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markiii的iso用L的好还是用100的好

&主题:有没有用K5II或IIs抓拍人像100%大图,看看全图是否真的经得起推敲
此主题全部回帖不记工分
&浏览:8689&& 回帖:143 &&
泡网分: 69.235
精华: 15帖子: 9636
注册: 2001年07月
这么热闹??
说一句,上个月在日本被X3的100%分辨率震了下,搞了DP两台。
而这次去日本,被K5IIS的100%分辨率又震了下,虽然不如X3,但是很接近了。所以又上了K5IIS。这么说吧,把K5IIS和K5在电脑看图软件都缩到80%时看不出两台的区别,100%时一定能看出来,得空我上大图。和X3不太好比尺寸有别,同样环境,大概90%时没区别。
不过,相对K5,K5IIS的JPG有高反差倾向,(也许是为了显得更锐些),以上比较时需要把K5的反差调高一些,而且严谨来说需要用RAW认真再比过。
K5IIS的机器平均质量比K5好象有很大提高,这次一起买了好几台,用在我带的31,535和新买的1224,35M上用LV对比测试,都没有任何明显跑焦现象,这个很赞。显示屏很赞不用说,对焦速度和精度还没感觉。
最有意思的是,我去了趟新宿的PENTAX修理总部,里面墙上有两对大图都是一米五宽,一个是5DMARKIII,一个是K5IIS,原图及局部放大,确实看不出区别。里面只放了两三台RICOH的GR。
我还去了RICOH在银座的修理总部,面积比PENTAX小,只放了K5和Q的少数几台机器,其他都是RICOH各时代的机器。
看来两家公司还在各干各的。
此外,在日本相机店,PENTAX还是很火的,走量和店面都与CN接近,不像在国内的感觉。Q在那里非常火。
有了这样的K5IIS,一下对巨额投入DPM失去了兴趣。
本帖最后由 风之眼 于
08:40 编辑
泡网分: 24.719
帖子: 6012
注册: 2008年05月
oldPfans 发表于
同底面积情况下X3占优是毫无疑问的,但目前的X3还存在不少缺点未能解决,看了很多X3的100%图,暗部常常出现伪色,也就是超出C幅分辨力时,用算法代替了真实反映。另外就是像素衍射实实在在存在,这些都是看起来干锐的原因之一。
因此不能对大底高像素带来的优势视而不见,特别中幅数码,在黑白像素上的超然优势令层次感丰富得多。还是那句话,像质是一个整体,其中临场感(氛围感、立体感、层次感、画面纯净度等的综合)最为重要,100%细节只是可以放多大图的反映。
加张645D的风光照,看看100%可用不。当时为了照顾手持拍,调到ISO400、F8,景深有限,画面也有些颗粒感,将就看
无意间看到标题什么100%&&路过近来看看
个人愚见 基本X3比较偏向 阳光机 脚架机之类的 低ISO才堪用
偶也是认为 X3确实还是有很多很多 缺点&&需要进步的空间等着改善
比较偏细节控&&如果能忍受包容些缺点 杨长避短&&目前偶算是还算能接受
低调的试着上 新X3的照片&&一体便携机 DP2M拍的
SPP关闭降噪 锐度滑块左移至-2.0& & Raw出Tif16& &LR+PS练习调色
泡网分: 10.626
帖子: 10061
注册: 2012年05月
100%不磨皮,感觉有点散了。
本帖最后由 午夜的风 于
01:27 编辑
泡网分: 0.116
注册: 2012年07月
frozener 发表于
你的k5和我们不是同一家的吧?你能18广角拍清楚10米外的树吗?原來K5有別家的啊^^
這確實是K5配SIGMA 20/1.8
過去K5確實是會有3米外不準焦的問題
但現在更新後我覺得都很準了
18的廣角我改天用KIT拍一組看看
我自己主力是使用SIGMA 24-70跟20/1.8這兩支,因為有工作需要(這兩支的維修會比P家鏡方便)
且樓主要的是抓拍人像,我就沒有po其他的東西了
泡网分: 18.692
帖子: 6728
注册: 2009年05月
民间团体 发表于
你试试,这背景加这么小的物体,个人经验,只有手动对焦高人,但是楼主说的是自动对焦,如果他手动对焦到这个份上,也没什么好纠结了。
泡网分: 18.692
帖子: 6728
注册: 2009年05月
WanBanDrow 发表于
CNPS的圖我都修過,機器也大多把玩過
K5系列我敢說是APSC裡一等一的機器,有對不準的狀況,檢查一下有沒有跑焦,這是SLR的宿命,一定要檢查的,若沒有問題,練一下自己的功夫,7D的人工伺服對焦算強悍了,但你對焦觀念不好,照樣張張糊,片子糊了來討論細節也是多餘的。
/793_c_b.jpg
/348_45e59c9cd0_b.jpg
新年隨拍(看片子就知道了吧!抓了就拍了)片子不是原尺寸,但K5的細節就很好了,K5-2S頸上添花罷了,真要比分辦率和X3沒法子比。
但K5系列的畫質、發色與高感,不是現在任何一台X3機器可以比的
本人有SIGIMA SD1M、SD15& &PENTAX K5(家弟還有KM、K200、K10D),N的片子也修了一堆,我說K5的畫質上打5D3,相不相信就隨便看倌了,要比精細,不是擺拍就好,場光也要好,5D3是目前頂級機不算,畫質最好的機子,拍的時候曝光不講究,非RAW檔,出來的細節一樣不會好到哪。
比細節,看的還是攝影的條件掌控啊!你小DC控燈控得好,出來的畫質一樣很好啊!你的k5和我们不是同一家的吧?你能18广角拍清楚10米外的树吗?
