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物流中心操作工具体物流操作员是做什么的?累吗?

服务制胜 唯品会的成功之道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精彩图片推荐
&&& &| &| &| &| &| &|
&& &|&&|&&|&&|&&|&&|&&
&& &| &| &| &| &| &|& &|&
商务进行时唯品会继续市场细分 轻物流走出全新O2O模式
近日,&2014中国(深圳)电子商务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唯品会高级副总裁唐倚智出席会议并谈及唯品会O2O布局的新设想:唯品会正有意识地继续深化市场细分,缔造O2O全新布局。而他带领的物流团队,将沿用&轻物流&模式,积极寻找一条迥异于其他电商的O2O之路。
唐倚智表示,移动互联给电商带来的是从消费习惯到受众地区的新变化。当下移动商务的普及已经逐渐令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从PC转移到了手机。网上有数据估计,到2015年底,移动端的订单数将反超PC端,而移动互联网也为不少偏远地区的用户消除了障碍,用户开始从一二线城市向偏远地区大规模扩散。
用户的细分给唯品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而唯品会设想的O2O布局则继续走深化市场细分的老路,以高效、轻便的物流为基础,做好基于系统互联的库存共享模式,这将会是继唯品会&干线+落地配&物流体系的创新后,打破常规O2O模式的又一举措。
从他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唯品会未来模式的终极目的是:&持续帮商家卖货,持续帮消费者找到心仪的商品。&当平台与品牌的后台系统打通后,品牌可以助力唯品会强大的物流,使不同地区的商品实现无缝调动,平台上抢购一空的商品,也能得益于该系统从品牌仓库迅速补货。
而回到这一切O2O设想的基础&&物流问题,唐倚智表示唯品会追求的是承诺服务的完美实现。他将唯品会的物流仓储战略称作两步走战略。第一步是解决核心的物流仓储问题,唯品会将全国分为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五大区域,未来在武汉鄂州、广东肇庆都会迅速建起唯品会的超级仓库,用户订购的商品可以从五大区域仓库就近发出,第二步则是解决出货之后的及时配送问题,唯品会将坚持选择当地最强的合作伙伴,与之建立运输平台系统,确保商品最后100米的服务质量。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任光飞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快递公司做文员主要做什么?累吗?_百度知道
快递公司做文员主要做什么?累吗?
提问者采纳
工作范围:1、办公室的卫生工作及接电话
2、接受客户查询快递的到达情况。
3、每天发出的快递系统输入单号、以及发出的时间,出发地点等。
4、月结的客户,总结帐目清单。
5、还其它上级临时安缉处光肺叱镀癸僧含吉排的工作。
以上的仅供参考,,,公司不同可能有更多或不相同的事情! 至于累不累要看个人想法了! 希望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快递公司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b&我收回对唯品会脑子清醒的夸奖,因为今天晚上居然发现他也在湖南台“我是歌手“打广告了。看来聪明一时未必聪明一世。&/b&&br&————————&br&看到其他回答中的“高帅富&&奢侈品“愣了。如果不是因为还有竞争对手,真的以为是软文了。&br&唯品会哪是什么卖奢侈品的电商?它分明是一个卖二三线时尚品牌的电商,比当当定位高一点而已。&br&没错,它一开始的时候的确不是“的奥丝”,但却是一个心比天高的孩子,想着自己要去当Net-a-porter,或者至少做个YOOX,后来它发现搞不定,中国市场没那么成熟,大家对在网上花五千块买一个手袋还是有疑惑,消费量也只限于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于是它立刻转身了。&br&怎么转身?重新找一个模仿对象,TJX,主攻二三线城市不说,卖的产品也立刻从GUCCI转向了金利来,二三线城市的好处就在于,众多消费者对品牌知识了解不够,有一定消费实力,但苦于没有买时尚品牌的渠道,而二三线品牌的竞争非常剧烈,库存压力大,实体店促销成本高,所以可以给出电商的折扣也多——你见过哪个电商卖6折的LV?都是阿迪达斯才有工厂店.&br&当当亚马逊也在卖这些二三线时尚品牌,但是没有唯品会专注(给人的印象还是卖书的),又不如唯品会砸的营销费用多(2011年砸了上千万美元),难以在消费者面前树立一个专业的形象。而唯品会找准了这个市场空间,所以生存了下来。&br&但唯品会比某些商家聪明,没在电视和广告上砸钱,也没为谁谁代言,那真是暴发户和想出名的行为集大成者,要知道80号90号最讨厌的就是被归类,最喜欢的就是揭老底,一个本身不太牛(这个不太牛不是指其学历和家世及能力,而是指其颜,其言,没法子偶象就是皮相的东西)却硬被发胶和聚光灯打造出来的偶像可能会带来一段时间的点击率,但长期看来只会提高嘲笑率。也不知道那帮天天在广告秀形象出风头的CEO研究过什么叫ROI转化率没有,砸多少钱做营销不是就和效果成正比。唯品会的营销费用花在哪?在互联网推广上,他知道只有那天天在电脑前发呆但闷骚的宅男宅女才是潜在客户,所以搜索、网址导航和关键词营销才是唯品会的重点,它的线下营销少得可怜!湖南卫视的收视率是由什么人提供的搞清楚没有?是14-18岁的学生族,这些学生族能成为贵价化妆品的主力客户吗?&br&以上说的是营销,其他的原因还有不少。&br&一个么,要感谢经济危机,07-11年,全世界经济都不好,经济不好,服装企业和时尚行业的库存就是大麻烦,占了太多资金了啊,唯品会跳出来帮大家消库存盘活资金,当然受欢迎,各家供应商给的折扣也就多了。&br&二个么,也是唯品会的经营者头脑清醒,电商要想生存壮大,最主要的环节在物流和仓储,所以唯品把唐倚智招来绝对是下对了棋,这位同志是在当当网和TESCO混出来的,管的就是物流,电商实体都搞过,对于中国物流摸得熟,同志有效地帮唯品会开发了一套物流仓储模式,下降成本的同时也有了点好口碑——至少唯品都是自营物流,没搞厂家发货那一套,为这个京东失掉多少客户被多少人痛骂啊。(与之对比,看看聚X某家找的什么经理人来?世纪佳缘副总裁刘惠璞……)&br&&br&三个么,唯品会懂得时尚行业的一个要点,那就是”快&, 他原来搞的那个什么叫闪拍还是什么的,图的是快,饥饿营销的同时,商品转换周期也快,就算有一款赔本了,马上洗干净底,不会后面尾大不掉。所以它可以尽情地淘汰供应商,尽情的讲价……这也给了唯品会直接接触品牌、大代理商的机会,减少了假货的可能。这么说吧,你一个月卖个几百瓶ANR品牌谁理你啊,你当然只能去找小代理商和水货了,那有没有假货你就没法子说了。但是你一次性要进一万瓶ANR呢?(以上不是特指,只是举例。唯品和EL和美商怡佳到底怎么搞的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化妆品的确是不喜欢电商的,因为网上售卖会削弱其品牌形象,但是再多的形象也得为利润让利。(而且唯品也很精,你看它家EL的页面,除了小样便宜之外,正庄的价格不说比淘宝,比日上专柜都贵得多,实际是不怎么冲击整个市场的)&br&四个么,唯品会的头头聪明,懂得流血上市,资本运营这块就不深谈了。&br&&br&以上只是个人早上起了床后头脑不清楚的分析……肯定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不过,唯品会并不是就是牛B了,它们亏了这么多年,一直到2012年四季度才开始盈利,要说逆袭成功,还早得很呢,一切还要等时间考验。毕竟电商是一个微利行业,20%的毛利已经是很不错了,而要在中国的环境中继续理清物流和仓储,那还真的需要耐力呢……&br&——————————&br&下面单纯从网页设计上比较一下电商企业的“如何找准目标客户,刺激购买欲能力”&br&唯品会的网站的页面设计大量的轻柔颜色和女性形象,找准了女性的心理特点。紫色和粉色的布局,明显的两个女性的时尚形象,立刻对于女性有直观的吸引力和模仿诱惑。&br&&img data-rawheight=&613& data-rawwidth=&1176& src=&/fb57af22463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6& data-original=&/fb57af224637_r.jpg&&&br&这是聚X网站&br&&img data-rawheight=&128& data-rawwidth=&255& src=&/abcfa7cb34ff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5&&&br&真不知道设计者的脑子是怎么转的,一瓶护肤品成了主角,还有那么多难看的粗黑文字占了主要江山。拜托!女人喜欢看文字还是看图片?喜欢看实物还是看效果?彭姐姐拿着手袋往那一站立刻就有无数人想买无用,谁管那个包是牛皮的还是羊皮的?&br&&br&对比一下和聚X品同样性质的莎莎的,也可以看出,人家是多么重视女性形象的和直接数字重点营销的。买得起雅诗兰黛ANR的,谁要听你再吹一次“肌肤紧实”“弹性“啊,你就是一家折扣网站,老老实实做折扣的事就行了。&br&&img data-rawheight=&600& data-rawwidth=&1155& src=&/ef22c50f605c51e9dae54f9a793c049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5& data-original=&/ef22c50f605c51e9dae54f9a793c0492_r.jpg&&
我收回对唯品会脑子清醒的夸奖,因为今天晚上居然发现他也在湖南台“我是歌手“打广告了。看来聪明一时未必聪明一世。————————看到其他回答中的“高帅富""奢侈品“愣了。如果不是因为还有竞争对手,真的以为是软文了。唯品会哪是什么卖奢侈品的电商…
