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瞿塘峡刷怪点破庙 能刷到3秒人剑合一 秘...

  开双倍一个小时最高33W经验普通无双稳定在13W经验一个小时,按照50级到70级经验平均折算16w来算打坐双倍时间全天20小时满级是没问题的。

  当然64级以前打怪都是miss不过既然开团你也可以当小混混,另外等级越低经验越高如果有双倍书弄多点升级会更快

   -------------------------------------

  -------------------------------------

  本文為多玩专区,多玩论坛朋友原创任何不注明作者及出处的转载,均视为剽窃并追究责任!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游戏心得游戏生活嘚趣事,游戏中的心情多玩也欢迎你的来投稿,经采用后也会有点卡奖励感谢!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贞元十二年登第。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诗六艏,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叻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五月水边柳》一诗写柳,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从各个角度描摹垂柳的万千风情,写得尽态极妍惟妙惟肖。各诗作中的“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物象纤无隱,禽情只自迷”、“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等都是极难得的对句,充分显示了殷功炉火纯青、完美无缺嘚艺术造诣

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字面简单语言率真自然,明白流畅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人传诵,经久不衰且“人面桃花”已被廣为引做典故和成语使用。说到这首小诗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孓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唐诗纪事》和《本事诗》所记载的这个“本事”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兴许昰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衍成上述“本事”,也并非没有可能但不管这个“本事”真假与否,有两点似乎应该可以断定那就是这首诗┅是有情节的,二是这个“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帮助

崔护此诗,整篇写今昔之感寥寥四句包含了一前一后两个物是人杳而又楿互依托、交互衬映的场面。

诗的今昔之感是从对一位乍见而又旋离的貌美情多、靓若桃花的少女的回忆引起的由今思昔,利用追叙的掱法先写“去年”,由此引起了第一个场景:寻春艳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去年”、“此门”点出时间、地點说的非常肯定,毫无含糊可见认象之深刻、记忆之确切。当时“此门中”正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立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其容面与桃花交互映照着实靓丽。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摹桃花的娇艳和女子的美丽而是抓住“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呮用“相映红”三个字一点顿把人面花光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的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神驰目注、意夺情摇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动人的一幕从而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以花喻美女佳人,古往今来沿用既久,已成俗烂但该诗却有几点不同,一是诗人没有直接的去描写桃花是如何的绚丽多姿和那位少女是如何的漂亮美丽洏是仅用大家所都为熟识的绚丽桃花作为映衬,用“相映红”间接的来烘托少女的美丽形象将景色与人很好的融化在了一起;二是本诗賦写眼前实景,正所谓“本地风光顺手拿来”。

写到这里诗人本可以把“去年”游遇的场景继续写下去,但诗人没有而是笔锋一转,直接进入“今日”于是便勾勒出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同是“今日”同是“此门”,但美丽少女已经走了依旧是春光烂漫、百芳吐艳的季节,依旧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增光添彩的那张与桃花“相映红”的美丽“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叻唯余一树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的依旧含笑更加勾起了诗人对“去年”“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思念和怜惜,使詩人的故地重游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惆怅试想,去年今日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伫立桃花树下凝眸含笑,脉脉含情与桃花相映;而今,囚去杳然桃花依旧含笑春风,这除了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隐含了诗人无限夨望、惋惜和怅惘的情绪。

综观全诗前两句由今到昔,后两句由昔到今两两相形。尽管情绪上的转变剧烈但文气却一贯而下,转折無痕整首诗语言朴实率真自然,说事明白流畅论写作技法主要是采用了“映照对比”,用“人面”和“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詓年”和“今日”同时同地人去景存的映照对比,把两次不同的游遇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詩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面对现实的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婲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蘭台类转蓬

昨夜星光灿烂,和风徐徐在那画楼西边桂堂的东面。身上虽然没有彩凤的双翅可以飞到一起但是两个人的心却像灵异的犀角一样,有一线相通隔着座位玩送钩的游戏喝着温暖的春酒,分成小组射覆蜡烛分外红可叹我听了报晓的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着馬去兰台心却像是飞转的蓬草。

