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一晃就老了,没事一晃,就想念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不知怎么了,总是心好闷,好累,

好伤心,虽然仅仅是初二,可是,我们却迎来了初三一样的离别,回忆起与你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无论是令人开心的_百度贴吧
好伤心,虽然仅仅是初二,可是,我们却迎来了初三一样的离别,回
好伤心,虽然仅仅是初二,可是,我们却迎来了初三一样的离别,回忆起与你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无论是令人开心的,还是难过的,想想都是回忆 ,无论是小受受这个外号,还是类人猿这个梗。我还爱着班里的每一个人,无论我们之间是否有过争吵和隔阂。作为英语课代表,我的确有些不称职,想一想选科,分班这一个个曾经觉得离我们很遥远的东西,现在已近在咫尺。不多说了,初三加油,希望高中还能考进同一个班。。。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文采好的文章》_优秀作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作文一二三
作文一:《古风今韵好人间-读戴文采的文章》2000字古风今韵好人间 -读戴文采的文章
从微博上知道的戴文采。
起初不以为意,但看读者们有几段评论说的花云雨雾般的掩映生姿,加上是小北的 微博推荐,于是就动了凡心,上了当当网,要一探究竟。
也怕是女性色彩太浓的文字,脱不开情情爱爱,绿肥红瘦,走不出男男女女,感天 动地(那种无缘由的感天动地) 。女人写书很容易写成感情的海洋,看人尤其看男人大多有 失偏颇,慈悲的少,偏执的多,真温柔少,假温柔多。怕遇到那样的文字,于是我颤悠悠地 小心地订了一本《我的邻居张爱玲》,想别那么冲动,先看看再说。
书到了,慢慢拆开后,随手一翻,就发现不是我担心的那种女性文字,用字遣词竟 然让我有久违的感动, 那种感动是九年前初见胡兰成的文字的感动, 惊起了我的世界里的三 世十方,是丽日重现的景象。然后读到《我的邻居胡兰成》那一篇的末尾的时候,我又感动 了。原段文字如下:
“让我们回身注视垫在张爱玲脚下红砖道的另一个凄苦的名字,一个历劫回归成熟 了的天才,胡兰成。他的魂还在青莲台石墙边等着,因为学士台汽车太多。”
“他等着我们谦卑的道歉,归来看取明镜前”
对于喜欢的文章或者作者, 看到一句话就喜欢了。 是恰好如琵琶弹奏者指尖风、 腕 上舞、弦中曲一般的拨动有缘人的心弦,在文字与心韵的和鸣中找到自己久违的熟悉。
从男性角度来看, 书中文字虽然有女性色彩, 但是戴文采的感情却是让人感同身受, 自然而然,笔触清晰,见解柔和,读后余音绕梁,寻味良久。花发满天,单表一支,有晕染 有留白,却也是能体会整个春天的消息。
戴文采的柔和,从文字到史观,并不是女人的温柔,是水流花开,要一个两厢合宜 的那种温柔。 戴文采对人事风物的刻画描述蕴涵一种柔和, 这柔和如清晨开窗, 见到的是心 愿久矣的鸟语花香,酝酿开窗人柔情满腔,而这柔情,恰恰如天地之始的“混沌”一样动人 心肠,于是观者生一见如故之感。那谈时事和时人的刀光剑影、口干舌燥亦是一种大温柔, 口气、力道、招式,不避女子,不输男子,春风骀荡,要的是吹开有缘人的心头之花,而不 只为了见证今年的春天。 如果她是庄子里的大鱼 ---鲲, 那么每一段语言是她身上的一片鳞甲, 有时折射太阳刺眼的光,有时折射风中摇曳春花的光,看的角度不一样,内容就不一样了, 而这光线来处, 是通往春风风起处的。 这柔和如同古诗里吹来的风, 带着三江源最初的清亮 和水汽。春风拂过大地的时候,读者便是那领略春风的土壤,湿润而高兴。
戴文采的文字贵在感受的外化形象生动,有短裙尖鞋俄罗斯芭蕾的轻捷绰约,也有 宽袍大袖汉舞踏歌的逡巡摇曳。 就我读到的文字而言,很形象的一个就是《今日菖蒲花》里 《带光的萤火虫》中下面这段描写初见赵文瑄的话:
“他走过来时我已经看见了,身上有一圈光的错觉,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就是 美人,礼乐盈耳的好质感。”这样外化的感受,之前的确不多见。
再比如在 《我的邻居张爱玲》 那本书的一篇 《水远山长别三峡》 里, 起篇就是白描, 戴文采的白描是菩萨心肠金刚口,像下面这一段:“到宜昌转岳阳,隔早就要下船了,大家 心照不宣又拣中葛洲坝做废料处理站, 垃圾飘扬, 投到空中像长江早已失踪的鸥鸟, 落到水 里是各说各话的瓶中稿。 许多西瓜皮像飞碟、 铁饼上天下江, 据说泄水闸江流滚滚,翻搅着 奇珍黑宝,长江出海口一片黑沼。”形象的语言诉说的是温柔心肠,表达的是赤子箴言,江 山的赤子,众生的箴言。
戴文采的文字贵在含蓄清洁, 类似国画的留白, 炼字酌句, 不拖沓罗嗦, 进退有度, 于是行文间风情洒然,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类似瓷器中的粉彩,不看则已,看了总 觉花叶枝条的烂漫可以散布于人间到处。 我见过的粗文章的确有好多, 一眼望去, 绣线、色 品、 针脚好像是晚清修补莫高窟的画师或造像师的水准, 而戴文采的散文像苏绣, 字面和文 风有唐的飞扬,宋的精致,让人觉得世界可以被表达。
戴文采的文章见解贵在能化而用之,文中的引用也如得体的饰品,征引有度,征引 得当。 她的美文字亦讲出来能收得住,收得住还能化得开,化得开还能有余味,有余味还能 是暖色调, 如此之后亦能为匹夫匹妇而喜怒, 无挂于心。 书中时有金光灿灿,读者因此而有 莲花开放的喜悦。
戴文采写景写情是那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好文章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呢?也许还需要 在书中继续寻找。 “礼乐盈耳的好质感” ,如许的文字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一样明 媚清丽,让人晤面心喜。 好的作家是春风化雨,降甘霖滋润人间, 而读者在这甘霖里找寻自 己心中的春天。
总之,戴文采的这三本书于我而言是相见恨晚的感受,让我忍不住要讲话,为了书 中那些真挚灿烂和意气丰满的句子,还有全书温柔的聪明。“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只觉得出版社该早早出版这样的书, 好早早浸润我们的年少时光, 让我们能读到有这 “绿杨 楼外出秋千”一样意境的书,如此,便是古风今韵好人间了。
作文二:《比比文采!一篇很好的文章原创》5200字(楔子)
一般人几乎不知道景家铺子的存在,知道景家铺子的自然也就不是一般人。这里所说的一般人,并非指相对于帝王将相的黎民百姓,更甚至,并非指的是人。
景家铺子坐落在号称大宁国第二大城池的浩城城南,一条毫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小巷子倒是有个文雅的名字,叫做来仪巷,有些凤凰栖居的贵气。可惜事实上,来仪巷破破烂烂,巷子里的居民也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陆续搬离。而景家铺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残砖破瓦搭砌的三间小门面,横挂出的写着大大景字的幌子也已经褴褛不堪。然而有句老话说的好,大隐隐于市,景家铺子的刻意低调,也许别有一番深意。
每当夜色降临,才正是景家铺子开始营业的时候。那个总是穿着一身绿色长衣,模样俊秀却笑容憨厚的小哥,总会在这时在门前升起两盏燃着绿火的白纸灯笼。一阵冷风挟着地上的黄沙袭来,绿色的火光在夜色里明明灭灭,远远望去,不免让人有些惊悚。 这位穿着绿色长衣的小哥叫做锦羽,品性敦厚,脾气极好。但是脑子却似乎不怎么好使,老是做错事,每每被那个掌事的,总是穿着一身粉红色长衣的小哥训斥。不过好在锦羽宅心仁厚,被训斥了也是一副眉眼弯弯的笑容模样,从来不记仇,自然也从来不长记性。 掌事的小哥想叫做卯月,卯月是四月的意思,据说这位小哥最喜欢的就是在四月里开得最盛的樱花。卯月这人也是不错的,只不过刀子嘴豆腐心,爱挑剔人也爱数落人。但挑剔完了,数落完了,又总是于心不忍,每每忍不住自责,怪自己得理不饶人。
景家铺子除去当家的二爷,总共有三位伙计,这剩下的一位叫做深鬼。这个名字不吉利啊,而这人也不怎么讨人喜欢。深鬼人如其名,喜穿一身黑色长衣,整天阴沉着脸,给人的感觉就是阴森森的。看人的时候也从来没个好眼色,好像谁上辈子都欠了他几箱金子。 至于这景家铺子的当家人,景二爷——那可真是个一言难尽的人物啊。二爷这人对人不冷不热,不远不近,淡漠从容却凡事都拿捏着自己的分寸。景家铺子是个二层小楼,二爷就总是坐在二楼对着巷子那个靠窗的位子上,一边望着窗外一边细细地喝着清茶。下雨的时候就看看雨,下雪的时候就看看雪,没有雨也没有雪的时候,二爷就望着天上的月亮的,由盈转亏,或者扭亏为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倒也如闲云野鹤一般,悠然自得。二爷是从来不许有人在二楼掌灯的,也从不下楼来,因此除去景家铺子的三个伙计,应该是没人见过二爷的真面目了吧,
景家铺子又是做着什么营生呢,这个可真不好说。浩城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怎么也有十几万人口。城中的人生老病死,寂灭无常,轮换了一代又一代。然而多少轮回过去,那铺子里的人却像是活在这尘寰与韶光之外,依然静好如初,并不见老去半分。
今年的冬天来的真早啊,一场霜降之后,秋天匆匆地转了个身,扬扬洒洒的鹅毛大雪就天上地下地铺展开了。
卯月守在铺子里的柜台后,胳膊抵住台面用一只手支着下巴,盯着脚边的那一只三足炭炉发呆。周围柱子上架起的烛台忽闪忽闪的,将卯月的身子落下一片不大不小的阴影。铺子外掠过的呼呼风声听着教人浑身发冷,不过还好,炭火旺盛,铜质的炭炉被炭火烤的皮面泛红,暖暖地倒也让人感到安心和惬意。
卯月是很喜欢雪天时候那种静谧的氛围的,人事万物都被大雪压抑着安分下来,尘寰寂寂如墓,使人生出一种介乎于生死之间的空明感觉。况且大雪覆秽,世间的种种欲望与纠缠也被广袤的素白遮掩起来,看着倒也觉得干净。
卯月正想着,厚厚的门毡却被人掀起,回旋的冷风挟着细碎的雪花趁漆黑的夜色飞了进来。卯月被突如其来的寒意冻得一哆嗦,抬眼看去,进门而来的是个穿一身黑色长衣,身姿颀长的男子。男子放下门毡,看了看蜷在柜台后的卯月,走了过来。
男子好像十分疲累,面色苍白如纸,无神的双眼近乎呆滞,两边的眼皮微微下垂。男子走到柜台前,卯月却忍不住将身子向后靠,原本蜷着的身子蜷得更紧了,眉毛也紧紧皱了起来。 这人就好像一大块移动的冰雕一样,隔着几尺宽的柜台,卯月都能感觉到男子周身散发出来的寒气。卯月忍不住低下头去看了看烧得通红的炭炉,还以为炭炉灭了呢。 “客官要点什么,”牡丹一边抬眼偷偷地打量着来人,一边貌似漫不经心地问着。 “嗯,什么,”男子张嘴吐出几个音节,但是他想要的那个物件却太过稀罕,以至于令卯月惊讶得反问。
“虚天之诰。”男子又重复了一遍,声音依旧和他的人一样淡然。
卯月垂下头来,凝神似乎在思度什么,最后竟不自觉地曲起指关节轻轻叩击着柜台面,期间不住地抬眼将身前的男子看了又看。面对卯月长久的沉默,那男子却似乎也不着急,纹丝不动地站在原地,安静的就好像一尊经年屹立的雕像。
