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有人评论后,是不就更新了,那还能在当天金融贴吧看到么

广告载入中......
只看作者回帖
只看我的回帖
[回删锁滤] &25627字& 亮 0复印8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4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48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98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1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20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48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4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36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2字& 亮 1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7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1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12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12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12字&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171字& 亮 1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1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回删锁滤] &空& 亮 0复印0
广告载入中......
本帖已移动到备份区,不再接受回复从大学看到令人恶心、不耻的种种,我终于还是没忍住开贴写了这个!
  我上高中的时候坚定不移的相信着,大学就是自由、民主和科学的集合,那里充满了人性与科学的光辉,因为高中的枯朽,我是那么的渴求大学,乃至于我都想卑微的去乞求,可是,如今到了大学,大一还没有结束,它就让我“呵呵”了无数次。  高中和老师斗来斗去,关系好的老师向来不是通过友好的方式交往的,基本都是通过对抗的方式交谈出来的,那种感觉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我以为上了大学会有大反转,让我好好感受感受这个世界的“完美和谐”,没想到它还是那么无情暴露的向我们展示了它的丑恶。  那么长时间,我其实不想这么具体的写出来,我觉得高中就够了,但是,今天,号上午十一点左右,某些事情,促使我决定,要写!  既然你敢那么放肆的放出你的臭气,那也要接受我们的鞭笞!  丑恶不光有社会性的,还有人性的,二者乃相辅相成!  至于为什么发到天涯杂谈上,而不是我的大学,那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嘴上纸面上大学才是半隐社会性,实际上,它的功利性已经早早的把它推下了那个闪耀的高台,流于世俗,多半不堪一提!
  今天促使我写这个帖子的具体事件是这样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流行人人自称“宝宝”,熟人网友之间卖萌也没有什么不可,毕竟这样可爱的语言,有时候会大大的改善一个人的形象,一下子变得很暖很阳光之类的。  但是,国人的一个大毛病不幸的又犯了,那就是一旦看到一些结果看似很好的事情,就不管不顾它的大前提,也不考虑它应用于自身之后的后续结果,生搬硬套的就求来了那个形式。  更可笑可怜的是,这样搬过来之后,那些人还希望会产生理想中的效果。  (以下通篇的具体人物都按百家姓的顺序,采用单名代替)  宿舍里赵和钱玩一个游戏,赵厉害点,钱弱一点,星期六没课,早上一醒,摸出手机打开电脑就开启了这一天。  虽然两人玩一个游戏,但是因为水平问题,两个人并不能玩到一块。这天一开始也挺好,宿舍里醒的除了我都在安安静静的玩游戏,并无异样。  过了一个多点,赵就犯了老毛病,开始边玩游戏边一惊一乍的自言自语,然而即便有人和他玩一样的游戏,还是没有人能听懂,但还是我行我素。我向来搞不懂为何玩游戏要咋咋呼呼的,是为了向外人展示他很厉害,以此来吸引外人的关注,还是像曾经有人对我说过的,那样有感觉,玩起来更厉害?  钱虽然水平差一点,但是更爱咋呼,东一下西一下,也没人听得懂,要是没人搭话,钱就会一直咋呼,直到有人搭话,搭话的有激情就多和人家说两句,没激情就再去安静玩游戏,等待下一个可以咋呼的地方。  钱更异于常人的是,喜欢矫情的哀嚎,要不是游戏哪里不合他心了,就骂两句,要不就是赢了一把或者得了个什么东西,哀嚎一下,炫耀一下。可悲可笑的是,哀嚎的过程中,渴望别人与他同悲同喜的语气暴露无遗,但是别人基本都不和他玩一下游戏,怎么做到同步呢?  赵这天早上玩着玩着,前面不知道语气很重的说了一句什么,然后说:“宝宝不开心。”  我就想,玩个游戏,还称宝宝?这矫情劲,还称宝宝?你是谁的宝宝?你要说你是你自己的,你说出来干什么?一天天忽略了有没有人把你当成“宝宝”这个问题,就敢自称“本宝宝”的说来说去的,不免让人恶心!  我当然不是因为单这一件“自以为是”类型的事件就促使我如此,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了,通往质变过程的一个关键结点而已。
  有想法的咱们来说说这些事,虽然逆着大流,但总要治上一治!
