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发展比农村快的原因dota是什么么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108被浏览11704分享邀请回答6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阅读信息
新型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类型与发展趋势
【日期:】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阅读
  从农民进城程度这一角度来考察农村城镇化,新型农村城镇化可分为身体城镇化、身份城镇化、生活城镇化三种模式。农民的自由选择程度和身份强制程度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类型。身体城镇化是一种农民工式的城镇化,是落后地区农民进城务工与现有的城镇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城镇化程度最低;身份城镇化是一种征地与社区建设式的城镇化,是农民被迫的城镇化,这两种城镇化均是外生型城镇化方式;而生活城镇化是一种非迁移式的城镇化,它是内生型城镇化方式,是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城镇化,可能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和首选道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城镇化建设引领经济发展。很多学者对于城镇化问题有过很深入的研究,也有丰硕的成果。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则是一项新课题,“新型”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实施才是“新型”的城镇化?实践中很多地方都对此进行过探索,本文通过对三条新型农村城镇化道路的考察,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文献梳理与问题的提出
  关于城镇化研究,学者们都做出了很多富有成效的研究,总结出了许多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从城镇化的落脚或者从城镇化的载体来说,就有四种不同的模式,如小城镇化、中等城市化、大城市化及大中小结合之路。费孝通先生主张通过小城镇实现农村和农民的城镇化。①李子奈、侯红娅认为,小城镇不适应城镇化。②王臻荣、姚志民等主张走大城镇化的路子。③李强通过对这些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乡村生活城镇化”的模式。④
  从城镇化的时间来说,也有四种模式:同步城镇化模式、过度城镇化模式、滞后城镇化模式和逆城镇化模式。⑤从城镇化的动力来看,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墨西哥模式属于政府主导型城镇化,而欧美模式则是市场主导型城镇化。徐勇教授也从动力的角度将农村城镇化分为企业带动型城镇化、政府主导型城镇化、市场拉动型城镇化。⑥顾朝林认为,中国不需要拉美式的城镇化,因为拉美的贫民窟比较多。⑦朱敏还提出了“有城无市”的城镇化问题,认为“有城无市”的城镇化是一种伪城镇化。⑧
  这些模式、道路都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解释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城镇化过程。笔者将另辟蹊径从农民进城的程度来考察农村城镇化。从农民进城的程度来看有三种城镇化模式:身体城镇化、身份城镇化、生活城镇化。
  二、身体城镇化:农民工式的城镇化
  目前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不同类型的户口将农村和城市分隔成了“两个世界”。改革开放后,身体解放和劳动力的自由,使农民能够进城务工经商,但是“二元福利体制”下的户籍制度,农民身体进入了城市,身份并没有迁入城市,文化并未融进城市,“心”还在农村。笔者将这种城镇化称之为“身体城镇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从集体约束、集体劳动中解放出来,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能够外出务工经商。开始只有少数承包地比较少、难以养家糊口的农民或者能人外出务工经商;90年代以后不管田多田少,不管有没有能力,很多农民都外出务工。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估计,截至到2011年,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数量达到了1.59亿人左右。⑨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有几个主要的特点:
  一是就业在城镇,但是身份在农村。农民工已经在城镇就业,在现代企业工作。按照西方的人口统计标准,农民工已经城镇化,属于城镇居民。但是在中国,农民工不管是管理上,还是统计上都不算城镇人口。因为农民工的身份还在农村。城市只需要农民工的劳动,但是并不负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农民工只能拿“裸体工资”,无法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住房等社会保障,有时甚至工资都无法保障。虽然农民工可以享受部分城市公共设施,也能够购买城市住房,但是与身份对应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则难以享受。
  二是身体在城镇,但是归宿在农村。农民工就业和生活在城市,也就是说身体的输出活动和身体的输入活动均在城市,但是农民的归宿仍在农村。从农民工的心态来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农民工的身体已经进城,但是大部分农民工的心还在农村,因为自己的承包地、孩子和父母还在农村。从农村工的未来关怀来看,农民工干得再久,也不将自己当成城镇人,城镇只是一个暂时寄居地,打工结束还要回归故里,打工的归宿还是农村。
  三是生活在城镇,但是文化在农村。农民工已经在城市生活,吃喝拉撒与城镇人无异,但是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却没有城镇化,仍然坚守农村文化。由于当地政府不接纳、城市居民排斥,农民工生活圈子非常狭小。大部分农民的生活圈就是两点:企业――宿舍,而且居住地和工作地也相对边缘化,远离城市中心和城市居民。农民仍然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维持着农村的生活方式,保持传统的乡村关系网络,甚至打工农民之间互动也按照农村规矩。因此,农民生活在城市,但是生活方式仍是农村的,仍然坚守农村的传统文化。
  四是工作在城镇,但是权利在农村。农民工就业与身份分离、生产与生活分离,同时农民的工作与权利也出现了分离。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但是其作为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则在身份所在地――农村。一是农民的经济权利,包括就业权、资源分配权在农村;二是农民的社会权利,如新农保、医保、计生等社会权利由户口所在地政府提供;三是农民享受政策的权利,如惠农政策、汽车下乡等权利只能回原籍才能够享受;四是农民的政治权利,如选举权、监督权和政治参与权也只能回农村才能够享受。
  总体而言,在城镇,农民工只有“裸工资”和分享部分城镇的公共设施及付费的准公共服务,没有任何福利、社会保障,也无法享受政治权利。可以说农民就业在企业,生活在城镇,但仍然是农民身份,只能说是一个“半城市人”,即身体进城但是身份与资格没有进城,文化没有进城。笔者将这类农民称之为“身体城镇化”。
  “身体城镇化”是一种畸形的城镇化,无论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维度来看都有不少弊端。从经济层面看,“身体城镇化”导致了农民工输出地补贴、支持了输出地,有加剧区域之间“马太效应”的趋势;从社会层面看,加剧了城乡对立,割裂了家庭生活;从政治层面看,导致了农民工的奉献与权利的分离,在城镇农民工只有工作、奉献的义务,却没有分享成果和获取福利、被服务的权利。“身体城镇化”虽然避免了所谓的“贫民窟”问题,但是却扭曲了城镇化道路,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并将身体城镇化的成本全部转嫁给农民工及其家庭。
  “身体城镇化”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根源。从主观来看,国家、输入地政府及城市居民都不愿意让闯入城市的农民工完全城镇化。国家政策对于农民进入城市并没有完全放开,输入地政府也设置了不少障碍,城镇居民生产、生活虽然离不开农民工,但只欢迎农民工的劳动,并不欢迎农民工的城镇化。从客观来看,农民劳动力自由了,但是农民的身份及与身份相伴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无法自由流动。附着身体的劳动力可以城镇化,但是身份及其相伴的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却无法城镇化。虽然企业提供了生产资料,但是企业不提供如国有企业一样的福利,政府不提供城镇居民所享受的诸多公共福利和服务。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了打工农民只能“身体城镇化”,而无法实现“身份城镇化”。身体城镇化的根本原因是身体的自由与身份的不自由共同规制的,前提条件是经济比较贫穷。身体城镇化的解释模型可以简化为:身体城镇化=贫穷的经济+身体自由+身份规制(强制)。
  三、身份城镇化:征地与社区建设式城镇化
  在各地的城镇化中,还有一种城镇化类型,即农民本身并不希望城镇化,但是随着城镇扩张、新型社区建设,地方政府强制征地,农民被迫城镇化、社区化,即农民的身体可能没有城镇化,但是被迫获取了城市居民的资格或半资格,笔者称这种城镇化称为“身份城镇化”。“身份城镇化”分为两类:
  第一种类型:征地导致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扩张导致不少城郊农民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身份被接纳进入城镇。这种接纳又可以分为全接纳和半接纳,即完全变成城镇居民和部分享受城镇居民应有的权利。在很多城镇,被征地农民只能部分享受城镇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有些农民可能已经进城,也有些农民没有进城。被征地农民就业基本没有进城,虽然有些城镇给被征地农民一块留用地或者允许其承包物业,但是能够就业的农民毕竟是少数,总体而言农民就业没有进城。不管是完全城镇化还是部分城镇化,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都是非自愿的,与农民进城是自愿的身体城镇化形成鲜明对比。被征地农民虽然生活城镇化了,但是文化还是农村文化,包括人际交往、风俗习惯、社会网络等都没有改变,依然遵从“熟人社会”的习惯。
  第二种类型:新村镇建设导致的城镇化。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实施新村居和新村镇建设,许多农民被迫顺应“以地换保”、“以宅换房”的政策,也就是“被迫上楼”。“被迫上楼”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只要农民的土地,但是不给农民以城镇居民的身份,农民的身份没有改变。另一种情形,要农民的土地,也给农民城镇居民身份。我们所说的“身份城镇化”是指第二种情形。客观地说,“以宅换房”和“以宅换保”有一部分农民是自愿的进城或者“上楼”,但是大部分是“被迫上楼”、被迫进城。按照中国人口统计标准,“被迫上楼”的农民因为有城镇居民身份,属于城市居民,但是这部分农民虽然有了城镇居民身份,但是就业没有进城。有些农民身体也没有进城,生活也只是社区化(非城镇化),享受的保障也只是部分保障,文化基本没有改变。
  在此我们可以将“身份城镇化”的特点归纳出来:一是身份进城,但是身体尚未完全进城;二是资格进城,但是就业没有进城;三是归宿进城,但是文化完全没有进城。除此之外,对于身份城镇化的农民而言,身份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地缘关系,家庭成员也没有分离,没有“候鸟工”的漂移现象;身份城镇化的农民,不再拥有承包地,大部分的家庭不再拥有宅基地;身份城镇化的农民,其社会关系整体地移进社区或者移进城镇,其归宿感并不明显,对前途的方向感还不如身体城镇化的农民。身体城镇化的农民的目标明确――主要是回乡村发展和生活。
  “身份城镇化”是一种外部强制的城镇化,属于一种强制性的身份改变,没有任何内生性城镇化的特点,同时伴随着承包地和宅基地的丧失。身份城镇化对于城市来说是必要,但是对于被迫进城的农民来说则并非必要,“被进城”或“被上楼”的农民也未必准备妥当。虽然身份城镇化完全或者部分解决了进城农民的城镇身份和资格问题,但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和财产丧失了(一般是非等价交换),大部分农民无法在城镇就业,依然沿袭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网络。虽然被圈进城、住上了楼房,但是农民仍然认为自己是农民。身份城镇化的负效应比较大:一是随着身份的获取,农民失去农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条件;二是身份城镇化无法解决农民的就业、工作问题,进城农民既不能种田,也不容易就业;三是农村文化和生产方式被整体移入城市,在农民身份城镇化的同时,城镇也农民化了。