还需等待。简单说货源是关键。&br&&br&首先,我们得理解清楚为什么欧美有很多奢侈品电子商务近些年来崛起。&br&例如,估值已超10亿美金的美国的Gilt Groupe,奢侈品电子商务的鼻祖级欧洲企业Net-a-porter。他们的崛起和兴隆有一定的时代和商业背景:欧美的奢侈品消费力本身已呈下滑,就以高端服饰为例,很多高端品牌甚至因为无财力支撑而停止参加久负盛名的Paris Haute Corture. 2008年起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大量奢侈品库存。很多大牌是靠outlet和private sale来消化库存。Gilt的2位创始人就是通过组织这些private sale开始起家。高质量的库存货源,加上电子商务的推波助澜,和秒杀,限时等营销手段,使Gilt迅速成长起来。&br&&br&然而,早在2010年初,Gilt就开始拓展的产品类别,延伸到红酒,度假胜地和一些不知名的设计师品牌。一方面,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的量级,通过其他产品或服务更好地monetize客户群是聪明的做法,但另一方面,这也变相地反映了由于奢侈品市场逐渐恢复和库存减少,Gilt已经没有足够的SKU去支撑她们的日益庞大的客户群,得靠其他的产品来撑起门面 - 名副其实的僧多粥少。这时候我们就要问这还是一个奢侈品网站吗?Gilt已经在做战略变型了。&br&&br&现在我们来看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强大的消费力造成这个市场几乎没有库存!所以Gilt起家的模式在国内还不适用。而且很多大品牌初进中国,树立奢侈品牌形象是首要,就算是有库存也不会愿意流出去破坏品牌形象和定价系统。所以纵观大多数奢侈品网站,货源大多是从欧美代购或者渠道商过来的。随着奢侈品进口关税的严控,价格优势会越来越不够诱人;随着欧美库存的减少,货源会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单调。&br&&br&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真正的奢侈品网站SKU非常少,门前冷清也可想而知。&br&还有就是一大批自称是奢侈品电子商务公司,其实旗下产品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是奢侈品,卖的大都是Adidas,Nike还有一些国内的品牌。&br&&br&从物流的角度,奢侈品电子商务的成本也要比一般电子商务要高很多。记得有一电子商务公司要快递十万元的大牌手表,竟然没有一家快递公司敢接单。所以,自建快递团队也可能无法避免。
还需等待。简单说货源是关键。首先,我们得理解清楚为什么欧美有很多奢侈品电子商务近些年来崛起。例如,估值已超10亿美金的美国的Gilt Groupe,奢侈品电子商务的鼻祖级欧洲企业Net-a-porter。他们的崛起和兴隆有一定的时代和商业背景:欧美的奢侈品消费力…
来自子话题:
首先明白,市值反映的是投资人对企业&b&未来盈利能力&/b&的预估。&br&因为京东经营多年,没有一年&b&真正的盈利&/b&(2013年如果去掉政府财政补贴,仍然亏损),和苏宁国美等线下实体店差不多的运营成本,让人对京东盈利难有预期。所以投资人无法按照亚马逊的市盈率给予京东较高的估值。一直到2010年,京东都保持了200%的发展速度,所以那时融资的估值也高达100亿美金。而近三年京东增速大大放缓,投资人对其发展前景不够看好,估值也停滞在百亿不前。&br&唯品会则实现了盈利,且仍然高速增长,2013财报超出华尔街预期,所以受到了投资人追捧,市值连创新高。&br&&b&京东需要做两件事:1、像亚马逊一样垄断B2C市场,现在已经笼络了主要对手易迅网。2、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毛利率,实现稳定盈利。做好这两件事京东的估值很快就会得到提升,冲击300亿美金不成问题。&/b&&br&京东想实现盈利短期内仍然较为困难,主营的3C数码业务是标准化程度很高的品类,很容易和其他网站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毛利率被严重压低,加上投入巨大的物流成本,实现盈利很困难(一号店也面临这样的境遇);图书音像业务面临另外两个更强的对手当当和亚马逊的竞争;利润最高的非标准化品类——服装家居,则面对着淘宝、天猫、凡客的挤压;躺着就能赚钱的POP平台,也受到了天猫的强力阻击。&br&在2011年以前,京东虽然亏损,但是依靠着用户增长红利实现了野蛮的增长,投资人出于“有用户就有一切”的想法以及亚马逊模式的成功范本,对京东抱有极大期望,并给出了在当时很高的估值(百亿美金)。而现在则进入了需要靠精细经营、提高利润的阶段,投资人发现:京东增速放缓,盈利依然老大难。所以市场对京东的估值也就停留在了100亿美金。&br&相比之下,唯品会经营的是高利润的、非标准化的服装鞋帽等品类。这种品类本身就容易实现盈利。&br&说的直白一点:&br&&b&“赚女人的钱永远比赚男人的钱容易。”&/b&&br&&b&唯品会是在赚女人的钱,京东是在赚男人的钱。因此,唯品会的盈利前景更被看好也就顺理成章了。&/b&
首先明白,市值反映的是投资人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预估。因为京东经营多年,没有一年真正的盈利(2013年如果去掉政府财政补贴,仍然亏损),和苏宁国美等线下实体店差不多的运营成本,让人对京东盈利难有预期。所以投资人无法按照亚马逊的市盈率给予京东较…
两年多翻50倍,唯品会可以说是中概股的一个奇迹。&br&&br&但我并不想把太多的成功因素归结于唯品会本身如何,事实上唯品会与其他的一些垂直购物平台并无太多明显的核心竞争力,有时候一个人成功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br&&br&唯品会的定位非常简单,线上的奥特莱斯。早在2000年那次互联网热潮,就有很多人试图把奥特莱斯的模式搬到线上,而这种零库存、工厂店、品牌直销的模式并无太多特别之处。我没有研究过唯品会的背景,也不得而知唯品会是如何在2010年就早早获得了红杉的投资,估计这也是唯品会成立没几年就迅速在纽交所上市的主要因素。&br&&br&唯品会12年上市的时候,天猫好像还未呱呱坠地,或者说只是一个还未有建立任何品牌联盟的襁褓婴儿。由于发行价低,连年高速增长,唯品会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ten bagger。大概这个时候,唯品会才受到了国内市场的关注。&br&&br&曾有人质疑过唯品会的用户,12年电商调研报告,唯品会市场占有率只排第9,还不如易讯和QQ商城,但今天唯品会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百亿美金,相当于一个线上+线下的苏宁。12年有一段时间,唯品会经历过信用卡套现事件,确实给交易量和现金流带来了正面影响,当然那段时间支付宝也是存在套现情况的,所以并未成为舆论的焦点。&br&&br&而当前竞争对手拼命追赶的情况下,即便垂直平台没有对手,但就价格竞争力来说,同品种同品牌与天猫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或许价格战与垂直市场份额已经不是唯品会的首要战略目标了,并购乐峰以及花高价买VIP域名已经能够初现端倪,唯品会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小打小闹的电商了,要做的是品牌以及资源整合。&br&&br&如果非要给唯品会的成功找到理由,我觉得依然是获得红杉和DCM的投资,低价上市高价增发并购或许是他们早就想好的思路;我并不看空唯品会,但无论从消费者还是投资者的角度,已经很难从他身上再占得什么便宜了。&br&&br&————————————————————————————————&br&补充:&br&找了一份13年8月份中信的研报,数据还比较全,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毕竟别人的结论只是供参考的。&br&(有意思的是,12年全年关于唯品会的研报只有2份,还是行业分析中顺带提的,13年第一份还是8月份的,这时股价已经翻了10倍了)&br&&br&&img src=&/d45def27c9deefb2cffde5d_b.jpg& data-rawwidth=&1028&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8& data-original=&/d45def27c9deefb2cffde5d_r.jpg&&12年的市场份额。&br&&br&&img src=&/7f406eeb6479a7dcda5b82ed8b606512_b.jpg& data-rawwidth=&1104&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4& data-original=&/7f406eeb6479a7dcda5b82ed8b606512_r.jpg&&高速增长的营收。&br&&br&&img src=&/4d75ffd7a8c336ef76764bd_b.jpg& data-rawwidth=&1069& data-rawheight=&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9& data-original=&/4d75ffd7a8c336ef76764bd_r.jpg&&产品收入占比。&br&&br&&img src=&/c8c3c03bd0908a1ade50_b.jpg& data-rawwidth=&1081& data-rawheight=&6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1& data-original=&/c8c3c03bd0908a1ade50_r.jpg&&&img src=&/c62aa9dd69f5e3dcb5c7_b.jpg& data-rawwidth=&1087& data-rawheight=&6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7& data-original=&/c62aa9dd69f5e3dcb5c7_r.jpg&&费用和利润。&br&&br&&img src=&/0ffbfbe65996_b.jpg& data-rawwidth=&1084&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4& data-original=&/0ffbfbe65996_r.jpg&&&img src=&/c5e57936dcfadd3b081a4f7a5939ec55_b.jpg& data-rawwidth=&1078& data-rawheight=&6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8& data-original=&/c5e57936dcfadd3b081a4f7a5939ec55_r.jpg&&&br&客户分析。
