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德勒宣布退役,他是网球第一人吗?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杜金城

  “我41岁了,过去24年里打了超过1500场比赛。网球对我是如此慷慨,它给予我的东西已经超出我当年梦想的范畴,现在我知道是结束职业生涯的时候了。”41岁的瑞士网球天王费德勒在北京时间9月15日晚,通过这样一篇社交习文以及一段4分多钟的视频宣告了自己的退役计划。下周末在伦敦举行的拉沃尔杯比赛会是他24年职业生涯的谢幕演出。这位当今网坛最伟大的运动员在此刻宣布退役,并不令人意外。但这足以引发全世界球迷的伤感。要知道,费德勒在网球这项运动的历史上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痕迹,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网球手之一。

他引领了网球运动的新时代

  从1998年到2022年,在24年的时光里,费德勒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网球世界的天王。甚至,不仅是在网球界,在世界职业体育范围内,费德勒也成为标杆式的人物。在凭借着自己绝佳的天赋和手感去征服一个个对手的同时,他也凭借着超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把网球运动带到了另外一个高度。

  费德勒在网球方面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他做了一些前无古人的事情。在他退役的时候,他给后辈留下的是一连串难以打破的数字:他拥有包括20届大满贯冠军在内的103个冠军,310周世界第一以及连续237周排名世界第一;他以36岁195天的年龄成为ATP排名系统以来最年长的世界第一得主,369场大满贯单打胜利冠压男女职业网坛;他保持着连续23次大满贯四强和连续36次大满贯八强的纪录……

  比数字更为奇妙的是,费德勒从出道之初,一直到41岁退役,他一直打着一种有别于他所处时代的网球。在这个前所未有注重防守的时代,他用最富攻击性的打法一次次站到巅峰。十几年间,这项运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仅适应了下来还引领着这项运动的发展。

  在费德勒之前,网球只属于职业球员;在费德勒之后,网球属于全世界。就像ATP主席安德雷亚·高登所说的那样,“罗杰对网球的影响以及他为网球所留下的财富,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他将数以百万计的狂热粉丝带入了这项运动,引领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新的增长时代,提升了网球的知名度。很少有运动员能以这种方式超越他们所属的领域,罗杰让我们所有人为能够参与这项运动当中而感到自豪和幸运。”

网球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位

  男子网球运动的历史上诞生了很多伟大的球手,桑普拉斯、阿加西、贝克尔、休伊特……但费德勒的名字放在他们中间仍然是非常特别,甚至是特殊的一位。他的职业生涯如此漫长,却又耐人寻味。优雅、执着、坚韧,这些特质始终伴随着这位瑞士人。

  费德勒从1998年转入职业网坛以来,经历了桑普拉斯和阿加西统治网坛的时代。他是通过努力直接从前辈手中接过温网和美网冠军奖杯的。那是遥远的2003年,21岁的瑞士人在全英俱乐部的草地上击败7届赛会冠军桑普拉斯;在纽约的比利·简·金国家网球中心战胜本土宠儿阿加西。那时的评论员惊呼:“一个时代要开始了,这个时代是属于罗杰·费德勒的”!

  之后的20年里,他不断成长,向着网球世界的巅峰攀登,就像他在巴塞尔的家乡去攀登那些小山一样。然后,小山变成了高峰,他成了那个站在峰顶的人。同时期的“80黄金一代”包括萨芬、罗迪克、费雷罗以及休伊特等人都带着大满贯逐渐远去,年轻一代的选手穆雷、德约科维奇们开始从山脚下向上冲击。费德勒却像战士一般,顶住了后辈们在球场上接连发起的冲击。

  费德勒之所以被同行以及球迷敬佩、敬仰,当然不止于他取得的一连串成绩,更在于他的稳定。在20多年的时光里,他能在大部分时间里将自己保持在这项运动的顶尖水平,这比赢得几次大满贯更加不易。此外,费德勒的“特殊”还在于他在球场上的优雅与风度,他的举手投足仿佛经过了令人愉悦的美学设计,这种结合着锐利锋芒与优雅大气的风格成了费德勒最吸引人的独特之处。

人生“下半场”或许会更成功

  费德勒已经透露,下周的拉沃尔杯将是他职业生涯的告别赛。2022年拉沃尔杯将于9月23日到25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由欧洲队对阵世界队。欧洲队的阵容中除了费德勒,还有德约科维奇、纳达尔、穆雷等好手。可以预见的是,这次比赛的门票一定是一票难求。

