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etymotic research新推出的er4sr/se535 er4xrr

下面是音特美工程师在head-fi上的答复和翻译:&br&:&br&&strong&Comparisons with the old models&/strong&: As most of you know, in the past the ER4S was the more accurate, lower sensitivity earphone. By lowering the impedance, the sensitivity improved, which slightly tilted the response. Because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dels was the impedance, it was easy to have a P-S converter cable that effectively turned an ER4P into an ER4S.&br&&br&和旧型号的比较:如你们大部分人所知,ER4S一直以来就是个准确度高,灵敏度低的耳机。降低了抗阻后,灵敏度就会提高,但频响就会稍稍改变。正因为抗阻是不同型号间唯一的不同,所以只要用上了P-S抗阻线就能很简单地把4P调音成4S。&br&&br&That's different in the new models. The new ER4SR and ER4XR are both 45 ohm earphones (and have the same 1khz sensitivity). They no longer share the same driver. The new ER4SR driver is *slightly* different than the old one (I'm not going to oversell that), but it hits our target curve a bit more closely and is about 6dB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old model, which we think is nice. The new ER4XR has basically the same response as the ER4SR except for an intentional lift in the low frequencies. While the ER4P tilted the response which gave the impression of a warmer earphone with a bit more bass, the new one is basically flat in the mids and the highs but has a bit of a boost in the low end.&br&&br&新型号的不同处:新的ER4SR和ER4XR都是45欧的耳机(灵敏度在1kHz之下也一样)。它们之间已经不再使用同一发声单元。新的ER4SR单元*稍微*和旧的单元不一样(个人以为就真是稍微而以),但是它更符合我们的目标频响,而且我们也很乐见它比旧型号的灵敏度高上6dB。新的ER4XR的频响基本上和ER4SR一样,但是低音的部分被调高了。ER4P的暖声和低音是利用调整整个频响来达至的,但是新型号的中高频则还是一样平顺,只是低音的部分被加强了。&br&&br&Because the drivers are different, there is no longer the possibility of a converter cable.&br&&br&因为发声单元不一样的缘故,以后用抗阻线调音的方式就不复存在了。&br&&br&&br&&br&分离式线材:我要澄清的第一件事是:我们已经不再将电阻设置在分线器上。我们保留了分线器圆柱体的设计主要是因为那已经是据有音特美特色的工业设计的一部分(再说,它也让我们有地方把我们的商标雷射上去)。所以虽说我们很乐意提供更换用的线材,你其实也并没有理由一定要用我们的线材.&br&&br&&p&&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from%3D1086k/bd_page_type%3D1/ssid%3D0/uid%3D0/pu%3Dusm%Csz%2%252Cta%2540iphone_1_9.3_2_6.1/baiduid%3D160D4437DE8BFF9F6F8FA2AEFB7BF54F/w%3D0_10_er4xr%25E8%%25E6%259C%25BA%25E5%25A4%25A7%25E5%25AE%25B6%25E5%259D%259B/t%3Diphone/l%3D3/tc%3Ffm%3Dalop%26m%3D8%26ntc%3D1%26srd%3D1%26asres%3D1%26nt%3Dwnor%26title%3D%%%E%%25u7F8E%%%%25u5C0F%2525u56DB%521%25u673A%25u5BB6%25u03%25u5927...