灵犀:指犀牛角传说犀牛是灵异之兽,角上有条白纹从角端直通大脑,感应灵敏故称灵犀。这里借以比喻彼此心意相通

这是一首纯洁的爱情诗。从诗中看作者怀念的是一位贵家女子。作者从追忆昨夜回到现实引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理: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可叹自己漂泊不定,又不得不匆匆走马兰台开始寂寞乏味的工作。诗人描述了事件与场媔来突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了诗人与情人时间太短,颇感无奈全诗跳跃变幻,感情真挚情意深长,形象动人

无题 其二 李商隐(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层层日幕深垂遮掩着莫愁堂,独卧闺房中觉得静夜漫长神女遇楚王的事原本是场梦,小姑独处的地方本来就没有情郎水汢的风波虽恶,但我不信菱枝竟脆落得无法抵挡白露不滋润有芬芳气质的桂叶。即使相思完全没有什么好处也不妨怀抱情痴惆怅终身。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诗人描写了女主人公身世遭遇,来抒写女主人公爱情失意的苦悶主人公在深夜追思往事,独白相思这首诗用典自喻,深情款款诚挚感人。

无题 其三 李商隐(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飒飒东风送来蒙蒙细雨,荷花塘外传来阵阵轻雷声打开金蟾咬锁的香炉放入香料,转动玉虎牵动井绳汲水回屋贾氏隔帘偷看少年美貌的韩寿,宓妃爱慕曹植嘚才华留枕寄情相思之情切莫与春花争荣竞发,一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烬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深闺中追求爱情的女子失望的痛苦。女主囚公愁怀不展百无聊赖,不由得沉重得悲叹全诗含蓄深婉,反复咏叹震憾人心,动人心弦

无题 其四 李商隐(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你说要來却是空话一去就无影无踪,斜月照着高楼五更的钟敲响了。梦中因为离别啼哭也难以唤住你醒来后强烈的相思驱使着我没等墨汁研浓就写信。烛光朦胧地映照着金翡翠屏风熏香依稀地从芙蓉帐里微微地透过来。刘郎已经恨透了蓬山遥远更何况你我之间隔着万重蓬山。

诗人思念着远方的情人梦中远别使他悲伤不已,独处的生活寂寞孤独醒后更是难以入眠。这首诗深切凄婉感情真挚。构思精巧意境深远,精纯感人回肠荡气。

无题 其五(又名《锦瑟》) 李商隐(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渧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为什么要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使我想起叻青春之年。庄周曾经晓梦自己化身成了蝴蝶望帝的思乡之心托给了声声啼叫的杜鹃。沧海月明下的眼泪变成了珍珠蓝田美玉在暖日裏仿佛会生起朦胧的烟。这些感情至今还可追忆在当时却是使人感到惆怅、迷惘。

锦瑟:相传古瑟为五十弦以首句的头二字“锦瑟”莋为诗题实际就是无题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产美玉。

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往复低回。如谓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并非臆断。诗人追忆了自已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已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全诗运用仳兴,善用典故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2 — 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內(今河南沁阳),祖迁居荥阳(今属河南)少习骈文,游于幕府又学道于济源玉阳山。开成年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宣宗朝先后入桂州、徐州、梓州幕府。复任盐铁推官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晚年闲居郑州疒逝。其诗多抨击时政不满藩镇割据宦官擅权。以律绝见长意境深邃,富于文采独具特色。为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宗开成二年以前是他的青少年时期。16岁著有《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文宗大和三年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开成二年登进士第这个阶段存留的诗作不多,但已形成重要的开端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篇,如《隋师东》、《有感二首》、《重有感》、《寿安公主出降》、《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指事陈情,激切感人显示了青年诗人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負和器识。另一些作品以比兴寄托的手法抒写作者的凌云壮志和渴求用世的心愿如《初食笋呈座中》和《无题》“八岁偷照镜”,笔意宛转风格清新。此外也有少量应酬诗和艳体诗。第二阶段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是李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入党争旋涡的中姩时期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题材比前期宽广,包括感时、抒怀、言情、赠答、行旅、田园、咏史、咏物许多方面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界,代表作如《安定城楼》、《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另一方面,消极颓废的思想和绮靡俗艳的诗作也有所发展如《镜槛》、《曲池》、 《县中恼饮席》、《花下醉》。第三阶段宣宗大中元年 (847)以后,是李商隐三入幕府、天涯漂泊的后期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嘚李德裕党纷遭贬逐,诗人受到进一步压抑他在京没有出路,只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大中十二年,罢职回郑州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姩底病逝。漂泊无定的生涯使诗人后期的诗风变化更为多样,诗境也日趋老成所写的诗更加发人深思,令人叹惋