良久,卯月用指关节重重地击了一下柜台,仿佛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扬手对男子做了一个请的姿势,说:“客观您请上楼,有什么需要,直接去和我们东家谈吧。”
男子躬身谢过卯月,便径直沿着一旁的楼梯踩上楼去。男子的身形颀长健朗,但是走起路来脚步却很轻。走在这一条向来很少有人走过的木质楼梯上,却不发出一点声音,甚至连楼梯上落积日久的尘埃也不曾震落丝毫。
坐在一旁的锦羽和深鬼对于卯月的举动却很吃惊——怎么就让他上楼了呢,二爷向来是极少见外人的。
自男子上楼后,楼上就没有传来半点声响,安静的就好像刚刚那走上楼去的男子只是一个幻象。而楼下的三个人,却也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各怀心事,默不作声。 仿佛只有铺子外掠过的呼呼风声才是这世界上唯一存在的声响。
直到周围柱子上架起的烛台将灭,锦羽忍不住开始打盹,那男子才像上楼时那样,悄无声息地踩下楼来。男子再次躬身谢过卯月,便走到门口掀开厚厚的门毡出了铺子。 “二爷——真的把雍先生的旧物交给他了,”卯月望着男子门毡掀起时,又被冷风挟着飞进来的雪花,喃喃自语。
浩城是大宁国内最富传奇的一座城池,不是国都,却比国都尚城更为闻名和神秘。浩城的闻名与神秘,全是因为一个人。
两百多年前,宁国还是一个腹背受敌,夹处于慎国、潺国与密安国三大帝国之间的没落小国。三大帝国长年来征战不断,而位于三大帝国腹中之地的宁国自然不可避免地成为主战场。宁国相较于其他三大帝国,本来就国力微弱,在三大帝国长年的战火倾轧之下更是民不聊生,国力日下。当时在位的天盛皇帝苦苦周旋于三大帝国之间,才勉强保得宁国不被其他国家吞并。然而长此以往,宁国必定难逃亡国的厄运。天盛皇帝彼时正值壮年,仁德于民,礼贤于臣,勤勉于政。皇帝励精图治,势必要使宁国昌盛强大。而所谓人才乃治国之根本,也就是在天盛三年,惜才如命的天盛皇帝在当时看来格局还颇为没落的浩城内,遇见了那个改变了他以及整个宁国命运的人。
那真是个神一样的人啊——两百多年过去了,每当说起那个人,无论是如今在位的恭瑞皇帝还是市井黎民,依旧这样感叹。岁月如洪,带去了世间万物的兴衰与更替,然而那个人的身影却始终不可磨灭,为后人所万世敬仰。
那个神一样的人,就是雍先生。据说他古博今,未卜先知,精通巫法秘术,又有安邦定国之贤能,更有排布天命的神力。
“得此贤才,强国有望,只愿卿家与朕携手一心。有朝一日若能助朕平定强敌外患,卿不负我,我不负卿~”天盛皇帝屈九五之尊,单膝跪地拜请面前那一身白色长衣的男子。 雍先生注视着面前的天盛皇帝,良久,直到远处的樱花被柔软的春风吹落一地,唇角才终于
漾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雍先生伸出清癯修长的手,扶起皇袍干地的皇帝。 一段君臣携手,平定四方最终独霸天下的佳话由此展开。
天盛十五年,历经五载强盛、七载征战的宁国终于扫平慎、潺与密安三大帝国,独称大宁。 迟暮之年的天盛皇帝依旧风姿威武,却也难逃岁月的洗礼,日渐龙钟。白鬓苍髯的天盛皇帝时常凭栏于宫殿之上,眺望着艳烈的西天残照临风感叹:“极乐啊,朕有生之年,是否还能再见你一面……”
短短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无尽的想念与倾慕,最终又被风吹散,碎成惆怅而弥弥的音节。 而浩城,据说就是雍先生的故乡,也是雍先生最终拜别天盛皇帝的归隐之地。 至于雍先生为何拜别了天盛皇帝以及皇帝所许予他的荣华富贵,有人说,因为雍先生是修仙悟道之人,心性淡然,不慕名利;也有人说,雍先生之所以选择功成身退,是为防功高震主,避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
然而众说纷纭,莫一如是。只是天盛皇帝感念雍先生,在其归隐后命人大肆修建浩城,格局建设均与国都尚城的规模礼制相当。
“是动了长生不老的心思吧,谁都惊惧青春的流失和死亡的逼近,即使是坐拥天下的帝王。也许正因为坐拥着天下,才更不舍得这万世千秋,更想要不老不死。个中的禁忌与纠葛,始终不尽人知啊。”临窗而坐的二爷把玩着手中的细瓷白盏,啜着清茶自言自言。二爷的面容隐没在浓重的阴影里,只能隐约瞧见唇角漾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二爷向着窗外望去,月色如水,被黑夜染得发蓝的雪地里,那个男子的身影渐行渐远。
国都尚城,皇宫之内,御前总管太监白凤年携着两个跟班小太监,提着灯笼在高耸的红墙内行走。下了一天的大雪终于停了,厚厚的积雪被三个人踩着发出窸窣的声响。白凤年紧紧蹙着眉毛,两个小太监知道总管心情复杂,却也不敢过问。
转过一扇又一扇宫门,终于来到了皇宫北面最偏僻的一座宫殿。这里本就背阴不向阳,又因为地处偏远,宫人们也不会过于认真地打扫,到了冬天更是景象荒冷。
“唉——”白凤年忍不住长叹一口气,心里也觉得不是滋味。虽然不受宠,但好歹也是一个公主,居然居住在这样比冷宫也强不了多少的地方,只好在还有人身自由而已。 虽然彰庆公主因为生母锦妃的原因而被恭瑞皇帝嫌弃,但白凤年并不是趋炎附势之人。想当年自己初入皇宫还只是位分卑微的跟班小太监,一次做错事被上级太监赏了二十板子,屁股被打的皮开肉绽,还是公主瞧见了,差自己宫里的人送来了金疮药。白凤年知道,那时的公主年仅十二,正在经受丧母之痛,他永远记得公主的那句话:“又是个和我一样可怜的人啊……疼不疼,不要哭……你要坚强,要隐忍,要等待时机……总有一天,要让迫害你的那些人付出代价……”
公主对于自己宫里的人也是很体恤,宫里的宫人们也是很尊敬公主的。只是其他宫里,尤其是皇后宫里的人,见公主并不得势,对于公主却时有冒犯。而公主又天生性格冷硬倔强,因此每每与其他宫里的关系弄得很僵。
现如今,公主较之从前却收敛许多,不再争强好胜。在前些日子,甚至低眉顺眼地前去给一直讨厌她的皇后请安送礼。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为了驸马的事,公主已经心力交瘁了吧,
到了镜花阁,白凤年示意两个跟班小太监等在门外,自己走上台阶。守门的宫人见总管太监前来,赶忙恭敬地推开门。
白凤年一进门,就看见彰庆公主憔悴的面容。彰庆公主斜倚在外堂的椅子上,瞧见白凤年,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我的奏章——又被父皇打回来了,”
白凤年将手上的奏章恭恭敬敬地交还给彰庆公主,言而其他:“皇上看了公主的折子,说公主对于朝纲群臣的治理,颇有见解。只可惜——公主毕竟是女儿之身,公主上奏说要入朝与群臣一同议政,这——公主啊,女子议政,古往今来,闻所未闻啊~”
“所以,父皇还是不答应,”彰庆公主随手翻着自己写下的奏章,苦笑的意味更浓了。 “奴才知道,公主想要入朝议政并不是贪恋权势,或是——想脱离自身当下的困境。奴才知道公主议政是为了驸马所牵涉一案,企图为驸马翻案脱罪。可是公主,奴才不得不说,阮尚书私吞南地赈灾银两,数额巨大,致使灾民横死无数,后果如此严重,株连三族。驸马为阮尚书之子,自然难逃一劫……公主,只怕您,无力回天啊……”
“哈哈……无力回天,”彰庆公主斜睨着白凤年,突然的冷笑让白凤年有些心惊,那笑声阴冷而疼痛,“你可知,自母妃被逼自尽,我受过多少嘲弄和迫害,父皇不喜欢我,皇后更是将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意图除之而后快,就连其他宫里的宫人也敢违逆于我。只有若离……他对我笑,他用温暖的手掌抚摸我的头发…….他说我只是一个需要人心疼的孩子……我原以为,嫁给他,远离皇宫,与他白头偕老,就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然而……” “即使无力回天,我也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白凤年走后,彰庆公主屏退左右,这时从内室缓缓走出一个身着红色长衣的女子。女子颔首低眉,行至公主座前,躬身行礼:“给殿下请安。”
“红粉,免礼。”彰庆公主似有疑虑,娥眉紧蹙,扫一眼叫做红粉的女子,“我虽然知道你非常人,但是你说的方法……那样的神迹,怕是只有两百年前的雍先生才能做到吧,” 红粉行过礼,缓缓直起身来,在提起头来的一瞬间,仿佛整个镜花阁都被一种熠熠的光彩所照亮。那是怎样绝美的容颜啊,明眸皓齿,肤若凝脂,仿佛是画中走出的仙子,美的让人不敢直视。举手投足之间,又别有一番妩媚动人的风情与韵味。
就连身为女子的彰庆公主,在看见姿的面容时也不禁一丝心动。虽然不是第一次瞧见这女子,但每每都是那么让人赏心悦目,好像总也看不够似的。
红粉避而不答,只是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指着悠远夜空之上的满目繁星对彰庆公主说:“殿下请看——中天之上,那一刻最亮的星辰就是您的命星呢。”
——她的光芒,甚至盖过了一旁弥德太子的命星。只是这一句,红粉没有说出口。
来自:www.xyyuedu.com  校园阅读网
作文三:《没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文采,也能写出好文章》1300字没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文采,也能写出好文章
大家都知道,在互联网做品牌推广是内容为王,内容吸引着粉丝数的增长,内容引导着粉丝的活跃度,网络销售也是通过内容才得以进行。当然,此处的“内容”指的并非单一的文章,而是文章、视频、图片、网页的综合体。
有很多朋友常因为写不出好的内容而苦恼,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有机会去做自品牌。有的小伙伴是苦于文字功底不好,对某一行业或者经验的思路清晰但是表达不出来,有的小伙伴压根没有好的思路,也就谈不上表达了。
碰到这样的问题,白老师想告诉大家,没有好的文笔,也未必不能写出干货。那我们先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干货?文章是否算干货,并不是作者自己觉得“写嗨了”就算干货,而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至少包含以下三个特点,才算是写出了干货:
1.阅读价值:你的文章语句是否通顺?你的表达是否清晰?别人是否能够通过你的文字了解到你的思路?你的读者透过这篇文章,能够get到你的写作意图,那么这篇文章就有了它的阅读价值。
2.使用价值:你的文章(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句话)是否能够帮助到别人?譬如你的攻略可以让去某地旅游的人节约半天的研究时间,你的excel技巧可以让别人学会某项操作,你对爱情的独特观点能够让失恋的人迅速走出低谷等等。
3.传播价值:你的文章是否有被转发的点?你的文章我转发到朋友圈会不会Low?
当然,以上几点没有量化的考核,只是需要你在完成一篇文章之后,多读几遍,想想以上几个问题。
?什么样的人可以写出干货?
