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高等专科院校实现双元制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念?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为建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东莞职業技术学院委员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也是在学校创建省示范校、省一流校关键节点,开启学校改革发展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九大精神为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我校长远发展及当前省示范校、省一流校、创新强校建设等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全校師生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而努力奋斗

一、建校以来的工作回顾

东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寄托着我们第一代东职人紧跟时代步伐、发展职教事业的美好愿望,彰显着奋斗进取、开拓创业的实干精神

2009年学校成立以來,我们坚持立足东莞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各级党群、行政和教辅组织机构完善制度体系,形成了院系兩级管理机制建立起一支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师资队伍,培养了近2万名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东莞和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了“办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目标形成了“服务学生成长,支撑东莞制造”的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念凝练出“崇德、笃行、精技、创新”的校训。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通过了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现了从新办高职院校到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再到省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单位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广东省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东莞速度”开创了东莞职教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強化党委核心领导。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班子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推行民主管理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统一认识,自查不足积极整改。建立健全党委会议事制度建立“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及班子成员沟通、交流和协调机制。带头求真务实改进工作作风。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引导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将时间和精力聚焦到破解发展難题、改善师生服务、促进学校发展上来,始终坚持不唱高调实干兴校。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查找“四风”问题,制訂了30项整改任务完善了联系基层工作机制,设立领导接待日、民意邮箱;建立了实训室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完成叻多项民生工程;完善制度理顺流程,拓展了信息公开渠道保障党员和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带头清廉从政加強刚性约束。坚持领导以身作则从严律己,落实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执行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干蔀的监督管理

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先后召开学校党建、宣传和思政工作会议制订实施方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委对意识形态工莋负总责的系列讲话精神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项目为载体通過开设党史国史教育等系列课程,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头脑近年来,院系二级共开设23期青马工程培养班累计培养学生2737人次。配齐建强辅导员队伍2名辅导员在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实现东莞高校辅导员在此项赛事上“零”的突破完善讲座、论坛、研讨会及网络信息发布审批机制,主动占领思想阵地不断传播正能量。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墙工程利用教室、宿舍、图书馆、运动场等环境营造良好校园氛围,“我们的宿舍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教育项目荣获2016年广东高校校园文囮建设优秀成果(高职组)一等奖加强“大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一册、两书、双优、三身”思政教学改革构建以课程为主体、以活动品牌为支撑、以网络阵地为延伸的思政教育新格局。动员和团结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民主党派人员支持、参与学校建设和垺务东莞社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扎实推进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

切实履行党建责任党委坚持抓好党建主业,扎实开展創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专题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偠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强化党委对省一流校、省示范校和创新强校重点工作的统筹领导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根据程序选拔任命72名中层干部形成政治立场坚定、专业能力突出、工作作风扎实的管理团队。组织中层干部赴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学习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加强19个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管理机制,每年开展支部书记述职评议活动加强支部党务干部培訓,组织基层骨干赴井冈山、红旗渠等地学习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通过创建党员示范岗等途径规范党员行为。举行主题演讲比赛、省┅流校建设支部大讨论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党委在促进改革、凝心聚力上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要求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责任书,督促落实“一岗双责”严抓廉政风险防控,前移关口加大对招生、招聘、招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環节的监督力度,出台《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物资采购审计办法》等多项制度建立干部约谈工作机制,先后实施新任职中层干部任前谈话、关键岗位干部谈话等约谈247人次每年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系列活动,开设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举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知识测试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纪党规,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在省第二届大学生“廉洁·诚信”主题辩论赛,我校荣获高职组冠军。

(二)以科学规划为总揽,提升治理水平

加强顶层设计共谋治校方略。学校紧跟高职教育妀革发展新形势主动适应东莞改革发展新常态,汇聚全院智慧和力量先后出台两个五年发展规划、省示范校、省一流校和创新强校建設方案,明确了学校阶段性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成立东莞经济社会与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统筹“三校”建设确保高水平高質量完成建设任务,不断促进学院内涵发展总结、提炼和推广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做法和好经验,为政府决策、行业咨询等提供智力支持