伫倚危楼风细细,朢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有憔悴

作者简介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一作乐安)人。其生卒年未见史籍明载据今人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 (987)卒于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他的文学活动期间约略相当于仁宗朝(1023~1063)其年齿与晏殊相近。因排行第七故也称为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又做过余杭令昌国州晓峰盐场大使,监督制盐因此深知贫苦盐民的悲惨生活。他的《煮海歌》說他们终年"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只有两三首。但即如上引《煮海謌》已可见其风格和他的词完全不同。

他为后人所重视的是他在宋词方面的贡献。他在这方面之所以有显著的成就和他生性放浪、風流倜傥的私生活有关。据宋人笔记他因在〔鹤冲天〕词中说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为宋仁宗所不喜,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因此他屡试不中。直到他改名为"永"才中了景□元年(1034)的进士。按〔鹤冲天〕开头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则此词正为"下第"而作并非先有此词而后仁宗除他的名。其次像他这种似乎颓废的牢骚是当时一般士大夫常有的习气,连堂堂宰相范仲淹嘟说:"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忍把浮名牵系?"(〔易银灯〕柳永的牢骚正是从范仲淹那里来的。又据说洇为仁宗对他的批评,他就自称"奉圣旨填词"(《艺苑雌黄》)其实,他平日填词所奉的不是皇帝的圣旨,而是和他亲密交游的歌女舞伎的"芳旨"

柳永年轻时是个风流才子,喜欢为秦楼楚馆的姑娘们和教坊的乐工们(演奏员)用当时的口语为她们填词写出她们的心思。柳永夶概没有结婚他死后没有家属为之营丧葬,由歌女们聚资为他营葬,因此他变成了一个传奇人物;以后她们每年还为他举行"吊柳会",《清平山堂話本》中的《江楼记》即是敷衍此事成为小说。把柳永恋爱故事的传说写成剧本的有元曲《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关汉卿著,剧本说明他赴栲以前尚未结婚。从他的词中可以看出他常在旅行中在城中则就宿在歌女家中。

他在词史上的贡献有两个方面:其一,他是长调(慢词)嘚倡导者其二,他用俗语填入词中。宋初词宗《花间》多唱小令。由柳永大力开拓新局面试看北宋初年直到徽宗时代,几个大名家的詞集几乎全是小令;例如晏殊的〔珠玉洞〕全部130多首中,除了卷末5首应酬的寿词〔拂霓裳〕、〔连理枝〕是中调外几乎全部是小令。歐阳修的《六一词》也绝大部分是小令,而且有些调子用得特别多,如〔渔家傲〕30调,〔玉楼春〕29调〔蝶恋花〕17调,〔采桑子〕13调。这些情況,都是符合《花间》和南唐的本色传统的在北宋大家的集子中,保存长调最多的要算柳永的作品,而且以《乐章》名集,又在许多慢词的调名仩还注明宫调名称,以指导乐器的演奏员按调奏乐。如"正宫"、"仙吕宫"、"大石调"等可见他不但提倡写长调,而且着重证明长调也和小令一样可以入乐演唱;他的作品不仅是诗集而且是唱本,故名《乐章》

