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美剧代理了有人想做吗,本人即将上映的美剧出国,交付所有资源走人ˊ_>ˋ,要的

霸王龙有下垂眼ˊ_&ˋ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霸王龙有下垂眼ˊ_&ˋ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userId:,blogListLength:6};《升起的太阳》,重塑我世界观的一本书。&br&&br&&blockquote&  我疲惫不堪。我爬上楼梯,来到自己的公寓,走了进去。由于女儿不在家,屋里静悄悄的。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可乐,走进起居室。当我坐进椅子里时,感到后背又开始作痛。我又站了起来,打开电视机。我看不下去。&b&我想起康纳说过,在美国,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就像对待日本这件事一样:假如你将国家卖给口本,那么这个国家就归他们所有,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人们一旦拥有了某样东西,他们就可随便处置。&/b&事实就是如此。 &br&  我走进自己的卧室,换了身衣服。我看见床头柜上放着那天晚上这个案子发生前我在整理的女儿的生日照片。那些看上去并不像她本人的照片,它们已与现实不相符了。我听着从起居室电视机里传来的无力的哭声。我以前一直以为日子基本上都还过得去,但现在有些事却出了差错。 &br&  我走进女儿的房间,看着她的小床和缝有大象图案的被子,我想起她睡着的模样:仰躺着,双臂搁在头的两侧,那样无忧无虑。我想起,她竟是那么信任我,任我为她建造她现在的天地;我还想起她成长后将步入的世界。可当我开始替她铺床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一阵焦虑不安。 &/blockquote&&br&&br&本书相当于美国版的阿Q正传或者说鲁迅文集,作者力图唤醒沉睡中的美国人,正视日本正在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现实,奋发图强,重新振兴美国。情真意切,逻辑清晰,证据充足。无数次看得我热泪盈眶,佩服美国人的危机意识,佩服作者的先知卓见,为书中的爱国主义共鸣。&br&&br&本书的影响力之大,在90年代西方文学界恐怕无出右者,不仅加剧了美日民间矛盾,甚至上升到外交层面,导致日美政府相互攻击。&br&&br&然而。&br&&img data-rawheight=&268& data-rawwidth=&268& src=&/b7f07a81feabef3ecc14cbfaed370787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br&&b&历史证明,美国人的这些危机意识,其实都是吃饱了撑得。就和90年代末中国盛行一时的WTO亡国论一样,事后别说打脸了,祖坟都被挖了。没有加入WTO,就没有GDP第二,没有钢铁产量第一,没有航母,没有外汇储备,没有高铁,没有五毛小将们为之自豪的一切&/b&。&br&&br&《升起的太阳》也是一样,骂里根的经济政策,骂放弃实体工业转而发展信息技术和金融,骂自由主义,骂消费主义,结果呢?全都是美国在90年代东山再起的原因。&br&而书中列举的日本的各种优点,比如集体主义,重视工业,财阀体制,内敛的文化,最终都被证明是日本失落20年的元凶。&br&尤其是这书里喷的最厉害的,让日本人有钱买下美国的广场协议,现在公认是日本经济崩溃的直接原因。&br&&br&本书给我的教训是:&br&&b&书写得再好也只不过是纸和油墨。话说的再漂亮也只不过是空气的震动。资本论和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再完美也和狗屁无异&/b&。
《升起的太阳》,重塑我世界观的一本书。 我疲惫不堪。我爬上楼梯,来到自己的公寓,走了进去。由于女儿不在家,屋里静悄悄的。我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可乐,走进起居室。当我坐进椅子里时,感到后背又开始作痛。我又站了起来,打开电视机。我看不下去。我想起…
你要沉浸在日本那种“说错了不如不说” “三思而后行”的傻逼文化氛围里,就永远学不会日语了。你看日本人英语口语水平就知道在日本的环境里是学不会外语的。&br&&br&日本人天生都是神经质,就算你说的比日本人还流利他们照样觉得你说的不地道。既然这样就没必要在意对方的想法,你应该把自己当成美国人,是来教育和帮助落后民族的。&br&&img data-rawheight=&1024& data-rawwidth=&768& src=&/d5cdd8d53bfa3ca8fb1de2c442f5bb2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d5cdd8d53bfa3ca8fb1de2c442f5bb23_r.jpg&&
你要沉浸在日本那种“说错了不如不说” “三思而后行”的傻逼文化氛围里,就永远学不会日语了。你看日本人英语口语水平就知道在日本的环境里是学不会外语的。日本人天生都是神经质,就算你说的比日本人还流利他们照样觉得你说的不地道。既然这样就没必要在…