%26dict%3D30%26tch%3D124.0.0.0.0.0%26eqid%3D8a54bd7e7a9d5wd%3D%26clk_info%3D%2srcid%53A%252522www_normal%52C%252522tplname%53A%252522www_normal%52C%A6%2xpath%53A%252522div-a-h3%57D%26tcid%3Diq4nnks2%26bdenc%3D1%26nsrc%3DIlPT2AEptyoA_yixCFOxXnANedT62v3IEQGG_ylG_D45o5ijva02JddsVzq6QH3GZpLPuW7_xBx-cTDfPjNul1UZaLdmtTp7j7ja91GQ5hTzZqdK5gAg2rz1UC9GxR7bcR2hrOoJH2N4UVpahB0FtAs_i1uhzQhacwXKu5vSvP7AYzXiYFaDqkrk2IBMTnfsYLzYcfffeDe&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tymotic_Research_ER4XR_IEM.jpg&i class=&icon-external&&&/i&&/a&&/p&
下面是音特美工程师在head-fi上的答复和翻译::Comparisons with the old models: As most of you know, in the past the ER4S was the more accurate, lower sensitivity earphone. By lowering the impedance, the sensitivity improved, which slightly tilted the response. Because the onl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dels was the impedance, it was easy to have a P-S converter cable that effectively turned an ER4P into an ER4S.和旧型号的比较:如你们大部分人所知,ER4S一直以来就是个准确度高,灵敏度低的耳机。降低了抗阻后,灵敏度就会提高,但频响就会稍稍改变。正因为抗阻是不同型号间唯一的不同,所以只要用上了P-S抗阻线就能很简单地把4P调音成4S。That's different in the new models. The new ER4SR and ER4XR are both 45 ohm earphones (and have the same 1khz sensitivity). They no longer share the same driver. The new ER4SR driver is *slightly* different than the old one (I'm not going to oversell that), but it hits our target curve a bit more closely and is about 6dB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old model, which we think is nice. The new ER4XR has basically the same response as the ER4SR except for an intentional lift in the low frequencies. While the ER4P tilted the response which gave the impression of a warmer earphone with a bit more bass, the new one is basically flat in the mids and the highs but has a bit of a boost in the low end.…
把自己的ER4SR里面的Certificate of Performance上传给大家看一下。把自己的ER4SR里面的Certificate of Performance上传给大家看一下。总体上来说确实可以称为比ER4B『更好』,更为自然的声音(这点在一些烧友看来可能是缺点)。声音是比ER4B更软,也更含蓄的,结象更粗一点,从这点上来说更像是大耳机了(和印象中的T1MK2风格比较接近)。透明度比ER4B稍低一点,回归到了正常理性的水准。这个耳塞我相信也会是非常成功的一个耳塞,尤其是对于前端是以5K以内的中小型国砖的烧友来说,这个耳塞基本上还是能够将ER4系列的精髓传达出来。ER4SR用自带的海绵套会有很神奇的变化,相比三节套反而更刺激了,这个和一般的海绵套截然相反,十分奇葩。不过我佩戴三节套比海绵套舒服多了,所以还是一直在用三节套。追求小四毒性的话可能还是小台式或者捆绑下面的ER4B更为合适。ER4SR依然是同价位(2K5)的『传奇品质』,但是贵得1K感觉不是特别有道理,所以我觉得性价比相比ER4B是有所下降的。
