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0-5这个齿形带型号怎么看的齿套就这么难找吗

转载80论坛“醒后沉默”大神贴

索尼的ZX1,ZX2,ZX100先别买。听我的

上次更新,我说了很多,ZX1搭配旗舰大耳机,如何如何好,然后不到一个月,被打脸了

我们先回顾一下PHA-3的一些特性

PHA-3是解码+耳放,平衡结构。也就是说,数字信号光纤端输入之后,拆分成左右声道,每个声道单独有一颗解码芯片,一个运放芯片,单独的两相供电,单独线路,直至输出的2.5端口,连接单根的耳机线,最终到达二分频可换线耳机或者塞子的,单声道发音单元。这个结构优势在什么地方?单行道,左右声道完全不交叉。这么说,有点绕,我换个方式,说说常规非,全平衡结构

常规的播放器,以D100为例。数字信号读取,整合打包传输给解码。解码拆分为两声道,解码,打包,传输给耳放部分。耳放部分,高端的,会有前级出声部分,单独的芯片。这个前级接收了解码的打包模拟信号,先拆分为两声道,调音,再整体打包。之后,运放部分整体接手,然后再拆分成两声道,然后放大,再整体打包,交给了3.5耳机口。耳机线先是3.5端口,然后到了发音单元,再次分给两个单元,最终出声

对比下来,你会发现,前一种方式,其实并不那么复杂。是一种很原始,很笨的方式,这种方式叫做平衡结构

说了半天了,平衡结构的逻辑原理。我不是学电子的,我也无法用专业的术语阐述,平衡和普通,到底怎么个区别法。我还是用最终声音,指标的方式,来阐述两者的区别

首先,PHA3是解码和耳放,都是平衡结构

那么,如果D100用对录线,LO口传输模拟信号交给PHA3,你会发现一个问题,PHA3的一对2.5平衡耳机出口,是不发声的。也就是说PHA3的工作原理是,解码和耳放部分同时工作,那么平衡端口工作。如果单独耳放部分工作,平衡端口是不出声的。这种时候,你会觉得,PHA3和D100,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就是调音不同罢了,仅此而已。不管是Z5,UE900,D600,这些二分频的塞子和耳机,听起来,就那么回事,跟D100一样

第二种方式,如果用特殊的圆头转方头的光纤线(线圣有这根线),D100数字光纤输出,交给PHA3,PHA3自己平衡解码和放大,再插上Z5,你就能得到一个,塞子里头旗舰的声音

原始Z5插D100,就是个大街货,就那样。但是插了PHA3的平衡口,搭配Z5自家的那根平衡升级线,声音已经挑不出任何毛病,我直观的感受是,声音已经快要突破塞子音质天花板了,可以比拟明星压耳耳机了,能达到这个程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便携系统,因为功率小。所以常规的方式,经过了八次左右的,拆分打包,再拆分,再打包。中途的素质损失是非常大的。最终3.5口传到单元,已经糊了

而,平衡结构,尤其是解码+耳放的,全平衡,声音一直是单行道,左右声道从不交叉,最终传到发音单元,素质损失很小,最终素质非常高

可以说,Z5插D100,声音单讲素质,是不如EXK的。但是搭配了PHA3的平衡结构之后,声音又远超过了EXK

从实验的结论来看,可以说,对于便携系统这种小功率的产品而言,很多时候去提升解码芯片的档次来提升声音解析,还不如推倒重来,直接从结构上减少素质损失。后者更容易实现

为什么平衡结构这么少?

平衡结构等于说,至少,需要两个电源,四相到六相供电,每相供电对应独立的线路。需要一对解码,一对前级,一对放大(前级和放大,通常在便携系统里,会整合为一个芯片)

一方面,这种方式,用料翻倍了。这个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线路设计的限制很大

另外,这种方式,功耗是翻倍的。所以,任何平衡机器,都无法做到省电。便携平衡机器,待机都很短。

待机时间短,通常而言,对于便携系统来说,非常的致命

我自打听了一个月PHA3之后,我就一直觉得索尼肯定已经设计了ZX的平衡版,以及D100的平衡版。因为PHA3已经实现了。

但是这几年,从PHA1到PHA3,ZX1到ZX100,大家已经习惯了索尼挤牙膏的方式

没辙,技术储备业界第一。硬解DSD就这一家。你爱买不买,确实没辙。

我心理也清楚,比方说,出了PHA4,ZX4,D200,这些如果是平衡版的,显然,会比现在PHA3的天价,还要天价。恐怕至少得七千开售了

一方面我期待着便携机,实现全平衡。一方面,我又觉得价格过于昂贵

搅局的业界良心产品出现了

安桥新出的X1播放器。配备了两颗解码,两颗放大器,一对2.5平衡耳机端口。那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因为平衡解码+放大的,结构优势,势必带来了素质的损失减少