  之所以将拉沃尔杯设为自己的退役告别站,费德勒应该是有所设计的。从这个杯赛创始之初,费德勒的角色就不仅仅是球员,他也是这项赛事的创办者。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费德勒在球场外的生意经,那可是相当成功。

  作为世界上收入最高的运动员之一,罗杰·费德勒的名字常年位居在福布斯体坛收入排行榜前列,自2013年更是从未掉出过前10。2020年他的年收入更是达到了1.06亿美元,排名第1。而在今年5月最新发布的“全球运动员收入排行榜”中,费德勒仍以总收入9070万美元排名第7。

  尽管总排名不高,但费德勒多达9000万美元的“场外收入”,却是冠绝世界体坛。仅有NBA巨星勒布朗·詹姆斯的8000万美元,能与瑞士天王掰掰手腕,这足以见得费德勒场外商业开发的巨大成功。

  除了能赚钱,费德勒在公益事业方面也颇有建树。创立于2003年的费德勒基金会已运营了近20年。这个基金会已经向非洲,尤其是南非上百万儿童提供了优质的教育,以能够带动整个家庭和社会的进步。此外,费德勒还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曾向海地大地震受灾的民众给予援助等。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之后,费德勒基金会就表示:“费德勒基金会已经捐赠100万美元,以通过非洲的合作伙伴,为64000名儿童和家人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随后,费德勒本人转发了这条消息:“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起来,帮助有需要的家庭。”

  费德勒的球员生涯即将画下休止符,但他的人生下半场才刚刚开始。作为“天生的赢家”。相信费天王未来能够在赛场外赢得更多胜利。

}

  罗杰·费德勒宣布退役。

  不算意外,尤其有点年纪的球迷,都有心理准备。

  毕竟41岁了,毕竟2021年温网之后就没再比赛。

  毕竟如他退役宣言里所说,他也想恢复努力出赛。我们也都明白,他努力过了。

  实际上,他老了也很久了——德和纳豆差一岁,他比纳豆大五岁。

  过去十年,从费纳德穆四天王,变成三GOAT,再到前年德约统治,今年上半年纳豆发威,现在纳豆22,德约21,奶牛还是20。

  实际上,过去十三年大满贯:

  豆16,德19,牛5。

  豆,以2008年那场温网决赛——我至今认为是史上最佳比赛——为契机,强势追逐。

  ,其实该是德豆时代。

  牛已经老了很久很久。最后一点返照的星辰光焰,是2017和2018那一段,一口气将大满贯提到20,让豆和德得多追两年。

  我记得2012年他拿下温网的样子。那时他躺在绿草地上,弯膝,捂脸。他的两个孩子,扎着金色辫子、穿着白底黑花的小裙子、快要满三岁了吧。那应该是她们俩第一次看到爸爸拿大满贯——第17座。那时奶牛已经31岁了。

  那几年,他已经有点老了。2011年,马德里、罗马、法网、温网,连续四站,费德勒被淘汰都如出一辙:用优美正手、挥洒单反和控制自如的发球取下第一盘,然后随体力流逝,落点控制渐失精准,回球锐利渐失,切削逐渐控制不住对方的巨力,被对方压迫,终至被逆转。

  2011年底,迪拜。安纳孔教练整理出若干套训练法,劝费德勒“试试”,费德勒接受了。于是,费德勒一边度假,一边每天花两到四小时一个个击球,击完球,他继续去跟体能教练帕格尼尼、理疗师斯比韦尔一起度假。

  “我今年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在大型赛事里不去等我的对手犯错,而是完全以我为主。”

  那年温网半决赛,他遇到此前七战只赢过一次的德约,靠20分钟的第一盘,靠破发,靠12个ACE球和单反赢了。

  然后是果决地正手强攻,让穆雷第四次大满贯第四次败北——其中三次输给牛。穆雷赛后哭了,但他认为奶牛配得上冠军:

  “他克服了背痛,战胜了如此多的对手。”

  那时已经有英国媒体认为,他已经可以带着17个大满贯,以31岁的年纪退役了。他当时的成就旷古未有,他的伤痛和时代的风格也并不算适合他,他完全可以急流勇退了。

  但他还是打下去了。

  然后就是2017年,澳网,以及温网。19。

  费德勒在做一些前无古人的事情:从来没有人拿到十九个大满贯。从来没有人在将要36岁时一盘不丢地拿到温网。

  从来没有人在2003和2017年分别拿到大满贯:这十四年间,这项运动简直已经变了另一个样子,而他适应了下来。

  他打的几乎是一种有别于时代特色的网球。

  在这个,用克雷特加的话——我2017年法网期间访问他时说的——“如此注重防守和体能,务必牺牲一点独特风格来让自己无懈可击”的时代,他还是在打着最有攻击性的比赛。

  最伟大的运动员大多如此。他们的天赋是消耗品,会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会想尽办法,用热爱做动力,去跟时间换取一些东西——技巧、经验、智慧——来抵抗时间的流逝。但多少巨星老了之后,会沉稳,会多少屈从于时代的打法。而费德勒呢?天晓得。2017年,他简直又重新找到了网球的乐趣。对西里奇决赛第二盘第五局,西里奇发球,费德勒在底线中路,用他招牌的单反,直接接回球打出一个斜线穿越。

