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回答问题的。。。进来、、、不能的。。。少来扯、、、我...

她社区——只有女生的社区
扫一扫下载她社区查看: 11236|回复: 3
宜宾人,进来看看这些每天都说的土话你能说清多少?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二级士官, 积分 3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宜宾人都认为懂自己的方言土语。但这所谓的懂,只能叫懂方言的音。一些简单的,能感悟的音,你会悟出这些音是什么意思,该表什么字。比如五香嘴、怀儿婆、偷油婆、假巴意思……而若是复杂的,不好悟的,知识范围外的,你就不一定能拿得准每个音应该的意思和表字了。笔者此帖例出部份词条,看看若是没有表字及解释,你之前能领悟、表出多少?如果你不认可它的表字及解释,你可以拿出你的表字、解释,我们可以商榷,争论。
出此帖子有一点需要提及:有人认为川方言有部份音是文字表不出的。这其实是误解。川方言和普通话、书面语相比,除了用语(用字)、发音有异,没什么不同,基本每个音都能准确表字。不能准确表字,不是不能表,是我们理解及能力不够。
比如指“收缩”的“”(人们多变发为阳平声),其正确表字该是“僒”。 例句:这个胶盆开水一烫就僒做一砣。比如指“塞”——“填”、“放入”的“”,其正确表字该是“揌”。 例句:他向当官的揌包袱。 比如指“折”的“pǐ”,其正确表字该是“擗”。例句:把甘蔗擗断。比如指“扇耳光”的“chan3耳死”,其“chan3”正确表字该是“摌”。(“摌耳死”: 扇耳光扇得历害,耳朵会被打聋,成死耳朵)。比如指“揉搓”的“”(人们口语音为“rua2”),其正确表字该是“挼”。 例句:挼盐菜;洗衣服先要挼。比如指“以手散物”的“yán”(巴蜀人口语音为去声),其正确表字该是“敥”。例句:给伤口敥点药粉。 比如指“盐、豆油、石灰等剌激性东西渍”的“lǎn”,其正确表字该是“漤” 例句:这菜漤咸了;手被石灰漤脱皮了。比如指 “推引,撞击,来回猛烈地摇动或拌动;自上掷下”的“dòng”(巴蜀人口语音为阳平声),其正确表字该是“挏”。例句:粪舀子挏进粪池里两公尺深了还不见底;拿个瓢水缸里挏来挏去;这个挏烂事的,这方挏一句,那方挏一句,惹得两家不和,事情拿给她挏得稀烂……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下面列词。
1:“造孽”怎么是指“可怜”?谁都知道,“造孽”是“造下孽缘”——“作恶”。“孽”从字面讲是“恶因,恶事,邪恶”,而巴蜀人(也有外省一些地方)却把“造孽”用指“可怜”。明明意思是“造下罪孽”,怎么会被人们用指“可怜”?原来生成原因是这样:旧时迷信,人们对命运大多以佛教因果解释。“造孽”是对状况差者说法,意思是“遭受穷、受苦难,是前世作了恶,今世得报应”。 “造孽”词的使用,不但世人以之指谓穷苦者,穷苦者也以之自况,为自已状不如别人开脱、自慰。久远时间的“造孽”词使用中,由于方言的使用多为音表,其涉及音该何字何义人们多不理会,这样当“zàoniè”音用以指对穷苦者,而穷苦者总是以生存状况的可怜呈现,这就让“zàoniè”和穷苦者的“可怜”产生联系,至人们对“zàoniè”理解渐生误判,认为它是指人可怜。当“zàoniè”被理解为指人“可怜”,于是生活中推而广之,人们把“zàoniè”用指“可怜”。 当“zàoniè”轮到表字,由于“造孽”词的使用及意指在民间一直沿袭,因此各杂书都表“zàoniè”为“造孽”。再后当“造孽”意指改变(人们表意“可怜”用“zàoniè”表达),而杂书等仍对“zàoniè”音表字“造孽”,这样“造孽”指谓“可怜”便从字面得以确立。“造孽” 指谓“可怜”走到今天,虽然大多人困惑不解,但这奇怪遣词并不影响它在生活中的使用,强大的社会势力仍然顶着“造孽”或“zàoniè”表指“可怜”前进。当“造孽”成“可怜”表意,当然当初使用词境也就丧失,迷信色彩也即不在。《百度百科》说:“造孽”在贵州方言、湖南方言、四川话、湖北方言里也有可怜的意思。其实,造孽是由于方言的关系而产生的讹化音,应该是造业,因为造业和造孽在普通话里就很近,在方言中有时2个音就更近,于是产生讹音,如果正本清源应该是“造业”。