搞清楚什么是干货之后,接下来就要看谁能写干货了。在互联网圈子里,你会发现身边有一些朋友经常写“标题不错内容很水”的文章,普遍有好的阅读量但是没有好的转发量;也有一些朋友,文章转发、点赞、评论都很多,这至少说明他的读者耐心读完了全文并且予以回应。后者见多了,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关注行业:他们普遍有着定期看行业专栏、逛行业论坛、偶尔在行业群交流的习惯,对于行业的热门事件、重要事件,第一时间了解;
2.深度思考:他们对于行业新闻与大事件,普遍不是一听了事,而是深入思考,摸清大事件相关的所有名词、人物,并尝试分析事件与趋势背后的原因;
3.思路清晰:当他们尝试去写文章时,他们脑海中普遍会先有思路,有的甚至是先做脑图再做文章;
4.完整表达:在撰写文章时,他们普遍不是通篇文字,而是在必要环节加入图片、表格等,便于读者理解。?如何努力可以成为写干货的人?
1.你需要持续学习和研究。可能你不是专家,但是你可以在文章中部分引用专家的观点和见解;你需要泡在行业里,一万小时理论在这儿一点也不为过。
2.你需要培养写作习惯。好文章不是抖机灵出来的,每一篇10万+文章背后都有编辑基础的积累。坚持定期写文章,不是要你学会写出多么美的语句,而是要你练出熟练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被人读懂的能力。
3.你需要一些互联网文章的写作技巧。不论是微信文章还是博客文章,在思路+观点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技巧可以让你的效果事半功倍,譬如偶尔做个神秘标题、偶尔做个盘点类文章、偶尔点评行业干货文章等。
好了,你们可以看看我说的这三点有提到文采吗?所以针对文章开头部分许多朋友的问题,我认为大家大可不必纠结,你能把你的思路,用直白的语言说出来就好。
作文四:《文采好文章摘抄800字》2200字精品文档
文采好文章摘抄800字
美文摘抄:
穿过风入松,我们来到落玉桥。玫瑰象是从天下散落在这飘香的土壤里。在这凉薄的世间,它们深情地独自开放着。时而双枝并茂、时而一枝独秀春色、时而七八朵一起暗涌这5月最后的春潮。我又怎能错过这极致的玫瑰花约呢。哪管高跟鞋有几分高度,三步并作两步,站在了小山的中央,俯首拈花,忙请吴给我拍了几张相片,满心喜欢。于简约中,可以感触到5月花季的笔触,是凋谢后的等待,是季节渐次回归后,沉淀下的温婉。它们将在不久迎来盛夏的怒放,像吉普赛女郎上台盛装前的准备,象精神丰盈的女子迎来一场恋情的精心打扮。
当漫游到柳茑花径时,在一大片马鞭草前,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昨夜饮酒过度,倾吐不止,一夜未眠。此时此刻,我精神焕发,心,惭惭柔软。那一大片马鞭草呀,多像汉乐府中《陌上桑》所描述的罗敷女子。她用紫色的马鞭草根做成了上身短袖,又用马鞭草根花瓣织成丝绸,做作一条漂亮清雅的裙子。轻轻地我拿出了手机,静静地拍下了这片似罗敷女子样幽香、低吟的马鞭草。我穿着纯蓝色露肩的上衣,配上一条素紫色长裙,还有一双新买的高跟鞋,在这平凡,天空泛着明媚光泽的日子里,与罗敷不期而会。
明白了,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种下独属于自己的夜
1 / 4
来香,只为愉悦自己;明白了,陆,为什么爱独来独往,他在寻到自己的愉悦方式;明白了,王,为什么喜欢走绿道,因为这是她在愉悦自己,快乐自己的最美好的生活。
“人生应该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一场家门口的旅行,一样能领悟出大自然的豪情和苍凉,季节的更替与悲喜。 梦想,就是一种心境。我想与至纯至真的同学们相约一起走走,看看,无话不说着,随心随意随情,远离了世俗约定的言、行、举、止;从本我的精神层面,尽情展示属于自己的那份喜怒哀乐。这就是实现人生最真实,最丰厚的梦想。
是的,不管日子过得如何平凡或华丽,我们都会对生活满怀虔诚的信念。让内心永远保持一份童趣,童真,哪怕是幼稚。这种初心就是万物生长的激情和创造力,就是丰满自己心灵的及时雨。
美文摘抄:
时光如流水,匆匆走过人生四季。我乘着时光之舟,从冰水的源头,悄悄融化,静静的流过高山石林,穿越千山万水,绕过草原湖泊,最终归于大海。这个旅程,很快乐又很艰难,很神圣却又布满荆棘,很平静又波涛汹涌,让人留恋却又感慨万千。
悠悠的秋水是暗伤的离别,飘落的黄叶是逝去的风景。我一个人,走在人生的春季,心灵却已是遍地哀伤秋季。
2 / 4
已把自己锁在秋风瑟瑟的夜雨中,听着细雨打芭蕉的轻轻啜泣,心中的希望仿佛藏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怎么看也看不清,怎么寻也寻不到。我的春天,你在哪里?为何要将我抛弃?为何要离我远去?为何要不告而别?冬天里,大雁南飞,而我温暖的家,你在哪里?我的心绪已从落寞的秋季走向寒风凛冽的冬季。
如果说,秋雨尚且有一种绵绵如针的闪亮之光,晶莹之美,那么冬日里的飘雪,肆虐在凛冽的寒风中,挡住了眺望远方的视线,一世界的白,满心迷茫的忧伤。这雪,下个不停,下着下着,下到我心湖里去了。不再平静的心湖,不再幸福的波澜,不再感动的青春。寻一个地方,能为我治疗沉重的伤痛;垂钓于寒风中,希望能钓上一点点湖底精彩的世界;握一把扫帚,能把门前的积雪扫到一边,为准备出行的自己铺一条干净宽敞的路。
我从北方漂泊,来到江南烟雨中。换一个地方,活一种多样的心情。多年沉寂的思绪,在这个温暖如春的南国,终于开出一朵小小的花来。南方的春天,让我感觉到处是绿色的勃勃生机,到处是华丽的姹紫嫣红。漂泊了十几年,回想过去的点点滴滴,心生无限感慨。谁说我孤独,我的童年,有个温暖的家庭,有着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我的少年,虽然饱常世态炎凉,却让我早早领略木棉飘絮的美丽哀伤,这种伤,很凄凉,令人落泪不止,令人心生孤冷,可谁又能说
3 / 4
这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
有伤才有痛,有痛才有反省,有反省有才领悟。我在花季,重重的病了一场,一场寒冬一场雪,一路风霜一风景。回忆着,回忆着,母亲为我付出的一切、朋友为我送上的祝福,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一种鼓励的微笑,让漂泊了这么多年的我,最终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4 / 4
作文五:《[有文采的文章]如何使文章有文采》19100字[有文采的文章]如何使文章有文采 篇一 : 如何使文章有文采
现在学生的作文,能认认真真的写,耐心细致地修改的不多。基本上是敷衍了事,一挥而就,很少在写完后去斟酌、推敲。所以,虽然读了好几年书,但是,文章写来写去却没有多少进展。我们不仅要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读秦汉时的文章,读唐诗、宋词、元曲、读明清小说……觉得写得好的不得了,好的了不得~赞赏之余不禁想:怎么前人这么有水平,这么聪明~现在的人怎么写不出那么好的文章了,是现在的人不如前人聪明吗,当然不是,我觉得关键是对写文章的态度有问题。不同的写作态度,直接影响到文章质量的好坏。古代把“文章”写做“彣彰”,本意是文采的意思,“彣彰”二字的偏旁三撇表示有光彩。“文”的本意是人形,但不是一般的人形,而是加以彩绘,装饰的人形,所以,“文”字有彩画装饰之意;“章”的本意是雕出文彩、花纹的玉器。所以,“章”字有光彩、彰明之意。从“文”“章”二字的本意来看,所谓文章,就必须具有文采。有文采的语言,表现在写人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人如见其行;论理时,条分缕析,鞭辟入里,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说明时,则不蔓不枝,条理清晰;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抒情时,则豪情满怀,以情感人……
因此,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使文章有文采,我认为必须做到以
,,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刘勰认为,人们进行写文章,是由一个个的文字组成句子,再把句子组成章节,然后由章节组成一篇文章。所以,要全篇光彩,必须各个章节没有毛病;要各个章节都明丽,必须所有的句子没有缺点;要所有的句子都优美,必须用字严谨而不随便。既然文章是由字词组成,我们必须对字词给予足够的重视。用活一个字往往就可以使文章“文”起来。宋代洪迈在《荣斋续笔》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王安石曾写《泊船瓜洲》一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新颖别致,情思宛然,尤其善于炼字,讲求修辞。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据南宋洪迈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佳话。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原来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仿佛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立刻就出现了垂柳飘丝、芳草如茵、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大家看,一个“绿“字用得是何等神妙,钱秉镫也说过:“‘句工只在一字之间’,‘若是乎一字之
恰好之难也~’‘一字之难’,寻思一字救文章之‘贫’。”说明前人十分重视文章的炼字炼词。因此,才有曹丕“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之语,同学们若能学习前人这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炼字炼词精神,还怕写不好文章么,
鲁迅先生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非常重视炼字炼词,常在一些关键词语上狠下功夫,易一字就使文章增光添彩,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别具情致,意境深远。大家都熟悉的小说《孔乙己》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学习借鉴的诸多范例: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疤了~”
