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可杀得得3000 能和杀扑磷阿维菌的使用技术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瓜菜 & 正文
黄灯笼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点击量:1984
黄灯笼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黄灯笼辣椒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和栽培季节、育苗、播种、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本地黄灯笼辣椒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  &&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茄果类
GB/T 18407.1&& &&&&&&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合用于本标准。
&黄灯笼辣椒,又称黄帝椒、黄辣椒。指果形似灯笼状,果皮黄色,辛味特强并有奇香,主要用做加工的专用辣椒品种,为海南特有的地方珍稀辣椒品种。
4 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生产基地应选择远离工业"三废"、禽畜集约化养殖场、医院等污染源。同时选择前茬无同科作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气性好、 PH值5.5~7.0之间的沙壤土。并符合GB/T18407.1的规定。
5 栽培季节
黄灯笼辣椒一年四季可种植。海南最适宜的播种育苗季节为8月~10月。
6.1 播种前的准备
6.1.1& 穴盘& 50~70个孔,双行横向排盘,每大田667?需盘18片。
6.1.2& 苗床& 选前茬无同科作物,通风向阳,排水良好,不粘重,易灌溉,较肥沃的高旱地或坡园地。
6.1.3& 作畦& 畦面按15O?(包沟)起畦,畦高10?~15?,畦面整平。
6.1.4& 苗床消毒&
按每?苗床用福尔马林30~50ml,加水3L,喷洒苗床上,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体散后播种。
6.1.5& 营养土配制&
因地制宜选用无病虫害的肥沃田土、腐熟的猪、牛粪及火烧土和椰糠按体积比为5:3:2配制,并用50%多菌灵750倍液消毒,覆盖农膜2~3天,然后重新翻动营养土装入穴盘。
6.2 种子处理
6.2.1& 品种选择& 选择海南特有的黄灯笼辣椒。
6.2.2& 种子质量&
必须符合GB级以上要求。具体指标为:种子纯度?95%,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8%。
6.3 种子消毒
针对黄灯笼辣椒主要病虫害选用下述消毒方法:
(1)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的热水,水量大于种子量的5倍为宜,然后用棍子不断搅拌种子,均匀浸泡15分钟。
(2)磷酸三钠浸种: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然后用清水浸种4~5小时,最后用清水冲洗3次,将药液冲洗干净。
将处理好的种子用双层纱布包好,置于28℃~30℃ 的恒温条件下保湿催芽,露白前每天用清水冲洗一遍,并把水珠甩干。
7.1 播种量 每667?大田用种量为15克。
7.2 播种方法
当催芽种子60%露白即可播种。每孔播出芽种子1粒,播种深度0.5?,播后薄洒一层营养土盖种子,并用稻草薄盖一层,淋足水分,出苗后及时揭草。
8 苗期管理
8.1 环境调控
8.1.1& 温度&
苗期最适宜温度为18℃~28℃。苗期温度主要靠农膜和遮阳网调节,白天上午10时至下午6时,揭开膜或遮阳网;夜间覆盖保温。烈日高温用遮阳网覆盖降温;遇低温用小拱棚覆盖农膜加温。
8.1.2& 水分&
正常天气每天下午浇水一次,干旱或大风时每天早晚各浇一次,保持苗床湿润。阴雨天可用农膜或遮阳网覆盖防雨。
8.1.3& 光照&
出苗后而未现真叶前,在中午太阳太强时加盖遮阳网。干燥风及雨天要另加盖农膜,以免幼苗失水或冲刷。
当二叶一心时开始追肥。第一次可用0.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也可用0.3%磷酸二氢钾+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施。以后每长出1片叶喷1次叶面肥。视苗情每隔7天用0.1%三元复合肥液追肥一次。
