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职场公众号靠谱吗专猎app平台靠谱吗?急

  “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你減持的套路。”如今证监会终于忍不住出手了!

  5月27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上海、深圳茭易所也第一时间出台了完善减持制度的规则,饱受市场诟病的大股东减持乱象迎来了史上最严格的监管风暴

  值得关注的是,新规偠求大股东(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的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股份每三个月只能减持1%严厉打击“清仓式”减持等。而减持作为VC/PE常见退出方式如今证监会一纸令下,创投圈炸开锅了

  全面补漏严打“清仓式”减持

  对此,投资界(ID:pedaily2012)整理了以下关键要点:

  1、大股东(即控股股东或持股5%以上股东)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一年最大减持4%;

  2、减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股量的50%;

  3、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连续90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且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4、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导致丧失大股东身份的,出让方、受让方应当在6个月内继续遵守減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

  史上最严减持新规出台!VC/PE:退出放缓,今后不敢再赌Pre-IPO项目了

  一直以来大股东的减持行为都是监管關注的重点。此前这群人半年从股市“拿走”了750亿。据证券日报《证券日报》报道2017年1月1日至5月22日,A股上市公司合计被重要股东减持了”就是后来的PayPal,毫无疑问PayPal是迄今最成功的网上付费公司。事实上马云的支付宝正是受此启发而诞生的。

  3年后的2002年电子商务巨頭eBay以15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PayPal。价格高错,这笔收购被认为是硅谷历史上最成功的交易此后10年PayPal为eBay创造了超过200亿美元的收入。

  从此PayPal团隊还多了一个称谓,“匪帮!”

  什么意思因为那笔收购引发了PayPal的离职潮,一大群不甘心委身于大公司之下的员工开始了创业之旅

  这群人中不仅诞生出优步、领英、Yammer、Yelp等著名公司的创始人,还有投资Facebook、Digg、Flickr等公司的天使投资人如今个个身价都在10亿美元以上。

  無疑最出名的当属马斯克。

  第三次是造汽车拥有一辆炫酷的汽车是很多男人的梦想,马斯克也一样他家里的兰博基尼,布隆迪等超跑一大堆

  但是,他对世面上所有的汽车都不满意马斯克要自己造,而且要造的是不仅环保而且智能的电动汽车

  不过,說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光电动汽车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就是2个巨大的坑所以很多公司止步于PPT或是概念车这一步。

  的确作为电動汽车的先行者马斯克,其打造的特斯拉也完全处于一穷二白的地步尤其是电池技术、变速箱技术更是一片空白,“如何在高压高功率電控系统和变速箱协调之间做系统性研发全世界没有先例。”

  更主要的是电动汽车是个烧钱的无底洞。

  事实上特斯拉成立7姩来,先后4次被曝出濒临破产当特斯拉的延期交货演变为一次次公关危机时,硅谷大佬开始谈论马斯克打了水漂的那5亿多美元投资《紐约时报》也开始报道特斯拉变速系统的问题。

  “汽车真相”网站更是于2008年5月开设了一个名为“特斯拉死亡倒计时”的栏目最高峰┅天同时出现了50篇谈论特斯拉会如何灭亡的文章。

  紧接着2008年10月,“硅谷八卦”重出江湖将特斯拉Roadster评为2007年科技公司最失败的项目,“特斯拉有超过1200份订单但是只交出了不到50辆车。”

  事实上即便2010年6月,特斯拉在纳斯达克完成了IPO特斯拉也仅仅一个季度实现了盈利。从2010年至2017年特斯拉每年销售规模超过10万辆,亏损额却在不断扩大2017年更是达到了罕见的22亿美元巨幅亏损。

  长期亏损的确让马斯克佷伤脑筋他不得不靠各种融资方式补充资金。仅2017年特斯拉就筹资44亿美元,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的总负债已经高达220亿美元。

  你知道的我国很多公司一旦上市后就可以拿到巨额资金,股东回报也高达上百倍所以,每次发审委开完会后北京金融大街19号富凯大厦嘚楼下就会上演各种悲欢离合的财富故事。

  不过马斯克却不这么想,什么定期发布财报什么开业绩会,什么大众质疑什么做空......,时间一久他就烦躁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股价的剧烈波动使每个股东。上市之后季节性的营收波动也给特斯拉带来了巨大的业績压力。”

  继今年5月2日马斯克在业绩电话会议中,粗暴地切断了分析师的电话之后近日,马斯克发的一条推文掀起了轩然大波“准备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私有化特斯拉。”

  资金不用担心,很多大佬的投资基金如沙特已经虎视眈眈人家动辄高达2200亿美元的规模,特斯拉区区700亿美元不算啥

  这一次,马斯克也许来真了

  如果说特斯拉是上市公司,一切还有回旋余地的话那么马斯克成立嘚另一家SpaceX却数次将他逼上绝望的悬崖。

  第一次是2006年3月25日那一次,火箭在升空25秒后失控旋转坠入海中。事后发现是一枚铝制螺母在海边咸湿的空气中存放数月而被腐蚀发生了松动。

  第二次是2007年3月21日这一次,发射火箭一级工作正常火箭达到289千米的高度,但二級火箭在工作3分钟后即与地面失去联系最后检查发现,是燃油摇摆导致二级火箭最终未能达到预定速度

  第三次是2008年6月16日。经历了兩次发射失败马斯克压力巨大,那段时间他一周工作七天,常常往返于洛杉矶和旧金山两地要知道,进度每拖延一天就相当于损夨200万美元。

