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苹果电脑macbook android手机pro15,Android文件传输怎么不能用?手机是note3,在同学的苹果电脑上插上usb就能用

第一次购买或使用 MacBook Pro,有哪些必需的外设和应用程序推荐?
近期打算研究 iOS App 开发,手头设备比较全,想购入 rMBP。Retina 13.3是否够用/必要?Retina 256GB SSD 是否够用/必要?哪些外设是可以显著提升使用效率、体验的? 软件必安的有哪些推荐?
按投票排序
因为LZ提到要做iOS开发,所以基于从事Apps设计或开发来回答这个问题。还有很多优秀的Apps不在此讨论范围内。Retina 256GB SSD 是否够用/必要?除非购买17“ MBP,Retina还是有必要的。目前按照Apple这样的定价,256也就足够了。我自己是另外弄了一台LaCie的Liitle Big Disk,足上Raid加上雷电口的传输速率足以达到一套不错的外接性能。哪些外设是可以显著提升使用效率、体验的?1. 码字用 - HHKB Pro2说实话,以前没折腾过机械键盘。前段时间脑子搭错线「我是设计师,很少coding」想折腾一个。于是选来选去看中了样子复古,键位直接支持Mac的电容键盘HHKB Pro2。事实证明,这个选择还是不错的。如果你要码代码,我想这个就不用多介绍了。2.画图用 - 赛钛客 M.M.O 7从第一台Mac开始我就不太喜欢Apple的鼠标,所以尝试了非常多的鼠标。最后在R.A.T 5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感觉。最重要的一个,对于Mac的驱动也只有赛钛客做的最好了。于是后来又入了M.M.O7。我不打游戏,但丰富的自定义键让我可以集成大量的Mac OS很多原生功能。比如我用横向滚轮左右滚动来支持展开桌面和显示所有运行中的窗口。比我五指去Trackpad操作快多了。而且在拖动文件到某一个App中操作也变得方便得多。3.Just Mobile Lazy Couch散热垫好处就一个,小巧方便扔包即走。夏天的时候非常有必要。4.一个好的iPhone Dock我现在用的是Elevation Dock。当初完全是外貌党了。我和LZ一样工作和App打交道,难免需要整天测试demo。Elevation不好地方在于竖着插在dock里使用手机会有些晃动。所以我推荐你试试 BlueLounge Saidoka。软件必安的有哪些推荐?这个东西有些个人喜好成分在内。姑且顺着码一下吧。1. Alfred这个其实不用解释了。有了这个效率提升百倍。升级到2.0的时候我果断选择了Mega终身账号。2. AirServer如果会议上演示Demo,Airplay到投影上比较方便。3. Bartendar不管屏幕有多大,Menu栏还是需要整理。有了这个可以隐藏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还可以调整Menu各app的位置。4. BeamApp 或 DeskConnect测试Demo经常需要来回传图片或者链接之类的东西。这两款都会比较方便。5. Caffeine所有人使用Mac我第二个推荐的就是它「第一是Alfred」,它可以保持你的电脑数小时不休眠。在开会演示PPT的时候特别有用。6. Droplr缩短url、共享文件、对MD或者code都能很好的支持7. Dropshelf很实用的一个小工具。可以在屏幕边缘暂存一些小文件。方便在不同的App中切换使用。可以看看我以前在专栏中的评测。8. Ember iOS&Mac作为设计师很实用的一个工具,可以帮助你搜集各种灵感。特别是iOS版,可以帮我很好的组织iOS中的Apps截图。同样参考我专栏评测。9. Fantastical 支持语义化输入的日历工具。作为码农你一定喜欢。10. iStat Menus系统监控,强烈推荐。11. Mac Update Desktop跟踪所有Apps的更新情况,及时获取最新版本。12. OmniFocus个人最喜欢的Todo应用,配合iOS版更佳。特别喜欢他们的预测模式,每天的日程和todo可以整合管理13. OmniGraffle 或 Sketch画Demo工具。14. OmniOutliner写设计文档。方便自己梳理结构。15. PopClip划词工具,重在插件够丰富。提升工作效率。16. PromoteeApp演示辅助工具,帮助你快速生成高大上的演示图。具体看我专栏介绍。17. ReadKitRss阅读器,原本不太喜欢。但Reeder for Mac迟迟不发布,ReadKit也越做越好。现在已经可以忘记Reeder了。18. ScreenFlow日常演示Demo录屏工具。方便给异地团队演示。19. Screen Runner设计稿同步到手机演示工具。方便日常调试.20. Sparrow换了一堆,还是剩下这个。Mail公司邮件,Sparrow私人邮件。21. Spotify 干活不能没有音乐。22. TextExpander文本快捷工具,提升效率。23. Tweetbot for Mac不选择官方App的最重要愿意就是Tweetbot的多栏模式。除了主Timeline,我把Apps官方账号、设计师、iOS&Mac开发者、App降价、Bundle等list分别开出一栏。获取信息的效率暴增.24. Ulysses日常写文档的markdown工具。关键在于对于多文件的统一管理,实在方便太多。最后,如果想了解更多iOS&Mac相关的Apps。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用于开发的:
免费!必装。
oh my zsh 配合 iTerm2 简直神器!