两年多翻50倍,唯品会可以说是中概股的一个奇迹。但我并不想把太多的成功因素归结于唯品会本身如何,事实上唯品会与其他的一些垂直购物平台并无太多明显的核心竞争力,有时候一个人成功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时势造英雄。唯品会的定位非常简单,线上的奥特莱斯…
来自子话题:
(哎呀,被匿名用户邀请,诚惶诚恐。匿名用户你猜我知不知道你是谁呢……)&br&&br&唯品会应该是一家让多数人大吃一惊的股票,从上市前的默默无闻,一直到上市后的一鸣惊人。坦率的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对唯品会的印象,和六月份那家叫Greenwich的研究机构做空时候的想法多有类似,毕竟,多数国人在那时对这家网站没有丝毫认知。这一想法,直到我从我们的一家合作伙伴,世界最大的几家物流地产商那里得知唯品会的物流仓储情况之后,才终于打消。&br&&br&根据二季报,唯品会目前的存周大约是73天(凡客泪流满面),快于国内许多同级别电商品牌(例如当当是120天以上),甚至和亚马逊的48天相比,也相距未远。而其依仗的闪购模式,亦确实在中国市场上找到了合适的垂直市场。这块市场之大,以及发展之迅速,是让很多人始料未及的。上市后的几个财季,唯品会一直保持在170%甚至更高的同比增长率。而且依照目前的势头,VIPS在短期内应该都会保持相对高速的成长。&br&&br&不过也有一些有趣的事儿,比如看Alexa&br&&img src=&/ade1c4a1fb408cd18dace_b.jpg&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2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ade1c4a1fb408cd18dace_r.jpg&&&br&唯品会网站的访问排名在十一期间跌到谷底。而在七月中旬跳升的很厉害。目前Alexa日均近60万的UV和650万左右的PV应该不能完全反映网站的情况,但多少是亦能看到目前该网站的影响力。我想说的是,实际上三季度唯品会网站的访问量相比上一季度并没有明显增高,不知道最后表现在财务数据上会是如何。&br&&br&下面说一些个人对于该网站未来的看法:&br&&br&该类型的网站一定会遇到的两个瓶颈,一是品牌的上限,二是市场的上限。&br&&br&品牌的上限包括了品牌的数量和品牌的质量。实际上,目前唯品会每日的售卖的品牌数大约在一百个左右,如果维持这样的上限,在短期内还有一定增幅,但是长期内,势必需要更多品牌的加入。而目前该网站是否适合200个甚至300个品牌同时出售,其仓储和物流能力以及营销和推广能力是否足够?与此同时,目前唯品会有专门的奢侈品特卖频道,这一频道目前似乎仍然像是以代购的方式进行经营,这种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是否有真正的大牌正式加入其中?&br&&br&市场的上限在于,目前唯品会的主要客户仍然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坦率的说,其中特卖的多数品牌对于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吸引力尚不足够。那么随着这些城市的消费者进一步被挖掘,闪购市场的容量到底有多大呢?而,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愿意让闪购成为自己的主要购买模式,那么他们继续发展的其他模式还有什么?&br&&br&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闪购究竟是能够长久发展的一种电商模式,亦或会随着此前的许多模式一样,只有那么两三年的热潮,随着人们新鲜度的消失以及竞争的白热化,而最终无法成为市场的主流。毕竟,虽说京东、阿里甚至苏宁都曾经有过类似的业务,但都还没有发力做。真正认真经营的老牌电商只有当当。而如果上述三巨头,都认真的涉足到这一圈子,唯品会的优势是否能继续保持。要知道,目前他们三家没有发力做的原因在于,市场不够大,以及实际上与他们的主营业务有所冲突。而唯品会这种算是捡漏子的模式,虽然有这两年的发展,仍然还未形成一个真正的门槛或壁垒;莫说大巨头,甚至市场上出现更多中小型闪购电商,他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br&&br&总之,我一直维持着中短期看多,长期看空的态度来对待这家公司。&br&&br&再次谢山楂老师的邀请!同学们,这是我半夜做完一份材料睡不着随便写的啊!(我真的不是闲的那么蛋疼把知乎当主业T_T)
(哎呀,被匿名用户邀请,诚惶诚恐。匿名用户你猜我知不知道你是谁呢……)唯品会应该是一家让多数人大吃一惊的股票,从上市前的默默无闻,一直到上市后的一鸣惊人。坦率的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对唯品会的印象,和六月份那家叫Greenwich的研究机构做空时…
实际上唯品会的扭亏为盈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单从财报来寻找,具体请见:&br&&br&1. &img src=&/16b87afe21fc27b1e3ab7e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16b87afe21fc27b1e3ab7e_r.jpg&&不到两年时间,毛利率从21.16%,上升到了24.39%。别小看这2.2%,在这个级别的毛利率上,每提升一个点,意味着在同等营收下毛利润提高了5%左右。根据公司财报所提及,毛利率的上涨归功于规模效应带来的公司议价能力的提升。&br&&br&2. &img src=&/d8baa04618bb17aee1bd1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d8baa04618bb17aee1bd1_r.jpg&&&br&&br&仓储物流成本(Fulfillment Expense)占营收的比例,同样从16.67%下降至本季的11.57%。而其中的关键拐点,是去年上市之后,唯品会利用募集资金在天津、成都、鄂州、南海等地,与普洛斯和嘉民等物流地产巨头合作新建了一系列物流仓储中心,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物流和仓储优化。所以你看去年第第一季度后该公司的仓储物流成本缩减明显。当然,更大的销售规模一样会摊薄单位物流仓储成本。&br&&br&3. &img src=&/da1a170b0c048b03e0a8a4_b.jpg& data-rawwidth=&483&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3& data-original=&/da1a170b0c048b03e0a8a4_r.jpg&&唯品会的市场营销费用和技术内容投入占营收比例上市后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该公司的管理成本的缩减却值得注意。且不论2012年Q1上市前的5.68%,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这一年,该公司的管理成本占营收的比例都稳定在3%左右,相较去年的同期4%左右,减少了近1%。管理成本占比下降,与规模效益也有一定正相关。&br&&br&4. &br&&img src=&/100b494fcbafddb58cb218d_b.jpg&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1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100b494fcbafddb58cb218d_r.jpg&&&br&&br&另外一个不可被忽视的因素,即唯品会每月的利息收入。本季度唯品会每月的利息收入超过了350万美金,占他们净利润的比例为31%。(当然与此同时还有利息支出和汇率收益支出等不算在内)。唯品会目前账面上的现金为2.79亿元,另还有2.03亿元的持有至到期证券(Held-to-maturity securities)。而这些现金和短投的资金从何而来呢,具体可参考下列唯品会资产负债表的一些数据:&br&&br&&br&我不知道这个小例子是不是也从某个侧面可以帮助思考这个问题:&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怎样理解「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a&&br&&br&&br&关于唯品会上市以来的每个财季的部分关键数据,可参考下表:&br&&img src=&/eb3f647e0abfbc983f990a_b.jpg& data-rawwidth=&816&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6& data-original=&/eb3f647e0abfbc983f990a_r.jpg&&&br&&br&&br&以上,感谢阅读。&br&&br&本答案的数据及事实皆依据唯品会公开可查的新闻稿、向SEC上交的文件及财务报告。一些具体说明详见:&a href=&/finance/& class=&internal&&关于财报解读的一些说明 &/a&
实际上唯品会的扭亏为盈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单从财报来寻找,具体请见:1. 不到两年时间,毛利率从21.16%,上升到了24.39%。别小看这2.2%,在这个级别的毛利率上,每提升一个点,意味着在同等营收下毛利润提高了5%左右。根据公司财报所提及,毛利率的…
