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美元兑换1.4984港币兑换人民币汇率,而现在汇率是6.2475,为什么这30年港币兑换人民币汇率贬值这么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81年以來的1人民幣兌美元匯率
自誕生以後,一直屬於非的,其匯率由央行決定,僅作為調控進出口和改善國際收支平衡的政策手段。人民幣匯率大致分為二個階段即前的匯率和改革開放後的匯率。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從1949年到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人民幣匯率不以為基礎,實行管理浮動制,為確定匯率的依據;從1955年3月至1971年11月,處於穩定時期,人民幣匯率在近16年時間內維持在2.4618元水平(1美元兌換);從1973年到1979年間,人民幣匯率只做過幾次調整,到1978年,人民幣對匯率中間價為1.684元(1美元兌換)。
後,人民幣匯率經歷了掛牌價和調劑價的雙軌制階段、匯率並軌後的柔性盯住美元制階段、後的剛性盯住美元制階段、日的匯率制度改革。從1979年至1994年匯率雙軌制階段是人民幣貶值幅度最大的時期,由1979年的1.555元(1美元兌換)貶至1994年的8.619元(年度均價),貶值幅度達4.5倍。在匯率雙軌制期間,還存在表面上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由於外匯匯率與官方掛牌價格存在極大的利差,期間存在被政府禁止的外匯。初期以炒賣外匯兌換券為主,之後直接炒賣外幣。改革開放初期,人民幣定價過高,外匯(外匯兌換券與外幣)黑市價大大高於官方規定的匯率,前期最高相差近一倍;隨着官方對人民幣的大幅度貶值,漸漸回落直至接近官方掛牌價;進入1990年以後,場外交易的(黑市價)外匯價格轉向弱低於官方掛牌價,與此同時,外匯兌換券漸漸淡出市場。從1994年開始到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以前,人民幣兌美元一直維持在8.27元以上(1美元兌換)。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以後,人民幣兌美元和其他漸漸進入升值階段。2005年改制之前,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固定在1美元兌人民幣8.2765元,宣布放開的次日(7月22日)兌美元中間價直升至8.11元,當年最後一個交易日8.0702元,當年升值幅度達到2.56%。儘管以來,世界各新興經濟體經濟發展態勢不明,各國貨幣兌美元遭遇貶值,唯獨人民幣一枝獨秀,人民幣兌美元和其他貨幣全面升值,到日,與改制前相比,兌美元中間價升至6.1305元,累計升值超過三分之一,達到35%;兌歐元升值20.26%,兌日元升值19.62%。
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自日開始形成,以(央行)發佈的系列規定為基礎,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形成更富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宣布當日,規定美元對人民幣交易中間價格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規定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在中間價上下1.5%內浮動,美元對人民幣外匯掛牌價現匯買賣維持中間價的上下0.2%浮動,現鈔買賣維持上下1%浮動;央行9月23日發出通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允許上下3%的浮動,取消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現匯和現鈔掛牌買賣價差幅度的限制。 截止至日,1美元=6.0628人民幣元。
官方人民幣兌主要貨幣年均價(中間價)
(100外幣兌換人民幣)
主要年份主要國際組織人民幣兌美元均價(1美元兌換)
本條目所列根據(IMF)世界經濟概況(World Economic Outlook,簡稱WEO)發佈的各國GDP(本幣與購買力評價)綜合推算。WEO數據每年發佈2次,分別於4-5月,或9-10月。對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估算,2006年以前大大高出實際太多,自2007年開始調整至現在水平。由於涉及物價上漲帶來的變化,每次發佈的WEO數據對人民幣購買力平價的估算有細微調整(1國際元折合人民幣元;人民幣購買力平價的估算值,根據IMF不同時期發佈的WEO數據推算,保留4位數 )。
1980年以來人民幣購買力平價推算值(1國際元折合人民幣,推算值保留4位小數)
IMF WEO 數據更新時間
《人民幣匯率制度演變現狀及前瞻 》(作者:李檢華,湖南大學金融學院)