有免费版的,但是买了 licence 之后幸福感突破天际。
免费~ 免费~
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
JetBrains 的 IDE 都十分酷炫,部分有社区版。 用来做文件比较,贵!太贵了,但是很好用 囧。提高效率的:
贵!但是超值! 免费!打造自己的私有 Dropbox(有 vps 的话必装!) 不太贵~ 性价比一般,用于调节窗口大小。
跨平台文件传输,速度超级快!让你告别 itunes。有免费版,但是有广告,很不爽,付费版价格很便宜很清爽,超值。 不太贵~ 如果你有强迫症就超值! - -# 反正我接受不了状态栏里全是图标。-----256 G
SSD 够用, 一定要 Retina!再配个大屏 ( &= 21' ) 显示器就完美了!还有键盘, 我用的比较多是红轴,青轴不敢用,在宿舍太吵怕被打 - -#其他一的时想不到了。----Update
居然把这个忘了 - -# 你用过 apt-get 或者 yum 吧?
1. SSD必要.容量够用不够取决于个人使用.如果只做开发不干别的.120G也足够了2. 笔记本没有必须的外设.可以说什么也不需要.如果非要说必须.那就是没有WIFI只有网线的时候雷电转接口是必须的3. 除了alfred和moom和Chrome.我想不到离不开什么软件了
1.SSD必须的!现在还后悔买了mbp而不是mba,SSD的速度真心不是盖的。2.Apple Magic Mouse:十分漂亮的鼠标,支持多点触控,和Mac OS是绝配,但是灵敏度和手感需要习惯。HHKB:小众电容键盘,虽然很贵,但连上MacBook逼格一下子就提升了。3.TextMate:被称之为Mac上的vim/emacs,很强大的编辑器,几乎没有什么学习曲线,甚至可以就把它当作普通的编辑器用。JetBrains系列的IDE:在Mac上的效果比Windows和Linux上要好很多。感觉Java开发方面,IDEA比eclipse要好用。
大家都说了那么多好的东西,我也回答一个吧,这个是在网上不经意看到的,用纸巾夹自制的一个电脑托,除了逼格,感觉跟网上的那些3,400的托子没啥区别,那个图标是自己贴的。很多学生党啊,省钱,又想再不用MBP的时候扩大桌面空间,是个不错的选择。大家都说了那么多好的东西,我也回答一个吧,这个是在网上不经意看到的,用纸巾夹自制的一个电脑托,除了逼格,感觉跟网上的那些3,400的托子没啥区别,那个图标是自己贴的。很多学生党啊,省钱,又想再不用MBP的时候扩大桌面空间,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一个刚入门的IOS开发者,感觉现在点赞最多的回答不是特别的受用,说一说我现在自己的开发环境。先回答题主的第一个问题,Retina 256SSD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两项会大大加快你的开发效率。另外很重要也是人们往往忽略的一点,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尽量加装更大的内存。我现在使用的是512SSD,MBPr,我加装到了16G内存,平时chrome开30个标签同时开着windows虚拟机还能十分流畅,所以加装内存十分重要。对于第二个问题,强烈推荐苹果自家的Wireless Keyboard,首先我自认为Wireless Keyboard的触控体验不亚于便宜的机械键盘。而他的优势在于,其键位十分符合苹果的设计,无需remap键位就可以流畅使用。还有一点在于它是在太便携了!!!随便放到包里就好了。如果出门的话完全可以只带一个键盘,带一个ipad ,可以用ipad编辑文档,写blog,甚至是码代码都可以。然后就是十分推荐一块显示屏,macbook 最大的屏幕也只有15寸很难满足程序员的基本需求,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最选择一块21寸以上的屏幕。对于程序员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屏幕知乎上已经有很多很好的回答了,苹果的触控板已经是极佳的体验了基本是不需要外接鼠标的,如果楼主还是习惯于鼠标操作的话推荐题主购买一个蓝牙鼠标,Macbook的USB口十分稀缺,如果要外接hub的话又会显得桌面太乱,所以能用蓝牙就用蓝牙吧。