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曾风靡一时的飞信聊天室,会被微信迅速取代

移动、联通、电信迎来大地震!微信再出逆天功能
在最新发布的微信iOS 6.6.0版本中,大家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新功能:
在微信发起语音聊天后,即使对方的在锁屏的状态下,也会跟系统自带的来电一样响铃。
对比之下,在过去的旧版本中,虽然语音聊天时,应接方也会收到提醒,但却需要进入App内才能接听。
而在这个新功能的背后,看似漫不经心,甚至都没正式吭一声,
但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恐怕就无法这么淡定了,
对于它们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要眼睁睁看着微信一步步终结自己“躺着都能赚钱”的能力……
“真正的对手,都在行业之外”,
在移动、以及电信天真地以为,自己稍微降低点资费,就可以争夺到新用户的时候,
腾讯却用统统免费的微信,彻底搅乱了整个大局!
在那个都没普及的年代,人们的聊天工具主要就是两大样:和短信。
QQ是免费的,但彼时智能手机还未普及,就算有能登,谁也不能保证随时在线,毕竟流量伤不起;
至于短信,则是收费的,一毛,而且还有字数限制,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输好的字因为数量上超了几个,便在那各种琢磨哪个是多余的,
没办法,聊得其实不是天,而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尽管如此,短信却依然是当时最重要的社交工具,
因为在QQ上经常会出现找不着人的麻烦,
所以,直到2012年前,全国短信数量都一直在攀升,最多多达8973.1亿条,
而在形式一片大好下,三大运营商光靠短信业务,就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插曲,那就是2007年是移动曾推出的飞信。
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免费发短信,
用户可以在电脑或手机客户端,给任意手机号免费发短信,对方若不在线,便会以短信的方式收到。
所以,飞信一经推出,就成了“香饽饽”,
有统计,鼎盛时期的飞信注册用户接近5亿,活跃用户数将近1亿。
可惜的是,移动虽看清了未来趋势,但对于飞信,并没有给予坚定的支持,
试想,飞信若真的成了大众化社交产品,岂不就对自身的短信业务造成影响了么?!
所以,在眼前利益和大势面前,移动的天平倾向了前者,
这也就给了腾讯“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2011年,微信诞生,它让用户的社交行为真正从付费变成了免费,还搞出了朋友圈等各种逆天功能,
于是,微信迅速走红,成了各种交友、休闲乃至工作的利器,
根据腾讯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9月,微信日登录用户超9亿,较去年增长17%,月老年用户5000万,日发送消息380亿条,日发送语音61亿次。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着先发优势的飞信却逐渐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中!
如今,相似的场景又在电话业务上再次上演,
这个曾经被认为是运营商最不受冲击的业务,正在被微信一点点“侵蚀”。
对于大家来说,微信中所添加的好友,几乎涵盖了个人所有的社交关系,
所以,若不是什么紧要的事,直接拨对方的语音沟通,继方便又经济。
根据《2017年微信数据报告》,微信音视频通话月人均成功通话次数达到19次,人均时长139分钟。
若简单以9亿用户来计算,则在一个月内,大家通话总时长就高达1251亿分钟,
再按照当前的全国通话费0.1元/分钟,那么,微信每个月将会为用户节约125亿元!
当然,微信音视频并不是无敌的,
此前,对方手机后台若不在微信界面里,就不能像接电话一样看到你的邀请,经常是你这边响了半天,对方却毫无反应,
但直接使用电话就不一样了,无论机主在干什么都会收到即时、持续的提醒,
对比之下,前者就有误事的可能,
因此,三大运营商的电话通讯业务,虽活得大不如以前那般滋润,但却没有如短信业务般彻底萎缩。
(图片来源于好奇心日报)
然而,科技的创新日新月异,很多事情只有我们想不到的,却没有做不到的,
就像这次,微信终于放出大招,让大家的手机实现了微信时可以自动弹出并响铃,
也就是说,单从体验上来讲,微信的语音聊天和原有的电信电话已经不相上下了,
可以想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把微信当做电话用,
这也意味着,继短信之后,电话通讯这个电信运营商的主要业务,或也将被微信正式取代!
市场就是这么的残酷,
三大传统运营商和微信的“交锋”,更是深刻的说明了一个道理:
在这样一个消费需求快速变化的时代,
如果不能加快革自己命的步伐,甚至将没有革自己命的机会!
