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香港刑侦剧有个故事说的是罪犯进行灭门案,然后还吃了内脏的的,谁知道是啥电视剧

我还在警校读书时,法医学老师是个专门研究尸体的牛逼人物。有一回,他直接把我们带进了法医检验室。

我一个警校生,平常也没啥机会看到尸体。但谁能想到,那天我一次性看了十几具尸体!其中“最新”的一具,是昨天刚从高楼坠落的女人。

当时我一走进法医检验室,先闻到的不是福尔马林味,而是浓浓的血腥味。转眼我就看到一具下半身支离破碎的尸体。老师告诉我们,这个男人是因为车祸去世,现在他的下半身全由残肢拼堆而成,这些残肢都是从现场捡回来

在所有尸体中,我们区队观看学习的是一具“车祸男尸”。这具尸体很完整,但当我看到法医拿着电锯把头盖骨掰开时,我呆住了。你想象一下,就是那种类似榴莲被剥开壳时“kuo~”的声音。直到现在,我都没有忘记这声音。

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节解剖课结束后,我们区队很多人都没有去食堂吃饭,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没再吃过红肉和火腿肠。

我曾经是云南省曲靖市某县城的一个辅警,2016年4月28日中午12点左右,所里值班室给我们打电话,有群众报警称,自己在某座后山捡拾野生菌时,发现一具高度腐败的尸体。
当时副所长带着一名民警和我出警,准备去现场确认一下是否为遗体。在路上,我们还猜测说可能是动物尸体。一到现场,根据报警人描述,他闻见了尸臭味,也看见有类似衣服的东西,但不敢上前看尸体到底是人还是动物。
因为报警人被吓得不轻,所以他也忘了尸体的具体位置,只是给我们指了一片大概的区域。随后我们几人在走了半小时山路后,钻进目的地“灌木丛”里分头找尸体。
一进灌木丛,我就闻见一股淡淡的腐尸味。当时,我就想着靠眼睛不好找,最好是闻着味道去找。所以我就弓着身子在灌木丛里钻。
大约找了五六分钟,我路过一片靠近松树林的地方,那里的尸臭味特别浓。我走过去,赫然看见一具头部呈白骨化,双手、双腿呈干尸状的尸体
尸体肚子里的内脏已经流出来了,我当时看见后懵了一下,赶紧叫道:“找到了!在这边!是个人!你们快过来!”
我因为叫得太大声,加上有点体力不支,大喘气的时候猛吸了一口混杂着浓郁尸臭味的空气。话音刚落,我就蹲边上吐得昏天黑地。
两位同事过来后,看到我在吐,拍了拍我的背,让我坐松树林里边休息下,呼吸点新鲜空气。他们让我顺便看下附近有没有烟头、手套之类的东西。万一是个命案,我们好第一时间保护现场。
我休息了一会后,法医也来了。他戴着手套,先翻出了内脏。这一幕又把我整得蹲在旁边干呕。法医看着我就笑了:“受不了就别看了。”但我就是好奇,想看看这人到底是怎么死的。所以我不仅没走,还挪了个高点的位置,看着他们工作。
后来法医说:“死者胃里有很浓的农药味。”说完这句话,他就用手在尸体腹腔内,抓了一团黑乎乎的黏液放在塑料密封袋内。然后,他又掰了几颗牙齿放在另一个塑料袋内。
在回所里的路上,我闭着眼睛,满脑子都是那个尸体的画面,鼻子里时不时还能闻见尸臭味。
那天到家以后,我把全身上下的衣服都脱下来放盆里用热水泡着。洗澡的时候,我擦遍了全身,连鼻孔都不放过,甚至憋着气用手沾点沐浴露伸进鼻孔里揉。
哪怕洗完澡,我也没有食欲。后来实在太困了,我就想着去睡觉。结果一闭眼,满脑子都是那具尸体,而且还能闻见尸臭味,感觉那尸体就在我房间里面一样。吓得我不敢关灯,一晚上都开着灯睡。
但我还是低估了尸臭味强大的附着力。之后几天,我一个大男人就像怀孕了一样,动不动就抱着垃圾桶干呕。连续十几天,我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
但经过这次后,我再见到尸体,甚至协助法医解剖尸体,心里都不会虚了。你们看,我现在都可以坐在殡殓师的办公桌前,写下这段故事和大家分享。
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明明是去出一个盗窃的警情,最后竟成了意外死亡。而那也是我第一次出警遇到尸体。
事情发生在2019年夏天,那天晚上,所里接到村里果农的报警,称有人偷果园的铁门。到了现场以后,果农告诉我,小偷是附近村里的一个老伯,对方偷铁门正好被他撞见了。
于是我带着果农一起去老伯家,准备了解情况。到了老伯家后,开门的是他老伴。当被问及老伯是否在家时,老太称自己跟老伯分房睡,并不清楚其是否在家。我让老太打开门,让我进去看一下,如果老伯真不在家我就白天再来。
