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芈月怎么玩最新什么时候上线

      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新电话骗局又来了 看到0086开头的号要当心
日 09:43:04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近日,市民金女士打来本报新闻热线反映,她接到一个23179的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声称自己是我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的民警,指出金女士涉嫌一起案件。金女士随后拨打114查询,发现出入境管理大队对外公布的电话为79,与对方的号码极为相似,只相差了0086一个国际区号,令她非常担心。骗子扮政法人员行骗
  据金女士介绍,打来电话的是一个有广东口音的女人,当时她声称自己是平湖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的民警,并报出了金女士的身份证号码及家庭住址,随后询问金女士是否接到长春市公安局侦办案件协助调查函,函件内容为上述公安局经济案件侦查部门抓获一信用卡诈骗犯罪嫌疑人并涉嫌洗钱,涉案金额达200万元。据嫌疑人交代,该涉案信用卡为2万元从金女士手中购得。
  对方在电话中要金女士尽快前往长春协助调查,否则将被列为同案犯,在法院宣判后将被定罪量刑。同时,提出为查验金女士是否有非法所得或赃款往来,让金女士提供其银行卡及密码。
  金女士表示,初始接到电话时也怀疑是电话诈骗,随后她拨打114查询后确定该号码是公安出入境咨询电话,因此,心里又开始将信将疑。号码相似系改好软件所致
  为什么两个号码这么相似,是否是同一个号码?随后,记者拨打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对外公布的电话79,电话那头的民警告诉记者,从2月24日至今,他们几乎每天都会接到50多个这样的群众电话,询问是否打电话给机主,工作人员意识到,这又是一起以公安机关的名义进行诈骗的案件。电话中,工作人员只能一一向市民解释,这是犯罪分子的骗局。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教导员丁威介绍,区号为0086的电话,从来源上分析多为境外拨打,显示的号码如此相近,主要是案犯采用专门软件修改显示而成。丁威表示,罪犯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的名义和疑似电话(23179)实施诈骗,欺骗性更高,更容易使群众受骗。市民可采取回拨的方式核查
  丁威表示,目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且每种骗术都在流行不久后就花样翻新,令人防不胜防,稍不小心便会上当受骗。
  “针对近段时间该类案件的频发,市公安局高度重视,要求做好社会预警全体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电信诈骗防范预警。目前我们已经和电信部门联系,争取用技术手段追踪到案件的源头,依法将其铲除,并广泛通过网络、微博、报纸及市民短信等方式,大范围地发布这个提示信息。同时,在开展的‘三访三评’工作中,将提示作为宣传内容,让更多人知道,越少人受骗。”丁威说。
  警方提醒市民,接到类似电话,绝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个人信息,可采取回拨该号,如果出现无法接通、占线或者号码不存在等情况,就可以确定是骗局。当然也可以通过仔细听说话人的口音,要求对方讲本地话或者拨通警方的电话确认等方式,拆穿骗子的骗术。
记者 钟 梅 见习记者 费 超 通讯员 范良兴 丁晓伟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朋友的淘宝店被职业打假人设套坑了,现在欲哭无泪!自己的淘宝店能套花呗吗 - 财经 - 大顺资讯
当前位置:&
&&朋友的淘宝店被职业打假人设套坑了,现在欲哭无泪!&& 正文
朋友的淘宝店被职业打假人设套坑了,现在欲哭无泪!
昨天朋友和我微信聊天,他在淘宝开鞋店被职业打假人骗了将近1000块钱!
首先买家还是老套路,毕竟淘宝卖的鞋子有好多都是假冒品牌,一上来就问你鞋子穿上舒不舒服
然后就寒碜几句开始进入重点,不断的套路刚刚经营淘宝店,经验不足的店长
然后他们会把自己的交易信息像正常交易一样给你,等你给...