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5〕第 16 號)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改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匯價和外匯指定銀行掛牌匯價管理的通知》(銀髮 〔2005〕 250 號)
官方人民幣兌主要貨幣年均價具體出自國家統計局各年年鑒:年匯率出自,年匯率出自。(English)
世行人民幣兌美元均價參考: (English) WORLD BANK - official Exchange rate (LCU per US$, per period average)
UN & IMF CN¥ exchange rates are according to
人民幣購買力平價參考來源:世界各國經濟指標數據庫
中國經濟網人民币贬值20%不是梦 [转贴 ]——2012的奇迹——东方财富网博客
2012的奇迹
网址:/pengai1818
奇迹2012的:
博客级别--级
积分:--分访问:--次排名:--名
内容读取中……
内容读取中……
人民币贬值20%不是梦 [转贴 ]
当人民币快速升值甚至一次性大幅升值论响彻云霄之际,论述人民币贬值是不合时宜的,智者不为。索罗斯的反射理论指出流行偏见能够自我强化却无法持久,最终出现灾难性的大涨或大跌[1]。2007年中国股市快速冲高6124点,但是不足半年却已下跌50%。    一、 人民币贬值的简单逻辑   首先,假如人民币出现15%以上的通货膨胀,人民币还会升值吗?对内贬值最终将导致对外贬值,货币的对内、对外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大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对外价值。2003年以来,人民币以房价飚升为标志开始对内严重贬值,并从2005年开始对外大幅升值,合理的逻辑思考是这一相反进程会持续多久?国家统计局一方面不断承认统计造假十分严重,有“一定普遍性”,另一方面却公开坚称中国统计数字是可信的。1958年大跃进统计数字功彪千秋;最近两年北京房价实际平均上涨幅度在30%左右,统计局数字为10%左右。笔者粗略测算表明年27年间中国城市广义CPI年均低估9.4个百分点左右[2]。统计局2008年3月CPI为8.3%[3],环比下降0.7%,而相对准确的央行企业商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0.2%,环比上升0.8%;真实通胀水平已经大大超过两位数。而美国3月CPI为4.0%。是名义汇率重要,还是考虑真实通胀的有效汇率更重要?   其次,温家宝总理近来反复强调,2008年恐怕是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对此有论者认为是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以来,有论者认为是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有论者认为是建国1949年以来。估且不论10年、30年还是60年周期,一个基本常识是经济困难,货币贬值;经济最困难,货币大幅贬值。逻辑是如果经济困难,资本最终将大幅外流,货币由于“市场供求”而对外贬值,或者政府为维持外需刺激出口而主动对外贬值。另外一个逻辑是当经济困难时,政府倾向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发货币,刺激经济增长稳定就业,货币增发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货币对内贬值。而如果还要对外升值,则需要更大的幅度对内贬值,对内贬值最终将导致对外贬值。美国信用危机,美元疯狂贬值;中国经济最困难,人民币反倒需要大幅升值?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882元,同比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这意味着什么?   第三,假如人民币立即实现资本项目完全自由兑换呢?中国老百姓是会买香港10港币的还是国内18元的中石油呢?当然还有20万美元合140万人民币的美国别墅[4],当然还有相当多的灰色非法资金更是迫不及待,4倍于1.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40万亿的人民币存款何去何从?因此,“奖入限出”的经济政策和外汇管制是2005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前提条件。资本自由兑换完全实现之日,人民币必然大幅贬值,这也是港股直通车最终暂缓的根本原因。相当于港股2倍价格中石油既可以理解为市场强烈预期人民币升值,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人民币需要贬值50%呢?    。。。。。。。。。。。。。。。。  三、 外资主导人民币汇率的决定    以吃子孙水为代表,以山西童奴东莞童工[33]为代表,土地、劳动力、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目前中国都面临着严重瓶颈或危机,而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和社会群体博弈能力失衡则深层次威胁社会稳定,郎咸平公开宣称2008年“八大危机”[34]。