例?中的“添上”说明孔乙己由于偷窃,经常被打得鼻青眼肿,满脸伤痕,而且是旧伤疤没好又添新伤痕,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作者勾画出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这里的“排”和“摸”都是写孔乙己付钱时的动作,但他们所含有的信息量不同。以前,孔乙己帮人抄抄写写,换来的钱不管怎么说还可以付酒钱,但这钱是来之不易的,鲁迅用“排”刻画了他对钱的珍惜,又表现出对酒店卖买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此时的孔乙己还未到
穷愁潦倒的地步。“排”字唯妙唯俏地描绘出他傲然自得,炫耀有几文钱而耻以短衣帮为伍的情态。后来,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不能帮人抄写了,失去了经济?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走去了。”
他被打断了腿,蜕变成四足爬行的“动物”,照理说,四肢着地应是“爬”字,可是作者偏偏着一“走”字,而且一再强调孔乙己是这样“走”的。可见,其间蕴蓄着作者多么深广的忧愤和不平啊。作者不忍心改“走”为“爬”,孔乙己毕竟也是人啊,可现实又不能不令人瞠目结舌:他确确实实沦为了四足爬行的“动物”,似“走”实“爬”,这种矛盾而复杂的心态从两个“走”字中充分流露出来。通过对“添上”、“排”、“摸”、“走”的分析,这篇小说遣词炼字的精湛艺术确实令人拍案叫绝。
刘勰炼字篇云:“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苏东坡亦尝云:“诗赋以一字见工拙”。皇甫汸亦云:“语欲妥贴,故字必推敲。盖一字之瑕,足以为玷;片语之累,并弃其余。此刘勰所谓‘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也”。清人沈德潜《说诗晬 语》云:“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他们都在阐言炼字之重要。大抵诗文草创之后,仍须不断修饰润色,反覆求工,方能成佳作。
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理想模式是所谓的“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其中“立言”就是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浓缩在传世之作中以求得“永生”,因此创作态度大多十分严肃。如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
书《春秋》,表面似乎是纯客观的记录,其实选词炼句,十分谨严,一字之中常“寓褒贬,别善恶”,后世称之为具有“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以动词选用为例:“杀、弑”,“盟、会、遇”,“卒、薨、崩”,各组近义词含义皆有细微差别,用以区分同一行为中不同的社会内涵及作者评价。如宣公二年“晋赵盾弑其君夷皋”一句,臣子杀国君故用“弑”,而晋灵公不行君道故直书其名。《春秋》是春秋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具体体现,强调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反对诸侯僭礼越位与兼并战争,但书中并不直言,而是把价值判断寓于看似平淡的语句之中。如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句,只有六个字,反映的是这样一件大事:鲁隐公元年,郑国君之弟共叔段,谋划夺取哥哥郑庄公的君位,庄公发现后,巧施心计,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诱使共叔段得寸进尺,愈加骄横,然后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共叔段,使他“出奔”。正如《左传》所说:“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不言出奔,难之也。”可见,用什么字、不用什么字,都是经过反复推敲、严格划定的。
多研究与熟悉别人炼词造句的成果,经常推敲揣摩,也是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与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用字准确、用词生动,就能把事物的形神和作者的情感巧妙的表现出来,达到写人,呼之欲出;写物,状态逼真;写事,活灵活现;写景,历历在目;写情,淋漓尽致。这样就会使读者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真切感受。反之,词不达意则言不达意,言不达意则不能准确地表达中心思想,使读者犹陷云里雾里,不辨东
西南北,不知所云。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曾说:“从事写作,第一个条件当然是要善于用字。思想、情绪、形象,都要靠确当的字来表达和描写,用错了字,便会‘辞不达意’,乃至与本意相反。”好多学生的日常作文,语言既不准确,也不通畅,文字干瘪,搭配不当,语病很多。要使用字准确,用词生动,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丰富词汇,准确选用。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了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于“差不多”,决不要利用蒙混的手法,不要利用语言上的戏法来避免上述的困难。
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要使语言准确,必须找到唯一的那个词,这种寻找不是轻而易举的,首先我们要掌握丰富的词汇。如果我们头脑中词汇贫乏,挑选的余地就小,就难以找到那个词。第二,要善于分辨词义的细微差别。有些同义词或者近义词,常可以相互通用,但仔细斟酌,还是有所区别的。比如 “优良”、“优秀”和“优异”都表示“好,使人满意的”,但在达到的程度上“优秀”高于“优良”,“优异”又高于“优秀”。“毁坏”比“损坏”的性质严重,“缺点”比“错误”的分量轻。比如“改善”可以和“生活、条件、关系、待遇”等词搭配,“改进”则只能和“方法、工作”等词搭配。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也可以表现在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其中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不同。比如
“教师”是中性的,“教书匠”则是贬义的。“行为”和“行径”都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的意思,但前者既可以用来指好的活动,也可以用来指坏的活动,而后者只用来指坏的活动,是贬义的。也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语体色彩的不同。比如“爸爸”和“父亲”理性意义相同,但前者常用于日常交谈,带有口语色彩,后者则一般用于书面写作,带有书面语色彩。“聪明”和“聪颖”都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但前者是通用词,后者则带有书面语色彩。还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形象色彩的不同。比如“狮子狗”和“哈巴狗”指同一种狗,但前者能使人联想到长着长毛的狮子的形象。近义词在附加色彩上的差异会影响这些词的运用领域。比如当人们要以褒扬、赞许的态度去谈论某一事物时,就会选用褒义词;当人们要以贬斥、厌恶的态度去谈论某一事物时,就会选用贬义词。
同义词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意义、色彩和用法三个方面,对同义词的分析也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从意义上看,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意义的轻重。例如“忽视”和“无视”都表示没把什么事放在眼里或心上,但“忽视”强调忽略、疏忽,语意较轻,“无视”则强调漠视、不认真负责地对待,语意较重。
范围的大小。例如“局势”和“形势”都表示事物发展的状况,但“局势”主要用在政治、军事等领域,范围略狭,而“形势”基本没有上述限制,范围较宽。从色彩上看,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感情色彩不同。例如“奴才”和“奴仆”,都指供主人驱使而没有人身自由的
人,但“奴才”有鄙夷的感情色彩,“奴仆”没有这种色彩。?形象色彩不同。例如“鄙弃”和“唾弃”,都表示看不起、厌恶,但“唾弃”有以吐唾沫表示鄙视的形象色彩,“鄙弃”则不具这种形象色彩。
语体色彩不同。例如“转眼”和“旋踵”,都表示极短的时间,但“旋踵”因只用于书面语而有书面语语体色彩,“转眼”因既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而没有特殊的语体色彩。从用法上看,同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搭配对象的不同上。例如“感觉”和“觉得”都表示感官对外界发生某种反应,但“感觉”后可加补语成分“到”,“觉得”不能有这样的用法。
天津市特级教师及树楠充分运用联想的原理,进行词语教学。他称之为“滚雪球”和“串糖堆”。比如,学习“涌现”一词时,将过去学过的“出现”“表现”“体现”“呈现”“浮现”“展现”等词义相近的词,拿来比较,真正弄清其相同与不同之处,仔细品味其用法。这就是“滚雪球”。还可以就描写景物、气候、服饰、神态等有关语词,用“串糖堆”的办法,进行分门别类的积累、整理。如描写“笑”的词语就有:苦笑、傻笑、假笑、陪笑、冷笑、暗笑、狂笑、奸笑、狞笑,哈哈笑、嘻嘻笑、扑哧一笑、咯咯笑、嫣然一笑,莞尔一笑、哑然失笑、会心微笑、相视而笑、付之一笑、仰天大笑、皮笑肉不笑等。无论是“滚雪球”,还是“串糖堆”,除了能分门别类地积累词汇外,也是运用联想法对学生进行的思维广阔性的训练。
老舍先生在《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一文中对此就有很精辟的论述:“比方写一个长辈看到自己的一个晚辈有出息,当了干部回家
来了,他拍着晚辈的肩说‘小伙子,“搞”得不错啊~’这地方我就用‘搞’,若不相信,你试用‘做’,用‘干’,准保没有用‘搞’字恰当、亲切。假如是一个长辈夸奖他的侄子说‘这小伙子,做事认真。’在这里我就用‘做’字,你总不能说‘这小伙子“搞”事认真’。要是看见一个小伙子在那里劳动得非常卖力气,我就写‘这小伙子,真认真干。’这里就用上了‘干’字。像这三个字:‘搞’、‘干’、‘做’,都是现成的,并不谁比谁更通俗,只看你把它搁在哪里最恰当、最合适就是了。”关于文学写作中选择使用词语和句子的道理,说的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些内容。