昨天朋友和我微信聊天,他在淘宝开鞋店被职业打假人骗了将近1000块钱!首先买家还是老套路,毕竟淘宝卖的鞋子有好多都是假冒品牌,一上来就问你鞋子穿上舒不舒服然后就寒碜几句开始进入重点,不断的套路刚刚经营淘宝店,经验不足的店长然后他们会把自己的交易信息像正常交易一样给你,等你给他们发货之后从此在旺旺里消失不和你说一句话他们会确认下单,而且一买好几双,直到收货后立即提交退款申请。到时候不给你退货直接申请退款而且把你们的聊天记录一起发到申请材料上,这样可以捞的更多!往往这个时候卖家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清!但他们欺负的也是刚刚入驻淘宝的新店长,发这个故事是为了给所有人提个醒,买家不要轻易在那些不正规的门店买高档品牌,卖家也不要轻易卖假货,如果你像我朋友一样卖了,也请你注意一下这些职业打假人!我相信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即使有人卖假货,那也是因为有需求,而职业打假人竟然妄图不劳而获,以逸待劳,相信那些职业打假人也将遭到报应,因果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绕过谁!(理性分析之后得出的自己的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复盘总结:今天46只换手板,2769只红盘,预期的调整成了V型反转,早盘大盘跳空低开,预期内展开调整,一带一路主跌,次新中的恒润和绿康大跌,昨天六只一字的网安只剩格尔软件这根独苗,新股也开了三只,但雄...
◎海外掘金丨掘金大师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海外掘金(ID:gold1849),为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海外掘金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01最近几天,中国...
05-16 19:48
05-16 19:32
05-16 18:23
05-16 17:33
05-16 16:05
05-16 15:48
05-16 15:21
05-16 15:03
大家都在看
劲爆娱乐八卦宜昌不少商家意外入选“黄页” 频遭恐吓索款,宜昌黄页美发 - VD时尚新闻网
VD时尚新闻网
&&&&&& & 正文 &
宜昌不少商家意外入选“黄页” 频遭恐吓索款
时间: 15:56
点击:3756次
来自:网络原创
作者:三峡新闻网
导读: 本报记者 陈义超
在宜昌城区经商的刘先生(化名)3个月前接到一冒充某通信商的电话,称将其商铺收录在电话黄页之中,并免费制作网页,需付费近800元。此后对方频繁与刘先生联系,并于4月2日将书本邮寄到他店铺。让刘先生意外的是,为免被骚扰被迫汇款后,他依旧收到对方电话,且被要求继续打款。4月6日,刘…
本报记者 陈义超在宜昌城区经商的刘先生(化名)3个月前接到一冒充某通信商的电话,称将其商铺收录在电话黄页之中,并免费制作网页,需付费近800元。此后对方频繁与刘先生联系,并于4月2日将书本邮寄到他店铺。让刘先生意外的是,为免被骚扰被迫汇款后,他依旧收到对方电话,且被要求继续打款。4月6日,刘先生向警方报警。接到陌生来电 被迫做黄页后频遭索款刘先生在城区经营一家食品店多年,2015年12月,他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某通信商工作人员,将为其制作电话黄页,还附赠一个网站。刘先生表示不需要相关服务,匆匆挂断电话。不想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对方不断来电推销。4月2日,刘先生收到一份快递,里面不仅有一本《××资讯大全》(以下简称《资讯大全》),还附有一张光碟。“我根本没有说过要这本书,也没有要求制作网站。书里也找不到自己的店铺。”4月5日,刘先生向记者说。刘先生说,为避免被骚扰,他给对方一个私人账户汇款798元。汇款第二天,对方却继续来电,称未收到相关款项。“一次就要求给付1万元。”刘先生向记者出示了他与对方的微信聊天记录。记录显示,刘先生通过网银转款798元至对方指定账户,对方要求继续打款。被刘先生拒绝后,一名陌生男子致电刘先生,称其是某某黑社会,专门负责收账,这次至少需要1万元才能“摆平”此事。交谈中,对方甚至提到刘先生的工作地址,并表示会上门要钱。刘先生说,每次通话,对方手机的归属地都不一样。“大全”瑕疵颇多 10个电话竟有8个打不通刘先生表示,他收到的《资讯大全》就是对方所谓的“电话黄页”。记者翻开这本1000多页的“黄页”发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众多商家地址、电话、店主姓名等。记者从书中随机选择了10个宜昌商家,按照上面的电话进行拨打。其中,有5家店铺的电话已处于停机状态,3家无人接听,2家接电话者与店铺无任何联系。记者拨通“宜昌×××装饰公司”的电话,对方居然是夷陵区一位正在农作的农户。