解释不出“造孽”为何成了“可怜”意,对“造孽”的解释也就成废话。就算“造业”又如何?穷苦可怜造什么业呢?“造业”与“可怜”什么关系呢?(“造”巴蜀人念“cao4”,但组词后因顺嘴发音出现改变,比如“造孽”、“造罪”其“造”巴蜀人便发音“zao4”。)
2:为什么“相殷”是指东西便宜?巴蜀方言“”,意指东西“便宜”。“”表字,现今基本为“相因”。旧时表字不但有“相因”,也有“相应”,但“相因”、“相应”表字都不妥。 “相因”表字举例:《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梁尚宾听说,心中不忿,又见价钱相因,有些出息,放他不下。” 李劼人《天魔舞》第十四章:“牛肉是顶养人的,价钱又比猪肉相因,为啥不吃?”
“相应”表字举例:《金瓶梅》第一回潘金莲对武大郎说:“贼混沌,不晓事的!你赁人家房住,浅房浅屋,可知有小人啰唣!不如凑几两银子,看相应的典上他两间。”《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刘四妈道:‘此言甚妙,卖了他一个,就讨得五六个。若凑巧撞得着相应的,十来个也讨得的。这等便宜事,如何不做?’”李劼人《大波》也用“相应”,并自注:“相应即便宜。有人写作相因,恐不如相应二字尚能表出相应于钱包的意思。这是四川人至今习用的一种方言。”
“相因”、“相应”在明朝通俗小说中出现,说明“”词条源出古远,远在明朝之前就有,以至《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作者,《醒世恒言》纂辑者明朝人冯梦龙,《金瓶梅》作者,明朝人兰陵笑笑生对此词词源不能捉悉,因此该表何字不能准确把握,同一词条出现不同表字。非川籍作者兰陵笑笑生(山东人)、冯梦龙(苏州人)使用“相应”、“相因”,则说明古时“xiang1 yin1”词使用通泛,非是局限巴蜀。同一词条,冯梦龙、李劼人作“相因”、“相应”不同表字;李劼人否定“相因”,认同“相应”,但对“相应”何以指东西“便宜”却解释不清,则说明“”该以何字表,就是名人大家也是拿捏困难。
由于“相因”、“相应”任怎样解释都出不了东西“便宜”这样意思,虽然出自名人大家,笔者不敢认同。词条表字正确与否,其衡量标准应是是否做到准确演绎词意,是不是通讲。如果做不到,不管表字者何人,或有人自认为取自何经典、掌故,不能自圆其说,都属不妥表字。
方言表字,我们不能以名人大家有表就是标准。虽是学问家,他们不可能什么都专精。比如巴金《春》第十七章,芸表妹对淑华说:“檀香点完了,请你再印一盒罢。”,这“印”就错,该“□”(笔者现电脑系统版本低,原能显此字,现已不能。此字《康熙字典》能查,写法是左“扌”,右上“妥”字头,下面“工”,再下面“彐”,再下面“心”,音“yìn印”。《康熙字典》:《集韵》於靳切,殷去声。剂也。一曰平量也。为此我们例句:拿升子去□一升米;开发商来□房子面积了。) “相因”、“相应”,出不了东西“便宜”意思,能找到适当字,音能合“”,义能出东西“便宜”意思吗?笔者说能找到,“相殷”能胜任。“相”——动作双方来。“殷”——丰厚。“相”、“殷”相合则是:动作双方来——和别的地方对比,(这里)丰厚——如买或卖则有得丰厚。“殷”的有得丰厚,可以是得货的丰厚、得钱的丰厚。得货得钱的丰厚都是得利的丰厚。“便宜”的“价钱低”,终归也是得利多,因此“相殷”与“便宜”殊途同归。“相殷”与“便宜”最大不同是它能用指双方交易中某方自感的得利多,不像“便宜”只能用指买方,不能用指卖方。古时交易以物易物多,钱币换货不是唯一手段,因此“相殷”能用指不算买方卖方的互换贸易。
