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的档次与什么有关?

重庆渝北惠耳助听器双凤路验配中心真实案例分享:

关婆婆今年80岁高龄,耳朵听不好有10多年时间了,今天是被家人驾着过来检查的听力,

“我说不要来、不要来,你就是不听,我们又不买,我现在也不工作了,戴助听器做什么?你来麻烦人家干嘛!”
“哎呀,妈!您都还没有检查呢,您咋知道不行啊。

”我听得到,“”妈,您看电视要把电视的声音开很大,我们平时和您说话也讲很大声,会吵到邻居的,“

在多次的劝说下关婆婆终于是接受了检查,后来得知,她原来佩戴过模拟助听器,效果不好。

”妈,您先试一下,这次这个真的跟您之前戴着那些放大器都不一样!”
“我都八十岁了,都黄土埋到脖子梗了,还活几天啊,花这么多钱买个耳机这不是纯粹浪费嘛,看看家里那些耳机,不是吵得难受就是一点效果没有,要这玩意儿干啥!”
“关婆婆,您不要着急,无论今天是否购买都没有关系的,我们只是想让您体验一下经过精准验配的助听器到底会有怎样的效果,跟您以往直接购买的那些助听器会有很大的区别的。”
“哎呀呀,真是没想到啊,活了这么大年龄,还真是不知道现在科技都这么发达了,快快快,小三儿(赵先生)你再在我后面跟我讲话看看,哈哈哈。”
看着关婆婆满脸的兴奋,听着她发自内心爽朗的大笑,不由地想起关婆婆从最初的极力反对到之后的欣喜,只有他自己才能切身体会了,真是由衷为关婆婆感到开心,同时最近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些问题,更是让我们意识到提高国民对听损和助听器的认知也是刻不容缓。

作为一名助听器验配师,我想借助关婆婆的故事来普及和宣传一些实用的听损与助听器知识,让大家都能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渠道,从而真正了解听损,了解助听器,改变对助听器先入为主的误解。根据关婆婆和以往助听器用户们提出的疑问,我们主要重点挑出以下三个问题:
一、这么大年纪了还有配助听器的必要吗?
无论多大年龄,一旦发现听力下降的情况出现,就需要及时进行听力检查,并及时验配助听器,一般只要有残余听力佩戴助听器都会有一定的改善。同时我们需要了解到:
1、助听器的效果跟年龄的关系不是很大,听力下降并不是老年的人专利,小孩子或者年轻人也可能需要助听器,一般只要有听力下降的情况,并且听力下降已经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困扰的,验配助听器都是很有必要的;
2、助听器的效果与听力损失的程度、听力损失的性质和个人的言语分辨率有很大的关系,越早验配,助听器的效果就可能会越好;
3、就像上文中的关婆婆,虽然已经八十岁了,但她平时仍然需要跟家里人交流,平时还要自己去楼下菜市场买菜,如果没有助听器的帮助,她无法与别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同时家人想跟她讲话的时候,需要一直扯着嗓子喊,会感到非常的疲惫,渐渐地可能关婆婆就不大愿意与家人交流了,所以验配助听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老年人配助听器应该注意什么?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在思维和认知方面都没有年轻人那么活跃,所以老年人验配助听器建议尽量在子女或亲属的陪伴下进行:
1、首先需要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检查并进一步确诊。
2、子女可以在网上充分了解助听器的品牌、价格;
3、建议选择口碑较好专业性较强的助听器验配中心,也可以带着老人就近去体验对比一下服务和效果;还有主要的一点,别光听别人说,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经过多家对比以后,尽量选择大品牌的助听器以及售后有保障、服务态度好,验配水平高的验配中心,这样既能保证享受到好效果,也能保证后期的保养和调试。对于那些直接购买的模拟机不建议大家购买,就像上文中赵爷爷反应的,家里那么多助听器不但没有效果还吵着难受,那样会造成听力的二次损伤。
4、初次佩戴助听器的,一定要根据验配师的建议,先在安静环境下慢慢开始适应,比如每天可以先在家里这样的安静环境下,佩戴时间的适应从时间短到长,比如从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慢慢增加佩戴时间;助听器的佩戴聆听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听力方面任何疑虑问题及时与验配师沟通。
5、助听器的效果不仅跟个人的听力情况、言语分辨能力有关,最重要的是跟助听器的档次和性能,还有个人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赵爷爷,他不仅是要在家里安静环境下听得好,还想要看电视、打电话和去菜市场买菜听得好,环境越是复杂,对于助听器的要求就更高,那么助听器的档次也越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验配几千块钱的助听器,而有的人则需要上万甚至价格更高的助听器了。
6、佩戴助听器以后,需要加强与人的沟通,不要明明没有听到而答应的非常快,习惯性地“嗯-嗯”,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着急,多听,多问,多说。
7、子女需要配合老人,放缓说话的速度,耐心对待,及时鼓励。
三、助听器到底可以给我带来哪些帮助?