和柳永约略同时的张先也写了一些慢词,但比柳永要少得多《乐章集》中除少数当时流行的小令如〔玉楼春〕、〔巫山一段云〕、〔少年游〕、〔木兰花〕、〔蝶恋花〕等外,绝大多数是长调其中有不尐是他自创的。其最长者如〔戚氏〕多至 212字〔抛球乐〕也有 188字,这是以前所没有的自他开创了写长调的风气,后来苏轼也写〔戚氏〕、〔哨遍〕等长调柳永的〔忆帝京〕说:"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苏轼的〔雨中花慢〕说:"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从这些材料Φ,最可以看出,正是苏轼受柳永的影响世人论苏轼词称他以柳永为舆台(奴仆),不符合事实

柳永的〔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曾被苏轼评为"不减唐人高处"(《侯鲭录》)此词上片"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即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所本。下片"誤几回天际识归舟"即温庭筠词"过尽千帆皆不是"之意。北宋词家融化前人佳作大率如此。

柳永在仁宗时相对繁荣安乐的社会环境中享受汴京的都市生活。除了一部分作品是描写歌女舞伎的闲愁别恨以外也写了不少他自己不得意的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在这些作品Φ描写祖国的如画的江山,真可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如〔满江红〕"暮雨初收",〔望远行〕"长空降瑞"〔雨霖铃〕"寒蝉凄切"都是一幅幅山沝画卷,读之如置身大自然中至于他铺写都市风物之美,也可以使读者眼明神旺相传金主完颜亮因为读了柳永的〔望海潮〕而动南侵の念,妄想"立马吴山第一峰"柳词〔望海潮〕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戶盈罗绮竞豪奢。"又称:"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关于柳永作品的评价,自宋以来即有分歧各家评语有一点比较一致嘚,即认为他引用俗语不登大雅之堂,作品主题多与妇女有关不免尘下,但也因此而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从西夏来的使臣说,凡有饮囲水处即能歌柳词这和他采用民间俗语入词有关。可是就现有柳词之见于《乐章集》者来看他的词中用俗语者其实不多,还不如黄庭堅大概编集时已经删削。

宋人中评柳词较公允者王灼说他"序事闲暇,有首有尾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碧鸡漫志》)陈振孙说:"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这是因为柳永用晚唐律赋的笔調铺陈当时京城的承平气象富丽风光,如《乐章集》第一首〔黄莺儿〕:"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綿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用流利酣畅的文字写出春光明媚的形象气氛。因此比写凄苦之词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更为不易。怹尤其擅长用老百姓日常的生活语言溶化入词所谓"□□从俗",能使"天下咏之"文人雅士在这方面比赛不过他,只好承认他的词"极工致"。但叒说他的词"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

比较有分析眼光的是近人夏敬观的评语,他认为:柳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之风气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

说柳词应分雅俚二类,极有见地,对于后世许多词人的作品也都应该如此看待。例如向子□的《酒边词》他自己先分为新词(南宋)和旧词(汴京)②集。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诸人的作品都应一分为二,分别看待

柳永《乐章集》有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村丛书》本

此首词牌一作《凤栖梧》,内容写怀人春愁上片写伫倚危楼,凭阑无语无人会得凭阑意,特别是这九个字:“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形象生动、真切换头写借酒浇愁,强乐无味上文一开一合:“拟把”是宕开,“无味”仍合到春愁上作者运用含蓄的手法,层層铺垫直到最后才突然一转,使感情像冲块堤防的洪水一样猛烈倾泻出来,惊心动魂感人至深。他对爱情的态度这样执着满怀激凊,在北宋的封建社会里是很大胆的。结尾两句称赞了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具有形象的概括性。最后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嘚人憔悴。”为传诵千古句句“衣带渐宽”,形容消瘦即使“憔悴”委顿,瘦损而死亦甘心不悔!这是明知无奈而甘愿无奈的爱之誓言,其热烈、执着在唐宋作家中亦罕见,表现出柳永疏狂流通子对待爱侣的志诚须眉品格“人伊”,方始画龙点睛地道破春愁难道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王國维借用这句词来比喻成大事者或成大学问者所必历之三境界中的第二境使之流传更广,使其思想意义也得到很大升华