泡网分: 18.692
帖子: 6728
注册: 2009年05月
oldPfans 发表于
同底面积情况下X3占优是毫无疑问的,但目前的X3还存在不少缺点未能解决,看了很多X3的100%图,暗部常常出现伪色,也就是超出C幅分辨力时,用算法代替了真实反映。另外就是像素衍射实实在在存在,这些都是看起来干锐的原因之一。
因此不能对大底高像素带来的优势视而不见,特别中幅数码,在黑白像素上的超然优势令层次感丰富得多。还是那句话,像质是一个整体,其中临场感(氛围感、立体感、层次感、画面纯净度等的综合)最为重要,100%细节只是可以放多大图的反映。
加张645D的风光照,看看100%可用不。当时为了照顾手持拍,调到ISO400、F8,景深有限,画面也有些颗粒感,将就看
适马1500万芯片坏在处理器上,这个处理器处理的颜色和旧版差异很大,颜色偏煤灰,我也很不喜欢,所以只说分辨率,不谈色彩。
泡网分: 18.692
帖子: 6728
注册: 2009年05月
kevinwong55 发表于
你们100%党最需要的应该是1个像素的机器,天下无敌只是技术说明,资深勿往意气去,可以丢照片来砸。
泡网分: 18.692
帖子: 6728
注册: 2009年05月
allseasons 发表于
which lens?
Excellent bokey and color ...sigma 17-70.颜色拍出来我也讶异,估计自动白平衡不太对造成的意外好。
泡网分: 0.116
注册: 2012年07月
CNPS的圖我都修過,機器也大多把玩過
K5系列我敢說是APSC裡一等一的機器,有對不準的狀況,檢查一下有沒有跑焦,這是SLR的宿命,一定要檢查的,若沒有問題,練一下自己的功夫,7D的人工伺服對焦算強悍了,但你對焦觀念不好,照樣張張糊,片子糊了來討論細節也是多餘的。
/793_c_b.jpg
/348_45e59c9cd0_b.jpg
新年隨拍(看片子就知道了吧!抓了就拍了)片子不是原尺寸,但K5的細節就很好了,K5-2S頸上添花罷了,真要比分辦率和X3沒法子比。
但K5系列的畫質、發色與高感,不是現在任何一台X3機器可以比的
本人有SIGIMA SD1M、SD15& &PENTAX K5(家弟還有KM、K200、K10D),N的片子也修了一堆,我說K5的畫質上打5D3,相不相信就隨便看倌了,要比精細,不是擺拍就好,場光也要好,5D3是目前頂級機不算,畫質最好的機子,拍的時候曝光不講究,非RAW檔,出來的細節一樣不會好到哪。
比細節,看的還是攝影的條件掌控啊!你小DC控燈控得好,出來的畫質一樣很好啊!
泡网分: 9.493
注册: 2009年01月
我的图文集
看看我是否是靠打嘴仗混的,盗用了那位的图片你发你的文集给我干嘛,他跟证明你是否靠打嘴仗混的有什么关系。
适马我也在用。在APSC里面讨论还行。跟中画幅PK你不脑残嘛。
泡网分: 5.069
帖子: 1663
注册: 2010年11月
frozener 发表于
23:04 运气有关吧,如果悬停的时候也是可以对上的。你试试,这背景加这么小的物体,个人经验,只有手动对焦 本帖最后由 民间团体 于
14:44 编辑
泡网分: 57.369
帖子: 13441
注册: 2005年12月
frozener 发表于
突然看到一个抓拍的小孩,还蛮清楚的
which lens?
Excellent bokey and color ...