我到唯品会工作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至今仍然难忘。&br&&br&&b&我在最好的时间遇见你,是我的运气。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b&&br&&br&说起来我的经历比较曲折,2001年的时候我高一,我就是一个站长,为自己的偶像制作过网站,PV、UP、IP什么的都很不错,也一直坚持。后面还自己制作过几个论坛,人气和氛围都不错,也自己会针对需求开发一些PHP小插件。希望毕业以后也能从事互联网方面的工作,却一直求职无门。&br&&br&没有进展的情况下,2007年我大学毕业通过校园招聘签约到广州市的一家国企做信息中心技术员,待遇不好,也没发展,未来就是等着退休。工作没压力,但是我很不开心,因为信息中心只有我一个年轻人,其他同事都是40岁+,每天讨论的问题就是菜价、股票等等。我跟他们完全没有共同语言。&br&&br&我愿意来广州,本以为可以认识一些同意喜欢互联网的朋友,但是,从来都没有机会去认识过。&br&上的是倒班,周末基本没空,而且需要上夜班。&br&&br&&b&想过去参加互联网沙龙,可是那些地方一般都是在职者参加的,我去了又能做什么呢?&/b&&br&&b&我甚至想过跑到网易大厦门口去搭讪:“请问您是做互联网的吗……?我想跟你聊聊……”。可是谁会理我呢?&/b&&br&&b&我又从事的不是这方面的工作,聊了又能怎么样呢?&/b&&br&&br&期间也有去广州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投过简历,但总是被因为种种理由(如没有工作经验等)被拒绝。那个时候的互联网公司,还没有“产品策划”这种适合非技术出身的开发岗位,运营上又突出编辑的岗位性质,而我又没有相关经验,所以没有公司要我。&br&&br&我很想辞职,但是辞职了也不知道去做什么,所以就在这里等待着有一丝曙光照亮我未来的方向。&br&&br&我当时在51JOB的简历是这么写的:&br&&br&&p&&b&尚未毕业的时候,就想在日后从事互联网行业,但欲投无门,曾经有针对性地对不少于50家互联网公司(从大到小)投过多次简历、写过多次求职信,均没有得到面试的机会。&/b&&/p&&p&&b&凭着对互联网行业的喜爱及热情,我没有放弃一直想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愿望,积极参加各种站长活动、UCD书友会活动,并坚持做站,分析各种互联网产品、撰写各种互联网评论。&/b&&/p&&p&&b&最近我越来越发现搜集用户需求、改进用户体验,都是我所痴迷的。我喜欢分析各种产品的优劣及提出改进的建议。 &br&如果有互联网公司愿意打造最精致的产品,我诚意乞求一个参与的机会。 &br&我愿意从实习生开始做起,不计较工作强度,不计较薪水。只为入行的一个机会。&/b&&/p&&br&这个简历,看的人多,联系的人少。这种情况直到2011年,唯品会的夏先生联系到我,说看到我的简历,让我可以过来面试聊聊。经过两轮面试,唯品会决定要我这样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于是我马上与原国企办理了各种离职手续,退掉宿舍,搬到出租屋,开始在唯品会工作,职位是产品助理。&br&&br&&b&工作方面,由于我有做网站的经历,在接手需求的时候也能准确判断出流程和难度,从一开始接专题需求,到后来接活动需求,再到后面接核心流程需求,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我真心觉得产品策划这个岗位真的是为我量身定做的。&/b&&br&&br&&b&当时,对我来说,能保证完成工作任务,是我全部的追求。&/b&&br&&br&两个月以后我转正,职位马上变成了产品策划,这在之前我是根本没办法想的。而薪水也比我原来的国企翻番了。&br&&br&唯品会的公司地点是一个质感强烈的小公园办公地点,办公室就是仓库,园区里花香鸟语,去过的人都知道。同事们都是健谈并热爱分享的年轻人,我跟同事的每一句聊天,都能聊到互联网趋势、新产品等等,而不是我在那个国企的那些无聊的东西。所以我跟不同部门的同事都处的很好,也很开心。唯品会是包中餐和晚餐的,到了时间就有美味、安全(拒绝地沟油)的热饭热菜热汤等着,对我来说这就是巨大的满足。而且经常会有不定期的下午茶,可能是蛋糕、汤圆、KFC等等。&br&&br&&b&那段时间至今为止仍然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日子。也有很多难忘的同事。&/b&&br&&br&&b&夏先生是一个跟我一样喜欢音乐的年轻人,他也有做过歌迷网站的经历,并且比我做的更大,曾经的我与他,是无话不说的好友。甚至我们的一个眼神就能互相读懂。这种同好,我以后再也没有遇到过。他同时也是一位好领导,经常奋不顾身地帮我们争取资源。&/b&&br&&br&&b&PO女士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上司,对待下手是比较宽容自由的管理办法,这样产品组的很多同事都激发出了自己的才华与潜能,并充分得到实现,同时她的好人缘也让产品组在公司中能争取到非常多的资源,让产品策划工作保持着稳健快速的发展。&/b&&br&&br&&b&A先生是一个位置坐镇在办公室中间的高管,每天都加班到22:00以后才回家,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很让我佩服感动。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也每天都走的很晚,就是因为想多用心一些,想多学一些东西。这是受他的影响。&/b&&br&&br&&b&……&/b&&br&&br&&b&还有许多人,都值得我去尊敬和细数。&/b&&br&&br&但是命运却总不仅人所愿,我工作了快一年后,江西老家的家人,说有一个机会让我可以去证券公司工作。因为其实我家里有很多亲戚都在证券公司工作,他们也希望我跟他们一样,从事金融行业。我当时完全不同意,毕竟在唯品会我的工作是很开心的。但是我耗不过家里人的说辞,就采取了一个当时折衷的方案,那就是,跟唯品会的人事说明,我的父母希望我到证券公司去工作一段时间,但我自己不确定那边是不是适合我,如果不适合,我希望回来工作。&br&&br&没想到我当时的经理和人事都同意了这个方案,并让我做好交接,如果觉得那边不好就尽快回来。&br&&br&但没想到,那一别就是久别。&br&&br&刚进证券公司一周就碰到上证指数大跌,我的客户的资金股票就全被套牢。&br&我的客户其实都是我的亲戚,我的职位是可以获取佣金提成的,这样等于降低了他们的炒股手续费。&br&但是毕竟是靠资源进去的,我在证券公司并没有工作位,也不需要上班,但却没办法辞职。&br&如果辞职,我的亲戚将遭遇巨大的佣金提成损失。&br&(所以我很后悔当初去了,最终骑虎难下)&br&所以由于证券公司正在缴纳着我的社保账号,我也没办法在广州的任何一家公司入职。&br&&br&命运是巧妙却弄人的,此时北京的大麦网丢来一个OFFER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就询问我在广州的社保被一家公司缴着了,在北京能入职吗?&br&那边的答复是可以的,说不同城市现在的社保还没有联网,而且知道我不在北京,说可以提供住宿。&br&我想了一个月,最后还是决定过去。因为我还是热爱互联网行业的,去那边工作着比什么都不做要好。&br&&br&说来很怀念,我到了北京以后,唯品会的同事刚好举办了一个广州的露营活动,还问我去不去,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我也一直不敢把我去大麦网工作的近况告诉他们,怕他们说我是骗他们的……&br&&br&可是后来他们还是知道了,因为圈子就那么大。&br&虽然是无奈去的大麦网,但我也把这份工作用心对待。&br&因为对华语音乐我还是了解的,在天涯我也是音乐版的首席斑竹,所以做起跟演唱会相关的产品运营工作也顺手。&br&&br&可是大麦网是没有员工餐厅的,每天的吃的地沟油催化食物,和北京雾霾空气,最终还是把我给打败了。虽然工作开心,但是生活不开心,我也想着离开了。&br&在北京的我,时时刻刻都怀念着唯品会的好空气和好食堂。&br&&br&所以在后来,大麦网派我离开北京,长期去全国各地别的城市出差,我一口答应就马上去了。那是哪里要开演唱会,我就跟着去哪里的生活。张学友、张惠妹、周杰伦、梁静茹、陈奕迅、五月天、林宥嘉……等各种明星在全国各地开着他们的演唱会,他们到哪里我就跟着去哪里。&br&&br&可是,这终究总是一种漂泊的感觉。于是,我开始抑郁。&br&因为,面对不想回去的北京,回不去的广州,何处是归途?&br&&br&我每周必买的《南方周末》出现了这篇文章:&br&&a href=&/content/5558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南方周末 - 年轻人,到“体制内”去&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于是我重新开始思考自己。我想想毕业这几年的不顺,还有长期为我担心的父母,再想想作为独生子的我的责任,&b&那我就回老家到体制里工作吧,离开互联网行业和一线城市,结束这一切。&/b&&br&&br&搜索了一下各种考公信息,刚好看到一则我老家全省信用社(农商银行)招聘报名考试的信息,我的专业和年龄恰好是最后一年符合要求,于是我就报名了。由于我从小到大成绩一直不错,这种考试完全没有难倒我,我所在的县城有两百人多人报名,我考了第一名,很顺利地通过面试入职上班,把北京和广州的家当统统都打包寄回了老家。&br&&br&一个月前的我,晚上还在演唱会现场拍照发微博,白天写产品需求文档;一个月以后的我就坐在银行的柜台里给客户办业务,那段时间的感觉真是恍如隔世。&br&&br&&b&可是,我内心最盼望的却是回到唯品会去工作。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初恋。&/b&&br&&br&但是,现在的形势却让我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事。&br&&br&现在的我,已经在老家县城的银行工作快一年了。完全适应,但也有了焦虑。&br&银行作为体制内的企业,已经算是高效的集体了。但要是跟互联网公司比,体制内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很突出的一点就是人才缺乏流通,只要进来了就一般不会失业,所以员工个人的能力也就被削除了个性,多了通性。考核上更是粗放管理,只抓存款一项指标。&br&&br&为什么要重视存款?因为银监会规定的”存贷比考核“,让银行想要赚钱,就只有不断的拉存款。&br&拉存款的指标分到每个员工头上,就是每个人几百万的任务。&br&一次还好说,但想到以后每个季度都要拉,这就是中国银行业所有员工都面临的痛。&br&所以,这是一个更加适合官二代或者富二代的工作。&br&&br&而且,余额宝这种产品出来以后,越来越多的客户都有了理财观念,不会把大量的活期存款存在银行里了。所以在未来,中国的银行业并不会是一个好的行业。&br&所以,回老家也不是世外桃源,而是进入了一个低生产力的壁垒。