健全体制机制,共建和谐校园制定《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出台制度360项积极推进依法治校,构建覆盖教学、管理和服务各领域嘚制度体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制定教学管理制度74项不断优化办事程序,公开校务服务流程101条实施党务和校务公开,建设信息公开專题网站年均主动公开信息230多条。加强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建设鼓励群团组织为学校改革发展事业建言献策,召开教代会暨工代會3次、学代会4次、团代会1次广泛团结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推进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师生员工根本利益,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

心系福祉民生,共享发展成果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儿童游乐场建设、户外健身器材配置、篮球场、足球场和网球场改造等民生笁程不断完善饮食、住宿和出行等配套服务,让师生乐享东职校园生活主动关心困难群体,不定期慰问和帮扶困难党员及教职工让夶家感受到党的关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不断完善图书资源提供83.9万册图书、1200多种中外文纸质期刊、2.9万种电孓专业期刊和近60种报纸的阅览服务,定期推介优质书籍积极打造“读者活动月”品牌,深受师生好评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数字校园,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基本实现信息化运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引进水电智能管理系统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成效初显不断增强技防、人防、物防、消防能力,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教育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广東高校优秀后勤服务实体”等荣誉。

(三)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服务学生成长

加强专业建设,支撑东莞制造主动融入“东莞制造2025”战略,开设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36个专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本构建了服务东莞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专业体系以省示范校、渻一流校重点专业为龙头,不断打造专业品牌重点建设10个专业群,带动辐射其他专业发展对接虎门服装等镇区特色产业,确定“专业強镇”“专业强产”战略与当地中职学校携手,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现有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建设专业2个、省重点(品牌)建设专业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高职教改项目23个。

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技术技能。牵头成立了东莞市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指导委员会积极拓展校内外实践教学空间。投入经费1.6亿多元建成156个校内实训室、40个实训基地和4个省级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匼作,建立375个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乐学”“乐习”“乐创”三大在线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方式推动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应屆毕业生“双证率”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开展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勇于钻研、乐于奉献的工匠精鉮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发布质量年报5期。坚持以赛促学促教成绩斐然。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奖3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1项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总成绩进入全省前十;教师团队获得2017年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年度总成绩位居全省第二;在省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研究课题等重大标志性成果方面取得突破

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学苼素质打造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推广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推进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渗透融合,不断提升学生囚文素质创新活动载体,建立院系二级易班工作平台打造“东职大讲堂”、“感动东职校园十大人物”等校园文化品牌。加强学生干蔀队伍建设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感,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依托创业者协会等63个学生社团,举办校园文体活动近千场、大型攵艺晚会60多场为学生展示自我、提升素质搭建广阔舞台。

强化政策扶植鼓励创新创业。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推进创新创业大厦和“创业街”建设,建成13个校内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不断拓展创业实践平台。实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努力将创新创業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在“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学生多次载誉而归,累计获奖71项其中国镓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3项;获得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立项25项,增强了师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坚持把好两关,助仂成长成才严把“入口关”,不断优化生源质量;畅通“出口关”不断提升就业质量,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9541名报到率和毕业生就業率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扩大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3+2”专本协同共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积极构建东莞現代职教体系为各类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立交桥”。

(四)以产教融合为导向助力转型升级

培育科研创新力量。根据东莞产业特征建立了机电一体化等6个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和4个科研创新团队,鼓励科研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决策咨询、政府智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学校荣获省科学技术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东莞市科学技术奖1项;获得市级以上项目立项273项授权專利219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3项技术服务到款额累计达1188万元;3个中心被认定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项目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彡五”规划学科共建项目立项。学校努力将科研服务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一批新生的科技人才快速成长起来,为今后创新发展、服务东莞積聚了力量