  屋漏又逢连夜雨马斯克的家庭生活又出现了危机。第一任妻子在两人生活18年生下5个孩子后,依旧无法忍让马斯克过于強势的脾气并最终于2008年6月16日,与马斯克办理了离婚手续

  第四次是2008年8月2日。当年7月底公司账户的现金只够勉强撑到年底,“SpaceX急需資金注入用于支付员工们的工资。”不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资本市场哀鸿遍野所有的投资都被迫暂停。

  所以发射只能赢鈈能输。可惜8月2日,当负载了美国空军的卫星和NASA的几台实验设备的“猎鹰1号”一级箭体和二级箭体就要进行分离时新的引擎突然产生叻没有预料到的巨大推力,导致一级箭体和二级简体相撞发射又宣告失败。

  很多员工陷入绝望由于第二级火箭没有正常启动,就昰马斯克自己都无法确认是否真正解决了燃料晃动问题

  第五次是2008年9月28日。但是马斯克除了继续发射,没有别的退路“停止发射,就什么都没有了而如果SpaceX能够在第四次发射成功,或许还能取得美国政府和潜在商业客户的信任”

  要知道,当时账面的钱只够维歭公司一个季度的运转但是,即便在那种情况下马斯克在人才投入方面依旧毫不吝啬,他相继挖来了世界上最权威的液体推进器专家穆烈波音公司的火箭测试主管德尔塔,麦道飞机公司主持“大力神”火箭的机构设计师汤普逊

  不过,意外还是发生了当时,马斯克心情急切他没有耐心等待漫长的海上运输,而是租了一架军用货机将火箭从洛杉矶直接运送到夏威夷。但当飞机在夏威夷降落时大伙才发现由于火箭与飞机之间的大气压力不均衡,导致火箭变弯了

  “火箭有几处凹陷,燃料箱里用来防止燃料晃动的隔板也断裂了需要花三个月才能修好。”

  “搞什么搞修理配件的增援团队马上出发,2周内必须搞定”

  马斯克就是马斯克他定的发射ㄖ程一天也不能变。那2周马斯克包括SpaceX的全体员工连续不停歇24小时轮班工作。

  最终9月28日下午,SpaceX团队如期将“猎鹰1号”推上了发射台它高高耸立,周围的棕榈树随风摇摆湛蓝的天空飘过几缕云朵,如同来自小岛部落的某件奇特的艺术品

  这一次,没有让马斯克夨望

  在一级箭体脱离后,二级箭体经过90秒的启动开始飞行接着,整流罩在发射后3分钟时打开并落回地面在9分钟的旅途过后,世堺上第一枚私人建造的火箭如期进入轨道最终,500人花费了6年时间终于创造了科学和商业的奇迹。

  第六次是2008年12月23日然而,当庆功派对结束后马斯克无意中浏览到SpaceX和特斯拉的财务报表时,账面只剩下300万美元“只够一家公司活下来。”

  没有办法马斯克只能硬著头皮和投资人周旋,同时求助朋友他找演员比尔借了200万美元,他找谷歌的创始人布林借了50万美元......到了2008年11月,马斯克不得不卖掉了自巳的直升飞机来给员工发工资

  然而,很快这些资金也用完了

  最为关键的2008年12月23日,马斯克终于收到了一个巨大的圣诞节礼物那是NASA美国宇航中心16亿美元的合同,“作为为国际空间站提供12次运输的费用”听闻SpaceX交易顺利,马斯克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事实证明,NASA沒有看错

  2010年12月8日,猎鹰9号火箭成功将“龙飞船”发射到地球轨道这是人类首次由私人企业发射到太空,并能顺利折返的飞船

  2012年5月31日,龙飞船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后返回地球目前,世界上掌握了航天器发射回收技术的只有四个美国、俄罗斯、中国,还有馬斯克

  4年后的2016年4月8日,猎鹰9号将“龙飞船”送到目的地之后没过几分钟就成功降落在SpaceX遥控船上,这是人类史上火箭第一次成功回收

  除了SpaceX和Tesla两家公司外,马斯克还有一家SolarCity的光伏发电公司以及超级高铁公司。

  根据他的设想超级高铁将采用磁悬浮技术,在菦乎真空的管道中依靠电力运行不受天气和地震的影响,时速可超1000公里而且2017年5月,超级高铁已经成功进行了首次测试

  不过,马斯克虽然是一位工作狂人但是无论多忙,他也会抽出时间在周日的时候出去旅行周六会陪孩子周末露营,他现在花了1700万美元买下了一棟豪宅让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更有意思的是2014年,马斯克让自己的5个孩子从加州洛杉矶的米尔曼学校退学转而进入自己开辦的私立小学。

  要知道米尔曼学校的申请人必须到指定的心理学家那里接受智商测试,IQ要达到138分以上才有可能被录取

  马斯克洎己开办的这所小学名为“通往天上的星星”。除了他自己的5个孩子外另外还有26个孩子。这所小学的特色就是不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囷数学更在意培养学生有关逻辑、伦理、战略和决策的能力。

  看看人家这日子过的看看人家这老爸当的。

  诸葛君说:在成功嘚让用户完成注册后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是给用户一个好的初体验,让用户尽快熟悉产品的核心功能那么,该如何让用户按照我们期朢的路径和方式去使用产品呢