进屋后,我发现厨房门口有个人影在晃动,心想:这老伯明明在家,老太还跟我说谎不在家。于是,我一个箭步冲过去准备喊他。结果上前一看,老伯在厨房门口上吊了,绳子上挂着尸体,还在一晃一晃的
我赶紧跑回去找同事,喊他跟我一起搬尸体。把尸体搬到了院子里以后,老太就大声哭,周围的邻居就陆陆续续都过来了。
把老伯放下来后,我们马上通知了120和刑大法医。接着老太联系自己儿子到了现场。120来了以后宣告老伯死亡,我和老太以及她儿子商量,先将尸体送殡仪馆。
到了白天,老伯儿子坚称自己的父亲没有去果园偷东西,反咬果农上门威胁恐吓把父亲吓死了。接着儿子带领一大帮家属亲戚到果园堵大门,要求果农赔偿一笔巨款。
后来,我听说果农赔偿了老太3万块钱才了事。
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第一次见尸体的前一天,师兄请我们吃饭的时候说了一句:“现在案子少了很多,工作没那么忙了。”结果第二天我值班的时候,辖区就发生一起凶杀案。
那是一个凶杀后的火灾现场,我们去的时候,火已经被扑灭了,屋子里满是没过脚脖子的水。一开始我们没敢进,毕竟电线还在水里泡着。直到大家换好雨鞋,我们才走了进去。
刚进门,一股“烤肉的香味”就扑面而来。接着就看见一个烧成焦炭的人,躺在只剩铁丝网的床上。
后来的尸体解剖,由主任领着我们做。由于尸体皮肤经过高温炙烤后已经变性,像胶皮一样。我们划开皮肤,发现根本合不上,也不好缝。于是主任拿了一块纱布,将划开的皮肤缝合完整。主任缝得特别认真、特别好,在缝完后,他还给我们上了一节尊重尸体的课。
可能因为我干法医这行久了,已经习惯了,所以对尸体是没什么恐惧。但我想多说一句,火灾现场的勘察很危险,战友们要注意保护自己
98年的夏天,我刚被分配到刑警队,到岗第一天就接到了一起命案警情:城郊一个乡的苞米地里发现了一具尸体。
当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玉米也一人多高了,典型的青纱帐。按照当时的规矩,所有参与案件的刑警,无特殊情况都必须到现场进行观察,以利于工作开展。
我从车上下来,跟着几个老刑警,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苞米地里走着。第一天上班我就赶上了“大案”,又兴奋又紧张
不透风的苞米地里异常闷热,我们走了大约七八分钟后,在闷热的空气中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味道。说不上是什么味儿,总之没闻过。
随着我们不断往前,这股味道越来越浓。那一刻,我也清晰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尸臭味儿。具体臭到什么程度呢?无法用语言形容!
距离尸体大约十米左右的地方,就已经有活动的蛆虫了。黑褐色的蛆在黑色的土地上笨拙地蠕动着,稍不注意,我就会踩到它们。老同志提醒我注意些,同时大声地问一旁的法医:“外围的是第几代蛆了?
法医回答说:“这已经是第三或四代蛆虫了。”我这才想起,原来可以通过蛆虫的生长,判断尸体在特定温度下的腐败程度,进而推断出尸体的死亡时间。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蛆虫的分布。
以尸体为起点,蛆虫呈放射性分布,颜色从浅到深,个头从小到大。当我正努力分辨时,只听见法医大喊一声:“慢点!”吓得我一激灵!
然后我就看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一幕:两个同事正在抬尸体,一人抬腿,一人抬头。当尸体离地约三四十公分的时候,脑组织竟然从后脑勺漏了出来,哗啦一声,抬头的人吓得赶紧撒手。
我条件反射地转身往外走,也不管会不会踩到蛆。走了两三步,我才定住了神。回头瞅瞅,发现除了我之外的几个老同志也都转过身,集体捂着鼻子。
确定死者身源之后,案子破得很快,甚至都没耽误我们中午吃饭。
中午我们吃的啥呢?当地的特色杀猪菜:血肠白肉酸菜、血豆腐、血筋、肠肚……在那个时候,下个馆子不容易,我瞅着大家运筷如飞的状态,只是假装整了两口。可肉到了嘴里就不是原来的味儿了,那种软腻腻热乎乎的感觉真让人难以下咽!而且我根本没敢细瞅这些血做的菜,更别说吃了。
我是基层派出所的一名小警察,入警之初就听说派出所有时会接到自杀的报案。那时我并没有感到害怕,反而因为能见到尸体而莫名兴奋。
某天凌晨2点,我接到报警,报警人是个小孩子,他称自己的爷爷从6楼摔下去了。接警后,我困意全无,马上叫起同事,拿起装备就往现场赶。到了案发地楼下,我们没见到尸体。
但突然,有几滴血滴在我脚边,我抬头一看,吓得魂都差点没了——人就躺在我头顶,就掉在我所在的这栋单元楼门口的平台上!