当然了,这些都是正常的市场竞争行为,
而即使没有腾讯,也会有别的搞出的某信来做这条“鲶鱼”,只是时间上的早晚问题。
也正因为此,开始积极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与民营企业参与到电信业中,以为电信业带来全新的活力、全新的变革。
对于明天,我们虽没法预知整个电信行业会出现啥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会不会出现新的“微信”来进一步搅局,
但有一点却能够肯定,对于三大传统运营商来说,
那个“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已正式远去,一个充满竞争与机遇的新电信时代正在开启!
责任编辑:zd
* 声明:本文章为网友上传文章,如果存在出处、来源错误,或内容侵权、失实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本文仅代表原媒体及作者观点,不代表比特网立场。
猜你感兴趣神州泰岳称飞信不会被取代 暗示微信将受约束
神州泰岳称飞信不会被取代 暗示微信将受约束(TechWeb配图)
据神州泰岳相关人士表露,微信对运营商通信网络的资源占用非常大,未来运营商需要对此进行综合考虑
本报记者 马 燕
伴随微信在2012年的迅猛发展,飞信的命运成为了市场关心的一个话题。有观点认为,微信的免费短信、群发、对讲等功能和适用范围远超飞信,替代飞信只是时间问题。
对此,负责飞信开发和运维的神州泰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认同这一说法。神州泰岳证券部总经理张黔山认为,飞信和微信是不同种类的产品,微信固然做得不错,在互联网领域飞信却也是不可多得的一款产品。
话虽如此,但来自微信的快速汹涌之势,让飞信也倍感压力,张黔山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微信对运营商通信网络的资源占用非常大,未来运营商也是需要对这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言外之意,微信的发展也并非一马平川。
微信发展势猛
飞信将被取代?
《证券日报》记者从第三方得到的数据显示,2011年飞信活跃用户数尚8000多万,2012年这一数字就已过亿。张黔山认为,从数据上来看,微信并没有对飞信造成直接的影响。飞信的用户数2012年还是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
但微信更为快速的用户量增长,就让飞信的用户增长数据显得黯淡。微信于日发布第一个版本,在微信2周年之际,微信用户数已经快速达到3亿。
飞信是中国移动的一款即时通讯产品,有分析称,中国移动在高校市场的垄断,最重要一点就是&飞信&对学生和老师形成了巨大粘性,使竞争对手很难有效突破。如今90%以上的师生都使用了智能手机和微信,微信的免费短信、群发、对讲等功能和适用范围远超飞信(例如不受运营商限制),因此替代飞信只是时间问题。该分析更指出,微信是飞信的噩梦。
对此,神州泰岳证券部总经理张黔山向《证券日报》记者强调了飞信和微信是不同种类的产品,虽然都是基于IM,但其定位和用户群都不一样。&市场上不是只有一款产品就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张黔山认为,不存在飞信被微信取代的问题,他向记者阐释,&飞信更多地定位于学校、企业、机关等组织为主,弱化娱乐,强化商务和办公功能&。
张黔山认为,微信是以语音短信为主,他表示,在飞信的整个框架中,也有类似微信的产品飞聊,只是2012年推广的力度没有那么大。
运营商进退维谷失先机
一句话戳到了飞信痛处。为什么推广力度不大?
华创证券TMT首席分析师马军向《证券日报》记者指出,飞信发展式微的核心原因是,一旦运营商在其上面放开包括免费语音通话等业务,将会对其现有的语音和短信产生更大的冲击。这一直是运营商比较尴尬的一个方面。
&一方面OTT的冲击不可避免,要适应这个社会发展;一方面又要让自己的原有业务收入不能立即下降&,在马军看来,本来飞信占尽先机,是运营商在飞信的业务模式发展上的进退维谷,造就了手机QQ和微信的发展。
而当微信等产品发展起来之后,运营商想保护的原有业务收入受到冲击,新增的流量收入也难以平复其逐渐沦为管道的担忧,运营商与腾讯的矛盾开始公开化。张黔山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微信对运营商通信网络的资源占用非常大,未来运营商也是需要对这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言外之意,微信的发展也并非一马平川。运营商与腾讯进入博弈之局。
马军认为,运营商应痛下决心找准飞信定位,找准其发展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在记者向张黔山提出飞信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的问题后,他直言这真是个好问题,思索片刻后,张黔山表示,从移动角度来说,飞信增加了用户粘性,提供大量的增值服务,这就是它的核心价值。
通信观察家项立刚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飞信要挖掘自身价值。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在采访中都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张黔山十分认同。但从其上述对飞信核心价值的表述来看,找准并挖掘自身新的核心价值,尚待探索和认识。
马军认为,飞信未来大的发展方向,要不但具备通讯功能,更应该作为一个社交化平台,在流量、业务上加大创新,向移动互联网前进。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面对移动的改革,亲儿子飞信还能和微信,阿里钉钉一较高低吗?