记者在电脑上运行那张名为《资讯数据库》的光碟后,里面仅显示一个企业查询目录和一个含有10家外地企业介绍的插件。刘先生说,对方还为其商铺制作了一个网站。记者打开所谓的网站,里面仅一张图片、店铺名及联系电话。4月6日,记者随意编造了一个店铺名,自称该店铺业主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接通电话,表示已经制作了含有该店铺名称的黄页和网站。在记者追问下,对方否认自己系通信商工作人员,而是就职于某广告公司,业务也不是制作“黄页”,而是制作网站。当记者表示不想制作网站,也拒收所谓“黄页”时,对方称,所有后果将由记者负责。来电或涉嫌诈骗 如此设套市民需提防电话黄页原本是为了服务企业和市民,对相关行业联系方式进行整合。记者从宜昌中国电信黄页部门了解到,该部门每年都会定期制作黄页,这项业务已持续了多年。工作人员介绍,即便在网络资讯发达的今天,纸质电话黄页依旧有不少商家选择。据介绍,黄页制作前,业务人员都会认真核实相关信息。以电信为例,为制作《宜昌大黄页》设有专门的黄页资料库,以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工作人员会通过人工或者114数据进行核实,在与商家联系时,会主动验证自己的身份,并尊重对方的意愿,更不会以私人账号的形式收费。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曾接到一些商家咨询,称遇到冒充相关部门推销黄页的电话。商家遇到类似情况时,完全可以通过电信客服电话进行核实,避免上当受骗。记者通过百度发现,2014年以来,已有不少商家通过网络反映遭遇到类似情况,大部分商家选择报警以避免骚扰。记者从宜昌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了解到,冒充通信商制作黄页、网站的诈骗案件几年前曾有发生。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对于陌生来电可不予理会,更不要在未验证对方身份的前提下进行交流。4月6日下午,刘先生告诉记者,为避免继续遭到骚扰,他已选择向警方报警。您的位置: >>
层层圈套设下APP推广骗局 173人上当被骗200余万元
据安徽商报消息,企业通过APP平台可以持续与用户保持联系、精准营销,以实现丰厚收益,但一些不法分子却将黑手伸向这块&金土地&,他们打着&帮助中小企业推广APP&的幌子骗取钱财。近日,合肥市蜀山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将金某等6人批准逮捕。
层层圈套设下APP推广骗局
去年4月,河南赵先生请人开发了一个纺织类APP平台。6月,自称是安徽盈拓信息技术公司(下称盈拓公司)销售人员的江某打来电话,称能帮他推广该APP,并邀请赵先生来合肥。
赵先生到合肥后,江某和公司总经理金某出面接待,并宣称公司的全媒体平台可以调集上千家媒体免费为赵先生的APP做运营推广,6个月就可见到效果,推广期间不收费,推广之后,如有商家投放广告,再赚取广告盈利的30%。赵先生信以为真,交纳了3000元定金。
但赵先生回到河南后,江某打来电话告知他,只有办理10年APP推广服务,才能拿到&APP认证服务备案证书&,没有证书的话,盈拓公司不能帮其招商。但10年推广要3万多元,赵先生心里觉得不踏实,只交了1.5万元。
几天后,一位自称是上海某广告公司老板的男子打来电话,称要在赵先生的APP上打广告,且一次租下8个黄金广告位,预计每年支付广告费28万元,但要求赵先生提供&APP认证服务备案证书&。见&财神爷&找上门来,赵先生连忙打电话给江某,要求办理APP认证,并交纳了2.25万元。
不久,赵先生领到了所谓的APP证书,可再和之前的大老板联系时,却发现对方再也联系不上了。 日,赵先生向公安机关报案。
173人上当 被骗200余万元
警方很快介入,发现这个所谓的&金主&子虚乌有,全系金某等人冒充。随即,金某、江某等人被陆续抓获。
据金某等人交代,2016年5月,他们在肥注册成立盈拓公司,金某是总经理,江某任法定代表人,周某任监事和财务,公司下设销售业务部。但实际上,盈拓公司就是以运营推广APP平台为名的诈骗团伙,他们先把客户骗过来,再通过夸大宣传,让客户相信盈拓公司的推广效果,最终让客户高价购买所谓的&APP推广服务备案证书&骗取钱财。
金某还请人注册了一个名叫&中国国家互联网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虚假网站,其实这个&委员会&根本不存在,客户按要求支付了APP推广服务费后,金某就把他们的资料添加到这个网站里,再给客户发一个&APP认证服务备案证书&。
有些客户交钱购买了一两年的推广服务,盈拓公司业务员就会对他们进行电话回访,告诉这些客户如果多购买几年推广服务,盈拓公司就会将其作为重点推广对象。一些不明真相的客户为了得到&格外关注&,便会掏钱购买。如果有客户犹豫不决,盈拓公司业务员就会冒充第三方老板,谎称要高价加盟或投放广告,但是前提是必须在盈拓公司续满10年APP推广服务费。
经警方初步查明,金某等人以上述方法,累计骗取173人钱财223万余元。
原标题:免费推广APP?小心是骗局!