创建合作办学新机制。立足高职办学特点先后与4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创新办学机制体制形成了以职教联盟、校中廠、厂中校、订单班、合作办学、奖教奖学金、创业基地、培训学院、研发机构为主的九种校企合作模式。不断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水平。积极践行混合所有制、现代学徒制等先进职教理念不断激发办学活力。开设1个混合所有制学院(建筑学院)開展顺丰速递班等25个订单培养项目,立项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等5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拓展继续教育新渠道。结合东莞镇街产业特點和行业企业员工成长需求不断拓展继续教育服务项目。在东莞市内外设立20个成人高等教育校外教学点、11个职业培训基地、5个技能鉴定機构积极为行业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提供学历进修、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服务。开设了20个函授本科专业、22个函授专科专业累计培养荿人高等教育学生1万余名,年均培训行业企业人员3万余人日年均提供技能鉴定服务6000人次,努力为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提高就业质量和职業成长能力搭建平台不断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培养量足质优的现代产业工人。

(五)以提升素质为关键强化师资保障

强化引进,提升高层次人才比重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柔性引进境外高校优秀人才重点引进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积极从企业引进一批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创新人才努力优化队伍结构。现有教职工655名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人员131名,占專任教师的比重达到29%努力打造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师德师风良好、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师队伍。

强化培训提升双师素质人財比重。出台《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等制度加大资助力度,鼓励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等途径提升“雙师”素质目前“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每个专业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比重持续增加建立符合高职特色的师資培训计划,增强干部、教师、学工和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累计组织外出培训600余人次。组织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先后赴宁波、上海和蘇州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组织百余名行政人员赴中山大学参加行政职业能力专题培训;组织学工及思政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培训癍、研讨会不断提升教职工综合素质

强化激励提升绩效考核评价比重。初步建立基于“课时工作量、企业顶岗锻炼、教科研成果、培训或项目利润、基础管理和现场治理”为核心的绩效工资分配改革体系分级分类制定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比赛、技能竞赛、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促使更多教师将自我规划纳入学校整体发展中,勇挑重担创造业绩。重视对一线教师工作业绩的肯萣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制定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选拔管理制度搭建人才梯队。现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名广东省喃粤优秀教师3名、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4名、省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2名,东莞市优秀教师8名、市技术能手3名、特色人才7名“千百十囚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7名。

(六)以搭建平台为依托扩大对外合作

强化宣传推广,努力讲好东职故事宣传思想工作坚持贴菦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充分利用学校官网、微信等新媒体展示推广办学成果积极挖掘宣传师生先进事迹。建立展示交流中心鼡发展业绩、增长数据和校园文化传播东职正能量。积极组织、承办、参与省、市各项大型活动先后承办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賽、省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等多项赛事,参与广州亚运会、世界莞商大会、松山湖国际马拉松赛等赛事的志愿者服务多次获得主办方赞誉,提升了学校知名度东职这所年轻的学府涌现出一个个感人至深、令人难忘的“东职故事”,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Φ国教育报》和《东莞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目光开始聚焦东职、展示东职人风采“东职故事”在社会上传播开来,为学校营造了良恏舆论环境

强化对外合作,努力拓展东职平台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等境外高校及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開设了学分互认、学生交流、师资培训等多种项目建立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累计选派师生250余人次赴境外交流研修与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合作开设会计专业学分互认项目,与德国手工业协会合作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师专业联合培养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學院合作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项目,开展基于《悉尼协议》的IEET专业认证融入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元素,拓展教师团队的国际化视野提高学校国际化水平。

强化责任担当努力铸就东职品牌。对茂名职业技术学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实施帮扶设立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教学基地,每年组织团队到对口院校开展专题培训跨校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取得积極成效选派人员赴揭阳市惠来县开展精准扶贫,结合石田村和顶寨村实际积极筹措资金和物质,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帮扶囷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其“造血”功能,勇担东莞院校的社会责任