家属撕心裂肺的哭泣声,划破了长夜的寂静。我顾不得害怕,和同事赶忙跑上楼。这位老人没有立即死去,他躺在血泊中,大口呼吸着空气,眼睛睁得巨大。没过多久,他便停止了呼吸。
医生赶到现场给老人做了检查,随着按压的起伏,血液还在一股一股地从老人嘴中涌出。医生诊断老人多处骨折,失血过多,伤势过重,已无力回天。
直到老人咽气,他都没闭上眼睛。我偶然间撇到了他那双模糊的眼睛,那个空洞无光却又渴望生命的眼神,让我不敢再看他第二眼。
我回到派出所已是凌晨4点,躺在床上,久久无法睡去,一闭眼睛,脑中就浮现出老人的身影。那段时间我甚至不敢自己一个人半夜去上厕所,总觉得卫生间、走廊、床底下都有老人。
这是一种被精神支配的恐惧,是一种人就在你面前,你却无法给他生的希望的遗憾。
本人女,刚从警不久,我就接到了工地打架的警情。去到现场,我才发现不是简单的打架,那里直挺挺地躺着一具尸体。
听周围的人描述,躺在地上的人是工地工人,因为没有做好安全措施,所以从电梯井坠落了。当时我心里特别害怕,但还是跟着老民警走了上前,确定其是否死亡。期间,我也不敢直视死者的脸。
可能因为坠落的楼层不高,死者身体的外观依然完整。在基本确认死亡后,我们就通知了医院和法医,然后保护现场。我当时脑子里乱七八糟的,连腿都有些发抖,但我心里一直有个声音跟自己说:不要哭,不然那么多群众看着,多难看。
回到单位后,本来我希望同事能安慰安慰自己,结果他们却说:“这才哪儿跟哪儿,那些动脉破了、血溅到房顶的,挂在房梁吊死的,你还没遇到呢!”我直接当场崩溃,大哭到半夜。
1999年5月19日早上7时许,当时我在巡警支队值班,突然接到110指令说,一小学男厕内发现一具尸体。
我和同事立即驾驶警车赶赴现场,在报警群众引导下,我独自进入男厕,同事在外面维护秩序。
当时天刚蒙蒙亮,视线一般。男厕为平房,老式一排蹲坑式厕所与女厕背靠背。死者为男性,大约30岁,仰面朝天倒在一排蹲坑地面上,脸色发青已死亡,地上分布着几摊呕吐物。
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死者是中毒死亡的。这是我入警后第一次见到尸体,但是并不怕,一是因为从小胆子大,以前上学要经过铁路,经常见被火车压死的人;二是因为在学校里学过法医学,见过不少恐怖的标本和图片幻灯片;三是因为天已经亮了。
1991年10月份,在本地医院的停尸间里,我给法医帮忙扶着尸体,剖开头盖骨的时候,我还没有啥感觉。
等法医把死者的脸皮从眉毛往下扒开,露出来死者两个黑咕隆咚的大眼睛,那一刻,我觉得头发一根根都炸起来了,吓得我把尸体的头一扔,站起来就跑(我当时帮忙捧着尸体的头),也不顾得同事在后面笑话。
回到家里晚上睡觉,我眼睛一闭就看见尸体“睁眼”的画面。后面三天三夜,我都没好好睡觉。再后来,我见过太多各种各样的尸体,也就习以为常啦。
第一次抬尸体是2018年的夏天,当时我正在河北省某地级市派出所实习。那天下午接了个警,一个年轻人失联多天,他的母亲从老家农村坐车来市里找儿子。
我们赶到现场发现出租屋反锁着,敲不开门。我和其他两个民警师父爬上屋顶,从出租屋天台顺了下去。屋子里有饭菜的腐败气味儿,我在黑暗里摸索着,客厅、厨房、杂物室,最终推开卧室的纱窗,找到了他。
光线昏暗,那个年轻人就躺在卧室的地板上,年纪大概二十几岁,浑身赤裸,嘴里和鼻孔有血流出,皮肤呈现出一种没有血色、近乎泛着荧光的白,这是高血压导致脑溢血死亡的典型特征
后来我了解到,年轻人只有22岁,但已有10年的糖尿病病史,需要定期打药维持生命。
他失联的前一天深夜,邻居(也是打工者)听到隔壁有疯狂的叫喊声,以为有人打架,没敢出来看。我们去的时候,年轻人已经离世两天了。
之后刑警队、法医陆续达到现场。抬他上殡仪馆的灵车时,我主动请缨抬尸体,唯一的感受是,很沉。也许是因为尸体没有重心,比正常人要沉不少。其实现在想来,我觉得自己当时本应该害怕,毕竟是第一次和死者接触,还是一具和自己年纪相仿的躯体。
但在从天台爬下去,找到他的那一刻,我此前酝酿的所有恐惧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凌驾于情绪之上的冷静与镇定。我想是头上的警徽给了我这份勇气。
那之后,我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不敢面对黑暗,害怕闭上眼看到那个年轻人的模样,直到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如果他们能开口说话,也会感谢你啊。”有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在那以后,我敏感的神经轻松了不少,也没有再怕过直面尸体。