  身份城镇化的支配性因素是城市扩张与政府强制。在城镇化过程中,虽然农民有身体和劳动力的自由,但是身份的认定却是自己无法决定的。这其中,地理位置对身份城镇化也有决定性的作用,居住在郊区的农民更有可能被城镇化。因此,“身份城镇化”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城市扩张、政府强制和地理位置。其模式可以表示为:身份城镇化=城市扩张+政府强制+地理位置
  四、生活城镇化:非迁移式的城镇化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广东、浙江等地区,一些村庄既没有迁移进城,也没有被城镇扩张吞没进城,而是就地对村庄进行改造,不仅硬件方面有城镇化的设施,更重要的是生活方面有城镇化的质量,文化方面吸纳城市文明改造农村文化。这类村庄的村民,虽然其身份没有被认定为城市人口,也没有城市资格,但是其生活则是完全的城市生活,农民都认为他们已经城镇化,其生活比城市还要好。笔者将这种城镇化称之为“生活城镇化”。生活城镇化可分为三种类型:
  身体未进城,但是生活方式已经城镇化。广东、浙江等地有些村庄,村集体经济势力比较雄厚,村庄按照城镇化标准建设:街道、路灯、公园、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有些村庄还建设污水处理系统或者将污水处理系统与城市污水系统对接,街道定时清扫并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城镇生活应有的公共设施,村庄完全提供。另外,更重要的是家庭完全按照城镇居民一样生活,自来水、管道煤气、抽水马桶、现代化的厨房等应有尽有。村庄公共设施和家庭生活设施完全城镇化,虽然身体没有进入城镇,但是农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城镇化,生活方式与城镇居民无异。
  就业未进城,但是社会保障已经城镇化。村庄除了提供类似城镇的公共设施外,还帮助农民享受城镇的公共服务。生活城镇化的村庄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城镇居民的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面向辖区的所有居民,包括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低保、计划生育补贴都一视同仁。提供者主要有两个主体:一是政府提供,如计划生育、低保,农民能够同等享受;二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有资格限制或需要购买的公共服务,村庄资助农民参加,如城市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以说,农民就业未进城,其社会保障已经城镇化。
  身体和就业已进城,但是形式化身份还在农村。在这类村庄也有一些农民已经进城就业,身体进入了城镇,也在城市就业,甚至也在城镇吃饭,但下班后要返回农村的家。这类农民身体和就业都已经进城,但是生活还是在农村。但是这里的农村与“身体城镇化”、“身份城镇化”的农村有较大差别,村庄内部的设施与城市几乎没有区别。这类农民还通过工作的企业加入城市职工养老、医疗保险。这类农民除了身份是农民外,与城镇居民已经没有区别。其原因是农民不愿意将户口迁入城镇,农民仍然将“形式化身份”留在农村。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活城镇化”的特征:生活方式已经城镇化,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在村庄和农民共同作用下正在缓慢地改造,这是一种主动的改造和适应,“生活城镇化”的村庄和农民归宿感明确。总而言之,“生活城镇化”的农民执意保留着的形式化农民身份并居住在不亚于城镇的农村社区。
  “生活城镇化”是一种内生的城镇化方式,内生于村庄经济发展和所在地区经济实力,生活方式、就业方式、身份方式都是农民自愿选择的结果。身体自由、劳动力自由与生活城镇化的关联性不大。地理位置对生活城镇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只有离城比较近的地方且未被纳入城镇发展的村庄,另外还有成建制的社区,才有机会选择“生活城镇化”。所以,“生活城镇化”受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经济实力、自由选择、地理位置。我们可以将此“生活城镇化”表述为:生活城镇化=经济实力+自由选择+地理位置
  五、进一步讨论:三种模式的比较
  前面对身体、身份和生活城镇化的特点、分类、形成原因及决定模型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对三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考察三种模式的异同、优劣及发展前景。
  (一)城镇化动力比较
  身体城镇化由劳动力输出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劳动力自由程度以及城市对身份的控制程度三个因素决定。身份城镇化由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和政府强制三个变量决定。生活城镇化由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和自由选择三个变量决定(见表1)。
  身体城镇化与生活城镇化有两个决定因素相同――经济因素和身份强制因素,只有变量二不同。身份城镇化和生活城镇化也有两个决定因素相同――经济因素和地理因素。身体城镇化和生活城镇化模型的决定因素只有经济因素相同,一个因素完全相反,一个因素完全不同。
  三类农村城镇化模式的决定因素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变量:身份规制程度、经济发达程度、地理位置、劳动力自由(包括居住选择的自由)。其中,经济发达程度是一个前提条件,地理位置是一个客观因素,农民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地点。真正决定不同类型城镇化的因素就是自由选择(包括劳动力自由和居住自由)、身份规制程度或强制程度。
  从图1可以看出,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身份强制程度大与自由选择程度低两个因素作用将会导致“身份城镇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身份规制力大与劳动力自由选择度大两个因素作用导致劳动力流动与“身体城镇化”;在经济发达地区,身份规制程度较小和自由选择度比较高两个因素作用容易形成“生活城镇化”。可见三类城镇化是由不同的外部条件和不同的内因形成的。
  (二)城镇化程度比较
  城镇化分为形式化城镇化和实质性城镇化。前者按照国家统计标准衡量,后者按照城镇化的实质享受程度来衡量。如果将城镇化视为一个光谱,则三类城镇化位于光谱的不同位置,即城镇化水平有较大的差异。
  从形式城镇化水平来看,城镇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身份城镇化、身体城镇化和生活城镇化。身份城镇化程度最高,因为地方政府已经将征地和新村居建设的农户全部统计为城市居民,当然公共福利、公共服务是否与城镇居民完全一致则是另外一回事;其次是身体城镇化,因为在很多专家眼中,这部分在城镇务工经商且工作6个月以上的农民应该视为城镇居民;最后是生活城镇化,虽然生活城镇化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生活,但不符合政府统计标准,所以形式城镇化最低。
  从实质城镇化水平来看,城镇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活城镇化、身体城镇化和身份城镇化。生活城镇化最高,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农民自我认同程度最高,农民享受了城镇化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和公共福利,文化也趋向于现代城镇,只是农民不愿意将户口转为城镇居民;身体城镇化程度最低,主要原因是农民除了身体进入城市、劳动力进入企业外,社会保障、公共福利等都没有进城,身体虽然进城,但是仍然遵循农村传统和习惯,农民也不将自己视为城镇居民。身份城镇化程度居中主要是其身份已经城镇化,部分的享受城镇公共设施、公共服务。
  (三)优劣评价与前景
  “身体城镇化”是落后地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与现有的城镇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身体城镇化”与其说是一种城镇化,倒不如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一种城镇寄居方式。这种城镇化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如低工资、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问题。“身体城镇化”能够长期存在,主要原因是农民能够得到在农村无法获得的货币收入,输入地政府能够获得廉价的劳动力,劳动力资源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最优配置,经济效率比较明显。也就是说,“身体城镇化”经济效率大于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的获取是以巨大的社会成本为代价。“身体城镇化”涉及到的群体比较大,即使国家放宽进城条件,城镇也无法完全吸纳,更无法完全接纳打工群体的家庭。固然如此,身体城镇化还是会延续一段很长的时间,国家也正在逐渐放宽进城条件,接纳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且已融进城镇生活的农民工,使身体城镇化的农民的身份也逐渐城镇化,从一个“半城市人”变成完整的城市人。
  “身份城镇化”是城市扩张和政府强制的必然结果,其城镇化程度也要高于“身体城镇化”,但是身份城镇化还可做得更好一点:一是可以降低强制程度,给农民以充分的选择;二是农户的土地和宅基地征用可以用市场的方式,根据市场价进行等价交换;三是国家对农民的保障完全可以与城市同步,而不应该是“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等半城镇化的服务、“二等公民”的服务;四是被征地农民完全就业有难度,但是将无法就业的农民纳入失业保险范围还是可以的。虽然身份城镇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过程,但各级政府可以不仅仅是“身份城镇化”,还可以将身份与身体、生活一并城镇化,使被征地农民、新型社区的城镇化一步到位。
  “生活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属于渐进的内生型城镇化,对社会、家庭、城市带来的冲击比较小。生活城镇化建设成本比较高,但是社会成本、交易成本比较小,负面作用比较小。它是农村和农民主动的城镇化,因此阻力比较小。生活城镇化最终的目标并不是让人们进入城市,也并不一定都是征地,如果村社区能够具有城镇的功能,农民能够主动向城镇生活过渡,国家能够让这些村庄的农民享受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活城镇化将是农村和农民最好的选择。虽然生活城镇化还没有完全纳入国家统计范围,但它应该是中国农村和农民城镇化的重要方式。除非必须征地、必须进城,比较远离城区的农村和农民可以逐渐通过农村社区化而最终走向城镇化,其路径是:分散村庄―农村社区―农村城镇。
  六、结论
  三种农村城镇化模式是城乡二元福利、户口制度及地区和家庭经济发展程度的必然结果。身体城镇化主要受制于二元的福利、户口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以及输入与输出地经济发展差距。只要影响因素不改变,身体城镇化将会持续。身份城镇化则是政府的经济扩张与行政强制的结果,同时也与政府对于身份城镇化的农民多“取”少“予”有着重大的关系,如果政府能够在土地进城的同时,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来为农民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农民的身份与身体将会同步城镇化。
  生活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活城镇化不反对农民身体进城,但是更看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的城乡均等,生活方式的城乡一致。在我国现有国情下,农民全部进城可能不太现实,但让农民享受到政府的公共服务、享受到城镇的生活则是当务之急。因此,生活城镇化可能将是中国未来城镇化的首选道路,也是震荡最小,成本最低的一种城镇化方式。
  注释:
  ①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载《费孝通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李子奈、侯红娅:《中国农村城镇化模式的需求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③王臻荣、姚志民:《关于强化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第3期。
  ④李强:《如何看待我国城镇化现象》,《人民日报》2006年12月8日。
  ⑤叶连松、靳新彬:《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⑥徐勇教授在与博士生讨论时提出的观点。
  ⑦顾朝林:《我们不需要“拉美模式”的城市化》,《人民日报》2010年4月8日。
  ⑧朱敏:《有城无市的城镇化模式急需改变》,《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11月25日。
  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本网申明:转载本网站的信息,务请注明来源。本网转载的其他媒体信息,旨在信息共享,