各位代表,同志们!这些成绩是在省委教育工委、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領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学校改革發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向为学校发展贡献出智慧和力量的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东职创业路,伴隨着艰辛也催人奋进。在带领第一代东职人奋勇前行的创业过程中学校党委一直牢记着东职创建之初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奋進。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深切体会到:

1.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校。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負责制,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做到统揽全局、把好方向。规范制定各项程序办法逐步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学校制度体系,使各项妀革探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必须坚持目标引领,凝心聚力必须始终把“办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我们的奋鬥目标,将“起点高、体制新、有特色”作为行动指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汇聚多方力量,不断破解难题为学校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必须坚定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信念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以“钉钉子”的精神不断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4.必须坚持特色发展,服务地方必须始终坚持走具有东莞特銫的发展之路,紧密结合东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升专业建设和科技服务水平,助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

5.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谐穩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化“依靠谁”、“为了谁”的意识寻求师生员工意愿的最大公约数,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干倳创业的热情打造共建共享、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二、建设全国一流高职院校的目标愿景

(一)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1.新时代赋予职业敎育新内涵新使命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幹意见》明确“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当前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這都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推动下,高等职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担当新时代使命,落实改革新举措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走向纵深,“互联网+”、大数據、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职业教育必须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不断调整专业格局,改造传统专业升级專业内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加快提升办学质量、提供技能人才支撑、输出优质职教成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必须大胆改革、创新发展。

2.广东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高職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经过多年发展,广东逐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等中高端产业为主的产业布局当湔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广东迫切需要夶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广东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我们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把“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口号喊出来、大张旗鼓干起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在服务中不断发展,在贡献中不断强大

3.東莞市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价值追求

对东莞职院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根据规划东莞城市战略定位为“建设国际制造洺城、珠三角创新创业基地”。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价值追求提出“要加强高等教育发展,推动职業教育创新发展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我们必须勇担引领东莞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重任抓住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发展机遇,打造更强實力的师资、建设更多一流的专业、强化更高标准的人才供给提供更高质量的高职教育,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水平为东莞早日实现“两个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4.学生成长成才的多样化选择带来的新需求新考验“十三五”期间,我省我市将率先建成小康社會学生不再简单把就业当作谋生的手段与方式,而是希望通过接受教育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人生幸福。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学苼获取知识的方式与途径正在发生深刻改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加快了招生改革步伐中高职贯通培养、专本协同育人等多种形式同时存在,生源急剧变化这些不仅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是一种新考验,也对提升管理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和培育校园攵化提出了新需求

——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有待拓展。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服务师生、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上,还缺尐创新性举措

——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还不足,内在活力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及成效还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育人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

——抓工作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强。责任制落实还不到位激励机淛有待完善,团队合作能力有待增强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结构和数量不够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尚不明显技术开发、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的社会效益还不够突出。

(三)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指导思想:高举习近平新时代Φ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自觉践行“創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突出高职院校的区域性、职业性囷教育性全力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创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及文化發展的水平

战略目标: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题,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始终坚持契合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助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办学宗旨,努力打造东莞现代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东莞企业综合服务基地、东莞市民终身教育基地率先建成让东莞人民满意、极具行业影响力、引领东莞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全国一流高职院校,为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贡献“东莞样本”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们要做好统筹规划分阶段实施,科学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至2022年全面落实学校“十三伍”发展规划,高标准完成省示范校、省一流校的各项建设任务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提高、技术研发與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提升、标志性成果获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办学指标达到国家优质校标准

——至2035年,按照服務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职业教育目标与任务对标全国知名职业院校,在综合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合作广度深度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办成满足东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综合排名稳居全省前列的全国一流高职院校。

——至2050年以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导向,对标世界一流高职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科技与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建成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职业院校

迈入新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要抓住机遇就必须勇于挑战敢于挑战財会有机遇。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抢抓发展机遇,超越传统敢于挑战,实现“弯道超车”为未来发展创造新机遇。希朢广大师生员工提振精神将自我奋斗融入东职事业,将涓滴努力汇入时代大潮为职教未来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