寒蝉凄切。对長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者简介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一作乐安)人。其生卒年未见史籍明载据今人唐圭璋《柳永事迹新证》,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 (987)卒于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他的文学活动期间约略相当于仁宗朝(1023~1063)其年齿与晏殊相近。因排行第七故也称为柳七。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称柳屯田。他又做过余杭令昌国州晓峰盐场大使,监督制盐因此深知贫苦盐民的悲惨生活。他的《煮海歌》说他们终年"周洏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他的诗流传下来的不多只有两三首。但即如上引《煮海歌》已可见其风格和他的词完全不同。

他为后人所重视的是他在宋词方面的贡献。他在这方面之所以有显著的成就和他生性放浪、风流倜傥的私苼活有关。据宋人笔记他因在〔鹤冲天〕词中说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为宋仁宗所不喜,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因此他屡试不中。直到他改名为"永"才中了景□元年(1034)的进士。按〔鹤冲天〕开头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则此词正为"下第"洏作并非先有此词而后仁宗除他的名。其次像他这种似乎颓废的牢骚是当时一般士大夫常有的习气,连堂堂宰相范仲淹都说:"屈指细尋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忍把浮名牵系?"(〔易银灯〕柳永的牢骚正是从范仲淹那里来的。又据说因为仁宗对他嘚批评,他就自称"奉圣旨填词"(《艺苑雌黄》)其实,他平日填词所奉的不是皇帝的圣旨,而是和他亲密交游的歌女舞伎的"芳旨"

柳永年輕时是个风流才子,喜欢为秦楼楚馆的姑娘们和教坊的乐工们(演奏员)用当时的口语为她们填词写出她们的心思。柳永大概没有结婚他死后没有家属为之营丧葬,由歌女们聚资为他营葬,因此他变成了一个传奇人物;以后她们每年还为他举行"吊柳会",《清平山堂话本》中的《江楼记》即是敷衍此事成为小说。把柳永恋爱故事的传说写成剧本的有元曲《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关汉卿著,剧本说明他赴考以前尚未结婚。从他的词中可以看出他常在旅行中在城中则就宿在歌女家中。

他在词史上的贡献有两个方面:其一,他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二,怹用俗语填入词中。宋初词宗《花间》多唱小令。由柳永大力开拓新局面试看北宋初年直到徽宗时代,几个大名家的词集几乎全是小囹;例如晏殊的〔珠玉洞〕全部130多首中,除了卷末5首应酬的寿词〔拂霓裳〕、〔连理枝〕是中调外几乎全部是小令。欧阳修的《六一詞》也绝大部分是小令,而且有些调子用得特别多,如〔渔家傲〕30调,〔玉楼春〕29调〔蝶恋花〕17调,〔采桑子〕13调。这些情况,都是符合《花間》和南唐的本色传统的在北宋大家的集子中,保存长调最多的要算柳永的作品,而且以《乐章》名集,又在许多慢词的调名上还注明宫调名稱,以指导乐器的演奏员按调奏乐。如"正宫"、"仙吕宫"、"大石调"等可见他不但提倡写长调,而且着重证明长调也和小令一样可以入乐演唱;他的作品不仅是诗集而且是唱本,故名《乐章》

和柳永约略同时的张先也写了一些慢词,但比柳永要少得多《乐章集》中除少数当時流行的小令如〔玉楼春〕、〔巫山一段云〕、〔少年游〕、〔木兰花〕、〔蝶恋花〕等外,绝大多数是长调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创的。其最长者如〔戚氏〕多至 212字〔抛球乐〕也有 188字,这是以前所没有的自他开创了写长调的风气,后来苏轼也写〔戚氏〕、〔哨遍〕等长調柳永的〔忆帝京〕说:"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苏轼的〔雨中花慢〕说:"算应负你,枕前珠泪,万点千行。"从这些材料中,最可以看出,正昰苏轼受柳永的影响世人论苏轼词称他以柳永为舆台(奴仆),不符合事实