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删除。
┊┊ ┊┊┊
Copy right 2015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四川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承办: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发展中心技术支持:成都博州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QQ: 网站QQ群: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推荐使用360、Firefox、Sogou)登陆本站点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我的图书馆
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兼论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之路&[内容摘要]&&& 本文在对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小城镇建设是在理论矛盾、制度矛盾、现实矛盾的激荡中发展的,并进一步指出了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以及现有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瓶颈作用,而导致的小城镇的规模过小、布局不合理、盲目建设、基础设施薄弱、质量不高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小城镇概念的界定,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在对各种观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建制镇。本文选取了在小城镇发展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和巴西进行了发展层面上的横向纵向的对比研究,同时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出现的城郊卫星城镇、工业主导型、商贸带动型、交通枢纽型、工矿依托型、旅游服务型、区域中心型、边界发展型、移民建镇型、历史文化名镇等十种小城镇类型,并从小城镇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关系、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小城镇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小城镇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陕西省商洛市在小城镇发展中的实践经验,首先分析了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成效——总体规模逐渐扩大、聚集功能有所增强、小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镇域特色产业逐步得到明晰、区域环境明显改善等,其次指出了商洛市在小城镇发展实践中存在的乡镇工业难以形成特色,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聚集和辐射能力不强、规划缺乏超前意识,生态规划严重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机制不灵活束缚了小城镇发展等问题,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八条建议,即确立明晰的小城镇发展原则、确立科学的小城镇模式定位、确立合理的小城镇规划布局、确立与时俱进的小城镇创新体制、确立具有可行性的小城镇建设新举措、确立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新格局、确立具有生态观的小城镇发展新方向、确立具有现代服务意识的城镇新形象等一系列对策建议。[关 键 词]小城镇& 集聚功能& 经济发展[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问题的提出………………………………………………………………… (4)1.2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状况…………………………………………………… (4)1.3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 (7)1.4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7)1.5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8)第二章 小城镇发展理论综述2.1小城镇概念的界定………………………………………………………… (9)2.2国内外小城镇发展模式…………………………………………………… (10)2.3小城镇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5)第三章 商洛市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3.1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成效………………………………………… (18)3.2商洛市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与障碍……………………………………… (20)3.3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选择模式…………………………………………… (23)3.4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 (25)第四章 结束语4.1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40)4.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0)注释 ………………………………………………………………………………… (42) 参考文献……………………………………………………………………………& (42)&&&第一章& 绪论&1.1问题的提出&&& 走城市化发展道路,这是已被世界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所普遍证明的一条行之有效的经验。随着我国工业化不断发展,工业化推动的城市化效应也在进一步显现,所以,探索我国城市化发展之路,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经济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在几十年的时间中集中有限的社会资源发展工业,工业化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有自我特点的工业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城市文明普及和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具有严重的滞后性,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逐步表现出来。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之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迅速加快,关于城市化的研究也方兴未艾。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背后,所隐含的速度上的盲目性,规模上、结构上的不合理性等特点逐步暴露出来。&&&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上,也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应该走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之路,这样做到经济效益上的大聚合、吸引力上的大市场”,有的学者针对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所带来的交通拥挤、社会秩序不佳、生态环境污染,生活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中国应该走适度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小城镇的道路”[1],这种观点已经得到许多人的赞许,一些成功的经验也佐证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科学性。一方面,如果没有大城市的依据和辐射,中小城市的发展难以进行;另一方面,如果不积极发展小城镇,我国巨大的、素质还比较低的农业劳动力就无法有效转移[2]。产业结构也无法有效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也无法有效改变。但是,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科学界定小城镇,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有哪些启示,我国小城镇发展都有哪些模式可选择,处在西部欠发达的陕西省商洛市的小城镇发展又有何异同,今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如何深入,本文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等理论,结合一系列实际数据来探讨和论述这些问题。1.2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状况1.2.1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截至2004年,全国农村小城镇已发展到55000多个,其中建制镇14500多个(含城关镇2000个),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37000多个[3],国营农林牧渔场场部所在地1000多个。小城镇职工人数已占全国乡镇企业职工人数的50%以上,小城镇乡镇企业产值已占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的60%以上。众多的小城镇已呈现出文、教、卫、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经济效益、社会功能同增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中国小城镇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 &&& 一、我国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非农就业比重增加。2002年平均每个建制镇有32309人,比1999年增长9.3%,从业人员16719人,其中非农从业人员占40.3%,非农就业比重比1999年增长4.2个百分点。&&& 二、小城镇经济实力增强,产业支柱凸现,成为振兴和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载体。全国平均每个建制镇的财政收入、乡镇企业缴纳税金和居民年末存款余额分别为1136万元、935万元和8008万元,比1999年分别增长57.8%、53.5%和27.4%。&&& 三、小城镇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涌现出一批经济实力强、人口规模大的重点镇,目前全国财政收入超亿元的镇已经有357个。1.2.2小城镇在各种矛盾交错中发展&&& 对照钱纳里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世界发展模型(见图1)和我国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发展模型(见图2),我们可以看出:20多年以来,伴随着迅速的工业化过程,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增长,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到2005图1.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世界发展模型