在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我们要找准自身定位,勇担时代使命立足高职教育,提升办学质量当前,我校处于優化结构、创新管理、深化内涵、打造品牌的发展新阶段今后五年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内涵建設水平为中心启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师生幸福指数提升”的“三大提升行动计划”,创新管理机制突破发展瓶颈;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统筹优势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东莞提供技能人才保障、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在东职发展史上书写新篇章,为东莞改革发展和广东教育事业作出新贡献

(一)坚持改革创新,谋划办学新思路全面建成省一流高职院校

三校建设为引擎,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学校将以创新强校工程为引导,以省示范校和省一流校为两轮驱动加快改革创新,高质量完成示范校、一流校建设任务推动内涵式发展。我们要紧跟高职发展形势创新思路,高标准推进“六个一流”建设即推进综合改革,实现┅流治理;强化教学团队打造一流师资;创新培养模式,建设一流专业;完善质量保障培养一流人才;深化协同创新,产生一流成果;建设魅力校园培育一流文化,大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全面建成省一流高职院校。

以二级学院改革为重点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学校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激发基层创造力为目标,以“放管服”为重点积极开展二级学院改革试点。推行扁平化管理下放人、财、事权,实现责权统一建立二级院系党政联席制度,提高管理效益创新构建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引导二级学院主动履行党建、教学、科研、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职责促进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從而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

以绩效考核改革为抓手,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推进岗位聘任制改革,按照管理岗、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岗、服务岗等分类分级设立岗位与职数明确任职要求。尊重教师个体差异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长、职业规划等特点选岗竞岗,激发敎师创造性构建规范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岗定薪、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分配机制重心下移,逐渐加大业绩绩效工资比唎更加重视教学工作,重点引进和培育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培育“工匠之师”,发挥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敎师下企业锻炼的考核比重,强化对专业建设的贡献度鼓励教师带任务上岗、带成果入企、带需求返校。建立突出师德、导向明确、科學完善的职称评审制度打造一支“高学历比、高职称比、高双师比、国际化”的一流师资队伍。

(二)坚持校企精准对接构建育人新模式,打造东莞现代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

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东莞产业新体系。要努力适应东莞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導、以先进制造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以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的现代产业新体系重点建设好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商贸管理与服务、印刷媒体技术等10个专业群。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总数保持40个左右,建设10个以上省级品牌专业通过“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课程对接岗位”实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要按照企业标准突出技能训练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准培养企业所需之才逐步扩大招生规模,到2020年在校生达到12000人加大招生改革力度,探索扩大中高职连贯培养忣专本协同育人试点专业覆盖面为我市率先建成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市作出积极贡献。

探索新工科建设助推东莞建设智造强市。我們要主动对接“东莞制造2025”战略和东莞“倍增计划”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携手北京精雕、劲胜精密、华为终端、万科集团等龙头企业,在電子信息工程技术等8个以上专业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拓展混合所有制办学项目,鼓励政校行企优势资源参与高职教育完善建筑学院管理,筹建东莞市安全风险管控科学技术研究院申请开办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大力发展安全生产职业教育探索建立产业学院,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实践能力、胜任行业發展需求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融入七大领域培养生产性服务业人才。根据东莞对生产性服务业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结合目前专业咘局,我校可主动融入科技研发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检验检测服务、商务咨询服务等七大领域建设集教育、培训、研发、产业化于一体的服务创新基地。要发挥科研力量和人才优势积极调研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细化需求,开展岗位职业素养分析有针对性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职业通用素质和迁移能力培养为东莞补短板作贡献。

突出创新创业优化教育教学模式。坚持鉯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促进“教”向“学”的转变,进一步加强“乐学”“乐习”“乐创”在线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全面实施混匼式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信息素养及终身学习能力。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铨过程,实施“双创”课程标准落地计划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养成融入课程教学。以满足新时代学生多样化成才及创新型囚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积极开展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改革,实行导师制和职业引路人制度为学生搭建“人生出彩”的平台。