我是觉得还是以实用性为主吧&br&&br&一是能增进你对中国的了解,一是能让你和其他中国人交流的时候有共同话题。当然最大的前提是这书你得能看得下去。&br&&br&这样一来文学经典基本都要出局了,连中国人都极少愿意看完的四大名著,外国人如何搞定?与外国人交往的以大学以上学历的群体为主,又有几个人是真的把四大名著看下来的?看完一部的都少。同理,现代作家从鲁迅到冰心都有时代色彩,外国人未必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沈从文的倒是可以推荐但是人家八成已经看过了。张爱玲钱钟书也有时代背景的问题。&br&&br&将心比心,中国人去了美国读什么?白鲸记吗?汤姆索亚吗?为什么我看到多数都是在看某与某之歌,某光之城?或者是顺着纽约书榜排名找的。&br&&br&所以作为入门可以直接推荐三体系列。科幻不涉及文化背景,又有文学地位。虽然我认为球状闪电写的更好但是外国人未必喜欢那个风格。&br&其次是王小波史铁生,你就说是中国村上春树……虽然有诈骗嫌疑。&br&再往上,需要与中国有关的,可以看莫言王安忆贾平凹铁凝这样的当代文学家,就推最有名的那部,比如王安忆推长恨歌。&br&市井一些的比如海岩池莉刘震云的小说需要在中国社会混迹多年的人生经验,和外国人三观差的比较多,不做主力吧。&br&&br&希望有高手可以写一个中国当代文学家与美国当代文学家的对应关系。&br&&br&说起来,要是看王小波杂文了解中国的话,不如直接看Peter Hessler何伟的中国三部曲,视角更贴近外国人。&br&&br&金庸的小说需要的背景知识有点多,如果是对香港武打片有兴趣的外国人当然可以看,没啥兴趣的就算了。说推荐古龙温瑞安的人可以出去死了……&br&&br&安妮宝贝小四韩寒这些新锐都市作家,其实和经历过WG的池莉海岩他们差不多,在中国红是因为视角更贴近年轻人,对外国人来说没这种差别。&br&&br&至于网络小说比如盗墓,本身都是属于外国同类经典的同人的同人(笔记还是吹灯的同人),特地去看真有点蛋疼。再说过两年就不流行了。
我是觉得还是以实用性为主吧一是能增进你对中国的了解,一是能让你和其他中国人交流的时候有共同话题。当然最大的前提是这书你得能看得下去。这样一来文学经典基本都要出局了,连中国人都极少愿意看完的四大名著,外国人如何搞定?与外国人交往的以大学以上…
“太年轻”这种说法对我可不管用哦。&br&&br&从太空堡垒丽莎VS明美开始,大陆关于日本动漫的每次撕逼我都见证了。如果考虑到动漫迷的数量,成熟度,市场的丰富性,哇2党争的夸张程度在这25年间无出其右。尤其是考虑哇2这个作品本身并不是很出名,党争的热烈程度却超过很多国民动画,更说明了它的牛逼。&br&&br&1 哇2作为2010年代的游戏,技巧上很明显要比过往的作品更成熟。&br&2 吸取了以往作者的教训,排除掉其他一切要素,把撕逼作为最高目标来写剧本。&br&&br&&img data-rawheight=&187& data-rawwidth=&254& src=&/7b995d52d7b06b555f6d810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4&&&br&&br&过往的党争中,某一方甚至双方都有不可忽视的弱点,FANS可以安慰自己“考虑到这点,我也承认她输的不冤”。甚至两个女主根本就不是针锋相对的。&br&举例而言:&br&&br&丽党香党,她们的矛盾根本就不是针对真嗣这个人,明日香到最后的最后还是看不起真嗣。大家争的并不是“XX应该和男主在一起”而是“XX更有魅力”。萌战党争的起源水银党和红茶党也是一样,大家都是在争哪个女主角最好,而不是哪个女主角应该和男主角在一起。说白了,这些作品就不是让观众代入男主局的。&br&&br&未莎和明美,大家喜欢明美这个角色,但是要当恋人,她肯定输给未莎,从一开始编剧就是这样设计的,整个剧情所有细节都是向着未莎的,所以党争也不会太激烈。至于后来的绿毛女王,因为绿毛塑造的太失败,观众抵制,最后根本没争起来。&br&&br&哀党和兰党虽然同样针对新一,但是大家都知道兰才是正宫娘娘,只要柯南有结局,新一恢复原状,哀一定无法转正,否则新一这个角色就不成立了。安达充虽然擅长青春故事,但他并不是追求党争的,不会让读者太纠结,H2不用看就知道最后春华会赢。这种情况在动漫界才是最普遍的。又比如FATE,士郎在三条线是三个不同的人,在HF,他绝对会选樱,其他的正常情况下,他自然会去选凛(事到如今没人会幻想吃货能正面赢凛吧)。&br&&br&中国动漫圈进入网络时代的第一次党争应该是草莓合战的东军西军,此类后宫作品(东南西北四娘娘)源于肥皂剧,纯粹靠搅混水拖剧情的,主角之间并没有特别上档次的对抗,最后谁赢大家都能接受。当年我还见过不少以为东军赢了的。SR的爱理VS八云,伪恋的千棘VS小野寺其实也是同样的情况,作者自己就没怎么上心,两派支持者是空气对空气。&br&&br&戈薇和桔梗,剧情大部分都不是围绕感情线来的,有太多干扰,而且桔梗的性格吓走一堆人。另外,讲道理,从遗传学角度说,谁上还不是一样。此类最奇葩的是3X3只眼,真真正正双重人格,其实佩和帕凡提两人加起来都打不过绫小路,作者自己也因此烦恼,最后都难以处理水蛇的去向了。&br&&br&我个人比较欣赏的是本命和义理之战,最精彩的是DNA,从设定到剧情,都是纠结无比,今生的老婆是亚美,来世的妻子是华林,中央决定了,你来当女主!!