资料来源:钱纳里(1988)&&&&&&&&&&&&&&&&&&& 图2. 我国的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发展&& 资料来源: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新时代新跨越; 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167、175、179。2.200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03 年3 月2 日。年我国工业化率已经达到47%,然而,我国城市化进程与迅速的工业化相比显得落后,城市化率只有43%,两者相差4个百分点,同时与世界在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大小上恰好相反,即世界发展比较中是城市化率高于工业化率,而我国是工业化率高于城市化率[4],这是第一个矛盾,即理论上的矛盾。&&&&& 第二个矛盾是小城镇发展所面对的制度矛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地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二是就业制度。长期以来,城镇的就业对农民是严格限制的,不管是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国有企业,招工招干的首要条件是你必须具有城镇户口,即使在今天,广大农村剩余劳力最多也只能到各民营经济和外资、私有企业“打工”。近些年来各大中城市又纷纷出台一系列严格限制农民用工范围的政策;三是土地制度。中国农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土地上,潜在的创造力受到了极大抑制。我国经济改革进入“后转轨时期”后,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体制转轨等原因析出大约2000万冗员,城市的失业率以及隐性失业率居高不下,再就业工程十分艰巨。同时,这些年每年一度的“民工潮”居高不下,1995年我国跨地区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为2400万人,1996年为2500万人,1997年达到3000万人。新流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加入竞争,加大就业压力,导致贫困群体进一步扩大。城镇的容纳能力影响着城镇化的进程,这是城镇化发展所面对的第三个现实发展的矛盾[5]。1.3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1.3.1我国小城镇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原动力来自于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由于农村工业化的主力军——乡镇企业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农民自发的行为,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农村经济越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越提高,这种自发性就表现的越强烈。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总体指导原则不尽明确,缺少宏观协调规划,加之受行政区划和管理权限的影响,这种自发性在一定程度上和某些地方发展成为盲目性和随意性。其具体表现是:(1)小城镇的数量太多,规模过小。(2)小城镇布局不合理,盲目建设。(3)小城镇基设施薄弱,质量不高。1.3.2我国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制度因素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绝对瓶颈。(1)传统的户籍制度限制农村人口合理流动。(2)现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影响小城镇发展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3)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促使农民不愿放弃农村土地。(4)小城镇财政管理体制影响城镇建设投入。(5)乡镇企业增长速度放慢影响小城镇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推行渐进性和有序性的小城镇发展,对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对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小城镇采取不同的策略。坚持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循序渐进,使小城镇建设更健康地发展,少走弯路。1.4研究的目的及意义[6]&&&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小城镇发展客观规律的再认识,发现一条与陕西商洛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小城镇协调多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使商洛市的传统经济社会结构在工业化、现代化以及信息化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转变。&&&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城镇水平依然处于滞后的状况。陕西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商洛城市建设,以及西南、西康铁路沿线小城镇建设。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在于,研究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据有关研究表明,按照现代化小城镇发展的设计要求,仅基础设施平均每平方公里就需要投资1-2亿元,这将有力地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进一步扩大内需;研究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找到产生小城镇建设集聚效应的集聚点,农村中小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有效配置资源,产生综合效应和集聚效益,一般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用,可节约土地20%-30%,电讯线路节约30%-40%,交通运输线路缩短20%-30%等,还便于企业间的协作与联合及组建企业集团节省交易费用,使农村中小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产生规模效益,增强发展后劲;研究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它能有效地促使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和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向大中城市流动。现实意义在于,运用中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为我所用,促进商洛市小城镇建设迈上新的台阶。1.5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有关城市化理论和人口理论,对小城镇发展,特别是陕西省商洛市小城镇的发展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提出问题。包括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做了分析,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第二部分:小城镇发展理论综述。论文以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对小城镇的概念做了科学界定,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小城镇的发展模式,论述了小城镇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同效益关系。&&& 第三部分: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研究。论文以陕西省商洛市为例,分别分析了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成效,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障碍。在此基础上,从商洛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出发,就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问题提高了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第四部分:结束语。从全局的、发展的思维综述了小城镇发展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 小城镇发展的理论综述&2.1小城镇概念的界定[7]&&& 要讨论小城镇的概念问题,就必须从城市化问题谈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便开始探索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问题。在城市化具体模式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如“大中城市为主论”、“小城镇为主论”、“中等城市为主论”、“大中小城市并举论”、“中小城市为主论”、“中心集镇为主论”、“城乡一体化论”、“县城为主论”、“农村城市化论”等等,其中,最为激烈的争论主要是发生在“大中城市为主论”和“小城镇为主论”之间。&& “大中城市为主论”和“小城镇为主论”究竟哪一种观点最终能在我国城市化发展模式之争中赢得优势,首先取决于我们对城市和小城镇等概念内含的界定。一般说来,城市这一概念的界定较为容易,人们对城市的划分标准也较少存在争议。在实践中,人们基本上是按国家统计局的界定来使用大、中、小等城市范畴的,具体说,特大城市是指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是指人口规模在50-100万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人口规模在20-50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人口规模在20万以下的城市。&&& 但是,在小城镇这一范畴的理解上,不仅学者们的观点不一致,就连国家的有关法律规章也有不同的界定。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一是小城镇从外延上看究竟包括哪些部分?二是小城镇从属性上看究竟属于城市范畴还是属于乡村范畴?&& 从小城镇的外延来看。尽管国家统计局对小城镇有明确的界定,即小城镇一般是指建制镇,但有的政府文件却将非建制镇或集镇也纳入了小城镇范畴之列,如我国的《村镇规划标准》第102条便将集镇与小城镇两个概念作为可替代使用的相同或相近范畴来处理。理论界在讨论“积极发展小城镇”这一主张时,也没有首先明确界定小城镇的具体内含,学者们其实是在各自不同的定义或理解基础上来赞成或反对“积极发展小城镇”这一城市化模式的。概括说来,在小城镇的概念界定上主要有四种不同观点:&&&&&&&&&&&&&&& &&&&&&&&&&&&&& 表3&& 关于小城镇概念的四种观点 1.小城市 建制镇 集镇(未建制镇) 2.小城市 建制镇&& 3.建制镇&&&& 4.建制镇 集镇(未建制镇)&&
&&&&& 由上表可见,尽管大家对建制镇属于小城镇范畴的认识是相当一致的,(这也是国家统计局的观点)但是对于小城市与集镇是否也属于小城镇范畴则存在明显的分歧。如,汪凌青在《小城镇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文中便将“集镇”并入了小城镇范畴之列(本文将这一定义称为广义小城镇),在该文中汪凌青说:“目前全国共有小城镇近5万个,其中建制镇约19000个,集镇29118个”。持相同观点(即广义小城镇论)的还有姚士谋先生,在《我国小城镇发展战略问题初探》一文中,姚先生说:“全国目前有4万多个小城镇(包括乡村集镇),其中县城镇有1980多个,建制镇1.8万个,其余的为乡集镇。”而程李梅和庄晋财等同志则在另一层次上使用小城镇范畴,在《乡村工业、小城镇与农村城市化》中,他们将小城镇定义为建制镇镇政府所在地。对小城镇外延的不同理解,不仅造成了小城镇理论研究过程中的意见分歧,而且使实际部门在发展小城镇问题上也“无所适从”。因此,统一理解并规范使用“小城镇”范畴是非常必要的。从小城镇的属性来说,我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建制镇属于城市范畴,其规划应按《城市规划法》执行;但是国家的《村镇规划标准》规定,县城以外的建制镇、集镇和村庄按《村镇规划标准》执行。显而易见,将小城镇(或建制镇)作为城市范畴,实际上是认为城市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包括发展小城镇[8]。&&& 我们认为,由于发展小城镇是作为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途径之一而提出来的,那么在探索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时,就必须首先对小城镇概念的内含与外延给予明确界定。本文研究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建制镇。2.2国内外小城镇发展模式2.2.1国外小城镇发展模式[9][10]&&&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起步较早,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各具特色。最典型的国家是美国,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促进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为了便于横向的比较,我们选择了一个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意义的发展中国家——巴西。