&br&对于习惯了互联网公司高效生产力的我来说,这一点影响不小。&br&&br&至于好处,不用多说,如果我不追求在事业上的高度,这份工作还是可以做一辈子的,我将过着在老家能顺利结婚生子,陪伴父母,不用担心买房买车的稳定生活。&br&&br&所以,至今的我,仍然喜爱学习,关注业界,保持阅读,并坚持每天健身跑步。&br&高潮时享受工作,低潮时享受生活——这已经是唯一的一句可以安慰我的话。&br&我把我在银行的工作也当作学习,积极学习各种会计原理,支付结算业务,也许我不会在银行呆一辈子,但我工作着能学一些是一些,这些学习精神也是我在唯品会里养成的。&br&&br&&b&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b&&br&&b&真的希望有一天,我还能回唯品会工作。&/b&&br&&br&但是,如果我回去,&br&我一定不想是“逃回”那里,而是以一种即有姿态回去那里。&br&&br&&b&因为,我想如果唯品会的同事看到这篇文章,如果愿意再接纳我,也是希望我是一个进步的我,是有了更多经历的奋进的我,而不是一个落寞失败的、回到原点的我。&/b&&br&&br&有人说,唯品会之于我,是我的“初恋”,我对他有眷恋是因为我记忆中的都是美好。&br&我享受了与他的恋爱调情,却没有和他经历过真正的困苦。&br&所以无论我以后选择哪个伴侣作为长久归宿,初恋的美好会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中,永不忘记。&br&&br&&b&我在最好的时间遇见你,是我的运气。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b&
我到唯品会工作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至今仍然难忘。我在最好的时间遇见你,是我的运气。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说起来我的经历比较曲折,2001年的时候我高一,我就是一个站长,为自己的偶像制作过网站,PV、UP、IP什么的都很不错,也一直坚持。后…
&b&唯品会70%的销量来自二三线城市,主要货源渠道是靠与与二、三线品牌商合作,通过低价拿到过季货源以及尾货,紧接着通过限时抢购的模式进行快速分销。&/b&&br&&b&&br&&/b&从供应商角度看,唯品会为这些品牌缓解了库存压力,又带来了额外收入,由于国内服装行业平均库存每年至少20%-30%,按整体服装市场产值来看,库存市场也有几百亿的规模,市场足够大,可以持续。同时限时抢购,商品多为过季产品,每年最多6次的模式也保证了不冲击品牌的线下销售,保证了可持续性。&br&08年之前唯品会做的是奢侈品品类。&br&08年年底,唯品会开始尝试着卖一些国内二、三线品牌的服装,特点是名字洋气但实质上为中国品牌的服装。销量开始爆发式增长。&br&&br& 主要摘录了创业邦2011年10月唯品会专题文章中的一些论述,详细请见:&br&&a href=&/articles/1.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arti&/span&&span class=&invisible&&cles/1.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唯品会70%的销量来自二三线城市,主要货源渠道是靠与与二、三线品牌商合作,通过低价拿到过季货源以及尾货,紧接着通过限时抢购的模式进行快速分销。从供应商角度看,唯品会为这些品牌缓解了库存压力,又带来了额外收入,由于国内服装行业平均库存每年至少2…
唯品会的模式比较单一,尾货特卖的闪购模式,针对的只是一个细分市场。从进入的定位来看,是准确的,但以长期竞争的态势看,唯品会资本市场估值炒作过头了。前期合并乐蜂这种玩法,明显是红杉资本吹气球准备套现的节奏。&br&&br&毕竟,相比天猫、淘宝等综合性平台,唯品会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以阿里系为例,其已成为商家商品“全生命周期”销售的平台,包括产品上新,一直到最后的尾货闪购,从鱼头吃到鱼尾。近日有报道称,天猫新品首发2013年有750多万件新品,今年预计更多。而闪购,则通过通过品牌特卖,聚划算品牌团等多种方式,快速成长。&br&&br&此外,从供应商的控制来看。由于唯品会销售品类单一,主要靠低价获得用户,对某些供应商过度依赖,事实上并未真正掌握供应商和用户资源,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一旦竞争对手成长,本来就控制不大的供应商很容易向其他平台“投诚”。&br&&br&现在唯品会已有的,仅是靠人肉的选品模式;赌的是买手眼光,押的是运气。比之大数据,云计算的平台型巨鳄,更多靠精准数据分析选品预测,拥有巨大流量,丰富的选择余地,唯品会弱势明显,未来成长空间承压。
唯品会的模式比较单一,尾货特卖的闪购模式,针对的只是一个细分市场。从进入的定位来看,是准确的,但以长期竞争的态势看,唯品会资本市场估值炒作过头了。前期合并乐蜂这种玩法,明显是红杉资本吹气球准备套现的节奏。毕竟,相比天猫、淘宝等综合性平台,…
不做搬运工了,看这篇 &a href=&/971.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9&/span&&span class=&invisible&&71.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文章&br&私以为是目前所看到的介绍唯品会竞争力最好的。
不做搬运工了,看这篇
文章私以为是目前所看到的介绍唯品会竞争力最好的。
唯品会现菜鸟员工试答&blockquote&1、周围人(在北京)真的很少用唯品会,难道都是二三线城市的用户?&/blockquote&&ol&&li&答主已经亲自给出了答案,没错,唯品会的顾客主要都是来自二三线城市。据数据统计,大概&b&&u&70%订单来自二三线城市白领女性&/u&&/b&。若具体到职业,多为教师与机关工作者。为什么会是这几类职业?因为唯品会上新时间为每天上午10点,此时工作较轻松的用户正好可以上网挑选抢购。&/li&&li&&b&&u&切勿以自身周围的群体为参照进行评价。&/u&&/b&请记住人以群分,即使你是居住在二三线城市,同样有可能会说身边人没有人使用唯品会。而像答主在汕头的亲戚,当网购文化在小群体内产生,他们便会成为某东或者某店、甚至唯品会的忠实用户。不要将看到的与看不到的,都当做事情的全部。&/li&&/ol&&blockquote&2、唯品会特卖价格也不算便宜,何以吸引人?&br&3、唯品会购物体验并不好(老婆买过2次,基本全退了,退货还要自己邮寄,和淘宝类似,不像京东亚马逊上面收货)。&br&5、淘宝、京东都有特卖,唯品会护城河是什么?难道货源只愿意签给唯品会?&/blockquote&这三个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唯品会体验一般、价格不便宜、行业内还有强力竞争者,又为何仍然有消费愿意购买?&br&&ol&&li&从货源讲起:是的,厂家也是逐利的,哪个平台有特卖就放哪里卖。高端奢侈的如coach、burberry,平民大众的如淘品牌裂帛、韩都衣舍,都是各种特卖平台的常客。但是某些品牌却是少见的,如近年很火的女装品牌ochirly仅在唯品会特卖,背后的原因与老板徐宇是唯品会发起股东之一分不开。当然唯品会下商务部实力也非同一般,418活动期间D&G特卖专场的出现,应该也是这牌子第一次出现在国内特卖网站上。总而言之,&b&&u&商务部的买手能力&/u&&/b&与&b&&u&老板的关系网&/u&&/b&成就了唯品会稍显特殊的货源。&/li&&li&从营销讲起:唯品会的营销,给答主感觉一直是覆盖全面而不过火。没有17.99,没有番茄门奶茶门,却一直出现在你身边。《我是歌手》节目播出期间,张亮的声音一直占据在公交或者网页上;《屌丝男士》即将播出,已经听闻小伙伴在上海谈好了合作:每逢大促,地铁和公车站尽是玫红色和张亮(广州)。&b&&u&线上线下的广告覆盖&/u&&/b&,使得知名度也再稳定提高。即使缺少那屡屡让人拍案叫绝如杜蕾斯般的营销,那也无妨。&/li&&li&从体验讲起:购物体验包括售前体验和售后体验。售前如页面体验、搜索体验、支付体验等。其实答主一直不喜欢唯品会的浏览方式,但也恰恰说明了我不是唯品会的目标顾客。只有时间充裕的女性顾客,才会在页面上面停留并慢慢浏览各种档期商品,刚好对应回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所以&b&&u&当你觉得不喜欢这种购物体验时,其实你已经被筛选出核心顾客群了&/u&&/b&。售后体验太少便不赘述。&/li&&li&从对手讲起:凭着股价和当前正盈利这两点,说唯品会是国内线上特卖的老大应该不过分吧?各家电商追风的闪购中,唯有京东的‘红’稍感压力,其他如某某网的‘尾品汇’,实在是看不上眼。个人意见,这与&b&&u&企业基因&/u&&/b&有关。图书找亚马逊,零食上一号店,种子找草榴,这些是因企业的宣传而深深扎根在用户脑海里第一印象。当说到特卖或者闪购时,很难与唯品会外的企业挂钩。&/li&&/ol&&blockquote&4、唯品会网站流量从alexa排名来看半年来几乎没有特别大增长,新增加的一倍订单难道不体现在流量上?&br&&/blockquote&鸡汁的题主,自己又再次回答了问题。是的,增长的订单并不完全体现在网页流量上,而是跑到了移动端上。唯品会的移动事业部也成立了一年多了,在这过去发生了什么变化?&br&&u&唯品会419此次大促期间,比去年同期大促的销售额增长了近400%;其中移动端销售额增长迅猛,占比近五成。(王冠雄)&/u&&br&唯品会因移动端的潜力,设立了移动事业部。移动端从2013年第一季度8%占比的销量,发展到如今大促间的50%,靠的是公司的发展策略。移动端的提前购,活动期间比PC更大折扣,各种特权活动都在不断的从PC端引流。毕竟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如雷布斯说‘风口上的猪都能飞’,乘着移动互联网的风,移动端的销量也在大幅提升。&b&&u&新增的订单,几乎都在移动端&/u&&/b&。&br&&blockquote&6、存不存在做假帐可能? 比如线下买断尾货再批发给一些虚拟商户,构成大额交易,计入业绩营收?&br&&/blockquote&从上市首日收报5.5美元,飙到到今天的157美元(截止),散户们喊做空都喊了几年,也伴随着中概第一妖股不断前进。存不存在作假嫌疑?我相信在知乎是找不到答案的。继续抢你的商品,买你的股票吧,时间自然会告诉你一切。&br&&br&以上。&br&全文为本人胡思乱想,与公司及任何人无关。都码这么多了,给个赞再走啊亲!