对于OS X上的软件推荐首先你需要一个好用的编辑器,xcode只是为了objective c设计的,对于其他的语言支持的就不是那么好了。首推vim(在OS X下有mVim可以使用)。另外sublime也是不错的选择。 推出的Atom也率先在OS X平台上公测了,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赞数最多的回答推荐的软件有很多是收费的,我们这里可以推荐一些免费开源的软件供题主使用。iTerm2 很好用的terminal,在程序员界十分受欢迎f.lux 一个自动调节色温的插件,对于常常熬夜码代码的程序员来说会稍微降低眼部疲劳InsomniaX 一个插件可以做到macbook合住盖子而不进入待机状态。Quicksilver 一个类似于Alfred的软件但是是开源的而且可以自己写一些插件,使它更加的符合自己的习惯。最后上一张现在的开发环境的图~由于是在学校的社团里,所以有点挤。。。
1. 开发iOS,Retina还是必要的,iPhone 4开始都是Retina。256G绝对够用了,我Pro和Air都是128,都用不完。2. 提高工作效率的外设?那必然是Apple Display + Apple无线键盘 + Trackpad触控板。你只需要维护一个开发环境。去开会,去做demo,去给同事演示,直接拔了线带上Macbook。回来了,插上线,继续之前的工作状态。不需要copy&paste,不需要sync。你还可以同时打开Macbook的屏,一个屏看代码,一个屏浏览器查文档。如这样:或者如果你也喜欢写代码时,听音乐,那一个蓝牙音响自然少不了。如Bose SoundLink Mini3. 必安的软件:XCode - 这个得自己装 - 非常好用,有很多十分有用的插件,帮助提高开发效率 - Mac 默认不支持解压winrar文件pip - Python的包管理工具,经常写python的必装iPython - 更强大的python交互shell,支持自动补全,自动缩进,支持 bash shell 命令,内置了许多很有用的功能和函数Git - Mac OS 10.9 之后好像是built-in了 - 打开terminal,并直接cd到当前目录的小工具,十分实用Sublime text - 强大的编辑器Chrome - 还是更习惯用chromeMPlayerX - Mac上最好用的播放器--Peng
首先购买MacBook Pro后,你需要了解到你能获得的相关保障:1年硬件保修及90天免费电话技术支持服务。1年硬件保修日从你的发票时间算起,若1年后打算延保,可根据以下链接选择购买相应的延保:AppleCare 注意:需要在在保内购买注册才有效。购买后保修时间多延长2年,即从购买日起有3年的保修时间。如果你觉得会长时间使用苹果电脑,可以在购买电脑时就直接购买。而免费的90天电话技术支持这块很多人会忽视,从购买日起的90天内有任何疑惑困扰,都可以致电AppleCare:后选择4进行询问指导。(周一至周五:9:00-21:00;周六日:9:00-18:00)另外,购买AppleCare后,你的电话技术支持也同时增加2年。若一开始就购买了AppleCare,则直接可免费获得电话技术支持3年。如果作为苹果的小白,多致电寻求帮助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您准备从 App Store 购物,需要创建一个 iTunes Store 帐户。如需相关操作说明,请参阅此文章:iTunes:如何在 iTunes 中设置 Apple ID 和密码您可以使用现有的 Apple ID 创建 iTunes Store 帐户,但需要提供有效的付款方式。若要使用现有的 Apple ID 创建帐户,请参阅此文章:在 iTunes Store、Mac App Store 和 iBooks Store 中使用现有 Apple ID若要创建不使用信用卡、iTunes 礼品卡、礼品券、消费额度或代码的帐户,请按照以下文章中的步骤操作:创建不使用信用卡的 iTunes Store、App Store、iBooks Store 和 Mac App Store 帐户如需了解有关 Apple ID 帐户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以下网页:由于苹果电脑的App Store使用并未有手机App Store使用者那么广泛,因此当你在 iTunes Store 购买付费产品时,建议可先浏览该产品页面中的“用户评分”、以及“用户评价”,并完整确认产品“类别”以及产品“内容提要”中的描述(你可能需要点击内容提要右侧的“...