&&&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起步始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该国城市化的任务基本完成。巴西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巴西的城市化进程晚于美国,源自19世纪80年代,伴随着巴西工业化而兴起。到20 世纪末,两国的城市化都达到较高的水平。例如,美国85%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 巴西2000年的城市化率为81.4% ,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在考察中我们发现,美国、巴西的城市化与小城镇的发展和管理,表现出以下主要特点。1.城市数量多、集聚程度 高、形成了大、中、小城市(镇) 相互配合的城镇体系。&&& 美国共有51个州,3043个县(郡) ,35153个市、镇。其中,3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13个,20万到100万人口的城市有78个,10万到20万人口的城市有131个,3万到10 万人口的城市878个,几千到3万人口的小城市(镇) 达34000 多个。可见,美国城市的规模差别很大,但以1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镇) 居多,大约占城市总数的99.3%。巴西共分26个州和1个联邦区, 2004年,全国共有5589个市。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共有12个,15万到100万人口的城市有79个,15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有5428个,占城市总数的98.6%。  美国、巴西不仅城市数量多,以中小城(市) 镇为主,而且城市的聚集度很高。大量小城市(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围绕大中城市周围布局,使许多地区的大、中、小城市逐步形成密集的城市群(带) ,从而形成了大、中、小城市(镇) 相互配合、错落有致的城镇体系。从区域布局看,美国有3个主要的城市群(带) 。东北部都市群的城市最为集中,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城市连绵带。它北起波士顿,南到华盛顿,绵延700 公里,宽约100公里,美国人将其称之为“波士华氏”(即取两个城市首起字母而成) 。这个城市带包括从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到华盛顿的数千个大中小城市(镇) 。五大湖南部的工业地带的城市也是高度密集。从密尔沃基开始,经过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到匹兹堡,形成一个城市连绵带。许多大城市地区已经连成一片,往往这个城市的延伸部分却是另一个城市的发展部分,卫星城镇和工业区相互交错,已难以分辨它们是哪一个城市的郊区了。第三大城市连绵带在加利福尼亚州。它北起旧金山湾区,经洛杉矶、圣迭亚戈直到墨西哥边境,呈哑铃形。巴西的城市群(带) 尽管没有美国那么明显和完善,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带的特点也已凸现。例如,从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到贝洛奥里特的大都会区已经基本成形。在它的周围聚集了大批中小城镇,人口约占巴西城市人口的20%。  城市带的形成和大量卫星城的兴起,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上靠无限扩张中心城市管辖范围来实现城市规模扩张所带来的缺陷,抑制了大城市规模过于膨胀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大中小城市在空间和产业布局上相互依存和配套,形成了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2.中小城市(镇) 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化的不同阶段,中小城市(镇) 的发展和作用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别。从国际经验看,城市化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城镇集中,并因此促进村镇发展为小城镇,小城镇向小城市转化,大中城市的规模日趋扩大。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人口流向城市的速度加快,大中城市迅速发展,小城镇发展速度相对减慢,甚至出现萎缩和停滞状态。第三阶段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但速度变慢,主要以流向中小城镇为主,同时,大城市人口也向小城镇迁移,由此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自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即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仍在继续,但速度已经放慢,乡村人口主要流向中小城镇,甚至出现大城市人口向郊区小城镇迁移的郊区化或逆城市化趋势。1980年的人口普查表明,在整个70年代,美国50个大城市的人口下降了4% ,而这些大城市周围的小城镇的人口则增加了11% ,中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5%。中小城市(镇) 的兴起,是伴随着人口和产业向中小城市(镇) 的聚集而发生的。随着中小城市(镇) 产业的扩张和企业数量的增加,中小城市(镇) 的商业活动日益活跃,带动了中小城市(镇) 经济的发展。比如,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小城镇,常驻人口只有9千人,而在这里工作的人口却有7万多人。我们在美国所考察的林顿镇(Renton) ,2001年有人口5.3万人,而工作人口有4.6万人,工作人口占镇总人口比重高达86.8 %。该镇1990年人口为4.2万人,至2001年,11年中人口增长了11.6%。这表明,美国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得到较快发展,小城镇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巴西的城市化起步晚于美国,目前处于城市化的第二阶段,即人口急剧向城市特别是少数几个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的阶段。这导致巴西的城市数量及规模普遍增大。城市的扩容和人口的膨胀,给大城市带来了日益恶化的交通、环境、社会和住房问题。为了减缓大量人口和经济活动流向大城市的压力,巴西在圣保罗老市区50~80 公里半径范围内建设了8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卫星城,引导人口流向这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目前,这些卫星城的人口大约占圣保罗市总人口的10%左右。在圣保罗市的示范作用下,巴西许多大城市都非常重视卫星城的建设,并将其作为缓解人口压力和、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加以统筹考虑。  3.城市化发展中主导产业突出、特色明显。  尽管美国和巴西城市的规模大小不一,但不同城市的主导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的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和出版中心;西雅图是微软的总部所在地,电子信息产业非常发达;迈阿密是美国南部著名的旅游城市和退休老人理想的休养地。巴西的圣保罗是南美洲最大的工业和商业城市,而伊瓜苏市则以旅游业闻名。这些不同类型的城市,不仅在历史文化和市容市貌上各不相同,在产业发展方面也各具特色。&&&& 离西雅图市18公里的林顿镇,是原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总部。在1998年波音公司没有迁移之前,该市一半以上的就业都是由波音公司提供的,其他产业则是围绕给波音公司服务而建立的。尽管1998年波音公司总部迁出该市,但它的制造车间还在,飞机制造业提供的产值和就业仍占全镇的30%以上。巴西的伊瓜苏市,人口只有20多万,其旅游业却闻名全世界,巴阿边界的瀑布群和伊泰普水电站每年吸引世界各地上千万的观光游客。伊瓜苏市基本没有什么工业,主要产业为旅游业及相关的服务业和农业。2.2.2国内小城镇十种发展模式 &&& 我国小城镇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还比较快,各地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小城镇建设中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发展模式大体可归纳为十种类型[11]:  第一,城郊的卫星城镇。充分利用邻近大中城市的优势,承接大中城市的技术、产业、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辐射,承担中心城市部分功能和作用。坚持充分利用近城区位优势,三类产业同步发展的优势和促进城镇建设上台阶、管理上水平的优势,从而取得发展上的优势。  第二,工业主导型。中心镇已经初步形成了集聚规模效应,应该坚持走专业化的道路,实行一镇一品。集群化是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分工,能降低科技创新成本,以整体切入国内外经济大循环的新型产业组织。村镇企业集群是与新型工业化相对应的好路子,这在我国许多地方已经成功。  第三,商贸带动型。用传统、新兴的商品集散地的优势,加上市场技术优势和管理,推动市场远近吸引辐射。以专业批发市场,区域性商贸中心的繁荣,服务工业、服务农业和建设城镇。这类城镇要十分注意培育交通优势,优化环境卫生和人居环境,把这三方面优化了,就可以把商贸兴镇的路子继续延续下去。  第四,交通枢纽型。利用交通便捷、运输量大、信息快、流动人口多的特点,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实行交通促流通,以路兴镇,但也要防止出现沿着骨干公路建城镇,一条大马路,两排卷闸门。这种模式是很糟糕的,其结果是既造成了交通安全的恶化,又破坏了城镇景观,浪费了土地,所以这个问题要解决。  第五,工矿依托型。为大中型企业协作配套生产。这些小城镇既要找到连续性的产业,又要做好原来的工矿服务,这是很重要的。  第六,旅游服务型。利用旅游资源的开发搞好旅游服务,实现“山上游、山下住”,既保护自然资源,又能够开拓发展第三产业的新路子,形成农民自我建镇、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局面,可谓一举两得。  第七,区域中心型。特别是县城要依托有利的政治区位、资源区位、交通区位、技术区位、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形成县、市的中心镇。  第八,边界发展型。利用省界、国界发展边际贸易,强化交通服务基础设施,聚集各方面的生产要素,构筑边缘区的城镇化基点。  第九,移民建镇型。要注重新建镇的规划和建筑质量。现在,有些移民镇的房子是当地的乡镇工程队承包的,建筑质量远比农民自建的要差,这就成为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事关农民兄弟的生命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有的是整体移民建镇、建村,更要注重工程质量和安全,绝对不能搞成豆腐渣工作。  第十,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镇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旅游镇,因为它的功能部分是重合的。所以,在这些村镇尤其要注意地脉和文脉的延伸,注重这两脉的保护。现在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每年都推选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以此作为城市化过程中保护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已评上的要十分注意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对那些因保护不善使风貌受到破坏的,要给予除名。  总之,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务实创新,努力使村镇工作再上新水平。2.3小城镇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2][15]2.3.1小城镇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 第一,小城镇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是“乡头城尾”,是城市和农村联结的“枢纽”。小城镇直接接受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同时通过小城镇,又辐射带动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从国家对城镇化大政方针的提法上看,“九五”期间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根据形势发展和中国国情,国家《“十五”计划纲要》对城镇化的方针做出了新的表述:“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 第二,小城镇与大中城市是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关系。