面对移动的改革,亲儿子飞信还能和微信,阿里钉钉一较高低吗?
近几天移动频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一成不变的资费标准,永远一副行业老大哥的姿态等都成为了众网友热议的话题。就在圣诞节当天,中国移动发布公告称,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进行了公司制改制,企业类型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企业名称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变更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面对这一变革,移动旗下的和飞信还能与微信一较高下吗?
曾经的辉煌
提起飞信,对于现在一些00后来说或许十分陌生。早些年,飞信还是非常火爆的。用户可以免费收发短信,也可在不登陆情况下通过短信与对方交流。这个功能在当时是非常领先的。特别是在2012年之前,大学校园里,学生会,班级,都经常用飞信来通知和群发消息。飞信当时被视为QQ的有力挑战者,获得了学生、上班族等年轻用户的青睐,注册用户最高的时候达到5亿之多,活跃用户也近1个亿。
飞信的没落
但是这一切,都在遇到最大的竞争对手微信之后发生了转变,随着互联网继微信之后其它新兴聊天工具的出现,这款产品最终被彻底击败。2015年的数据显示,手机飞信人均业务量从2014年12月的42条下降至29条,零消息量用户从55%增长至83%。对于飞信的月活跃用户,也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
飞信的逆袭
其实从2016年6月开始,中国移动就叫停了短信转飞信业务,并将飞信改名为“和飞信”。“和飞信”上线以后开始了从即时通讯工具转向企业服务平台转型的尝试,为企业提供同办公整体解决方案。中国移动还是无法放弃飞信,想推出企业版的和飞信正面挑战钉钉、企业版微信,抢夺最后的防线。
企业版和飞信免费
现在移动和飞信要做的是企业市场,而现在在企业市场,已经有企业微信、阿里钉钉等主流产品,但是目前来看阿里巴巴钉钉走在前面,阿里推出的钉钉是该类移动办公通讯应用中的佼佼者,据悉,入住钉钉的高端企业用户已经超过100万家以上。但是移动目前也准备推出“免月租、免流量费”模式,估计会在2018年正式推广。目前新版飞信的套餐也非常便宜,月租仅需要5元。
在现如今的市场中,和飞信能否站住脚,看的不仅是运营商的诚意。免流量或许是一剂良药,但得到企业认可,难度较大,毕竟传统运营商体制问题所在。再加上现在移动的大变革,和飞信的未来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客服热线:400-995-7855
当前位置:&&&
深度剖析:飞信干不过微信的五大原因
& 09:07&&来源:&
  近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发布了《关于短信转飞信业务下线的公告》,称短信转飞信业务将于6月30日下线,移动短信转飞信将终止提供服务,这意味着除非是交流双方同时在线飞信客户端,否则无法使用客户端免费发短信。
  提起飞信,或许有些人会有些许陌生,飞信是即时通信的一种,不能简单理解飞信是即时通信工具,这样可能更准确:飞信曾经是由PC即时通信向手机客户端转移的一个典型的产品代表,是中国移动推出的一项业务,可以实现即时消息、短信、语音、GPRS等多种通信方式,保证用户永不离线。
  2007年,面对QQ的强势发展,中国移动推出飞信。凭借PC与手机互通,短信与消息的无缝互转功能,依托中国移动庞大的客户,飞信业务发展迅速。 到了2011年,飞信活跃用户已经超过8200万。在国内IM软件市场,飞信曾经跻身前三名。
  面对如此强大的用户群体,此刻的飞信为何活的这么狼狈不堪呢?