更多”,以确保相关描述的完整显示)。万一你感到在 App Store 的某一产品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建议不要以自身帐号冒险购买相关程序;可选择向iTunes Store及时报告该程序的“程序名称”以及“商店链接”。在收获您的报告之后,iTunes Store 会将此问题立即升级给相关负责团队,而该团队会进一步跟进并了解情况。使用苹果笔记本,最不需要的就是鼠标,苹果笔记本的触控板将给你带来非常好的享受,保证使用过后你不会打算再配备鼠标。(我自己使用的大半年未购买鼠标,之后是由于零售店产品打折才购买了苹果蓝牙鼠标。)具体触摸板使用请参考以下文章:Mac 基础知识:Multi-Touch 手势关于笔记本电池问题,不得不称赞苹果笔记本的续航能力,即使不是以续航能力著称的MacBook Air,MacBook Pro续航能力也非常强悍。而电池保养方面,由于使用的是锂电池,平时正常使用就可以了,只需要每月做一次循环重放操作即可:充满电后,拔出外接充电线后使用到设备自动关机后,再一次性充满电即可。以下相关文章可供参考:而关于虚拟机或者双系统的安装,我的意见为:若你只是由于办公需求或者一些小游戏的需求而使用的话,虚拟机适宜;若需要大型游戏等占用cpu较大的程序,则安装双系统为宜。以下相关文章供参考:
BetterTouchTool根本停不下来
如果你肉身在天朝,我推荐“鱼摆摆”。不细说。----------[更新于]感谢
的提醒,鱼摆摆的确挂了,如图。
jitouch,简单的手势切换tab,关闭tab,open in new tab等等一系列方便的操作
要是经常连接投影仪的需要买个闪电/mini display port转VGA的转接线,以方便连接投影仪。
一个外置硬盘,用来 TM 。对速度要求高的话就 SSD ,钱紧的话就 HDD 。软件当然是 Xcode 了,然后再来个 Dash 方便看文档。
我不是做开发的,业余用户一枚。SSD是必须的,256正合适。建议买个好的电脑(内胆)包保护吧,官网上挑一个就行。没什么必须的软件。开发应该要用Xcode吧。题主参考的回答就行,感谢。我离不开的有以下几个:ShadowsocksX 是用来访问一些国内受限的网站的;Tweetbot 比较强大的Twitter 客户端;Mail Pilot或是Sparrow 邮件客户端,自带的也还行;1Password 4 比较方便的密码管理工具,懒人必备;Evernote 总有人说大象做的太臃肿,但我暂时还没找到替代品。我的wordpress日记、Instagram照片都通过Ifttt导入到Evernote里;Pocket 用于管理互联网文章的应用程序;Alfred 我用的不多,但是很多人推荐,也正在摸索;Parallels Desktop 虚拟机程序(文艺用户退散) 可以模拟Windows/Linux/Chrome OS/Android等操作系统,比如想玩个游戏什么的可以切一下不用重启。Kindle 看书的
作为开发,尽量不配苹果鼠标,用久了手疼
1.罗技 M558鼠标(定制鼠标),160+2.华美 A100多合一路由器(接入网络),100+3.InvisibleMacmates隐形铠甲(保护膜),80+4.Incase 单肩包(收纳),150+5.爱国者MC330无线移动硬盘(扩展容量),1200+从X 宝中海选。
SSD 会让你感受到开发的乐趣的
今年买的十五的顶配,外接设备设备配了一个苹果的带小键盘的外接键盘,苹果的Time Capsule(用处一般,视情况定吧),还有一个网线的转换线。最近准备买个散热板。软件Magican(类似于360的管理软件) 集成了好多的系统管理监控项鱼摆摆
翻墙用的 操作简单Parallels Desktop爱壁纸hd
如其名很多壁纸在里面betterzip 解压文件用的 还是挺好用的还有就是大众的一些了 例如企鹅 Office2011 搜狗拼音 优酷(不是很好用,但是去广告)等(苹果的电脑不用安装很多软件——特殊行业除外——基本上买来之后就能够直接用了。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是 买了先用着,缺什么就按什么。我从买了到现在,安装的新软件不超过15个)购买 Retina Macbook Pro,选择 13 寸 还是 15 寸?
