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音质最好的手机会跟不上?

耳机为啥不好听 解析提高音质的小秘密
很多朋友在选购耳机时常备一些参数弄的头晕转向,也有人问到底是高阻抗耳机好,还是低阻抗耳机好?其实,就算是内行人来说,也不易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耳机为啥不好听 解析提高音质的小秘密问题:我的耳机“肿”么了?那天评测室的Mr.wang 忽然抓住编辑的身体一阵摇晃,说编辑给他推荐的AKGK240MKII耳机有问题,属于质量不合格产品,找到商家说产品没故障还不给换……编辑一阵莫名奇妙,把耳机接到自己的台式电脑的外置声卡上听了一下,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仔细追问下才明白原因。原来Mr.wang 买的AKG K240MKII头戴式大耳机的阻抗有55Ω,他用的音源是个非常小巧的XX牌U盘型MP3。这个小东东配合高阻耳机使用,就出现了音量开到最大,耳机声音还是很小的情况,且低频弹性欠佳,整体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典型的奔驰外壳配夏利发动机的例子,前端设备与耳机不匹配,简而言之就是MP3推不动耳机。 小MP3推高阻耳机比较吃力我们的惯性思维是买产品的时候看一看它的参数,“阻抗”这个参数基本上在任何一款产品的包装上都能找到它的影子。那么到底阻抗的数值代表什么意思,下面编辑就给大家来简单讲一讲。分析问题:阻抗与推力的关系首先和大家介绍两个概念,到底什么是耳机阻抗,什么是推力?我们通常说的推力,是指音源的最大不失真下的输出功率。比如,一般MP3的推力是固定的(就像Line out),音量的大小与之无关。这就像是某汽车的最高时速是100公里/小时,你踩踏油门的深浅只是速度提升的快慢而已。 耳机参数很重要耳机的阻抗其实很好理解,就是耳机交流阻抗的简称,单位是欧姆。一般来说,阻抗越小,耳机就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常见的听音设备通常来讲,体积小巧的便携式MP3推动阻抗为16欧姆的耳机毫无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索尼的随身听产品原配耳机,从上个世纪经典的MDR-805、MDR-808到现在的MDR-818均为16欧姆阻值的小型耳机。经过我们实际体验后发现,便携式小MP3即便是推动阻抗为32欧姆的耳机也毫无压力,但是超过这个阻值的产品就容易出现声音小、低频混乱、高频缺失、音场减弱等情况发生。建议大家在挑选耳机之前,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设备,不给力的话就不要买太高阻抗的耳机。问题:耳机阻抗越大就越好吗? 图中的小MP3音量已经开到最大了,但耳机的声音依旧不算大耳机的阻抗是随其所重放的音频信号的频率而改变的,一般耳机阻抗在低频最大,因此对低频的衰减要小于高频的。对大多数耳机而言,增大输出阻抗会使声音更暗淡更浑浊(音源推力不足的情况下)。这其实很好理解,在表现低频信号时,要把耳机的振膜完全震动开来才能有低频效果出现,因此大家在使用耳机时感到低频效果不足时,很可能是已经达到了播放器的推力上限。 小MP3搭配低阻耳机以编辑的使用经验来说,iPod、手机、较大功率的随身听播放器在驱动50欧姆以下的耳机是基本无压力的,所以各位网友选购耳机时应注意产品的阻抗在16-50欧姆范围内即可。分析问题:为啥高阻抗耳机音质好?高阻耳机可以简单理解为高灵敏,低电流的耳机,在整个耳机/功放系统内,不同频率的声音的阻抗是不同的,耳机阻抗越高,受音源内阻影响就低,音质自然就好。 不同的耳机应用于不同场合不同阻抗的耳机主要用于不同的场合,在台式机或功放、VCD、DVD、电视等设备上,常用到的是高阻抗耳机,有些专业耳机阻抗甚至会在200欧姆以上,这是为了与专业机上的耳机插口匹配。此时如果使用低阻抗耳机,一定先要把音量调低再插上耳机,再一点点把音量调上去,防止耳机过载将耳机烧坏或是音圈变形错位造成破音。当然,阻抗越高的耳机搭配输出功率大的音源时声音效果更好。 最佳搭配对于各种便携式随身听,例如CD、MD或MP3,一般会使用低阻抗耳机(通常都在50欧姆以下),因为这些低阻抗耳机比较容易驱动,很小的电流就能把耳机的单元驱动起来。此外,还要注意灵敏度要高,对随身听、MP3来说灵敏度指标更加重要。编辑建议:按自己的需求选择产品 合理搭配很重要
一般来说播放的音源在一定的情况下,阻抗值越小,耳机就越容易被驱动,声音也就越大。而高阻抗的耳机对播放器的要求是一种挑战,播放器能否驱动耳机的动力,被我们称之推力,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些体型小巧的随身听设备提供很大的推力。所以,若出现在使用耳机时,有明显的音质混浊、高频缺失、音量不足的情况时,这多半是播放器推力不足所导致。所以,在购买耳机时,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先看一下自己的播放设备能驱动什么样的产品,然后再考虑使用何种耳机产品。  
(本文来源:IT168
参考价格:¥3688
参考价格:¥5400
参考价格:¥5499
参考价格:¥19999
跟贴读取中...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数码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9247条
评论3584条
评论1882条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查看: 3185|回复: 38
在线时间413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2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4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2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4 积分
经验286 点
金钱281 ¥
这就是所谓的调校了! 不同的DIY者会弄出不同声色的作品,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就能手到擒来地调校出不同的声音 ...