8.3 炼苗 移栽前3~5天开始炼苗,控制肥水。
8.4 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每7天喷1次农药,药剂以发生病虫害情况可参考后面大田防治所用药剂进行喷施。苗期农药用量应比大田管理的剂量少,以免伤苗,并注意轮用和正确混用。
8.5 壮苗标准 6叶1心或7叶1心,株高15~20?,茎粗0.4?以上,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9.1 定植前准备
9.1.1& 整地&
整地必须深耕,应做到二犁二耙,犁地前每667?撒施石灰粉50?~100?,犁后晒地7天,耙平。
9.1.2& 起畦& 畦面宽80?,畦高25~30?,行间沟宽35?,畦面呈龟背状。&&& &&&&&&&&&&&&&&&&&&&&&&&&&&&&&&&&&&&&&&&&&&&&&&&&&&&&&&&&&&&&&
9.2 施基肥
每667?用农家肥1000?~1500?,三元复合肥10?,饼肥30?~50?,充分堆沤腐熟后撒施于畦面,后用锄头将基肥与土壤混均匀。
9.3 覆盖地膜
施入基肥后覆盖黑色地膜,覆盖前土表应整碎整平,地膜要紧贴土面,四周要封严压实。
9.4 定植时间 当椒苗长6叶1心时可定植,定植时间一般以晴天下午为宜。
9.5 定植规格 单行种植,株距为60~70?,行距115?,错位种植,每667?种植800~1000株。
9.6 定植方法
移苗的当天早晨或前天傍晚应对椒苗进行浇水,从盘中取椒苗时应保持营养土完整,回土后淋定根水,定根后再用干燥土封口,植后灌一次水,水深为沟深的三分之一。植后一周内要及时查苗补苗,保证全苗。
10 田间管理
10.1 养分管理
移植后5~7天,每667?用5担10%人粪尿(40?/担)+三元复合肥0.5?混合淋施于穴中,每间隔20天施三元复合肥10?,共施两次。坐果后,每667?施三元复合肥20?,然后第一次?果后施三元复合肥15?,以后每采收二批果施三元复合肥10?.叶面肥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其中座果前喷一次0.1%硼砂水溶液。(使用的肥料种类可参照附录A)
10.2 水分
灌水深度为1/3沟深,每次灌水落干后及时再灌,保持土壤湿润。
10.3 中耕除草 及时除去沟里和穴里的杂草。
10.4 植株调整 打掉第一分叉以下的所有分枝和其它垂直生长分枝。
10.5 病虫害防治
10.5.1& 主要病害
10.5.1.1& 苗床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
10.5.1.2& 田间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青枯病、枯萎病。
10.5.2& 主要虫害
10.5.2.1& 苗床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等。
10.5.2.2& 田间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棉铃虫、烟青虫、斜纹夜蛾、螨类、地老虎等。
10.5.3&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
10.5.4& 农业防治&
针对主要病虫控制对象,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应实行水旱轮作;深沟高畦,覆盖地膜;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及时清洁田园。
10.5.5& 物理防治& 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10.5.6& 生物防治
天敌: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生物药剂:多采用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BT粉等防治病虫害。
10.5.7& 药剂防治&
农药的安全使用按GB4285、GB/T8321.7的规定执行。推荐使用附录B中的防治病虫害农药种类,禁止使用附录C中规定的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浓度及安全间隔期。
10.6 采收
及时把完全转?的果实采收,采收选择晴天露水干后进行。
(规范性附录)
推荐使用的肥料种类
名&&&&& 称
简& &&&&&&介
农 家 肥 料
以各类秸秆、落叶、人畜粪便堆积而成
堆肥的原料在淹水下进行发酵而成
猪、羊、牛、鸡、鸭等畜禽的粪尿与秸秆垫堆成