目前在使用老版pro 13,想买个新的retina pro,纠结于13与15之间。首先13跟15差一个独立显卡,CPU也差一个级别,但我总觉得15寸的太大了,便携性不是很好,有人说retina下13寸的集成显卡压力很大,我想知道真实的使用感受,13跟15性能究竟差多少。平时主要使用的软件有:axure、xcode、myeclipse、office、safari、evernote
从LZ的经常使用的软件来看,13无压力。。。而且便携!!!买13吧。好像现在13的r 才1W了,更值得购买!!!!!不过15好像比13薄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真的是一点点。。。。
要入的话,首选15寸,在需要较强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切换至独立显卡13寸没有较强的GPU,在Full HD的屏幕空间下,大部分应用都有卡顿的现象13寸和15寸我都有,13寸没法比,在13寸Full HD屏幕空间下Evernote内只有300多条笔记的笔记本,快速滚动会卡Safari浏览较长的页面时,快速滚动会卡VMWare下相应速度较慢iPhoto、Aperture卡顿Keynote卡顿窗口多开切换桌面、切换任务的时候会卡Xcode编译运行项目时,打开模拟器会卡以上15寸的也有,但是切换成独立显卡就不会如果有经济实力的话,直接上15高配,现在15高配配置都提升了,CPU提升了,内存也升级到16G内存了(去年7月份买的哭哭哦,我写信问问看能不能帮我换一台……)------------------------------------更新--------------------------------------13寸升级到10.9后如丝般顺滑
15,13 macbook pro retina 都在用,真心感觉可以的话15更好,不考虑那一点重量差
如果只是以编程或视频,图片,文档处理为目的,果断13寸(2014年的13寸高配)在办公室或家可以这样这样搭配为了满足以下几个目的这样搭配为了满足以下几个目的敏捷办公编程网页浏览 邮件收发社交兼顾出差旅行高一些的显卡性能 更宽广的屏幕 还是更小一点的尺寸 更多一点的续航时间,我认为是一个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要解决什么问题",把macbook当做工具,够用就好====================================================对于"视频图片处理的最低要15的独显。"的观点补充不论证15寸的性能,只论证13寸能否完成视频图片处理1: 以2014最新款13寸rmbp为例 Intel Iris Graphics并不弱2: 你觉得这样的色域适合做什么样的图片?(X-Rite display2校正后)无论nef还是raw格式,考验更多的是cpu运算能力 在这个性能过剩的年代13pro的标配i5的cpu足以应付,另外说屏幕小的人,请不要只看屏幕尺寸 请关心一下分辨率3:如果你买了3dmax(很遗憾os x下没破解版)然后你买了vray渲染器,你会发现渲染的同时依然是cpu做工,渲染一般来说都是附带3D场景 需要计算光线的折射反射之类的表现程度 基本上全靠CPU来计算 所以多核CPU在渲染速度上有很大优势 而显卡只负责把CPU的运算结果显示到屏幕上 如果你很expert,那么你需要的是图形工作站,hp zbook这个级别的电脑会非常合适,而非廉价的macbook.4:对于性能我想从p41.7 512内存 fx5200甚至更早一点的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会觉得现如今的电脑配置已经高的离谱,也许只是一种错觉,但那个性能匮乏的年代教会了人们节约我一哥们,在我们这些师兄弟们,战斗屌们.还扛着画板笔筒颜料盒去河边写生的时候他已经在p4 1.7 fx5200的电脑上学会了建模和商业插画基础在amdgt上开始兼职画插画 以及一些简单的室内渲染工作后 他买了一台amd5000+ 可以开核的哦^_^后来工作了几年生活状况好些了 他买了一代i5 760 搭配 hd4830他的工作是分镜设计师+插画+一小部分3d设计前阵子此君刚刚花了1w+买了块数位屏 同好们过去围观后发现这所谓的"插画利器"配置也不过如此于是大家都唏嘘不已