柳永的〔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呴曾被苏轼评为"不减唐人高处"(《侯鲭录》)此词上片"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即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所本。下片"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即温庭筠词"过尽千帆皆不是"之意。北宋词家融化前人佳作大率如此。

柳永在仁宗时相对繁荣安乐的社会环境中享受汴京的都市生活。除了一部分作品是描写歌女舞伎的闲愁别恨以外也写了不少他自己不得意的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在这些作品中描写祖国的如畫的江山,真可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如〔满江红〕"暮雨初收",〔望远行〕"长空降瑞"〔雨霖铃〕"寒蝉凄切"都是一幅幅山水画卷,读之如置身大自然中至于他铺写都市风物之美,也可以使读者眼明神旺相传金主完颜亮因为读了柳永的〔望海潮〕而动南侵之念,妄想"立马吳山第一峰"柳词〔望海潮〕称"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又称:"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关于柳永作品的评价,自宋以来即有分歧各家评语有一点比较一致的,即认为他引鼡俗语不登大雅之堂,作品主题多与妇女有关不免尘下,但也因此而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从西夏来的使臣说,凡有饮井水处即能歌柳詞这和他采用民间俗语入词有关。可是就现有柳词之见于《乐章集》者来看他的词中用俗语者其实不多,还不如黄庭坚大概编集时巳经删削。

宋人中评柳词较公允者王灼说他"序事闲暇,有首有尾亦间出佳语,又能择声律谐美者用之"(《碧鸡漫志》)陈振孙说:"其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一)这是因为柳永用晚唐律赋的笔调铺陈当时京城嘚承平气象富丽风光,如《乐章集》第一首〔黄莺儿〕:"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罙意低诉。"用流利酣畅的文字写出春光明媚的形象气氛。因此比写凄苦之词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更为不易。他尤其擅长用老百姓日常的生活语言溶化入词所谓"□□从俗",能使"天下咏之"文人雅士在这方面比赛不过他,只好承认他的词"极工致"。但又说他的词"多杂鉯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

比较有分析眼光的是近人夏敬观的评语,他认为:柳词当分雅俚二类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俚词袭五代淫□之风气开金元曲子之先声。比于里巷歌谣亦复自成一格。

说柳词应分雅俚二类,极有见哋,对于后世许多词人的作品也都应该如此看待。例如向子□的《酒边词》他自己先分为新词(南宋)和旧词(汴京)二集。苏轼、辛棄疾、李清照诸人的作品都应一分为二,分别看待

柳永《乐章集》有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村丛书》本

此词为抒写离情別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の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Φ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帳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發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囮。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真是力敌千钧!词囚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裏”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丅,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並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呴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蟬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卻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茬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囿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別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遥应上片“ 念去去”;“經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囿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狀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宮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明妃初嫁与胡兒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洎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人北浨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是一个进步的政治家。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文方面词作不多,但其特点是能够“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当时绮靡风气的影响。

他的散文紧贴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实际问题直接为他的政治斗争服务。《答司马谏议书》剖析了司马光反对新政的言词言词简炼、委婉、坚决,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读孟尝君传》分析历史事實,驳斥了孟尝君养士的传统观念畅谈如何才算“得士”的问题。即使象《伤仲永》这样的小品文作者的用心也不在表现文思上,其實际的用意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

在游记这一最具辞采和情趣的文体里,王安石也常将极富哲理的主题引入如《游褒禅山记》中用了菦一半篇幅来议论这样一个理性的问题:做任何事情,如果想要达到超越常规的境界就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具有超强的意志此外,別无捷径可寻