栽培或野生的绿色植物体作的肥料
沼气液或残渣
未经污染的河泥、塘泥、沟泥
菜籽饼、棉籽饼、芝麻饼、花生饼
商 品 肥 料
1.商品有机肥
以生物物质、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废物为原料加工制成
2.腐殖酸类肥料
甘蔗滤泥、泥炭土等腐殖酸类物质的肥料、环亚氨基酸等
3.微生物肥料
&& 根瘤菌肥料
能在豆科植物上形成根瘤菌的根瘤菌剂
&& 固氮菌肥料
含有自生固氮菌、联合固氮菌剂的肥料
&& 磷细菌肥料
含有磷细菌、解磷真菌、菌根菌剂的肥料
&& 硅酸盐细菌肥料
含有硅酸盐细菌、其它解钾微生物制剂
&& 复合微生物肥料
含有二种以上有益微生物,它们之间互不拮抗的微生物制剂
4.有机-无机复合肥
以有机物质和少量无机物肥料复合而成的肥料
5.无机肥料
尿素、氯化铵
过磷酸钙、钙镁磷肥
氯化钾、硫酸钾
二元、三元复合肥
磷酸二氢钾、云大120、高美施、
7.微量元素肥料
含有铜、铁、锰、硼、钼等微量元素配置肥料
(资料性附录)
推荐防治主要病虫害农药种类
剂型及含量
使用量(稀释倍数)或ml/666.7?.次
安全间隔期(天)及备注
猝倒病(苗期)
72.2%可湿性剂
喷雾茎基部、叶面
80%可湿性粉剂
喷雾茎基部、叶面
58%可湿性粉剂
喷雾茎基部、叶面
72%可湿性粉剂
喷雾茎基部、叶面
10%可湿性粉剂
0.3%可溶性液剂
52.5%水分散粒剂
800~1000倍液
病毒A+83增抗剂
病毒必克+厥叶灵
500~600倍液
50%可湿性粉剂
喷雾叶、茎
72%可湿性粉剂剂
600~800倍液
64%可湿性粉剂
71%可湿性粉剂
200~300倍液
600~800倍液
世高水分散
50%可湿性粉剂
47%可湿性粉剂
500~600倍液
20%可湿性粉剂
400~500倍液
600~800倍液
3%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
800~1000倍液
10%可湿性粉剂
2%可湿性粒剂
50%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
百草枯(克无踪)
200~300ml
生长旺盛期
茅草枯(达拉朋)
500~1500g
禾本科杂草,药液中加适量洗衣粉增效
莠去津(阿特拉津)
50%可湿性粉剂
150~250g(沙壤土)300~400g(壤土)400~500g(粘土)
一年生杂草
(规范性附录)
黄灯笼辣椒生产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
无机砷杀虫剂
砷磷酸、砷酸铅
有机砷杀菌剂
甲基胂酸锌、甲基胂酸铁铵(田安)、
福美甲胂、福美胂
有机锡杀菌剂
薯瘟锡(三苯基酯酸锡)、三苯基氯化
锡、毒菌锡、氯化锡
有机汞杀菌剂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
剧毒 &高残留
有机杂环类
氟化钙、氟化钠、氟乙酸钠、氟乙酰胺、
氟硅酸钠、氟铝酸钠
剧毒、高毒、易药害
有机氯杀虫剂
滴滴涕、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氯丹
无机氯杀虫剂
三氯杀螨醇
我国生产的工业品含有一定数量的滴滴涕
卤代烷类薰蒸杀虫剂
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
致癌、致畸
有机磷杀虫剂
甲拌磷(3911)、久效磷(纽瓦克、铃杀)、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多灭磷)、氧乐果(氧化乐果)、治螟磷、蝇毒磷、杀扑磷(速扑杀)、特丁硫磷(特丁磷)、灭线磷(益舒宝、丙线磷)、水胺硫磷(羧胺磷)、磷胺、内吸磷、甲基异硫磷、地虫硫磷(大风雷、地虫磷)、马拉硫磷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克百威(呋喃丹、大扶农)、涕灭威、硫丹(硕丹、赛丹、安杀丹)
二甲基脒类杀虫杀螨剂
取代苯类杀虫菌剂
五氯酚(五氯苯酚)、五氯硝基苯、苯菌灵(苯菜特)
国外有致癌报导或二次药害
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
责任编辑:zhurn
& & & & & &
匿名发表:
?在发布信息时,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管理人员有权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1 2 3 4 5 6 7
      
      
版权所有 2007 海南省农垦总局
主办:海南省农垦总局办公室
海南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
