏 Anna Sui
&1955年生于底特律,还在小小年纪时,她已经将梦想设定在时装设计上。
&70年代到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深造。
&毕业两年之后做过一些运动服装设计和为同事---时装摄影师斯蒂文.梅瑟尔(Steven Meisel)作自由撰稿人。
&在著名的《时代》杂志长篇累牍地刊载她的文章之后,她决心要心随人愿地将其全部精力投入自已的设计中去。拥有中国与美国血统、身为第三代华裔移民的安娜&苏最擅长于从大杂烩般的艺术形态中寻找灵感:斯堪的那维亚的装饰品、布鲁姆伯瑞部落装和高中预科生的校服都成为她灵感的源泉。她所有的设计均有明显的共性:摇滚乐派的古怪与颓废气质。这使她成为模特与音乐家的最爱。
星路历程:
&毕业后,苏决心要心随人愿地将其全部精力投入自已的设计中去后,在私人的寓所里购置了一台缝纫机,从此开始独闯天下。
&80年代,苏古怪的、充满了古老情致的风格并不被华而不实与品牌崇拜的潮流所接纳。
&90年代初期,她设计的洋娃娃式的套装正好与萌芽期的吉拉吉运动(grunge movement)相合拍。
&1991年,她终于举办了第一个时装发布会。
&1992年,在纽约SoHo地区的113条格林街道开了自己的时装用品商店。商店反映出清楚的口味:组合跳蚤市场家具和异想天开的玩具娃娃摆在紫色墙和红夹层的房间里。
&1993年,她的小时装店顿时门庭若市,吸引了许多模特与年轻的时尚一族。从那时起,苏继续采用她的专利---那种不辨纪元与流派的折衷主义。
&1996年,秋冬时装发布会上,她的一款设计灵感来自于大导演肯.罗赛尔(Ken Russell)1920年的一部片子,天鹅绒、斜纹软呢的搭配,点缀亮金属片,羽毛帽子和珠串手袋。
&1997年,安娜展示了她服装以外的其他产品:在威尼斯、意大利、巴林生产的鞋、天鹅绒,丝绸,专利皮革,蛇和蜥蜴皮,及小山羊皮包。
&这一年,苏启动了她的芳香美容生产线。签署了批准德国的公司经营Wella的协议。Wella与日本化妆品制造者阿尔比恩一起分享安娜的&美丽&生意,并举行了颜色化妆品和皮肤护理许可证协议签定。在协议下,WellaSui香水制造商和销售将其产品介绍给日本。
&1999年,秋冬时装发布会上,回顾了1965年乡村民谣的风潮。模特们后背背着吉它,身穿印有黑白交织的格子或链环图案的衣服、阿富汗编结衫和Marimekko风格的套装
成功演绎童话色彩的设计师: 本哈德&威荷姆 Bernhard Willhelm
1972年,出生于德国。
1993年,到University of Tier修读时装设计课程。
1994年,转到Antwerp&s Royal Academy修读Fine Art,与Antwerp Six(比利时六子)是师兄妹。
如果说二十世纪的时装界是日本、伦敦及巴黎设计师领风骚的年代,到了21世纪,比利时分子亦加入分一杯羹。继比利时六子相继闯出名堂后,同样来自比利时的本哈德&威荷姆,亦凭着充满乡村及童真味道的设计而渐见成绩。
&在学校期间曾是Alexander McQueen及Vivienne Westwood等多位著名大师的助手。
&1999年,发表首个时装系列,名为&Bernhard Willhelm&,推出后获得一致好评。
&2000年,推出名为&PlanetenwesenII 20th Century Girl&的秋冬系列,这也是他第三度发表的个人作品。
&2001年,其春夏系列已面世,除女装外,还首次发表男装系列,继续以花草树木作主题,继续演绎童话色彩。
在数年来的时装生涯中获奖无数
1996年,获由《Belgian Fashion Magazine》举办的&Knack-Weekend&奖项
1998年,获Flemish Fashion Institute荣誉奖等
纽约第七大道的王子: 卡文&克莱 Calvin Klein
&194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
&1959年-1962年,就读于著名的美国纽约时装学院(F.I.T)。
&1962年-1964年,担任丹&米尔斯坦(Dan Millstein)助理设计师。
&1964年-1968年,为自由设计师。
卡文克莱是一个全方位的设计师,不论是正牌、副牌或任何一个产品路线,他都有完整的企划想法。现在,他旗下一共有三个主要的服装路线,而配件则依服装表现来搭配设计。现年56岁的他在纽约时尚界的一言一行都被媒体注视着,有&纽约第七大道的王子&的封号。
星路历程:
&1968年,与人合作创办Calvin Klein&卡文克莱&公司。
&1991年,公司进行重组。
&90年代,出色的一则广告:鲁克&雪德丝在牛仔裤下不穿底裤极尽性感地说:&我跟我的卡文之间什么也没有。&这则广告虽然引来女权运动者的注意,被指称有鼓励以暴力虐待妇女的嫌疑,但仍不敌这款牛仔裤销售的直线上升。当Calvin Klein打响这成功的第一炮之后,他的事业扶摇直上,连续四度获得服装奖项的肯定寇蒂奖,旗下的副牌及相关产品,更是一个接一个推出,也难怪会有人以四处林立的麦当劳,来形容随处可见Calvin Klein的疯狂情况。
1997年,Calvin Klein将它在服饰领域取得的与辉煌续写进了手表制造业。在著名的Swatch集团合作下,CK WATCH CoLtd宣告成立;由此,年轻、时尚而极具个性色彩的CK表得以问世。
曾经连续四度获得知名的服装奖项。
最先重视女性造型线条的设计师: 克里斯汀&迪奥 Christian Dior
&1905年1月,出生于法国诺曼底
&1920年-1925年,攻读政治学
&1928年-1931年,画商
&1931年-1937年,自由设计师
&1937年-1939年,Piguet(皮盖)服装店助理设计师
&1941年-1947年,Lelong(勒隆)服装店设计师
&1946年,开设自己的商店
迪奥的名字&Dior&在法语中是&上帝&和&金子&的组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品牌Christian Dior(简称CD),自1947年创始以来,一直是华丽与高雅的代名词。不论是时装、化妆品或是其他产品,CD在时尚殿堂一直雄踞顶端。
最新产品及服务
&TT女性导购网
&中国广东广州天河区华景新城123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疾风之刃服装设计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