唯品会现菜鸟员工试答1、周围人(在北京)真的很少用唯品会,难道都是二三线城市的用户?答主已经亲自给出了答案,没错,唯品会的顾客主要都是来自二三线城市。据数据统计,大概70%订单来自二三线城市白领女性。若具体到职业,多为教师与机关工作者。为什么…
很多人都发现甚至投诉唯品会没有搜索功能,因为到电子商城的人都习惯了使用商品搜索功能,并且据统计在这类型网站中搜索栏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而根据唯品会相关领导说其实这是故意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想你来唯品会,是想到了什么东西才来,而是我想卖给你什么东西,以此带动网友的购买行为,这也是一种模式。譬如说,如果今天上了两个女装品牌,要是有搜索功能,网友只会搜索鞋类或者裙子,如果发现都已经售完了就会退出网站,不去关注其他内容,不做搜索,网友在页面的停留时间会更加长,也许在浏览过程中找到其他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一点是有很强大的数据支撑的,因而作为唯品会这类模式的网站不设搜索功能反而是利大于弊的。
很多人都发现甚至投诉唯品会没有搜索功能,因为到电子商城的人都习惯了使用商品搜索功能,并且据统计在这类型网站中搜索栏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而根据唯品会相关领导说其实这是故意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想你来唯品会,是想到了什么东西才来,而是我想卖给…
来自子话题:
&b&讲讲我个人的看法吧:&/b&&br&&br&&br&&b&1、从模式上看:&/b&&br&&br&天猫、京东、凡客推出品牌特卖均是在原有招商品牌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与这几个平台已有合作的品牌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品牌特卖,而不会特地为品牌特卖的模式去引入品牌商。&br&&br&京东、凡客对品牌有入库要求,但是从品牌商反应来看,对商品入库具有强大的抵触情绪(业内都知道,服装、鞋帽、饰品等商品入库的操作非常繁琐,库存管理也非常繁琐)。京东目前的服装均为第三方管理,这次操作品牌特卖,仅仅是以团购部门来牵头进行,应当是属于初试的方式,之后会视情况进行调整。&br&&br&京东内部对此项目的支持度不一,POP(开放平台运营部)对此项目采取不跟进不支持的态度(部分缘于原POP平台领导人后调任负责团购,也由于内部考核机制问题),财务结算方面与品牌商使用的则是与POP共用结算平台。因此,此项目基本属于对品牌商的强制促销方式,而不是一种新商业模式的开拓。此点与天猫类似。&br&&br&凡客是由单独的部门来进行从招商到运营的工作。&br&&br&&b&2、从这套模式的产业链来看:&/b&&br&品牌商-特卖平台-用户&br&这一特卖模式的运营基础是:整个中国的服装鞋帽行业目前处于库存高启的状态,品牌商将电子商务(包括品牌特卖形式)作为自己的一个出货方式,而品牌特卖闪购的形式则是更加有特色的营销方式,对用户来说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营销手段。&br&因此,从品牌商角度来看,选择哪一个平台进行特卖,对他们来说没有特别的青睐,只要能出货,他们就愿意进行合作。而唯品会自身还拥有一些好品牌的独家销售合同作为合作门槛。&br&我更愿意从用户流量的角度来分析几个平台进行特卖领域对唯品会的影响:&br&自去年10月以来,唯品会的平均每日独立IP访问量稳定在400000左右,今年2、3月上升到500000左右,而4月底电视广告的推出,有几天达到100多万。而这个区间正是这几大平台推出品牌特卖的时间段,从流量数字本身可以看出几大平台推出相同销售形式并未对唯品会的用户流量产生大影响。&br&&br&&b&3、从利润率和成本角度来看:&/b&&br&&br&利润率方面,唯品会目前的毛利率保持在20%左右。它的利润率会由于几大平台进入这个业务而下降吗?我们可以从品牌商的角度来看。&br&唯品会大部分采用的是买断采购的形式,因此它的量是可以有微笑曲线的。大部分产品售价由唯品会确定。&br&品牌商运营天猫品牌特卖,应当是不需要付出额外成本的。因此,品牌商在天猫运营只需要付出占销售额近13-14%的平台运营费用。产品售价由品牌商确定。&br&品牌商运营京东品牌特卖,付出8%左右的提成费用,京东要求入库的话,还需要另外付出每单20元的仓储配送费用。以每个订单130-200元计算,品牌商付出的是将近15-20%的服务费用。产品售价由品牌商确定。&br&凡客的收费与京东相似。&br&在这三大平台均需品牌商自己做运营的前提下,他们应当是会选择各个平台进行差异化的分销,而不是进行同质化的分销的。因此产品的售价是会根据平台不同的用户特征而确定的。因此我认为且不论品牌重复程度会不会高,即使品牌有重复,他们的产品售价与产品类别也会有差异。&br&&br&从成本角度,唯品会的流量获取成本(主要是营销成本等)会由于几大平台推出类似业务而有所增长。这一点需要考量。&br&&br&&b&4、从此业务占各家的业务比重来看:&/b&&br&唯品会只依赖于此特卖业务,一定会做足精细化运营工作。&br&其它平台,特卖业务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个营销方式,一定程度上可有可无,因此不会有拼死一搏的决心来对唯品会形成挑战。&br&&br&&br&综上,天猫、京东、凡客等网站与平台推出类似唯品会的业务模式,对唯品会自身的影响并不会很大(不管从用户流量,还是从利润率角度来考虑),在成本方面短期内会对其营销成本造成一定的压力。长期来看,各个平台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差异化,只要唯品会能够利用好用户存量进行精细化运营,几大平台对其影响不会太大。
讲讲我个人的看法吧:1、从模式上看:天猫、京东、凡客推出品牌特卖均是在原有招商品牌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与这几个平台已有合作的品牌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品牌特卖,而不会特地为品牌特卖的模式去引入品牌商。京东、凡客对品牌有入库要求,但是从品牌…
刚从唯品会离职。&br&说说对唯品会的看法。&br&1、我对唯品会其实依然存在着忧虑。因为他确实很烧钱。不停地拉投资, 然后扩大团队。然而, 公司内部很多体系其实都不完善。我是技术中心的,所以更加知道,唯品会的技术积累完全不够。&br&&br&2、关于待遇。 福利相对广州的水平来说吧, 不高但也不算低。包餐,有时候有下午茶。带五险一金。可以弹性上班。PS:里面客服部真的很多美女。不是恭维地说的美女, 而是真的很漂亮的那种。&br&&br&3、同事之间都很好说话, 关系很融洽。可惜技术来说, 想做很多东西,但是都只有个概念,未规划好, 而且可以不客气说,里面很多员工都比较松散。&br&&br&4、CEO我很少接触到。不过听我上头总监所说,他是一个低调的人。目前唯品会接近赢利了,所以红参资本等VC才加大投资。
刚从唯品会离职。说说对唯品会的看法。1、我对唯品会其实依然存在着忧虑。因为他确实很烧钱。不停地拉投资, 然后扩大团队。然而, 公司内部很多体系其实都不完善。我是技术中心的,所以更加知道,唯品会的技术积累完全不够。2、关于待遇。 福利相对广州的…
来自子话题:
受黄老板邀请。回答。必须不匿名。&br&&br&解题:1,京品会和唯品会对比,竞争如何?&br&
2,能在服装闪购市场抢多大的份额?&br&&br&答1:&br&对于一个还没上线的频道,作为非京东人士,不知道他们的发展思路,还真是难说。&br&我从唯品会说说,或许能解惑一些。&br&a,唯品会定位清晰,库存,尾货清货平台。最少早年是这样起家的,在买家的心中是这样,尤其是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的买家群体。&br&b,唯品会去年营销重新定位: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试图从营收,包装故事,模式上来扩大兼容。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不仅仅在服装的品类,其他品类也拓宽了很多,另外对商品的要求上,也不仅仅局限在尾货上,新品,应季等也多了很多。&br&c,市场占有率上,唯品会也一直是一家独大,身为一个卖家,杭州女装的,多到一期800w销售,一般到100-200w销售,小到50-80w销售。可以最直观的反映情况。其他家的特卖平台,很少能到唯品会最低这个档次的。&br&d,必须补充的是,唯品会的客户黏性和重复购买率。(多去23线看看,政府事业单位,别信专家的。)&br&&br&刨除运营,资源,推广等,新的京品会一样面临这些问题。&br&定位,推广,客群,(甚至还有对原有正常销售渠道的冲击,所以你很少看见特卖闪货和常规销售都做的很好的同一个平台和网站。)都是问题。&br&&br&答2:&br&我是土鳖。&br&份额这事,什么数据来的都tmd是不靠谱的。&br&最靠谱的就是找几家大的卖家,问问在平台销售的份额比,最后得出一个大致的数据。&br&&br&我感官数据:(我们家男装女装,外加杭派女装近10个牌子的大致数据,也仅仅局限在服装这块)&br&唯品会目前销售是一般闪货渠道的8-15倍。&br&其他家的专门做闪货的,几年下来也还是这样。不知道京东是否能打破。&br&&br&先回答到这里。&br&【市场发展这个东西很有时效性。我现在回答的时间是号】
受黄老板邀请。回答。必须不匿名。解题:1,京品会和唯品会对比,竞争如何? 2,能在服装闪购市场抢多大的份额?答1:对于一个还没上线的频道,作为非京东人士,不知道他们的发展思路,还真是难说。我从唯品会说说,或许能解惑一些。a,唯品会定位清晰,库…
来自子话题:
当当虽然说不上每况愈下,季度亏损率也略收窄,但其当年的盈利模式已行不通:&br&1.靠书籍利润上市,现书籍竞争加剧毛利下降,销售额也增幅很低,主要靠3C家电百货拉升销售额,但这块毛利低。这种结构的调整,导致其估值下降是必然。&br&2.当当库存周转控制大幅弱于其他B2C,如京东。也弱于唯品会。此为零售之精华,核心竞争力,做不好这个在红海是自取灭亡之道(类似的,凡客也是这毛病,两家都在改,但不容易,图书基因出生,先天不足,线下周转更慢,线上4-6个月周转天数以为不错了,但延伸到别的品类死很惨。)败亡案例可参考当年bestbuy用40+天周转打败circuitcity,以及国内的案例苏宁一样用40+天周转打败国美的60+,都从老二变老大。当当本身排名靠后,更不乐观。&br&3.当当做的好的是费用控制,如物流费用率,夫妻老婆店非常节约,做过零售的都肃然起敬,比唯品会好很多。这也是唯品会为什么挖了当当的人去做COO,目前唯品会每季度fulfillment费用率都在收窄。&br&再对比唯品会:&br&1.虽然也面临京东当当等开出折扣电商频道的竞争,但其实京东也做了2年了,目前冲击不大。所以主营业务的商业模式护城后,目前仍是有保障的,有效期至少一两年。&br&2.大幅领先闪购第二名,加分。后面的小辈们未来都更难融资,因为电商VC已经转冷。&br&3.运营在改善,fulfillment费用率收窄,最后决定唯品会价值的是,这个收窄能收到什么程度。目前的股价都是建立在美好的期望中。但变数其实很大。&br&4.销售额增幅,过去非常诱人,今年的预测是能翻1.5倍,明年能再翻一倍。如果实际发展落后于预期,估值就会大幅缩水。截止目前看还在轨道上。&br&&br&综上,在这个时点看,唯品会估值应该高于当当。&br&但个人观点,当当会继续陨落没悬念(除非电子书、自有品牌杀出一条血路,非其擅长,但事在人为),但唯品会其实也没那么sexy,随着Q3Q4财报,才会估的更准,如果要我现在赌,我会说8-9刀就差不多了,再高绝对是高估。(注:8-9刀的估计,也已经是在销售额维持上述轨道,且运营持续改善,总费用率或毛利的总改善在未来两个Q再优化5个点的假设下,如果优化不到5个点,且最终趋势稳定,则长远看会破新低。)
当当虽然说不上每况愈下,季度亏损率也略收窄,但其当年的盈利模式已行不通:1.靠书籍利润上市,现书籍竞争加剧毛利下降,销售额也增幅很低,主要靠3C家电百货拉升销售额,但这块毛利低。这种结构的调整,导致其估值下降是必然。2.当当库存周转控制大幅弱于…
来自子话题:
看了几个回答的。貌似没有一个是商家,没有一个在唯品会卖货的。&br&作为一个卖货的商家,唯品会的乙方,我来回答一下,正好最近对唯品会吐槽比较多。&br&&br&是否存在竞争对手?&br&&br&唯品会的优势我先罗列一下:&br&1,时间早。&br&2,品牌硬。&br&3,政企关系好,上市公司,资金雄厚。&br&4,客户认知(你不知道那帮老女人的购买力和重复购买,忠诚度多可怕)。&br&5,物流,仓,还有系统的能力。&br&6,销货能力产销比高。&br&&br&下面说说劣势:&br&1,扣点高。30%的扣点(女装)其他品类也都不低。&br&2,运营被动,商家掌控能力较弱。&br&3,对货的吞吐能力强。(譬如女装现在都要一次性售价300w左右,中小卖家没这个实力的)&br&4,发货入仓模式的盘货盘活周期过长。(一次货的商家分拣开始到最后流回,40天以上)&br&5,&br&6,整体的系统反映能力变通较弱。(这个系统是指公司整体的软系统,流畅性)&br&7,仓的问题。周转回来货,基本上很垃圾差不多了。另外还有差异。&br&&br&竞争对手?&br&存在!&br&但是放眼望去,在唯品会优势方面,竞争对手都不如他。&br&在劣势方面,谁家都好不到那里去。&br&&br&但是真正的打破性的,革新性的,强劲的对手,真心目前还没发现。
看了几个回答的。貌似没有一个是商家,没有一个在唯品会卖货的。作为一个卖货的商家,唯品会的乙方,我来回答一下,正好最近对唯品会吐槽比较多。是否存在竞争对手?唯品会的优势我先罗列一下:1,时间早。2,品牌硬。3,政企关系好,上市公司,资金雄厚。4…
我到唯品会工作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至今仍然难忘。&br&&br&&b&我在最好的时间遇见你,是我的运气。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b&&br&&br&说起来我的经历比较曲折,2001年的时候我高一,我就是一个站长,为自己的偶像制作过网站,PV、UP、IP什么的都很不错,也一直坚持。后面还自己制作过几个论坛,人气和氛围都不错,也自己会针对需求开发一些PHP小插件。希望毕业以后也能从事互联网方面的工作,却一直求职无门。&br&&br&没有进展的情况下,2007年我大学毕业通过校园招聘签约到广州市的一家国企做信息中心技术员,待遇不好,也没发展,未来就是等着退休。工作没压力,但是我很不开心,因为信息中心只有我一个年轻人,其他同事都是40岁+,每天讨论的问题就是菜价、股票等等。我跟他们完全没有共同语言。&br&&br&我愿意来广州,本以为可以认识一些同意喜欢互联网的朋友,但是,从来都没有机会去认识过。&br&上的是倒班,周末基本没空,而且需要上夜班。&br&&br&&b&想过去参加互联网沙龙,可是那些地方一般都是在职者参加的,我去了又能做什么呢?&/b&&br&&b&我甚至想过跑到网易大厦门口去搭讪:“请问您是做互联网的吗……?我想跟你聊聊……”。可是谁会理我呢?&/b&&br&&b&我又从事的不是这方面的工作,聊了又能怎么样呢?&/b&&br&&br&期间也有去广州的一些互联网公司投过简历,但总是被因为种种理由(如没有工作经验等)被拒绝。那个时候的互联网公司,还没有“产品策划”这种适合非技术出身的开发岗位,运营上又突出编辑的岗位性质,而我又没有相关经验,所以没有公司要我。&br&&br&我很想辞职,但是辞职了也不知道去做什么,所以就在这里等待着有一丝曙光照亮我未来的方向。&br&&br&我当时在51JOB的简历是这么写的:&br&&br&&p&&b&尚未毕业的时候,就想在日后从事互联网行业,但欲投无门,曾经有针对性地对不少于50家互联网公司(从大到小)投过多次简历、写过多次求职信,均没有得到面试的机会。&/b&&/p&&p&&b&凭着对互联网行业的喜爱及热情,我没有放弃一直想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愿望,积极参加各种站长活动、UCD书友会活动,并坚持做站,分析各种互联网产品、撰写各种互联网评论。&/b&&/p&&p&&b&最近我越来越发现搜集用户需求、改进用户体验,都是我所痴迷的。我喜欢分析各种产品的优劣及提出改进的建议。 &br&如果有互联网公司愿意打造最精致的产品,我诚意乞求一个参与的机会。 &br&我愿意从实习生开始做起,不计较工作强度,不计较薪水。只为入行的一个机会。&/b&&/p&&br&这个简历,看的人多,联系的人少。这种情况直到2011年,唯品会的夏先生联系到我,说看到我的简历,让我可以过来面试聊聊。经过两轮面试,唯品会决定要我这样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于是我马上与原国企办理了各种离职手续,退掉宿舍,搬到出租屋,开始在唯品会工作,职位是产品助理。&br&&br&&b&工作方面,由于我有做网站的经历,在接手需求的时候也能准确判断出流程和难度,从一开始接专题需求,到后来接活动需求,再到后面接核心流程需求,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我真心觉得产品策划这个岗位真的是为我量身定做的。&/b&&br&&br&&b&当时,对我来说,能保证完成工作任务,是我全部的追求。&/b&&br&&br&两个月以后我转正,职位马上变成了产品策划,这在之前我是根本没办法想的。而薪水也比我原来的国企翻番了。&br&&br&唯品会的公司地点是一个质感强烈的小公园办公地点,办公室就是仓库,园区里花香鸟语,去过的人都知道。同事们都是健谈并热爱分享的年轻人,我跟同事的每一句聊天,都能聊到互联网趋势、新产品等等,而不是我在那个国企的那些无聊的东西。所以我跟不同部门的同事都处的很好,也很开心。唯品会是包中餐和晚餐的,到了时间就有美味、安全(拒绝地沟油)的热饭热菜热汤等着,对我来说这就是巨大的满足。而且经常会有不定期的下午茶,可能是蛋糕、汤圆、KFC等等。&br&&br&&b&那段时间至今为止仍然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日子。也有很多难忘的同事。&/b&&br&&br&&b&夏先生是一个跟我一样喜欢音乐的年轻人,他也有做过歌迷网站的经历,并且比我做的更大,曾经的我与他,是无话不说的好友。甚至我们的一个眼神就能互相读懂。这种同好,我以后再也没有遇到过。他同时也是一位好领导,经常奋不顾身地帮我们争取资源。&/b&&br&&br&&b&PO女士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上司,对待下手是比较宽容自由的管理办法,这样产品组的很多同事都激发出了自己的才华与潜能,并充分得到实现,同时她的好人缘也让产品组在公司中能争取到非常多的资源,让产品策划工作保持着稳健快速的发展。&/b&&br&&br&&b&A先生是一个位置坐镇在办公室中间的高管,每天都加班到22:00以后才回家,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很让我佩服感动。所以有一段时间我也每天都走的很晚,就是因为想多用心一些,想多学一些东西。这是受他的影响。&/b&&br&&br&&b&……&/b&&br&&br&&b&还有许多人,都值得我去尊敬和细数。&/b&&br&&br&但是命运却总不仅人所愿,我工作了快一年后,江西老家的家人,说有一个机会让我可以去证券公司工作。因为其实我家里有很多亲戚都在证券公司工作,他们也希望我跟他们一样,从事金融行业。我当时完全不同意,毕竟在唯品会我的工作是很开心的。但是我耗不过家里人的说辞,就采取了一个当时折衷的方案,那就是,跟唯品会的人事说明,我的父母希望我到证券公司去工作一段时间,但我自己不确定那边是不是适合我,如果不适合,我希望回来工作。&br&&br&没想到我当时的经理和人事都同意了这个方案,并让我做好交接,如果觉得那边不好就尽快回来。&br&&br&但没想到,那一别就是久别。&br&&br&刚进证券公司一周就碰到上证指数大跌,我的客户的资金股票就全被套牢。