而最后华林的抉择让整部漫画上升了一个层次。&br&&br&必须严正指出的是,现在很多所谓的党争其实根本就不是多角恋爱,纯粹是后宫。而且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了默认女主角,所谓撕逼是不存在的。像路人女主、俺妹、红这种,标题就已经把女主角钉死了,其他人再怎么挣扎也是白费的。此类的集大成者莫过于樱大战,真宫寺上标题,什么红兰啊、堇啊、副司令啊,有事上奏无事退朝。&br&&br&&br&而哇2就和过往的作品截然不同,它做到了以下几点:&br&1 故事主线就是感情,而且三个人只谈感情,没有其他拯救世界轮回转世犯罪组织来干扰。&br&2 女主角心智成熟,不是单纯的女高中生了,哇2的故事会拉这么长也是为了给成长留出空间。&br&3 两个女主角没有任何和稀泥的意思,都在自己能力允许范围内做到极致,连周围的人都充分利用上了。&br&4 男主角非常主动的参与到撕逼中来,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两个女主捅刀,完全不同于诚哥那种自走按摩棒。而且和藤井冬弥不一样,他能拿“不能伤害雪菜,要救冬马”做幌子。&br&&br&哇2的牛逼,和另两个撕逼神作君望永远TT比一下就知道。TT中编剧明显要挑起党争,但是养鸡和养女实在太幼稚,破绽多的和筛子一样多,攻防非常低级,最后的结果就是谁输大家都能接受。哇2有诸葛雪菜、司马千晶,关和纱,就问你怕不怕。君望永远把感情和道德的对立推上顶峰,只要是人都知道该选水月,只是遥的道德优势太大一时难以决定而已。而哇2里雪菜的道德优势本身就是用计得来的,冬马党没有任何负担,可以全力开火。雪菜一直有补偿心态,而雪菜党就拿这条为雪菜辩护。&br&&br&到了最后,白学两党拼的就是自己的喜好,我就是喜欢雪菜,冬马有病,我就是喜欢冬马,雪菜碧池。这才叫党争。&br&&br&“我话说完,谁赞成,谁反对?”&br&&img data-rawheight=&815& data-rawwidth=&720& src=&/9fffa5c532cd546c041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9fffa5c532cd546c0413_r.jpg&&
“太年轻”这种说法对我可不管用哦。从太空堡垒丽莎VS明美开始,大陆关于日本动漫的每次撕逼我都见证了。如果考虑到动漫迷的数量,成熟度,市场的丰富性,哇2党争的夸张程度在这25年间无出其右。尤其是考虑哇2这个作品本身并不是很出名,党争的热烈程度却超…
现在我觉得最好的爱情剧本&br&是把情圣的手段对着真爱用&br&脚踩N只船的不叫霸者,把一个人彻底吃死的才叫情场的霸者&br&记得哪个漫画(好像是东京爱情故事还是单身宿舍连环泡)里有一句:&br&“爱情是没有公平可言的,情场就是弱肉强食。”&br&&br&&br&&img data-rawheight=&2064& data-rawwidth=&440& src=&/ef5f85ca1c86d88a11b82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ef5f85ca1c86d88a11b827_r.jpg&&
现在我觉得最好的爱情剧本是把情圣的手段对着真爱用脚踩N只船的不叫霸者,把一个人彻底吃死的才叫情场的霸者记得哪个漫画(好像是东京爱情故事还是单身宿舍连环泡)里有一句:“爱情是没有公平可言的,情场就是弱肉强食。”
其实很多人都已经说过了,张明楷的《刑法学》中认为这属于两个单独的故意杀人未遂。&br&张明楷的观点也有人摘抄了:因为无法证明因果关系归谁,而无法证明的就不存在,所以死亡结果不能归责于AB,AB的行为只能是犯罪未遂。&br&张明楷是大师,他的《刑法学》也是我们办案必备的工具书之一。在学界,这也算是主流观点了,杀人未遂是标准答案。&br&&br&但作为法律问题来讨论,却可以再深入一些。法律问题多是观点差异,但不足以用此观点去否定彼观点,我向来也很讨厌因为自己支持A观点就说B观点错误的人。我在此只是提出与张大师不同的观点:&b&如果这是个实际案件,我认为要定故意杀人既遂。&/b&&br&理由,大抵如胖胖猫的唱游所说,用客观归责,两人有共同危险行为,把两人的行为视为一个整体,与死亡有因果联系,所以两人都是故意杀人既遂。&br&&br&刑事犯罪形式多样,相应的,理论研究上尚不存在一种能够完全适用于一切情形的理论。主观归罪还是客观归罪,三阶层还是四要件,对我们实务审判而言,都不是非此即彼的排它性选择,而是在具体案件中哪个理论更容易解释,就用哪个。此即为:根据具体案件选择理论。&br&因此,在很多刑法问题上,我们并&b&不是论证A对B错,而是论证为什么选择A不选择B。&/b&&br&&br&&br&一、日本法中的例外&br&张教授是研究日德刑法的。同时犯的理论,在日本法学界也有类似的观点:同时犯的情况即使发生损害结果,但因无法确定结果由谁的行为引起,只能追究所有行为人的未遂责任。&br&&br&但是,日本刑法中对伤害罪有同时犯的例外。日本刑法第207条规定&br&&img src=&/9b77ab4aab5db14c38ccaf_b.png&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1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9b77ab4aab5db14c38ccaf_r.png&&&blockquote&207条