shinyue 发表于
& & 同,大厂注重调校,大部分DIY玩的是指标。大厂调校出来的接近监听设备音乐大师的听感,大部分DIY接近个人的听感。关注不一样,一个用来挣米,一个用来费米。
在线时间413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2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4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2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4 积分
经验286 点
金钱281 ¥
音乐大师都是用监听设备来制作音乐,那么大厂必须按监听设备的标准来设计音响,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重放还原音乐大师的音乐场景。
在线时间744 小时
阅读权限50
论坛游民, 积分 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论坛游民, 积分 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6 积分
每一个零件都会影响音质的。
一堆芒果 发表于
还是调试更重要,零件品质对音质的影响,人耳很难听出分别。
在线时间309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 积分
经验328 点
金钱316 ¥
个人感觉噪声分为静态噪声和动态噪声,对应的线路板设计方法也不近相同。
静态噪声就是大家说的,输入短路,音量开最大,听喇叭的声音。对付静态噪声的线路板设计主要注意两个问题:电源去耦和接地处理,很多大侠采用单点接地地方法,效果应该不错。
动态噪声就是真正开声的时候,由于输出的大功率、大电流在电源线和地线上传输,导致地线的动态压降可能被引导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形成干扰和噪声。此时,电路板设计的原则应该是针对电流的流向和大小来规划线路板、电源之间的连线,并处理电源去耦和接地方式,力争将此干扰降到最低。
在线时间309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 积分
经验328 点
金钱316 ¥
自己顶一下,各位大侠在调音方面能否赐教?
在线时间1663 小时
阅读权限50
论坛游民,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论坛游民, 积分 16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6 积分
经验164 点
金钱159 ¥
本帖最后由 subb 于
22:38 编辑
纯属瞎yy,君不见sony,先锋,建武多少音响移师马来,越南。难道是全部工人都过去?肯定是图纸设备过去,有谁说那些音响只能扔了填海?事实上马来,越南的产品根本好于国产堆料王,市场已经验证了。国光代工无数,有谁可以不看屁股直接指认哪些喇叭是国光代工?bose早就移师墨西哥,不是照样在宝马奔驰法拉利上配置。大家都是猪除了lz?这个完全是唯价格论!
在线时间651 小时
头像被屏蔽
经验1127 点
金钱1075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953 小时
阅读权限10
经验1910 点
金钱1900 ¥
本帖最后由 甲壳虫-77 于
23:25 编辑
hjzhang6801
同样一款车,各人的成绩却大不相同,这也就是厂家并不怕其电路图被别人知道的原因吧。& && && &
这是为什么?
答:在激烈烈的讨论中,对我们提高水平有很大帮助 !
在线时间953 小时
阅读权限10
经验1910 点
金钱1900 ¥
这就是所谓的调校了! 不同的DIY者会弄出不同声色的作品,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就能手到擒来地调校出不同的声音 ...
shinyue 发表于
站在一定高度,往下瞧的老烧!学习!支持!
在线时间775 小时
阅读权限70
侠之大者, 积分 1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1 积分
侠之大者, 积分 11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41 积分
经验1159 点
金钱950 ¥
本帖最后由 liustar 于
23:31 编辑
不要说得那么神话,那么难!掌握了真实原理就可以了,配对调试好三极管就可以了!其他的影响统统都是浮云!
除了三级管,和大环路深度负反馈!其他的影响如:电阻、电容、线材、线路的排版、变压器、机箱!!!!!都统统是浮云浮云!