  自身原因
  从飞信发展的业务来看,飞信的没落与中国移动自身的原因有很大关系。
  一 降低资费,获得用户群体,与飞信业务叠加
  众所周知,现在的国内的三大运营商为了争夺用户,一直在推出套餐模式,以低资费诱惑用户入驻,中国移动作为三大运营商之一,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时机,于是乎,一时间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各大运营商精心打造的资费套餐层出不穷,比如,一个月月租15元,赠送100条短信,50分钟通话分钟数等,而这种套餐恰恰与移动推出的飞信业务有所叠加,因为飞信本身推出的目的就是,让用户通过飞信客户端可以向其他手机免费发短信,如果有了套餐的优惠幅度,用户基本上有了这个优惠力度,移动运营商送的短信也就够用了,所以飞信的作用也就不那么重要了,渐渐的也就被人们所遗弃!
  二 封闭的运营模式,没造成垄断却封了自己的飞信路
  用过飞信的人都知道起初的飞信可以给任意手机号发送信息,只要你的电脑或手机上下载了飞信的客户端。这也使得飞信的注册用户鼎盛期接近5亿,但面对市场的冗杂性,中国移动错误的运用了互联网的作用,在一定要把对手搞死的理念下,中国移动让飞信选择了屏蔽了其他运营商的封闭运营模式,一是纳入到增值业务管理体系中靠KPI去运营,二是只有移动的手机号码才可以使用。这样一来,联通和电信的用户自然也就放弃了飞信的使用,飞信也就这样被中国移动活活的阉割了!
  三 短信业务,本就已经是穷途末路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的时代,随着社交软件的频频出现,短信的单纯化信息交流早已难以满足人们的交流需求,人们更倾向于在娱乐中搭建起来信息交流平台,这种双赢的受益,短信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
  根据中国工信部(MIIT)的数据,2012年中国手机用户共发送9000亿条短信。这是中国短信数量的高峰,自此之后,中国手机用户发送的短信数量开始下降,而且降幅越来越大。 2013年,中国短信数量年降幅1%; 2014年,短信数量下降了14%; 2015年,短信数量已经下降至6992亿条。
  所以基于免费短信而生的飞信似乎越来越失去了基础。一方面短信下降大势难免,再加上移动短信转飞信将终止提供服务,那么基本依赖短信营收的飞信会不会死掉大家应该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外部原因
  从飞信发展的模式上看,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的时代,其他社交软件的兴起,给了飞信致命的一击。
  一 QQ,微信等聊天软件的迅速走红,直接侵占了飞信的市场份额
  其实中国移动进军即时通信市场决心是很大的,移动搞进军即时通信前也曾请麦肯锡做过报告:
  一是收购一个,当时腾讯估值150亿,收购洽谈时要价300亿,移动嫌贵也就没买;
  二是自己造一个,然后就有了中国移动2007年推出的飞信。
  最终移动选择了后者,自己造了一个飞信,但基于当时中国移动自身的原因,在垄断市场的强力实施下,给了微信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当时的飞信是一枝独秀,而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用户是很容易被新信息产品所吸引,而此时微信恰好破茧而出,而且多功能的软件运用,迅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数据显示,腾讯公布2016年未经审核的第一季度综合业绩,腾讯总收入为319.95亿元人民币(约合49.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期内盈利为92.68亿元人民币(约合14.3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31%降至29%。微信月活跃账户于季度末同比增长39%至7.62亿。
  再看看飞信,从2012年以后,随着微信的出现,飞信渐渐没落:看看飞信的盈利情况吧,死不死基本一目了然。数据也只能到2014年,到了2015年,基本所有资料均不好查到飞信的盈利情况。内部显示,2014年飞信平台口径收入9亿元,同比下降3.1亿,降幅26%。飞信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曾占据飞信收入主体的上行短信收入同比下降2.4亿元。
  所以说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企业打造的产品,为了能让用户长期保持新鲜感,必须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升级变化,以满足消费者好奇求新的心态,这样才能不被其他企业所侵蚀,自己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二 社交软件商业化运作,加速其发展运营
  微信在短短几年时间能迅速被用户认可,直接将飞信碾压,绝非靠的是简单的信息交流,背后其软件的商业化运作才是推动其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我们都知道前几年是自媒体的红利时期,而带动自媒体发展的正是基于的运作,而微信公众号所需要的信息传递更是要基于微信朋友圈的转发分享,这样自媒体人就会利用微信朋友圈迅速将自己公关出去,而为了这种既得利益,自媒体人不得不使用一些小手段,而在利益的碾压下,朋友圈的转发红利也将微信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再比如,前几年流行的微商,几乎被业界吹嘘的要取代传统商业模式,尽管由于微商其本身带有的诟病,没有使得微商成为现行商业发展的一种主流模式,但微商的短期火热,确实给一部分为微商人带来了一定的利益,而这种利益正是基于朋友圈的刷屏广告,以及微信群的转发推广所带来的利益,而在利益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微信,玩微商,使得微信在商业化的运作下,迅速占领了社交领域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期,飞信由于其本身体质性原因,最终走向衰退的边缘,这也警醒了未来许多创业者,单向思维的垄断性发展必定导致其自身败退,只有开放共享模式下,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我们希望有更多更好的社交产品出现,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移动互联网所缔造的时代!