纠结了半天,最终入的13寸顶配(跑分比15寸基本配都低很多,因为i7双核比i7四核差距太大)。入13寸的原因是1 便携(相对于15寸,甚至大小比Air还小一点)2 屏幕(相对于Air)3 续航(相对于15寸的8h,感觉9h虽然只多一小时,却有种半天和一天的区别)4 外观。个人认为13寸的外观不但秒杀15寸,而且比Air更好看。既然多花钱用Macbook,不如就多照顾一下自己的审美。15寸刷白的一大片,和两边的音响,真不喜欢。5 显卡(相对于15寸)。如果买15寸的MBP,不入独立显卡觉得别扭,入了更别扭,因为配的是坑爹的GT750M。且不说如今类似的笔记本如果不用专业显卡,也都全面换装GTX8xxM系列,我多花这么多钱,只进了一个上一代的中端卡,而且是性能只比iris pro好一些的破750M(据说iris pro的性能和GT650M接近),实在是更别扭!另外,虽然13的性能比15寸差不少(主要是双核和四核的区别),但是日常工作觉察不出来。因为已经有很好配置的Thinkpad和台式机,所以非常吃CPU和GPU的游戏和计算程序会选择在别的平台玩,这台机器就工作和写代码。所以选择了外观和续航更好的13寸,但是加了配置以后比15寸基本款贵了不少。
我刚入手的13。一年前买的2011乞丐版air外接屏幕带不动23寸的dell ips,13的pro retina轻松带起。平时不玩游戏,不作图。evernote近2万条笔记,在air上偶尔会卡,pro不会。timeline3d在air上卡得没法用,pro上很好用。
有13寸air一台 13寸Retina pro一台 15寸Retina pro一台 推荐air 和15寸pro 我相信推荐13寸pro的人 大部分应该没有体验过15寸的震撼感 15寸 Retina 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真正用过的才知道
个人感觉,笔记本要的就是轻便,在配置能够满足日常工作需求的情况下,13''应当是首选,而且显然的,目前的电脑都能够满足通常的应用需求了,什么编辑文字,编辑图片,浏览网页,查收邮件之类的,而且13''电池比15''给力多了。关于15'',选择这个尺寸的大约有两种人,一种是没有台式机的,笔记本毕竟是笔记本,性能再好也没有办法和台式机比,而如果日常工作生活中没有台式机的人,比如学生党,那么15''可能更合适些;第二种是对移动性能需求很高的人,比如经常需要野外编辑录像图片的人,这类人我想所占比例也不大吧…都说15''性能高,确实是性能高,但是再高也比不过更便宜的iMac,并且15''屏幕再大也比不过价格更便宜的iMac。毫无疑问,用iMac做一些工作要比使用15'' macbook pro要适合的多。所以理性消费,合理购买电子产品。
我是伟大的搬运工,不谢~
这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问题,但楼主如果只有显示卡不卡以及体积的顾虑的话,推荐13’。用了1年零4个月15'(mid 2012),用了1个多月13'(late 2013),两个都是16G ram,256G SSD,但13'的cpu用了i5的。都很好。我15'的是i7的版本,分辨率使用1080p,各种使用情况非常满意,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带上床太占地方。工作用机屏在固定的时候幕大的更好。13‘的非常后悔买了i5的,性能不太够(这个看每个人的应用而定,我会开几个浏览器、xcode、photoshop、一堆多tab的terminal、两个workspace、几个sublime text工程、两个Path Finder等,其中chrome和插件、xcode都会比较吃cpu和内存,其他几个也比较吃内存),如果换成i7就完美了。但体积方面的优势使得我在家里可以各种姿势办公,屏幕大小的不足(个人癖好喜欢高分辨率,都是全开的)也逐渐适应,毕竟还是比大多数笔记本的分辨率都高了。吐槽一下Mavericks以后就经常感觉内存不够了(弹出Force quit程序)。对于习惯开高分辨率的同学我比较推荐13寸,体积方面毕竟也要考虑一下。楼主说的显卡方面的问题我完全没有感觉,15'的在个别时候也会卡(比起其他笔记本已经很好了)。