  这个球不科学,这个球是怎么打出来的,没有人会这么气定神闲地玩,只有费德勒。他举重若轻地,打了一个奇怪又美丽的球。

  赢下第19尊后,他说自己的孩子,“他们还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他们就觉得球场很美,场面很好。希望有一天,孩子们能够理解吧。”

  然后就是36岁173天,拿到第20个大满贯。

  他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大满贯,差了十四年半。

  但这不妨碍他在38岁时,2019年温网决赛,和德约科维奇打出那场传世决赛。

  2008年温网决赛输给纳豆,2019年温网决赛输给德约。都输了,但这两场,我认为就是史上最佳比赛了……

  我的几个奶牛爱好者朋友,彼此推广年轻球员时是这样的:

  “7784的打法有点像奶牛……”

  “好像阿尔卡拉斯说自己进攻像奶牛……”

  大概有点,“只要打得视觉上像牛,就足以让人想看一眼了。”

  纳豆那本著名的自传《拉法》里,有段描述很精彩。

  在古德语中,费德勒的名字是“羽毛商人”之意,一如其名,他的动作有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

  托尼叔叔则对纳豆说:“费德勒比你更具天赋,创造和把握制胜分的能力远远在你之上,因此,你必须时时刻刻向他施加压力,迫使他在能力极限的情况下击球。”

  德约科维奇是网球史上最平衡的万能回球机。纳豆是网球史上最骁勇不屈的斗士。过去十年属于他俩。他俩更适合这个时代的网球竞技,而且将继续适合下去。

  但奶牛的打法之好看超逸,应该是无人可及的吧。

  当然咯,时代在前进。如果您从2040年穿越回来告诉我,德和豆最后都以25个大满贯退役,我也不会诧异;牛就停在了20。也许多年之后,没经历过这个时代的网球迷回头看奶牛,就像现在的球迷回头看桑普拉斯似的。

  只是,经历过这个时代的诸位,自然明白,费德勒曾经是何等卓越的一个存在。

  从此之后应该创立一个新动词。在形容一个人将一种运动打到极致、使之完美、使之成为传奇、将技巧与概念提升到一种新境界、独自在最高峰描绘这项运动的一切可能性时,就不要再用“他统治了这项运动”、“他是这项运动的王者”了,而改说:

  “他费德勒了这项运动,他把这个项目费德勒了。”

  2019年6月,我赶上了他和纳豆在法网的那场比赛。

  纳豆在罗兰加洛斯是天然主场,观众的偏袒与热爱无与伦比;但那天,我算是见识到了:还有人能跟纳豆在罗兰加洛斯,人气斗得不分轩轾。

  网球迷就是这样:喜欢一个人,经常与(当时的)成绩无关了。

  比赛结束时观众不停嚷嚷,要“罗杰!再回来!”就像今年纳豆说他明年还会来时,罗兰加洛斯的一片欢呼声。

  传奇就是这样,走远了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步,我们也不一定能确认,什么时候,一段旅程就会到此结束。许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喜欢上了一个什么运动,最后会发现,其实就是喜欢上一个人;等他离开了,可能一项爱好或一段记忆也就停步了。

  从这个角度讲,费德勒多打的这些年,让许多人多看了许多年网球,也许还多喜欢了一点网球——算是他给网球运动的礼物吧。

  这么想来,一如上述,过去十年,其实属于德和豆。奶牛的打法,其实也并不算适合这时代。

  他的巅峰期在2004-09年,只是在已经老去之后,又多打了这些年,让德和豆多追了些年。只是他老去得优雅从容,甚至还耗赢了穆雷……

  就把过去这十年,当做他给我们的礼物;2017-18那三个大满贯,以及2019年温网决赛,当做惊喜返场。

  他41年的人生里,六成都消耗在这奔走训练的岁月里,现在他和米尔卡以及孩子们,继续过自己的生活;网球世界以及我们,留下他的职业生涯记忆。

  我们目睹了网球史上乃至体育史上,最动人的个人生涯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费德勒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