泡网分: 34.11
帖子: 4841
注册: 2006年03月
深海蔚蓝 发表于
这个玩适马的资深就是靠打嘴仗混的,别理他哈哈。他的片子都是盗用的。适马我只有DP系列。说实在我感觉低通的影响更大。我的图文集
看看我是否是靠打嘴仗混的,盗用了那位的图片
泡网分: 9.493
注册: 2009年01月
这个玩适马的资深就是靠打嘴仗混的,别理他哈哈。他的片子都是盗用的。适马我只有DP系列。说实在我感觉低通的影响更大。
泡网分: 34.11
帖子: 4841
注册: 2006年03月
关于马赛克与X3成像原理的讨论在几年前就有了,感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不懂成像原理谈论两者的差异性就没有必要了。
泡网分: 22.69
帖子: 5450
注册: 2009年02月
泡网分: 22.69
帖子: 5450
注册: 2009年02月
frozener 发表于
你和资深对x3的成像原理的了解不够深入。x3的一个颜色像素是由三层感光像素感受不同的光线合成的,所以他的颜色按理论来说是如实反映的,他的一个像素点就是一个颜色像素;而马赛克的颜色是由相邻的三个像素点的感光合成的,所以得出的颜色信息是由三个像素点合成的,也就是说他的一个颜色信息是3个像素组成,也就是说1200万像素其实真实的颜色像素只有400万。这也是为什么x3要把像素乘以3倍的原因。
那么我们不管颜色的好坏,这和解码很有关系。我们讨论的是x3的每一个像素都是唯一对应的,而马赛克是把三个合成的颜色像素再还给3个感光像素,也就是说一个颜色像素分成了3个颜色像素,这等于放大了3倍,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马赛克的分辨率不可能比x3更清楚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只能x3看100%的理由,因为它的像素是1:1还原的,而马赛克是1:3还原的。如果要验证这一点,可以去用光影图片预览去看,你会发现同样的raw和jpg直出,raw的像素小很多,这是光影预览没把颜色像素还原成分辨率像素的原因。所以富士的新芯片用5个像素去采光,我就觉得不可能分辨率高,马赛克一个还3个已经可以了,你还还原5个,除了带来高感提升,因为它的是用5个去感光,等于高感提升1.6倍,但是分辨率不可能提升什么。实际 ...同底面积情况下X3占优是毫无疑问的,但目前的X3还存在不少缺点未能解决,看了很多X3的100%图,暗部常常出现伪色,也就是超出C幅分辨力时,用算法代替了真实反映。另外就是像素衍射实实在在存在,这些都是看起来干锐的原因之一。
因此不能对大底高像素带来的优势视而不见,特别中幅数码,在黑白像素上的超然优势令层次感丰富得多。还是那句话,像质是一个整体,其中临场感(氛围感、立体感、层次感、画面纯净度等的综合)最为重要,100%细节只是可以放多大图的反映。
加张645D的风光照,看看100%可用不。当时为了照顾手持拍,调到ISO400、F8,景深有限,画面也有些颗粒感,将就看
本帖最后由 oldPfans 于
11:44 编辑
泡网分: 8.153
帖子: 1729
注册: 2009年09月
zno的原图猴子脑袋占的全图的比例比mjzhao的猴子大,截图出来,结果还比人家小……能说明什么问题。
frozener 发表于
然后突然发现你的小图按比例来说,不象是100%。
泡网分: 22.69
帖子: 5450
注册: 2009年02月
qingjun 发表于
无论是什么方向的光线,只要不过曝光和欠曝光,面部受光反差不大,在景深范围内,你用胶片拍同样一张,看成像左边是否像磨皮后的橡皮脸?为什么会出现左右这么大差异,前面我已经告诉你了,曲面过渡,马赛克没法猜,只能出这种效果,这是马赛克成像的特点。不要低估别人的智商,胶片的优势不用你说我都很清楚。现场光反差不是你说不大,而是光线很硬很强导致反差很大,只不过645D宽容度高,解RAW时把反差调小了,现场看的结果与照片基本无异。
大底的优势是光信息量大,根本不用猜就能如实反映。
本帖最后由 oldPfans 于
11:03 编辑
泡网分: 67.357
帖子: 22022
注册: 2005年10月
frozener 发表于
你和资深对x3的成像原理的了解不够深入。x3的一个颜色像素是由三层感光像素感受不同的光线合成的,所以他的颜色按理论来说是如实反映的,他的一个像素点就是一个颜色像素;而马赛克的颜色是由相邻的三个像素点的感光合成的,所以得出的颜色信息是由三个像素点合成的,也就是说他的一个颜色信息是3个像素组成,也就是说1200万像素其实真实的颜色像素只有400万。这也是为什么x3要把像素乘以3倍的原因。