二人以上实施暴行伤害他人的,在不能辨别各人暴行所造成的伤害轻重或不能辨认何人造成了伤害时,&b&即使不是共同实行,也依照共犯的规定处断。&/b&&/blockquote&&br&这一规定并不一定就正确,它同样也遭到学者们的诟病,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大限制。另外这一规定的文字表述只限于伤害罪,能否扩大到伤害致死罪(日本有判例支持)、杀人罪上面类推适用,也非常有争议。&br&然而我们是在进行问题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br&以我&b&&u&粗浅的(非自谦)&/u&&/b&专业水平来分析,大概是两个原因:&br&其一,这类犯罪在客观上已经处于“不可能查明”的状态,这是客观限制。这种客观限制导致控方只要把举证责任履行到极限,即可完成其举证义务。剩余的举证责任,就要由实行共同危险行为的参与人自己完成,不能自证与己无关,那就要承担不利后果。&br&其二,日本刑法没有故意伤害未遂(我国也没有),如果以同时犯理论,在造成伤害却不确定被谁造成的情况下,两人都无罪,这是法律漏洞,要补漏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趁。这是刑法的价值导向问题。&br&&br&二、先说刑法的价值导向&br&刑法的处罚,首先要符合人们最朴素的善恶期待。&br&请注意这几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依次递减:&br&&ul&&li&1、两起谋杀&br&&/li&&li&2、两人共谋的一起谋杀&br&&/li&&li&3、两人无共谋的同时谋杀&br&&/li&&li&4、一人谋杀&br&&/li&&/ul&3的情况重于4,相应的刑事处罚当然也要比4重。如果定性为未遂(不对后果承担责任),就是两人同时谋杀反而轻于一起谋杀,这是轻纵犯罪,有空子可钻——我想杀人的时候,找另一个同样有仇的人用这种方式操作,只要事后一口咬定没有共谋,反而能得到比我自己独自杀人更轻的处罚结果。林森浩死不瞑目啊。&br&&b&刑法在运用时绝不允许产生这样明显的错误价值引导。&/b&&br&所以,理论研究上我赞同未遂,但实务操作中我坚持既遂。刑法要尽量避免有规避法律的漏洞被犯罪利用于逃避处罚。&br&&br&当然,张大师的观点,或许可以从实体的处罚结果上加以弥补:&br&刑法23条规定的犯罪未遂,只是&b&可以&/b&从轻或减轻。在实体处理上,完全可以认定犯罪未遂,但不从轻或减轻,一样能得到与杀人既遂的处理结果——最高可处死刑。&br&是,没错。但是,如果不是故意杀人呢?&br&假设,&br&&ul&&li&AB都是分别出于过失(例如都认为这药只能拉肚子,不能致死)而下药,致C死亡。&br&&/li&&li&AB都是追求这人某个器官衰竭而下药,致C某个器官衰竭(一般为重伤;另外请忽略这实际上能否实现的问题,如果不能实现,就把药丸换成同时射击手臂的子弹好了)。&br&&/li&&/ul&过失犯罪没有未遂,故意伤害罪也没有未遂,如果是张大师的观点,因果不明,那就是无罪。&br&一下子把有罪中未遂和既遂的差距拉大到有罪和无罪了。这样还能自圆其说吗?&br&&br&当然,还可以用证据来解释:这是证据不足导致的,所有的杀人案都可能因为证据不足而无罪。&br&证据这事我们下面说。&br&&br&三、举证责任的转移&br&未遂观点认为,刑事审判涉及人身自由的剥夺,要疑罪从无、疑点利益归于被告、无罪推定,控方未完成对因果关系的举证,应当由控方承担举证不力的后果。&br&然而,控方的举证责任有那么高吗?&br&&br&刑事责任的认定,用三要素,是要一层层证明符合要件、违法、有责。&br&一般来说,只要能够证明 符合要件,就可以推定违法和有责。违法阻却和责任阻却事由的举证责任都要由辩方首先承担最基本的举证责任:证明阻却事由存在的&b&可能性&/b&。&br&所以我认为,如果这是一个实际案件,那控方只要证明AB这个整体与C的损害之间有因果联系,就已完成故意杀人既遂的举证责任。证明自己的单独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无因果联系的可能性的基础举证责任应由A和B自行承担。&br&&br&控方的举证责任并不是无限高的,它同样需要考虑到客观的取证困难。&br&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被告人无沉默权,相反,被告人有如实供述的义务。所以,控方极大的举证责任是建立在“被告人如实供述、配合取证”的理论基础之上,但在实践中,被告人绝不会这么主动配合。&b&而被告人能否主动配合,对查明事实有极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帮助。&/b&&br&能否查清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的关键,正是在于A和B自己能否主动。&br&&br&假设是A致C死亡的情况下,试比较这两种观点:&br&&ul&&li&情景一
无法查明都定&b&犯罪未遂&/b&;能查明时,A是犯罪既遂,B是犯罪未遂。&br&&/li&&li&情景二