如今这件事已经过去三年,我也早已毕业,入职某分局工作。每当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照到办公桌,我偶尔会想起那个让我记忆深刻的警情。恐惧早已消失,剩下的是满满的职业荣誉感。
我有时也会想,或许此刻桌子上大檐帽警徽反射的,和我那个夏天找到尸体后,从出租屋里爬出来见到的,是同一束光。
“当我迈下巡逻车的时候,尸体正好摔在我面前。”
那时我是一名实习学员,在派出所跟班实习。当时接到110报警说,派出所隔壁的高层上有人跳楼,要求我们立即处置。
我和民警一起到现场,车停在了高层楼下,我刚从后座下车,就听到一阵像是轮胎爆胎的声音,一具尸体就落在了我面前。
我是某省属警校侦查系的一名毕业生,在校期间也学过法医学常识,看过许多尸体的图片,还经常跟同学们比谁不怕恶心。
但当一具尸体真正摆在你的眼前,亦或是碰上活生生的人直接摔死在你的面前的时候,那种心灵上和视觉上的冲击是极度震撼的。
只记得我当时头脑一片空白。我当时一点都不害怕,但是双腿却止不住地颤抖。尸体的形状是活人不可能做到的姿势,没有破碎,只有头部流出了一滩鲜血。
在等待刑警跟技术出现场的时间里,我们跟家属了解到了事情的真相。
逝者是我市一名退休领导,但他却在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查出了肝癌晚期。每日剧烈的疼痛让他不得不靠止痛药度日,每天他都想着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家属却不忍心让他离去。最终老同志趁妻子接电话的时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一次见尸体应该是从警半年左右的时候,那一天是我从实习民警转为正式民警,也是分配至派出所工作的第一天。当天值班的第一个警情就是,群众在某旅馆的公用厕所内发现了婴儿尸体。
我马上和所里的老民警赶赴现场。到了现场120急救医生确认,婴儿已死亡多时。婴儿刚出生不久,肚子上面还有胎盘组织,就被扔在了公厕的蹲便池里。
我当时也不觉得恐怖,蹲下来仔细查看才发现,婴儿的眼睛没有完全闭合,眼珠子一动不动的,感觉就像盯着我一样,吓得我打了个寒颤。
一抬头,我才发现周围的人都走光了,只有我留在现场。我一下就炸毛了,赶紧跑到有阳光的地方抽了口烟压压惊。
之后我就配合刑侦队勘察现场,寻婴儿生母,询问证人等等,忙到很晚,在备勤室倒头就睡,也没觉得特别害怕。
人生第一次见尸体(确切的说是见证了整个死亡过程)大概是1999年春天,当时我上小学,由于父亲是名法官,他为了锻炼我的胆子,多次带我参加了整个枪决的过程。
第一次,我跟着父亲带领的执行团队前往看守所,父亲给囚犯宣读了判决书及裁定书,此时囚犯变得神态呆滞,浑身瘫软。
随后看守所给囚犯准备了一碗饭菜,但囚犯象征性地吃了一口,便要了一根烟抽了起来。
十五分钟过后,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囚犯被武警捆绑好并带上囚车押赴刑场。
此时现场所有人表情严肃,没多说话。我也感受到巨大的压迫感,基本全程跟在父亲身后。
到达刑场后,囚犯被带下车呈跪姿,由左右两名武警扶着(囚犯已浑身瘫软),法医上前验明正身后,在囚犯后背心脏的位置做了标记,并向父亲示意准备工作就绪。
此时随着父亲的一声“执行”,队伍中出来一名武警,站在囚犯背后举枪射击。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没有多余的动作,囚犯也应声倒地。我看到尸体下方流出大量的血液,法医上前确认死亡后,一辆救护车开到尸体旁边将尸体抬走。
我问父亲这是干什么,父亲说:“这个人因为没有亲属,要求捐献自己的器官,尸体交医学院做研究。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到救护车旁看了取器官的整个过程。真不知道我当时哪来的胆子。但是回家后,我闭上眼睛就是当时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多次被父亲带去刑场的缘故,我慢慢地对尸体没有了任何感觉。
2009年我考入警队,成为了一名刑警,第一次遇到尸体(案件,高腐,巨人观),我便与老民警和法医一同抬、摸、看尸表、帮解剖。
一转眼,我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如今我已晋升为刑侦大队大队长,有这个成绩,我最感谢我的父亲,感谢他在我小时候锻炼我,磨练我的抗压力及胆量。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次”? 