那么我们不管颜色的好坏,这和解码很有关系。我们讨论的是x3的每一个像素都是唯一对应的,而马赛克是把三个合成的颜色像素再还给3个感光像素,也就是说一个颜色像素分成了3个颜色像素,这等于放大了3倍,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马赛克的分辨率不可能比x3更清楚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只能x3看100%的理由,因为它的像素是1:1还原的,而马赛克是1:3还原的。如果要验证这一点,可以去用光影图片预览去看,你会发现同样的raw和jpg直出,raw的像素小很多,这是光影预览没把颜色像素还原成分辨率像素的原因。所以富士的新芯片用5个像素去采光,我就觉得不可能分辨率高,马赛克一个还3个已经可以了,你还还原5个,除了带来高感提升,因为它的是用5个去感光,等于高感提升1.6倍,但是分辨率不可能提升什么。实际 ...你们100%党最需要的应该是1个像素的机器,天下无敌
泡网分: 34.11
帖子: 4841
注册: 2006年03月
oldPfans 发表于
这样还不明白?当时左脸是受光面,右脸背光面,靠银色伞补光,曝光当然合适。但两边的的受光方向不同一,一边侧顶光,一边侧下光。棚拍经常有这种效果,只不过光位和亮度控制到位些,质感自然强不少。无论是什么方向的光线,只要不过曝光和欠曝光,面部受光反差不大,在景深范围内,你用胶片拍同样一张,看成像左边是否像磨皮后的橡皮脸?为什么会出现左右这么大差异,前面我已经告诉你了,曲面过渡,马赛克没法猜,只能出这种效果,这是马赛克成像的特点。 本帖最后由 qingjun 于
23:58 编辑
泡网分: 22.69
帖子: 5450
注册: 2009年02月
qingjun 发表于
在景深范围内,面部曝光合适反差很小,可能有这么大差异?图片已经很好反应了问题这样还不明白?当时左脸是受光面,右脸背光面,靠银色伞补光,曝光当然合适。但两边的的受光方向不同一,一边侧顶光,一边侧下光。棚拍经常有这种效果,只不过光位和亮度控制到位些,质感自然强不少。
泡网分: 18.692
帖子: 6728
注册: 2009年05月
泽拟 发表于
运气有关吧,如果悬停的时候也是可以对上的。
泡网分: 11.143
注册: 2008年12月
泽拟 发表于
呀,,真的可以发512K的图了。
上图看看,,抓拍一只马蜂,K200D拍的,比K5差太多了
泡网分: 18.692
帖子: 6728
注册: 2009年05月
qingjun 发表于
我那里说X3采用jpg直出?不好意思,没注意raw拍摄,只看到了1500万jpg出片,哈
泡网分: 34.11
帖子: 4841
注册: 2006年03月
frozener 发表于
大师用sd1m是jpg直出啊,晕了,x3都要raw出的,jpg直出等于废了一半武功。我就是raw烦了才换宾家的,怪不得觉得资深对x3的感觉很奇怪。我那里说X3采用jpg直出?
泡网分: 18.692
帖子: 6728
注册: 2009年05月
自驾狂人 发表于
对于像素问题,我觉得资深您的观点可能有点偏颇了。在同期同结构的传感器上,在像素面积相同,在相同构图下,高像素的传感器肯定会得到更多的信息,像素密度少者过渡一般情况下应该会比像素密度高者有比较明显差距。但是这是建立在光学系统能力一样,处理引擎算法一致的基础上的。如果单是D800E和K5IIs比较,我相信D800E的传感器一定得到更多的细节和更自然的过渡,但是从镜头的影响和算法上看,N非常倾向于干锐的表达方式。你和资深对x3的成像原理的了解不够深入。x3的一个颜色像素是由三层感光像素感受不同的光线合成的,所以他的颜色按理论来说是如实反映的,他的一个像素点就是一个颜色像素;而马赛克的颜色是由相邻的三个像素点的感光合成的,所以得出的颜色信息是由三个像素点合成的,也就是说他的一个颜色信息是3个像素组成,也就是说1200万像素其实真实的颜色像素只有400万。这也是为什么x3要把像素乘以3倍的原因。
那么我们不管颜色的好坏,这和解码很有关系。我们讨论的是x3的每一个像素都是唯一对应的,而马赛克是把三个合成的颜色像素再还给3个感光像素,也就是说一个颜色像素分成了3个颜色像素,这等于放大了3倍,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马赛克的分辨率不可能比x3更清楚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只能x3看100%的理由,因为它的像素是1:1还原的,而马赛克是1:3还原的。如果要验证这一点,可以去用光影图片预览去看,你会发现同样的raw和jpg直出,raw的像素小很多,这是光影预览没把颜色像素还原成分辨率像素的原因。所以富士的新芯片用5个像素去采光,我就觉得不可能分辨率高,马赛克一个还3个已经可以了,你还还原5个,除了带来高感提升,因为它的是用5个去感光,等于高感提升1.6倍,但是分辨率不可能提升什么。实际看图片也是这样,除了高感出色,底感比不上d800和x3.
所以x3的分辨率远远高于同像素的马赛克,甚至不输给3倍像素的马赛克机器,比如d800.