经过精准验配的助听器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
1、可以与家人正常交流;
2、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高聆听效果;
3、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声音刺激,缓解耳鸣;
4、可以让我们精神更集中,减少抑郁或老年痴呆的风险。
不善水者,假舟可至彼岸;听力弱者,借器可闻鸟鸣。要让助听器成为辅助我们聆听的好工具,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所以老年人佩戴助听器无须讨论是否有必要,因为奔波一生,在人生最后的晚年时光,更好的享受生活本就是最基本的人生真谛!

}

很多人在选配助听器时,都会习惯比较一下助听器通道的多少。询问价格的时候,验配师也常常会告诉我们,多一个通道多一千块钱哦!

难道,助听器的好坏取决于通道数的多少吗?通道数越多,助听器越好吗?

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听器。

助听器的通道数是什么?

通道是覆盖一个声音频率范围的滤波器,由助听器统一进行分析、处理和再现。一般助听器的频率范围是250Hz—8000Hz。我们生活中听到的绝大多数声音都在这个频段。

多通道助听器并不意味着助听器的频宽更宽,而是把这个频段分成了更多份。

比如,一个3通道的助听器,调节时可把声音分成3部分,即低频声音(250Hz-1000Hz)、中频声音(1000Hz-3000Hz)和高频声音(3000Hz-8000Hz)。而一个16通道的助听器,则会把声音从低频到高频分为16个不同的点。

一般每个通道都含有独立的压缩器、可以进行单独的增益控制。理论上,通道越多,调试时就可以做到更精确。

助听器通道数越多就越好吗?

曾有研究表明,其实4个通道数即可满足绝大多数听力患者的需要。助听器多通道处理声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匹配不同的听力损失。

助听器通道越多,在复杂聆听场景分析、多方向主动反馈消除、降噪、目标增益匹配等方面越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言语清晰度,改善聆听舒适度。

但是,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更多的通道等同于更好的性能。通道数的多少只是助听器的其中一项参数,并不能决定助听器的好坏。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听力损失都需要更多的通道。一般平坦的听力损失,对通道数的要求较低;陡降型或者各频率的听力损失都不相同时,对通道数要求较高。

另外,同一个品牌之间通常情况下通道数越多产品档次就越高。但是,由于每个品牌的助听器参数设置不完全一样,所以不同品牌之间的通道数并没有可比性。

所以,请记住,多个通道是好的,但是更多的通道并不一定意味着用户就拥有了更好的助听器。大家不必一味追求多通道,根据自己的预算,体验不同品牌、不同档次和功能的助听器,根据试听效果选配,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除了通道数,选配助听器还要看什么?

1、助听器的芯片及声音处理方式

助听器价格便宜的几千,贵的几万块,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其实,助听器的价格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助听器的核心芯片。不同的助听器就像笔记本电脑,虽然外表类似,但其配置上相差较大。

高端的助听器,其芯片承载了更全面先进的功能算法和更快的运行速度,分析处理功能更强,可以实现更多通道放大、噪声抑制、方向性等功能。经济型的助听器开放的功能就少一些。

同系列产品,一般功率越大价格越高。功率越大,助听器放大声音的能力也就越大,就像功率越大的灯泡越亮。

当然,助听器功率也不是越大越好。对听力损失较轻的人来说,功率太大反而会影响声音的清晰度或产生失真,甚至还会损害听力。

因此,需要根据听损程度选择合适的功率范围。一般建议轻度听力损失的用户选择小功率助听器即可,中度听力损失的可选择小功率或中功率的助听器,而大功率助听器一般适用于重度听损用户。

