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什么叫货币化化意义?

国外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10年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升值5%左右,经济学家马骏预测人民币兑美元在未来10年内平均每年将升值约4%。面对美方咄咄逼人的态势,我国国务院总理严正警告,强制别国调整自身货币汇率的做法“不利于汇率改革”,并表示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随后美国做出强烈反应,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博弈开始升级。在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而2010年9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有一定促进作用。由于我国很多出口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主要以价格低廉赢得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迫使出口企业必须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而不是仅依靠价格和资源优势;迫使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升级,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科技含量。(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大力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许多大企业也开始实施国际化的经营战略,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国外的资源,能够显著降低这些企业海外投资或收购境外资产的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国际购买力和对外投资能力。(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企业技术提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出口企业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对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需求将不断扩大。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能用更少的资金购买先进技术设备,直接降低企业技术研发成本,间接促使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改进产品档次,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发展。人民币升值可以最有效率地对出口企业进行洗牌,把制造业中那些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出局,有利于改变过去资源过度向制造业集中的局面,引导更多资源转向服务业,从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良性发展,进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共同协调发展,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口贸易的积极影响(1)改善我国贸易条件,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材料成本负担。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近期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国内企业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而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在进行国际贸易时,降低国外资源的采购成本。比如,按FOB300美元/吨的进口铁矿石计算,若按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1∶8.27计算,进口1吨就需2,481元人民币;按升值后的汇率1∶6.57计算,仅为1,971亿元人民币。因此,人民币实行汇率制度,有利于石油、矿石等国内紧缺资源的进口。(2)我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使他们得到更多实惠。人民币升值后,意味着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这将会降低居民出国旅游、留学和培训的费用,这无疑对百姓是一大福音,从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购买力。如一台原装进口品牌轿车,目前的价格假设是40万元人民币,如果人民币升值20%,则该轿车的价格就能下降20%,降到32万元;另外,轿车的原配件进口价格也会因人民币升值而下降,这些对轿车的使用者来说也是件好事,未来养护费用也会下降。所以,人民币升值对那些喜欢消费国外商品和经常到国外旅游的人来说,其购买力和消费能力大大提高。(二)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1、人民币升值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影响首当其冲。我国的一些出口企业,如纺织、轻工和机电等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的主要优势在于较低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人民币升值后,其国际价格竞争力将被大大削弱。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档次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利润空间很小,人民币升值对其影响较大。这些企业面临挑战,只能转变自身的出口商品结构,或濒临倒闭。据专家测算,人民币升值1%,纺织行业利润将下降2~6%。同时,部分产品常受到欧美等国际市场的限制,人民币升值后,企业利润空间严重受挤,进一步削弱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2、人民币升值将降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减少我国外汇收入。目前,我国主要是以制造业产品出口为主,大多数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高科技产品很少。人民币升值,出口企业为维持本企业的利润,出口产品的单价将提高,这不利于扩大出口,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如果保持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则势必压缩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3、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应收外汇和已接订单直接经济影响大。