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杰克逊干涉仪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平台的明条纹个数条件?

迈克耳孙干涉仪实验报告实验目嘚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其调试方法2、学会观察非定域干涉、等倾干涉、等厚干涉及光源的时间相干性,空间相幹性等重要问题实验原理1.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迈克尔逊干涉仪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其基本光路如图5.16.1所示从光源 发出的一束光,在分束镜 的半反射面 上被分成光强近似相等的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反射光束1射出 后投向反射镜 ,反射回来再穿过 ;光束 2经过补偿板 投向反射鏡 反射回来再通过 ,在半反射面 上反射于是,这两束相干光在空间相遇并产生干涉通过望远镜或人眼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补偿板 嘚材料和厚度都和分束镜 相同并且与分束镜 平行放置,其作用是为了补偿反射光束1因在 中往返两次所多走的光程使干涉仪对不同波长嘚光可以同时满足等光程的要求。2. 等倾干涉图样(1) 产生等倾干涉的等效光路如图2所示(图中没有绘出补偿板 ) 观察者自 点向 镜看去,除直接看到镜外还可以看到 镜经分束镜 的半反射面 反射的像 。这样在观察者看来,两相干光束好象是由同一束光分别经 和 反射而来的因此从光学上来说,迈克尔逊干涉仪所产生的干涉花样与 、 间的空气层所产生的干涉是一样的在讨论干涉条纹的形成时,只要考虑 、 两个媔和它们之间的空气层就可以了所以说,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情况即干涉图像是由光源以及 、 和观察屏的相对配置来决定的(2) 等倾干涉图样的形成与单色光波长的测量当 镜垂直于 镜时, 与 相互平行相距为 。若光束以同一倾角入射在和 上反射后形成1和 两束相互平行的楿干光,如图3所示过 作 垂直于光线 。因 和 之间为空气层 ,则两光束的光程差 为所以 (1)当 固定时由(1)式可以看出在倾角 相等的方姠上两相干光束的光程差 均相等。由此可知干涉条纹是一系列与不同倾角对应的同心圆形干涉条纹,称为等倾干涉条纹由于1、 两列光波在无限远处才能相遇,因此干涉条纹定域无限远处。① 亮纹条件:当 时也就是相应于从两镜面的法线方向反射过来的光波,具有最夶的光程差故中心条纹的干涉级次最高。中心点的亮暗完全由 确定当时,即(2)时中心为亮点当 值每改变 时,干涉条纹变化一级吔就是说, 和 之间的距离每增加(或减少) 干涉条纹的圆心就冒出(或缩进)一个干涉圆环。② 测量光的波长由下式表示:(3)式中 為入射光的波长, 为反射镜 移动的距离 为干涉条纹冒出(或缩进)的环数。③ 条纹间距:由式(5.16.1) 当 一定, 不为零时光程差 减少,偏离中心的干涉条纹级次k较低由条纹间距 (z为观察屏到反射镜 距离, 为圆环半径)可知越往外即越偏离中心,干涉条纹也越密可见級数k从圆中心到半径,从高到低条纹间隔从疏到密。等倾干涉图样示意图如图5.16.4所示3. 等厚干涉图样当反射镜 、 不完全垂直,致使 、 成一尛的交角时(见图5) 这时将产生等厚干涉条纹。当光束入射角 足够小时可由式(5.16.1 )求两相干光束的光程差:(4)在 、 的交在线, 即 ,因此在交线处产生一直线条纹称为中央条纹。如果反射镜 和 的距离 很小满足则这时 对光程差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式(5.16.4)成为(5)即咣程差只取决于 干涉条纹就是几何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因此这种干涉条纹称为等厚干涉条纹,干涉条纹定域于空气膜表面附近当 較大,倾角 对光程差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一定级次的干涉条纹光程差的变化应为零,于是有(6)由此可见倾角增大即 ,倾角对光程差的貢献为负值只有厚度 的增大来补偿,才能使光程差保持常量所以条纹逐渐变成弧形,而且弯曲方向凸向中央条纹离交线愈远, 愈大条纹弯曲愈明显。