考验照片分辨率我觉得只有拍远景,拍树和草的照片才能比较出来,而且很明显看出来素质的差别,所以对比一下远景的树木,x3比d800要更清楚些。不客气的说,645d只占了大底像素大的便宜,远景的树木不见得比x3更清楚。
所以100%只能看x3,没有什么错。当然d800也可以看100%,645d也可以看100%,但是只有x3的100%是实实在在的,那种感觉就是实实在在。
不谈色彩,目前色彩是不理想,但这是解码器的关系,和画质无关。 本帖最后由 frozener 于
22:40 编辑
泡网分: 34.11
帖子: 4841
注册: 2006年03月
oldPfans 发表于
主观臆测作风要不得
当时是顶侧逆光照射汗左脸毛上,而地面刚好有把银色防紫外线太阳伞,起到柔光反光板作用照在右脸,当然感觉不一样~在景深范围内,面部曝光合适反差很小,可能有这么大差异?图片已经很好反应了问题 本帖最后由 qingjun 于
22:35 编辑
泡网分: 18.692
帖子: 6728
注册: 2009年05月
qingjun 发表于
关于有效像素定义是有标准的,我从来没有将SD1M输出4600万,一直按照常规RAW拍摄,出1500万像素JPG图片。
关于宽容度我没有具体测试,平时拍摄各种题材,相对于它笨拙的操控,ISO100宽容度比较满意大师用sd1m是jpg直出啊,晕了,x3都要raw出的,jpg直出等于废了一半武功。我就是raw烦了才换宾家的,怪不得觉得资深对x3的感觉很奇怪。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尼康D800与佳能5DMarkIII配镜指南
相信现在有影友已经入手了尼康 D800或者佳能 5D Mark III了,不过由于这两款机型的特殊性,不少影友都遇上了严重的镜头选择困难症,原本手上拥有的镜头未能发挥机身的全部实力,想买新的镜头,却又不知道哪款更合适。这里从D800和5D Mark III各自的特性进行
&& 相信现在有影友已经入手了尼康 D800或者佳能 5D Mark III了,不过由于这两款机型的特殊性,不少影友都遇上了严重的&镜头选择困难症&,原本手上拥有的镜头未能发挥机身的全部实力,想买新的镜头,却又不知道哪款更合适。这里从D800和5D Mark III各自的特性进行分析,看看怎样配置镜头会更好。
一、问题分析:D800与5D Mark III都对镜头有更高的要求,但情况不一样
&&& 尼康 D800与5D Mark III的推出,让中级全画幅数码单反的性能指标大幅提高,相对应地也增加了对好镜头的需求。D800与5D Mark III的差异,相信大家在之前我们推出的对比评测当中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就是这些差异,造成两者都对镜头要求提高了,但倾向有所不同。
1、尼康 D800:3630万超高像素,让镜头分辨率倍感压力
&&& 尼康史无前例地在中级全画幅数码单反D800上使用了135数码单反迄今为止像素最高的量产型CMOS传感器,高达3630万像素,让不少顶级135数码单反,甚至中画幅数码后背都感到压力。不过,这样的设定,让尼康自身的镜头群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传感器分辨能力的提升,必定需要更高的镜头分辨率,而部分定位中低端的镜头,必定未能完全发挥D800传感器的实力。
尼康 D800(D800E)
&&& 购买尼康 D800的人,想必都是冲着其超高的图像分辨能力而来的,要是栽倒在镜头素质上,想想也知道这两万多块花得不值吧?所以购买D800,在镜头的配置策略上是以镜头分辨率为大前提,不仅仅是最佳光圈下的高分辨率,就连全开光圈下的分辨率也要有高要求。
2、佳能 5D Mark III:想要完全发挥先进对焦系统,选准镜头很重要
&&& 回想一下之前的佳能 5D Mark II,最让人诟病的是对焦系统,而在新款的5D Mark III上,佳能非常&慷慨&地使用了顶级机型1D X的61点自动对焦系统,针对性地补上了5D Mark II的短板。虽然5D Mark III在传感器像素上并没有非常大的提升,2230万像素相对于D800来说明显低了一截,不过5D Mark III对镜头的要求仍然很高,因为重点就在这个全新的自动对焦系统上。
佳能 EOS 5D Mark III
&&& 5D Mark III所使用的这个61点自动对焦系统,搭配了针对f/2.8、f/4以及f/5.6光圈不同特性的对焦传感器,在使用佳能EF镜头群中不同类型的镜头,所能用到的对焦点以及对焦点特性都是不同的。例如使用A镜头时可以使用中央5个双十字形对焦点,使用B镜头时,中央的双十字形对焦点就只能使用一个,其余的变成单十字形对焦点了。所以购买5D Mark III,在镜头的配置策略上是以镜头与对焦系统匹配性为大前提。
二、以用途分类:不同的拍摄倾向应该选择不同类型的镜头
&&& 除了针对尼康 D800和佳能 5D Mark III各自的特性而进行的镜头选择,根据传统的拍摄理念而对镜头进行选择,也是有必要的,这里稍微提及一下几个主要拍摄题材在选择镜头时的要求。