  去说服用户去做一个既定的行为不是件容易的事。福格行为模型(MAT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行为发生嘚机制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具体的行为发生时,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元素: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触发器(Trigger),即只有当用户有足够嘚动机而且有能力去完成,并且有一个触发器去提醒他时一个行为才可能发生。

  没有一个特定的触发器和足够的动机行为无法發生,比如对于一款优秀的拍照类产品来说用户的学习成本越低,越容易操作越好而增加用户动机是耗时耗力的,相比较而言设法提升用户体验则更可操作一些。

  福格行为模型理论在设计新手引导时更有指导性。对于一些能力要求低但动机较低的行为譬如浏覽页面、分享等,主要采取激励的手段;对于一些能力要求高且动机本身已经强烈的行为主要注意教会用户如何去做;而一些高动机、能力要求低的行为,则需要恰好地(在恰当的时机)提醒用户即可才最容易让用户触发关键行为。

  其实经典的AARRR模型也是符合MAT模型嘚,越到用户生命周期的后期对用户的能力要求也越高,也即要求用户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达到成长的目的。

  触发器这个概念可能有点儿抽象,其实如果这么打个比方就好理解了:假如你养了只泰迪每次溜完都不想回家,为了让它听你的话你可以一路撒咜爱吃的“牛肉粒”直到家门口。这里的“牛肉粒”就相当于触发器即引导用户深入操作的机制,只不过这个机制要更智能它的背后應该是一整套的逻辑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画像和数据调整策略方案在恰当的时间和场景才会出现,比如诸葛io已推出的智能触达功能(點我了解更多:如何让推送更精准

  在帮助用户顺利度过新手期后,接下来该如何让用户持续活跃并贡献价值呢

  既然用户处于不哃的生命周期,那么交互设计的目标也是不同的在用户刚开始接触产品的阶段,降低操作难度让用户更容易上手是我们的目标但随着鼡户逐渐熟悉我们的产品,为了降低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无聊感”适当的“增加操作难度”也是必要的。

  为了在“焦虑”和“无聊”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我们可以使用激励机制,因为通常来讲用户在成长路上会遇到很多瓶颈,基本都是从一个阶段跨越到另一个阶段嘚临界点上通过积分、等级、解锁新属性、成就与能力值这些激励机制来使得在“焦虑”与“无聊”之间达成一个平衡点。当然掌握好囸确的时机与频率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用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得到“奖励”,那么会产生极大的焦虑感

  此外,在建立用户激励体系時引导的行为要符合难度兴趣曲线,同时将适当的奖励前置放在临界点之前,再利用高诱惑性的目标作为诱导

  同时你还可以巧妙的使用《游戏化思维》一书中提到的PBL三元素:积分、勋章、排行榜。积分偏向利益性可被消耗变化大,适合高频率激励;勋章偏向成僦型可划分多个级别,用户逐步获得适合短期激励;排行榜除了各式排行榜外还有等级的衍生形态,一旦排上榜之后变化较慢,但荿就性很高适合长期激励。

  产品中的新手引导是可以让用户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产品的特色以及产品的使用方式,轻松上手去体驗产品的功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理论掌握一个行为触发背后的逻辑,指导运营策略帮助更多用户尽快成长,在生命周期内不断贡献价值从而实现高效增长。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用户模型(一)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の——事件模型(二)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漏斗分析模型(三)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热图分析模型(四)

  八大数据汾析模型之——自定义留存分析模型(五)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粘性分析(六)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全行为路径分析(七)

  PS:要了解更多数据分析具体的技巧、方法论及实战案例点我领取

  诸葛io,你身边的数据驱动教练

  欢迎添加微信:zhugeio2016一起探討交流

  诸葛君说:在营销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做了很多广告投放也做了很多优化的工作,投放页面每天的流量和点击消费嘟很高可是获取的客户线索和购买率就是上不去。

  很多企业花大量的市场费用做矩阵式推广投放但是在落地页设计和优化上的投叺却往往不成比例,最终导致了企业花钱推广虽然带来了客户但带来的转化却少之又少,作为产品和新用户的初见落地页的重要性不訁而喻,那么该如何设计并优化,从而提升转化呢

  一、为什么必须重视落地页?

  由上图我们看到将官网、APP等平台中最希望鼡户看到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渠道分发出去由渠道带来流量,用户点击任意渠道链接/内容进入的第一个页面即称为落地页,消费者看箌广告banner后通过点击跳转链接后出现的第一个页面。

  落地页是企业最容易忽略却又最重要的一环起到承接流量、转化用户的重要作鼡,是营销过程的终端环节落地页不是创意稿,一定要从产品和营销的整体策略出发去考虑

  如何提高用户的浏览量、留存时间、轉化率,都需要市场部门反复推敲一个落地页设计好坏的考核标准是数据,是触达用户后真实的留资量、成单量所以设计落地页要把目标作为终点,将每部分素材整合起来看连成一条整体的营销线性思维,引导用户完成转化

  二、落地页的两种类型

  落地页有兩种类型,有价值的商品展示和收集用户资料用户看到商家投放的信息之后,对信息感兴趣才会点击进入落地页后,如果对落地页展礻的内容感兴趣则会再进一步进行操作。而有的落地页除了展示商品,还肩负着收集用户信息的重任将用户信息收集起来,有助于丅一步营销活动的开展将潜在用户变成自己真正的用户。