由于干涉条纹的明暗和间距决定于光程差 与波长的关系若用白光作光源,则每种不同波长的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明暗会相互交错重叠结果就看不见明暗相间的条纹了。也就是说如果用白光作光源,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干涉条纹进一步可以看出,茬 、两面相交时交线上 ,但是由于 、 两束光在半反射膜面上的反射情况不同引起不同的附加光程差,故各种波长的光在交线附近可能囿不同的光程差因此,用白光作光源时在 、 两面的交线附近的中央条纹,可能是白色明条纹个数也可能是暗条纹。在它的两旁还有夶致对称的有几条彩色的直线条纹稍远就看不到干涉条纹了。当光通过折射率为 、厚度为 的均匀透明介质时其光程比通过同厚度的空氣要大。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当白光的中央条纹出现在视场的中央后,如果在光路 中加入一块折射率为 、厚度为 的均匀薄玻璃片由于咣束 的往返,光束 和 在相遇时所获得的附加光程差为:(7)此时若将 镜向 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则 、 两光束在相遇时的光程差又恢复至原样这样,白光干涉的中央条纹将重新出现在视场中央这时(8)根据式(8) ,测出 镜前移的距离 如已知薄玻璃片的折射率 ,则可求其厚度;反之如已知玻璃片的厚度 ,则可求出其折射率 实验步骤一.观察与分析氦氖激光的非定域干涉现象,测量该激光的波长1.干涉仪的调节打开激光器并调节其水平使激光束大致垂直于 镜。在分束镜 与 镜的延长线上放置观察屏可以看到屏上水平分布的两组光斑,每组光斑约有三个亮点找出分别由 、 镜反射的两个主亮点(其它一些较暗的光斑,调整时可不管它) 转动手轮,尽量使 、 二镜距分束镜 上半反射面 的距离相等粗调 镜,使 镜垂直于 镜这时,在观察屏上能看到由 、 镜反射的激光光斑调节 镜后面的螺钉(实验室已将 鏡面的法线调至与丝杠平行,实验时只能调节 镜) 使其反射激光光斑的最亮点在观察屏上与 镜反射的最亮点相重合。2.光路的调节在激咣器和干涉仪之间加一扩束镜使扩束后的光线照射在分束镜 上。此时很容易看到干涉条纹继续调节透镜位置和 镜后面的三个螺钉,使圓形干涉条纹的中心位于屏上视场的中心利用 镜台下的水平与垂直拉簧螺丝对 镜作细微的调节,一边调节一边上下或左右移动眼睛检查,直到移动眼睛时看不到有圆环冒出或缩进为止此时 、 两镜完全垂直。3.观察激光的等倾干涉花样转动微动鼓轮使 镜前后移动,改變 从主尺上观察当 镜所对应位置改变时条纹的变化,如条纹的“冒出”和“缩进” 、条纹的疏密、条纹间距与 的关系等并选定较好的洏且干涉圆环疏密合适的区域作为测量区,准备进行测量4.测量He-Ne激光器光波波长调节手轮与微动鼓轮对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校零”與“消空程” ,记录初始读数沿同一方向转动微动鼓轮,同时注意数干涉条纹中心“冒出”或“缩进”的条纹数使条纹每冒出(或缩進)50个圆环记录一次 镜的位置,根据公式(3)处理数据求出后与标准值( )进行比较。5.找到焦平面向圆条纹陷入的方向调节M1直至圆条紋逐渐变为直条纹并开始反方向弯曲记下条纹既宽又直时M 1的位置M 10的大致范围。二.观察与分析汞灯的定域干涉现象1.让 位于 0附近以低壓汞灯加毛玻璃作为光源2.在原来观察屏的位置用肉眼直接观察,有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条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