}

精选 骨龄评估(测试)与成年身高预测

个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一、骨龄(bone age,skeletal age)的正式名称是:骨骼测定年龄。1、什么是骨龄: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学年龄(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在了解人的骨龄情况时,通常要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它是通过测定骨骼的大小、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变化反映体格发育程度,并通过统计处理,以年龄的形式,以岁为单位进行表达的生物学年龄。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内分泌科潘嘉严2、标准骨龄片拍摄方法:标准骨龄片,只需要拍一张左手正位片。拍摄时,左手五指自然张开,手心向下,中指与前臂保持中一条直线(尽量不要左右偏,手臂放平不要上抬),X线球管对准第三掌骨头,球管与X光片距离在80CM左右。3、影响骨骼发育的因素:很多疾病都影响骨骼发育,使其入提前或落后,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性早熟、甲亢、单纯性肥胖伴身材增长过快、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将导致骨龄提前;而卵巢发育不全(Turner综合征)、软骨发育不全、垂体性侏儒(生长激素缺乏症)、甲低等将导致骨龄明显落后。影响骨龄最重要的因素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统,其他如生长激素、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对骨骼发育起调节和控制作用,其中性激素在青春期骨骼发育中起主导作用。时常有些家长咨询,弹琴会不会影响骨龄?弹琴主要还是手指运动增多,运动增加,不促进骨龄增长。如果运动增加会促进骨龄增长,那么跑步多了,腿部运动多了,骨骺不就早闭合?成年身高不就更低了吗? 这样的推断显然不合理。从另一方面讲,由于不同儿童,弹琴的时间,强度、支持时间差异很大,其他手指活动方面也有较明显差异,即使有弹琴影响,我们也很难也找出依据或找出差异有多大?因而一般不需要考虑这方面影响。二、骨龄评估临床意义 人类骨骼发育的变化基本相似,每一根骨头的发育过程都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同阶段的骨头具有不同的形态特点。目前经常需要使用骨龄评价生长发育的方面有:①骨龄评估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判断处于什么样生长发育阶段,还有助于区分“早长”或是“晚长”等);②它不仅可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而且还可以通过骨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剩余生长空间及性成熟度的判断);③通过骨龄还可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判断矮小或早发育儿童是否需要治疗);④骨龄的测定还对一些儿童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如生长激素缺乏儿童,骨龄常常落后,而性早熟儿童,骨龄常常提前);⑤指导内分泌临床用药和治疗效果的判断(如性早熟儿童需要通过定期评估骨龄,指导用药量的调整);⑥骨龄还用于法医学判断特定个体的年龄,作为是否定罪的依据;⑦用于对身高有不同要求的运动人才,艺术人才和其他方面特殊人才的选拔,也用于运动员竞赛时分组等等。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生物年龄(骨龄)-生活年龄的差值内分泌疾病,代谢障碍性疾病和生长发育障碍等疾病的X线诊断中起重要的作用。骨龄的异常,常常是儿科某些内分泌疾病所表现的一个方面。 按照最新的TW3评估法,男孩骨龄达到16.5岁、女孩骨龄达到15.0岁时,骨骺基本闭合,骨骼达到成年,身高基本不再增长。但不同骨龄评估法,骨骺完全闭合的骨龄不一样,如1975年发布的TW2法,男孩骨龄18.3岁骨骺才完全完全,达到成年,与TW3相差1.8岁,女孩骨龄17.2岁骨骺完全闭合,达到成年,与TW3相差2.2岁。三、目前国内外常用骨龄评估法1、骨龄评测方法 传统的骨龄评估通常是对被测者的手部和腕部进行X光摄片,然后由医生根据拍得的X光片进行解读。测定骨龄的方法有简单计数法、图谱法、评分法和计算机骨龄评分系统等,最常用的是G-P图谱法和TW3评分法,其他还有CHN评分法,TW-C评分法和中华05评分法,TW3改良评分法等。1.1 计数法 在20世纪初期,以骨化中心计数占主导地位,内容有:①观察骨化中心在一定年龄出现的数目,主要是腕骨;②测量骨化中心面积和骨与骨之间的比例;③观察骨骺的融合时间。即骨龄计数法,如1938年公布的Vogt和Vickers氏法。由于腕部骨化中心出现较早,增加部位又会致X线照射量过多,故此类研究后来没有什么重要发展。