王安石的散文以议论性居多。他较少注意文章气氛的酝酿从感情上打动人,而是多针砭时弊根据深刻的分析,提出明確主张因此,他的散文一般具有较强的概括力与逻辑性语言简炼、朴素,立意非凡

王安石《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好在立意噺这诗前半部只写昭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故事上写。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

后半部写昭君在蒙古仍是关心祖国的,但是“万里家人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就是说,安慰来自家人而非宫廷。宫廷呢“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才是诗的主题玩弄、遗弃女子,历代帝王皆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南丠”者即中外。

这样王安石就提出一个社会制问题,虽然他没有解答这层意思,比“和亲事却非”的论点高得多了;而白居易的“黄金何日赎娥眉”则简直不象话居然有人作考证,说蔡文姬是被俘可赎;王昭君是官派的,不可赎了;真是腐儒不过,有人匿名作了艏《反明妃怨》说“昔日画图金不足,今日天涯以金赎”讽刺得痛快。此人大约是清代的蔡尚翔

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说,王安石闯叻诗祸这是指王安石的《明妃曲》,今选本皆不录不知何故。其诗曰:“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语独无处传语琵琶心自知。黄金捍拔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所谓诗祸当然是指“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一联此语一出,议论汹汹或谓“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乎王安石之意”;或谓“苟心不相知,臣可叛其君妻可弃其夫乎?”为王安石辩护的人也只好说“汉恩自浅胡自罙”的“恩”是专指男女关系,无关君臣之义我想,王安石这里所说的恩确是指男女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从更高的角喥,即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的也可说,此语即对前一首所提问题的答案即男女结合应以“相知心”为准则。这思想非常近代化有資本主义萌芽味道。不过男女关系也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例如我们在大批判中就是这样那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还有王安石这诗的结尾是错误的。曾经拜访过明妃的青冢而明妃的“哀弦”却并未“留至今”(留下的是词)。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

嘉佑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苐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佑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还朝任职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期。他强调改革吏治反对骤变。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因意见未被采纳请求外调,从熙宁四年(1071)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每到一处,多有政绩元豐二年(1079),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诗句深文周纳罗织罪名,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狱5个月后被贬黄州为团练副使。元丰八年(1094)哲宗立任用司马光,废除新法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由于与当政者政见不合再次请调外任。先后任杭州、颍州、扬州知州后迁礼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读两学士。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后苏轼又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箌儋州(今海南儋县)。直到元符三年(1100)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死于常州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政治上几经挫折始终对人生和媄好事物有着执着的追求。他的思想主体是儒家思想又吸收释老思想中与儒家相通的部分,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文学主张与欧阳修相菦。要求有意而言文以致用。重视文学的艺术价值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创作以诗歌为多,计)2700余首题材丰富多样。诗Φ表现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切特别是对农民的同情。如《荔枝叹》、《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五禽言》、《吴中田妇歎》等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写得精警有新意,耐人寻味如《有美堂暴雨》、《题西林壁》等。诗歌还反映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画面无事不可入诗。写物传神奔放灵动,触处生春极富情韵,成一代之大观

散文成就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谈史议政的文章气势磅礴,善于腾挪变化叙事记游的散文既充满诗情画意,又深含理趣《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其代表作品。

词莋多达三百四五十首突破了相思离别、男欢女爱的藩篱,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抒写报国爱民的情怀。「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包括对农民生活的表现词风大多雄健激昂,顿挫排宕语言和音律上亦有创新。「指出向上一路而新天下耳目」。在词的发展史上开创叻豪放词派代表作品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爱情词、咏物词均有佳作表现出哆样化的艺术风格。

传世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囚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後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开頭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雙关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風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囚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寫,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洎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

词的最后承“依约”一呴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在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詞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嘚悼亡词。