由于我国大部分外贸企业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实行先交货后收汇的交易方式,且大部分以美元结汇。而中小企业抵抗汇率风险的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当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企业应收外汇、已接订单和合同未履行完毕等方面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较大。而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只能由外贸企业自己来承担。由于各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外贸企业的利润率很低,这样就挤压了企业的利润,使一些规模小、承受风险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倒闭。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一)人民币升值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的情况下,人民币大幅升值,将触发大量热钱对金融体系的冲击,流入资本市场的热钱将加大我国房市、股市的泡沫,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就A股来说,人民币升值对其影响可以说是利弊兼有。短期上来讲,人民币的升值会刺激大量的投机性资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钱”流入我国。这些投机性短期资本将首先进入我国股票市场,增加资金供给,增强我国股票市场的信心,会带来股价的提升。而合格机构境外投资者制度的出台,以及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升温,将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国际游资进入A股市场进行套汇,提升国内A股市场的国际化估值。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大大增加,央行投放超额的基础货币,致使国内流动性资本过剩,也对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就B股来说,由于A股与B股的价格是动态变化的,人民币升值会使以人民币标价的资产价值上涨,B股上市公司资产增值,有利于上市公司的业务开展、增强盈利能力,推动B股股价上涨。同时,B股市场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就H股来说,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对H股的影响最为显著。H股是以美元或港币标价的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升值意味着H股升值。目前,H股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较快,相对于B股市场,H股资金流动性更强,投资风险及上市公司的监管成本相对较低,优势突出,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将成为刺激行情上涨的强大动力。(三)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大量缩水。早在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外汇储备总额达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到2010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达到了24,470.84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而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美元储备大量缩水。三、人民币升值对社会的影响人民币若大幅升值,首先受到冲击的将是纺织、轻工等附加值不高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升值带来的冲击不仅仅局限在传统行业上,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调查,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许多机电企业短期迅速消化升值损失的能力有限。如人民币短期升值过快,部分中小企业很可能会出现弃单等违约行为。人民币升值的“倒逼机制”是有承受底线的,当出口企业同时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涨价、外需低迷等一系列冲击时,就可能无力承受,从而陷入绝境。而大量中小出口企业,恰恰是中国吸纳劳动力的最重要的载体。工厂破产会使大量员工失业,基本生活条件的缺失,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从国际来看,目前印度、越南等周边国家劳动力成本已经比我国低,水、电、土地等费用与我国相当,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开始向东南亚和印度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中国经济货币化的演变及反思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而不断深化。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为货币投放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而不引起物价上涨。从1948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例,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市场货币供应量基本处于一种超量供应状态,但市场物价上涨幅度一直低于货币发行指数,论者认为是由于新的信用货币量占领市场,货币容量不断扩展引起的。这种新的信用货币本身在实质上正反映了经济货币化过程中对货币的需求,同时也表明,货币不仅作为流通媒介参与经济循环,而且作为实际财富的替代,被赋予了资产形式。中国经济货币化始于这种为适应恢复时期的相对市场化的经济过程中。由于市场化,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成为和实物资产一样可以获得等同收益的资产形式。从理论上说,这种地位本身也就标志经济活动日益货币化。用货币价值本身可以衡量经济的各个方面,货币经济成为实物经济的最终替代。1949年至1952年恢复时期,在广大农村地区人民币取代了物物交换,从货币化初级形式交换媒介作用充当了农村地区物物交换的替代。虽然这是一个浅层次过程,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经济货币化向纵深发展。统计数据表明,这三年虽然工农业生产总值只增长了77.5%,而市场现金流量增加了6.05倍,货币供应总量M2增加了23.1倍。值得注意的是后一个数据包含了信贷量。这说明在恢复时期,虽然经济货币化已表现在流通媒介上,但更集中体现为货币作为资产形式的信贷上。这点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现代经济中经济货币化的第二形态较之第一形态,在经济货币化过程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推动力。