开发维护:南海网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琼ICP备号高山茭白技术规程
文章来源:丽水农业信息网
&&&责任编辑:tlon
&&&发布时间:
第1部分:产地环境与生产栽培技术
本标准规定了高山茭白(海拔≥600米)的基地生产条件、肥料使用、选种、栽植、田间管理、更新复壮等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4284-84& 农田污染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DB33/291.1-2000& 无公害蔬菜&第1部分:产地环境
DB33/291.2-2000& 无公害蔬菜&第2部分:生产技术准则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
NY/T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 生产环境条件
3.1.1& 空气要符合GB3095的标准。
3.1.2& 土壤要符合GB5084的标准。
3.1.3& 水质要符合GB15618的标准。
3.2& 高山茭白特定条件
3.2.1& 具有高山气候特点(海拔≥600米)的地区,7-9月的月平均气温≤24.5℃,昼夜温差≥12.0℃。
3.2.2& 土壤深厚肥沃,以山地黄泥沙田、山地黄泥田为主,含有机质2%以上,保水保肥性能好。
3.2.3& 田间水利设施完善,用山坑冷水灌溉,排灌自如。
4& 肥料使用要求
4.1& 使用腐熟的农家有机肥和配置加工的复混有机肥,提倡使用微生物肥料,限量使用化肥,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4.2& 化肥应注意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提倡使用茭白专用复合肥,杜绝偏施氮肥。
4.3& 绿色食品高山茭白的肥料应符合NY/T394-2000。
5.1& 要求:选种的植株生长整齐、节紧缩、结茭多、孕茭率高、茭肉嫩而油光洁白,成熟期集中,茭白长足后,包裹的叶鞘一边稍有开裂,茭白眼呈乳白色,母株丛中没有雄、灰茭。
5.2& 做法:在采收茭白时,对大田中选取的种株做好标记。
6.1& 剪杆扦插
6.1.1& 时间: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冬季10月中旬-11月中旬。
6.1.2& 方法:剪取长度为20厘米-25厘米经过选种的母株杆,为扦插材料,采用宽窄行栽植,宽行120厘米,窄行80厘米,株距40厘米-60厘米,扦插时浅插不倒,扦插后田间保持一层薄水。
6.1.3& 管理:扦插苗成活后,亩施促根肥2.5千克-5千克尿素。
6.2& 分株移栽
6.2.1& 时间:4月上旬。
6.2.2& 方法:将选取的种墩挖起,分墩栽植,每个分墩带3-5苗,定植到事先整理好的茭白田中,宜采用宽窄行栽植。
7& 田间管理
通过田间农事操作,保持茭白均衡生长、高产、优质。
7.2& 越冬管理
&越冬茭田要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晒白或因积水而引起死墩,并做好清园工作。
7.3& 苗期管理
7.3.1& 在苗高10厘米-20厘米,及时去除瘦弱苗、多余苗,每穴保持7株-15株。
7.3.2& 间苗后施一次肥,施肥数量看苗、土质而定,对苗弱、土质差的,可多施一些,每亩用腐熟栏肥1500千克-3000千克,或茭白专用肥50千克-75千克。
7.4& 分蘖期期管理
7.4.1& 待苗长齐后,及时耘田,除去杂草,同时把扦插老杆下泥。
7.4.2& 分蘖肥要根据长势而定,亩用标准复合肥25-30千克。
7.4.3& 分蘖前期保持田间5厘米-7厘米水层,进入长粗阶段,水层要加深到15厘米。
7.4.4& 病虫防治重点:大螟、二化螟、长绿飞虱、蓟马、锈病。
7.4.5& 除草:排干田水,用乙苄或苄黄隆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过一天覆水,保水7天。
7.5& 孕茭期管理
孕茭阶段,用山坑冷水串灌,田间水层保持15厘米以上,以不超过茭白眼为限。
8& 更新复壮
&&& 三年以上的老茭白,应翻耕,重新定植。
第2部分:农药使用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高山茭白农药使用要求和主要病虫害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农药使用要求