我没说,安桥会比大法素质高。我说的是平衡结构,素质损失小

很多时候,逃命的时候,不见得要比老虎跑的快,只需要比队友跑的快就行了。安桥就是这么一个机器

素质,大家都大差不差,毕竟体积跟ZX2是一样的。然而,安桥的平衡方式,比ZX2减少了八次整合或者拆分的流程。算下来,一次0.5%,加一起也有了4%的损失

我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我没有买ZX,我铁定毫不犹豫的买安桥。这还有什么可想的?

安桥平衡播放器,目前价格本身也不贵。如果你是一张白纸,想弄一套,小MP3便携系统。我的建议是,安桥作为唯一考虑的前端。塞子方面可以考虑,Z5,535,UE900,JVC的木头塞子。这些东西都是通用的舒尔插口,可以搭配索尼自家Z5的平衡升级线。应该说,只要不跟砖头去PK,在小MP3界,是横着走的

如果搭配大耳机,有这么几个选择。D600,D7100,Z7.只要是低阻抗,易推的,二分频耳机,都可以搭配。这个搭配,理论上讲,在小MP3界,也是横着走

如果你不是一张白纸,已经入了ZX的坑。或者塞子,或者耳机,不是二分频的。那怎么办?

也好办。安桥出来之后,只要合理的宣传,显然,ZX是肯定卖不动了

比方说我,我就想着怎么把ZX1卖掉,换安桥

以前ZX1通常二手的,不说多,2600到2900是正常的。现在,大家可以继续等一等。等这个玩意白菜了,捡一个,也就结束了。

搭配JVC的DX700,DX1000,拜亚动力的T5P,歌德RS2,爱丽丝MPRO,ZX1开了醇响之后,表现优异

两个思路的共同点——反正索尼ZX是卖不动了。要么等安桥降价,要么等ZX白菜

器材这个东西,价格和价值是不对等的。很多便宜的东西,其实音质很好。而很多很贵的东西,仅仅是市场策略定的价,仅此而已

很多器材因为退代,换代跳水等等原因,可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多年前的旗舰产品。多年前的旗舰,技术是落后的,但是旗舰还是有自身的尊严,拿着跟主流的中端器材相比,还是有着很大优势。关注这个帖子可以看到,我虽然自己的器材,从单价几百块烧到单价万+,但是我还是更愿意推荐性价比产品

我觉得发烧需要一个过程,很便宜很超值的产品,你可以先听着,搞清楚指标是什么,也自己有时间弄清楚自己最喜欢哪些声音、哪些指标

我这个帖子,只要是千元以下的,都是很笃定的。两千以下的,基本也没有什么问题。

四千以上的,还差个HD800没接触过,其他的都是有实物听了半个月以上的,但是这些产品本身就是信仰脑补产品,我的喜好其实不代表什么,你们可以加群。因为群里有几位烧友,跟我同步的买器材,然后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旗舰我并不推荐,如果实在要买,跟帖子和群里的烧友先交流交流

资金像塞子、耳机倾斜。先全力的做到终端素质碾压,再考虑前端如何选择。比方说,你可以弄日亚的JVCDX1000,到手价格大约是3600块。然后这个耳机,可以用索尼手机,开个醇响就OK,其他设备可以等资金缓过来之后再做打算。DX1000和拜亚的T5P,用ZX1都可以推的轰隆隆,并且丝毫不会把中频掩盖住

我一直这么建议大家选择器材。因为声音最终的效果,在入门和中端而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耳机本身

你去耳机店买器材,通常售货员会很误导你。比方说你有六千块,他会给你推荐一个HD650,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带DAC的耳放给你。

你如果问他,如果我买T1如何?然后售货员会告诉你,T1需要两万到三万的前端,否则别买

事实上呢?其实D50+T1,可以说,是直推的巅峰。你收个二手的D50,上美亚注册一个新账号,绑定一张信用卡,可以获得一个官营八折码。美国T1最低的历史售价是629美金,打了八折之后是人民币3200块。加上运费一起,3500块到手。

所有的这些你配齐了之后,你可以带着你的D50+T1。跟店铺里头,任何六千价位的组合来PK。如果你输了,那是耳朵不好使。。。

类似的搭配,整如这段开头所写的,DX1000或者拜亚T5P搭配索尼手机。然后你也可以去店里PK,看看到底资金怎么分配,可以得到,额定资金为前提的,最佳音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齿形带型号怎么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