&&& 传统概念上,风光拍摄一般会使用到广角镜头,而D800和5D Mark III是全画幅相机,对广角镜头的焦段有利,不用像APS-C等非全画幅机身那样对镜头视角有&缩水&。而风光拍摄通常会用到相对较小的光圈,以获得足够大的景深,所以对镜头的最大光圈要求相对较低,一只类似16(17)-35mm f/4规格的镜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而在新兴的概念上,使用长焦镜头对风景进行特写,也是一个较为常用的风光摄影手法(大家去过坝上的应该会有一定概念),同样地,对镜头的最大光圈要求也不大,一般一只类似70-300mm f/4-5.6规格的镜头已经能满足需求。&
&&& 微距拍摄题材中,专业的微距镜头是肯定少不了的,通常是指放大倍率能达到1:1或以上的镜头。常见的微距镜头通常都是定焦的,焦距会有中短焦的50mm(60mm)、中长焦的100mm(105mm)、长焦的150mm(180mm、200mm),各种焦距的微距镜头都能达到1:1放大倍率,不同焦距之间的差别只是达到1:1放大倍率时的对焦距离(也称工作距离)。较长焦距的微距镜头可以在工作距离较大的时候达到1:1放大倍率,适合拍摄一些昆虫等容易受到惊吓的物体,或者是对布光有很高要求的微距拍摄场合(镜头靠得太近,布光会很麻烦,因为镜头会挡到光线)。而较短焦距的微距镜头,光圈可以做得比较大一点,通用性也较强,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或者配合安装在镜头前的微距闪光灯进行拍摄(镜头不会挡光了)。整体上看,100/105mm的微距镜头是较为常用的。
&&& 人像摄影需要镜头的最大光圈较大,以获得较为明显的虚化效果,另外对镜头焦内的分辨率和焦外的柔和程度也有较强的要求,这些方面,定焦镜头会有较大优势(但就是不怎么方便使用)。
&&& 以大光圈为前提,在中短焦距、中长焦距都有不少可选择的型号。中短焦距适合拍摄&人带景&的画面,背景周围的环境会较多地纳入取景范围。中长焦距适合拍摄背景虚化更明显的画面,&或者一些特写(中短焦距拍摄特写画面时需要靠得很近,容易产生透&视变形或者镜头畸&变,中长焦距则不会)。
4、纪实/人文:
&&& 说起纪实、人文类题材,就不能不说35mm这个焦段。按照传统的经验,纪实人文使用35mm镜头较为合适,但相信会有不少朋友会觉得&太广角了&。不过只要认真感受过35mm镜头视角的感觉,就会了解到35mm其实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理想焦距。靠近一点,特写效果不会比50mm或更长焦距的镜头差很多;退后一点,广角性能又不会比24mm或更短焦距的镜头差太远。35mm是一个比50mm更&万金油&的焦段,更适合日常挂机使用,这正好符合纪实人文题材的需求。至于那些喜欢用长焦镜头拍纪实和人文题材的朋友,我不会说这是一个错误的方式,本来摄影之道本身就没有什么绝对正确或错误的方法,有机会的话,也请体验一下35mm的魅力。
&&& 既然是驴友,当然旅行才是他们的重点。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时候好的景色真的比好的器材重要。不过,谁说驴友就不能追求高画质高性能?在搭配镜头的时候,驴友主要以镜头的适用性(焦段较广)、便携性(重量和体积)为主要考虑条件。适合全画幅机身使用的大变焦镜头要么高画质但死贵死重,要么就是轻便便宜但是画质差,选中合适的平衡点,就是选择时的要点了。
6、商业应用:
&&& 商业应用一般是指影楼、工作室等场合,这样的用户由于使用量巨大,在镜头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到高强度使用时的耐用性问题,同时还能满足高画质、高性能机身的需求。一般这样的类型比较适合使用恒定光圈变焦镜头。
&&& 我们将会从用途分类,对尼康 D800和佳能 5D Mark III在不同用途上进行镜头搭配。
三、 尼康 D800配镜指南(按用途分类)
1、风光:AF-S 14-24mm f/2.8G ED
参考售价:13500元
尼康 AF-S Nikkor 14-24mm F2.8G
&&& 站在传统概念上,用于风光摄影的尼康镜头,非AF-S 14-24mm f/2.8G ED莫属。最广达14mm的焦距、恒定f/2.8的光圈、有效的畸变控制、出色的成像效果,都是D800的绝配。不过14-24mm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不能使用常见的圆形螺纹式滤镜(因为视角太广并且前组镜片外凸),需要使用滤镜的话,可以使用高坚方形率镜片以及专用的大型滤镜托架,不过成本就会提高非常多了。
&&& 本来想推荐可以使用圆形螺纹滤镜,并且滤镜尺寸&仅为&77mm的尼康AF-S 16-35mm f/4G VR ED,不过考虑到这只镜头畸变控制能力较弱,并且边缘画质相对松散的情况,还是觉得14-24mm才是最佳搭配(前提是能接受使用方形滤镜,拍风光不用滤镜的话,比较2吧?)