3:孩子不学好怎么会是“现世报”?(有人表“现事宝”,不妥) “现世报” 也带迷信色彩,意思是“前世做了恶,今世得报应”。现世:这世。报:回应。例句:“你怎么这样不昌盛啊,你这个现世报”。(父母骂孩子“现世报”,是说孩子不昌盛的原因是自己前世做恶,今生上天惩罚让自己得到报应。同样,生了怪胎,孩子不学好不争气,大人认作是”冤孽”、前世丧了德,也和“现世报”、“造罪”、“造孽”对状况的理解一样,都是认作报应。)
4:被人欺霸怎么叫“码干吃尽”巴蜀语“干吃尽”、“ 脸”、 “着吃”的“”都该“码”而不能表“马”。“码”:堆叠。比如:码货;码放。 “码干” 指“(一方被另一方势力)堆耸(欺霸)完”。干:穷尽、没水份、枯竭。“码着吃”的“码”也是指“(威势的)堆耸——欺霸”。 “码脸” 指“脸上堆耸出……(‘不高兴’不便说)”。以上例句表意都不完整,“码”(堆耸)的是什么并没说出。为什么没说出?一是表意力求简扼;二是古人出于礼貌谨慎,力避唐突,把锋芒伤害性辞语作了隐匿。虽不完整,但两相对峙,一方行为上做出的是什么,大家不言而喻,因此这样朦胧不完整表意并不妨碍对方理解。
如果对“”表“码”还不理解,笔者再举例句看看“码”是怎样显出“欺霸”意的。 例句1:“放坝坝电影了,抬凳子去个地方。”——你认不认可此“”该“码”—— 把座椅堆耸那里占地方? 例句2:“他把我码的位子去了。”——你认不认可此“”也该“码”——甲堆耸占据的位置被乙堆耸占据了,而且这“码”——霸人位置——是“欺霸”? 例句3:“他着我”;“他把人干了。”——你认不认可此“”同例句2的“码人位子”的“码”是同一意思——是把势力堆耸到对方——“欺霸”?再是 “干吃尽”、“脸”、 “着吃”的“”都是动作词,而“马”却是名词,因此只有动作词“码”才恰当。以“马”指“欺霸”,无论怎样引伸牵扯,都与“欺霸”不沾边。《新华字典》“马”义:[方言]: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笔者说,就算转几个弯“马”成“长脸”,以“马”指人社会上也行不通。比如对父母长辈可以说“码脸”,若成“马脸”,相信使用者及被指对者都会无比惊耸,不能接受。再是“马”的“长脸”也不适“干”、“着吃”等词条,无法通讲。
由于“码”也指事物的“档”、“类”(比如这码事,那码事),而“档”、“类”是指“事物的某种度、范围”,因此巴蜀人说“这事情我码不实在”,“他要做什么我码不准”,这“码不实在”、“码不准”就是指对事物的度、范围定不实。
5:争气或不争气怎么会是“胎害”“不胎害”?“胎害”实际是“有胎有害”的简略。“有胎有害”,意指“争气”。旧时女子怀胎害喜被认作争气有结果,后渐滥用。例句:这个娃娃才不胎害哟。
6:“” 是什么意思?巴蜀方言词条“”,人们通常表字为“巴适”(也有表“巴食”)。 “”什么意思?百度百科为①很好 舒服 ②正宗,地道。网上一些人解释为“太好”、“很好”、“可以”、“舒服”、“安逸”、“超级爽”……。 笔者曾见一本专著也排出四、五层意思(具体解释已不记得)。“”真需要这多层意思才能解读吗?这诸多解读妥吗?我们拿百度解释“很好”说,说某人是很好人,我们把这人说成是“巴适”人,你同意吗?拿“舒服”说,洗了澡很舒服,你对人说我“巴适”得很,是不是会让人笑掉大牙?拿“地道”说,说某人为人不地道,能说成某人不“巴适”吗?拿“正宗”说,某人属正宗孔子家族支系,能说成是“巴适”支系吗?