在线时间309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 积分
经验328 点
金钱316 ¥
不要说得那么神话,那么难!掌握了真实原理就可以了,配对调试好三极管就可以了!其他的影响统统都是浮云! ...
liustar 发表于
& & 呵呵,拿住一个电路认真做一年,肯定收获会很大,个人认为从大方面向小方面做比较好把握大方向。
& & 1. 电路结构和电路的工作状态;2. 电源;3.电路板设计;4. 关键元器件。
& & 个人看法,呵呵。
在线时间844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3 积分
经验367 点
金钱365 ¥
本帖最后由 钓鱼听音乐 于
23:41 编辑
hjzhang6801
不同的电容放电速度有区别的(不同品牌,容量),市电的频率是50hz给电容充电,而音乐的低音最有震撼感的在100hz左右,也就是说电容要用100hz频率大电流放电(高音电流消耗小)大电容也做不到绝对稳压(电源电压的波动大小可调的。变压器的大小,电容的容量及充放电速度对电压的波动有决定作用),也就是用开关电源听音乐发硬的原因,开关电源用100khz的频率给电容充电,而且本身的电压监控时间就3n秒(开关电源都有50%左右的电压储备对付大电流输出)。用开关电源高保真 不好听
& & 高手换电容,菜鸟 给音乐加料,好像叫偶次谐波(bbe就是专干这个用的),不出错误的话,电路本身的保真应该问题不大的。电源电压的波动是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有小失真(非线性的失真),弄好了是让人喜欢的,能让音乐更动听。有点象唱歌时的颤音,多了不好听,没有又不好听,能唱好的都是歌唱家
在线时间309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2 积分
经验328 点
金钱316 ¥
回复&&hjzhang6801
不同的电容放电速度有区别的(不同品牌,容量),市电的频率是50hz给电容充电,而音 ...
钓鱼听音乐 发表于
& & 开关电源在功放中应用是比较困难的,主要是因为大侠说的那样,开关电源反应快,反映到声音上就是速度快,呵呵,容易造成高音发尖的问题。这时候就得学习中医的方法,用料分为君、臣、佐、使,把速度降下来才好。
& & 另外,开关电源的低频本人真的很喜欢,这是个人喜好吧。
在线时间844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3 积分
经验367 点
金钱365 ¥
本帖最后由 钓鱼听音乐 于
00:17 编辑
hjzhang6801
是啊,生猛有力。高音应该是那个谐波的问题(好像偶次谐波对高音的影响比较大),我是加bbe听。改分频器麻烦,改电路更麻烦
在线时间2295 小时
阅读权限70
侠之大者, 积分 13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5 积分
侠之大者, 积分 13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5 积分
经验1395 点
金钱1386 ¥
玩hifi,勿妄自菲薄,也勿妄自尊大
在线时间5461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罗宾汉, 积分 53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6 积分
罗宾汉, 积分 53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6 积分
经验5394 点
金钱4886 ¥
阅历浅薄,心得不多,纯粹学习
在线时间6752 小时
头像被屏蔽
经验14228 点
金钱14167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844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3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3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3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3 积分
经验367 点
金钱365 ¥
本帖最后由 钓鱼听音乐 于
09:01 编辑
天天潜水,受益匪浅。也就是自己的一点感受而已。
& & 前级都用稳压电源,而且用很夸张的牛,前级是不能有失真的。前级运放电源并的几个不同容量的电容,还是放电速度的问题,满足不同频率对电源的要求(避免电压的细小波动,电源电压的波动直接影响输出电压)。直接用开关电源简单,速度够快电压够稳。问题是太简单了就不值钱了。
& & 后级都用大牛,大电容。电压也够稳。关键是充放电频率,用超大的牛,换电容一样会影响声音用,换大容量的低音足了,高音会暗淡点,加小电容103,104,332等(同容量的多并联点,后级是需要的电流的)不同的容量影响也不一样的,加不好就会太亮。& &&&
& & 开关电源换多少电容都没用喜不喜欢就一种声音(电源得够大)
& && &有条件量下正常播放音乐时电源的滤波输出波形,播同一首曲子,多量几种功放的对比下调音就简单多了
& & diy用的零件,电路板也都是大厂生产的,布线有直刻的,选零件到最后检测diy也一样有弄的,唯一不标准的就是牛,不同铁芯,不同的匝数,不同的功率,用在相同的电路。。。。。。
在线时间1570 小时
阅读权限70
注重品质 服务客户
侠之大者, 积分 10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8 积分
侠之大者, 积分 10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8 积分
经验1052 点
金钱1012 ¥
其实晶体的放大系数(跨导)对电路影响很大,进而影响到音质,仿制时没考虑到就会有不同的效果了;线路带来的分布参量(电容电感)差异也造成电量的变化。
另外天气气候以及环境 人的心情同样影响到我们的音质----我发誓这是真的!