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障碍,是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吸纳能力不足的矛盾。我国幅员广阔,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而且随着户籍制度的放开,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将加快,这种不平衡还有拉大的趋势。从我国整体的城市化进程而言,要求在15年内转移2.5亿农民,光靠大中城市或者光靠小城镇显然都不行。因此,结论应是走多元化道路,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里首先要选择适度的城市化水平和发展速度。&& 第三,小城镇是解决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和“农村病”的唯一选择。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城市病”,主要表现是人口拥挤,交通阻塞,住房紧张,大气污染,环境恶化,城市公共设施超负荷运转,城市功能不完善,失业率上升,社会治安不良等。造成“城市病”的根本原因是工业文明的负效应,直接原因是人口膨胀过快,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为了防止“城市病”的蔓延,有些地方采取严格的限制性政策,使城乡之间壁垒森严,结果得到的是逆反效应,乡镇企业在农村遍地开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这种过度分散型的农村工业化,在部分避免“城市病”的同时,又滋生着更为可怕的“农村病”。突出表现为工业乡土化、分散化,大面积的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水、土资源污染,山林植被遭到破坏。从根本上讲,治理“城市病”,必须同时治理“农村病”。而治理“农村病”的核心,在于解决目前农村分散的工业化所带来的问题,这就要求提高乡镇企业的运行质量,实现规模效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出路又在于走城镇化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城镇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农村病”,进而可以有效缓解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大中城市后而引发的“城市病”,同时对于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消费需求,扩大的内需,刺激生产,都起到极大作用。2.3.2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关系[13]&& 让乡镇企业都开办到城市,不论乡镇企业的现状还是今后发展要求,包括成本要求,都是不现实的。而“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分散发展,又造成极大的结构性、资源性、建设性浪费。优化乡镇企业发展环境和结构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工业园区,把大部分企业集中建设到小城镇。小城镇可以解决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很多问题。一是发挥工业生产的聚集效应,收到聚集效益。由于小城镇内的相关公共设施是合建共用的,这就大大减少了乡镇企业的投资成本。同时,企业间可以相互传播信息和技术,促进共同提高。二是发挥商品流通的集散作用。许多乡镇企业采购的原料、销售的产品集中在小城镇上进行,不但减少成本,而且货畅其流。三是发挥城镇交通、通讯的枢纽作用,发挥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金融等服务中心作用,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发展环境。四是改善企业职工的居住生活条件,有利于提高职工及其家属子女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减少职工在城镇间的奔波劳累和分居。  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存在着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对大多数小城镇来说,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得以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可以说,没有乡镇企业的聚集集中,就不可能出现农村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工业,不会出现大量的第三产业来为工业和职工生活服务,不会出现大量农民变为城镇居民,于是,小城镇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反过来,小城镇建设形成良好的环境,又可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乡镇企业上水平、上台阶。我们认为,乡镇企业或乡镇工业园区在规划建设时,尽量在小城镇内或周边。老企业搬迁一要积极鼓励,二要慎重对待,待时机成熟。对新建企业,应一律要求到规划的工业小区建设。2.3.3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5]&&& 农民增收问题是中央到各级党政放到突出位置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思路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即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小城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多年主要采取“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发展乡镇企业,吸纳了1亿多劳动力。但现在这种转移已趋缓慢,严重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却有增无减。若无重大举措,到2015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由现在的1.5亿增加到2.5亿人。据测算,今后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每年约为200-350万人。从长远看,我国城乡新增劳动力的规模居高不下,乡镇企业吸纳就业能力趋于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矛盾将更加突出。从趋势上看,淄博市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在增加,但增幅很小。影响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原因,前一段主要是企业改制所致,今后主要是科技进步因素起作用。虽然目前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吸纳农村人口的情况不尽如人意,但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发展,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聚集是历史的潮流,目前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必将随着各级对小城镇发展的重视和小城镇的快速、健康发展而得到解决。2.3.4小城镇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是宏观布局要合理,以解决宏观结构性浪费问题。二是搞好规划建设,以解决自然资源和建设资源的浪费问题。三是乡镇企业园区集中发展,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四是搞好小城镇的绿化、美化、净化,以解决人文环境问题。&&第三章& 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小城镇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小城镇、大战略”已是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政领导解决当前“三农问题”乃至发展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举措。商洛位居我国西部秦岭山区,属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当东南沿海和省内外、市内外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城镇迅猛发展,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时候,“融入西安,突破发展”便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那么像商洛这样在西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道路究竟如何走?已成为商洛市各级党委、政府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城市发展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这一科学论断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商洛市委、市政府紧跟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站在全市经济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郑重地提出了“项目带动,城镇带动,开放带动”的战略举措,这就意味着要坚定不移地走富有商洛特色的城镇化之路。也就是说研究小城镇发展特色之路问题对商洛经济实现突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1 商洛市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成效&&& 1999年,商洛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撤区、并乡、建(扩)镇工作,使小城镇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随着中、省、市一系列加快小城镇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全市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3.1.1 总体规模逐渐扩大&&&& 地改市以来,商洛市小城镇发展总体规模逐步扩大,镇区面积扩大,人口增多。到2004年底,建制镇总数达到92个,占乡镇总数的55.44%;全市小城镇镇域总人口12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2%;镇区共聚集人口27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22%。商州区建制镇由1997年的6个发展到目前的16个,增加10个,镇区面积2002年末达到36.8平方公里,比1990年增加23.3平方公里,增长63.4%;规划区的总户数和总人口分别为5677万户和26277人;山阳15个建制镇建成区面积4.01平方公里,平均每个建制镇占地0.27平方公里,镇区人口7.25万人,每个镇区平均人口4533人,其中镇均非农人口1280人,农业人口3387人,外来人口167人,都比1990年增加数倍之多;丹凤的商镇经过多年建设,镇区面积已由过去的1.5平方公里扩大到3.5平方公里,人口由2100人发展到1.2万人。3.1.2 聚集功能有所增强&&&& 商州区16个建制镇共有乡镇企业(包括乡镇办、村办、村民小组办、联户办和农户办)8278个,平均每个镇517个,吸纳从业人员26452人,实现产值2亿元,比1990年增长1.5倍;建制镇辖区内共有集贸市场20个,平均每个镇1.25个,初步形成当地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13]。洛南先后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全县2/3以上的各类企业集中在小城镇,近5年吸纳进入小城镇安家乐业的农民和外来工商户就达1.2万人。镇安县7个镇在小城镇建设中新建、扩建、改建的商贸市场11个,个体户989户,日均交易额达11万余元。如茅坪回族镇现有市场3个,楼房87栋630间,摊位150个,个体户104人,集日人流量达5000人,日贸易额1.2万元,各种税费收入达1100元。山阳漫川镇94年以前只有50户个体工商户,镇区扩容后,招商150多户,财政收入由原来的50余万元增加到110万元。3.1.3小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以县区城为轴心,以国道、省道、公路、铁路、江河沿线为辅轴、串珠式的小城镇空间格局已基本形成。