2、微距:AF-S 105mm f/2.8G VR ED
参考售价:6500元
尼康 尼克尔 AF-S VR Micro Nikkor ED 105mm F2.8G IF-ED
&&& 尼康镜头群中,带有AF并且支持全画幅的微距镜头有60mm、105mm、200mm三种焦段,综合各种条件考虑,还是觉得AF-S 105mm f/2.8G VR ED这只带有VR光学防抖的&百微&最值得推荐。在微距镜头中加入光学防抖组件,尼康105VR算是首例,事实上也证明了防抖在微距拍摄中是&稍微&有点作用的。
&&& 而从105VR本身的画质、性能、对焦、操控等各方面来看,都是显得相对较平衡了,也能够满足D800的高像素要求,偶尔充当一下人像镜头拍摄也未尝不可。
3、人像:AF-S 85mm f/1.4G
参考售价:11500元
尼康 AF-S 尼克尔 85mm f/1.4G
&&& 说起人像镜头,通常情况下都会想到85mm的焦段吧?而尼康在这一焦段拥有f/1.4、f/1.8、G镜、D镜共四款(85mm移轴以及DX 85mm微距不算在内),D镜已经是颇旧的产品,因此不作推荐。而G镜两款产品当中,又数AF-S 85mm f/1.4G这只拥有最为优美的虚化以及焦外效果。当然了,一分钱一分货,f/1.4G肯定是售价不菲。要是预算有限的话,也不妨考虑AF-S 85mm f/1.8G这款,网上不少评论都比较不错。
4、纪实/人文:AF-S 35mm f/1.4G
参考售价:12000元
尼康 AF-S 尼克尔 35mm f/1.4G
&&& 回想一下尼康之前那只带AF的35mm,是AF 35mm f/2D,已经是非常非常&年迈&的产品了。而这只AF-S 35mm f/1.4G虽然没有用上ED镜片(没这个必要),不过纳米镀膜以及优秀的镜片设计,仍然让其获得不错的成像效果,全开光圈下也只是相对松散一点而已。需要长期感受,才能真正懂得它的价值,这里说得太多,似乎有点多余。
5、驴友:AF-S 24-120mm f/4G ED VR
参考售价:8200元
尼康 AF-S 尼克尔 24-120mm f/4G ED VR
&&& 其实要D800配合AF-S 24-120mm f/4G ED VR,真的只是一个折中的做法,因为24-120G只是一只相对小巧、焦段方便的镜头,边缘画质比较松散,需要收缩较多光圈才能拥有与中心一致的画质。给驴友推荐这款镜头,完全是看中其方便的焦段设置,24-120mm应付旅行摄影,应该是非常足够了,嫌120mm的长焦端还不够长?还能用D800的DX模式来进行裁切拍摄(D800有的是像素,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6、商业应用:AF-S 24-70mm f/2.8G ED
参考售价:12500元
尼康 AF-S Nikkor 24-70mm/F2.8G
&&& 画质、对焦、操控等等方面,AF-S 24-70mm f/2.8G ED都能很好地配合D800来工作。但之前说过,商业应用比较看重产品的耐用性,之前不少例子都让我对24-70G的耐用性感到担忧。不过现时这一焦段的尼康镜头当中,暂时没有更合适的选择了,非常期待尼康推出24-70G二代产品。
四、 佳能 5D Mark III配镜指南(按用途分类)
1、风光:EF 16-35mm f/2.8L II USM
参考售价:10600元
佳能 EF 16-35mm f/2.8L II USM
&&& EF 16-35mm f/2.8L II USM是第二代产品了,可以使用圆形螺纹滤镜,滤镜尺寸达到82mm。与恒定f/4光圈的EF 17-40mm f/4L USM相比,16-35二代不仅广角端更广、光圈更大,在边缘画质上也有一定优势,全开光圈时画面质量也相当惊人。16-35二代1万出头的售价,其实性价比已属不错。
2、微距:EF 100mm f/2.8L IS USM
参考售价:5900元
佳能 EF 100mm F2.8L IS USM(新百微)
&&& 佳能的百微声名在外,可算是微距镜头的代表作,而加入了IS光学防抖的新百微&&EF 100mm f/2.8L IS USM,在光学素质上更上一层楼,对焦性能也有提升,最重要的是IS光学防抖在微距拍摄时的作用相对来说较为明显。新百微可配脚架环的光荣传统,也让微距拍摄时的稳定性增加不少。总之,佳能系统,微距镜头,EF 100mm f/2.8L IS USM必买。
3、人像:EF 85mm f/1.2L II USM
参考售价:14000元
佳能 EF 85MM F1.2 L II USM