  (空闲下来的时候,先回忆着去写大学开学到现在的一些事情,主要还是更新今后发生的)  我在一所理工科大学,整所学校的文学气息低迷到了极点。  各种文学社团大致相当于社会上的民间组织,没钱没权没人脉,上面所谓的支持,也只是支持着你去办一些合乎他们“章程”的活动,结果无非是好看不好用,办一场活动又累又没营养,有点良心的举办方,都会觉得这样有愧于学生群体。但是那些领导永远没有,连点他们的无奈都听不到,找他们批活动,他们告诉你的只有不准这个不准那个,这个这么弄那个那么弄,至于一场活动的益处,他们看的只有策划上的书面意义,或者说看也不看,根本把这种文化活动当做了一个硬件设施,生生插在了一所理工科大学身上!  我也是在社团里工作的,这学期办“情书大赛”的时候,我原本以为以“亲情、爱情、友情”,公平竞争就好了,至于评分,就根据作品好坏来定。  我还是太年轻,不识人间套路。找老师批活动的时候,那个老师贼眉鼠眼、小心翼翼地问我主题是什么,我说了之后,她的语气好像做坏事怕被抓一样的跟我说,不要渲染这个爱情主题,弄弄亲情就好,友情也可以涉及点。  我震惊了,就突然想起来当初写策划书的时候,在百度上搜流程,那个策划书最后竟然还有一个内幕介绍,大致意思是,第一名只能是亲情!  这就定性了?  这就定性了?  这就定性了?  不要脸的说,也许是我太纯白,不懂这种“正常”规则,但是制定这样内幕的人,不觉得丢脸吗?  青春期抒发一下爱情,多符合少男少女的心理境况,听者见者会心一笑,难道大学容不得这种美好?你要是说你不禁止,你只是抑制,但是一下子把第一的位子定了下来,那对知情者是一个多大的打击,从来不考虑?从小学开始就被逼着写母爱父爱,不管知道不知道,感没感受到,反正胡扯着也要写出来,到了大学还要干这种事,我知道孔孟之道都崇尚“孝”,但是难道现代社会要把古代“愚忠”变成现代“愚孝”?  也不知道怎么搞得,在图书馆门口贴了海报,最后参加比赛的却只有四个人,其中两个是社团内部人员,还有一个人是社员拉来的,只有一个不认识的。  作为主办方,到了最后我也只能坦然接受,我自己补了一个五分钟小演讲。下面贴出那个演讲稿。
  演讲稿:  没有观众,没有评委,寥寥几个参赛者,这样的一场活动做不了学院、学校的脸面。作为办活动的我们,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但是我一开始肯定是要失望的,毕竟太惨淡,虽然这样的活动没什么意义。  说现在的活动,在咱们学校能找出一两个有意义的,太难!基本都是生硬、形式、流于物质,关注点永远放不到活动本身。原因太多了,办活动的不用心,参加活动的太少,管活动的老师毛病太多,一门心思的只看表面,虽然他们说的都很好听,在这方面,我看不起那些老师,虚伪!  但其实这些东西很多人都知道,也有做过很多努力的人,只是很怪的,就是办不好活动,我想了想,给个痛快但没用的答案:这就是中国的大学,而且是二流大学,并且,所谓二流,还是理工,并不沾文,论文估计要不入流了!  不过办活动还是有意义的,并且这个意义有时候还大的很,就是办活动你能认识人,一般不会太多,但基本都会是某方面很走心的人。我上大学到现在很多大神、朋友,都是办活动认识的,我用我的经历向你保证,一定会认识厉害的人。  既然参加活动有这么大好处,那参加肯定还是要参加的,更何况有些比较可恶的人光盯着素质分(分配某些利益蛋糕的一个标准),他们也是要参加活动的。  认识人、素质分这两样其实只需要一个形式上的活动就能完成,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原有形式任务已经完成了,那为什么不能在这个过程中添加点别的东西?参赛者让自己的作品走点心,体会一下活动本身的意义,举办方,多加入点有用的,减少点形式,这是双方的事情!  现在,其实我是已经不失落了,反正这些人相互之间,认识不认识的也就这几个,不多,但是一场活动下来,起码成为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是绝对可以的。一起玩玩,认识认识就挺好。  我已经不再想那些宏伟远大的目标了,比如说引领学校文学的风气,太扯了!我想了想,以现在的水平我们能做的,大概就是像今天这样,办看似浩大的活动,吸引一两个有心人,聚在一起,相互认识,之后通过时间的积累,一传十,十传百,总归会形成一个圈子,这样的圈子,就是我们的目的!
  有没有认真看完的?
  有,一开始还以为说些教育的问题的
  其实每个人的眼睛都能发现善与恶,差别就在于你是否有心、有勇气说出来!