责任编辑:何迅纪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凡陌生人打电话让“掏钱”, 你就要当心再当心_新浪新闻
凡陌生人打电话让“掏钱”, 你就要当心再当心
  ■冒充黑社会实施敲诈。■虚构绑架事实的诈骗。■冒充房东诈骗。■“未接电话回拨吸金”骗取电话话费诈骗。
  你的孩子在我的手上,拿线赎人。呜……爸爸……救我!注册注册快来投资吧!■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
  ■网上和电话交友诈骗。■以寻求金融投资合作人形式诈骗。■网络测试银行卡诈骗。■利用任意显号软件诈骗。
  ■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本版图片由警方提供
   省公安厅昨日发布46种新型电信诈骗术;骗术
  昨日上午,省公安厅刑侦局对外发布,今年1至6月份,全省共发生电信诈骗犯罪案件1565起,被骗金额上千万元,同比去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受骗群众中,既有知识分子、普通百姓,也有叱咤商海的职业经理人等。有的受害人仅仅因为几个电话就被骗得倾家荡产,身心及家庭受到巨大伤害。公安机关在不遗余力地打击此类犯罪的同时,提醒我们都擦亮眼睛,学会防范。
  □本报记者 董世杰
  电信诈骗高科技,骗术“量身定做”
  据了解,新型电信诈骗是利用高科技实施远程犯罪。诈骗分子借助通信线路或银行网络实施诈骗。他们在国外、境外建立诈骗网络平台或利用境外服务器架设诈骗网站,运用网络电话技术任意设置虚拟号、设置电脑模拟语音提示等高科技诈骗技术实施电话诈骗;事主受了蛊惑以后,心理恐慌上当,进而按骗子的要求把钱存入所谓“安全账号”上,骗子即通过银行网络快速将钱分解提走,坐在电脑前不出家门点击鼠标即实施犯罪。这样骗子骗了谁他不知道,受害人被谁骗了也不知道。
  其次,骗术花样繁多,手段不断翻新。骗子紧跟社会的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
  再者,跨区域性作案手段高明。据了解,公安部去年组织赴境外侦破的“12?03”电信诈骗专案,其中,诈骗的话务窝点设在东南亚的6个国家,提供改号网络平台的窝点设在大陆,取款的窝点则设在台湾,大笔大笔的钱瞬间就被骗到境外被提走。
  第四,犯罪呈产业化发展,企业化运作。
  据公安机关统计,按照地域分布:城市受害人占全部受害人的47%;县城受害人占全部受害人的37.1%;农村占15.9%。按照年龄划分:21岁至40岁占全部受害人的56.4%;41岁至60岁占全部受害人的35.8%;61岁以上占全部受害人的5.1%;20岁以下的占全部受害人的2.7%。
  凡要你“掏钱”的电话,一定要小心
  省公安厅刑侦局相关人员透露,电信诈骗案件高发有三大原因。第一,也是最主要的是,电信诈骗高产出、低成本;第二,电信部门、银行部门监管不力;第三,犯罪智能化带来破案难。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破获了一批电信诈骗犯罪案件,抓获了一批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目前,全省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33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66名,打掉窝点49个,端掉平台14个,追缴、冻结赃款合计538万余元。有业内人士认为,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高发势头,打击只是一个手段,要从源头上预防该类案件的发生,尤其要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提高防骗意识、识骗能力。也就是说,防骗要做到“三不要”。
  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甜言蜜语、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
  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尤其是涉及到网银业务的,要格外小心。据公安机关所作抽样调查统计,从受害者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超过70%。因此,中老年人和妇女同志要格外引起注意。还有一些公司财务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群等,在汇款、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的账户,不要让不法分子得逞。
  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
  挽救措施
  拨银行客服及时终止交易并报警
  当事主发觉上当受骗后,不要心存侥幸,应当迅速终止交易、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及时终止交易的方法如下:
  1、拨打95516(中国银联客户服务电话)。
  2、立即拨打诈骗账户归属地银行的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诈骗账号,重复输错6次密码就可以快速止付,时限为24小时,以此防止损失。