&&& 85mm、f/1.2光圈,这是多少钟爱人像摄影的朋友梦寐以求的东西。EF 85mm f/1.2L II USM在之前的无敌兔上,对焦表现可以说是烂得一塌糊涂,虽然说对得准的时候画质惊为天人,但拍摄时十有八九都是对不准的。而EF 85mm f/1.2L II USM在5D Mark III上时,借助全新的对焦系统,对焦表现已经可以让不少人满意了,对于发挥这只镜头真正实力来说,相当重要。对于已经拥有EF 85mm f/1.2L II USM的人来说,5D Mark III很重要;对于已经拥有5D Mark III并且喜欢人像拍摄的人来说,EF 85mm f/1.2L II USM同样很重要。
4、纪实/人文:EF 35mm f/1.4L USM
参考售价:12000元
佳能 EF 35mm f/1.4L USM
&&& 佳能EF 35mm f/1.4L USM的情况,就跟尼康35/1.4G一样,普通简简单单的试用,只会觉得它只是一只平实的大光圈镜头,要想真正理解其感觉,非用心体会不可。身边有不少使用EF 35mm f/1.4L USM的朋友,都是其死忠粉丝,并且都表示&只要二代镜头推出,能达到一代的水准,必定再购入&。不是说他们对这只一代的EF 35mm f/1.4L USM不满,反而是觉得一代水平已经足够高了,对二代产品的期待就更高了。
5、驴友:EF 24-105mm f/4L IS USM
参考售价:5800元
佳能 EF 24-105mm F4.0L IS USM
&&& 与尼康 D800的情况不同,佳能 5D Mark III配合EF 24-105mm f/4L IS USM完全不会感到任何&不适&,相反,这是相当适合驴友使用的搭配(5D Mark III官方套机就是配EF 24-105mm f/4L IS USM的)。105mm的长焦端,相对来说真的不够长,不过也是可以利用后期裁切的方式实现更长焦距的视角(不过就是牺牲画质吧,2230万像素应该还是挺耐裁切的)。
6、商业应用:EF 24-70mm f/2.8L II USM
参考售价:(新品未上市)预计超过14000元
佳能 EF 24-70mm f/2.8L II USM
&&& 一直以来,广大佳能用户是多么的期盼24-70mm一代能有更新换代的机会,并且加入IS光学防抖。今年EF 24-70mm f/2.8L II USM终于推出,并会在7月上市。虽然没有IS光学防抖,不过镜头滤镜尺寸加大到82mm,再加上全新设计的镜片组成,相比在画质表现上会比一代有明显的进步。虽然24-70二代要到7月才上市,不过现在能买到的24-70一代,我真的不怎么推荐,原因就是个体差异较大(这个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佳能系统,24-70mm,这只EF 24-70mm f/2.8L II USM是最佳选择。
&&& 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尼康 D800还是佳能 5D Mark III,在每一种用途上都只是推荐一款镜头,并且是以中短焦段为主。其实在两家系统当中,无论是那种类型的用户,像70-200mm这类型的长焦镜头,都可以作为&选配&的对象,作为对本文推荐镜头的辅助搭配作用。而在70-200mm这一规格当中,尼康和佳能都有不少选择,要是本文也把其作为对象推荐给大家,相信情况也会变得比较复杂,不利于文章观看。要是大家对70-200mm镜头也有兴趣,日后也会推出相应的推荐文章,作为大家的参考。
&&& 总的来说,尼康 D800和佳能 5D Mark Ⅲ都不是普通的数码单反,对镜头的需要都很高,在选配镜头时所付出的金钱,可能会大大超出各位的预想,所以想要购买或者已经购买D800和5D Mark III的用户,不妨先把镜头预算调高一点。
&(责任编辑:山峰)
------分隔线----------------------------
笔者在加拿大的一家连锁相机店工作,并且兼职摄影师,个人有一个小型影棚,使用D700。...
鸟友拍鸟主要采用自留地蹲守的办法。许多鸟友陆续咨询自留地设置问题,现简单介绍如下...
135数码单反相机(DSLR)配长焦镜是拍摄鸟类题材照片的主流摄影器材。目前,鸟人使用C...
随着数码单反的降价,很多朋友都想买数码单反,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选镜头,而且不...
打鸟是个体力活,尤其是500/4,600/4之类的大炮很重,外出旅游,出差时携带很不方便。...
这篇评测来自著名摄影师和作家Thom Hogan。Hogan的评测特点历来是从摄影师实用的角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苹果专用win7 iso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