因此,对写作中的词句使用比较全面的要求是上面说的第三种意见,即写作中使用的词句既要“美”又要“准确”。或者说“美”得要“准确”,即所谓“添一分嫌肥,减一分嫌瘦”;“准确”得也要“美”,即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真正好的文学作品,甚至就是一篇普通的文字,都必须选择“恰到好处”的词句。而这种“美”和“准确”又往往是不露斧凿的,看似漫不经心、平淡无奇,却又意蕴深远、回味无穷,因此更是选择词句的极高境界。这样的例子众口皆碑:例如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几近平常口语,却又字字珠玑。《红楼梦》写林黛玉临死前只说了一声“宝玉,你好……”,这话虽然极其平常,但在此情此景却只有这样说才切合黛玉的身份和她与宝玉的微妙关系,也只有这样说才能表达黛玉最强烈的感情和包含最丰富的意义;“好”字后面要说什么呢,或许是“你好无良心”,“你好糊涂”,“你好冤枉”等等,总之,这时的黛玉既有对
宝玉的爱,也有对宝玉的怨和恨;既有对自己过去痴情的悔恨,更有对宝钗在爱情上的胜利所产生的嫉妒和隐痛。对“好……”信息的理解过程,本身就是对美的欣赏过程。如果改用别的任何一句话,都显然不如这句话余音绕梁、意蕴无穷。像这样的一些词句,当然就不仅是“准确”的,也是“美”的,似乎可以用一个“妙”字概括。
2.符合实际,入情入理。有些语句,看着似乎通顺、流畅,从“语法”上看也没有什么毛病,但不符合实际,不合乎情理。所以不准确。例如:“小蜜蜂嗡嗡地哼着愉快的曲调,一会儿从粉红的桃花飞到黄灿灿的菊花上,一会儿又从菊花飞向洁白的梅花”。“桃花”在春天开放,“菊花”在秋天开放,“梅花”在冬末春初开放,小蜜蜂怎么能“一会儿”从桃花飞到菊花上,“一会儿”又从菊花飞向梅花,这很明显不符合实际,也不合情理。又如:“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付出劳动。”这个句子会使人产生误解,以为似乎只要付出一点劳动,就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如果在“劳动”前加上“艰辛的”三个字,就符合实际,合乎情理了。
3.前后协调,合乎逻辑。语言是否准确,是否前后协调,与是否合乎逻辑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有篇作文这样写:“绚丽的朝霞染红了半边天,万里长空没有一丝云彩”。这句话没有语病,但它不符合实际,不合乎逻辑。难道“朝霞”就不是“云彩”了吗,例?经过刻苦努力,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各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的好成绩。究竟是“平均”在90分以上,还是“都”在90分以上,“平均”与“都”连用自相矛盾,应根据实际情况删除其中的一个。例?“我们的报刊、
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本句在概念使用上有多处不合逻辑,“杂志”就是“报刊”,因此“报刊”和“杂志”不能并列,应改为“报纸、杂志”或“报纸、刊物”;再则“报刊、杂志”本身也是“出版物”,它们之间不能并列,应在“出版物”前加“其他”。从逻辑上说,本句犯了种概念和属概念并列的错误。再如: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此句中,“绝产”程度重于“减产”,“和”字表并列,所以“减产和绝产”不能连用,此句可改为“导致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鱼虾绝迹”。
锤炼字词这种基本功不是一两天就能练好的。但是,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有练好的决心,再掌握一些锤炼语言的方法和技巧,就一定会形成这种能力。
简洁有力是要求文字简省,即用量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做到言简而意明,文约而事丰。这个“简”,不是简单地指字数少,它是我国古代文论中所崇尚的一种很高境界。清代刘大櫆有一个精辟的阐述:“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贵则简,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很赞赏前人的一则纪事:“《春秋经》曰:‘陨石于宋,五。’夫闻之陨,视之石,数之五,加以一字太详,减其一字太略,求诸折中,简要合理,此为省字也。”纪事颇简要,评述也是很精当的。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又一
定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这些,大家是不难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行文过程中,头脑里就要有“一样话、百样说”的意识;要通过精心推敲、选择句式,锤炼句子,把语言写得更加准确具体、生动形象,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讲求句式变化,打破作文时用陈述句“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语言活泼,增添文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为中心服务,为更细腻地表现事物特点、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
《唐宋八大家丛话》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欧阳修和朋友出游,看见一匹奔马踩死了一条狗,于是大家分别拟句描写。有个朋友写道:“劣马正飞奔,黄犬卧通途。马从犬身践,犬死在通衢。”欧阳修说:“字太多,又重复。在二十个字中,有两个‘马’字,三个‘犬’字,通衢、通途也重复了。”另一个朋友写的句子是:“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欧阳修认为还是太啰嗦,于是提笔在句子前后圈掉了几个字,只存“逸马”二字,然后再加上四个字:“逸马杀犬于道。”。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里也记载了一个差不多的故事:穆修、张景两个人一起上朝,路上看见有一匹马狂奔过来,踩死了一只黄狗。两个人就分别把这件事记下来。穆修写的是“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写的是“有犬死奔马之下”。沈括自己也写了一句“适有奔马践死一犬”。
对《丛话》和《笔谈》记载这件事无非是想说明欧阳修的句子最短,或者沈括本人的句子最恰当。其实句子的长短要看表达的需要。这些不同的句子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是以“马”作主语,有的先说“犬”。对“逸马杀犬”的说法就有了以下六种写法:
?劣马正飞奔,黄犬卧通途。马从犬身践,犬死在通衢。”
?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
?逸马杀犬于道。
?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
?有犬死奔马之下。
?适有奔马践死一犬。
究竟哪一句更好,就要看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和目的:如果只要求简明扼要,这六句都有“逸马杀犬”这个基本信息,都好。如果只求把话说清楚,记述有条不紊,做到“文约而事丰”,那么,欧阳修“逸马杀犬于道”是最好的句子。如果要具体描述事情的全过程,那么,“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就是佳句。
如果作者善于提炼精粹的词语,善于熔炼含蓄的语句,就能使文章以少胜多,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让语言丰富多彩,这和我们的词汇量有很大的关系,而扩大词汇量的重要途径不是背书,而是读书,特别是读诗歌散文。刘勰说:“文乏异采,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意思是说:文章缺乏特殊的文采,写得平平常常,就必将使人读之昏昏欲睡。
让语言富有色彩,这是修辞的主要作用。有一些修辞格,对于语言的生动化有很大的帮助:比喻、比拟、移就、通感、排比、对偶。我们只要多读一些作品,就会清楚地发现这一点。这些修辞,领会起来都不困难,但是真的落实到写作中,却有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缘于我们平时没有自觉使用这些修辞格的意识,我觉得我们在读一些
短篇的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多留意其中那些能打动我们的句子是用什么修辞格写出来的,在平常的练笔过程中,我们也应当随时地将这些修辞格融入到作品中去,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修辞格运用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时间长了,带有这些修辞格的句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在你的笔端流淌出来了。于是语言的色彩也就会越来越绚丽了。
李白在写《清平调》时,为了表现贵妃的美貌,用了这样的句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将贵妃的衣裳比作云,将其相貌比作花,加上对偶修辞的音律效果,让读者读来感觉异常美好。而我们在作品中写到人的相貌时,总是用一些类似于: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白皙的皮肤,乌黑的长发,红红的嘴唇,高高的鼻梁,甜甜的微笑,于是让人感到,所有作品中美丽的人都是一样的。大家都这样写,就没有一点意思了。
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例句运用修辞的妙处:
1.辞格连用的句式。如: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打浪纹线的句子,是一组连续用喻的句子,句中用了八个比喻来描绘云的姿态,这样的句子全面地、多角度地、多方位地描绘事物,给读者一种淋漓尽致的、美不胜收的感觉。?