Powered by在耳机相同的情况下,电脑的音质会比不上 CD 机吗?为什么?
来源:互联网
【假定用同样的CD。这是硬件问题还是软件问题?如果是软件问题,为什么电脑上没有专门的播放器?】
首先,电脑的音质是否比不上CD 机?这个不一定,CD 机虽然在外观上和电脑大相径庭,但是其结构基础是一致的,电脑当中的 CPU 就相当于 CD 机当中的专用运算处理芯片;电脑中的光驱就相当于 CD 机当中的转盘系统;电脑中的独立/集成声卡就相当于 CD 机当中的 DAC 和 功放电路。有人会问电脑当中的功能太多,CPU 忙不过来,是否会导致播放音质恶化?这个大可不必担心,因为从软件上来看,操作系统的「分时复用」技术非常成熟,而且通用 —— 即使是你手上的 MP3,也采用了这项技术,想想就明白了 ——
MP3 是如何做到一边选择歌曲,看电子小说,玩游戏,一边播放音乐的?从硬件来看,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百度一下「锁存器」,正是这个器件使得播放音质与 CPU 同时在进行多少工作几乎毫无关系。有人会问 CPU 与 CD 机当中的专用运算处理芯片有何区别,其实区别还是比较大的,CPU 的功能仅限于通用运算,但是 CD 机当中的专用运算处理芯片则集成了更多的功能,比如可以将 DAC 和 ADC 单独拿出来放在专用运算处理芯片上,而最新的 iPod shuffle 播放器的专用运算处理芯片甚至几乎将该播放器的所有电路均集成在了这个芯片的内部,外围除了一些必要的电阻,电容以外再也不用其他元器件。那么电脑和 CD 机的播放音质区别在哪里?应该说,如果从公平到理论高度的层面上看,二者在数字信号处理阶段输出的音质没有区别,但是到了模拟信号时,会有一些区别。什么是数字信号?什么是模拟信号?如果拿一首钢琴曲来说,记录在琴谱上的音符就是数字信号,将这首钢琴曲用钢琴弹奏出来的就是模拟信号。对于琴谱来说,节拍多少,每个音符的音高多少,哪里该延长,哪里该休止都记录的清清楚楚,但是当钢琴师在演奏时,肯定难以保证一切都按照琴谱来弹,这里我们且排除钢琴师是在按照自己的感情来诠释这份琴谱,但是弹奏出来的音乐相对于琴谱来说,必然会存在失真 —— 按照琴谱来弹奏过程中引起的失真,就是刚才谈到的,从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之间的失真,这也是电脑和 CD 机播放音质之间区别的由来。那么,为什么说电脑和 CD 机在数字信号方面的音频信号质量没有区别?因为 CD 上面存储的内容是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什么?数字信号就是 0 和 1 构成的序列。0 就是 0、1 就是 1 ,无论是从光驱上读到硬盘中,还是从网络上下载到电脑里,这样的序列都不会改变。大家简单想一下,如果一个文件在传输过程当中 0 和 1 出现了错乱,会是怎样的情况?这意味着,你将一副图片传到网上,发现这幅图片的内容完全不一样了;你发一封邮件给别人,结果那个人收到的邮件中一般内容正常,另一半内容却是乱码;你将自己的一篇文档从 C 盘复制到了 D 盘,结果里面的文字全部错乱……按照 CD 音频格式的统一规范《红皮书》制定的标准[1],简单地理解就是 —— 大家有注意到播放音乐时音箱的鼓膜在不停地振动么?将一秒钟平均分为 44100 次,然后每经过 1/44100 秒,测量一下此时鼓膜的位置,将其转化为由16个要么是 0 ,要么是 1 的数字组成的序列,这样每秒钟就会得到一个由44100 x 16 个 0 或者 1 构成的数列[2],而因为这个序列已经记录并约束了鼓膜在该时刻下应有的位置,可谓是最严格的「乐谱」。而一份「乐谱」的记录和复制,传递过程又怎么会受到 jitter 的影响?「 jitter 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可谓是「资深烧友」忽悠新烧友的万古长青的法宝,但是如果现在回过头来总结,在模拟音源的 LP 时代,LP 唱片的转速确实对播放出的音质有很大影响,因为模拟音源的播放过程就像一首钢琴曲从唱针上一步步走到喇叭口,移动地忽快忽慢确实会导致较大的失真;但是,在数字音源的 CD 和 MP3 时代,唱片上的内容已然变成了乐谱而不是直接被记录下的钢琴曲,传输地忽快忽慢并不要紧,只要不会对乐谱上的记录造成影响就行 —— 你要问为什么我确定肯定没有影响?想想看,同样的一张纸,上面写程序代码,可以让你从光盘上正确地安装一个操作系统;上面画图,可以让你从光盘上拷贝出完全正确的一张张图片而不必担心存在失真问题;那么为什么同样是用 0 和 1 代码写成的「乐谱」,从光盘上拷贝出来就会有各种问题?