笔者未尝见有专著能从“巴”、“适”字义生发,说出“巴适”何以能生出“很好”、“舒服”、“正宗”、“地道”?没见说,是不屑说,忽略说,还是说不出?若说不出个道道,“巴适”表字何能成立?
“” 到底什么意思?笔者认为它是巴蜀人对事物态表满意赞美造词,意指“妥贴的样子”。若不信,诸君可找生活场景中能用“”词处,看看“妥贴的样子”能否演绎。如承认能,那“”两音该用何字表,就好办了,只要找到不但音对,字义也能演绎词意者就行。这样的字能找到吗?能,“巴”、“式”两字能担当。为何能担当?一是音合,二是义对。音不用说,大家都赞同,而义也可。
先说“巴”。 “巴”含“贴”意,(与“巴心巴肝”的“巴”取意同),于此则含“熨贴”、“妥当”、“切合”等意。(有人说“巴”不含“妥当”、“切合”等意。笔者说含。“巴”有“粘贴”、“贴近”义。“粘贴”、“贴近”,是指事物态的“熨贴不浪”、“密切不苟”。 “熨贴不浪”、“密切不苟”是指事物态的“妥当”、“切合”,而“熨贴”、“妥当”、“切合”,是指事物态的“妥贴”。巴蜀方言里,“巴” 表“切合”意别处还有,比如例句:“价钱大家巴着来,不要抬高市价说高了”;“说话不巴门”——这里的“巴”都是“贴靠”——“切合”意。)再说“式”。“式”即“样子”。“巴”、“式”相合,即“妥贴(的)样子” ——事物态迎合主观。很明显,正是事物“态”迎合主观,才会有“巴”的产生。可以看出,“式”是“巴”的必须依赖,生发基础,组词必不可少。它的入词表了“”词意——“对事物效果(状态)称妙道好”里的“状态”义,并和“巴”集合,组成一个表意完整的词组。
若“巴”和“适”组词,即“妥贴适当”。以“适当”诠释人们对事物的满意褒美缘由它显然不称职。到底是什么引起人们的满意褒美?应该是事物效果(状象)呈现的“妥贴”(“适当”不够格)。而这“妥贴”“巴”已有了恰当表述,“适”再入词不能增进词意,反而显多余不当狗尾续貂。(它和“巴”抵触:“巴”已表了“妥贴”,再用“适”表“适当”——事物效果到底是“妥贴”还是“适当”?一种事物会两种效果状态?——好比前面说了是上等,后面又说是中等,行吗?)