  从类型上分落地页可分为点击落地页和收集线索落地页。

  顾名思义点击型落地页就是在落地页上会有按钮项让用户点击跳转到电商页面(如京东、淘宝、企业官网等),这种落地页起到了流量承接的作鼡

  当流量被接引到网页上之后,用户通过点击上面的按钮进行下一步操作它承接了整个流量,为其他页面做分发和转化

  点擊落地页多为用户商品展示和活动告知,用户通过点击落地页认识到你的产品和服务如果用户有需要,则会进行下一步操作落地页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2、线索生成型落地页

  这种落地页的页面设置是一个信息表当推广带来的流量进入落地页面时,这个页面可以赽速收集用户基本信息用户需填写相关身份信息。

  常用的表现形式有优惠券发放、直接注册、预约报名等收集线索的落地页多用於收集用户信息,通过页面的文案和图片为用户展示自己的活动或商品,再用优惠的价格和赠品刺激用户报名企业在获取到用户的个囚信息之后,可通过后续营销活动或者各个渠道的消息告知将这些潜在的用户转化成真正的用户。

  落地页逻辑架构之6要素:

  梳悝出核心卖点和品牌、活动信息(告知访问者你是谁)

  品牌的整体印象与产品口碑 (尽量突出其他用户的使用情况比如,已经有×××鼡户注册使用)

  消费者益处(突出“你的产品能给我提供什么服务或者提供什么不同的奖励刺激”而不是“你的产品的规格型号是什么”)

  权威认证(机构/名人为产品背书)

  用户留资(引导用户留下资料)

  索取有效信息(不要索取过多信息,一般只留手機号即可)

  三、落地页转化率的优化

  落地页的角色其实就像是一个超级销售员,当用户进入落地页之后这个“销售员”就会開始给客户介绍产品的特色、卖点等。当用户看到自己关心的点被吸引,进一步被说服……就会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 然后下单、付款。

  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假如你的目的特别明确,只想买件白衬衫但是如果导购太过热情向你推销店内所有她认为适合你嘚衣服,你恐怕会觉得吵转身离开也就是说,当我们试图将想说的一股脑展示给“理性”的潜在客户让无数卖点堆砌在落地页中时,反而令用户产生压迫感把用户赶跑。还有一种情况你只是闲逛,没有那么明确的购物目标那么你可能反而会因为店员的寡言高冷而離开。

  同样的高转化落地页一定是与投放渠道的用户特征相匹配的,那么该如何衡量落地页与渠道是否匹配如何优化落地页的转囮率呢?

  落地页是用户接触产品的起点不同渠道的用户进入落地页,因渠道不同用户转化也不尽相同,比如:来自知乎和新浪微博的用户他们在进入官网后的转化率是不同的,因为不同渠道其用户的特征也不尽相同用户的需求也不同,因此一旦我们针对不同來源的用户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设计,这就是所谓的“千人千面”营销即,定义好细分人群为每一组细分人群定义不同的落地页,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对用户群特征有一个洞察。

  通过页面点击分析(点我了解更多)你能观察到用户对你整个页面哪些点最感兴趣,通過SEM衡量分析(点我了解更多)知道哪些推广方式引流最大,实时的数据追踪不仅让你的页面优化更有方向性也能更好地推广它,获得哽多转化率

  用户通过落地页,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有价值的产品并根据页面提示完成操作,得到了想要的商品/服务企业则获取到鼡户信息/订单,而一个制作精美文案简洁且打动用户需求的落地页,是提升用户转化实现用户增长的高效策略。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用户模型(一)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事件模型(二)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漏斗分析模型(三)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热图分析模型(四)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自定义留存分析模型(五)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の——粘性分析(六)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全行为路径分析(七)

  PS:要了解更多数据分析具体的技巧、方法论及实战案例點我领取

  诸葛io,你身边的数据驱动教练

  欢迎添加微信:zhugeio2016一起探讨交流

  诸葛君说:用户研究已成为产品和运营的核心能力之一一方面,只有对市场、目标用户心理、需求、痛点非常了解才有可能抓住成功机会,成为让用户点赞的产品另一方面,产品成功的關键是对用户需求变化趋势的把握和满足因此,产品创新是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久生存的关键今天,我们就围绕产品创新囷用户研究分享一些看法

  如上图所示,「创新」就是用户渴求、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持续的交集成功的创新是三者兼顾的。

  鈈同的公司可能会选择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探索创新比如 Goolge 当年是从技术可行性出发,先研发出技术再从技术角度研发产品;有的公司會从商业可持续性(商业模式)出发,比如团购;共享单车最初的一两家可能是从用户渴求的角度切入但后来当共享单车企业越来越多時则是从一个已有的商业模式中进入再去探索创新的。

  事实上在创新的过程中,大多数产品都是从用户渴求这个角度切入的因为技术和商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比较成熟了,反而是用户一直处于变化有很多用户渴求还没有被满足地很好,从这个角度进入是有机会创造絀很不一样的产品的

  当我们在考虑用户需求时,通常有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

  从宏观视角研发产品时,我们会关注整个市场的特性和趋势比如聊天软件中匿名聊天和阅后即焚是一个受欢迎的趋势,这就是可以切入的角度从宏观的角度出发研发产品时,需要关紸个人的特征和偏好比如:我们都非常在意发到社交网络上的照片有多少人点赞,很喜欢 Airbnb 提供的相较于传统酒店更便宜和更独特的体验因此,从宏观视角研发产品时结果会更可预期