  3、为防止诈骗账户进行网银操作,可进入该账户银行网银界面输入诈骗账号,重复三次输错密码就能使诈骗账户快速止付。
  4、报警时请受害人携带涉案的电话号码、短信内容、网络地址、银行账号及卡号。
  最新46种电信骗术大起底
  网银转账要思量 大额汇款要谨慎
  1、利用任意显号软件诈骗
  不法分子使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公、检、法”等机关工作人员随意拨打电话,犯罪嫌疑人以受害人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等理由,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恐吓,诱骗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防范: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办案是要同本人见面的,不会以保密为由不让当事人核实相关情况,更不会让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2、网络购买、退订火车票、打折机票
  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火车票和低价折扣机票等商品信息,要求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网上购买火车票、机票等一定要在正规网站、通过合法程序购买。
  3、冒充军人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部队后勤部门的军人给受害人(一般为货物经销商)打电话,称急需一些奇缺货物,并告知货物“代理商”(犯罪嫌疑人同伙)电话,让受害人先行进货,等受害人与“代理商”联系之后,“代理商”再告知“厂家”(犯罪嫌疑人同伙)电话,“厂家”以需要交订金、先付货款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对不熟悉的代理商或厂家,一定不要轻易给对方打款。
  4、电话欠费诈骗
  嫌疑人冒充电信局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实施诈骗。
  防范:要向相关部门当面核实。
  5、虚构“购车、房退税”诱导事主到ATM进行转账操作
  嫌疑人以国税局或财政局工作人员的名义联系事主,谎称事主可享受购车(房)退税,诱导其到ATM机进行假退税真转账的操作。
  防范:无论对方以何理由都不要转账、汇款。
  6、假冒汇款或催还借款名义进行诈骗
  嫌疑人先发送诸如:“您好!请将钱汇到某某银行(或其他银行);账号:××××××,谢谢!”之类的短信,事主往往因粗心大意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即按要求汇款。
  防范:一定要先核实账户。
  7、虚构股票个股走势的诈骗
  嫌疑人以某某证券公司的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的方式散发虚构的个股内幕消息和个股走势,实行会员制,按照会员等级收取一定费用,若指定的个股走势碰巧吻合,则再以索要咨询费并许诺继续提供个股内幕消息或走势的方式实施诈骗。
  防范:不要轻信内幕消息和预测个股走势。
  8、虚假低息贷款诈骗
  嫌疑人针对需要小额贷款的群体,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报纸广告等方式发送虚假消息,一旦有事主与其联系,则以收取贷款人保证金、利息等名义骗取事主钱财。
  防范:要通过正常、合法渠道进行贷款。
  9、虚构绑架事实的诈骗
  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被其绑架,从而骗取事主钱财。
  防范:不要惊慌,要马上核实情况并报警。
  10、以“假车祸或摔伤住院”为名的诈骗
  嫌疑人利用事主子女上课(或上班)手机关机期间,冒充医务人员或学校辅导员等身份骗钱。
  防范:可以给医院或学校打电话核实。
  11、事先录制QQ视频,诈骗QQ好友钱款
  事先通过盗号软件和强制视频软件盗取QQ号码使用人的密码,并录制对方的视频影像,随后登录盗取的QQ号码与其好友聊天并借钱,从而诈骗。
  防范:要给当事人打电话或通过其它方式联系对方核实。
  12、发送虚假招聘广告诈骗
  嫌疑人以招聘业务员为名,发布虚假广告信息,事主一旦与其联系,便以收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要核实企业是否注册登记,不要轻易转账。
  13、发送预测彩票信息诈骗
  通过互联网散发虚构的预测彩票(六合彩)信息、实行会员制,通过注册会员,预测中奖号码,收取会员费、保证金、税金等实施诈骗。
  防范:彩票信息是不可预测的。
  14、发布敲诈勒索的信息实施诈骗
  向手机用户发布“若不想血光之灾”、“如不将钱汇到XXXX账户,卸掉你的大腿”等内容信息,事主因害怕汇钱。
  防范:遇到此类情况要报警。
  15、ATM机虚假告示诈骗
  不法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使银行卡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资金。
