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东济南蓝翔技校一所普通初中的学生,今年上初三,我是…

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解析试题分析:A.发射航天飞机是利用液氢和液氧的燃烧释放出的热能来推动飞机升空,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B.水力发电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利用物理变化提供能量;C.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无新物质生成,则利用物理变化提供能量;D.风能转化成电能,无新物质生成,则利用物理变化提供能量;考点:化学变化中的热现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实质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生成新物质,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则是化学变化,反应中无新物质生成则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所说的新物质指的是在组成、结构、性质上和反应前不同的物质。
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
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
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
解析试题分析:A.该图像的pH由大于7变为等于7,最后小于7,故应该是向碱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酸;B.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横坐标应该表示的加入的酸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pH大于7,表示此时碱过量,而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又生成氯化钠,故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D.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但此时二者溶液的质量不一定相同;考点: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关系;点评:对于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溶液的pH的起始点,如果是溶液的pH逐渐降低,则为碱中加入酸,反之为酸中加入碱;能根据溶液的pH判断溶质的组成情况,pH大于7时碱过量,小于7时酸过量,而等于7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不断加水
B.向金属锌中加盐酸
C.向Na2CO3溶液中加CaCl2
D.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解析试题分析:A.向盐酸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逐渐升高但只能无限接近7而不能达到或者超过7;B.向金属锌中加盐酸,随着稀盐酸的加入,锌逐渐被反应掉,则锌的质量逐渐减少至0;C.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是反应中的生成物,故碳酸钙的质量图像起始点为0;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性质;点评:不同pH的溶液混合时,混合后的pH介于原来两种液体的pH之间;对于反应中的生成物,图像一定要经过零点;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与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解析试题分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而生成物是一种,故是化合反应;B.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反应物都属于单质,而生成物属于化合物;C.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中有两种原子,故反应中有两种元素参与;D.从图中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之比为1:3;考点:微观反应模型图;点评: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的分子有同中原子构成而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化学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看懂示意图是解题前提,看图时要注意分子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分子的变化、原子的组合等情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0的溶液显中性
B.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C.在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总数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解析试题分析:A.pH=0的溶液显酸性,pH=7的溶液显中性;B.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D.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结构;分子的性质;点评: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的pH的关系:酸性溶液的pH小于7,中性溶液的pH等于7,碱性溶液的pH大于7;知道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和溶液的pH的关系:酸性溶液的pH越小,则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越高,则碱性越强。
下列试剂中,能把KOH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KCl溶液
B.K2CO3溶液
C.NaNO3溶液
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钾和三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鉴别三种物质;B.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溶液不反应,故可以鉴别三种物质;C.硝酸钠和三种物质不反应;D.稀盐酸只能和氢氧化钾反应但反应也无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三者;考点:物质的鉴别;点评:在物质的鉴别中要注意物质的状态、颜色及气体的生成、沉淀的出现、发光、放热等反应现象,在鉴别的物质中有酸时可以考虑用碳酸盐来鉴别,同样有碳酸盐可以考虑用酸来鉴别。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通入浓硫酸中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解析试题分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正确;B.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错误;C.铁和稀硫酸反应而杂质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错误;C.氧化钙和碳酸钙都可以和稀盐酸反应,故错误;考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点评:掌握除杂的原则:所选用的试剂只能和杂质反应而不能和主要成分反应,反应生成的物质易分离,如水、气体、沉淀,但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时不能生成气体,除去固体中的物质时也不能生成沉淀;除杂问题的解答,关键还是要掌握物质的性质。
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
C.滤液中只有Al2(SO4)3
D.滤液中只有CuSO4
解析试题分析: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说明硫酸铜有剩余,即反应后的滤液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铝和未反应的硫酸铜两种溶质;因为硫酸铜有剩余故铝完全反应,故滤渣中只有铜,加入稀盐酸不会生成气体;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点评:记住常见溶液的颜色,如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含有铁离子的溶液显黄色、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显浅绿色;对于充分进行的反应,反应中不可能反应物都有剩余。
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根据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120g×20%=24g;则在生成的碳酸钙中碳元素就是24g,根据碳元素的质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24g÷=200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点评:本题从表面来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但我们难以计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也就难以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来计算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但是只要抓住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这一点,利用碳元素质量守恒即可顺利解答此题。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解析试题分析:A. 碱溶液呈碱性,而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但碳酸钠是盐;B. 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C.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燃烧生成水,说明可燃物中含有氢元素,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可燃物中含有碳元素,正确;考点:溶液的酸碱性;氧化物;分子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点评:盐可以当成酸和碱完全中和的一种产物,硫酸铜则当成由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强酸和强碱中和生成的盐显中性,而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盐则显示酸性,强碱和弱酸反应生成的盐则显示碱性,如碳酸钠;氧化物是氧元素和另一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不同则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2不支持燃烧
