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微信提现到账会提醒吗时,系统提醒“该交易可能涉嫌欺诈因风险控制原因,银行拒绝交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月开始,微信提现正式收费,这一举措让很多用户感到为难。

“3月1日后,微信取现还能免费吗?”答案是可以的!记者了解到,人们可以通过信用卡还款等办法间接免费将微信钱包里的钱提出来。

推荐招数:信用卡还款“曲线救国”

“3月1日后,微信取现还能免费吗?答案是:可以!首先你要有一张工行信用卡。”日前,工商银行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记者了解到,包括工行、建行在内的多家银行 ,都有一定的信用卡溢缴款免费加取现额度。

建设银行某支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用户还款可以利用“微信钱包”里“信用卡还款”功能来完成,超出还款额度的剩余钱款就会成为溢缴款。“钱从微信里流出来了,你到时只要到信用卡发卡行网点或者ATM机上取款就行,通过本地本行柜台或者ATM机提取信用卡溢缴款,不收取手续费。”他认为,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从微信零钱免费提取现金的良策。

有网友称,微信零钱可以直接用于信用卡还款,再通过信用卡溢缴款就能将一部分微信零钱变现,“虽然过程曲折了点,但是好歹省钱啊。”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所谓溢缴款是指信用卡客户还款时多缴的资金或存放在信用卡账户内的资金,“比如说,本期需还款900元,你实际还款1000元,多出的100元就是溢缴款。”取出溢缴款需支付一定金额的费用,但建行有信用卡溢缴款免费加取现额度,在这个额度内取钱是免费的。“因此,只要你多转进的钱不超过溢缴款取现额度,这些多出来的钱只要不超过溢缴款收费标准,就可以去本地本行柜台或者ATM机放心取走。”

记者也了解到,包括工行、中行、建行、交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有一定的信用卡溢缴款免费加取现额度。其中,工行、建行、华夏、广发四家银行对于用户在本行、本地取溢缴款不收取取款手续费。其余银行均强制收取手续费,如规定收费标准是:领回金额的1%,最低人民币1元。

针对“免去了微信提现手续费,却带来了溢缴款手续费”的担忧和烦恼,银行客服人员表示,如果持卡人遇到“溢缴款”情况的话,最好还是通过刷卡消费的方式,把溢缴款部分消费掉,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微商反应:信用卡还款太过麻烦

除了普通个人用户,受微信零钱提现收费影响较大的恐怕要数“微商”了。

“各位,我们以后支付宝转账好吗,微信转账不收啦。”近日,在微信朋友圈里不断有从事代购的小伙伴们这样留言。一位主营化妆品代购的“微商”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在朋友圈发图片卖化妆品,和顾客交易都是通过微信转账。“现在提现收费的话肯定得换支付方式了,要不然亏了。”受微信零钱提现收费影响,她已经“转战”支付宝,不再收微信转账。

对此,微信方面表示,通过“微店”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注册成为正规微商的,都有公司账户,收的钱都是直接进入绑定的银行卡里,因此不存在提现过程,也就不会受到提现收费影响。但对于那些没有注册成为正规微商、没有公司账户,只是在朋友圈里兼职小规模卖点东西的人,今后提现成本就难以避免了。

微信方面主动发布消费提示,零钱可以直接用于信用卡还款。对此,一位“微商”表示,通过信用卡还款这种方式,太过麻烦,而且还得避免溢缴费,微商一般款项都比较大,难免撞上另一座“收费站”。如果是日常生活,则可以利用这一“免费”途径。

专家分析:免费举措应推广

渤海大学经济学教授王宝山分析认为,这一“免费”举措如果推广开来,有利于稳定微信用户的情绪,使其愿意将钱留在微信渠道内,对微信发展有一定好处。他也表示,微信提现收费尽管让用户产生抵触情绪,但短期内不会造成客户流失,因为目前微信还没有遇到相应的竞争对手。

据悉,支付宝允许用户直接用余额还信用卡,微信的这一举措被认为是效仿的行为。

1、要有一张银行的信用卡。

2、通过“微信钱包”-“信用卡还款”使用微信零钱还款,点击进入后选择“我要还款”,之后输入银行卡信息。信用卡会首先进行还款扣款,超出还款额度的剩余钱款就会成为溢缴款。

3、用户只需要到信用卡发卡行网点或者ATM机上进行取款,就完成了“免费”从微信零钱提取现金的过程。

}

最近象山妹子小琳(化名)有些郁闷,通过微信转账借给朋友小张 2000 元钱,对方没还钱也不见了人影。

小琳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也出示了转账记截图的打印件,可法院却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小琳的诉讼请求。

拿着微信转账截图打印件起诉,被驳回了

记者从象山法院了解到,该院刚审理了一起特别的民间借贷纠纷案。

20 多岁的小琳在寄送快递的过程中认识了快递员小张。小张 30 多岁,经常来小琳处取送快递。一来二去,两个人就熟悉了,也加了微信。认识一段时间后,小张说自己缺钱临时需要周转,向小琳借 2000 元。小琳在微信上给小张转了 2000 元。