作为一个回放器材爱好者(我不喜欢自称发烧友,毕竟入坑花费很小,并且一直很克制),看到消息的时候我是非常高兴的,毕竟25年后,ETY终于更新产品线了。&br&然后赘述一下ETY的旧产品,在25年前的产品,er4s(S for standard)是全系列的原型机,p和b都是从此衍生,其中p (P for portable)是确实只是与s差了阻抗,不考虑“加了插头声音变化”之类的“玄学”因素,加官方阻线就可以变成s。而b是迄今为止无疑一款号称为人头录音工业监听使用所设计的耳机,是的,有且只有一款er4b(B for binaural)。er4b是唯一一款有16khz以上超高频的,为什么呢?因为16k以上可能对于ETY的大部分受众群是无效的,或者是认为不利于听力保护的(ETY的本质是听力研究机构)。而人头录音需要对超高频有着很明确展现,因此超高频部分被做出来了。而因为超高频的增加,使得本来听感就偏薄的er4系列变得更薄,加之阻抗高灵敏度不高,因此er4b也被“发烧友们”誉为最难驾驭的入耳式耳塞(实际不然)。因为我也是“调音师”,公司有做人头录音后处理的相关开发,最后发现需要的参考系是一款音色精准且超高频充足的耳塞,环顾一周,最后发现依然只有er4b能够胜任。&br&&br&关于新版产品,我是这么理解的,基于以下几点讨论:&br&1:阻抗统一为45欧,确实驱动性能较er4s有提升&br&2:换单元是必须的,但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ETY把他们做得和前作很接近,过去有不少耳塞频响与er4类似,例如舒尔的一部分,或者杰士x10,尤其x10的频响曲线几乎一模一样,但是高频部分失真很高,高到你没法听到正确的高频细节,可以说失真把高频“失掉了”,而ETY在全频域内的失真度是稳定且较低的,也就是说,sr和xr的单元一个是声音(频响)几乎一致的情况下失真度降低了&br&3:我实际听过了两款产品,并且看来网友贴出来的频响图,sr和xr的区别只在120hz以下,在120hz以下xr比sr抬高了3个db,这样做的结果是:①,这更接近“理论人耳听感曲线”,②:解决了audiophile市场诟病的低频不好的因素之余使声音听起来扎实还不至于让声音变闷,但是实际听感来说,sr声音保持了很好地通透度之余,细节和泛音的表现更美好,声音的质感也比旧的er4系列有明显提升,并且声音风格感觉健康良好。&br&&br&对比新款sr,我同时比的是final家的F7200,全球·真·最小动铁(没错,比x10还小了),声音也很好,音色自然细节丰富,但是价格不清楚,可以确定的是价格要高出很多。&br&&br&再考虑驱动条件,试听er4系列时我用的是音质完全算不上好的黑莓priv手机,而试听f7200的时候用的是ak380+amp,前端的差距可能超越了耳塞的差异,但却丝毫没有掩盖新er4系列的优秀,甚至说,连er4p都听起来觉得不好的前端,sr竟然听起来很好(温馨提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为一个回放器材爱好者(我不喜欢自称发烧友,毕竟入坑花费很小,并且一直很克制),看到消息的时候我是非常高兴的,毕竟25年后,ETY终于更新产品线了。 然后赘述一下ETY的旧产品,在25年前的产品,er4s(S for standard)是全系列的原型机,p和b都是从此…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Plant light wherever you go赵宇为作品 - Etymotic 音特美 ER-4P MicroPro入耳式动铁耳机测评报告 [Soomal?数码多]
Etymotic 音特美 ER-4P MicroPro入耳式动铁耳机测评报告
Etymotic音特美ER-4系列是动铁耳机中烧友最为喜欢的系列或型号之一,其中ER-4P、ER-4S和ER-4B在音特美设计时声音表现上略有不同。一般认为,ER-4P是ER-4S的低阻抗版,可通过加阻连接线来实现ER-4P对ER-4S的模拟但可能仍有不同;ER-4B是ER-4系列设计原型,高频更加明亮,而一般认为ER-4S和4P则是为了讨好普通用户和更适合大多数音乐在高频上做了一定修饰。而今天我们只有条件来做音特美ER-4P的测评。
在写文章之前去查资料才发现音特美竟然早在1991年就发布了ER-4系列耳机,不知道这是否是动铁单元从助听器受话器应用转向民用音乐欣赏耳机的代表作?在印象中,音特美几乎是我个人最早接触到的动铁耳机,大概在2002年刚工作时就在朋友处听过ER-4(具体型号不记得)和ER6i,当时手中音源也只不过是SONY的MD和一台松下的CT570 Discman,对ER-4干净但有些单薄的声音没有太深刻印象,也对动铁单元没有太多深入体验。