如果不去指出这些「资深烧友」的错误,就只能继续看着他们污蔑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技术人员、专家[3]。对于 jitter 引起的影响,总结一下,就是 —— jitter 确实无处不在,但并非无所不能。在数字音源时代,至少在纯数字信号处理阶段, jitter 对音频信号质量不会造成影响。如果做一个比喻的话,在模拟音源时代,从音乐家演奏出音乐,相当于整个录音过程开始,录音仿佛开着车走上了一条乡间小道,录音阶段,播放阶段,一直都在这条小道上跑,这辆车则一直在老化——但是在数字音源时代,工程师在从录音阶段到播放器的数模转换器输出这一阶段铺上了高速公路。虽然这辆车仍然需要上高速,下高速,但是在高速公路上,这辆车可以保持原样,一直开下去。而这条高速可以是 CD 光驱,可以是硬盘,可以是网络。接下来,电脑和 CD 机的音质区别具体受到哪几方面影响?上文已经反复强调过,从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之间的失真,是电脑和 CD 机播放音质之间区别的由来。从数字信号输出时,这样的 0 ,1 序列依然还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最终为了将这一信号变成真实的声音,我们还是要将数字信号重新还原成模拟信号。这一过程由数模转换器(DAC)来完成,而数模转换器在转换过程中,则会不可避免地受到 jitter 的影响 ——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对抗 jitter 带来的失真时,CD 机对比电脑来说并没有任何的优势,CD 高档转盘能集成在电路板上的高档晶振,独立声卡也一样可以集成,因为这两者可以通用;此外,该处对于 jitter 引起的失真的讨论仅限于对部分「烧友」高端言论的驳斥,事实上,jitter 能引起的失真相比其他由电路本身产生的失真要小得多,以至于可以将其带来的影响忽略掉。比起 jitter 能带来的音质上的影响,放大电路带来的影响明显更大一些。由于放大电路元器件自身的技术限制,对于数模转换器输出的信号无法做到理想的线性放大。而在这一方面,高档的 CD 转盘或可以战胜电脑——因为高档的 CD 转盘可以拥有更大的空间来安置放大电路,静电隔离也可以做得比安置在机箱当中的声卡更好。但这都是针对数千元及以上的高档产品来说的,对于便携 CD 机来说,为了延长其因为电池供电而带来的可怜的续航时间,提高放大电路的性能并不是首要的目标 —— 首要的目标是如何降低放大电路的功耗。而对于电脑来说,则完全不用考虑功耗的问题 —— 当然也不能说一点都不用考虑(没人会疯狂到在电脑声卡上搞一个纯甲类功放),但是相比便携设备,电脑的输出功率比它们更高这一点是肯定的。因此,说千元以内的独立声卡音质可以「秒杀」同价位随身 CD 并无不妥之处,同价位的 CD 转盘 ... 呃,我不太明白,请问您是在说 VCD 吗亲?最后,需要讨论一下,高档的 CD 机相对低档的 CD 机音质有提升吗?让我们返回最开始的问题,一定会有人有疑虑说,为什么一定能保证光盘上的内容能够 100% 正确地拷贝到电脑中?像很多有划痕的光盘不是就不可以么?确实,我们少考虑了一个因素,就是对于已经有严重的物理磨损的光盘来说,真的确实会存在读取上的困难,而对于质量很差的光盘来说,读取错误也是很常见的问题。虽然这种情况对于正常磨损的光盘来说很少见,但是也不是没有。虽然 CD 标准在制定之初,已经设置了双重纠错机制,能够发现光驱在读盘时产生的错误并修复它们,但是依然无法保证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被正确还原。那么高档的 CD 转盘的价值体现在哪里?首先,正如以上所说,高档的 CD 转盘作为一个播放器的整体,虽然在数字音源阶段与电脑差异不大,但是在转换成模拟信号过程中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在读取有严重的物理磨损的光盘时,高档的 CD 转盘因为其机械结构用料更加考究,设计更加稳定,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正确的信息从光盘中读出。但是还是需要认清一点,那就是相对于软件上的校验码纠错机制[4],机械上的考究用料和更优化设计所起到的作用几乎微乎其微 —— 要知道即使是读取一张正常的光盘,软件的校验机制每秒钟都在后台默默地发现并修正上百个错误,如果没有该机制的保证,CD 光盘几乎无法得到普及。