1.2 图谱法 在1895年X线被发现后,有关学者便开始将其用于研究骨骼发育。1898年John Poland提出最早的骨骼发育图谱。Todd(1937)又制订了较为完善的骨骼成熟图谱。1950年Greulich和Pyle研制成手腕骨发育图谱(G—P图谱),1959年修订。之后广为流传,延用至今。G-P图谱是以美国中上层家庭的儿童为基础,从出生到成年的纵向研究结果。图谱法主要依据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手腕部骨化中心和干骺的出现、消失顺序,建立男女骨龄标准图谱,评价时将待测X线片与图谱逐个对照,取最相近者为其骨龄,若介于两个相邻年龄图谱之间,则取均值来估算。此法简便、直观、易行,各国或地区相继建立了各自的标准图谱,包括我国的顾氏图谱。1.3 评分法 图谱法主观性强、偏差大,且骨成熟率不清楚,因此Tanner和Whitehouse等(1962)通过研究提出TW1骨龄记分法,1975年修改为TW2法。该法取左手腕正位片20块手腕骨,将各骨按不同发育等级分为8—9期,赋予不同分值,总骨发育分(SMS)从0—1000分。由手腕x片累计各骨发育分,然后查骨龄得分表或SMS一年龄曲线,求得骨龄。其评分系统有三个系列:① bones,RUS)系列,含尺桡骨远端、第1、Ⅲ、V掌指骨共13个;②C(carpals)系列,含腕骨7个,豌豆骨除外;③T(TW20一bones)系列,为R、C系列之综合。2001年已修改为TW3法,这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一种评判标准,主要是取消T系列,认为T系列只是R、C系列的综合,无特殊用途;以及重新制订了R系列标准,认为该标准受时代、人群等因素影响。我国推出的有李果珍百分计数法(1979)、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1992)以及直接引用TW2的叶氏记分法(1991)等。1.4 近年来出现的其他骨龄评测手段 主要借助于较高现代科技手段评测骨龄。①计算机辅助骨龄评估:主要用于TW3法、CHN法等需要进行复杂计算的骨龄评分法。但由于其需要扫描骨龄片或只能通过本院影像科上传,增加了评估程序或不方便评估患者自带片;同时,由于目前存在程序上的不完善,每期评分固定,不方便对处于两期之间的进行分值适当调整,预测成年身高时,只能用同一种方法,应用上目前还受到一些局限。②超声骨龄评测:1995年,Castriota等利用超声测量儿童股骨头关节软骨(FHC)厚度,显示FHC厚度与骨龄、生活年龄有很强的相关性,提出超声测量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评估少年儿童骨骼发育的方法。也有报道,6~15岁少年儿童的跟骨宽频超声衰减值与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目前超声骨龄测量仪已推出,其依据是手腕软骨骨化过程的结构变化,通过测量穿过手腕的超声声速来计算骨龄,结果与G—P法所得结果高度相关,提示超声技术在骨龄评测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③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XA)的应用:2002年,国外有学者利用低辐射测量仪DXA对手腕进行影像扫描,探讨骨密度评测骨龄 。Pludowski等报道DXA检测与X线检测的骨龄评测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60例个体中,40例骨龄一致,另16例骨龄相差小于0.5岁,且DXM的显像质量、分辨率符合要求,但DXA尚无法达到0.5岁以内的骨龄精度,成本高、操作相对复杂,使其应用受到限制。④人工智能识别骨龄:近年来,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骨龄识别,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不过,由于骨发育特点不同人差异较大,且拍片时的姿势变化也带来的太多的变化,片子本身清晰度、曝光量、对比度等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判断,标准化还有一定困难,目前还利于探索之中。另外,此类软件是通过不断学习大量标准片来提高识别的准确度,对提供学习的标准片准确评估性尤其重要。如果没有大量经过非常有评估经验的专家详细评估为基础,很难得出准确度高的人员智能产品。更重要的是,机器不能下诊断标准,此类方法作为人工辅助骨龄评估和成年身高预测有一定意义。⑤骨龄评估的数字化:骨龄评估从计数法,到图谱法,再到评分法,评估有准确度越来越高,也是发展趋势。不过,即使是评分法,对左手骨龄片上每一块骨进行详细评分,也只是将每一块,分成8-9期,给出分值,计算总分,查表得出骨龄大小。但骨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到成熟、闭合,并不只是8-9个台阶,而是个逐渐发育的过程。如果能骨骼整个过程,建立数字化骨龄评估模型,将是未来发展方向。2、国内的骨龄评估发展史①、梁铎(1937年)、刘惠芳(1959)、顾光宁(1962)、张乃恕(1963年)曾先后提出了我国儿童骨龄计算法标准。刘宝林(1983)、徐济达(1985)曾提出我国儿童骨龄图谱,但均未得到广泛应用。