  防范:要通过银行的客服电话咨询,任何时候都不要透露银行卡密码。
  16、假冒司法机关诈骗
  接到“司法机关”来电,声称事主涉嫌洗钱等不法交易,要求你将资金转入其指定的安全账户。
  防范:司法机关核实案件是会和本人见面的,不会要求转账、汇款。
  17、以销售廉价违法物品为诱饵
  发送短信内容为“本集团有九成新走私车(奔驰、宝马、奥迪等)出售,另低息贷款、防身武器。电话XXX。”
  防范:不要相信,不要贪图便宜。
  18、以寻求金融投资合作人形式诈骗
  信息内容以经营某企业寻求资金合作的形式,诱骗他人进行股份投资或引诱资金短缺急需周转的手机用户,诱导事主付息。
  防范:投资要谨慎。
  19、虚假银行卡消费信息诈骗
  很多人都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您于某年某月刷卡消费XXX元,将在账户中扣除……”如果您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咨询,那么您很有可能被冒充银联中心或司法机关的不法分子连环设套。
  防范:要与银行核实相关情况。
  20、网上和电话交友诈骗
  不法分子在网络和电话沟通中,以甜言蜜语迷惑受害人,以自己新开店铺让受害人赠送花篮等礼物为由,让受害人向其同伙账号内汇款。
  防范:慎重交友,不要轻易给对方款物。
  21、“未接电话回拨吸金”骗取电话话费
  不法分子通过诱使对方听歌或使用“呼通即停”手段诱使对方回电,“赚”取高额话费。
  防范:遇到陌生未接电话不要轻易回复。
  22、“丢卡”诈骗
  不法分子制作所谓的消费金卡,背面写有卡上可供消费的金额和联系网址、电话,并特意说明该卡不记名、不挂失。他们将这些金卡扔在一些大型商场、超市或其他中、高档娱乐场所的显眼处,如有人捡到卡,拨打卡上的联系电话或上网咨询,对方就要求你先汇款到指定账户、缴纳一定手续费进行“金卡激活”,然后才告知该卡可消费的场所,从而实施诈骗。
  防范:对捡到的一些不明卡片不要轻易相信其内容。
  23、邮寄包裹威胁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警察打电话,称有一个包裹签收人为受害人姓名,包裹里面有违禁物品,以协助办案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及时报警。
  24、办理高额度信用卡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打电话,以可以办理高信誉额度信用卡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信用卡办理不需要手续费,而且需要客户当面签订协议。
  25、网络婚介诈骗
  个体、婚介等通过网络、电话等通信工具大量散发交友信息,并促使“婚托”与人见面,见面后“婚托”以购物、订婚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正常的婚恋不会在短期内连续大额花费。
  26、网络购物诈骗
  嫌疑人在互联网或手机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要求先垫付“预付金”等。
  防范:网上购物一定要在正规的网站。
  27、利用合成照片敲诈勒索
  犯罪嫌疑人先将利用电脑事先合成的受害人在外过夜、进出娱乐场所等不雅行为的照片寄给受害人,再通过网络、信件、电话等方式联系受害人,以公开照片为名威胁受害人,进而实施敲诈。
  防范:不要有怕事的心理,要及时报警。
  28、网络测试银行卡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各种交友网站、工具中找人聊天,等熟悉以后以需要测试自己的信用卡、银行卡为由,要求受害人用本人的银行卡在网上转款1分钱,并给受害人一个网络转账网站,然后利用受害人网络信息不足和防范心理弱的缺点,引导受害人转款到指定帐号实施诈骗。
  防范:对此类信息不要相信,网上交友要慎重。
  29、冒充熟人、亲友、领导诈骗
  嫌疑人往往是以“你猜我是谁”“还记得我吗”等语言“套瓷”骗取事主信任),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防范:不要轻易相信,要核实清楚。
  30、冒充领导、上级机关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领导、秘书或上级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要核实清楚。
  31、医保卡异常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医保中心(医保局)工作人员打电话,称受害人的医保卡在外地异常消费,公安机关正在调查此事为由,将电话转接到所谓的公安部门接受调查。犯罪嫌疑人再冒充公安民警称受害人的医保卡涉嫌犯罪,诱骗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所谓的“安全账号”实施诈骗。
  防范:对此类电话不要相信。
  32、“高薪招聘”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通过群发信息,以高薪招聘“公关先生”、“特别陪护”等为幌子,要求受害人到指定酒店面试。当受害人到达指定酒店再次拨打电话联系时,犯罪嫌疑人并不露面,声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服装等费用实施诈骗。