如果认为“适”有“舒服”意,“”即“妥贴舒服”也不妥。因为事物“态”就因为让人“舒服”,才称“妥贴”,因此“妥贴”暗含“舒服”。如再以“shi4”为“舒服”,词显多余。再,“”如果是“妥贴舒服”,在使用上也有问题。比如,说两人关系好,巴蜀人可把此意思表为“他们两个耍得得很”。若其中“shi4”是“舒服”就不行了,以第三者论人,舒服只会是当事方感受,怎会是议论者去感受了?因此,这里的“shi4”只能是“样子”才说得过去。所以“”表“妥贴舒服”使用中行不通。“ba1shi4”词境,着重点是对事物“态”(式)的肯定,若无事物“态”(式),把“shi4”表成别的字眼,词难以立脚。
另外笔者认为“适”不是巴蜀人日常用语,有书面语味道,难被采纳入词。比如“这家俱合适”,“这菜价格适当”,巴蜀人来说则是“这家俱合式”,“这菜价格合式”。如果能用“适”的地方也不见巴蜀人用“适”,那么“适”在“”的出现是叫人怀疑的。
笔者还认为“合式”、“巴式”有同源性,都是人们对“态”(式)的感受认肯程度表意,只不过一个是“当”另一个是“很当”而已。同样举买家俱为例:家俱大致合符要求,称“合式(合适的样子)”;家俱精当,叫人满意、赞美,称“巴式(妥贴的样子)”。
从发音上,巴蜀语“适”和“式”也有差别。人们对“”中“shi4”的口语音,偏于“式”而轻于“适”。因此“式”也是人们的主要口语音。
有了以上对“”的剖析,我们可以明白“很好”、“舒服”、“正宗”、“地道”、“太好”、“很好”、“可以”、“安逸”、“超级爽”等为什么作不了“”解释了——因为它们未能切入词条内核,而只游离于词条外层。如似“”本意是“火”,而它们却把它说成是“光”。换句话说,正因为“事物态所呈现的妥贴”——“巴式”——所以它传递给人以“很好”、“舒服”、“正宗”、“地道”等感受。
有人认为“”表“实”也妥。其实“巴”的“妥贴”已经括进一切完美,包括“实”,因此用“实”多余。用“实”则成“实”是“巴”(“妥贴”)这总括中的突出项,不但不能增进词意形成表意完整词组,反而和“巴”分庭抗礼,致词意不统一。粗滥物多不缺实在,“实在”难被人们擢之以作褒美。再是前面已阐明,“”词条如同“合式”,是人们对事物“态”的认肯程度表意,“”只能是“状态”义字眼才合词境,换以别的字眼都不行。“式”指“态”,合音,因此准确。“巴式”若能表字“巴实”,那么“合式”也该表为“合实”,废除“合式”词。
人们对“”词中的“ba1”音表“巴”,并非拿捏准了它在词中含意,而是 “ba1”的同音字不多,而“巴”使用通泛,因此信手拈
7:骂人“屁眼虫”什么意思? “屁眼虫”即“屁股眼里有虫”。男人为什么要搞“鸡奸”?人们恶谑其是屁股眼里有虫里面痒要想别人钻(肏)。骂人“屁眼虫”,则糟蹋对方像男同性恋者一样丑恶、下贱、坏,是一个想别人钻的东西。例句:你这个屁眼虫,敢来老子家头放肆。
8:骂人“花包谷”什么意思? “花包谷”是指玉米棒子上米粒花的(与大多包谷粒不同色的包谷粒)。人们以“花包谷”喻指杂种——不止一个父亲参与产生的人——是一种恶谑。
9:写字潦草不中看怎么称“鬼画桃符”? 先解释什么叫“桃符”。“桃符”:桃木上画的符咒。符:《说文解字》: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康熙字典》:《釋名》符,付也。書所敕命于上,付使傳行之也。《玉篇》符,符節也。分爲兩邊,各持一以爲信。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后汉书、礼仪志》记载,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五代时,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第一副。“鬼画桃符”也可说成“鬼画符”。“桃”在词条表意里并不重要。笔者地方有小孩写字不认真,大人便可指责其为“鬼画符”。可见词条擢重的是“画符”。 “画符”从字面讲就是“画符咒”——多端公道士所为。由于乱圈乱点乱画多,常人多难识别。由于桃符前身是驱鬼之画,花样百出,难以辨认,因此“鬼画桃符”即恶谑像鬼在画符咒——叫人不能认出(不能理解为“画驱鬼符咒”)。