②、1960年代,李果珍提出的“中国人骨龄百分计数法”曾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广泛应用。③、1992年,国家体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TW2骨龄根据我国儿童特点进行修订,去掉尺骨,增加了头状骨和钩状骨。并按类似方法评分,称为CHN法。近年河北体育学院对其进行修订。④、1991年,叶义言等将TW2骨龄的成年身高预测法,通过先将中国人身高转换成英国人身高,用TW2法做成年身高预测后再转换回中国人身高。由于准确性高,曾在儿童内分泌领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简称为“TW2叶氏法”。目前临床常用手、腕部骨龄(BA)评估方法 同前 14块骨 29块骨 13块骨 评分C,R,T三系 同前 C、R系 评分 图谱 评分 分期评分 修改TW2 BA岁直观四、各种骨龄评估的优缺点1、GP图谱法:优点是简洁、直观,评估方便;成年身高预测时有骨龄提前、骨龄正常和骨龄落后不同数据,对存在内分泌疾病者预测身高有一定帮助。缺点主要有精确度不够,图谱法腕骨形态更容易区别,而长骨区别较难,但成年身高预测却主要依据长骨的骨龄,因而临床上常常觉得准确度不够。且原始数据来源于50年代美国中、上层家庭子女,但毕竟1959年后未再更新,年代较久远。2、CHN法:80年代以来,我国根据目前儿童发育状况,对TW2法加以改进,制定了我国统一的骨龄标准-CHN标准,它更适合对我国儿童的骨龄评价、国内通用,但国际上不通用,造成交流不便。且和TW法一样复杂。同时由于其来源于横向研究结果(同一时期,收集不同年龄段正常儿童、青少年骨龄资料),可靠性低于纵向研究(同一批正常儿童,从出生到成年,定期拍摄骨龄片)。3、TW3骨龄:2001年,TW2骨龄评分法,更新为TW3法,RUS积分根据时代变化,调整了对应的男、女儿童骨龄。成年身高预测不再用受种族、时代、地域影响较明显的骨龄预测,而是采用骨发育分直接预测,且经过北美及欧洲9年3300名儿童纵向观察,发现该方法在成人身高预测方面较其他方法准确,且不受种族及地区限制,因此值得大力推广,但缺点是评估复杂。目前全国内分泌学组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中,推荐采用BP法或TW3法。不过,TW3法,肯定更精确,也更符合时代性。五、成年身高预测1、成年身高预测的意义 目前多数医院评骨龄都是凭放射科的骨龄报告或儿童内分泌医生对照图谱评估的骨龄,并且很少有医院给就诊者做成年身高预测。但成年身高预测对小儿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①成年身高预测是是否需要临床干预的重要依据②成年身高预测是是否继续干预的主要指标③成年身高预测是治疗是否有效的依据之一,④成年身高预测是区别病理性矮小和青春期发育迟缓的重要依据⑤成年身高预测更是家长最为关心的指标。2、成年身高预测的方法①、B-P(Bayley-Pinneau)法:儿童在该骨龄时与该骨龄时的身高达到成年身高的比例(%)密切相关。计算方法:成年预测身高= PH②、CHN法预测身高与B-P法原理同,用参考表格不同(中国儿童,分北部、中部和南部,但无骨龄与年龄有差异时的值)。③、HtSDs(BA)轨迹延伸法(曲线法):在生长曲线标示的现BA相当的 HtSD位点轨迹延伸所示身高。④、TW3法成年身高预测是目前最新的方法(骨龄来源于比利时、西班牙和美国德州的欧裔儿童,成年身高预测来源于瑞士苏黎世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儿童),根据RUS骨龄积分、当前身高、当前年龄、上一年身高增加值进行计算。计算结果2个标准差包括95%的人群范围。由于骨发育分不受种族、地域、时代影响,理论上可用于不同民族。3、女孩初潮时间预测: TW3女孩初潮法:初潮年龄=12.6-0.68*(骨龄岁数-年龄岁数)0.625岁。4、成年身高预测问题的探讨①、每一种成年身高预测都有它的优缺陷,TW3法做成年身高预测的原始数据毕竟来源于西方国家,虽然按骨发育分(反应骨骼的生长程度)预约身高可以不受时代、地域、种族的影响,但毕竟时代不同,正常人的平均身高还是有差异的,再说目前国内还缺乏较大样本量的验证资料。②、生长曲线法预测身高对于骨龄与年龄相近或骨龄稍大的儿童相对较准确,骨龄明显小于年龄时准确性差。③、TW2叶氏成年身高预测法在过去得到了广泛认可。④、BP法预测身高,有骨龄与年龄相符、骨龄大于年龄1岁以上和骨龄小于年龄1岁以上数据。对存在儿童内分泌疾病骨龄与年龄不符时,相对更有意义。但GP图谱法评估骨龄准确度较低,评估医生的熟练程度不同,差异较大,明显影响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年代毕竟已久远,正常人平均身高已经变化不小。有条件时最好能对每一个儿童进行所有骨龄评估方法的评价,并对其进行所有方法的成年身高预测。由于TW3法成年身高预测的原因数据来源于欧洲,不适合直接用于中国儿童的成年身高预测。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3年起,通过对比相同时期的欧洲儿童与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差异和性发育异常,参照TW2叶氏法等数据,制订了TW法骨龄评估法在中国儿童成年身高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成果——“TW3改良法成年身高预测”,通过对2000多例已经达到成年身高人群的回访验证,准确度良好,96.5%的正常生长发育且未治疗人群,成年身高与预测成年身高误差小于1SD。