这次测评音特美ER-4P与当年有了很大不同,身边有了更多可选择的音源且比当年进步巨大,同时也有了一些动铁耳机使用的体验积累,但稍有遗憾的是只有ER-4P一款而没有同系列其他作对比,而加阻线由于时间关系还没有拿到,如果有必要我们会尽快补充加阻线+ER-4P的听感。
音特美ER-4P采用单个动铁单元设计,提供了多组海绵和三节橡胶套,音特美是做降噪和声学研究出身,在ER4系列上也格外讲究入耳式结构带来的降噪效果。摘掉ER-4P的耳机胶套可以发现耳机头部的导管相对较长,后部的腔体也相对较细,与之前我们测评的UE700和创新的In-ear2有些类似,而与多单元的TF10等就有明显不同。ER-4P在佩戴时比较讲究,无论使用海绵套还是使用三节橡胶套,都要相对非常深入耳道,从个人使用情况看,三节套佩戴时只有后侧一小部分露在耳道外可以用手触及。此时感觉与外界隔音效果非常明显,此时佩戴舒适度也相当不好。ER-4P使用可换线设计,在耳机后部可以与线材分开,耳机是两孔插座而线材是两针插头,与TF10的标准相比,ER-4P两孔之间距离更大孔径稍粗。不过我们竟将TF10的线材可以勉强插入ER-4P中,而ER-4P的线材因为较粗不能插入TF10耳机中。
经过我们对比,最后决定用乐之邦Monitor 02 US作为音源,在这里顺便说些题外话,经过这几个月来一些耳机测评我们发现Monitor 02 US在推动铁耳机时要比动圈耳机出色不少,主要是在高频表现上无论细节解析力、动态和瞬态都非常令人满意,而在推一些动圈小耳塞时,高频表现则不是最佳,例如SONY D50录音棒在高频控制力和动态上有一定优势、节奏坦克幻想曲在高频解析力上有时表现较好。当然其他方面,Monitor 02 US在低阻耳塞表现上仍是目前最好的PC音源之一。我们的ER-4P并非全新购买,估计使用时间也超过数百小时,不过从最近测评动铁耳机来看,动铁耳机的煲机作用要明显小于动圈耳机。最后,我们测评的参考对象将包括UE的TF10、UE700、创新 Aurvana In-ear2和创新Aurvana Air。
正如之前谈到ER-4P的佩戴,这相当重要,不能像普通入耳式耳机随便塞入耳道就完事,而要用力塞紧放好,这对声音的影响将非常大,当然这存在舒适度不佳的问题,不过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了。在以往大家对ER4系列评价中,整体声音干净,高频延伸非常出色是最为统一的观点。声音干净――这可以说是动铁耳塞相对动圈耳塞较大的优势,它可以在大声压下声音稳定层次极其清晰,但我们也不止一次谈到动铁耳机层次清晰但层次不丰富的问题,那ER-4P表现又在怎样水平?至于高频延伸出色,若只是与不同动铁耳机相比,似乎是有可比性的,但与高端动圈耳机相比,动铁单元似乎没有取胜的可能?
高频表现:ER-4P的整个声音的确干净,层次清晰,高频声音干脆,密度较好。与消费级或相对低端一些的UE700和In-ear2相比,声音密度、层次和结像ER-4P都具有明显优势,在弦乐表现上声音干脆、流畅华丽,但与高端动圈耳塞如Aurvana Air或B&O A8等相比,泛音细节相差很远,缺少真实的空气感,这点上ER-4P与目前我们接触到的动铁耳机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绝对完败于高端动圈耳塞。与TF10(泽丰传世线)相比,ER-4P高频与TF10整体水平相当,在高频向上延伸上也与TF10相当,没有明显优势。而TF10在中高频区要比ER-4P层次丰富不少,声音立体感强结像更好,声场纵向明显好于ER-4P。
整体来看,ER-4P达到了较高的动铁耳机高频的水平,如果TF10不更换线材那高频会明显弱于ER-4P(关于TF10换线高频变化参见《》[作者:]
),但ER-4P的高频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无论在声音密度、解析力、向上延伸、细节层次等方面,没有完胜其他动铁耳机的实力。当然与主流的UE700和In-ear2相比,它声音密度和层次会略好,但即便这样UE700和In-ear2在非大动态下高频的解析力甚至要略好于ER-4P也略好于TF10。
中频表现:ER-4P官方给出平直的频响曲线从听感上是比较可信的,但我们认为ER-4P最为不擅长的可能就是在中频尤其是人声上(我们在所有动铁耳机中,都点评人声表现明显不如动圈)。它的声音依然保持着动铁耳机相对大线条的音色,而ER-4P无论相对TF10还是UE700,人声会更加生硬一些。TF10的中频在动铁耳机中算温暖柔和的,且细节也相对较多,结像清晰准确,几乎没有颅内效应,ER-4P人声明显偏干,听年轻女声也缺乏美感,解析力相对一般,缺少人声所需的细节。而相对低端的UE700和In-ear2的人声层次则明显不如ER-4P和TF10,声音有些发混偏软。而与动圈耳塞如Aurvana air相比,动圈耳塞人声的泛音细节仍然优势明显,只是动铁的ER-4P和TF10的声音密度和层次更好一些,结像更清楚。