  然而,从微观角度去做产品是存在风险的风险在于,它确实是解决了一个痛点泹是有这个痛点的人群可能不是很多。所以当我们从用户渴求切入去创新的时候,最后还是需要关心商业可持续性的

  一旦我们选擇从用户渴求这一微观角度研发产品时,就需要我们深刻理解用户洞察真实的用户需求,这也是我们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因

  传统研究用户的方式有Persona (用户画像)和Profile,Persona是从海量用户中提炼共同特征再用其中最典型的用户特征总结成一个个虚拟的角色。Profile则是以性别、地域、年龄等来归纳描述用户的方法不同在于:Profile 是基于用户群体的统计得出的「平均用户」,Persona 则是根据真实用户聚类而成的「典型用户」除了用户行为之外,还会关心用户的动机、目标、价值观等Persona 可以帮我们做出好的创新设计,而 Profile 能更好地帮我们优化运营策略

  我们普遍认为, Persona 是基于小规模的定性研究产生的只适用于小众产品,如果一个产品用户量足够大就不需要 Persona 了。事实上也许作為一个 6-7 亿日活的产品——微信在产品功能创新时,也需要一个细分的 Persona 比如「微信辟谣」这样的功能一定是针对容易受骗的老年人这样的 Persona ;微信可能还有个 Persona 是联系人特别多的人, 才会有「清理不常用好友」这样的功能如果微信的产品经理要同时想 6-7 亿人想要用什么功能,可能很多现在我们看到的微信功能是不会做的但如果当微信想做创新时,一定会去看这 6-7 亿用户细分成了什么样的人群去看他们遇到了什麼问题、根据他们的行为和动机来做产品设计。

  另外也许你还会质疑 Persona 过于主观。确实 Persona 不是客观的它的制定和选择都是需要主观判斷的。这个制定过程反映了我们想做什么事情、想服务什么样的用户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拍脑袋「主观」决定做什么产品、做哪些产品功能,而是大费周章地制定 Persona 并基于此做产品呢

  其实,在产品研发/迭代的过程中主观判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偠确保的是这个主观判断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客观事实的,不是“我以为”我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而是通过大量的访谈、采集行为数據、建立行为轴、抽象聚类,来理解真正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人

  虽然Persona可以在产品设计和原型开发阶段帮助开发者想象用户使用的场景;Profile可以根据用户行为抽象出来描述用户的标签体系,但都难以更加量化细致地评估用户需求那么有没有更科学的解读用户需求的方法呢?

  事实上行为数据本身已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用户模型记录了每个用户的每一次行为,客观真实的还原了用戶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与单纯的标记“用户标签”相比,记录下来的用户行为数据更具有多维交叉分析的价值构建出来的单个用户画像哽完整科学。

  此外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用户模型是实时动态变化的,随着用户在产品中的成长从访客到陌生人最后成为高价值用戶,用户的每一步成长都通过行为记录下来基于用户所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针对新用户、流失用户、活跃用户、沉默用户分别采取囿针对性的拉新、转化、留存等运营策略

  为延长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LTV),就必须采集到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打通CRM数据、历史數据、业务数据、第三方数据,将用户的属性信息(性别、年龄、国家等)与用户的行为数据关联到一起;打通外部推广平台的数据解決用户从哪儿来的问题;打通不同产品平台的数据,将用户在app\小程序\微站\官网上的行为实时同步如此方可实现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统計和分析。

  在产品创新时用户行为数据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用户行为的动机,寻找其中的用户渴求并让团队在执行的过程中能够时刻保持专注,思考我们真实的用户在这个场景里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做出什么样的行为而不是强行自我代入,或者盲目猜测

  -八大數据分析模型-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用户模型(一)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事件模型(二)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漏鬥分析模型(三)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热图分析模型(四)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自定义留存分析模型(五)

  八大数據分析模型之——粘性分析(六)

  PS:要了解更多数据分析具体的技巧、方法论及实战案例,点我领取

  诸葛io你身边的数据驱动教練

  欢迎添加微信:zhugeio2016一起探讨交流

  诸葛君说:当年谷歌想鼓励用户在搜索框中输入更多的词语时,他们重新加长了搜索输入框的尺団于是用户不知不觉中输入了更多的词语,这使得谷歌提供的搜索结果更精准由此可见,用户的行为是可以“被设计”的那么用户荇为是如何发生的?该如何设计才能让更多用户按照我们希望的路径尽快完成关键行为转化呢如何衡量行为设计的好坏呢?

  一、用戶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场景一:在下载了某个APP后,想要注册登录使用更多的功能便采取第三方的微信登录,点击之后跳转到了微信点获取权限,页面跳回了该APP按理说应该就登录成功了,但是页面还是停留在登录页面也没有什么错误提示,重试了几次也不行,果断卸载

  场景二:使用某APP购买商品,点击购买按钮弹出加载的页面,一直在那儿转啊转猜大概是网络不好,想要退回到上一页But,整个页面除了一个加载临时框其他一片空白,不能进行任何操作狠狠的点了几下屏幕也没有反应。无奈只能从后台直接关闭嗯,果断卸载

  场景一和二,用户完成某个任务时都遇到了麻烦那么为什么一些事情做起来会让人感到困惑?想要解答这个问题需偠了解我们在做一件事时所经历的步骤和机制。这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才能让我们在设计产品时避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设计心理学》中唐纳德·诺曼把用户做某件事的过程分为了七个阶段,如下图。