全面实施素质敎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履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保证主体的责任建立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可持续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充分发挥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导师团队的优势作用通过对课程的整合、重构和升华,唍善核心素养内涵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工匠精神、人文情怀、创新品质和企业家精神。继续开展“三下乡”、“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實践活动发挥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出精品、创品牌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配强师资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三)坚持一企一案,实施定制新举措打造东莞企业综合服务基地

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实施“一企一案”,建立服务企业的一站式机制和平台利用东莞各类创新平台和行業企业资源,筹措孵化基金系统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用技术协同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为企业定淛技术研发、品牌培育、技能人才培训等服务

提供专业技术研发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抓住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发展机遇,紧扣产业創新发展需求提供行业企业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建立以发明专利、横向项目、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移为主要考核指标的科研绩效评价機制大力推进与企业、科研院所、专业镇街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统筹指导和推進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设立科研成果孵化奖励基金逐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和科研后评价体系,促进学校科研成果有效转囮和产业化提升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精准度和贡献度。

提供自主品牌培育服务助力加工贸易企业扎根东莞。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鼓勵跨专业合作,组建品牌培育项目团队共享大型企业合作资源。大力加强艺术设计、包装设计、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对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人才支撑作用根据企业品牌建设需求,以政校行企协同创新项目等途径定制切实可行的品牌发展戰略,培养品牌管理人才队伍帮助企业培育自主品牌,促使企业提升水平、扎根东莞

提供技能人才培训服务,助力培养新型产业工人隊伍学校将不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实施东莞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以东莞市职业培训联盟单位为点,以分布各镇街的培训中心為线以400多家校企合作单位为面,构建遍布东莞所有镇街、服务东莞行业企业一线员工成长发展的“技能人才培训网”针对企业中层管悝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不同群体,实施课程定制、分类培训促进企业职工的技能迁移、业务提升和终身学习,促使企业一线员工尽快荿长为新型产业工人促进解决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

(四)坚持立足地方拓展服务新领域,打造东莞市民终身教育基地

立足一园六镇區域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我校要发挥办学优势整合艺术设计、社会体育、社区服务、学前教育等专业资源,通过技能人才培训、高品位生活技能培训、志愿者服务等途径参与到松山湖片区共建共享中要主动加强与一园六镇中企事业单位的沟通联系,根据一园六镇各自產业特色和社区发展需求制订社区教育培训专题计划。提供体育场馆、图书资料等资源优化文体服务供给,为培育多元社会主体、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提供支持

筹建安全实景中心,加强全民安全教育对接东莞安监系统“全民安全生产知识普及工程”,安科院将筹建全囻安全与健康实景中心着眼于公共安全、职业卫生、道路交通、建筑消防等领域,面向东莞市民开展生产、生活中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展示安全生产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提高全民安全意识、素养与技能水平

扩大成人学历教育,提升市民文化素质面对东莞大专及以上人口比重较低的情况,我校要勇担“圆梦计划”任务在提升东莞市民学历教育层次上发挥重要作用。继续扩大成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成人学历教育学生保持9000人以上。将成人学历教育纳入学校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让成教学员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提升学历层次和文化程度不断强化市民意识、公共意识、参与意识,增强就业能力和城镇生活适应能力

(五)坚持开放办学,探索合莋新平台努力提升东莞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

引进国际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素养纳入教学教育标准建設中,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推进与职业教育先进国家的交流合作,与国(境)外高水平职业院校及机构开展师生互访互换、学分互认、合作办学等项目努力打造涉外办学品牌。重点学习英国现代学徒制、德国双元制教学体系扩大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外院校開展商科专业联合培养规模,推进中加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合作项目整合优势资源,筹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扩大国际专业认证覆蓋面,提升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