10:吃饭怎么叫“屙秋痢”?说“痢”大家都懂,是指人因受感染产生的腹痛、屙血及脓液、粘液的病疾。“秋痢”是指秋天发生的痢疾。旧时贫穷不讲卫生,医学不发达,一到秋天便时疫并起,尤其痢疾,因此人们把秋天得的屙血、脓液、粘液症状叫作“屙秋痢”。生活中,人们把此情况戏而谑之,对解大便谑称“屙秋痢”;对吃饭也谑称“屙秋痢”——吃下去后就会屙出秋痢来。
11:新衣服怎么叫“新浆浆”?这里需解释的是“浆浆”:旧时中国人自织粗布缝制衣服。衣服每洗后要用米汤等浆后晾晒,以达穿着经脏、耐穿、硬挺。要穿上衣服,“浆”是必要过程。因此大人把“浆浆”用语小孩,便是指衣服,意思是浆过的东西就要上身了。“新浆浆”便是指新衣服。此词现今基本不用。
12::对人热情大方随和,怎么称“呵嗨”?(不是指“打呵欠”的“呵欠”。“嗨”人们大多此变发为“害”音)“呵”、“嗨”是指对人热情招呼应答声音。(如:呵,快来坐;嗨,才来吗?)由于对人热情大方随和者大多肯招呼人,于是以“呵嗨”指人热情大方随和。另外,说人随和大方,还有种说法叫:这人嗬嚄嗨。(“嗨”变发为阴平声。)这“嗬嚄嗨”也是指热情应酬招呼对答声音。
13:旁敲侧击论说人不是怎么叫“唱转缸” “先说什么叫“转缸”。人们用糯米蒸酒,酒成后缸里会有析出的酒水泡着一整大块成酒后的糯米团。用勺等触动糯米团,糯米团因漂浮酒水上,在缸内会出现晃荡转动现象,此现象俗称“转缸”。“唱”这里是“议说”——唱歌一样卖弄表达。“唱转缸”即是:旁敲侧击道人不是,东评西剌——把整个缸里的东西(指人的不是)都翻唱转了。
14:为难、不情愿,用语含混拖延怎么叫“啰连”?“啰连”是指用“啰”拖延。啰:巴蜀人指表达不出,表达不清的样子。如:说话打啰啰;娃娃啰啰学语了。“连”指“啰啰”相连。“啰连”即用“啰啰”的声音相连(拖延)。例句:叫你还钱你跟我个啰连。
15:用物挥撒怎么叫“碰浪”?词条中“碰”、“浪”都是动作词。“碰”指手里的东西碰着哪里会掉落或容器毁损。“浪”指因匆急端着的汤水东西从容器上泼撒出。由于“碰”、“浪”都是指物的倾、撒,因此用之指用物的泼撒。例句:他用钱一直很碰浪。
16:“事情下不了台或不下台,要一直进行下去”怎么叫“幺不了台”? “幺不了台”本意是指“唱戏结束不了”,生活中意指“事情下不了台或不下台,要一直进行下去”。“幺”:排行最小(末位)的,这里指戏剧台本末篇。
17:女孩子语言行为开放无忌为什么叫“叉巴”? “叉巴”是旧时用词,大多指旧礼教中敢于像男孩子一样嘻笑玩闹的女童,认为她们出了女人应该遵守的行为本份,属无规矩礼法。为什么以“叉巴”形容女孩子语言行为的开放无忌?因为“叉”指分开、张(“叉”形状是“丫”的样子,显张突),这里指“张扬”(语言的张扬,动作的张扬)。“巴”在此则为“块、东西。”如:巴掌、嘴巴、牙巴、锅巴、哑巴、铁巴、泥巴等。“叉”、“巴”相合,字面讲就是“张扬(无忌的)东西”。
18:枪毙人怎么叫“敲砂罐”? 敲:打。砂罐:用一种似炭灰的泥土烧做的器皿,轻泡易碎,这里指人头——像砂罐状。人们把枪毙人说成“敲砂罐”——子弹打去,头就破了。