3.1 &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推广使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有机合成农药。
3.2& 建立茭田良好的生态系统,根据茭白病虫害发生发育进程,采用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治理策略。
3.3& 农药使用严格执行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遵照《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规定,见表1。
3.4 &绿色食品高山茭白应严格执行《生产A级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农药》的规定,见表2。
3.5 &农药使用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
4& 主要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锈病、胡麻斑病、纹枯病。
4.1& 农业防治
4.1.1& 清除越冬菌源。冬季齐泥割去茭墩残株枯叶,并铲除田边杂草,集中销毁。
4.1.2 &平衡施肥,增强抗性。
4.1.3& 高温季节灌深水降温。
4.1.4& 及时剥除植株基部病叶、黄叶。
4.2& 化学防治
4.2.1& 锈病&发病初期用12.5%晴菌唑EC1500倍,70%代森锰锌WP500倍液交替使用。
4.2.2 &胡麻斑病&始病期用70%甲基托布津WP800倍,或20%咪鲜胺EC800倍喷雾。
4.2.3& 纹枯病&发病始期用5%井岗霉素SP500倍,或50%多菌灵WP800倍喷雾。
5& 主要虫害
&&& 主要虫害有二化螟、长绿飞虱、蓟马、大螟。
5.1& 农业防治
5.1.1& 冬季齐泥面割除茭白残株,集中销毁,降低虫口基数。
5.1.2& 平衡施肥,增强抗性。
5.1.3& 结合茭白植株生育进程灌深水杀蛹。
5.2& 生物防治
5.1.1& 青蛙、蜘蛛等捕食性天敌捕杀茭白害虫。
5.1.2& 稻虱缨小蜂卵寄生长绿飞虱,降低害虫孵化率。
5.3& 物理防治
用杀虫灯诱杀螟虫、长绿飞虱成虫。
5.4& 化学防治
5.4.1& 二化螟、大螟&在幼虫孵化期,用1.8%阿维菌素EC2000倍,或苏云金杆菌(BT粉剂)1000倍液,0.1%苦参碱SP1000倍液,交替使用。
5.4.2& 长绿飞虱、蓟马&长绿飞虱药剂防治以越冬代为重点,在孵化盛期用药。长绿飞虱、蓟马防治药剂宜用25%扑虱灵WP1000倍液,或10%吡虫啉WP2000倍液,或5%啶虫脒WP1500倍液喷雾。
表1&& 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农药名称&&&&&&&&&& (通用名、商品名)
常用药量(g.ml/667O)
或稀释倍数
最多使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天)
阿维菌素(灭虫灵)
苏云金杆菌(苏特灵)
灭蝇胺(潜克)
捕快(吡.阿)
百得利(阿.甲氰)
除虫净(毒.氯氰)
三氟氯氰菌酯(功夫)
高效氯氰菌酯
溴氰菌酯(敌杀死)
氟氯氰菌酯(百树得)
贝塔氟氯氰菌酯(保得)
万灵(灭多威)
83―100ml&&& 15―20g
喷雾&&& 喷雾
7&&&&&&&&& 7
喷雾 &&浇根
5&&&&&&& 17
克露(霜脲氰锰锌)
80%WP& 70%WP
500―800&& 500―700
喷雾&& 喷雾
安泰生(丙森锌)
续表1&& 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甲霜灵锰锌(瑞毒霉锰锌)
甲基托布津
扑海因(异菌脲)
氢氧化铜(可杀得)
粉锈宁(三唑酮)
精喹禾灵(精禾草虫)
精吡氟禾草灵(精稳杀得)
都尔(异丙甲草胺)
100―150ml
30%SP& 10%WG& 41%WG
200g&&&&&&&&&&&& 500―750ml&&& 150―200ml
喷雾& &&&喷雾& &&&喷雾
甲草胺(拉索)
100―200ml
施田补(除草通)
100―150ml
表2 &&生产A级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农药
有机氯杀螨剂
三氯杀螨醇
工业品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滴滴涕
有机氯杀虫剂
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酸钠、硫丹
蔬菜、果树、茶叶
有机磷杀虫剂
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流磷、甲基对流磷、甲胺磷、氧化乐果、治螟磷、杀扑磷、水胺硫磷、磷胺、内吸磷、甲基异硫磷