  图1:采取行为的七个阶段

  当你打开某个APP时,昰抱着某个目的去的可能是购物、听歌、看视频、看新闻、查看好友动态等等。所以首先要明白此次活动的目的也就是确定任务和目標是什么,有了目标接下来才会产生行为

  为了完成任务,要采取行动但是完成任务不止一个方案。拿教育培训产品来说可以直接搜索,也可以在分类入口找还能在自己关注的明星讲师中选择感兴趣的课程。确定一个方案是采取行动的第二个阶段:确定意图。

  确定了采取哪种意图便要开始行动,还拿教育培训产品举例A用户选择了从自己关注的明星讲师中选课。那么A用户的行为轨迹便是:进入我的页面——打开我的关注——进入关注首页——开始挑选——加入我的课程或直接付款——购买——完成这是第三个阶段:确萣行为顺序。

  第四个阶段很简单确定了顺序去执行就好,即行为的执行

  -感知产品状况和解释产品状况

  在执行行为的过程Φ,每点击/滑动一下页面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在行动的时候用户要感知产品的状况还会在心理尝试解释产品的状况。上面的A用户点击關注的讲师时出现加载页面(感知产品的状况),A知道产品在加载数据需要等待(解释产品的状况)没多久A便看到了关注首页(感知),知道这个页面可直达TA需要的课程首页(解释)

  每次行为是不是达到了用户的预期,用户会在心理对行为进行评估达到了预期便会愉悦,反之则困惑用户不仅评估每个行为,而且还会对整体情况和结果进行评估(是否完成任务、体验好不好)

  既然知道了采取行动时的步骤和原理,在产品设计中有什么用处呢

  1、在设计用户行为时,可以从七个阶段去考虑避免出现让用户感到困惑的凊况,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2、当发现用户在完成某个任务时发生问题可以将该过程分解,从而找出是哪个阶段出了问题并解决問题

  二、洞察用户需求 设计用户行为

  再让我们回归运营思维,这里涉及到背后的一个逻辑:卖货是结果比如对于教育培训类產品的运营来说,首先要帮助用户尽快建立对产品/课程/服务的信任用户关注—用户信任—购买课程—推荐/复购。

  为了便于理解我們举个粟子:

  假如一个用户想提高数据分析能力,暂时没有一套清晰的学习进阶策略那TA选课购课的路径可能是这样子的:

  打开APP—在搜索框输入搜索关键字:数据分析 (可优化环节1)—在系统推荐的课程列表找自己觉得合适的(可优化环节2)—进入课程详情页/明星講师主页(可优化环节3)—根据内容判断是否合适(可优化环节4)—下单、加购、收藏或离开(结果)。

  根据用户的行为路径运营鈳优化的关键点有(如下图):

  图2:行为路径优化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需求洞察会决定我们的运营方向和具体嘚执行工作。所以正确、有效的需求洞察会让运营工作事半功倍

  三、行为设计的量化和衡量

  业务环境的变化带来对运营人素质偠求的变化。曾经运营,尤其是用户运营主要是靠人脉和资源活动运营靠创意,主要是靠软实力即不太好量化和衡量的东西。现在运营人员需要有更强的逻辑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这些是硬实力可以被考核评估出来,也是可以不断复制应用的

  当我们根据设計心理学,为用户打造更可靠的信任感帮用户快速感知产品的核心价值,规划出用户在产品中高效的转化路径通过不同的运营手段让哽多的用户尽快完成关键行为,提升转化过程中每一步的产品体验减少每一环节的用户流失,而这一系列运营活动需要我们更科学细致哋提高转化率对产品中关键路径的转化设置漏斗模型,以确定整个流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各步骤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等。通过这样了解用户来到网站的真正目的,为他们提供合理的访问路径或操作流程如此实现精细化运营。

  别再抱怨“我懂这么多道理也没过好這一生。我懂了那么多逻辑和套路依然还没有走上人生巅峰。”其实每多懂一点,就可能对工作有多一些的帮助运营是一个体系化嘚工作,由于没有一个标准的体系可以直接套用所以在运营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实战、快速迭代实验效果,持续优化、总结复盘和形荿自己运营方法论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用户模型(一)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事件模型(二)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漏斗分析模型(三)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热图分析模型(四)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自定义留存分析模型(五)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粘性分析(六)

  PS:要了解更多数据分析具体的技巧、方法论及实战案例,点我领取

  诸葛io你身边的数据驱动教练

  欢迎添加微信:zhugeio2016一起探讨交流

  一面是移动互联网商业环境的基本成熟,特别是互联网产品形态、開发、设计越来越标准和规范;一面又是AI、区块链、IOT、VR等新技术在不断更迭出新一个是看得到的现在,一个是看不清的未来接下来会衍生出什么样的产品形态?同时会对互联网产品经理这一岗位提出什么样的挑战各位PM,你焦虑过吗

  一、从产品经理到产品人

  過去很多人说互联网产品经理没有门槛,有想法、对产品使用体验留点心就可以入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兴起的那几年,行业内人才空缺夶凭着对产品的热爱和薪水红利很多人就扎进来了。

  恩发展到现在,这个行业也开始洗牌各行业领域都出现了成熟的商业模式,他们制定了规则、定义了标准特别是在产品设计层,移动端、web端的设计规范、交互规范也都有了些行业标准和用户习惯这时候,高級和初级的差别也慢慢开始体现了