  (微信公众号:longgfei)
  ( 如果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勾搭小编:longfei651314)
扫一扫关注A5创业网公众号
责任编辑:初浅&&&/&&&作者:龙飞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8月7日报道,据外媒报道,字节跳动计划明年IPO,其旗下拥有今日头条和抖音两大热门项目。据悉,字节跳动曾经放弃了一次融资,这次融资对该公司的估值高达450亿美元,是之前200亿美元估值的两倍多。
昨日央行再次开出巨额罚款,国付宝、联动优势因违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分别被处以4646万元,2640万元罚单。同一天,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8月7日报道,近日有消息称华为决定裁撤其在美国的办公据点,对此华为方面表示消息不属实。今年4月中兴禁令事件,华为的回复被外界误以为华为放弃美国市场。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8月7日报道,据印度媒体报道,小米将从最近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中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印度,用于建设自己的互联网服务生态系统,投资初创企业,开发针对印度的物联网设备。
近日一篇名为《搞事情!?京东金融遭遇挤兑危机》的文章在网上传播,文章中称京东金融遭遇挤兑危机。对此京东作出了回应称,京东金融已经取证并向公安机关报案,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
距离最有名的董明珠与雷军的10亿赌约只有4个月就到期了,小米看似营收较低但实际上,小米极注重口碑和话题性的互联网营销中,这场赌约一直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斐讯单方面调整K码兑换方式,京东购买用户施压;新iPhone命名Xs/XsPlus/2018;58车贷爆雷,宣布良性清盘;头条回应内涵段子借壳皮皮虾APP复活;腾讯云回应硬盘数据因Bug导致数据损坏;华为遭英国调查;巨人网络停牌重组;
所以日本人是在明白了光储蓄房子不行,会毁了日本社会的未来之后,心甘情愿地刺破了房地产泡沫。前些年,会玩资本,敢说大话,成功就得不要脸大行其道,今后,中国想在后工业时代继续璀璨,最起码的标准应该是:不要让老实人吃亏!
据坤鹏论查阅资料发现,还有一些关于华为为什么不上市的阴谋论,这里姑且一听,比如:华为员工大量持有虚拟股,而它只有分红权,上市后,员工持有真实股权,任正非就不好安排接班人了;
地铁WiFi作为一种公共WiFi,和共享WiFi的盈利方式其实也基本上差不多。因为商户一般也允许顾客使用WiFi,所以对于商户来说没有损失,还不用一遍遍地回答WiFi密码是多少,并且不影响商家自身使用原来的加密WiFi。
创业好项目
网络文学二十年: 意气江湖载酒行
扫描二维码关注A5创业网了解最新创业资讯服务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投诉邮箱: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飞信出的比微信还早,为什么微信火了,飞信却死了?飞信出的比微信还早,为什么微信火了,飞信却死了?微信成了现在的即时通讯龙头老大,目前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了9亿,毫不夸张的说微信现在是国民通讯软件,连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都迷上了这款软件。说起微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起一款叫飞信的软件,当年还没有微信的时候,移动公司斥资30亿打造这款即时通讯软件。当年非常受欢迎。当年的飞信非常强大,在那个年代,运营商主导手机市场,移动要普及飞信简直易如反掌。当时的飞信拥有5亿的注册用户,巅峰时月活跃用户达到了1亿。后来飞信之所以被微信打死了,是因为没打通三大运营商,不支持电信和联通用户。而且那个年代,诺基亚主导市场,智能手机(iOS和安卓)未崛起。飞信死就死在它出生的太早了,没赶上时间。互动话题:你以前用过飞信吗?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分身版ios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