无法查明都定&b&犯罪既遂&/b&;能查明时,A是犯罪既遂,B是犯罪未遂。&br&&/li&&/ul&在情景一之下,对B而言,能否查明的结果都一样;对A而言,无法查明更有利。在犯罪者趋利避害的心理下,A不会配合调查取证;B对调查取证持无所谓的态度,也不会积极配合。&br&在情景二之下,对B而言,查明对自己更有利;对A而言,能否查明的结果都一样。在犯罪者趋利避害的心理下,A对配合调查取证无所谓,不会积极配合;但&b&B在自己利益驱使下却能够积极追求调查取证,有利于查明真相&/b&。&br&&br&所以,要把举证责任分担部分给A和B,在控方已经完成到取证极限之后,让AB对未积极配合而导致部分事实不清承担不利后果。&br&&br&当然,极端情况下,也存在即使AB都积极配合了仍然无法查明事实的情况,这种情况对AB判杀人既遂是不公平的。&br&对此,我也没有合适的处理方法。只能说这同样只能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来解决:如果控方和AB都已经履行了举证的极限,那在量刑时可以轻判,判无期、甚至是有期徒刑。&br&但是定罪,还是得定犯罪未遂。&br&&br&最后要强调,即使是实践中,我这种观点也仅仅是一部分人赞同,主流仍然是张大师的未遂观点。
其实很多人都已经说过了,张明楷的《刑法学》中认为这属于两个单独的故意杀人未遂。张明楷的观点也有人摘抄了:因为无法证明因果关系归谁,而无法证明的就不存在,所以死亡结果不能归责于AB,AB的行为只能是犯罪未遂。张明楷是大师,他的《刑法学》也是我们…
亨廷顿就是太聪明了,16岁上耶鲁了,23岁在哈佛任教。名气大、能力强,1950年就是高级研究员,比他大6岁后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这个时候博士还没毕业。由于正是谢林开始把现代经济学模型,引入到分析核军控之类国际关系问题,所以亨廷顿在著述时不怎么用新工具。&br&&br&如果亨廷顿晚生几年,或者稍微笨点儿,本科、硕士多学几年,像后来的曼瑟尔·奥尔森一样在谢林的手底下学经济学,然后用经济学工具描述政治现象,那么现在知乎根本就不会有这个问题。&br&&br&不信你搜知乎,看看有几个人回答“该如何评论曼瑟尔·奥尔森的理论”。要知道奥尔森描述理论时就是用了简单的需求曲线,如此便没几个外行会评头论足了。再搜吴思的“血酬定律”,立马就是一派热闹景象,一群人说什么吴思发明“血酬定律”,还联系黄仁宇、张五常侃大山,我眼睛都瞎了好么,啊哈哈哈。可怜的 &a data-hash=&bc50f8ed05dc55c1354cb7e& href=&///people/bc50f8ed05dc55c1354cb7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寒鸦与渡鸦& data-tip=&p$b$bc50f8ed05dc55c1354cb7e&&@寒鸦与渡鸦&/a& 提到吴思不过是通俗化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却只获得27个赞。给人浓浓的一股讨论任贤齐音乐能力,有提中岛美雪然却被无视的感觉,啊哈哈哈。。。&br&&br&说来亨廷顿的理论假设,实际上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复杂度高一截。看过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懂点经济学,就知道这套理论应该借用垄断市场定价和社会选择(公共选择)理论描述问题,其中社会选择理论中的价值排序描述文明,单寡头市场模型可以借用描述伊斯兰文明和其他文明间的互动,而双寡头模型(博弈论)可以描述其他文明间的互动。&br&&br&亨廷顿是把世界文明抽象为数个群体,其中由于伊斯兰文明没有超级大国,所以伊斯兰文明和其他文明接触时,是一群小国和其他文明的一个带头大哥谈话,经济学例子类似于一群消费者到中国电信买商品,被宰的概率比较高,现实例子就是以色列复国问题。在其他文明间经济学例子类似于宝钢代表中国和力拓集团谈判铁矿石价格一样了,是双垄断谈价,被宰的概率低,国际关系现实例子就是朝核问题。在文明内部,大国明白小国的价值观排序,这样可以更好的处理小国间的矛盾,类似于经济学上本国企业更了解本国人偏好,奥迪加长版卖的好,国际关系现实例子比如越南和老挝之间的战争问题中国插手后就不再动荡,而巴尔干半岛、库尔德地区、耶路撒冷问题,西方国家插手后根本没用。&br&&br&你以为理解亨廷顿那么简单?所以有时候数学和图表起到了智商隔离的作用。比如在知乎上搜“民主”,关于民主回答头头是道者太多,然而有人问“该如何评价阿西莫格鲁的《专制与民主的经济起源》一书么”?没有啊,因为看此书而不睡觉的人太少了。如姚洋所说,阿西莫格鲁的书就是用博弈论的承诺可置信性把马克思的理论严谨化了,也就是说这套理论其实大家很了解,就是多了一个逻辑环节,结果在知乎的表现就是没人讨论这个议题,显然这个话题被很好的智商隔离了。&br&&br&我想如果亨廷顿用博弈论描述其文明冲突论,也立马就智商隔离了,至少这个问题下某个写可笑答案的人,再看此书时肯定睡着。。。
亨廷顿就是太聪明了,16岁上耶鲁了,23岁在哈佛任教。名气大、能力强,1950年就是高级研究员,比他大6岁后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这个时候博士还没毕业。由于正是谢林开始把现代经济学模型,引入到分析核军控之类国际关系问题,所以亨廷顿在…