剧毒高残毒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克百威(呋喃丹)丁(丙)硫克百威、涕灭威
高毒剧毒或代谢物高毒
二甲基甲脒类杀虫剂螨剂
慢性毒性、致癌
拟除虫菌酯类杀虫剂
所有拟除虫菌酯类杀虫剂
水生蔬菜、
对水生生物毒性大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
致癌、致畸、高毒
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
有机砷杀菌剂
甲基胂酸锌(稻脚青)、甲基胂酸胺(田安)、福美甲胂、福美胂
有机锡杀菌剂
薯瘟锡(毒菌锡)、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氯化锡
高残毒、慢性毒性
有机汞杀菌剂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
剧毒、高残毒
取代苯杀虫杀菌剂
五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醇)、苯菌灵(苯莱特)
致癌、高残毒
2-4-D类化合物
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3部分:质量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高山茭白采收标准、质量要求、分级标准、包装与标志、贮藏与运输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最大残留限量
GB& 食品中辛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 食品中百菌清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 食品中多菌灵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 食品中乙酰甲胺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5& 食品中氰戊菌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 食品中粉锈宁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GB& 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
GB/T6&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DB33/291.3-2000& 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
掌握在叶鞘内茭肉显著膨大,紧裹的叶鞘即将裂开或刚裂开为宜。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要求
成熟度适中,新鲜,色泽良好,形态正常,个体均匀,外观清洁,无腐烂、无霉变、无异味,无影响食用的病虫为害状及机械损伤。
4.2& 卫生指标
按DB33/291.3-2000规定执行,见表1。
表1& 浙江省无公害蔬菜卫生指标规定
项&&&&&&&& 目
最高残留限量(≤mg/kg)
8、甲拌磷*
9、杀螟硫磷
10、倍硫磷
11、敌敌畏
13、马拉硫磷*
15、倍硫磷*
15、乙酰甲胺磷
16、毒死蜱
17、多菌灵
18、百菌清
19、代森锰锌
20、2,5―D
21、溴氰菌酯
0.2 果菜夹,0.5叶菜夹
22、氰戊菌酯*
0.05块根类菜0.2果菜夹,0.5叶菜夹
23、甲胺磷*
25、亚胺硫磷
25、辛硫磷
26、抗蚜威
27、奎硫磷
28、五氯硝基苯*
29、三唑酮
30、敌百虫
31、灭幼脲
32、氧化乐果*
33、呋喃丹*
35、克螨特
35、噻嗪酮
36、硝酸盐(NaNO计)
≤600瓜果类,≤1200叶菜、根茎
37、亚硝酸盐*(NaNO计)
备注:1、打*号为必测项目;2、其他测定项目可根据田间农药情况而定。
4.3& 分级标准
4.3.1& 特级
茭形完整,茭白组织鲜嫩,叶鞘3片-5片,青绿色,包紧,不带根,无病虫斑,无伤痕,中间膨大部分匀称,露白部分不超过1厘米,露白处茭白肉色白不青,新鲜,条长25厘米-30厘米,基部茎长≤2.0厘米,横径≥5.0厘米,单茭重≥150.0克。净茭:新鲜、雪白、光亮,条长≥16.0厘米,横径≥3.5厘米,单茭重≥100.0克。
4.3.2& 一级