中国经济依然存在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巨大问题,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如此强调[35];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依然强调必须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中国经济既然存在不可持续的巨大问题,人民币升值是不是也存在不可持续的巨大问题呢?   如果国内基本面不支持人民币升值,那么人民币为何升值且似乎升升不息?直接原因在于金融层面,即以美元标价的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如果外汇储备负增长,即使贸易顺差再大,人民币也不会升值。但是中国外汇储备真的大幅增长了吗?如果以美元标价,外汇储备2007年比2003年增长2.8倍,可是储备是储藏以备不时之需,美元能吃吗?以石油标价,2003年到2007石油价格约上涨2.5倍;以黄金标价,黄金价格约上涨约1.5倍;以路透CRB商品价格美元指数为标价,指数上涨约1倍。但是如果中国用外汇储备进口物资,商品价格必将暴涨。所以中国外汇储备实际购买力并没有增长,再考虑潜伏的待机而动规模据称高达8000亿美元的境内外热钱,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不过是一个虚假的幻象。   人民币升值结构层面的原因在于外贸依存度大幅度提高和外资主导下的产业格局。中国外贸依存度(经常项目借贷方总额/GDP[36])由1997年的42%提高到2006年的78%;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2006年8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中,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 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热钱(跨境资本流动)借助外企或依附于外资的中资企业肆意横行,舆论上呼风唤雨。   宝钢受制于铁矿石,石化受制于高油价,IT受制于微软INTEL,衬衫受制于沃尔玛;就业受制于加工贸易,通胀受制于大豆战争,A股受制于外资(中国)平安,GDP受制于贸易顺差。外资为王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外资为主、央行为辅主导人民币汇率的决定。1997年尚可自主的经济结构加上严厉的资本管制使人民币有能力不贬值。    汇率决定理论众多,诸如国际借贷(收支)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汇兑心理说、利率平价论、货币供求决定论、资产组合决定论等。但是汇率依附理论,即弱国货币依附于强国货币,往往被忽略。历史上主要发达国家把一些在政治、经济、贸易、金融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以及国外殖民地联在一起,建立依附性的汇率制度,如成立于1939年的英镑区、美元区和二战期间的法郎区[37]。目前固定汇率制和盯住的浮动汇率制度都可以视为汇率依附理论的表现形式。理论之树长青,外资主导的人民币汇率决定论是汇率依附理论的最新实践;始于1999年的欧元区既可以视为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成功实践,也可以理解为汇率依附理论的升华;日厄瓜多尔取消具有116年历史的本国货币苏克雷实行美元化[38],是货币依附理论的另外一种实践。当一国的主要行业或多数企业都直接或间接受制于他国,汇率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外资主导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可以更加夸张的超调,即大幅高估或大幅低估,依照外资最大化利益原则。但是正如任何一种商品,价值最终决定价格,价格最终要回归价值,暴涨必然暴跌,偏离度越高,纠偏几率就越大。  因此,预测人民币汇率走势必须苦练外功,思外资之所思,追外资之所行,以外资为中心。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74.1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1.26%,与此同时人民币快速升值乃至一次性升值舆论甚嚣尘上。外资涌入,市场供求决定人民币升值,那么外资撤出呢?外资撤出中国是获利止赢,中国限制外资是割肉止损。   四、 人民币全球购买力平价的粗略估算   均衡汇率意义不大   估算均衡汇率的方法很多,往往都是假定初始汇率是合理的,并使用统计口径不一、统计质量千差万别的多种价格指数进行复杂的计算,忽略了很难量化但往往最重要的政治、军事、科技实力、经济结构、文化等因素,这样的结论也仅仅是数字游戏而已。美国财政部最近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承认,货币正确价值的估算方法都存在缺陷。