体能是时间的基础,&br&时间是高潮的基础,&br&高潮是完美战斗的基础。 &br&&br&完美战斗由四个部分组成:&br&感情、气氛、身体状况、战斗技术。 &br&&br&1、感情:双方感情融洽,才能专注体会。 &br&&br&没感情就是生理刺激,要新鲜的才好,几次之后就腻了。 &br&有感情的比较长久,仔细体会的话,也更舒适一些,包括【贤者时间】的心灵慰藉。&br&&br& 算是各有千秋吧。 &br&&br&2、气氛:&br&&br&兵马未动,粮草先行。&br&任何战争都要有动员时间。&br&&br&预计某时刻会发生战斗,提前就要做好一切准备,安排好令人心情愉悦的节目。&br&最好有一些购物活动,购物过程和收到礼物都会促进某些快乐物质的分泌。&br&一顿舒适的餐点,毕竟是体力活,吃饱了才有劲。&br&战斗工具备齐,选择最佳战场。&br&&br&3、身体状态&br&&br&要在健康的时候战斗,要在心情舒畅的时候战斗。&br&&br&某些一炮泯恩仇都付笑谈中的论调,只能救急,不能做日常。&br&&br&适当锻炼身体,提高体能才能解锁高级姿势。&br&在需要持久战时,招之能战,战之能胜。&br&&br&优美的线条,结实的触感,都是加分的,加很多分。&br&重要程度仅次于颜值,高于壕值。&br&&br&4、战斗技术&br&&br&心理技术:&br&自信,掌控一切的自信。&br&我能让她登顶吗?yesICan&br&我能两小时不缴枪吗?yesICan&br&我能找到阵眼成功破阵吗?yesICan&br&我的每个战斗动作都达到预期值了吗?……sorry,这是个技术活。&br&&br&生理技术:&br&&br&快和慢都是对的。&br&战斗白热化时,能再多冲锋一次,频率再高一点点,都是胜利的关键。&br&而包围战中,莽撞的冲杀会过早暴露己方,惊走鱼儿。&br&持久战时,小火慢炖才好,贪功冒进只会让前期的积累白白消耗,是非成败转头空。&br&&br&换姿势的时机。&br&老话说”福不可享尽”,战斗中观察到对方有连续的声音反馈,闭眼蹬腿气若游丝却又一灵不灭缠绵人间,这就是快乐累积瓶颈,此时的快乐增长曲线已经趋于平滑。&br&此时要果断换姿势,虽然累积值会下跌一段,但能屈才能伸,为了一根陡峭的阳线,下跌回调探底是必须的。&br&事不过三,芝士太多力量也跟不上。&br&&br&关于战斗自毁冲动的克制。&br&有些小同志一战斗就激动,三言两语就热血上头,要玉碎,但是对方往往还在动员期,或者刚给炮膛上好油,这时候你要总攻,她能支持吗。&br&有些左道旁门说,快用分心术!&br&这是哔狗么,这是做嗳啊,要聚精会神才爽啊,想什么天外飞仙啊。&br&&br&所以,要百战百胜,必先知己知彼。&br&一般男生的弱点在七寸,也就是颌下三分,也就是系带。&br&而一般女生的弱点在褶皱区、入口、珠子。&br&&br&三者都在上,而男生逆鳞在下,所以正面相怼,应使龙背略微发力上挑,既可讨好三巨头,又可避开自身弱点的过度受力。&br&&br&而战至正酣,对方求速战若渴,自身却似箭在弦,玉碎在即。但别说暂停,便慢得一二分,也要受多少娇嗔斥呵。&br&莫慌!龙身下压紧迫入口下沿,可稍缓弓弦,然后在宫门前三分止步,十步一叩宫门,随你多快,随你多久。&br&&br&综上,对手但求一死而已,却不苛求死法。&br&少年郎偏好乱棍抽死,实则体力难支。&br&&br&其实先天南海北全球漫游,乱其心志。&br&然后口诛笔伐,令其涕泗横流,但求一战。&br&却不应战,只是弹琴抚瑟,二龙戏珠,直待其鲤鱼打挺,才直捣黄龙……&br&&br&可一枪封喉。&br&&br&(待续……)
体能是时间的基础,时间是高潮的基础,高潮是完美战斗的基础。 完美战斗由四个部分组成:感情、气氛、身体状况、战斗技术。 1、感情:双方感情融洽,才能专注体会。 没感情就是生理刺激,要新鲜的才好,几次之后就腻了。 有感情的比较长久,仔细体会的话,也…
现在的日本做不出来这样的3D动画,无论资金、项目管理、计算机技术都差得远。以工业的角度来看,日本动画业的水平远逊于美国动画业。&b&但是很多人似乎想以此暗示日本动画的艺术水平不如迪士尼,只有迪斯尼才是动画业的唯一正确方向,这就有点莫名其妙了,众所周知,黑泽明拍不出变形金刚,这是否证明他不如迈克尔贝&/b&?&br&&br&日本动画人对3D动画热情不高,而且对全球化的爆米花电影热情也不高。有人拿之前《乐园追放》的水平和美国3D动画比,其实日本3D剧场版动画的成本一般也就是几百万美元,千万都是极少见的,之前很火的《机器猫伴我同行》别说制作成本了,总票房还不够疯狂动物城成本呢。&br&&br&日本的3DCG人才都集中到游戏业了,所以日本最精良的3D动画仍然还是游戏公司制作的2005年上映的《最终幻想7降临之子》(成本3000万美元,最近的《船长哈洛克》也差不多,但考虑到产业趋势投资就算低了),论技术当然比现在的迪斯尼要落后得多,但是可以证明日本想要大制作也能搞得出来。很多中国动画人心动不已的动物城最后的舞会其实日本人在十几年前就玩剩下了,
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最终幻想10》和《最终幻想X-2》的过场CG,一个水球大赛,一个演唱会。&br&&br&而日本人最新的成果是《最终幻想7重制版》,预告播出的时候全美国都在欢呼。&b&当美国人看到《最终幻想7》的时候,表情和中国人看到动物城一模一样。你可以说他们是因为情怀而欢呼,然而中国狂顶动物城的人中,又有几个是从纯技术角度出发的呢&/b&?&br&迪斯尼是每时每刻都在强调“我们有这么大规模,我们有这么多细节”,日本人则是说“虽然我们创造了整个世界,但是我们是有文化的人,表现方式一定要含蓄”。&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Dc2NjczMg%3D%3D.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3 2015]《最终幻想7 重制版》1080P预告片&i class=&icon-external&&&/i&&/a&&br&&img data-rawheight=&2239& data-rawwidth=&440& src=&/eeef11d6dca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eeef11d6dca4_r.jpg&&话说回来,迪斯尼3DCG的巅峰怎么看也不应该是疯狂动物城啊,不应该是《加勒比海盗》《星球大战》这类吗?