当然,经济货币化过程并不等同于货币的盲目发行,恰当地表现为和经济发展阶段相容的货币需求和替代。如1950年2月市场现实流通量为1949年12月的117.2%,M2为135.5%,物价指数为209.4%,物价指数远远高于货币增长率,表明货币已超过经济货币化的容量,为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相称的货币发行。中国经济在三年恢复时期,除了信贷支持国营工商业外,并且加强了对私营业务的支持,因而在三年的恢复期保存了市场化的经济模式对货币化的需求,使货币供应和经济货币化同步进行。经济货币化本来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规律,但是,中国从1956年始,逐渐深化的计划经济使经济货币化受到严重阻碍。与此同时,也使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从一般经济学角度看,社会商品化程度越高,金融资产的品种和数量便越大,金融资产与社会产值的比率越高,货币化程度越深。分析中国的状况,1953年我国银行资金运用于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比率为15.1%,1956年为19.3%,1978年为33.3%,1989年为47.7%。从这些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1953年至1956年银行资金运用与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比率年增长1.4%,而1956年至1978年仅为0.63%。这些数据比较情况说明,1956年至1978年后的计划经济由于采用计划调拨,使中国经济货币化速度大为减慢。再比较1978年至1989年的年均1.4%增长率,进一步可以看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严重非货币化,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1956年后出现的财政划拨款制使企业发展所需的实际货币需求量受到控制,一方面使经济货币化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使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表现为1956年至1978年经济发展极为缓慢。这种情况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表现为自1958年起国营企业(包括公私合营企业)需要的定额流动资金70%由财政拨给,1959年后国营农场需要的流动资金,统一由财政拨款,1962年后,商业部门改由国家核拨部分自有资金。自有资金是根据当年经济发展状况后计算出来,事实上每年增加甚微,因而使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来源缺乏,加之扩大的处延式投资中资金沉淀现象普遍存在,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需求受到限制,最终使中国经济货币化道路布满荆棘。与这种状况相适应的是,中国财政存款量占银行存款相当比例,如1970年为46.9%,1978年为40.3%。由于财政存贷是几乎不计息的,因此,货币中很大一部分不参与社会收益的分配,进一步为中国经济货币化设置了人为障碍。中国经济货币化现状及展望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化明显加速,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流通领域的不断拓展、固定资产投入的增长,货币投放量远远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以1985年至1993年为例,年均增长率M0为25.41%,M1为19.95%,M2为24.56%,国民生产总值Y为9.54%,而物价P仅为9%。从这些数据分析来看,1985年以来,中国货币投放增长率几乎以三倍于国民经济实际增长速度增长,这表明投放的货币不仅满足增长的国民总产值的需求,而且在经济结构性调整中,投放的大部分货币充当了经济货币化过程中的替代作用。这种情况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中货币作用加强,经济货币化正朝向纵深发展。根据国内一些学者的评估,1985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大约是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同时,合理的货币供给增加略高于2%。从这一情况来看,目前中国货币化已明显高于前几年,表明中国已逐步走向货币经济纵深阶段。中国经济在货币化过程中,由于货币的非市场化因素普遍存在,致使货币并没有完全等同实物资产享有等同的收益率。有关专家估计,中国专业性或政策性银行拥有占资金市场80%以上的资金,而其中按市场原则贷款经营的货币仅在40%左右,低于成熟货币经济的要求。另据1993年《中国经济年鉴》有关数据表明,中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9.18%,而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9.36%,基建贷款几乎等同于存款利率,而粮棉油、外贸出口收购贷款利率又低于存款利率,仅为8.46%,特区、开发区贷款利率更低,仅为2.88%,远远低于存款利率。而一些经济货币化程度较高的国家,美国1991年存贷款利率分别为5.84%和8.46%,德国为7.62%和12.46%,贷款利率都高于存款利率,表明货币作为社会资产的形态,参与了社会收益平均分配,显示出成熟货币经济特征。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贷利率差,可以说已经比较顺畅,货币经济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但是,由于相对普遍地存在着呆坏账现象,使相当一部分货币资产并没有获取社会收益。如在经济活动中,固定资产投资任意扩大化等,造成的结果是社会对货币资产形态的忽视,由此引发了争贷款而不计利率的现象。从根本上讲,这种现象的出现仍归因于中国经济中虽然货币投放量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但在一定程度上货币并没有体现出真实价值,没有参与社会收益的分配,因此,货币投放量的多少,在中国经济中和物价联系并不太紧密。这也说明,中国经济还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货币化不太高阶段,离成熟的货币经济尚有一段路要走。当然,中国目前经济货币化状况,比较改革开放前已大为改观。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经济货币化必将随之加深,使中国经济步入成熟货币经济时代。从目前中国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资金紧张情况也可以看,经济货币化中的经济主体已提出了货币经济深化的要求,表明尽管存在诸多困难,中国经济货币化正在向纵深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挠的趋势。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货币市场化必将不断深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货币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