19:说话不对路为什么叫“开黄腔”?先说巴蜀方言里“黄”是什么意思?笔者认为,“黄”出自古人对色的感悟后赋予社会属性。比如以“心”着诸色,那么“红心”、“黑心”、“白心”、“灰心”便可各有含义。若“黄”与“青” 赋予社会属性,如果“青”是“正值”、“茂盛”,那么“黄”则是“过值”、“衰败”。生命中“青”是“正值”、“茂盛”;“黄”则是“过值”、“衰败”。事物中“青”是“正值”、“茂盛”;“黄”是“过值”、“衰败”。事情“黄”了,是指事情处于“黄”的状态——过值(不当值)、衰败(不能成就)。文化作品“黄”了,是说它与社会不对值,属使社会衰败之音。 声腔“黄”了,也是指其“过值” (不当值)、衰败(不能成就)。“喊黄”则是表示过值(不当值——不敢面对)、衰败(失去能力)——遭架不住。“不认黄”则是“不认可自己不当值(做事过头,不妥),衰败(无价值)”。 “开黄腔”即是“说的话过值(不当值——打胡乱说)、衰败(失生命、无价值)”。“黄腔顶板”则是“腔调走样,节拍不合”。顶:相对——不顺应。板:音乐中节拍。“放黄”则是“主张拿出去叫不响,不得实现”。放:发出。“抵黄”则是揭穿谎言欺骗。抵:用力对撑,这里可视为“抵制”,“和对方对着干”。黄:(对方做出的)过值(不当值——打胡乱说)、衰败(失生命、无价值)。“黄师傅”则是做事不当值(不合价值观,不合要求)、衰败(失生命、少价值,不能成就)。对这样人称师傅是调侃用语。
20:事情想扭转找回怎么叫“捞稍”? “捞稍”本意是(枝干折倒后,)捞扶起稍头(使其抬头趁起)。生活中借“捞稍”指吃亏失败后做出扭转举动。例句:昨天我打了他一下,今天他捞稍,见面就给我一拳。
21:豆腐怎么称“灰妹儿”(“妹儿”快说阳平声)——豆腐称“灰妹儿”,“灰妹儿”实际是“灰馍”的变说音。豆腐以“灰馍”称应该时代久远——是豆腐最初称呼。其以“灰”冠,是豆腐与炼丹有关——炼丹者因香灰(碱性)入豆浆产生凝固,受启发做出豆腐。以“馍”冠是当时豆腐切成块像馍。让豆腐生霉加多种作料腌之,巴蜀人称红灰馍、红豆腐。豆腐作如此处理冠以红,是说它腌制时有红辣椒而呈红色。“豆腐”表字其实有错,因为“腐”入词不通讲,正确表字该是“豆脯”。“脯(音)”指干肉,引伸指干燥脱水的瓜果。“豆脯”即经热熟凝固后半脱水豆浆。“豆脯”错表为“豆腐”,是人们对“豆脯”中“脯”的使用音“”不懂何指,因此错表为“腐”。“腐”为错表前人早有指出。清朝唐训方《里语徵实》:“(豆脯)汉淮南王造。《稗史》:‘刘安作豆脯,俗作腐,非。腐,烂也。当作脯,象其似肉脯也。’”
……太多词条贴不完,以后再贴吧。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五级士官, 积分 12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8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来自零距离APP
只有永兴和邱场的方言最有意思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上将, 积分 1707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9291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主题帖子积分经验 点
乐客积分 个
VV学员, 积分 277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7 积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来自零距离APP
本帖编号110573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答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