IMF经济学家Steven Dunaway和Xiangming Li分析了对所谓人民币低估幅度的八种测算,其结论差异很大。高者认为低估幅度接近50%,低者则认为低估幅度为零,具体数字取决于测算方法及使用的假设 [39]。从所谓保持低通胀高就业的内部均衡和和国际收支均衡的外部均衡,以及从保持货币市场、资产市场、商品市场均衡来估算均衡汇率都是纸上谈兵,汇率是两国之大事,美国充分就业的美元/人民币均衡汇率可能意味着中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一国均衡往往意味着他国不均衡,是美国人民优先还是中国人民优先?规范还是实证?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因此从实践上讲,均衡汇率意义不大。但是存在真实的对外价值,汇率必然围绕对外价值波动。    全球购买力平价   货币的对外价值是一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在货币层面的反映。1840年,虽然大清国贸易天下无敌,但是两场鸦片战争,禁毒国割地赔款,贩毒国民主自由,禁毒英雄阶下囚,毒品贩子太上皇,票号钱庄灰飞烟灭,英镑帝国日不落。幸好天佑中华人口众多,未能重蹈美洲原著民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   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是辩证统一的。货币的对内价值体现为国内购买力,对外价值则体现为全球购买力。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因此从理论上讲购买力平价是估算货币对外价值的正确方法。目前估算汇率的购买力平价之所以引人诟病,主要是将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混为一谈,混淆了货币的国内购买力和全球购买力的根本区别。假定两个国家完全相同,A国货币国内购买力是C国的一半,传统PPP理论认为汇率为A/C=1/2,但是假如A国货币可以在C国流通,而C国货币只能在C国流通,则实际汇率可能为A/C=1/1,而且真实世界两个国家必然千差万别,因此国内购买力平价必然予以调整为全球购买力平价才可以实际应用。汇率不仅取决于国内购买力,更取决于全球购买力,我们将货币的对外价值称之为全球购买力。    因基础数据的调整,2007年12月世界银行将中国的购买力平价从2004年的1.9修正为(1美元兑换3.4元人民币),一夜之间中国GDP就缩水40%[41]。日,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各国概况》(CIA The World Factbook)估算人民币的2007年购买力平价为3.51(3.249*7.61/7.043)[42]。虽然购买力平价是统计学上的估计。像所有的统计数据一样,它们都会受到抽样误差、测量误差和分级误差的影响。因此,须将它们作为对未知的真值的近似值对待。我们仍然以此为基础进行估算。   显然上述估算是基于国内购买力平价得出,因此世界银行指出“(购买力平价)PPP不应用于作为货币价值低估或高估的指标,它们并不能说明汇率"应该是多少"。PPP不反映对货币作为一种交换、投机性投资或官方储备手段的需求[43]。必须对上述结果调整为全球购买力平价才可以评估人民币的实际对外价值。   人民币全球购买力平价约在15-25之间   首先, 日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中国制造业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投入品的价格扭曲和低估基础上的,这一观点是全球性的普遍共识。如果要素价格合理化,则人民币的购买力将大幅度下降,对内、对外价值必然大幅缩水。花旗集团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企业从投入品价格低估和扭曲中节约的成本约为3.83万亿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的15.5%[44]。而中科院测算表明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45],相对保守的2004年绿色GDP报告指出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3.05%。被低估的水价的合理化意味着原本合理的工资也应上升,而目前进行的低估测算都是假定其他要素价格是合理的,显然水、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本、环境等各种要素价格是联动的,可以假定要素价格乘数为10,按花旗银行15.5%计算,则中国物价水平需要上升155%,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则人民币国内购买力平价为8.95(3.51*2.55),贬值61%。仅以关系民族生存和社会稳定的农业生产来讲,2006年全国近似无偿使用的农业用水3664.4亿M3,提高到水成本的一半3元钱,按粮食产量1万亿斤估算,每斤价格要提高1元,上涨约1倍,则CPI上涨30%。