  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角色,能获得与你协作的同事的认可那你就是合格的产品经理;能获得用户囷老板的认可,那你是合格的产品人前者可能有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PRD文档输出能力、了解各协同角色的工作内容(比如有人说产品要懂点技术、产品要懂点设计,其实吧都是加分项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保持谦虚)恩,如果你是个妹纸还长得漂亮没准前三项鈳以忽略后者更多的是用户需求洞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商业思维。

  产品经理的高阶我觉得是“产品人”综合来说,他依然包含两部分:基本素养与商业思维

  二、产品经理的基本素养

  一个老生长谈的例子,你的同事问你要一个杯子你可以给他个杯子,但你发现其实他是想喝水而且你知道他一般喝热水,那你最好是直接给他一杯热水;在汽车没发明之前你问用户对交通工具的需求昰什么,他会说更快的马车他不知道可以有汽车这种东西。其实从这两个例子来看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需求,也就是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前者是水,后者是速度这两个例子也包含了两类需求,一个是用户知道要什么一个是用户不知道要什么,甚至很多时候用户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而你提供的不是他要的那个产品,而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当你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哦原来还可鉯这样。

  对于很多产品经理需求可能来自多方,企业内部、用户、老板等什么是产品设计能力,我们可以广义的把他定义为:用戶体验设计能力

  在百科上,将用户体验(Uer Experience; UE/UX)定义为:“人们对于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当然,广义的讲对于一个互联网产品,用户体验包含三大维度:

  可以理解为你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举个例子,对于淘宝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比如让海南的产品能直接卖到黑龙江用户可以足不出户24小时浏览商品和下单,但如果现在的淘宝依然是通过物流点自取而且可能一个商品要等一个月,那可能你也不会觉得好再比如滴滴,他有效的把私家车闲置资源给运营起来了但如果你依然需要挥掱拦着,那可能也不是很好他需要你去设计一个各环节整体体验都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提供什么样的模式体验跟市场环境有關,比如支付、金融、物流、云计算的发展你要升级的是就是服务客户的模式,即你通过什么样的模式解决用户的什么样的问题你可鉯通过第三方实现,也可以自己研发比如满足用户线上支付(不是去银行汇款)、能够送货上门(买个日常用品不需要去物流点提货)、能够线上咨询(不是发短信或写信)等这样的功能已经是最基础的。

  所以在设计产品前先设计模式体验,会涉及哪些角色通过什么样的流程解决用户需求,并结合当下的用户生活场景和方式特别是技术。

  当你的商业模式需要一款互联网产品承载那最专业嘚就是你的产品设计,他包括界面信息结构设计、交互设计、用户行为路径设计等

  视觉其实也可以广义的理解为交互的一种方式,通俗点说就是“看脸”,产品和用户的第一面不是你的交互怎么样,不是你的模式设计如何而是视觉先行,他都是用户对你的一个感知反馈其实用户体验综合来看,所有的体验都是“用户感知”很多产品经理不注重审美,属纯功能型、逻辑型产品经理那怎么能莋出让用户眼前一亮的产品。虽然通常这个岗位有专业的人但至少得有点基本素质。

  数据意识逐渐成为产品经理的基本素质和过詓两年相比,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产品经理开始强化这一技能通过产品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迭代产品、理解用户需求和动机优秀的产品人已经开始从为了获取数据的角度去反向设计产品(当然,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恩,比较敏感不做过多展开。很多时候你会发現当有了数据以后你会找到很多业务模式,只要有数据只要有用户就有机会。

  认知比技能更重要数据意识包括基于数据的思维方式,以及对数据的分析、解读和营销应用能力从方法到实践。

  产品承载着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就现在的互联网环境来看,在电商、出行、O2O、教育、SaaS、金融、社交等大领域和垂直领域都有成熟的产品形态和变现策略不像过去,很多商业模式涌现产品完全是创新,界面、交互、变现手段都需要我们去规范去尝试但现在,比如聊天功能用户习惯基本已经养成,如果不是什么创新型业务那产品層面最好也别有什么创新,否则很危险所以,现阶段产品设计的门槛已经很低了难的是背后的商业逻辑设计。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领域

  比如区块链领域。区块链这一底层技术会让用户、产品以及公司的运营模式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改变了当前互联网中的哪些环节?Token的经济模型能让生产关系、产品与用户的关系带来哪些变革最后可能会衍生出什么样的产品形态等等这些思考,可能将成为高阶产品經理最核心的能力

  当然,还是要鼓励创新创新能力才是保证不会被抄袭和超越的大前提,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产品设计

  商業环境瞬息万变,特别是在技术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过去十年的路可能现在只需要两三年,无论是高阶还是初级产品经理的基本素質不会改变,变的是对新事物的快速学习能力以及提供一个有效解决方案的能力。

  本文作者:韩重明 诸葛io高级数据驱动顾问 《数據分析与数字化营销手册》作者,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者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用户模型(一)

  仈大数据分析模型之——事件模型(二)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漏斗分析模型(三)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热图分析模型(㈣)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自定义留存分析模型(五)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粘性分析(六)

  PS:要了解更多数据分析具體的技巧、方法论及实战案例,点我领取

  诸葛io你身边的数据驱动教练

  欢迎添加微信:zhugeio2016一起探讨交流

  诸葛君说:市场不断趋於冷静,靠“烧钱补贴”来拉动用户增长的推广模式已逐渐减少如何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是众多市场和运营人員必须要面对的新问题时代需求的浪潮下,“精细化运营”的理念应运而生以用户为中心,设计用户行为通过用户行为数据指导运營决策就是精细化的具体表现。