从这个角度上讲,通过机械上的改进来提高读取质量较差的光盘的质量,顺便大幅提高产品售价,是技术上的需求驱动,还是商业利益上的运作考虑?我想显然是后者的成分更多。CD 光盘的纠错算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虽然其深奥程度并不高,现在的研究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当中就有讲到其原理[5],但是绝大多数「烧友」还是在凭借自己的想象来猜测 CD 的解码过程,甚至有「烧友」说,电脑光驱的纠错就是靠反复读取同一个位置,看读到「0」和「1」哪个多一些来判断这个位置是「0」还是「1」 —— 可悲的是,这种简单而错误的理解恐怕会博得绝大多数「烧友」们的赞同,真正能有几人能静下心来参透 CD 的解码过程,从而了解真实的 CD 纠错机制是怎样的?真正的音频领域专家和开拓者们设计出来的天才般的机制先被简单而粗暴地曲解[6],然后再披上一层风马牛不相及的外衣,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由爱好者们构成的论坛从交流真科学到伪科学横行,浮躁的发烧界就是这么样一步步地堕落下去。[1]
jack song:
同样音频文件情况下,一般的pc和CD应该差不多,如果PC用的是稍微专业的声卡,应该是强于CD的
很明确的说,硬件问题。一般的电脑自带声卡音质一般,如果单配一个不错的声卡,电脑音效可以很好。当然电脑还涉及播放软件以及音频文件质量问题,还有机箱,主板的品质也很重要,要不然声音会有底噪污染。
仅供娱乐。。。。。神棍的最爱不知道最近发什么神经,突然对HIFI有兴趣了,每天晚上都到各大音响耳机论坛闲逛, 别说还真的知道不少:玩音箱的瞧不起玩耳机的,玩耳机的鄙视电脑PCFI一族,每一族 还细分为音源,解码器、功放等细分类,业有专攻,玩线材也不少,一根好一点的音频 线要6999元,supra skytop ii,还是美金。最叫绝的是放置音响的设备的台面也很有说 道,一个好点台面上万元,更有甚者买台面不带脚钉,一套贵点的脚钉也几千元,asics casual shoes。即便都用最好的,还没有完事, 电源也很重要,必须还要上几万或十 万的电源净化设备,不是说:玩音响最后就是玩电源!
玩音响最后就是玩电源!是吗?!我觉得那太小儿科 了,在此不得不大声疾呼:玩音响最后其实就是玩电网!到这一步才算有点境界!本人 在这方面有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一下。 1)窃以为用火电的力度大点声音偏暖用水电的声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水电中以葛州坝的电音色最好 火电中以北仑电厂的电音质最好 因为烧的无烟煤的比例最高 2)同一套器材晚上8点到10点的时候音色就感觉有点偏冷 晚上11点之后声音明显偏暖 后来才发现高峰电用的是外省的水电 低谷电以本地火电为主 铁证如山!3)风力发的电层次感很差 听感朦胧听菜可妇司机的A大调B小调 音场明显收缩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 4)风力发电的单机功率在500w以下的音色都偏薄 电是三相和两相和音色关系不大 关键是平衡感三相电播放大编制的交响乐阵脚明显比两相的要稳!核电适合播放《终结者》之类的大片伴音
但遗憾水、火、风、核电都并在了国家电网上了 所以放什么声音都是混论一片 5)有位烧友为此从上海搬家到广州 声音好很多因为南方电网以大亚湾核电和两广水电为主 音响既有力度又比较清澈最近准备投资建设独立不并网的雅鲁藏布江水电站 高山雪原的天水将使音响脱胎换骨但可研报告遭到印度的反对 6)太阳能发电有何不同?声音偏向温暖,不冷,但是有点薄有个自翔为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 7)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国内最资深的耳机发烧友,一日试听铁三角AT-HA25D耳放配 AD2000耳机(隐形广告),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 水位又涨了”, 令在场其他烧友目瞪口呆!第二天果然报道山洪爆发,小丰满水电站 水库水位暴涨,buy clae shoes,达到1953年来最高水位!要知道辽宁电网只有1%的电 力来自小丰满!看不懂,不怪你!那是因为没有玩过HIFI音响! 我家一亲戚从广州迁到北京,他说宁愿用略微带点二氧化硫味道的火电,也不愿用核电,作出的饭有微量辐射。 而且他还发现,在广州用核电煲的汤,味道总是偏苦,原因就是微量核辐射破坏了营养所致,孩子长期喝这种汤,面黄肌瘦。 而到北京后,用火电煲汤,味道就好多了,营养没有被破坏,儿子也爱喝,不到两个月,面色红润了。