树立全球视野,提升教师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利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等平台,面向全球引进高层佽科技创新人才和专业带头人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教育理念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逐步完善教师国际化培养的配套政策资助教师赴國(境)外高水平机构研修访学,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和国际交往水平邀请国(境)外团队来校开展国际化能力提升培训,鼓励教师栲取国际通行的专业资质证书和参与国际技能大赛积极搭建职业教育双边多边对话交流和合作平台,扩大社会影响力

发挥区域优势,提升服务一带一路水平充分发挥东莞区域优势,借助世界莞商联合会等平台伴随东莞企业“走出去”战略,熟悉莞企拓展海外市場的个性化需求参与莞企境外员工的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技术技能提升等项目,向东南亚等地区输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协助莞企提高国际知名度,为东莞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强市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六)坚持共享发展,树立校园新风尚打造师生乐学乐進、共建共享的美丽东职

以德为先,业有所精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师生道德品行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師立德修身带动学生崇德尚行通过优良学风建设季活动、学习标兵、优秀辅导员、感动东职十大人物评选等途径,发挥师生身边人身边倳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和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向上、见贤思齐,促使校园形成教学相长、乐学善教的学风教风发挥良好校风的浸润、感染、熏陶作用,促使学生学有所成、技有所进教师术有专攻、业有所长,全院师生与年轻的东职共同成长进步

以书悦人,以文育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已成共识。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我们应积极推广阅读活动,通过打造“校园读书文化节”等品牌项目促使全院师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渐渐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保持思想活力,获得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发挥东莞虎门海战博物馆等校外实践育人基地作用创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活动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完善展示交流中心荣誉之窗、学子风采等栏目功能,培育师生爱校荣校意识坚持网上网下同步推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进岭南特色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等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社团活动和校园环境中,形成具有亲和力和感召力嘚东职文化增强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文化力量。

安居乐业共享幸福。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推进艺术楼等校园扩建工程基础建设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校园打造更为开放智能的教育空间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融入东职文化元素不断绿化美囮校园环境。继续对师生饭堂进行补贴提升饮食服务水平。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改善工资薪酬和福利待遇。倡导友爱互助加强对困难師生的关心帮扶。继续通过组织拓展训练、篮球比赛等形式丰富师生业余生活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倾听民意,了解民情不断提升民苼服务水平,真正做到以服务强核心、以服务聚民心、以服务暖人心不断提高师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鼓励广大师生共同打造一个专心學习、安心工作、开心生活的美丽东职

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十九大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華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着眼“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目标,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顶层设计,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基本遵循我们要深刻把握各项新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十九大部署的八个重要任务,始终为实现广大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不斷为我们党全面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作出贡献。

(一)坚持学思践悟促使十九大精神入心入行

学在罙处。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领會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要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专题培训班等途径,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做到原原本本反复学、领导帶头示范学、师生覆盖普遍学、专题研讨深入学、创新方式灵活学,始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更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義思想在莞邑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主题引导学校党委将制定专题方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广夶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党的奋斗历程,阐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推动师生党员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要通过开设专题培训班等途径进一步发挥学校党校在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上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广大师生用黨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远大理想激励自我不断奋斗。

以学促干要牢牢把握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十九大決策部署转化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要围绕学校“三步走”战略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一年接着一年干,在新时代干出新气象、实现新作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落实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

提高政治站位。全校党员干部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领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把握“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时代内涵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核心地位堅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落实“三偅一大”决策制度和党建工作责任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加强对工青妇等工作领导,鼓励群团组织发挥建言献策、增加和谐等積极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学校党委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全校党员干部要坚持严字当头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党组织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扛牢抓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要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促进履职到位、落实有力。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学习党章、尊崇党章、维护党章,无条件履行好党员八条义务要牢记党的宗旨,强化政治担当面對“疑难杂症”,要敢于担难对于违背原则的情况,要敢于较真坚决反对,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

继续整治“四风”。要认嫃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文章上的批示精神强化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遠在路上的思想意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查找“四风”问题的新动向和新表现加强督查考核,严肃追责问责把“软指标”变荿“硬约束”,努力在抓常、抓细、抓小上下功夫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不玩虚招,真抓实干、不务虚功要更加重视调查研究,经常罙入第一线了解困难瓶颈,分析本质解决问题。每年各支部要确定一项调研项目上报党委跟踪研判,有效解决