事后,也没有让小张补一份借条。

说好只是周转几天,可小张却迟迟没有还款的意思。又过了一阵子,小张非但没有还钱,还玩起了人间蒸发。

无奈之下,小琳向象山法院提起了诉讼。

开庭了,小张仍然下落不明,没法到场。庭审过程中,小琳没法提供手机上转账给小张的原始页面,只出具了一份微信转账截屏的打印件。

更麻烦的是,这份打印件上显示的收款人竟然是一个网名—— " 重 * 再来 "。因为是网名,没办法确认这个网名是否被告小张。

小琳提供的微信转账截屏打印件虽然能当证据使用但是却不能孤证定案,鉴于此,法院最终以证据不足驳回了小琳的诉讼请求。

微信上转给好友 12 万总是要不回来

" 小琳的遭遇,很多人可能都会碰上。" 浙江尚甬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陈翔昨天告诉记者,微信转账虽然方便,但也容易带来麻烦。他最近也经手了好多起类似的案子。

孙先生找到陈翔时,忧心忡忡,两年来,他陆陆续续通过微信转账借给朋友丁先生 12 万元,没有借条。丁先生迟迟不肯还款。陈翔看其微信转账记录,丁先生的微信账号并非实名,而是一个公司名称。

" 是啊,他一直没有用实名,是不是不能说明我把钱借给他了呀?" 孙先生很忧虑,毕竟 12 万不是小数目。

" 当时,孙先生有的也是类似于小琳的孤证,别的证据都没有。我建议他,要再尽快补充、固定证据。" 在陈翔的指导下,孙先生分别在微信、短信里给对方发去信息,大致内容是:" 丁 ***,我是 ***,我在 *** 时借给你,合计 ***,请你尽快归还。"

庆幸的是,丁先生并不知道孙先生已经打算提起诉讼,也没有提防。在短信和微信上都回复:" 有数了。"

随后,孙先生又给对方打去了电话,在电话里进一步确认借贷的事实,并进行电话录音。

" 这个案子处理得很顺利,从原来的孤证变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最后,孙先生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到现在,钱也已经基本还清了。" 陈翔说,遗憾的是,更多的案子中,证据很难补齐。比如,收到类似的短信,对方置之不理,没有任何回复。

钱可以在网上转,借条当面给

别偷懒,红包、转账附言要用好

审理小琳案件的法官分析,现实中微信转账金额的来源有两类:

一是与微信平台绑定的银行卡,这种方式可以根据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银行的存取款流水记录形成证据链来证明借款事实。

二是零钱提现。一些手机的系统无法显示转出转入对方的昵称,仅有金额、交易日期、交易号码及 " 朋友已确认收钱 " 字样。仅凭转账记录根本无从证明已收款的 " 朋友 " 是否就是借款人本人。

所以,必须要有微信运营商出具的相关的身份证明信息、或者借款人真人头像照片、聊天记录、录音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必要时还需要进行公证。

因此,法官建议尽量能采用传统的借条及银行转账交易的方式进行民间借贷比较靠谱。

" 钱可以在网上微信转账,借条要当面给。"陈翔建议,不要因为麻烦、碍于面子等原因就不写借条。需要提醒的是,借条最好能附上借款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如果事后有纠纷,有明确的身份信息会好很多。现实中,律师们经常会碰到只有借条上借款人的名字,却没有其他信息,借款人却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难以寻觅的尴尬。

如果碍于客观情况不方便立书面证据,那也要留心收集、固定电子证据了。生活中,很多人在给对方发微信红包、转账时都会用系统默认的附言,如 "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 " 等。

" 别偷懒,红包、转账的附言功能要用好。" 陈翔提醒,如果是通过微信转账等借钱给对方,务必在附言栏目里备注好钱款的性质。另外,还可以沟通中再确定对方的身份信息、款项性质,减少后期可能引发的麻烦。

" 恋人之间的红包、转账很特殊,是赠与还是借贷,双方往往各执一词。" 陈翔说,从司法实践来看,被认定为赠与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两百元及以下的红包,如果没有其他证据,通常被认为是用来表达爱意。

值得一提的是,恋人间转账 999.99 和 1000 元的性质往往可能不同,前者因为有特殊含义且不符合借贷习惯,往往被认为是赠与,后者则可能被认为是借贷。

何小姐不时会发 520 元、1314 元、999.99 元等金额微信红包、转账给男友朱某,并经常附有爱意满满的语言。分手后,她认为这 1.2 万余元都是借款,要求前男友偿还。法院审结后认定,其中的 8304 元认定为借款,对一些含有特别含义的转款和微信红包不予认定为借款。

法院认为,何小姐陆续向朱某微信转账,部分金额比较特殊,如 999.99 元、1314 元、520 元、999.90 元,且有特殊含义附言,这些金额并不是一般借款习惯上的整数,根据生活经验和借贷习惯,可以推知何某上述转款的真实意思表示是祝福或者爱慕或赠予性质,而非朋友间的借款。

而微信转账给朱某的 3800 元、1000 元、900 元等款项中没有附言用途,且在微信聊天中,朱某亦承诺部分还款和写借条给何某,说明朱某向何某借了部分款项亦是认可的,被认定为借贷。

红包发错,对方不肯还怎么办?

以不当得利为由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支付宝转账或者微信红包、转账时,转错了怎么办?

陈翔提醒,市民一旦发现使用微信转错账后,应立即和对方联系或请求平台客服帮助协调,并向对方提出退还误转款项的请求。一般情况下,对方核实后会主动还款。

如对方拒不退还,事主可以要求对方返还不当得利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此时,当事人要注意保存转账记录、银行卡明细等证据。关于收取对方错转款项的行为,依照民法规定应当属于法律所规定的不当得利。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

也可以提前设置微信转账延时到账功能,可在意识到风险或者错误后,撤销转账。具体为:延时到账的设置:进入微信中的 " 钱包 ";点击右上角三小点;选择 " 支付管理 ";点击 " 转账到账时间 ",根据需要选择到账时间。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提现到账会提醒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