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农村建设上网里为何找不到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各种价格

承担七成农产品销售任务 我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全面升级
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日前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2年,成都要初步形成以区(市)县商业中心为龙头,镇(乡)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为骨干,村(社区)直营连锁店为基础的三级市场体系,建成以大中型商贸服务企业为主体,功能较为完善的生活消费品流通、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信息服务四大农村商贸流通网络,农村商贸流通方式较快发展,流通组织化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品、农产品双向流通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内外贸融合进一步提升;支持生产、服务消费的能力明显提高;农村市场消费规模稳步增长,消费环境全面改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三农’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必须使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在市场换回‘真金白银’,农民才能增收。因此,在农业发展中,流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关注市场建设是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重要举措。”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就该《意见》的出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农业是一个产业体系,是集现代化生产、加工、流通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有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作支撑,其中担负着70%以上农产品销售任务的批发市场作用尤为重要,为此,《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扶优汰劣”要求,调整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结构,优化交易环境,提高流通效率,构筑与全市农业发展、居民生活需要相适应的农产品流通骨干体系。
那么,目前我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状如何?在农产品产销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市场自身的发展和《意见》提出的规划又是否能有机结合起来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我省最大的两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和成都龙泉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进行了连日走访,并将从今日起推出“关注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 构筑农产品流通骨干体系”系列报道。
一个市场装满了六成市民“菜篮子”
或满载蔬菜或装满白条肉或拉着一箱箱的各种淡水鱼,昨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成都市双流县白家镇的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看到,一辆辆大型货车不停地驶入驶出,显得非常繁忙。山东的黄瓜、西芹,湖北的花白鲢,甘肃的乌蚌……虽然现在正值夏秋淡季,但市场内的产品琳琅满目,花样繁多。作为全市唯一的“一站式采购”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这里扮演了保障主城区居民“菜篮子”供应主力军的角色,市民每天所吃的蔬菜、肉类制品和淡水鱼有六成都来自于这个市场,各种各样的农产品从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汇集于此,同时,无数农产品又从这里涌入全国近3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如今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已发展成为以蔬菜、淡水鱼、肉制品批发为龙头和以粮油副食、海产品批发为辅助的成都市最大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
“期间我们市场内每天的肉类和鱼类交易量各有250吨左右,蔬菜交易量为3000余吨,市场随时与蔬菜基地保持联络并组织调运,保障供应充足。同时市场内各大经营户约有冻库容量6000吨,储存的蔬菜满足了成都市场日常供应,也能缓解短时间内市场价格的变动。”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董事长马贤平说,作为由原国内贸易部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四大国家级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于2000年在火车南站附近开业,2006年底,市场整体搬迁到了白家镇,目前共有蔬菜、肉类、海水产、粮油副食四大批发交易区上千个农产品大类在这里销售,除了通过市场经营户进行常规交易外,他们还利用在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方面的领先优势,开设了“成农批”品牌放心肉专卖店18家,日均销售总量2600公斤,并与5家成都市标准化菜市实现对接,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放心肉”供应。“ 我们是一家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所销售的产品七成以上来自四川本地,去年市场实现总成交量104万吨,同比增长49.6%,成交额56亿元,增长23.7%。”
一年超过三百万吨成都蔬果卖全国
大白菜、芹菜、西红柿……走进成都龙泉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眼前景象极富气势,这些琳琅满目的蔬果都清一色地“堆”在载重二三十吨的货车上,货车前摆着一个磅秤,来自福建、天津、河北等操着各地口音的蔬菜客商和用于转运货物的“火三轮儿”在市场内忙碌着。
“国庆生意还不错,现在人都爱健康,吃的蔬菜越来越多了。”正在批发市场上的刘志平这段时间是忙得不亦乐乎,就在半个月前,他刚和都江堰市政府签订协议,将在该市种植1500亩的蔬菜、建立120亩的食用菌基地以及水果基地,定点销售到上海,进而销售到港台。“目前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马上就能投入生产,说不定明年开春的时候在上海就可以吃到我种的莴笋、大蒜、莲花白了。”他笑呵呵地说道。
作为主要面向西南地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成都龙泉聚和(国际)果蔬交易中心一期占地325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是集农产品展示交易、气调保鲜、物流配送、分选加工、电子商务、基地建设、无公害检验检测、进出口贸易等多功能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为加快拓展农产品流通流域,将四川名、优、特农产品展示出去,市场正着力形成一条农产品批发、保鲜冷藏、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物业管理、电子商务等综合性上下联动的产业链条。”四川聚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玲说,通过搭建多条产、集、销市场定点、定时冷藏物流运输专线,他们已有效地与华南、华中、华东、西北、西南等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四川省内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由点到面的结合,充分解决农产品保鲜运输困难的现状,既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又降低保鲜运输的成本,增加产品销量,极大地调节了农产品市场供需平衡。目前,聚和以成都为中心,对各连锁超市、机关、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等大中型团体进行农产品配送服务,已经形成了集“基地、贸易、配送、管理、培训及市场营销”为一体的服务网络。2009年实现交易量320万吨,交易额达70亿元,所销售农产品辐射全国甘肃、陕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江苏、云南、贵州、青海等20余个省市区。本报记者 尹婷婷 摄影 谢明刚
(本文来源: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22422条
评论10478条
评论8753条
评论4659条
评论4526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农产品流通中批发市场建设问题的研究.pdf5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7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山西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农产品流通中批发市场建设问题研究
姓名:白玉英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产业经济学
指导教师:杨洹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中心环节,发挥着集散商品、形成价
格、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的功能。从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近20年的发展实践看,
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中国批发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农产品流通的核心环
节,搞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不仅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不可低估的拉动作用。本文对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
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概述了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
场建设的现状,得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借鉴批发
市场建设比较成功的经验;并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正面临的很大
机遇,处在一个有利的条件下,由此对未来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发展提
出战略性的总体设想和发展策略。
我国农业是生产高度分散的组织形式,所以搞好农产品流通是发展农业的
关键,而在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着集散农产品,形成市场
统一价格的关键环节,这就决定了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环节中不可
或缺的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居于核心地位,搞好农产品批发
市场的建设,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发展,还可以加快整个农业经济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58cv网址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村建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