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水冷有漏液包赔吗?家里风冷压不住想起换个了

可以去看看51972的直播跟录播,基本上是12代 VS Zen3的最全测试了。

永劫无间、PUBG、WOW之类的游戏,12代CPU在1% Low上有较为不错的优势。

战地2042还在优化,目前来说12代CPU在2042上占不错的优势。

不过,帧数上的优势会被分辨率稀释,1080p能明显看出来,2k下就开始不太明显了,4k众生平等,建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

我从战地3开始玩起不算老玩家,但是自从我战地5当了一回预购用户之后我觉得我就是纯纯的憨憨,果然这代更拉胯了。
这么一个系列我真的不建议再给这作品扔钱了,哪怕是老游战地3战地4,也比2042强的太多。
离大谱的优化的游戏向来不被我考虑在CPU横评中,谁强又有什么意义呢?连玩我都懒得玩,首先游戏公司的态度就不端正。

其他优化水平在线的游戏来说,12代强的很有限,大约也就5%~10%的水平,我还是更推荐把差价扔显卡上的,除非你就真的只玩上面那几个网游。

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单核游戏,比如说P社系列,这种游戏12代无疑也是占据了很大优势,追求这类游戏的时间体验的,12代也更合适。

以及部分针对IU有深度优化(或者干脆说有些著名A黑)游戏,12代优势也是明显。

除非对帧率有比较极致的要求...或者说有明显的感知,个人还是更建议把差价扔显卡上。

主要还是考虑到Win11并不成熟,现在12代也没有B系列主板,感觉再过个半年12代就是真的香,但是现在并不是。

而且现在显卡的这个价格,我觉得乖乖当等等党吧。

这代Z690的规格很高,对于需要Z690拓展性的人来说,其实Z690+12代IU还算有性价比,对比Zen3+X570 Unify之类的主板更强。如果你真的用得上Z690主板,那么肯定是Z690而不是X570、X570S、B550。

比如说唯一指定甜品主板微星Z690-A

如果只是打游戏,没啥过多要求那么肯定就只需考虑B板,问题是IU+B板,对比频率上的差距,性能又缩水回来了....

特别是双11 5800X+B550M重炮手WIFI套餐只需要2200的情况下,IU新产品还没怎么搞活动。

考虑到平台的生命周期,12代毕竟算是新东西,D5之类的在新主板上也有配备。而Zen3/Zen3+这个系列已经是换主板前的最后一代了...

综合下来还是看自己对哪方面需求多一点,至少对我来说,如果实际用途不是那几个网游,那就是谁便宜买谁。


再谈到工科软件生产力适配之类的,无疑是无脑12代,哪怕12代+BUG11的配合还不是很好,以近一年的角度来说,还是更推荐12代。


其实这种性能的对比受很多变量的影响。

超起来+好内存的12代IU对比默认PBO的zen3

emmm,反正就是看你能花多少心思去调整,还有你有多少银子花在内存跟板子上。

最终体现的数据都是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同的,网上很多争吵无非就是:

  1. 兄弟你怎么拿3600C16的条子测试,Intel明显内存性能可以找更高频率的条子啊,是你amd残废才挑这种条子的吧。
  2. 你拿精调PBO的Zen3对比这颗大雷12600KF是什么意思?
  3. 为什么你这颗CPU这么雷?我的5xxx都能达到x.x,我的1xxx都能达到x.x

建议以自己实际情况作为参考,不要轻易被上述言论所影响。

毕竟大部分人买内存最多也就是3600C16的条子,很多人甚至连时序都不知道是什么只看频率(其实连看频率的人可能都很少,大部分都是看个外观他喜欢就买了)。

CPU能auto就不会去折腾。以大部分人的经济实力来说是不会去挑X系列主板以及Z系列主板折腾的,供电过关,给1~2个m.2,有1~2个PCIE插槽,5~6个SATA,外观好看BIOS过关,就是一款ok的主板了。