电脑音质不是一定会输给CD。还是要看硬件级别以及软件处理方式。毕竟,当今很多音乐作品,在制作过程中都是使用电脑的做编辑和监听工具。(这句话本人原意的正确解读是:如果可以用电脑编辑和监听,至少说明它也不是太差,不然做出来的作品也太不靠谱了! :D )一般来说和几个因素有关:首先是CD转盘的问题。由于音频CD在当初的设计中存在有缺陷,就是没有设计一个强大的纠错系统,并且它是以线性读取的方式。简单来讲,就是信号的时间点和信号本身没有「对位关系」,因此当机械和电气环境不同时,它可能在正确的时间点读取正确的信号,也可能是错误的时间点读取正确的信号,或者正确的时间点读取了错误的信号。不仅不同的转盘读取的情况不同,就算同一台转盘每次读取同一张CD的情况也都不同。这种读取方式的设计,是CD的两个最大缺陷之一!回到CD机和电脑的区别,CD机的转盘,和电脑CD-rom的转盘,在设计方向上是不一样的。前者追求稳定的机械结构,对读取速度要求不高;而后者追求的首先是读取速度,机械稳定性是第二位的,因为电脑的CD-rom主要用来读取数据光盘而不是音乐CD,而数据光盘已经改善了设计,增加了强大的纠错系统,所以不怕读错,读错也可以获得对数据的修正。这种差异性的结果是,CD转盘读取音乐CD时,获得的数据质量通常都比较高;CD-rom转盘获得数据质量比较低——读数据光盘内容它可以靠纠错系统来修正数据,但读音乐CD时它就只能直接输出错误的信号了——这是电脑播CD时音质不好的一个起点。但有解决方法,我后面会提到。数字信号处理过程的问题,诸如编码解码芯片的工作能力,传输失真(例如Jitter时基变异),系统工作方式(例如SRC采样率转换)等。普通CD机的信号处理过程,比普通声卡要来的简单和精准,所以音质会较优。但高级的CD和声卡之间差距就没有那么大。模拟信号处理过程的问题,诸如线路设计、屏蔽、供电情况等,以及元器件级别——不同级别的元件,其噪音、一致性、稳定性、失真、动态等都存有差距——还有就是与耳机等外部设备的匹配情况等。一般来讲即使是普通的CD机,在这些方面的考虑也都比普通的声卡要更充分。音色调校的问题。设计CD机的团队常常既包括了电子工程专家,也包括了机械专家、声学专家和音乐界人士。设计声卡的团队,大部分情况下是以电子工程专家为主。两种团队的成员对于音乐的理解,甚至设计目标,都可能也是不同的。这也导致的最终产品的声音风格不同。只能说是殊途同归。毕竟高级的声卡,近年来也都开始借鉴了很多高保真音响产品的设计思路,也用上了发烧级的元器件和线路,也有很多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参考了声学专家和音乐界人士的意见。甚至也常常见到专业音响公司设计的声卡产品。关于CD-rom读取音乐CD不准确的问题,现在通常的解决办法是用软件(比如EAC)反复多次读取,然后取一个平均值,转换成无损格式保存,wav或者ape。这种抓取方式是被广泛接受的。通过合理地使用软件(比方说利用ASIO或WASAPI避开SRC对声音的劣化),加上合理地配置耳机系统,电脑播放无损格式的音乐,音质也可以达到相当好的情况。
反正HIFI技术问题我看了上面的几个答案,依然从迷惑到明白再到迷惑再明白好多回了,这事留待楼上达人细辩了。回到问题本身结合我的体验简单说几句现实的。前阵子我专门买了光纤DAC和耳放以后,我PC上同样耳机听起来已经超越了我原来台式的HIFI CD机了,至少是绝对不输。感觉如果PC上音效差的话主要是3方面(CD机的事我也说不明白,就说说PC上一般薄弱或者可以明显改进的地方吧)1. PC上一般的播放软件效果不是很好,我用了AIMP3后感觉要好些(貌似问题问了这个),千千静听,搜狗音乐啥的,感觉还是有差距2. 解码器很重要!(一般声卡是解码+放大二合一),换个好的DAC,效果明显,一般板载声卡差远了3. 专门的耳放也有助于提升专门配置过 的PC,比CD机是可以不差的
数字部分不会有差别的,模拟部分就见仁见智了