2.表达生动的句式。如: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
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上面有两个由“看吧”引领的句子,表达生动,我们姑且把它们叫作“‘看’字句”。这种句式妙在一个“看”字,“看吧”充满了感情。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它表现着作者的的喜悦、赞美、惊叹、敬佩……之情;“看吧”充满了友情。作者轻轻的呼告,撩拨着读者的心扉,牵引着读者的视线,让读者带着亲近的感情,去欣赏所面对的事物。?
3.突出重点的句式。如: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这个句子重点突出了“称呼”,打浪纹号的部分就是其代表。作者在文段中对先生一口气使用了六个称谓。可以说,这是作者抒发感情的的特殊方式,是热爱之意尽情喷发的生动表现。六个称谓各有角度而又“一气呵成”,真可叫做激情澎湃。?
4.结构巧妙的句式。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是一个美妙的句式,结构十分巧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像一条彩线,牵动了作者所要描写的景物。“不必说……也不必说……”是略写,是写“面”;“单是……就有……”是详写,是写“点”。这样点面结合地写,既省去了许多文字,又显得情趣盎然。?
5.组合精密的句式。如: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诵,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财富;屈原、岳飞、郑成
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李自成、洪秀全、孙中山之所以名垂千古,是因为他们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是因为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这是一个组合十分精致的长句。从句子的类别看,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个议论句;从修辞方法看,这是一个排比、反复句;从论据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事实论证句;从在段中所起的作用看,这是一个支撑句。这个长句最为优美之处表现在两个地方。一是各个分句结构的整齐,每个分句的主语中都写了三个人,每个分句中都使用了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一是内容上高度的概括性。四个分句反复咏叹,从不同的角度鲜明地支撑着:凡是留下英名的人,总是创造了永存的事业。
当然,并不是必须用很多精彩绝伦的词汇和各种巧妙的修辞才能让作品的语言显得富有色彩,简洁朴素的语言也有着十分独特的魅力。大家知道:语言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精确,有的模糊;有的简洁,有的丰繁;有的平实,有的华美;有的庄重,有的风趣等等。美的形式是不同的,“浓妆”和“素裹”都有自己的魅力。很多时候质朴的语言更容易将真挚的感情表述出来。此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修改,就是指修改文章的的错误、缺点,使之尽善尽美。修改是写作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措施。
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鲁迅的名篇《滕野先生》,修改的地方达170余处。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的。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是前后经过十二次的精心修改才完成的。美国小说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修改了二百遍之多。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都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才使作品臻于完善的。大作家都如此重视文章的修改,更不必说你我了。
文章大致可以从以下几项来进行修改:
1.全文的检查,段与段之间是否衔接,材料与主题是否一致等。
2.部分的检查,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是否突出等。
3.句子的检查,语句是否准确、用词是否生动,有没有做到表情达意。
4.字词的检查,包括是否有错别字,遣词造句准确与否等。
5.检查文章的书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等。
以上这五步的检查,把握了文章的全局与局部,经过总,分,总的修改步骤,基本上算是完成了文章的修改工作。因为对文章的修改所要求的层次不同,对于一般的大、中学生来说,主要是纠正文章中逻辑、语法的混乱,重复、罗嗦,辞不达意的毛病等。对要求较高的作者来说,则是对词句加工润色,提高语言的艺术性等。总之,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通过反复推敲修改的文章,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这样的文章还会不出采么,更何况我们在修改文章中又提高了写作的技巧,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所
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修改好一篇文章,比写好一篇文章更有价值~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你想写好文章,注意炼字炼词,做到用字准确 、用词生动,语言简洁有力,注重修辞和修改文章,多写多练,笔耕不辍,那么就一定能写出你理想中的、有文采的佳作来~
篇二 :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文采
高考作文文采训练
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文采
有文采的作文一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意蕴。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1 词语生动
要做到词语生动,首先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经指出:“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停当,就需要几千吨的语言矿藏。”这是很有道理的。文章中的字、词、句等语言要素,就像建筑中所用的沙、石、砖、木、水泥等一样。建筑材料,在工程动工之前,就得准备齐全,写作所用的语言材料,事先也得准备好,否则,肚里空空如也,下笔时怎么能文思泉涌、一挥而就呢,丰富词语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途径,即深入社会,直接向人民群众学习。二是间接途径,即从书本知识中吸取营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是杜甫的经验之谈。多读、多记,涵泳其中,日积月累,词汇自然就慢慢丰富起来。
要做到词语生动,其次必须加强语言运用的训练。即:哪些词语是生动的词语,为什么要积累这样的词语,怎样在文中运用这些词语,下面我们就举例说明。
,1,具有建筑美的动词。
语言的生动性,往往是与形象性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就如同形与影一样。换句话说,大凡生动的语言,往往就是形象化的语言,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建筑美,即有立体感。它能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能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的感觉。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曾经指出:语言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的,大凡运动的东西,往往最富有感人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实际上是在炼词,在许多情况下,是在讲究动词的锤炼。例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都是几经斟酌、反复修改才定下来的。可见,我们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动词词汇。
那么,在作文中如何运用动词,关键在一个“巧”字。具体说来:
第一,所使用的动词,必须是惟一准确的动词。
首先,要进行认真的观察,通过观察,抓住所描写的动作的特征。比方说,要描写一个人从马上下来,可以用从马上爬下来,可以用从马上跳下来,也可以用从马上跃下来,还可以用从马上啪嚓跌下来。究竟该用哪一个动词来描写呢,这就得先确定这个人究竟是怎么
下马的,然后才能从这四个动词中选出那个惟一准确的动词来。
其次,认真辨析与这一动作相关的近义词,通过对近义词差异的辨析筛选,最后确定哪一个才是这个惟一准确的动词。
第二,所使用的动词必须具有可感性。
具有可感性的动词,往往能触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所谓可感性,就是指人们常说的有“感触性”,有“浮雕感”。这种动词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其动态造型的功能很强,用它描绘的事物往往具有浮雕感。在文章中,使用了这样的动词,就能使人展开联想的翅膀,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能动作用。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例句?中的“空游”,例句?中的“击”,都是极具可感性的。“空游”一词,明写群鱼的动态,暗写水的清澈透明。读到这里,闭上双眼,你的眼前就会出现群鱼游过的情景。写鹰飞用一“击”字,既写出了鹰飞翔的力量之大,速度之快,又展现了雄鹰展翅的英姿。正因为作者使用了这些可感性极强的动词,所以才产生了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
第三,所使用的动词必须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描写人物的动作
不仅要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动态特征,而且还要能充分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描写孔乙己掏钱付酒账时的动作,用了一个“排”字,就充分地显示出了孔乙己的个性特征。本来很穷,只有“九文大钱”,却偏偏要一个一个地“排”在柜台上。正是这个“排”字,淋漓尽致地“排”出孔乙己穷酸、迂腐、好炫耀的性格特征。
又如巴尔扎克在描写葛朗台夺梳妆匣时,用了一个“扑”字,十分准确地刻画出葛朗台冷酷、自私、贪婪的性格特征。
,2,具有音乐美的词语。
汉语是一种十分奇特的语言,它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一种音乐美。所谓音乐美,就是作者在写作时,利用汉字平仄的变化与音韵的和谐等声律特点,形成的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使文章情文并茂,音义兼美。
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呢,一般说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注意声调搭配。
汉语每个音节的声调有高低升降的差别。在行文时,若能遵循声调配合的一般原则,讲究平仄相重和相拗,就可使文章音韵和谐,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产生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样一段文字:
皎月当空,清辉满地,或倚窗,或伏几,或辗转床褥,常常会涌起一股或浓或淡的乡思。……
这段文字运用了近体诗创作中必用的平仄规律,使文章情文并
茂,音义兼美。“皎月”是仄声,“当空”是平声,“清辉”是平声,“满地”是仄声,平仄相应相协,形成了“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回环美。又如“或倚窗”是仄仄平,“或伏几”是仄平平,同中有异,变化多端,创造出了一种音乐美。
第二,适当协调韵脚。
所谓适当协调韵脚,就是指适当地讲究押韵。押韵是创作诗歌时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其实,并不能只把它当成诗歌的专利。在写作广义的散文时,适当地讲究押韵,会使文章锦上添花,产生一种和谐悦耳的音韵美。例如:
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幽蓝的大海给了它那么些自由,又给了它那么多惊险,于是它一会儿腾跃,一会儿打旋,一会儿倾斜。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
这段文字在语言的运用上很有特点,除善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词准确、凝练等外,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注意协调韵脚,韵散相间,比如“板”和“帆”押韵,“箭”和“险”、“旋”押韵,“斜”与“乐”、“怯”也是押韵的。这些相同或相近的韵脚在文章中有规律地出现,在声韵上前后呼应,使文章产生一种音律美,读起来韵味十足。
第三,讲究节奏感。
对“节奏”一词,古人是这样解释的:“作则奏之,节则止之。”
说得通俗一点,节奏就是指语言停顿。诗歌创作是十分讲究节奏感的。写作散文也可讲究节奏感。在行文时,讲求节拍数的匀称、均衡,既注意词和短语的关系的疏密,又照顾整节节拍数的匀称,从而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强弱、长短等节奏在文章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可产生一种旋律美。例如:
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乡心无限而人生有限,月缺有圆却人离难聚,怎不叫故乡亲子思绪百结呢,如今盈盈一水,咫尺天涯,离散的亲人要想寻点骨肉人伦之慰,也就只有“千里共婵娟”了。
这段文字,对节奏的安排是很有特色的。第一、二句的节奏都是三、二、二,二、二式,第三句与第四句的节奏也相同,都是二、二、三、二式。第五句则发生了变化,是三、四、二、三式,等等。作者对节奏的安排十分巧妙,同异相间,快慢结合,长短交错。因此,诵读起来,音韵铿锵,琅琅上口,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第四,巧用叠字。
所谓叠字,就是指叠音词,即音节重叠的词。
在文章中,巧妙地使用叠音词,除有助于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外,还可创造出一种奇特的音乐效果——旋律美。请看下面的例子:
淡淡地相遇又淡淡地相识,淡淡地相处又淡淡地相别,一日日,一年年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而随之而来的一种淡淡的离愁却又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例句几乎每句都用了叠音词,尤其是“淡淡”一词在这段文字中出现了五次之多,既十分恰切地反映出了作品中的“我”与友人间的情感特征,又创造出了一种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回旋之美,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的开头,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在行文时善于“重重叠叠”,写出的文章必定会“趣味多多”。
,3,具有绘画美的词语。
大凡画家作画,都要讲究光影的明暗,色彩的浓淡,色调的冷暖。他们正是依靠这些东西的变化反映客观事物的。甚至可以说,绘画艺术,就是一门调配色彩的视觉艺术。同学们写文章时,为什么不可以学学画家,注重词语色彩的调配,创造出一种具有绘画美的语言艺术来呢,只不过画家作画,调配色彩使用的是颜料,我们写作时,调配文章色彩使用的是词语罢了。
下面,我们来欣赏这样一个具有绘画美的散文片断:
山那边,有幢湖蓝湖蓝的木楼,还有一方幽蓝幽蓝的枫牙岭。枫叶红了,红嘴玉在幽深深的枫树林里歌唱。
秋天的边上,黄昏的羽毛飘落在草丛中,一条悠长悠长的小路,镀满月光,奶奶和爷爷在乳白色的山雾中扛着锄头,姗姗而行。
密密的枫竹林里,红嘴玉轻轻地唱歌,紧靠竹林边的小山塘,蒸腾着一股蓝幽幽的雾……,竹林那边,桂花正浓……
这段写景的文字,不仅用具有鲜明节奏感的叠字写出了景物的特征,而且在巧妙地运用含有各种色彩的词语方面,也很有特点。正是
因为作者行文时讲究了语言的绘画美,巧妙地调配了颜色,细腻地描绘了颜色,才使文章的意境如此之优美,才给人以如临其境,如见其物之感。
2 句式灵活
所谓“句式灵活”,是指作者在写作时,根据语言环境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恰当地选用句式,灵活地变换句式,使句式呈多样性,这样行文才会活泼、自由,不生硬,不呆板。
常见的句式有以下几组: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长句与短句,常式句与变式句,单句与复句,口语句与书面语句,整句与散句等。句子按语气分还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怎样才能使句式灵活,
第一,要培养“一样话,百样说”的意识。
第二,要了解各种句式的特点、表达效果和语言环境的特点。
第三,要掌握变换句式和选择句式的一般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些例子:
因为对西湖的印象,究竟只是浮光掠影,这篇小文很可能是鞋匠的议论,然而心到神知,想西湖不会怪我唐突罢。
这段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陈述句。如果换成这样一个祈使句“西湖,请不要怪我唐突~”在语义上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但表达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在这里,使用祈使句,就显出了作者与西湖之间在感情上存在着距离和隔阂;使用陈述句,则表现出“我”与西湖的亲密
无间的关系。因此,在行文时,为了说话婉转,或显示说话者与对方的关系亲密,感情深厚,一般选用陈述句而不用祈使句。
善于运用修辞
一篇文章的优与劣,涉及到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言上的差距。造成这种语言上的差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能否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运用修辞手法来美化语言,是使文章有文采的一种重要手段。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指出:“言以文远。”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唐代的散文家李翱在《答王载言书》中也指出:“义虽深,理虽正,词不工者不成文。”意思是说一篇文章,即使立意深刻,道理得当,但如果语言不准确、不鲜明、不生动,那也不能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这些,都说明了修辞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同一个意思,用不用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例如:要表达“革命的高潮将要迅速到来”这个意思,若不用任何修辞手法,可这样说:“革命的高潮马上就要迅速到来了。”如果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则可以这样表达:“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望着东方已经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红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前者未用任何修辞手法,虽然也简洁、明白,但缺少文采,索然寡味,没有感染力。而后者,把即将迅速到来的革命高潮比作看到了桅尖的航船,比作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红日,比作快要成熟的婴儿。生动、形象、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无法抑制的激动、喜悦
之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考试说明》要求高中生能正确运用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在高三的第二轮复习中,同学们对这几种修辞手法的形式、特点、区别等都有所了解,此处不复赘述。
文句有意蕴。
文章有文采的第三个方面的表现是“文句有意蕴”。所谓“意蕴”,就是指“内在的意义”或“含义”。所谓“文句有意蕴”,就是文句含蓄,即“意在言外”,“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有意蕴”,就是要求作者不将事物和感情说透道尽,对“意蕴”和道理,不作淋漓尽致的发掘,让读者依据语境去推断、去想象。
怎样才能使文句有意蕴,一般说来,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符号代替法
所谓符号代替法,是指行文时有意把读者根据语境可推知的内容用省略号取而代之的一种写作方法。运用符号代替法,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意蕴深远。使用符号代替法时,必须预先提供特定的语言环境,使读者在推测、想象被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时,有据可依;否则,就会使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同学们在写作时,凡遇到以下情况,均可运用此法。
,1,当所要表达的某一内容难以尽述或不必尽述,不尽述反而可使文章含蓄、隽永时。
两片粗石凿成圆,如日头和月亮,硬被合在一起磨擦。转啊转,转
得好慢,和驴的脚步同样慢。磨眼儿很细,成升成斗的粮食慢慢流进去,成晌成夜的时间慢慢流进去,磨出了粗粗的面粉,也消磨了长长的日月。磨房里,有一支长长而又沉沉的乐曲:石磨、驴蹄儿、筛面箩合奏的交响曲。演出了数千年,数千年旋律依旧,没有高潮,没有变化,年年重复着一个无头无尾、平淡无奇的故事。乐曲里,春秋交替,历史爬行,一代又一代,小媳妇成了老太婆,小伙子成了白头翁。时间被磨得模糊,心灵被磨得愚钝。于是,磨房里长长的无聊,也就失去了枯燥,她或他,在筛面和骂驴的间歇,会哼一首祖传的歌谣。于是,从窝头、稀饭和糠糠菜菜里,从贫寒清淡的生活里,得到了满足和惬意……
这段文字是《石磨》的第一自然段。在段末作者使用了符号代替法。文末省略号所替代的内容是难以尽述的。文中的主人公们,“从窝头、稀饭和糠糠菜菜里,从贫寒清淡的生活里”,除了“得到了满足和惬意”之外,还可得到些什么,同学们从所提供的语境中是不难“思而得之”的。因此,作者把这些难以尽述而读者又能“思而得之”的东西用省略号来取代,恰到好处,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2,当所要表达的某些内容不必明述,不明述反而可使文章言简意丰、余味无穷时。
例如,张新民的微型小说《落棋有声》,写的是某厂厂长通过分析两位铸造车间主任候选人与自己下棋时的细枝末节,来确定车间主任
人选的故事。小说的结尾是这样的:厂长与两位候选人下完棋后,“径自朝汪科长家走去……”厂长为什么这时要径自朝组织科长家走去,他要找汪科长谈些什么,这个铸造车间的主任究竟谁当好,厂长此时心中是否已经有了底,……行文至此,这些内容作者只字不提,而是巧妙地以一个省略号将它们取而代之。这样处理,真是匠心独运,高明之至~这些被省略号所取代的内容,根据上文所提供的语境,同学们完全可以“思而得之”,属于不必明述的范畴,作者此时惜墨如金,不失时机地将它们统统省略掉,而以“不言言之”,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去补充。这真是神来之笔~拉辛在《拉奥孔》里说,艺术家的创作“不是让人一看了事,还要让人玩索”。本文的作者正是做到了这一点,也正因为如此,这篇小说才一跃而成为上品。
2 形象暗示法
形象暗示法也叫象征法。就是指借用某种特定的具体的形象来暗示某一特定的事物或情理的艺术手法。它由本体和征体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一种传统习惯和心理感觉上的特殊联系。运用形象暗示法,必须紧扣这种联系,将自己思想感情倾向等寓于对征体的具体描绘之中。运用形象暗示法,可以构成一种诗的意境,深入浅出地表明精深的意蕴,激发读者悠远的情思。
形象暗示法,可只用于文章的局部,例如:
打开窗子吧~现在开窗子就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远眺青山的青、新柳的绿、燕子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接一个新世纪~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打开窗子”象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十分贴切,恰当,意味蕴藉。如果换成几句赤裸裸的政治口号,就会大为逊色,倒人胃口。
3 警语点缀法
警语又叫警句,是含义深远而精练的语言,它包孕着丰富的意蕴,闪烁着思想的火花,给人以规律性的认识。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里的“片言”就是指具有警策性的话语。用它来点缀文章,使之居于全篇紧要之处,全篇也会因此而鼓动、而生辉。刘禹锡也曾经指出:“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看来,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深谙这警语点缀法的作用的。警句点缀法,就是指在行文时,恰当地运用简练动人、意蕴深刻的警句来点缀文章,使之言简意丰、含义深远的一种艺术手法。