&br&&br&日本动画业主要是在2D动画上抽风。动物城那种被海量细节淹没的感觉,你在《攻壳机动队》中也能体会到。&br&&img data-rawheight=&2142& data-rawwidth=&440& src=&/bfc2eff3fa7eb175a2c0de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bfc2eff3fa7eb175a2c0dea_r.jpg&&&br&&br&如果追求大场面,日本排场最大的动画应该是大友克洋的《AKIRA》和《蒸汽男孩》,成本将近2000万美元,是动物城制作成本的零头,甚至都不如迪斯尼50年代动画的成本。《AKIRA》从0开始塑造了一个未来东京市,《蒸汽男孩》则是塑造了一个虚构的维多利亚英国,细节和规模都相当了得。&br&&img data-rawheight=&1913& data-rawwidth=&440& src=&/ae835c028f924acc73e6a02c2bfebc6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ae835c028f924acc73e6a02c2bfebc65_r.jpg&&&br&说实话,2D动画日本人也比迪士尼要差,因为归根结底,双方烧钱水平差太远。《狮子王》《泰山》日本人看了哭得满地打滚。打个比方,日本是用2000万造三分之一个城市,美国人是用1亿造一个城市,这并不代表给日本人1亿就能造出1又2/3城市,更可能的是会搞砸。美国人对于大型项目的管理远比日本人得心应手,而日本动画业无论体制还是兴趣都没往这个方向发展,日本游戏业倒是一直往这个方向发展,可惜现在垮了。&br&&br&抛开画面,动物城内容方面仍然是走的主流商业片的路子。很多人津津乐道于动物城在老少咸宜的情况下还能保持深度,问题是,日本动画根本就不追求老少咸宜啊,人家跟迪斯尼的纯商业根本是两个方向。&b&日本动画剧本的代表是《攻壳机动队》和《未麻的部屋》,可以与之相比的美国电影,并不是动物城,而是《洛城机密》《银翼杀手》&/b&,抽丝剥茧的叙述方式和复杂的线索绝非小孩可以接受,这种动画美国人也可以做出来,《盲区行者》就是,但是迪斯尼做不出来,他们也不想去做。&br&&br&很多人以为迪斯尼有技术有钱就是万能的,其实有些东西迪斯尼永远不可能去碰的,当年柏德为了拍《铁巨人》离开迪斯尼,结果吊打了号称迪斯尼2D巅峰的《泰山》,迪斯尼或许能够雅俗共赏,但是真的到了雅这一层,它就没戏了。&br&&br&日本这边也有纯商业导向的动画,你看那堆捞黑心钱的TV动画剧场版,轻松又愉快。当年口袋妖怪剧场版在美国还不是一样狂卷钱。想捞钱的去捞钱,想做艺术的去做艺术,在捞钱动画里塞艺术?还要照顾全世界不同文化的口味?抱歉大师不伺候。&br&&br&日本人喜欢什么样的动画大片?《我生活在伊朗》《盲区行者》《罪恶城市》这种偏艺术风格的。在这方面日本人有自己独特的烧钱方式,吉卜力《我的邻居山田君》制作成本与公认最大气磅礴的《幽灵公主》差不多,《辉夜姬》成本将近《幽灵公主》两倍,你简直难以相信这个看上去和小蝌蚪找妈妈差不多的玩意怎么会烧掉上千万美元。我知道的最恶劣的例子是《空中杀手》,这片打着战争片的旗号,实际上是王家卫电影。&br&&br&个人最喜欢的日本动画,莫过于《王立宇宙军》。这部电影完全重写了人类历史(片子结尾完整表现了人类从原始时代一直到现代的历史过程,与我们现在的历史完全不同),故事背景则是冷战时期美苏航天竞赛,苏联第一个宇航员的故事(当然在故事里全都用虚构的国家和人物代替了),小到扑克牌、台灯的样式,大到语言、服饰、城市、火箭型号,全都是原创的。连真空管的型号都是原创的,动物城的设定数量和这个片子比简直不值一提。片尾,火箭腾空而起,大地为之震颤,战场上美苏双方的士兵呆呆地望向天空,暂时忘记了国家、民族、宗教、阶级,人类的历史定焦在此刻。&br&&br&&b&这样的片子,我不知道美国人能不能拍出来,但是我知道迪斯尼一定拍不出来&/b&。&br&&br&&img data-rawheight=&1272& data-rawwidth=&440& src=&/22a911b58b0efe913c37a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22a911b58b0efe913c37ad_r.jpg&&有一说一,这片其实剧本很烂,中前期一塌糊涂,后期还是非常好的,好到和前面根本不像同一个片。动画公司能力有限,心气太高,但是同一班人十年后搞出了震惊世界至今无可超越的EVA,说明学费没白交。&br&&br&顺便,我把日本历史上最强的动画电影都列到这个帖子里了。&br&(宫崎骏的没介绍,反正你们都看过)&br&&a class=&internal& href=&/question//answer/&&除了迪斯尼和宫崎骏,还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动画电影? - 孟德尔的回答&/a&
现在的日本做不出来这样的3D动画,无论资金、项目管理、计算机技术都差得远。以工业的角度来看,日本动画业的水平远逊于美国动画业。但是很多人似乎想以此暗示日本动画的艺术水平不如迪士尼,只有迪斯尼才是动画业的唯一正确方向,这就有点莫名其妙了,众所…
现在游戏画面追求写实,是因为在写实这方面太差了,这点看绘画史就知道了,西方油画在20世纪之前一直是以写实为最高目标的,因为早期的绘画画的实在是TM太差了,尤其是透视,比现在的中学生涂鸦都不如。