这个答案不是绝对的。很多玩PC-HiFi的朋友,用自带时钟校准的高端纯数字输出声卡出来接到高端解码器下一步再接有源音箱或者功放(有的功放还分前后级)或者耳放再接无源音箱/耳机,播放高清音频。那样出来的效果是绝对绝对不会逊色于一台高端CD机的品质。如果只是讨论普通电脑的与台式CD机的差别。那你可以参考我前面列出来的这个PC-Hifi的一般流程,里面的每一样设备都是一块铁!单是各种元件的数量都比电脑那简单的集成声卡多得多!当然声音不能用元件数量来衡量,我的意思是两个设备不是一个量级的。简单的说电脑集成声卡设计时大概就是抱着声音能听就可以了的态度设计的,音质不是重点。而台式CD机特别是高端台机是为了满足“世界上最刁钻的耳朵”而设计的,考虑的是不惜一切代价将声音做到最好。说的复杂了,音频的播放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电脑硬盘上存储的或者CD上存储的数字音频信号最少也要经过十多个环节(从读取信号到最后发声的环节台式CD机和电脑的声卡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一系列环节中的每一个即使只有很小的偏差,最终出来的效果就千差万别。目前数码音频的瓶颈最主要是在模拟部分(当然数字处理部分也极重要)。也就是数字信号变为用电压与电流表示的信号之后。此时空间中的任意一点电磁波都有可能在导线中产生微弱的电流对原有信号形成干扰,而电脑机箱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辐射源,电脑声卡想做好屏蔽远比台式CD难。同时,模拟信号还要经过一系列的放大波形与功率的过程才能最终驱动我们的音箱耳机发声,而这些放大的过程本身就会带来很大的失真。台式CD使用专门的高品质的方式放大模拟信号,尽可能减小失真,而电脑声卡一方面受限于体积,不能使用一些体积发热功耗较大但是品质好的放大信号的方式,另一方面受制于成本,也不可能采用高品质的放大方式。最后,在最终信号到达音箱耳机之后。如果是无源音箱耳机,那么音箱耳机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也跟设备的驱动力有关,通常高端的耳机音箱产品都会需要一个驱动力(即信号电压电流的大小)较好的的音源,而PC声卡受制于体积供电等限制驱动力不可能做的很好。而带有独立供电的台式CD机则可以在这方面有更多的空间。当然无论是电脑声卡还是台式CD机的自带放大电路一般都是不能用来接无源音箱的,他们如果搭配无源音箱驱动力都是不够的。但是搭配耳机时台式CD机的优势就会很明显。
对于数字部分,0就是0,1就是1,不出错那就是一样的,何况还有校验算法纠错,坚决鄙视搞玄学吹牛逼模拟部分有较多讲究,这是可以理解并且直观反映在听觉上的一句话,用自己的耳朵收货
这个不一定的,涉及到声卡的问题补充一点:电脑集成电路较多,若不由独立声卡处理,底噪会很大。
我的理解是电脑里面电磁干扰太多了
电脑无关零件太多 cd比较单纯
越简单的东西越可靠
HiFi系统的功能就是最大限度的重现原声。HiFi cd机会采用高级转盘(绝不是电脑光驱的等级),独立的电源回路和输出电路等设计来最大限度提升信噪比。这些都是电脑不可能做到的。另外,同样的一张唱片,在不同价位、不同品牌的系统上播出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果有异议,可以去每年的香港高级视听展听听看。不过,再贵的HiFi系统,也不如听现场。
其实知道原理的话,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声音是怎么进入cd或硬盘,又是怎么从音箱耳机出来的?主要原理是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ADDA,也就是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转换的效率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信号放大,信号滤波,噪声干扰等等,这些都是由设计精密的电路来完成的,在电脑里体现为声卡,高档器材低档器材的差别在于声音还原,硬件上体现为高档器材在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线材选择上不计成本,目标只在抗干扰,还原纯净声音,电脑就不是了,本身不是专业听音乐的器材,声卡只为出个声,高级电容之类的没有必要,再加上机箱里的各种电磁干扰,肯定在听感上跟高端器材是有差别的。
可能是术业有专攻吧。
真正喜欢音乐的发烧友都知道,不管是PC还是数字转盘,音质永远也不可能达到高档CD机的水平。
烧什么也不敢烧音频。
谈cd不谈EFM都是耍流氓。
Candidate:
你知道分时处理吗?
基本上来说pc是比不过cd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的音质比不上c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