例如,台湾金陵女中的某学生的《感动》一文,叙写的是幼时父母背她上医院,涉水过巷,却不知体贴父母,直到长大后的某一天,听到一个陌生的小女孩问背她的妈妈“累不累”时,才感触良多,深悔自己的过失。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这样写道:
感动的滋味并不好受,酸酸的、涩涩的、热泪盈眶、咽不下去的感觉。但每一次总可以得到另一个崭新的生命,有时甚至可以改变一颗固执的心。
这是一段寓含伦理的警语,经它一点缀,文章顿时神采飞扬,余韵无穷,引人深思。作者为何能“得到一个崭新的生命”,“这个崭新的生命”又是何物,“固执的心”又为何可得到“改变”,读罢全文,我们
怎能不掩卷沉思呢,
4 一语双关法
一语双关法,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一词多义、多词同音,或形象相似等条件,着意使文章或文章的某些部分获得双重意义。一语双关法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巧妙地运用一语双关法,可使语言深邃、含蓄、曲折,有意蕴、耐人寻味。
例如:鲁迅在《病后杂谈》中这样写道:“雅要有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但古代的买雅,自然比现在便宜;办法也并不两样,书要摆在书架上,或者抛几本在地板上,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这段话中的“算盘”,表面上指中国一种特有的计算工具,而实际上指的是“心机”。
从上面的典型例子中可以看出,运用一语双关法,可以含蓄地影射另一件事,使语言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委婉、意蕴丰富,有一箭双雕之妙。
5 紧急刹车法
所谓紧急刹车法,就是指行文至关键之处时,便来个紧急刹车,使文章戛然而止,以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与“符号代替法”有点相似,都是“该住手时就住手”,但也有不同之处。“符号代替法”是紧急刹车后,把许多不说而读者能思而得之的内容,用省略号取而代之;而“紧急刹车法”则是戛然而止,以不言言之。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在《窗》一文中,就成功运用了这种“紧急刹车法”。《窗》描写了一病房中两个病情严重的病人。靠窗的病人,每
天可以起坐一小时,给同室病友讲述“所见”的窗外的景物:花园、情侣、球赛、建筑等等,使那位病友的精神受到安慰。可有一天,那位不靠窗的病人想:“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是我呢,”于是当靠窗的病人垂危时,他不按铃报警,眼睁睁地看着那位靠近窗口的病友死去。在那靠近窗口的病床上,当他如愿以偿后,便急不可待地向窗外望去,结果他看到了什么,作者这样写道:“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行文至此,作者便紧急刹车,把剩下的内容留给读者去思索,去咀嚼,意味深长。
当然,我们讲求“文句有意蕴”,既不是要与明白晓畅相对立,也不能与艰深晦涩相等同,而是要追求一种“意在笔先,神余言外”的意境,要获得一种语近情遥、语简意丰、含吐不露、余音绕梁的表达效果,使人读后如品香茗,如嚼橄榄,回味无穷。
篇三 : 文章有文采
作文六:《如何增添文章的文采》1800字如何增添文章的文采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说之文,即指“文采”,此言强调的就是“文采”对于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要掌握好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的技巧外,还要具备好的语言,也即是要富有感染力、震慑力和穿透力的语言。如何才能使语言具有这种效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懂得锤炼句式
汉语的句式的多种多样,其中综合运用整句、散句以及四字句,较易受到读者青睐。整句是相对于散句而言的,具体表现为使用排比、对偶、反复、顶真、回环等修辞的句子,给人音韵和谐美,节奏形式上的整齐美,同时也使内容更丰富,意蕴更深刻。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一生恭谨,然不免有街亭失守之过;李世民有‘贞观之治’,然不免有‘玄武门兵变’之逆;成吉思汗气吞万里,横踏欧亚无敌手,然不免有屠戮民众之罪过。正所谓‘至处必有污秽,良工必有不巧。’”作者将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结合运用,给人一种气势贯通、挥洒自如、错落有致、节奏铿锵的感受。而两两相对的四字句的运用,更能使语言匀称和谐美。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结尾:“我们既需要装束美丽的黄鹂,也需要好高骛远的苍鹰,既需要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也需要昂首疾驰的千里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早创旷世伟业。”成对运用四字词语,结构匀称,音韵和谐,节奏整齐,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二、巧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能勾勒出事物的立体特征,化抽象为具体,状难言之物如在眼前,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这样就把事物写活了。这是语言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我在世上走着,记忆是唯一的行李。”绝妙的比喻,令人不能不佩服想象力的丰富。“说实在的,班主任真是黑,相信在漂白液里泡几天后也不会输给包公。班主任的海拔不高,头顶到地面的距离为1.6452926m。”极力的夸张,班主任的形象犹如站在读者前面,语言显得清新活泼,无味无穷。
三、镶嵌名言警句、巧用文言词句
晋代文学批评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能丰富文章的语言,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如“感受到成长的烦恼,你或许会崇拜尼采,只因他说过‘没有痛苦,只有卑微的幸福’。”名人名言的引用使整个句子新奇起来。“我会选择放弃,寻找一个更适合的目标,既然找不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何不寻一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净土?既然无法欣赏‘明月共潮生’的佳景,何不煮一壶菊花酒,邀蔬星共饮?”引用闪着智慧的光彩,蕴涵着丰富思想内涵的诗句,使文章大大增色。适当运用文言词句,形成一种庄重典雅之美。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将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自然结合,能产生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与美感。
四、善于化虚为实
化虚为实的目的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性词语写得具体、形象,可知、可感。如“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在初夏的早晨打开窗户时迎面吹来的那股清风,是你独坐一隅聆听歌曲时那种心灵的静谧,是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时心存的那份感激。幸福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挽扶,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语,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幸福”、“友情”、“潇洒”都是抽象名词,如单纯阐释,很难让读者产生共鸣,而作者信手采撷生活中具体事件加以诠释,便轻而易举地唤起读者的感性体验,并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五、巧用幽默风趣词句
幽默风趣词句的运用,能使文章增添活泼而又含蓄之美。看《喜鹊与苍鹰的对话》:“喜鹊仰望苍穹,叽喳着说开了:‘我说鹰老兄,现在做什么都要实事求是,你怎么总是好高骛远,小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你老兄可得实际一点啊!’‘怎么,你说我不实际?’苍鹰朴楞一下它矫健的翅膀说道:‘我展翅高飞,翱翔千里,一览天下,你喜鹊妹子能享受得到吗?’这段话,词句风趣,两只鸟儿的个性突出鲜明,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美好的印像。
六、文句讲究意蕴
抒情性较强的文章,在用语上不可一览无余,过于平淡无味。文章描写要有情境,用语要含蓄,要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要能促使读者去思考;特别是关键地方的用语,含蓄、有意蕴会使内容更丰富,更耐人寻味,更有意境,更有深度。
总之,别林斯基认为,文章的内容再好,如果没有文采,“有如一个面貌丑陋而心灵却伟大的女人,可以对她敬仰,但要喜欢她是不可能的。”可见语言美是何其重要。平时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广积累、勤练笔、善运用,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就一定能写出夺人眼目的亮丽语言。
作文七:《夸人文采好的诗句》7600字夸人文采好的诗句
篇一:十首好诗词
中国十首最具有男人味的诗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樽还酹江月。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
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
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
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
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
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
谁与争功。
念奴娇〃昆仑
【当代】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
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
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
忆秦娥?娄山关
【当代】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
沁园春〃雪
【当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篇二:巧用诗词添文采
《巧用诗词添文采》是一节新概念快速作文方法学习课~下面节选的实录是由我点评~由河南省语文名师陆桂荣老师施教并在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交流的部分实录案例。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借助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意~优化作文语言~提升作文水平。
【学习目标】
1. 掌握诗词入文的基本方法。
2. 进行诗词入文的基本训练。
3. 养成诗词入文的基本意识。
【课堂类型】
新概念快速作文方法学习课。
导学课程:
,配乐古筝曲《平湖秋月》~多媒体随导入语依次出现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大江东去、李清照的图片。,
师:诗词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其中许多优美的诗句不知哺育了多少炎黄子孙。
在这里~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名流巨匠擦肩而过~迎面走来的是“明朝散发弄扁舟”笑傲红尘的李白~眼望“国破山河在”老泪纵横的杜甫,苏东坡月下把酒~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挑灯看剑~夜夜梦里沙场秋点兵,这里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如果我们写作时能巧妙地引用、化用古诗词~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然感觉眼前一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