茭形完整,茭白组织鲜嫩,叶鞘3片-5片,青绿色,包紧,不带根,无病虫斑,无伤痕,中间膨大部分匀称,不双面露白,露白处茭白肉色白不青,新鲜,条长25厘米-30厘米,基部茎长≤2.0厘米,横径3.5厘米-5.0厘米,单茭重120-150克。净茭:新鲜、雪白、光亮,条长≥16.0厘米,横径≥3.5厘米,单茭重≥80.0克。
4.3.3& 二级
茭形完整,茭白组织鲜嫩,叶鞘3片-5片,青绿色,包紧,不带根,无病虫斑,无伤痕,中间膨大部分匀称,露白处茭白肉色白不青,新鲜,条长25厘米-30厘米,基部茎长≤2.0厘米,横径≥2.5厘米,单茭重≥70.0克。净茭:新鲜、雪白、光亮,条长≥16.0厘米,横径≥2.0厘米,单茭重≥60.0克。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质量
用目测法观看其外表并嗅其气味。
5.2& 卫生指标
5.2.1& 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物理化学分析法检测法。用薄层层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仪器检测蔬菜样中的农药残留量以及农药品种。测定方法按本标准和国家有关的测定标准执行。
5.2.1.1& 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按GB/T5009.20和GB/17331的规定执行。
5.2.1.2& 六六六和滴滴涕的测定按GB/T5009.19的规定执行。
5.2.1.3&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按GB/T17331的规定执行。
5.2.1.5& 有机氯和拟除虫菌酯类农药按照GB/T17332的规定执行。
5.2.1.5& 百菌清的测定按GB/T15878的规定执行。
5.2.1.6& 粉锈宁的测定按GB/T15973的规定执行。
5.2.1.7& 多菌灵的测定按GB/T5009.38的规定执行。
5.2.1.8& 五氯硝基苯的测定按GB/T16351的规定执行。
5.2.1.9& 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的测定按GB/T15876的规定执行。
5.2.1.10& 氯氰菌酯,氰戊菌酯的测定按GB/T15929.5的规定执行。
5.2.2&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按GB/T5009.33的规定执行。
5.2.3& 重金属及其他的测定
5.2.3.1& 总砷的测定按GB/T5009.11的规定执行。
5.2.3.2& 铅的测定按GB/T5009.12的规定执行。
5.2.3.3& 总汞的测定按GB/T5009.17的规定执行。
5.2.3.5& 氟的测定按GB/T2009.17的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取样方法
6.1.1& 依据不同产品及不同产地条件,按唯一差异原则,随机抽取样品。
6.1.2& 样品抽取量不超过每批次蔬菜总量的1%,最多不高3公斤,最少不低于0.5公斤。
6.1.3& 抽样单,样品标签和封条应由抽样人和被抽样单位负责人或个体摊主共同签名(盖章)确认有效。
6.2& 检验结果的数据修约按GB8170执行。
6.3& 判别规则
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则判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7& 包装与标志
容器(框、箱、袋)卫生要求清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无霉变现象。
凡经过上述检验符合标准的可吊挂无公害蔬菜标志,并标明品种,净重,生产单位,采摘日期及包装日期,标签按GB7718标准执行。
8& 运输与贮存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并采取保持品质的措施。
青田农业信息网
| 网站地图 |
| 网站指南 |
主办单位:浙江省青田县农业局 电话:
版权所有:青田县农技110信息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龙泉市伟航科技网络有限公司 电话:
最佳使用效果: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5.5或以上  浙ICP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杀得能混什么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