而到了19世纪,学院派绘画已经达到了照片级,而且照相技术也出现了,再拼写实已经没有前途了,所以现代绘画开始另辟蹊径,出现了一大堆普通人看不懂的偏
门风格。&br&&br&&b&所谓的非写实风格,其实是依靠无数写实的技术积累起来的,只有具备完全写实的能力,才能在非写实方面取得突破&/b&。&br&&br&虽然你说“写实不应该成为评价画面的唯一标准”,但是&b&人类对于完全虚构的物体仍然会按照真实物体的逻辑来判断其细节正确与否,如果脱离常识,就会觉得反感&/b&。如果一个物体,受光面有阴影背光面没有阴影,那不管它是写实风格还是卡通风格你都无法接受。而且恰恰就是这种通用的逻辑实现起来最为复杂。&br&&br&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街霸5用的是卡通渲染,然后如果开中效果的话,AO的采样——也就是人物部分——就会变成网点。不以写实为目标,你就能接受网点阴影或者没有阴影了吗?&br&&br&&img data-rawheight=&612& data-rawwidth=&900& src=&/318e1b0cb76b5d878d059c6b8fb6f6a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318e1b0cb76b5d878d059c6b8fb6f6ab_r.jpg&&&br&&br&最近很火爆的《疯狂动物城》,它的美术风格完全不写实对吧?但是它对动物毛发的处理却是目前最写实的。如果缺少这个效果,你就该觉得难看了。&br&&img data-rawheight=&490& data-rawwidth=&549& src=&/c7cacfc1e9c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9& data-original=&/c7cacfc1e9cf_r.jpg&&&br&&br&耗费时间比游戏多几万倍的好莱坞电影CG,现在也只是做到了局部的完美,如果是全CG的室外场景,整体的光照效果仍然很奇怪。(最典型的就是《斯巴达300》这种中成本制作)做实验的画面当然可以更好,但是量产的话成本无法接受。&br&&br&你可能觉得现在画面已经不差了,但是10年前引入阴影锥和5年前引入AO的时候,我也一度有“够用了!”这样的想法。我认为,这是在游戏界泡太久的人产生的一种幻觉。虽然不玩游戏的普通人对画面的好坏完全分辨不出来,但是对真假的评判却远比玩家客观。&br&&br&当年虚幻3带来游戏业革命,现在《战争基佬》看上去和上个世纪的CS简直没有本质区别(吗蛋,我又想起弱智儿童说的那句“CF画面比HALO REACH好多了,很真实”),垃圾的光影效果导致了主次不分细节糊成一片的油画效果。哪怕是秒了3年内所有硬件的显卡杀手1,现在看也全是破绽,只是在特定细节上达到了以假乱真而已。&br&&br&&b&所以现在的问题并不是“画面这个地方还不太像真的”,而是“你这个效果太烂了,就算不跟现实对比我都忍不了”&/b&。&br&&br&当年以&b&冷峻的写实风格画面&/b&征服全世界的MGS1,现在看,简直都分辨不出画面上的物体了。&br&猜谜时间:&b&画面上有1辆卡车,你能找出它吗?&/b&&br&&img data-rawheight=&768& data-rawwidth=&1024& src=&/c707cd34cb4b9a3d9015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707cd34cb4b9a3d9015c_r.jpg&&&br&VR的出现可以大大提高玩家的投入度,但是新鲜感过去之后,只会导致玩家对画面的破绽更为敏感,这也是为什么几种VR眼镜对主机性能都提出苛刻的要求。类似的事在高清化的过程中已经发生过,很多480p下看起来还不错的画面,提高材质精度改成HD版后简直烂得让人满地打滚。&br&&br&说来你可能不信,&b&其实20世纪末卡通渲染技术火爆的原因也并不是追求风格化,而是真实化渲染的画面太差了,大家忍不了,卡通渲染看着反而更习惯一点&/b&。&br&卡通渲染的经典之作《罪恶工具……我也不知道到第几代了》也只是刚刚达到能用的水平,至于真实系的,根本无需讨论。&br&&img data-rawheight=&288& data-rawwidth=&512& src=&/14ea5f49a523b99f1f71d5adf3146ba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14ea5f49a523b99f1f71d5adf3146ba7_r.jpg&&其实虚幻3最适合的就是这类根本不涉及正常光影的卡通游戏。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晚了。&br&&br&所以图形技术的前进,还是要以写实为基础。
现在游戏画面追求写实,是因为在写实这方面太差了,这点看绘画史就知道了,西方油画在20世纪之前一直是以写实为最高目标的,因为早期的绘画画的实在是TM太差了,尤其是透视,比现在的中学生涂鸦都不如。
而到了19世纪,学院派绘画已经达到了照片级,而且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2401 人关注
3880 人关注
710 个回答
6200 人关注
215 个回答
245 人关注
123 个回答
2344 人关注
134 个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仓即将交付综合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