因为都有双11、双12套装的关系,其实价格都可以下探到¥2200/¥2700,要是使用铭瑄Z690这样的丐板那么12600KF的套装还可以继续下探至跟5800X差不多的价格。

不过丐板的bios是个问题,现在有很多魔改bios,见仁见智吧。

}

最近几年我们的产品线越来越丰富,2018年进军电竞显示器、2019年正式推出机电产品线,2020年旗下首款水冷上市。可以说现在想组一套全家桶,除了内存和CPU外基本都能满足需求。

说起水冷,这几年的发展速度特别快,尤其是一体式水冷凭借安装简单效果好的特点开始统治中高端散热器市场。其主要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两大原因,一是CPU性能从2018年开始飞速增长,延续多年的4核CPU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为6核、8核甚至16核,随之而来的是CPU温度的增加。第二点是RGB的流行让水冷成为良好的展示平台,水冷头体积较小不占空间,也不会挡住后置风扇灯效,且自带的风扇还能发光,从而构成一套炫酷的灯效系统。趁着新品上市,今天给大家介绍下微星水冷散热器家族。

这款水冷诞生是2020年第二季度,当时有240R和360R两种规格可以选择,这款水冷的特点是将水泵集成在了换热排上,这种设计能降低高速旋转的水泵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同时水冷头内部因为少了震动部件,因此可减少冷头漏液的概率。并且冷头体积可以做的更小,冷头部分才还用旋转设计,”专治“强迫症。目前280冷排款也已经上市,如果机箱允许,280R水冷效果会较240R更佳。

C240/C360以及P240/P360同属MAG CORELIQUID系列,这两款新品与240R/360R水冷在冷排结构上保持一致,即水泵集成在冷排之中,这种设计能减少冷头本身的震动,大幅降低冷头端漏液概率。性能方面搭载的风扇最大转速2000RPM,最大风量78.73CFM,并采用双滚珠轴承,寿命高达7万小时。

与240R/280R/360R不同的是C240/C360冷头部分采用大块透光材料,内置LED通过Mysticlight及同类软件可实现更好的灯光效果。而其中的C代表着Cystal水晶。而P系列则为无光设计,其他相同,用来配UNIFY系列主板还是挺搭的。

7代水泵,性能十分出色,寿命达到5万小时。除此以外冷头部分还加入了冷却风扇,可帮助主板供电区域降温。

新一代TORX 4.0 风扇每两个叶片和一个外圈共同运行以实现更强的风压。简单来说TORX 4.0 风扇可以为冷排提供集中的气流以来实现吹透冷排的效果。性能方便大转速2500RPM,最大风量77.4CFM,风压4.29 mmH2O。轴承采用并采用双滚珠轴承,寿命可达10万小时。冷头与冷排连接的水管采用防蒸发设计,水管外部为增加三层编织网,可加强水管结构强度,日常使用更耐用。

冷头搭载2.4英寸液晶显示屏,可通过连接USB线实现温度、频率显示等多种功能。冷头自带多个FAN接口,可连接冷排风扇并起到独立控制风扇的作用。此外冷头内置了一个60mm TORX 3.0风扇,这个小风扇在运作时产生的气流可帮助主板供电部分散热,据测试至多可降低30%的供电温度。

水冷家族新旗舰MEG CORELIQUID S战神,有360和280两种配置。这款水冷的内核架构与K系列基本一致,同为Asetek 7代方案,散热效果不俗。冷头方面采用全新设计2.4英寸液晶屏,支持GIF、MP4和JPG、文本,可显示实时天气、温度等信息。这款新屏幕基于IPS面板,显示效果大幅提升。

冷头内置60mm风扇可帮助主板供电和M.2硬盘散热。风扇部分换装微星P12静音风扇,这款风扇采用动态液压轴承,寿命5W小时最大转速2000转,风冷为56.2CFM,噪音仅为22.7dBA,并采用无光设计。这款MEG CORELIQUID S360/S280水冷将在近期上架开售。