解析试题分析:石蕊溶液是石蕊溶于水配制而成的,水不能使石蕊变色;通过实验1可以得出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色,通过实验2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的碳酸使紫色小花变色;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点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本质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具备酸的性质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初中教材中,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经常考查到,教材中的实验通过酸溶液使石蕊试液浸泡的干燥紫色小花变红、水不能使石蕊试液浸泡的紫色干燥小花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液浸泡的紫 色小花变红、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石蕊试液浸泡的紫色小花变红四个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合生成了酸。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C.稀有气体能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干冰可用做制冷剂—— 干冰升华吸热
解析试题分析:A.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可以用于食品防腐和做保护气;B.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以用于冶炼金属;C.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可以做光源;D.干冰吸热能升华,故可以做致冷剂;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同样物质的用途也反映了物质的性质,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的关键。
雾霾天气与空气中PM2.5超标有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不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
B.鼓励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
C.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
D.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解析试题分析:A. 乘坐公交车出行可以减少燃料的使用,可以降低PM2.5污染;B. 用农作物秸秆做燃料会生成大量的烟尘,会增加PM2.5污染;C. 用水力、风力发电不能形成PM2.5,可以降低PM2.5污染;D.新能源不会形成PM2.5,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降低PM2.5污染;考点:空气污染及防治;点评: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两大类,即有毒气体和烟尘,有毒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化石燃料的燃烧易生成这些有毒气体;烟尘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植物的秸秆燃烧、建筑粉尘等造成的,现在很多地方将PM2.5列入了空气污染指数中,它的造成雾霾的主要物质。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解析试题分析: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连接好仪器将导管的末端放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应颜色的数值,,将试纸伸入溶液中会污染试剂;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考点:实验基本操作;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气密性的检验、浓硫酸的稀释、溶液酸碱度的测定、过滤操作都是初中化学经常考查的内容,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防止错误操作造成误差或危险。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身体危害不大
B.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C.焚烧废旧塑料可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D.发现家中的燃气泄漏时,要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
解析试题分析:A. 吸烟有害健康,但二手烟对身体危害更大;B. 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对人体有害;C. 焚烧废旧塑料可以造成空气的污染,不可以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D. 发现家中的燃气泄漏时,要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正确,降低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至爆炸极限以下可以防止爆炸的发生;考点:化学与生活;点评: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会引起爆炸,尤其是可燃性的气体更易发生爆炸,杜绝明火、电火花或者降低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之降到爆炸极限之外可以防止爆炸的发生。
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试题分析:A.该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正确;B.该原子核外有3层电子且最外层的电子数是6,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正确;C.该微粒中质子数是9而电子数是10,故是阴离子;D.该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了8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正确;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点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夺电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一般不得失电子;能根据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判断微粒:质子数=电子数,是原子;质子数>电子数,是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是阴离子;能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判断是否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结构(如果只有第一层电子时,为2)是稳定结构。
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间隔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解析试题分析:A.闻到物质的气味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正确;B.分子很小,用肉眼观察不到分子,正确;C.分子之间有间隔,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小于原来两种液体的体积总和,正确;D.冰、水、水蒸气属于同一种物质,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只是水分子的间隔改变而分子不变,故错误;考点:分子的性质;点评:要能根据分子的不同性质来解释不同的知识点:根据分子种类是否改变来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根据物质中分子的种类是否单一来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根据分子中的原子种类来解释单质和化合物,利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物质的溶解、挥发,利用分子之间有间隔的观点来解释热胀冷缩和物质的三态变化,且分子的运动和分子的间隔和温度有关,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间隔越大。
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CaC2O4),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解析试题分析:在化合物中,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算式:(+2)+2x+(-2)×4=0,解得x=+3;考点: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规则;点评:在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中要记住两个0,即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和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还要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在解答中都是作为已知条件来应用。
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 + 3O22CO2+ 3H2O,则X的化学式为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从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看出,在方程式的右侧C、H、O的原子个数依此是2、6、7,在方程式的左侧已知的C、H、O的原子个数依此是0、0、6,故在X的化学式中C、H、O的原子个数依此是2、6、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点评: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构成反应物的原子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在解题时要注意观察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能出现漏计现象,要求在平时学习中要多加强练习。
谚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
B.“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明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D.“百炼成钢”与“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不同
解析试题分析:A.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增加可燃物,物质燃烧更旺盛;B. “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正确;C.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排在最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真金不怕火炼”是说明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正确;D. “百炼成钢”指的是通过灼烧将铁中的碳反应掉,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是通过打磨来改变铁的形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二者蕴含的化学原理不同;考点:燃烧的条件;分子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点评:谚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在学习中要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深对化学的理解。