考虑到粮为百价首以及开放经济下国内外粮价接轨因素,未来中国物价水平至少上涨1倍是比较保守的估算,实际上自2003年以来,以房地产价格为代表的更加敏感资产价格三五年上涨2-3倍已经表明人民币购买力已经开始大幅度下降。   需要强调的是,国际国内的普遍共识是中国要素价格大幅低估,选择升值甚至一次性大幅升值将阻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恶化甚至激化国内矛盾。如果一次性大幅升值是可行的,那么从逻辑上采取具有相同效果的一次性大幅度提高农民工工资和资源环境成本也是可行的。    更令人担心的是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的徐更生指出“过度耕作导致土壤出现非常严重的恶化,比目前的粮食紧张更令人担忧。目前中国有1/3的土壤荒漠化,另有1/5的土壤面临沙化的威胁,每年有几万亩土地要进入沙化状态,在这一态势下,未来会“越强调粮食生产但是越没粮食”。徐更生称,我国50年来的农业现代化一直强调粮食产出,给了土地太多的压力,一旦土地沙化,就没有改良的可能了。据其介绍,目前我国土壤中的有机质平均不到1.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4%。美国目前的土壤中含有机质为5%[46]。   第二,从全球产业分工来讲,中国处于中低端,美国欧盟日本处于中高端,同样的GDP美国欧盟日本的含金量远远高于中国,产业分工格局决定了人民币的对外价值应远远低于其国内购买力。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中国必须向发达国家出口,发达国家不必从中国进口。 日,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指出中国对欧出口的纺织品利润是非常微薄的,平均一件衬衫只能赚到0.3美元,这样算下来,需要出口8亿件衬衫的利润才能买一架A380空客飞机[47]。“一件中国制造的羊毛衫,卖给美国商人的最低甩卖价是0.8美元,到了美国贴牌后售价上百美元,”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老总肖贵说,以贴牌加工为主的中国服装业,在整个国际产业链条中所获得的利润大约只占10%[48],郎咸平称之为硬一元软三元[49]。利润分配比例反映了中国产业的实际地位,也反映人民币对外价值的折价水平。粗略按照郎咸平硬一元软三元,则人民币国内购买力平价贬值66.67%(乘以3)才是人民币的真实对外价值,也就是说按照3.51计算,2007年人民币的全球购买力平价约为10.53。   第三,因中国多数产业被外资垄断(参见前文),人民币对外价值应进一步大幅降低。按外贸依存度78%计算,则人民币实际对外价值约为国内购买力平价的22%。但是中国军工国防等目前基本保持独立自主,形势危机时政府有能力接管特定产业,如威胁粮油安全的大豆加工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可以假定人民币对外价值应贬值50%,则2007年人民币全球购买力平价约为7.02。    上述三项是同时起作用的,以加法(未用乘法)累计,则人民币的对外价值为19.48 (8.95+10.53+7.02-3.51*2) [50],考虑到统计误差,我们认为2007年人民币全球购买力平价(实际对外价值)约在15-25之间,即1美元兑换15-25元人民币。名义汇率必然围绕真实对外价值波动,预测人民币汇率将贬值20%以上,3年内美元/人民币汇率有望达到10,如果放纵境内为主境外为辅的热钱冲击,不排除达到20甚至更高。    从货币流通范围也可以间接验证上述结论。美元流通全世界,人民币基本局限于中国,2003年12月被抓获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随身携带的是七十五万美元钞票而不是人民币。全部都是崭新的100美元现钞。按名义汇率计算中国2007年GDP占全球的6%[51],即使按国内购买力平价计算,也仅为全球的10.7%,因此按GDP份额计算美元的流通范围是人民币的10-16倍,也就是说美元的全球购买力是其国内购买力的10-16倍,“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保守按5倍计算,则人民币全球购买力平价为17.55。一个可能恰当的比喻是美元和人民币就相当于人民币和国家补贴很多的大学食堂饭票。   此外向松柞教授2007年指出“美元本位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上帝赐给美国人的特殊恩惠,不是美国人耍阴谋诡计的结果,不是犹太人善于金融理财的报偿。它是美国立国以来国力迅速上升的必然结果,是美国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优越性的基本表征,是美国科技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实力的具体体现,是数代美国人忘我奋斗的长期积累。我们没有理由去指责和忌妒美元本位制。然而,任何霸权制度一旦形成,它对世界其他国家之生存空间,必定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拥有货币本位制和金融霸权的国家,必定会利用其金融霸权掠夺全球资源,必定会尽最大力量、利用金融霸权为本国利益服务,必定会竭尽全力掌控其他国家的货币金融命脉”[52]。