}

本篇文章来自#大男孩的快乐#征稿活动。晒出你作为一个大男孩的快乐源泉,成功投稿可获得50金币奖励,更有三千元乐高大奖与达人Z计划专属权益等你拿哟~>活动详情戳这里<创作立场声明:本人所改造用产品均为本人自费购买,如果大家对文章有建议或者意见欢迎在评论区和谐理性讨论。

最近使命召唤16战区的免费吸引了许多的玩家,其中也包括我这个刚发售就买了本体的玩家,奈何没有好朋友一起玩所以一直闲置,在家无法返校所以组了台ITX,显卡选用了二手在保的迪兰恒进RX 580 8G 2048sp战将,itx本身散热就一般,再加上580这款GCN架构的大火炉,就算不关心温度,声音也是非常感人,带着耳机都能听到直升机一般的风扇声,故起了更换散热的想法,tb一番搜索之后选定了一款魔改6热管的微星9代红龙散热器,孔距53*53,问了店家可以适配大部分RX580,下单开搞!

先拆掉背板上的6颗螺丝,再小心的把PCB和散热器本体分开,分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风扇插口,别大力出奇迹。

上图的最中间是核心,旁边环绕着8颗1Gb的显存,可以看到原装的硅脂已经有点干了,在对比部分,为了前后对比的科学性,新散热器和原装散热器均为重新涂抹硅脂后测试

由于魔改的散热器不支持对显存和供电进行散热,所以需要在显存和供电部分加装散热片,为了经济实惠,我选择供电部分使用铜块散热,显存部分使用铝块散热

但由于散热底座的限制,有两块铜片会干涉到散热器的安装,所以只能使用原来的硅脂散热垫了

在散热片使用散热的硅胶(比硅脂有粘性)粘到供电以及显存之后,等待20分钟,重新涂抹硅脂,然后再将散热器和PCB合体就可以了

新散热器是微星9代之前的红龙散热器,规格为6热管双风扇。

至此安装完成,上级测试

对比环节分为烤鸡和实际使用两个环节,显卡设置未超频,驱动版本肾上腺素2020.03版本驱动,转速频率电压等均为自动

温度和噪音图表大致如下,由于个人器材有限,温度是根据AIDA64和微星Afterburner的温度检测来记录,分贝检测是手机应用“分贝检测仪”来检测,可能结果有误差或者不够准确,但能大概得出结论

可以看到温度方面,待机下降了30°C以上!而满载时,就算580这样的大火炉也会被6热管的散热器压制在65°C左右,效果非常明显。

而噪音方面,也由直升机变成了小风扇,原装散热器待机时的温度也不够静音,一旦开始满载,噪音更是飙升到60分贝左右,简直无法忍受,如果机箱离你很近,这个声音足够让你抓狂了。魔改红龙散热器则不管在待机还是满载的情况下都会有较好的噪音表现,空载和满载几乎都听不到声音,只是正常的风扇运转的声音,没有风噪。

由于本人临时组的三奶机配置不高,就不给大家献丑帧数了,理论来说,芯片相同的情况下,散热变好会让显卡更有发挥的余地,理论上来说会提升2%-3%的帧数,奈何不够明显就不放了

显卡本体: 价格 600 闲鱼二手

魔改散热器:价格189

散热铜片:6个 价格 24

改散热的成本算上的话,823元获得一张满载仅65°C 噪音基本可以忽略的RX 580 8G残血版,畅玩1080p游戏来说基本没有压力,开始我也有考虑过水冷的方案,奈何DIY水冷有三高:门槛高 风险高 价格高,如果对温度和噪音都比较敏感,在这三高面前,可以用少一点的预算换差不多的温度和噪音,所以我觉得选择魔改的高端风冷散热器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40水冷漏液几率大不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