填空题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测定其组成,取适量样品进行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判断:(1)取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 _________ .(2)取上述溶液适量,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产生气泡,则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 .(3)取步骤(2)试验后的滤液,加入稀硝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由此某同学得出此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钠.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
.(4)写出过程(2)中发生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答案(1)硫酸铜;(2)硫酸钠、碳酸钠;(3)否,在步骤(2)中加入的氯化钡,也会引入氯离子,不能确定氯离子是氯化钠提供的,还是氯化钡提供的;(4)Na2CO3+BaCl2=BaCO3 ↓+2NaCl;
解析试题分析:(1)样品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则说明物质中一定不会含有硫酸铜;(2)向上述溶液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而沉淀部分溶解于稀硝酸中并产生气泡说明生成的沉淀有硫酸钡和碳酸钡两种,则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3)取步骤(2)试验后的滤液,加入稀硝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不能说明物质中存在氯化钠,因为在步骤(2)中加入了氯化钡而氯化钡中含有氯离子;考点:物质的推断;点评:记住常见的带颜色的溶液,如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含有铁离子的溶液显黄色、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显浅绿色;(2)记住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两种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和氯化银,而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
(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①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为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连接的装置顺序是
。(已知: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②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氨(NH3)的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实验。资料卡片: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极易溶于水,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气,若要快速产生氨气,可以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 利用A装置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 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
(选填装置编号)。③ 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氨的性质,观察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现象涉及到的性质是
(填字母编号)。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C.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④ 若将制取氨气的熟石灰溶于水形成的饱和溶液置于小烧杯并放入一只大烧杯中(如下图),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观察到小烧杯中饱和溶液变浑浊,则加入的物质是
(填字母编号)。A.水和浓硫酸
B.水和氯化钠固体C.水和硝酸铵固体
答案(1)①BGFD; ② CaCO3+2HCl═CaCl2+H2O+CO2↑;(2)①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②B ;③ A B D ;④ A;
解析试题分析:(1)①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故应该选择装置B做反应容器;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用浓硫酸来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但要先除去氯化氢再除去水蒸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顺序为:BGFD;②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①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②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滴入的速度故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故将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快速产生氨气,发生装置最好是B;③浸有酚酞的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证明了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酚酞变红说明氨水显碱性;④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物质在溶于水时是放热的,故加入的物质是浓硫酸和水;考点:常见气体的干燥与除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分子的性质;溶解中的热现象;点评:初中化学有两套制取气体的装置,分别是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注意检验或者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如若有水要检验时要先检验水,而若有水要除去时则把除水放最后;注意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的不同:分液漏斗中开关可以控制液体滴入的速率从而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且分液漏斗在液面以上,而长颈漏斗不能控制化学反应速率且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否则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
(填序号),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3)配制时应选择
(填“10” “50”或 “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4)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5%的氯化钠溶液
答案(1)③;⑤③④②①;(2)搅拌,加速固体溶解速度 ;(3)50;(4)20;
解析试题分析:(1)图中明显的错误是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没有左物右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故顺序应该是⑤③④②①;(2)溶解时用玻璃棒来搅拌,目的是加速食盐的溶解;(3)需要的水的质量=50g-50g×6%=47g,则水的体积是47mL,故应该选择50mL的量筒来量取;(4)溶液配制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设15%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x,则:50g×6%=x×15%,解得x=20g;考点: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点评: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是初中化学一个重要的实验,溶液的配制分两种:用固体来配制溶液,用液体来配制溶液,用固体来配制溶液时需要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而用液体来配制溶液时则不需要称量物质的质量,直接量取液体的体积。
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名称)(2)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碱性溶液的pH,测量结果会
(填“偏大”、“不变”、“偏小”)(3)今年5月,某市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
(4)水是最常见的溶剂,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E.硝酸钾(5)图乙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t2°C 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②将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答案(1)氧气;(2)偏小 ; (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且形成的水蒸气可以隔绝氧气;(4)AD;(5)①75g