为了尽快构筑起小城镇的发展框架,在财力十分紧缺的条件下,立足商洛市情,利用以地聚财、以地生财,群众集资、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集资上亿元,对小城镇的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建设商业农贸小区,尽快筑起城镇主框架。目前像山阳漫川、洛南石门、丹凤竹林关、柞水凤镇、商南富水等一批突出区域特色的小城镇初具雏形,带动了附近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就业,初步形成了物流中心。3.1.4 镇域特色产业逐步得到明晰&&&&& 近年来,商洛市各建制镇围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坚持走“一化促两化”的路子,通过筛选、整合生产要素,使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初步培育出了一批有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由过去的单一农业型,逐步形成了旅游开发型、商贸带动型、工矿服务型、产业依托型综合发展型等并存发展的格局。如商州区将小城镇建设与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集贸市场建设相结合,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的有以农产品集散为主的牧护关街道商贸区;以“农家乐”旅游为载体的牧护关秦茂村;以餐饮为龙头的黑龙口小商塬饮食一条街;以中药材收购加工为主的夜村商贸区。商南县随着金丝峡旅游景区和丹江漂流项目的开发,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很快成为太吉河镇的主导产业;茶叶、畜牧业、花卉业的发展促进了富水镇的繁荣;秦东双烯厂的建成,为试马镇发展中药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距山阳县城103公里的照川镇山大人稀,商品经济不发达,过去门庭冷落车马稀,近几年通过发展中药产业,吸引外来人口500多人,新建门店120多家,开矿办厂20多家,而如今的照川镇车水马龙,人流物流畅通,旅店饭店常常饱满,经济一派繁荣景象。3.1.5& 区域环境明显改善&&& 全市在抓好15个示范镇建设的同时, 以点带面掀起了小城镇建设热潮。2000年到2003年,全市小城镇建设共累计完成投资6100多万元,进一步改变了村镇面貌。同时各县(区)狠抓了建制镇的规划、管理工作,截止2003年末,试点村镇主干道道路硬化达80%以上,村镇之间的道路、镇区道路网、包括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主干道、中心区等设有路灯,镇区基本用上了自来水,试点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使试点镇在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到2002年底,商州区建制镇中共有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27个,平均每个镇1.7个;电话装机数量达10270部,电话普及率13%;镇域街路总长60.4公里。拥有中、小学校384所,平均每个镇拥有学校24所,每个学校平均拥有学生140人,每18名学生拥有一名教师;平均每个镇拥有2.6个以上幼儿园、托儿所,平均每个镇拥有文化站1个,卫生院1.3个,每千人拥有医生1.1人,病床0.8张。3.2商洛市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与障碍&&&& 商洛市小城镇发展虽然借鉴了国内外许多有益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认真考察商洛市小城镇的发展问题,我们认为还存在如下的问题和障碍:3.2.1乡镇工业难以形成特色,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 商洛市是地处西部的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工业起步晚、投入少、基础差,近几年虽有较快发展,但总量仍不及全省的3%,乡镇工业企业大部分是单纯依靠乡村、农户低水平的原始积累起步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整体素质差。同时由于受自然的、人为的多种原因的影响,小城镇之间的产业布局结构趋同,个性不足,特色产品不优,产业化经营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如2003年全市乡镇办工业产值5.37亿元,只占农村工业总产值的18%,在全市9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农村只有2户。全市建制镇共有农产品市场27个,其中专业市场4个,农产品市场交易额1.01亿元,仅占全年商品交易总额的10.7%。3.2.2 聚集和辐射能力不强 &&&&& 自改革开放以来,商洛市农村非农就业者大幅度增加,但80%人口在农村的格局没有多大改变。虽然国家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但收效甚微。目前我市乡镇企业有80%左右分布在自然村落,镇区各类工业企业产值仅占乡镇工业总产值的45%。甚至个别镇基本没有工业,而且产业关联度不高、带动力弱,农村劳动力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传统第三产业难做大,新兴产业难拓展,产业与人口难聚集,小城镇发展步伐不快。主要有3个原因是: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基础设施,配套设施落后,难以实现能源、交通、市场、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共享;小城镇建设用地价格过高,对于老企业,还要增加搬迁成本,加大了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的难度;企业产权不清,难大多乡镇企业的建立与发展往往与血缘、地缘、行政权力和某些能人结合起来,行政干预特征较浓,产权模糊,从而影响了乡镇企业向小城镇的集中和人口聚集,如商州区建制镇镇区总面积36.8平方公里,平均每镇2.3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规模仅为1600余人,有的甚至只有几百人。研究表明,小城镇人口达到2万人以上,才能显示出它对人口、经济、文化、信息的聚集和扩散效果,而商洛市现有的小城镇尚没有一个达到这样的标准,且相差很远,这正是小城镇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3.2.3规划缺乏超前意识,生态规划严重滞后&&&&&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绿荫成林,是山区的特点,配设华灯灿烂、车水马龙、整洁有序则是山区小镇的生态品牌。而商洛市一些早期重点镇的规划,原来制订时站位低,超前意识差,设计水平低,反映在发展中没有特色的问题日益突出。有的在规划和建设中忽视了对自身风格特点的研究,对自身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等个性特质把握不准,建筑布局过于单调、呆板,最终的发展模式基本上是大中城市的缩影,建筑布局几乎是“千镇一面”,毫无特色可言。更有相当一部分小城镇对生态环境规划严重滞后,城镇现状被公路分割严重,道路系统不顺畅;工业、商业、住宅等各功能区分不尽合理 ,混杂现象普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 ,企业和人口难以集聚 ,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农村工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相应发展;城镇居住环境综合质量差 ,有一定污染 ,缺少集中的公共绿地;特别是城镇景观效果差 ,空间轮廓单一 ,建筑布局零乱。3.2.4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近年来,农民、乡镇财政和社会投入等多元化投资,虽然逐步进入小城镇建设,但欠发达县经济基础和发展进程制约,小城镇建设筹资渠道不畅、来源少、总量小。商洛市95%的建制镇均处于吃饭财政,财源不广,历史债务沉重,机关正常运转经费困难,小城镇建设财政投入甚少,有的甚至测绘、规划等基础性工作经费都难以筹措,尤其是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审批后的乡镇规划调整编制,涉及项目多,资金缺口大,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融资困难。尽管这几年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但就总体而言,由于受资金不足制约,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落后,电力、通迅、运输、环保、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欠缺现象较为普遍。一是供水没有完全解决,有三分之一多的建制镇没有取水设备和独立的供水系统。二是排水设施简陋,80%以上的建制镇均为自然状况明渠排放,雨天雨水乱流,积水成潭,晴天污水泛滥,污染环境。三是道路建设状况差,道路狭窄,断头路多,人流车流不畅,交通堵塞问题十分突出。四是缺乏文化、娱乐设施,大部分小城镇没有固定垃圾堆放点,没有卫生条件较好的公厕,污染环境现象十分严重。另外加上普遍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的偏向,不少小城镇占用交通道路设置马路市场,集镇秩序较为混乱,过境交通受到严重干扰;一些小城镇环境管理不到位,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缺乏专业化的治理和规范化管理,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严重滞后,镇容镇貌不整洁,影响了小城镇形象。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薄弱、功能不健全,不仅难以有效满足现有工商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且对外部工商企业及就业人口的迁入缺乏足够的吸引力。3.2.5机制不灵活束缚了小城镇发展&&& 近年来,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商洛市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与优惠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商洛市小城镇的建设,但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商洛市没有放开户口限制,虽然允许农民进城落户,但地域上往往限定于本县本市。由于居住条件、收费标准、子女上学等等问题,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这种现象十分不利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也发展不起来,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的集聚、扩散功能的有效发挥;其次,商洛市作为陕西省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小城镇金融、投资体制滞后,资金严重短缺,投资主体过于分散,已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国家在小城镇建设上缺少专项资金,银行在小城镇的分支机构相当部分只存不贷,加之长期以来国家在城市化建设上实行向大、中城市倾斜的政策,从而削弱了农民积累资金的能力。小城镇的建设仅靠农民集资和财政的有限投人、往往造成前期投资不足,基础设施规模过小,导致后期规模扩张后改建资金的浪费.对其小城镇发展十分不利;再次,商洛市的小城镇财政普遍存在功能不全的现象。有的地方上级财政控制太紧,对下又无力“放水养鱼”;有的地方目前仍存在“统收统支”现象,镇里的财政支出权限偏小,影响了小城镇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小城镇这种财政功能的不完善,直接的后果就是税费收人政策难以落实,部门随意摊派集资,资金多头管理,自收自用,小城镇的资金并不能形成综合财力.自然也谈不上促进商洛市小城镇综合实力的提高。3.3商洛发展小城镇的模式选择[14]&&& 结合商洛各镇的实际,应重点探索实践五种发展模式:3.3.1商贸带动型&&& 丹凤竹林关镇、山阳的漫川镇、商州黑龙口镇、夜村镇、大荆镇、商南的梁家湾镇、清油河镇、洛南的三要镇、柞水的红岩寺镇等,长期以来就是当地比较有名的商贸镇,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及交易范围的日渐扩大,近年来通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等的建设与改善,吸引了大批客商前来贸易,这些镇集市商贾云集,交易活跃,商品贸易更加繁荣。如竹林关镇地处丹凤、山阳、商南三县交界之地和银花河与丹江交汇之处,因而“水陆通荆楚,驼马入蓝关”,自古以来集市兴旺、贸易发达,曾是沟通秦楚的水旱码头和边贸重镇。近几年该镇为了更好的发挥商贸活跃的优势,以商兴镇,一方面建设新市场,一方面改造旧市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商纷至沓来。现在镇上共有5个专业市场,摊位2000多个,每逢集日市场人声沸鼎,摩肩接踵,日交易额仅20万元。目前,经商的个体门市40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年均交易额3000余万元。