  防范:不要相信,不可能有不见面就能通过的面试。
  33、假冒网络平台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建立假冒交易平台,受害人上当后,犯罪嫌疑人又以银行卡被冻结为由要求受害人打款解冻,继而实施连续诈骗。
  防范:在网上交易要选正规网站。
  34、网上加盟店铺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大肆发布虚假加盟信息,犯罪嫌疑人在受害人与之联系后,以收取加盟费、邮寄费、办理证书费、注册费、保证费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涉及网上的信息一定要在正规网站核实。
  35、冒充黑社会实施敲诈
  犯罪嫌疑人冒充“东北黑社会”、“杀手”等名义给受害人打电话、发短信,以替人寻仇 “要打断你的腿”、“要你命”等威胁口气,使受害人感到害怕后再提出“我看你人不错”、“讲义气”、“拿钱消灾”等迫使受害人向其指定的账号内汇款实施敲诈。
  防范:不要信,遇到此类情况要报警。
  36、“汇钱救急”诈骗
  犯罪嫌疑人首先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警察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款。
  防范:要马上核实情况并及时报警。
  37、中奖信息诈骗
  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防范:不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38、网络售卖收藏品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古币、纪念币等收藏品信息,一旦受害人与上述电话联系,即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不要在非正规网站购物。
  39、网络售卖“专利”药物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张贴广告、网络平台等方式发布各类所谓“专利”药物信息来诱骗受害人,一旦与其联系,即诱导其到ATM机进行转账操作。
  防范:购买药物一类的特殊物品更要留心。
  40、冒充房东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房东发短信,让受害人将房屋租金打到指定账户,部分租房受害人信以为真,将钱汇去后发现被骗。
  防范:收到此类的短信一定要通过电话和房东核实。
  41、有线电视欠费诈骗
  犯罪嫌疑人打电话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有线电视欠费。
  防范:要给有线电视管理部门打电话核实。
  42、考试加分诈骗
  犯罪嫌疑人给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打电话,称能够加分或透露答案,让受害人事先将好处费打到指定账户,受害人为尽早得到答案和加分,急切将钱汇至犯罪嫌疑人账户,后发现被骗。
  防范:国家的考试都是严密组织的,不可能有人提前知道题或违规加分。
  43、冒充收藏协会诈骗
  犯罪嫌疑人冒充各种收藏协会的名义给喜欢收藏的受害人打电话,称要举办拍卖会,询问受害人有无要拍卖的物品,如果有需先交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
  防范:一定要和相关管理部门核实。
  44、发布虚假卖淫信息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网上留下提供卖淫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卖淫服务。
  防范:不要轻信,关键是要洁身自好,不做违法的事。
  45、冒充赌场人员实施敲诈
  犯罪嫌疑人冒充赌场人员打电话,称受害人的家人在赌场输钱后向赌场借钱并向公安机关举报赌场,赌场被公安局查封,让受害人打款到指定账户赔偿损失,否则将对受害人及家人的人身造成伤害,受害人因畏惧,遂将钱汇到犯罪嫌疑人作案的账户上。
  防范:一定要与当事人联系,同时报警。
  46、提供低息贷款诈骗
  犯罪嫌疑人以建设银行的名义给受害人打电话、发短信,称可以提供免抵押、免担保低息贷款,一旦受害人与之联系,犯罪嫌疑人即冒充建行业务经理,要求受害人开办建行账户并开通网银业务,同时让受害人在账号内存入贷款总额度30%至50%的保证金,随后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向受害人提供建行贷款申请表格的页面,受害人在网页上填报内容时,犯罪嫌疑人即通过“木马”程序将受害人的保证金划走。
  防范:银行是不会办理此类贷款的,需要贷款一定要到银行部门面对面按规定办理。
     (原标题:凡陌生人打电话让“掏钱”, 你就要当心再当心)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芈月媚奴印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