不过在除人声外,ER-4P的中频仍有不错的动态表现和清晰的层次,在交响乐中有相当干净的表现,整个乐队声音饱满有活力,这点听感上单从声音层次和大动态稳定来说ER-4P应该比TF10更好一些。但TF10声场和细节仍要优于ER-4P,乐队的结像和纵向的层次细节也明显好于ER-4P。但在中频偏低和中低频衔接区,TF10相对ER-4P开始声音不够清晰,有些略微浑浊。
低频表现:ER-4P的低频在交响乐中的表现最为令人称道,它的低频下潜其实比较一般,但解析力较好,对于交响乐中不算速度太快的低频,即便较大动态表现也稳定干净,只是量感有些不足。而TF10的低频则明显有些量感偏多,在交响乐中已经有些速度偏慢,稍显肥厚。但无论如何,动铁耳机在大动态低频、大声压低频表现上仍是动圈耳塞无法比拟。
声场与动态表现:ER-4P的声场相对不错,结像清晰较为准确,但有些颅内效应,纵向声场表现一般。与TF10相比,TF10的声场要出色不少,同时结像的准确程度要明显好于ER-4P。ER-4P在大动态大声压表现上,是一个典型的动铁耳机,它们擅长表现大动态大声压,却不擅长控制小的细节,这与TF10的表现基本一致。如果与TF10相比,ER-4P的低频量感较少,但控制力和层次要优于TF10。在这两方面,无论是ER-4P还是TF10,相对高端动圈耳塞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总体来说,ER-4P的高频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惊艳,由于目前我们最好只有动铁耳机TF10做参照,它的高频表现只与换线的TF10具有相当的水平,在高频延伸上并无更好的表现。而这两款高端动铁耳塞,在于最新动铁单元的UE700和in-ear2对比中,高频的延伸和细节可能还要略差一些。至于与高端动圈耳塞如Aurvana air、B&O A8或铁三角EC7相比,ER-4P的解析力、层次和高频延伸差距非常明显。
ER-4P表现仍是一个典型的动铁耳机的声音风格,声音层次相当干净,声音密度好,结像相对较好,可以承受大声压大动态,瞬态表现快速,尤其在大声压的高频上是动圈耳塞甚至普通动圈耳机、普通音箱都很难表现出这样的风格。但只要你对比过动铁和动圈耳塞就可以明白,与动圈耳塞相比动铁耳塞在中频和高频部分层次和细节相差明显,动铁耳塞丢失的细节较多,声音不够自然,ER-4P无一例外的包含这些缺点。若与TF10相比,在中高频解析力上还要稍差一些。
最后,在更多谈论一下动铁和动圈的高频。我们认为以Aurvana air、B&O A8和铁三角EC7等为代表的动圈耳塞,在高频解析力和层次上是绝对明显优于动铁耳机包括ER-4P的,那种细节的丰富程度完全是动铁耳机无法比拟的。但动圈耳塞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大动态下在较高高频部分的失真,这在ER-4P和TF10这样动铁耳机上基本不会遇到。相信喜欢动铁耳机的朋友,对这点也感受较深。但这种感受一直被描述成动铁耳机细节丰富是不正确的。举例来说,制作一段音乐只有动铁耳机可表现的细节范围,同时使用动圈耳塞,那动圈耳塞很难达到动铁耳机的密度、声音层次清晰程度以及瞬态速度表现等等。但实际音乐的细节,却要比现在我们见到动铁耳机表现出来得多,这点上就是动圈耳机和耳塞的明显优势。
音特美ER-4P目前售价在1600元左右,相信与高端的动铁耳机相比ER-4P的确不会因为是单个单元而具有明显劣势。但在高端动铁耳机中,它的表现也没有那么传奇。
本文的相关书签:
139402502040160
相关的文章
本文一共有 74 条评论
110.190.210.***110.190.210.***
114.222.207.***114.222.207.***
058.100.078.***058.100.078.***
124.227.192.***124.227.192.***
221.215.***.***221.215.***.***
113.200.070.***113.200.070.***
220.238.***.***220.238.***.***
120.086.187.***120.086.187.***
119.057.069.***119.057.069.***
183.132.236.***183.132.236.***
211.097.***.***211.097.***.***
117.059.220.***117.059.220.***
111.164.***.***111.164.***.***
提示本贴不可匿名回复,回复等级为:0 ,您现在正处在潜水状态
3030 为防止广告机贴垃圾,不得已而为之音特美的ER4系列如何
内容为广告/垃圾,我要举报!
特聘专家具有协助内容审核的特权
举报后内容将不能在前台展示
错乱举报会导致该权利被剥夺
选择举报原因&
已有1个回答
内容为广告/垃圾,我要举报!