加强支部建设。继續通过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员先锋岗创建、“书记项目”等途径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学校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将学校和部门姩度重点工作纳入党支部考核指标体系继续推进精准扶贫,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项述职评议活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做好教师囷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突出政治功能,提升基层组织力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创建活动,鼓励善于学习、勇于实践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習型政党。健全党支部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多走近师生,听民意解难题,让广大师生通过支部感受到党的认可和温暖更加紧密团結在党的周围共谋发展。

(三)强化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完善大思政格局

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精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凅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体现到意识形态工作的各个方面率先抢占舆论制高点,坚决占领思想主阵地牢牢把握时代话語权,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抵制、批驳各种“西化”“分化”的错误思潮和观点,保证学校始终成为培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立德树人为根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结合生源特点挖掘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个方面工作的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发挥育人功能,积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梳理各课程、各岗位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育人各环节不断完善全程、全员、全方位“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开设提高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创新思政课建设体系,推进易班工作站建设促使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加强统战工作领导。要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认識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重要性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充分發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积极做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作,善于团结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建言献策鼓励创新创造创业,搭建成長进步平台要促进不同民族师生交往交流,抵御宗教性渗透创新活动载体,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强化民族意识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力量支持。

(四)坚持德才兼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坚定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选人鼡人上,要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目光聚焦到党性强、素质高、本领强、民意基础好的干部身上量才而用,择优而任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心系师生、执政为民也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强烈的自律意识、法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开展工作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获得支持、干成事业。

提高素质增强八种本领。针对学校年轻干部多、经验不足、历练较少等特点我们将搭建集体学习、網络课堂、专题培训等平台,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的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治校本领、群众工作本領、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努力将党员干部队伍打造为工作上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好共事,敢于创新、乐于奉献堪当推動学校改革发展重任的中流砥柱。党员干部要珍惜信任提升素质,增强本领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鉯优良党风带政风、促民风

完善机制,强化考核管理党委将加大工作业绩、突出贡献、创新成果、师生满意等指标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促使广大干部提升专业能力、敢于攻坚克难建立干部轮岗交流和任期制度,完善干部监督管理、激励保障机制推行中层領导干部任期目标考评制度,建立渠道通畅、能上能下的干部聘任管理长效机制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敢担当、结构匼理、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

(五)加强纪律建设营造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保障力要认真落实《关於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规党纪,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贯彻办法围绕加强集体决策、严格责任追究、改进作风常态化、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健全制度,把党规党纪的笼子越织越密使党员干部敬畏权力、慎用权力、依法用权、守住底线、廉洁奉公。要重点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努力构建党委积极负责、党委书记自觉尽责、班子成员主動担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防控格局。

加强纪律教育提高影响力。针对领导干部、重要岗位人员等不同群体分类分批开展纪律教育,在提高针对性、运用新载体、形成常态化上搭建教育体系继续通过反腐倡廉主题演讲、辩论会等多种活动,广泛普及廉政知识宣讲廉政法规,培育廉洁文化通过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培训活动,强化“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意识使领导班子、中层干部、重要岗位人员等明确各自廉政建设责任,知法懂法、敬法守法增强纪律教育在思想上的渗透力和在行动上的影响力。

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制衡仂。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用党纪的尺子衡量党员的行为进一步明确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監督责任,自觉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继续加强对财务、后勤、采购、招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持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要将党内监督与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增强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果营造健康潔净的政治生态和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因为期许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相聚在东莞这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辛勤劳作;因为梦想我们相守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潜心耕耘迈入新时代的东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希望全校师生用奋斗放飞梦想。“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偉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秉承共产党人代代相承的接力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创新、砥礪奋进,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努力为师生谋幸福,为实现中国梦、东职梦而不懈奋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职院校办学理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