考虑到美中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实力对比以及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人民币的对外价值应进一步下降,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较快,还有共产党坚强领导和善于反省以及广泛的民族复兴的统一战线,暂时假定二者完全相互抵消。    五、 拉美化陷阱将导致人民币大幅贬值    近年来,吴敬琏教授不断强调中国社会转型有滑入“拉美化陷阱”的危险,呼吁改革要警惕权贵资本主义的侵蚀,拉美化对于汇率而言就是意味着大幅贬值。   目前国内众多学者过于强调美元泡沫甚至美元崩溃论并以此作为人民升值的坚不可摧的论据,实际上纵观日布伦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除了少数发达国家货币兑美元实现升值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货币兑美元是贬值的,如前苏联东欧国家、拉丁美洲、非洲国家。前苏联卢布1美元兑换1卢布,用1000旧卢布更换一新卢布,然后把汇率定在5个新卢布:1个美元的基础上进行浮动!在这个‘有效制止金融动荡’的措施执行后,整个旧卢布实际贬值14000倍(贬值99.9929%)。[53]年巴西货币最高贬值约9625倍(99.9896%)。[54]人民币更像日元、欧元,还是更像前苏联卢布、巴西货币呢?   正如笔者在《黄金当立!——略论全球货币泡沫(上)》所强调,“在全球货币泡沫的基本现实下,每一种货币都有可能瞬间倒下”,人民币汇率水平取决于市场更多的强调美元泡沫还是强调人民币泡沫。而美元泡沫可以转化为人民币等其他货币泡沫,而人民币泡沫很难转化为美元泡沫,所以在相同泡沫水平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基本趋势是贬值而不是升值。过度追求GDP(以钱为纲)累计的人民币泡沫在全球货币泡沫体系中光芒万丈。从博弈角度考察,促成人民币泡沫崩溃有助于延续美元、日元、欧元等货币泡沫。因此未来对于人民币泡沫而言,或者是主动贬值避免崩溃,或者是被动大幅贬值,二者必居其一。   1980年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4984,到7[55],人民币汇率连续14年贬值,贬值幅度达82.6%,至日人民币汇率7.002,人民币连续14年升值,升值幅度为23.1%,但是依然比1980年贬值78.6%,因此总的说来1980年以来人民币的基本趋势是贬值。根本原因是为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人民币货币发行速度远远经济需要和美元发行速度所致。日后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明显加块,可以视为加速见顶。基于上述基本面分析,笔者认为快则2008第四季度,慢则2009年人民币将开始另一轮贬值长周期。人民币贬值20%不是梦。    值得注意的是高储蓄率与贸易顺差的关系是复杂的,对于中国目前来讲,长达30年的贸易部门优先的政策是因,高储蓄率为果。而且高储蓄率也可以导致贸易逆差,如果国人都以外币而不是本币储蓄,事实上这种传统历史久远,所以2003年以前中国总是资本外逃国家。    六、几点建议    (一) 实事求是地解放思想,运用科学发展观人认真总结建国3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利弊得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原则[56]。美国基于国家安全否决中海油收购尤尼科,中国却将大豆产业拱手让人的教训是惨痛的,将对外开放等同于招商引资,最终将引狼入室。    (二) 以水为纲。水价贵过油价,高污染行业水价可按1000元/M3征收    水危机意味着中国水价必将大幅度提高,或者是主动或者是被动。治理水危机须多管齐下。市场经济下建议首先动用价格杠杆,主动大幅度提高水价,至少提到成本之上。工业用水价格提高幅度应大于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向中低收入人士发放水津贴或限量以下的生活用水免费),征收水消费(资源)、污染税,强化节水意识和鼓励节水产业。我国2004年万元GDP用水量为399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这些先进国家的8倍。只有大幅提高水价,才能节约用水,不然污水处理厂也会废弃不用。第二,用水地应按照现价5元/M3左右的价格补偿水源地,并应按同样价格向中央政府缴纳水资源税。第三,严禁开采深层水,引导华北西北水田改旱田,强制性减少耗水大的水稻、小麦种植面积[57]。第四,尽快全面修订1996年颁布的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修订的原则是所有行业一视同仁;新老企业一视同仁;排放标准应更加严格,建议20年前的二级标准转变为三级标准,如化学需氧量(COD)最高不应超过400mg/L。超标排放水费可以征收10000元/M3。