特聘专家具有协助内容审核的特权
举报后内容将不能在前台展示
错乱举报会导致该权利被剥夺
选择举报原因×
音特美ER4系列有:ER4P ER4S ER4B 价格都样Etymotic根本专业音响厂家也并非专业耳机厂家而研究声学和听力保护主而样小公司却设计制造出了独特ER4系列耳塞发烧友所瞩目ER4总共有3种同版本缀分别S、P和B其ER4B专仿真人头录音(Binaural Recording)所设计由于种录音数稀少用途也有限;ER4S标准版本阻抗100欧姆ER4P则把阻抗降低27欧姆故比ER4S容易驱动特别适合随身听器材之用随身听用户我想ER4P好选择随身听推力较大也许ER4S也错
留下你的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ZOL问答堂
关注微信,随时随地解答您的疑惑
ZOL问答堂官方微博@ZOL问答堂
关注成功!该问题被回答后,将给您发送站内短信。
您也可以通过关注问答堂微信,及时获得您关注问题的回答。
微信关注问题方法“”分享Etymotic Research ER4P.
在交早前,其实对etymotic research的er4系列的耳机就产生很很大的兴趣。
原因是etymotic research在耳机发展历史可以说有点小历史了,同时etymoic research在hearing aid产品也算是大哥,就连我英国朋友的爸爸也知道。27年的发展历史应该算蛮久了吧…
er4系列的耳机其实早就在1991年被研发出来的,可说是20年都用同一款的设计,那当然driver也有些改变。
er4系列里头,比较出名的应该是er4s,impedance设在100ohms,一般没有amp的耳机发烧友大概也一定不想入手,所以er4p 就被研发出来了,设于27ohms,一般的随身mp3都可以推得动。但是er4s耳机的声音是出名精准,有人说过,要听准确的声音,就要er4s,当然er4p也不会差。所以er4系列也有很多音乐制作人指定被使用的。
这次简单入手,简单发表一下,图片也上几张。大家看看就好了。
盒子算有质感,但我觉得觉得摸上去还好,做工其实还可以更好。边边有点粗糙。
配件算是蛮多的,应该有的都附送了。
耳机做工我是觉得很不错,耳机接头线条比较粗大,但是比较不容易弄坏。
耳机本体的线条就很细,但是摸上去感觉比dba02更加耐用。
还有,这个3层式的耳塞也算是etymotic er4系列 重要的一环,非常柔软,舒服。
一下的分享文会加一些dba02的一些比较。
先说佩带。
我的耳朵应该属于比较挑剔的,很少耳塞可以舒服的坐在我的耳朵。以前有曾经用过meelectronic的,dba02的3层都觉得很不舒服,所以觉得我是不可能带3层式的。但是er4p的3层式耳塞竟然出奇的非常舒服,而且也很轻松的带入,隔音也很棒,至少就比dba02好。原本的海绵耳塞也不错带,但是比较喜欢3层的。还有,dba02和er4p的耳塞是可以交换使用的。
接下来是声音。高,中,低。
高音;我觉得高音非常棒。在同一首歌里的同一个高音你会发现er4p会比dba02更加有伸延感,这点做的非常的棒。而且也很透明,应该是太透明了,搞得高音有点太薄。dba02在高音里也算是强项的,当然很透明,很有穿透力。但是硬要比较的话,我会比较喜欢dba02。高音不会那么薄。
中低就一起说吧:中音和低音也算是足够的,撇开人声不提,单单听中高低音的话,er4p算是平衡的耳机。毕竟是用来mastering的。一开始听得时候会觉得低音好小,原因是刚从880/600转过来。但是听久候开始适应后觉得er4p的低音也不少。中音也算可以接受,没甚么特别。
音场,人声..........:er4p的音场算是小的。而且觉得非常的挤,听交响乐的时候会觉得比较没有现场感,震撼感也比较少,所以感动感就自然减少了。但是乐器分离感就很强,每个乐器都听得非常清楚。分辨率算是很高的耳机。喜欢听人声的话,我觉得er4p一定会觉得不错,每首有人唱歌的地方都会很棒,从128bits到320bits的歌曲都很棒。人声非常的被强调,但我觉得太过了,太抢了。人声靠的太近了,搞得背景的声音会被忽略掉了。觉得一首音乐太过单薄了,没有一体的感觉。dba02的音场远远比er4p来的大,辽阔。听歌也比较容易找到感动感,而且我觉得人声的距离刚刚好,不太远,不太近,非常棒!