  前一阵,我参加了个我们学校举办的“台湾交流生交流大会”,我以为是台湾的学生过来交流,我就兴冲冲的过去了。  我是特别想问问台湾人一些问题,比如说,高中的时候我看到过一本杂志说,台湾人觉得大陆人戾气很重,很排斥大陆人,这是不是真的;台湾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在他们印象中比之大陆如何;台湾的社会状况在他们心中是否能达到标准以上......  可惜,还是那句话:我还是太年轻,不识人间套路。不是台湾学生过来,而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去过台湾之后,回来做的交流。  开始之前想想也行吧,但是又应了那句话。两个女生,优优雅雅,说着一口台湾腔的普通话,对着PPT讲了半天,就讲她们在台湾去了这玩,去了那玩,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至于具体的关于台湾的教学内容,都是一带而过,说一句“这就是我在台湾那边的学校”就完事了,但是好歹还是有一句有用的,有个女生说,台湾不像咱们学校,在他们学校通选课都是能学到真东西的,而且种类很多,都可以选择。  我羡慕羡慕台湾的风景,羡慕羡慕那两个女生家里真有钱,其他的呢?其实没什么意思,那天晚上去了30个学生,除了那几个是被学生会老师强制去的之外,其余真心去的,我相信绝对不会有人是为了听她讲台湾风景的!  现在人的关注点难道永远都放在了那些表观现象么?难道表面好就代表了一切好,表面坏就代表了一切坏?进而根据表面一棒子打死的评判?我希望看到这里的人,今后的日子再遇性质类似的事情时,能多想一想,挖掘一下。人生,不止需要宽度,也需要深度!
  @我本清灵 :本土豪赏1个赞(100赏金)聊表敬意,社会需要这样的说话人【】
  活动在晚上,我回宿舍的时候已经9点多了。  在路上,我看到了为准备运动会而在训练的方队,一个方队守着一个路灯在训练着,一个方队跟着一个校会体育部的人指挥着......  我知道方队人员是强征的,学生会给大一新生请了晚自习的假让他们出来训练方队,我知道参加这东西有素质拓展分。它的非自愿和功利让我对它嗤之以鼻。  但是,我更悲观的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常情,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常情,我们的行为就是:不说不反抗。反正在我们所想,说了也不能怎样,只是浪费口舌而已,至于反抗,说都不说能会反抗?  我目不斜视的安然走过,但是除了它本身的肮脏,它又很够意思的让我意识到了它的另一种肮脏。  我听到他们在喊口号,很长很空,所以我没记得住,只记得四个字“超越自我”。  一天天的喊着超越自我,但是却又一天天苟且着,连点前进的趋势都为人看不到,你能超越什么?蜗牛吗?我看蜗牛都够呛!  这个口号其实在哪都有,所以我们听到一般不会有什么反应,我们现在对这件事的认识我觉得是这样的:就像一个人饿的时候需要吃饭,喊口号扩大声势的时候也需要喊这个口号。多么正常。  我跟别人说起这个现象,他们一般都是说:哎呀,这都是正常的事情,习惯就好。一个社会若是都习惯了空洞无实,那还能有什么发展潜力与前景?  都不思过思改,就会一直苟且着生存,永远低迷,更甚于产生怨念!那将是一个可怕的景象!  我在我写的高中回忆录里也说过这个事情,我们高中也有这个口号,虽然每天都要喊,但是我没喊过一次。金絮其外败絮其中而已,甚至里面连点败絮都没有,就是一滩烂泥。  不要再想用这种方法激励众人了,这不是激励,这是麻痹。  有点勇气和渴求心的就抛去这种口号,然后好好想想,面对现实的时候,该怎么做才能有作为、有意义!这才是正道!