六、特别提示: ①、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评估骨龄,也不论评估的专家技术水平多高,都做不到毫无误差。打个通俗的比方:评估骨龄,就好比看一个人的脸去认他(她)是多少岁?普通人去认,误差可能很大,而刑侦专家通过各种手段去辩认误差可能很小,但也不可能毫无误差。正常生长发育监测的儿童、1-2年拍一次骨龄片即可,即使是正在进行发育方面治疗的儿童或已经进入青春发育的儿童,骨龄片一般只需要半年左右拍一次。时间隔间过短拍片,后面的片子评估结果的比前面小,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频繁拍骨龄片。②、除极少量针对某种特定疾病的预测方法外,绝大多数成年身高预测方法的原始数据,都是来源于正常人。正常人骨龄与年龄相差一般小于1岁。骨龄与年龄相符时,预测身高相对准确;骨龄与年龄相差1~2岁时,预测身高仅供参考;骨龄与年龄相差2岁以上时,预测身高不作依据,但可以做为治疗前后观察疗效的对比。③、预测身高时只能根据检查时的身高和骨龄按正常生长轨迹预测将来身高。对于矮小儿童,过去没有按正常生长轨迹生长,不做任何治疗的情况下,从预测时就能按正常生长轨迹生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不治疗实际身高,常常还会低于预测身高。对于性早熟儿童也一样,性早熟儿童由于发育时间提前,不能按正常生长轨迹生长。过早发育,骨龄常常变化较快,后期再做预测有下降可能。七、如何大致判断成年身高预测的可靠性?最近时在回答网上咨询时常看到一些骨龄评估后的成年身高预测结果,有很多一看便知可靠性非常低。比如有“现身高150cm的11.5岁男孩,骨龄已经13.1岁,预测成年身高却超过176cm"。男孩13岁平均身高是159.5cm,正常男性成年身高平均只有172.1cm,13岁男孩后期生长空间平均不足13cm,骨龄已经13.1岁,即使年龄稍小,后期生长空间有可能略大于13cm,但还有26cm以上的生长空间是不可能的,如果再考虑骨龄快速进展,后期生长空间不足13cm还是有可能的。1、对于骨龄与年龄相当且生长正常者,在排除早熟、矮小等情况后,可以根据各年龄组正常身高表(虽然是年龄表,由于正常儿童、青少年骨龄与年龄是相当的,可按骨龄去对比),看看相应骨龄的平均身高与成年平均身高差距,去对比后期生长空间。也可考虑利用生长曲线去做大致对比。2,对于骨龄提前大于1岁者,也可根据上述方法对比,不过,后期生长空间可能稍大于相应骨龄段的生长空间,因为预测成年身高也有年龄因素。不过,骨龄越大,在预测成年身高中年龄占的权重越低,大于平均生长空间的幅度越小。但如果考虑早发育者的骨龄有可能快速进展,后期生长空间还有低于正常平均生长空间的可能。如果是女孩,初潮后不可直接用上述方法对比,同时如果女孩初潮过早,也会明显影响后期生长空间。3、对于骨龄落后于年龄大于1岁,特别是骨龄落后于正常年龄2岁以上,存在影响生长发育疾病的儿童,最好大致根据年龄去对比相应年龄的后期生长空间。虽然理论上说由于骨龄较小,实际生长空间应该大于相应年龄者,但由于存在生长异常,每年的实际生长幅度会小于正常儿童,后期生长空间也有限。当然通过计算校正骨龄后对比更可靠,但不是非常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计算不了校正骨龄。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及人民卫生水平的提高,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骨龄作为个体的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应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和应用。而熟悉、掌握、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指导及帮助工作。我院也购买过骨龄评估软件,但由于需事先扫描骨龄片至电脑中,再人工对照图谱,选取固定分值,由计算机汇总RSU积分,优点是节约了人工计算过程。但缺点是骨龄处与两期之间无法加减分,且预测成年身高方法有限,我们认为达不到临床指导的要求。我院因而长期坚持手工为每一位就诊者用TW3法详细评估骨龄(手工评估还可对处于2个期之间的骨发育分进行适当调整,包括我院独自研发的骨龄评估软件,也能做到手工调整,比仅看不同骨化中心更接近哪个期精确度更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并通过“TW3骨龄评分法在中国儿童成年身高预测中的应用研究”建立了独特的成年身高预测系统,获得科技进展奖,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附图:芜湖第一人民医院骨龄评估报告单)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刑侦破案电视剧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