小终结一下。
我认为er4p是一个非常非常冷静的耳机,声音很薄,较少的感动。但是er4p也是出名现场感,但是我觉得那应该是“现场录音”的听感。不过说真的,听了几个小时后,结果我对er4p的声音上瘾了。
尤其是Diana Krall, Ella Fitzgerald的声音,哇,变得更加干脆,直接,就连喇叭的声音也非常直接,约听越喜欢!由于人声比一般的耳机更靠前,所以不能听很久,不然会有些难受。
之前有试听过ER4P,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竟然觉得声音颗粒很粗,
不过Kalvin大说不会,看来下次要找机会再去确认看看。
ER4P的线看照片和DBA差不多粗,不过实际摸起来会觉得很耐用,
可能是材质偏硬的关系吧?(DBA算软Q)
ER4P人声向前这点,我觉得很像SM3+随身耳扩的感觉,推得太前面,听久我觉得有压迫感。
不过这只也是名机,期待Kalvin大再发觉更多ER4P的特色和优点!!
Schiit Valhalla & Asgard, Hifidiy mini usb dac, Mystify, DT880/600ohm, FA-003, H
ER4P是我很想入手的耳机
无奈他长相"太特别"配戴也没有很舒适,偏偏我又是外用居多...让我迟迟没入手
我看过不少对ER4P的心得,每一个都是赞不绝口
最主要的是看不少人说他的声音似乎还没有其他耳机可以取代
之前看国外的比较文就有提到DBA的高频是可以跟ER4拼的...看来所言不假
ER家的耳机走向就是清澈通透,跟DBA偏中性的表现比较不同...各有特色
不过ER家的耳机就是音场太小...听大编制除了挤还是挤,还有人声太近...比较没办法开很大声
昨天刚好也在AA收了一支2008年的ER4P,真的是相当干净的声音,原本听不出MP3与无损的我,也因为ER4P而分辨的出来了,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kalvinhui wrote:
在交早前,其实对et...(恕删)没用过 eymotic research 以前用 Shure E2c 现在用 Ultimate Ear 700. 跟这只比不知道怎样
seven1849 wrote:
之前有试听过ER4P...(恕删)
嗯,er4p摸起来的确感觉比较耐用,发现编织的比较紧,dba02比较松,所以会觉得dba02比较脆弱。
还在寻找优和缺点。
sealifes wrote:
之前看国外的比较文就...(恕删)
如果就听高音的话,我觉得er4p高音比较有伸延感,尤其女声高音真的很透,做的非常棒。
其实我觉得dba02也是在行于中高的,dba02的高音就很棒了,也一样有穿透力,只不过er4p是在太强了。
人声真的太近了,开始听的时候会觉得蛮有特色的,一些人声较远的录音马上会变好起来,而原本就很近的歌曲就真的在你耳朵边唱歌一样。但听久后会觉得不舒服。
伟立 wrote:
昨天刚好也在AA收...(恕删)
哈哈~分辨率真的会吓一跳!比dba02更加的干净。
BamBamBam wrote:
没用过 eymot...(恕删)
我拥有se102,但是声音是不能跟er4p和dba02比较。有机会听一听你就知道了。分别还蛮大的。不骗你!
UE700主要是整个声音比较像"一般"耳机
双单体感觉range比较广
但是个人觉得比起ER4调音还是有一点点小唐突
不协调或者是小刺的机率比较高
我是一副ER4S吃了七,八年
大部分时间没有耳扩推,其实还好
中间还换过线,试过ER4P
但觉得4P没有4S干净又换回去...
iPod推出之前的年代,没几副耳机可以这么隔音 (甚至可能只有这么一副)
我倒觉得这是ER最大的贡献耶,多过音质
昨天不小心到了X达听了ER4P的升级线,真的有感觉到明显的不同,已经惊讶于一颗小小的单体能发出这样的美声,没想到线的改变也是相当的明显,一整个中频的厚度溢了出来,低音量更大质却没变,重点是高音并没有太大的损失,依旧干净清亮,我试的是4S的升级线,因为他们4P刚好没货,刚好找个理由离开...哈哈
顺便分享刚刚拍的...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不死的经典传说
虽说是不死, 但还是希望音特美
能研发更利害的声学产品
如果觉得人声太刺激换海绵
会不会比较改善
期待楼主的分享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r4xr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