  不要很随意的在宿舍唱歌,因为你不知道有多人人厌恶这种事,即便你愿意你高兴,但是可以去ktv,自重吧。先这么一说,下面一定会开单篇写
  能认真读完喜欢的,可以去看看我写的高中回忆录,也是在天涯,直接给链接:
  高三的时候看作文素材,看到一句阎连科的话,让我一直深记于心,阎连科说:“我知道,黑暗不仅是时间、地点和事件,而且还是水、空气、人、人心和最日常的存在和呼吸。如果仅仅把黑暗当做前者,那是巨大的狭隘,而真正幽深、无边的黑暗,是所有人都看到了黑暗,却都说明亮而温暖。最大的黑暗,是人们对黑暗的适应;最可怕的黑暗,是人们在黑暗中对光明的冷漠和淡忘。”  观于周身,虽然还没有严重到“最可怕的黑暗”“真正幽深、无边的黑暗”,但雏形已具。这个问题只需要简单的观察一下周身人的言行举止,即可轻而易举的验证。
  我们学校图书馆有个阅读沙龙的部门,定期请各学院老师来做交流活动,前一阵请了文法学院副院长某博士来做了一场关于电影的沙龙。  虽然这个定期沙龙活动还有一系列的形式套路问题,但是我感觉它是我们学校唯一一个具备真实内容的文学活动了,所以基本每一期都去参加,但是这个活动在晚上,而大一新生有晚自习,所以我只能请假去。以前请假只需要找班长请就可以了,后来因为被发现班长私自开假条,规定以后请假都必须亲自找导员请假。  那天活动在星期二,正好旁边一所大学的文学社,星期四邀请我们社长作为嘉宾去参加他们的一个活动,我们社长有课,就让一个学长带着我一起去,我想着正好一起去把假请了。  我星期一的时候提前给辅导员打电话,说了我要去参加图书馆的一个活动,还有星期四去外校社团参加另一个活动,我们导员就开始拿捏着一股官腔问我了一些问题,具体怎么问的,时至今日我也忘了,但是大致是这么几个问题:  1.参加什么活动,主题是什么?  2.学习成绩怎么样,上学期是否挂科?  3.这么爱参加文学活动,文笔怎么样?  4.文笔还行,上次运动会写没写加油稿?  5.上学期学院举办的征文活动都参加没参加?  幸亏上学期没挂科,成绩中游吊着勉强也说的过去,上学期懵懂无知被骗被强制的参加了除了最后一次的全部征稿活动,运动会加油稿也碍于班长面子被强制百度抄了几份。  最后电话辅导员说,那你明天上午来找我拿假条吧。  (有点事情,晚上要去开个社团的会,还没吃饭- -!先去,晚上回来接着写)
  宝宝伤心了在跟亲近的人聊天的时候用会显得很有情趣,但当着一群大老爷们的面说宝宝………我反正做不到,但是我玩游戏时也会咋咋呼呼自言自语,但一般都是因为胜利的喜悦或者失败的痛苦。  
  @我本清灵
13:56:00  不要很随意的在宿舍唱歌,因为你不知道有多人人厌恶这种事,即便你愿意你高兴,但是可以去ktv,自重吧。先这么一说,下面一定会开单篇写  —————————————————  我们宿舍楼有个房间的人很爱放音乐放的很大声,有时候整个楼层都跟着震………受不了  
  过来看看
  顶一下楼主
  继续呀 大家都在看呢
  第二天我去找辅导员,说了我是谁,目的是什么,然后辅导员首先打开了我们系成绩单,查了一下我的成绩,看了看还说的过去,没有挂科,才开始说其他的,但是具体对话我也记不清了,反正他表达了这么几个意思:  1.主题关于电影,那不就是娱乐么,要不不去了吧。  2.每个学院一个学期要办15次活动,咱们自己的活动都得强制你们去,别人的活动倒好,倒贴着也要去。  3.还是别去了吧,大一先上晚自习,等到大二没有晚自习了再去参加。  4.你这样晚上去参加活动,不耽误上晚自习吗?  5.要是每个人都来找我请假去参加这个活动,我该怎么办?  6.要是这个活动白天举行,你有课怎么办?  7.那个外校社团为什么请你们去,有什么作用?  8.这样不耽误时间吗?  从辅导员说出“电影那不就是娱乐嘛”那句话起,我就彻底无语了,很不想和他交谈了,但是人家是辅导员,我呢,小破学生一个,想请假,还得说。但是我真的已经是反感到思绪在不断闹腾。  我没说出来学院活动要是办得好我肯定也参加,因为当时我没想到!现在想想,当时竟然没想到这个,很纳闷!  等到大二再去,这种关乎文化的活动,耽误一节晚自习又能怎样呢?到大二那得少了多少次触及文化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小学初中高中基本等于零,因为在大学之前,学校是禁止看课外书的,为了高考!上了社会,除非从事相关事业,否则更是忙似狗,没机会接触。我们辅导员是本校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一个研究生连这点自家的文化活动都不了解、不赞同!  我跟他说不可能每个人都来找他请假的,要是活动在白天和课重了,那就看什么课再决定逃不逃,他就说我“这么任性吗”,但是我感觉这句话他说的不严厉,也就是说他对逃课的事情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实,他都懂,但是为什么要做这种无谓的阻碍呢?我不懂。  最后,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还是给我开了假条,但是条件是,以后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都写一份活动心得发给他,没办法的只得同意了。  当天晚上参加完活动,我回宿舍就写了个几百字的心得,关于电影的,在开头我还说了一番题外话,下面再发出来。  后来我在阅读沙龙的朋友告诉我,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他们是给假条的,知道以后我再参加阅读沙龙活动,就再也没找过导员请假。  (晚了点,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大家还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评论别人能看到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