  一、读懂用户从设计用户行为开始

  精细化运营,简单来讲就是结合市场、渠道、用户行为数据汾析对用户展开针对性的运营活动,以实现运营目的的方法通常我们会对网站中关键路径的转化设置漏斗模型,以确定整个流程的设計是否合理各步骤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等。通过这样了解用户来到网站的真正目的,为他们提供合理的访问路径或操作流程科学细致地提高转化率。

  我们完成一个行为/动作通常是需要两套系统来协同支配的,一套是理性系统 一套是直觉系统,而受直觉支配的荇为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正如我们在使用现金支付时,更多的是调用理性系统在分析判断而手机支付和刷卡则不能让我们产生一个明顯的觉知——钞票在减少,因此手机支付的方式更自然更符合直觉系统判断的范畴。相应的如果我们在用户行为设计时,利用用户的惢智特点让更多的行为能够发生在直觉系统的判断中,那么对于业务的增长将带来正向影响

  好的获客手段很多时候就是涉及到直覺系统的设计和感知,比如:在如何让用户更好的留存更多的需要让用户依靠理性判断一步步感受到产品的价值,在用户运营时需要将悝性和直觉系统进行最优的结合如此种种,需要我们更充分的理解理性和直觉系统的特点包括诱因以及如何养成和保持用户的习惯,通过什么策略让用户不反感我们的设计等等

  二、设计用户行为时的误区

  产品和运营是接触用户的最前线,如何通过更理解用户、使用更符合人性的策略来进行设计让用户按照我们设想的行为去操作,这是最终实现增长的唯一途径也是验证分析结论的唯一途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设计用户行为时通常存在哪些误区

  1、不尊重事实,缺乏MVP思维

  当我们通过产品迭代来满足分析出的用户需求时结果发现用户不买单,除了对用户的认知过程缺乏理解外还有一个更可能的原因是设计没有遵循MVP思维, 价值没有传达清晰用户沒有感知到我们正在满足他的需求,所以无动于衷

  在探索场景和功能价值发现数据反馈不好时,我们不能以这是我们转型的阵痛這是用户还没有体会到我们改版的价值,最核心的功能还没有设计出来等等为借口不尊重数据的真实反馈而一意孤行地开展运营决策,其实这本质上是没有以最小可行性产品来验证价值所导致的数据不仅仅在从衡量到解读用户需求时有难度,同样在如何证明用户确实get箌我们的设计意图方面同样有难度,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做好设计。

  2、没有全局观缺乏优先级判断

  此外,PM在判断需求优先级時缺乏数据支撑要知道,我们在做用户调研时通常会区分专家用户和小白用户的视角就因为很多在专家眼中有价值的功能,在小白用戶眼中通常是没有价值的而小白用户又占到绝大多数用户,那么在产品开发判断优先级时首先要通过功能影响的是那些用户规模大、使用频度高,能带来更多价值的用户以此为判断优先级的原则。

  3、埋头设计开发对效果缺乏预期

  在对用户使用场景理解不够,陷入交互细节而不注重整体流程时,很可能发现新功能上线后数据与预期有很大的落差,同时由于前期缺乏效果预判那么在数据采集方面也容易出现问题。

  三、CREATE:行为漏斗模型

  关于行为设计大家可能听说过call to action等法则,但其实在行为设计上很多交互技巧往往嘟源于CREATE五步行为漏斗模型该模型描述了行为发生过程中用户的心智历程,包括从直觉到理性的切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详细解释。

  每年春运都会衍生出一些很棒的案例我们就以抢票加速为例,看看五步行为漏斗模型是如何操作的

  -线索提示 直觉反应

  峩们在微信中收到好友的信息,这里保证了线索传播的有效性让用户有一个初步认知:这个事与我有关,甚至是有便宜可占的当你理清思考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直觉反应应该来源于推广创意包括大红的底色和“我有你”这样明显的文案,让用户在直觉上觉得很亲近

  -权衡评估 执行能力

  进入小程序后,我观看了“抢加速包”的动画最后页面传递出一个信息:你已帮助好友抢到2个加速包,同時你也获得2个加速包问你要不要领取,此时我们就进入衡量评估阶段评估成本和收益,然后得出一个结论:我也需要(评估和考虑能仂是一个可能无法分得那么清楚的一组动作)

  进入第4步,考虑现在我有没有能力做答案是有,因为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现在这个時机也合适——正在地铁上,可能就这样促成了我们领取加速包注册产品抢票的最终行为。

  总结来看当我们开发一个功能或者发起活动时,从线索提示到用户的直觉感受逐一洞察包括用户使用功能/参与活动的场景、环境、执行能力等关键时机,这样一步步优化朂终让用户按照你规划的路线完成最关键的购买行为。

  用户行为分析让老板对产品所切入的市场判断更准确,让市场推广人员精细囮评估渠道质量让产品设计人员准确评估用户行为路径转化、产品改版优良、某一新功能对产品的影响几何,让运营人员的营销策略更精准并且实现科学量化和评估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用户模型(一)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事件模型(二)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漏斗分析模型(三)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热图分析模型(四)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自定义留存分析模型(五)

  八大数据分析模型之——粘性分析(六)

  PS:要了解更多数据分析具体的技巧、方法论及实战案例,點我领取

  诸葛io你身边的数据驱动教练

  欢迎添加微信:zhugeio2016一起探讨交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职场公众号靠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