推荐15的,内存很重要啊,15寸的是16g内存,cpu是四核i7和双核i5的区别还是挺大的,显卡的话15低配的集显也比13的好,关键内存自己不能换,其次15寸带起来也不是特别不方便,如果不是经常出差这种的话。所以建议你15寸。
买机器的时候纠结过很久。两部机器都有各自的特点。先说我个人的情况:1.需要经常开会,对于便携性要求较高2.不玩大型游戏3.正常使用:上网多网页同开、正常PS,axure什么的、看个电影什么的4.图片多,文件多,硬盘容量要求高后来【选择了13寸中配】,应该是性价比最高的配置...理由很简单,以上要求全部都能完美满足【纠结过15寸的原因】是,大屏~高配,独显,后来发现,其实除了大屏,其他所谓的亮点其实并不用得到。一个设计师好朋友选择了15寸最高配:如果你是需要经常画图,对显示要求高,那就15寸吧,但是,如果你是打算要背着到处走的,个人建议你还是得好好斟酌一下。PS:如果是买15寸,就买高配吧,一步到位。(当然,忽略预算是否足够的情况)
15寸。cpu, 内存,显卡都提升了,最重要的是扩展分辨率也提高了,外接显示器eizo,相比13寸的明显画质提高。本人今日刚刚卖掉13(8g内存)买了15低配。这是个意外发现,本来是嫌弃13屏幕太小,在虚拟机里面搞东西就更小,眼睛受不了。现在外接显示器都懒得用了,15的除了敲长代码,不需要外接了,毕竟俺的外接是低端货,分辨抵不上retina。
当然买15的,
我公司很多买13的,看着13寸的显示器太小了点,结果还外接个显示器。 买了高清屏还要接普通显示器,何必呢,纯属有病。 至于移动办公,蛋的,你有多少时间需要移动办公。
我现在用的是ME865,之前用过2010版air低配和MD760.流畅度在当时都算是很高的。我自己的13寸和同学的15寸顶配在流畅度上没什么区别。高分屏不是负担的来源,我用第三方软件改到retina本身分辨率,一点不卡,但是用Scaled分辨率就卡了,越大越卡,这和retina显示的渲染有关系,他模拟这样的分辨率,就需要额外的计算了。15寸的上面显示照样卡。而air没这个问题,非常流畅。论性能LZ的要求在13寸的pro上可以满足,不在乎价格,不需要很便携,买15的也不错。2013 haswell的air和13寸pro的cpu gpu其实是一样的,只是频率不同。gpu性能可以参考notebookcheck,基本一样,cpu则是pro以功耗换性能。平时明显觉得pro风扇存在感更强,晚上可以轻微听到,而且pro的续航短。以我个人观点,ME864只是屏幕比较好,内存很小。要是做编译,还是上8G的865。对屏幕不在乎,可以考虑定制8g的air,不过这样下来价格并不合算。
你自己能力范围内,买最好的我就搞不懂推荐15寸的人,要知道就算是最便宜的港版都得1W多而中配的13寸才8800左右
15寸吧,关于参数性能,楼上几位已经说得很好了,我就说下用户体验吧。我是软妹子我也没觉得15寸太大太重,屏幕真的看着很爽呀。开机或者待机唤醒神速并且下班合上盖子就可以走人真是极潇洒的,这都得益于i7四核(理论上四核比双核快三倍)。7月末苹果悄悄更新了配置,用原来15寸标配(8G运行内存)的价格可以买到16G内存的,我这种7月初买的人急哭了。不过好像这种配置的国内目前还没得卖,题主再等等。
mbp只是名头上的PRO,主要还是作为book使用,个人推荐13寸256g那款。目前用的15寸512g这款。如果不是频繁出差在外,15的用起来还是爽。
个人觉得15寸,本人现在使用的是13寸,总感觉小了点。
表示 retina mbp 13‘的低配版很好用,很流畅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 android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