第五,尽快组织力量论证大西线、空中调水、海水淡化可行性和利弊,并尽快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问题较多争议较大应认真重新论证。    (三) 以农为纲。保护收购价格应提高50%以上,以稳定农业生产,逆价销售,亏损金额视为补贴农民。    (四) 弱势群体民主先行一步,工会农会花好月圆。    中央政府应积极鼓励支持引导弱势群体通过宪法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维护正当权益,从而提前发现问题和揭示矛盾,从源头化解和疏导社会不稳定因素,并可适度进行定向爆破。弱势群体最缺的是权利,“施舍”只能缓解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施舍”中的腐败行为有可能掩盖问题激化矛盾。    (五) 以转型为纲。转型必然是痛并流泪的,不痛苦高增长的转型往往似是而非,贻误战机。经济转型必然淘汰破产一大批落后企业乃至行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失业人员有更好的救济福利。非理性繁荣弊大于利,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社会发展目标应转向低增长高就业。    (六) 南水北调杯水车薪,以北京迁都[58]为代表的移民工作势在必行。这将缓解华北水危机并推动“中西部大开发”,否则数十年后丹江口水库可能重蹈永定河断流、官厅水库干涸的覆辙。北京公主坟一带的地下水位已经降到基岩,北京迁都大势所趋。昨有湖广填四川,今有华北填湖广。  (七) 人民币汇率应主动贬值10-30%,也可全部取消平均税率为10%的出口退税。贸易政策调整为出口征税进口退税政策,大幅提高资源品和农产品退税幅度。外汇储备计价货币应转为黄金或主要进口资源品加权价格指数。迅速扩大人民币法定流通范围。    (八) 企业和居民应增加包括实物黄金的外币资产,削减外汇负债;投资应增加节水、农业、节能、环保、科技等行业配置,削减高耗水、高污染、高外债率、高负债率等行业配置。    汇率不是经济学家手中的玩具,不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只有接近货币真实价值的汇率才是可持续的,固定汇率制的坍塌源于此,浮动汇率制的梦想源如此。如果真实通胀率高达20%,利率只有1%,这样的货币终将被人民抛弃;如果货币的真实对外价值为20,投机力量也许会将汇率推高到6,但是暴涨必然暴跌,如同中国股市从6124点的惨烈下跌,甚至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人民币究竟值多少美元?这是人民币汇率研究的核心问题。必须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否则人民币将是一只迷途的羔羊,任人宰割。1978年改革开放,1980年人民币贬值;1992年市场经济,1994年人民币贬值;2006年和谐社会[59],2008年人民币升值?    2007年6月“中国将失控吗?”著名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以这种发问方式提醒说,他认为,中国“处于外部链条极其脆弱的危险境地”[60],脆弱的经济增长必然伴随脆弱人民币汇率。同月,英国《经济学家》撰文指出摩根斯坦利用4个模型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评估,中位值是低估1%[61],当时人民币汇率为7.6,目前汇率水平为7。当200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出现实际高达10%左右的高通胀之时,当被民谚总结为“组织更不可靠”的2008年贺岁大片《集结号》大行其道之时[62],当华北地区的老水利忧虑将来孩子们不会知道水的颜色之时[63],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增加几分对人民币汇率的忧虑呢?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维护社会各阶层、各民族的团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就不会失控!
前一篇:后一篇:
您的发言信息按有关规定都会存档,您须为所发表言论的后果负责,请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为了更好地给网友提供一个合法、有序的交流平台,禁止在东方财富网博客、股吧中招收会员。举报电话:021-
载入中……
发言用户同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其发言内容负责。任何用户在此发表的内容,均表明该用户主动将该发言信息的著作财产权无偿独家转让给东方财富网所有,并授权东方财富网自行维护权利。
&&&&&&&&&&&&&&&&&&&&&&&&&&&&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沪ICP证:沪B2-&&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元兑换人民币汇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