3、助听器的智能性和外观

助听器智能性越好,功能越多,价位越高,比如蓝牙直连、远程支持等功能。此外,外观越精致,隐蔽性越好,价格也会稍微高一些。

选配助听器并不一定是通道越多就越好,也不是越贵就越好。我们既要考虑自己的听损情况、实际聆听需求,也要考虑经济状况。

另外,购买了优质的助听器,但是验配不合适,也不会产生满意的效果,甚至还会损害听力。所以,验配合适的助听器,找到一个专业的验配医院和一位负责任的验配医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

}

初次得知自己存在听力损失的人们,仿佛听见自己身上的“正常听力”标签被狠狠撕下,替代它的,是一张冷冰冰的“听力损失”标签。相信这代表了不少弱听人士在初次被确诊存在听力障碍时的心理活动。而当一个人面临突如其来的变故,心理学层面分析,Ta的悲伤感知将经历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而当弱听人士在家人朋友的安慰鼓励下,好不容易走到“接受”这一阶段,准备接受“自己存在听力损失”这一事实,需要选配时可能又因别人口中和自己心中对于助听器的种种“刻板印象”而踌躇不前。

这些阻挡您走向听力康复这一康庄大道的助听器有关的刻板印象,您有几个?

No. 1 助听器 拉低“颜值” ?!

很多人的概念中,助听器又大又笨重,是这个看脸时代的一大“杀伤性武器”。

而关于“颜值”,我个人有点不同的看法:合适的助听器外形不仅不会拉低弱听人士的“颜值”,还会提高其“社交颜值”。相信不少弱听人士都因为听不见而遭遇过不少尴尬瞬间,可能是泼妇骂街般地打一通电话,可能是听不见只好报以迷之微笑,可能是总是慢了的那半拍...如果助听器是某弱听人士的最好听力干预手段,那么佩戴小巧隐蔽、功能强大的助听器,无疑是回归“社交颜值”巅峰的绝妙利器。

No.2 两台助听器 ≈ 多了浪费?!

临床上见过不少弱听人士,确诊双耳存在听力障碍,但是可能因为经济问题,最终只选配一台助听器。甚至,有些弱听人士会愿意换大价钱选配一台助听器,却不愿意同等价钱选配稍低档次的两台助听器。

短期来看,双耳听力损失配戴一台助听器可能够用。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一台助听器只能维持一侧耳朵的听敏度,还不如当初选择档次稍低的两台助听器效果来得好。

因为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存在听力损失时,Ta的听力损失程度远比Ta认为的严重。这意味着什么呢?听力损失不单单只表现为听力测试中那些弯弯绕绕的曲线,它可能还在提示着大脑听觉中枢的衰退。而后者不会表现在听力图中,却会看在弱听人士家属的眼里。

No.3 网购助听器 ≈ 高性价比?!

目前,不少网络渠道开始兜售助听器,也有一些弱听人士开始寻求网络上售价更低的助听器。前者是一种市场行为可以理解。但是,助听器可以网购并不意味着听力康复也可以网购。选配助听器仅仅是听力康复的其中一种手段,仅仅是一个开端。工作中遇到过太多因为“贪图便宜”网购了助听器的弱听人士,结果因为不会使用闲置在家,最终得到的只有“助听器没什么用”这一负面认知。弱听人士的听力康复之路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因为这样才能走得更好更长远。

No.4 戴助听器上了年纪?!

实际情况是,每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出现听力损失。根据WHO最新数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约有3200万听障儿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噪声污染的逐步扩散,全世界范围内约有11亿年轻人(12-35岁)正面临着听力损失的风险。因此,听力损失不是老年人“专属”疾病,不必纠结于助听器所代表的刻板印象。

No.5 朋友戴助听器无效≈ 我戴助听器无效?!

每个人的听力损失情况不同,即使有两个听力相近的弱听人士,他们配戴助听器的效果也可以截然不同。因此,周围的亲戚朋友配戴助听器没效果≠您配戴助听器没效果。

现在,很多助听器厂家及经销门店都会有助听器免费试戴时间。如果实在有顾虑的弱听人士不妨利用这种免费试戴的方式,觉得助听器效果满意再行选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样的助听器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