解析试题分析:(1)a中气体体积小,是氧气;(2)用水湿润试纸相当于对溶液进行稀释,对碱性溶液来说,其溶液的pH会降低;(3)水能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且水受热形成的水蒸气笼罩在可燃物的周围隔绝氧气;(4)面粉不溶于水、植物油不溶于水,而白糖、纯碱、硝酸钾可以溶于水形成溶液;(5)在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则该温度下100g水溶解50ga达到饱和,则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5g,所得溶液的质量=50g+25g=75g;t2°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但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b、a形成的都是饱和溶液而c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故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a>c;考点:水的电解;酸碱度的测定;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溶液;溶解度曲线;点评:本题易错的问题有pH的测定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应颜色的数值;将试纸湿润,则会使测得的酸性溶液的pH升高而碱性溶液的pH降低,则对中性溶液无影响;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能表示的意义:①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②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③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④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特定条件下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⑤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1)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CH4+2O2CO2+2H2O.(2)2NO+2CO2CO2+N2.(3)MgH2+2H2O═Mg(OH)2+2H2↑;
解析试题分析:(1)天然气的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得出生成的气体单质为氮气,故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3)根据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书写化学方程式;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如书写错误的化学式或者不存在的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不配平反应、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又给这些生命提供丰富的资源.化工厂利用海水和贝壳(主要成分CaCO3)制取金属镁,流程如下:(1)电解无水MgCl2制取金属镁时,得到的另一种产物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任写一种)(2)写出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制盐酸; (2)CaCO3CaO+CO2↑,2HCl+Mg(OH)2═MgCl2+2H2O;
解析试题分析:该反应的流程是碳酸钙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镁电解得到金属镁,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氯气,氯气可以用于制取盐酸;①是碳酸钙的高温分解,④是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据此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考点:物质的制备;化学方程式;点评:对于物质的制备,可以先将所需要的物质反应掉,然后再利用反应生成该物质,本题中海水就含有氯化镁,但海水中氯化镁浓度小,故将氯化镁转化成氢氧化镁,该过程是一个镁的富集过程,然后将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再次生成氯化镁,对其溶液进行蒸发得到纯净的氯化镁。
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铝、铁、铜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1)生活中常用的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的
.A、导电性
D、有金属光泽(2)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3)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
(填序号).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5)硫酸和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B; (2)A;(3)4Al+3O2=2Al2O3;(4)B;(5)Fe2O3+6HCl═2FeCl3+3H2O;
解析试题分析:(1)生活中常用的铁锅炒菜,主要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2)金属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回收废旧钢铁的目的是保护金属资源;(3)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4)A.硫酸铝和三种物质都不反应,故错误;B.铝可以和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铁强,而铜和硫酸亚铁不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铁弱,该选项正确;C.硫酸铜和铝、铁都不能反应,故错误;(5)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资源保护;化学方程式;金属活动性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点评: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如果所给的金属都在氢之前或者只有一种金属在氢之后,则可以选择酸来验证;如果任意的三种金属,则可以用中间金属的单质和两侧金属的盐溶液混合或者用中间金属的盐溶液和两侧金属单质来混合进行验证。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C2H5OH)可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一个乙醇分子共有
个原子,氢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是
,在乙醇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2)在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3)工业炼铁过程中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生成物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1)9;1:4;碳元素;(2)吸附;(3)Fe2O3+3CO2Fe+3CO2;(4)天然气;置换;1:1;
解析试题分析:(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若无数字则表示原子个数是1,从乙醇的化学式可以看出,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2+5+1+1=9;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1×5+1):(12×2)=1:4;在乙醇中,碳、氢、氧的质量比=24:6:16,故可以得出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2)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4)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从反应的模型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碳和水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碳和氢气是单质而水和一氧化碳是化合物,故该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已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从图中可以看出,C、D的分子个数比比1:1;考点:化学式的计算;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铁的冶炼;化石燃料;物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点评: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从化学式上可以看出物质的元素组成情况及分子的构成情况,还可以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但要注意利用化学式进行计算时,不要忘记乘以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但要注意比较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时可以通过元素的质量比得出结论;对于物质反应的模型图,要注意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化学变化,看图时要注意分子的种类、原子的种类、分子的变化、原子的组合等情况。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氮气、干冰、盐酸、氢氧化钠、硝酸钾等五种物质,用化学式填空:(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是
.(2)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4)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
答案(1)HCl;(2)KNO3;(3)CO2;(4)N2;
解析试题分析: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硝酸钾中同时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能升华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于食品防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点评:本题是考查化学式的书写,但首先要根据题目的内容判断出具体的物质,这就要求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根据物质的性质、用途判断出具体的物质然后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计算题2015届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学初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以上信息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5g+100g+110.8g-227g=8.8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8.8gx=20g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0%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80%
解析试题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值是反应中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考点: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点评: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中物质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即生成的气体的质量;化学反应中,只要知道一种物质的质量即可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中涉及到的其他物质的质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0山东专科分数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