&br&我的客户其实都是我的亲戚,我的职位是可以获取佣金提成的,这样等于降低了他们的炒股手续费。&br&但是毕竟是靠资源进去的,我在证券公司并没有工作位,也不需要上班,但却没办法辞职。&br&如果辞职,我的亲戚将遭遇巨大的佣金提成损失。&br&(所以我很后悔当初去了,最终骑虎难下)&br&所以由于证券公司正在缴纳着我的社保账号,我也没办法在广州的任何一家公司入职。&br&&br&命运是巧妙却弄人的,此时北京的大麦网丢来一个OFFER问我有没有兴趣,我就询问我在广州的社保被一家公司缴着了,在北京能入职吗?&br&那边的答复是可以的,说不同城市现在的社保还没有联网,而且知道我不在北京,说可以提供住宿。&br&我想了一个月,最后还是决定过去。因为我还是热爱互联网行业的,去那边工作着比什么都不做要好。&br&&br&说来很怀念,我到了北京以后,唯品会的同事刚好举办了一个广州的露营活动,还问我去不去,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我也一直不敢把我去大麦网工作的近况告诉他们,怕他们说我是骗他们的……&br&&br&可是后来他们还是知道了,因为圈子就那么大。&br&虽然是无奈去的大麦网,但我也把这份工作用心对待。&br&因为对华语音乐我还是了解的,在天涯我也是音乐版的首席斑竹,所以做起跟演唱会相关的产品运营工作也顺手。&br&&br&可是大麦网是没有员工餐厅的,每天的吃的地沟油催化食物,和北京雾霾空气,最终还是把我给打败了。虽然工作开心,但是生活不开心,我也想着离开了。&br&在北京的我,时时刻刻都怀念着唯品会的好空气和好食堂。&br&&br&所以在后来,大麦网派我离开北京,长期去全国各地别的城市出差,我一口答应就马上去了。那是哪里要开演唱会,我就跟着去哪里的生活。张学友、张惠妹、周杰伦、梁静茹、陈奕迅、五月天、林宥嘉……等各种明星在全国各地开着他们的演唱会,他们到哪里我就跟着去哪里。&br&&br&可是,这终究总是一种漂泊的感觉。于是,我开始抑郁。&br&因为,面对不想回去的北京,回不去的广州,何处是归途?&br&&br&我每周必买的《南方周末》出现了这篇文章:&br&&a href=&/content/5558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南方周末 - 年轻人,到“体制内”去&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于是我重新开始思考自己。我想想毕业这几年的不顺,还有长期为我担心的父母,再想想作为独生子的我的责任,&b&那我就回老家到体制里工作吧,离开互联网行业和一线城市,结束这一切。&/b&&br&&br&搜索了一下各种考公信息,刚好看到一则我老家全省信用社(农商银行)招聘报名考试的信息,我的专业和年龄恰好是最后一年符合要求,于是我就报名了。由于我从小到大成绩一直不错,这种考试完全没有难倒我,我所在的县城有两百人多人报名,我考了第一名,很顺利地通过面试入职上班,把北京和广州的家当统统都打包寄回了老家。&br&&br&一个月前的我,晚上还在演唱会现场拍照发微博,白天写产品需求文档;一个月以后的我就坐在银行的柜台里给客户办业务,那段时间的感觉真是恍如隔世。&br&&br&&b&可是,我内心最盼望的却是回到唯品会去工作。这种感觉很奇妙,像是初恋。&/b&&br&&br&但是,现在的形势却让我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事。&br&&br&现在的我,已经在老家县城的银行工作快一年了。完全适应,但也有了焦虑。&br&银行作为体制内的企业,已经算是高效的集体了。但要是跟互联网公司比,体制内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很突出的一点就是人才缺乏流通,只要进来了就一般不会失业,所以员工个人的能力也就被削除了个性,多了通性。考核上更是粗放管理,只抓存款一项指标。&br&&br&为什么要重视存款?因为银监会规定的”存贷比考核“,让银行想要赚钱,就只有不断的拉存款。&br&拉存款的指标分到每个员工头上,就是每个人几百万的任务。&br&一次还好说,但想到以后每个季度都要拉,这就是中国银行业所有员工都面临的痛。&br&所以,这是一个更加适合官二代或者富二代的工作。&br&&br&而且,余额宝这种产品出来以后,越来越多的客户都有了理财观念,不会把大量的活期存款存在银行里了。所以在未来,中国的银行业并不会是一个好的行业。&br&所以,回老家也不是世外桃源,而是进入了一个低生产力的壁垒。&br&对于习惯了互联网公司高效生产力的我来说,这一点影响不小。&br&&br&至于好处,不用多说,如果我不追求在事业上的高度,这份工作还是可以做一辈子的,我将过着在老家能顺利结婚生子,陪伴父母,不用担心买房买车的稳定生活。&br&&br&所以,至今的我,仍然喜爱学习,关注业界,保持阅读,并坚持每天健身跑步。&br&高潮时享受工作,低潮时享受生活——这已经是唯一的一句可以安慰我的话。&br&我把我在银行的工作也当作学习,积极学习各种会计原理,支付结算业务,也许我不会在银行呆一辈子,但我工作着能学一些是一些,这些学习精神也是我在唯品会里养成的。&br&&br&&b&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b&&br&&b&真的希望有一天,我还能回唯品会工作。&/b&&br&&br&但是,如果我回去,&br&我一定不想是“逃回”那里,而是以一种即有姿态回去那里。&br&&br&&b&因为,我想如果唯品会的同事看到这篇文章,如果愿意再接纳我,也是希望我是一个进步的我,是有了更多经历的奋进的我,而不是一个落寞失败的、回到原点的我。&/b&&br&&br&有人说,唯品会之于我,是我的“初恋”,我对他有眷恋是因为我记忆中的都是美好。&br&我享受了与他的恋爱调情,却没有和他经历过真正的困苦。&br&所以无论我以后选择哪个伴侣作为长久归宿,初恋的美好会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中,永不忘记。&br&&br&&b&我在最好的时间遇见你,是我的运气。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b&
我到唯品会工作的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至今仍然难忘。我在最好的时间遇见你,是我的运气。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说起来我的经历比较曲折,2001年的时候我高一,我就是一个站长,为自己的偶像制作过网站,PV、UP、IP什么的都很不错,也一直坚持。后…
我老婆和丈母娘最近一年来几乎每天都上唯品会,所以我来主动答下:&br&&ol&&li&物美价廉:每个人都想买大品牌大厂商的东西,不管是日用百货还是服饰箱包,大品牌大厂商的东西品牌附加值高,但价格也高,唯品会的出现使得“品牌低价”成了现实。货品够好,折扣够低,有什么理由拒绝呢?&br&&/li&&li&服务保障:作为80后或90后的你,完全体会不到货到付款对于50后或60后网购族的重要性。加上7天无条件退货、退货免运费、7*15小时客服等购物保障,我丈母娘现在已经都能独立完成选货、下单、收获的全套购物流程了,即使买贵了买错了直接换就是,免除了后顾之忧。&br&&/li&&li&限时折扣:相比其它电商2小时甚至24小时的结算时限,唯品会只有20分钟,人为促成了一种稀缺和繁荣,而其折扣和商品更新的也很快,部分甚至有“错过一次,再等半年”的感觉,所以在唯品会不是买东西,而是“抢东西”,现在我媳妇跟丈母娘基本定时上去抢;&br&&/li&&li&口碑!口碑:我老婆的闺蜜给我老婆介绍的唯品会,然后我老婆把唯品会介绍给了丈母娘,京东给她们的感觉是“送货太快了”,而唯品会给她们的印象就是“东西忒好忒便宜了(相对实体店),下手晚就没了”,某宝和某猫给她们的感觉就是“假大牌,假货集中营”。而女人又八卦,不知道她们又会把唯品会介绍给谁;&/li&&/ol&基于此4点,重复购买率想不高都难,但他们的退货怎么处理的呢?
我老婆和丈母娘最近一年来几乎每天都上唯品会,所以我来主动答下:物美价廉:每个人都想买大品牌大厂商的东西,不管是日用百货还是服饰箱包,大品牌大厂商的东西品牌附加值高,但价格也高,唯品会的出现使得“品牌低价”成了现实。货品够好,折扣够低,有什…
之前的公司和唯品会有一些合作(匿了防止公司找到我,虽然公司一般,但是老板对我还是不错的)。接触过一些应该是题主说到的买手的职位。就是选择、审核新品进入唯品会的吧。&br&&br&于是乎,对唯品会的印象是瞬间下了一个档次,以至于不太敢在唯品会买东西。&br&公司是做珠宝饰品的(具体就不说了),当然货是完全没问题的,金银贵金属之类的,在珠宝圈里的行规里,成色肯定是够的。玉石之类的就不好说,大部分是A货,在唯品上标价都很高,然后打1-2折的折扣下来,还是会有赚。按理说在珠宝圈里,我们公司不算知名的品牌,能入选唯品会,基本上是老板和买手之间的朋友关系。&br&以上都算背景,会不会略长了一点。。。。。&br&&br&临发货的时候公司紧急配货,唯品会那边的联系人(买手)也过来帮忙,闲聊之际,发现他们也挺有意思的,很大一方面是靠关系,每个人都锁定了自己擅长的圈子,比如他自己就锁定了珠宝。在这边做了很久,资源什么的都积累了很多,只要哪家公司有需求做一次类似的活动,都会通过关系找他来安排。选样品,送去唯品会拍照,安排活动促销,跟进公司那边发货配货,然后活动完了之后和老板们再在一起喝喝茶收钱。基本内容大抵如此。&br&&br&PS,因为不是自己的工作经历,也只是听他闲聊,因此不是很细致,见谅~&br&&br&近日发现有被挖起,回头再看,惶恐惶恐,毫无黑唯品会之意。只是一般一线品牌还是很少会选择唯品会。
之前的公司和唯品会有一些合作(匿了防止公司找到我,虽然公司一般,但是老板对我还是不错的)。接触过一些应该是题主说到的买手的职位。就是选择、审核新品进入唯品会的吧。于是乎,对唯品会的印象是瞬间下了一个档次,以至于不太敢在唯品会买东西。公司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流跟单员是做什么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