繁荣的经贸活动有力的推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并成为周边地区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之地,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带动日益显现。再如山阳的漫川镇,上接山阳,下连郧西,昔日水陆相通,骡马商船不绝,水旱码头昼夜繁忙,自古以来又是一个商贸繁荣之地。而今新建后的镇区,八条街道纵横交错,运输、修理、饮食、供销、批发、广播、卫生、文化、娱乐等多业并举,商业门面400多户,是仅次于县城的山阳第二城镇。3.3.2城郊的卫星镇型&&& 要是指商洛城市和县城的近郊,如商州区的沙河子、杨峪河镇、洛南的石门镇、丹凤的商镇、柞水的下梁镇等。这些小城镇,是以城市和县城为依托,通过充分发挥地处城郊或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理优势,并借助城市的市场、信息、技术以及资金和现代管理经验等,大力发展为城市服务的第三产业及菜蓝子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全面搞活农村市场经济,由此赢得小城镇的快速发展,使镇区与城区连成一片。3.3.3旅游服务型&&& 这种类型的小城镇,通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历史及人文条件,创造性地开发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加强餐饮、购物、娱乐、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达到以游促农,带动农产品、工业品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旅游特色很强的新型小城镇。如商州区的牧护关镇、丹凤的武关镇、商南的太吉河镇、柞水的石瓮镇、营盘镇等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3.3.4工矿依托型&& 这种类型的小城镇,通常是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并以此作为主导产业,逐步推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在其经济结构中,工业占有绝对优势,且发展速度较快、规模也较大,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与辐射带动能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如商州的金陵寺镇,洛南的陈耳、寺耳镇、山阳中村镇、柞水的小岭镇等小城镇,就是充分发挥自身矿产等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3.3.5产业主导型&& 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如商州的板桥镇、张村镇、洛南的永丰、景村镇、古城镇、镇安的回龙镇等,主要是从当地的特色资源出发,以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独具特色的种植养殖基地,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如素有洛南“小关中”之美誉的古城镇,不仅是洛南的“米粮川”,农业基础较好,而且畜牧、烤烟产业日益壮大,田园型的镇区建设为全市树立了样板。洛南景村镇畜牧产业亦初具规模,全镇有规范化的养猪小区3个,特别是拥有产业龙头企业——财安食品购销集团,年收购、屠宰、外销生猪达5万余头。3.4商洛市发展小城镇的对策建议&&& 按照国家发展城镇化发展的大思路,围绕商洛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一起抓,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分类指导,依靠群众,稳步推进我区小城镇建设。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步建成功能分区明确、配套设施完善、生活环境优化、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具体建议如下:3.4.1确立明晰的小城镇发展原则[15]&& (1)突出重点。 目前,全市共有92个建制镇,由于自然、地域、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差异,这些小城镇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和层次。因此,发展小城镇不能平面推进,更不能一哄而上,必须要有重点,否则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在现阶段我市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具有一定发展优势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做为重点来抓。&& (2)注重特色。主要是指小城镇的街景环境、绿化、文化、风俗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村容镇貌和风格。没有特色,就没有个性,没有个性就无法体现当地的独特风格,跟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环境就难以协调,不利于小城镇建设,也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经济基础,可以借鉴外省、外市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但不能照搬。&& (3)科学规划。规划观念要更新,思路要宽,眼光要远。规划要以县市为单位制定,要有专业班子,对县市城区规划建设、小城镇建设以及中心村建设,统筹谋略,科学布局,形成有利于发展、方便生活的合理网络。规划必须高起点,体现科学性、长期性、可行性和配套性,坚决防止和克服随意性,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4)分类指导。 商洛市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县与县之间、镇与镇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指导。对地处公路主干道和铁路沿线、经济条件好的小城镇,建设面和进度可适当加大,并在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建设,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上下工夫,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对山区建设的影响力,形成“聚集效应”。对地处相对偏僻的小城镇建设,应因地制宜、因财分步进行,切不可操之过急,要特别注意小城镇建设的集中和规 模,不能单纯追求建设和规模,过分分散的建设。& (5)良性循环。 小城镇建设的目的的是在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居住条件,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因此,小城镇建设除了要注重住宅的建设外,还要加强包括水、路、电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文教体卫等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同时还要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小城镇和新村建设与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相适应。只有坚持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时抓,小城镇建设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3.4.2确立科学的小城镇的模式定位&&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城镇化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工业化、现代化而出现的一场巨大变革;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其城镇化道路也不尽相同,我们应根据我国的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大力加强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那么,作为内地山区的小城镇,如何定位,怎样建设?这是规划者和决策者应当首先正视的问题。&& (1)立足自身独特的优势,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定位。商洛地处秦岭山区,跨越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位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绝大多数小城镇依山傍水,风景宜人,自然、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加之文化积淀深厚,民风纯厚,因此立足自身独有优势,打山水牌、打历史牌,走特色路,定位为各具特色的生态小城镇是比较符合实际的选择。一是打山水牌,建生态小镇。所谓打山水牌,就是要在山水上大做文章,全面启动蓝天、碧水、青山、绿地,营造人与自然山水和谐共存、共荣、共雅,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天人合一”思想内涵的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强调巧于因借,使人们在城镇中可以“至乐穷山林”,并带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情趣,感受到“养心一涧水,可静四周山”的美妙意境,创造符合时代特点,弘扬时代精神的城镇景观。凭借依山临水、高山流水的自然优势,依山河而建形成天然之隔,又体现水是生命之源;依山势而走,形成隽秀之美,又展示人对大山的呼唤。二是打历史牌,建文化名镇。我市小城镇多属千年古镇,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丹凤竹林关、山阳漫川关曾是沟通秦楚的水旱码头;柞水营盘为秦楚古道,丹凤武关有秦楚分界墙,素有三秦要塞之称;洛南洛源镇峻峭的崖壁上依稀可辩的甲骨文,传说是仓颉造字之处;镇安云盖寺镇古风犹存的老街,柞水凤镇老街的百年古居,红岩寺苏维埃区政府遗址,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是进行小城镇设计与建设提供的宝贵素材,若研究掌握其精粹,为今所用,必能强化个性特征,增强外部磁力,构造出一幅绚丽风景。如山西平遥与黄山宏村能成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无一不是因其古建的设计特色积淀的民族文化所创造,由此带来的旅游效益几乎让当地人民一朝变富。因此要充分利用当地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将其文化中思想特质成份升华为实际操作理念,并通过城镇建筑这一“凝固的艺术”表现出来,努力形成与所在地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衬的城镇风格和城镇风貌,弘扬个性,打造品牌。&& (2)做好规模定位,小城镇的规模必须依托经济总量,实现与产业、市场的相互促进。产业(工业基础)和市场商业基础是农村城市化的发动机,是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和基础。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模必须以产业和市场所形成的经济总量为依托,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目前不少小城镇建设存在着急功冒进,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乱铺摊子现象。有的认为“街道造得越宽越有魄力,广场建得越大越有眼光,楼房建得越高越现代化”,还有的认为只要把小城镇架子拉大了,就能够使人气、财气、商气旺,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也有的看到人家的小城镇建设红红火火,便不顾自己条件是否成熟,不顾规划是否到位,就匆忙“披挂上阵”,等等,其结果都事与愿违。因此应按照区域产业布局、城镇内部经济结构和区域人口分布,形成梯次规模结构。从具体的区域状况出发,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不搞一个模式,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防止不切实际地贪大超前。研究表明,小城镇人口规模一般应以涵盖、辐射10万人左右更为合理,镇区常住人口以不低于2万人为宜,辐射10公里以内。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小城镇基础功能设施就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费。而目前商洛市尚无一个镇能达到这个规模,且相差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ota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