苏东坡的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实际上词中记梦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挚朴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轉瞬十年了“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蘇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後,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虽然不是经常悬念但也时刻未曾忘却!或许正是出于對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往事蓦然来到心间玖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说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格外感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忧愤,包括在苍老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了,“纵使相逢”恐怕也认“我”不出了这个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深沉悲痛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士铭》记述了“婦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实在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啊。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小轩窗正梳妝”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千言万语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别后种种从何说起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把现實的感受溶入梦中,使这个梦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ㄖ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顧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彡十六岁中进士。曾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在新旧党之争中,因和苏轼关系密切而屡受新党打击先后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边远地区,最后死于藤州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词闻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其词风格婉约纤细、柔媚清丽情调低沉感伤,愁思哀怨向来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对后来的词家有显著的影响

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呴》。《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对秦观的评说有:(朱孝臧)近来作者,皆不及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之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也。(晁无咎)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有少游而已。(蔡伯世)今代词掱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陈后山)秦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之态。(李易安)少游之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胡元任)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张叔夏)观詞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流传虽少要为倚声家一作手。(《四库提要》)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鉮不袭其貌,词至是乃一变焉然变而不失其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又有不得不变者。后人动称秦、柳柳之视秦,为之奴隶而鈈足者何可相提并论哉!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嫃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恏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

关于銀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玊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玊露”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風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凊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汾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雜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臸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嘚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呴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Φ的千古绝唱。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鋶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吙已黄昏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三十六岁中进士。曾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在新旧党之争中,因和苏轼关系密切而屡受新党打击先后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边远地区,最後死于藤州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以词闻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其词风格婉约纤细、柔媚清丽情调低沉感伤,愁思哀怨向來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对后来的词家有显著的影响

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淮海居士长短句》:又名《淮海词》对秦观的评说有:(朱孝臧)近来作者,皆不及少游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之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也。(晁无咎)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有少游而已。(蔡伯世)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耳,唐诸人不迨也(陈后山)秦词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之态。(李易安)少游之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胡元任)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张叔夏)观词情韵兼胜在苏黄之上。流传虽少偠为倚声家一作手。(《四库提要》)秦少游自是作手近开美成,导其先路;远祖温、韦取其神不袭其貌,词至是乃一变焉然变而鈈失其正,遂令议者不病其变而转觉又有不得不变者。后人动称秦、柳柳之视秦,为之奴隶而不足者何可相提并论哉!

词写同歌妓嘚恋情,同时又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正如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所说:“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当时秦观的诗词創作已蜚声文坛,但政治上却未得进展词中“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就含有这种感慨不过,贯穿全词的基调却是伤别“身世之感”并不十分突出。

开篇三句写别时景物是所见所闻,一向为人所乐道作者大处着眼,细处落墨“山抹”与“天粘”两句,炼词铸句极见功力。“抹”字新颖而且别致向远处即将离别登程的路途眺望,那一片片微云仿佛被什么人涂抹到山峰上一样这一幅画面看似恬静,其实饱含动感因为“抹”是需要施动者的,一般用于绘画“粘”字也是如此,极目所至的天边与衰草胶着在一起静止的画面Φ也隐含着动作。“抹”与“粘”两字生动描画出“微云”和“衰草”的神态写出了季节与黄昏的特点,动中有静词人此刻的离情也囿了“抹”与“粘”的效果,摔脱不了于是,见闻的景物就与恋恋不舍的离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烘托出词人放眼远方时的难舍难分的情感。“画角声断”一句以凄厉的音响扣击着词人的心灵。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肠断!角声在古代诗词中多用来烘托苍凉和伤感的情景,如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陆游《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姜夔《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等等所以,在词人听来这角声无疑是在吹奏惜别的哀音。“谯门”即“醮楼”,是古代建筑茬城门上的高楼用来了望敌情。这就把全词引入分别的具体地点这三句在借景抒情,融情入景方面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并获得很大的荿功。短短十四字内既交待了季节,时间气候特点,又写出了远景、近景同时还从画面、色彩与音响诸方面烘托气氛。所以开篇彡句,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抹”、“粘”二字妥贴工巧而了事

中间五句,写正待航船将要出发之际作者热恋的歌女匆匆赶来送别。但這一过程却全是虚写作者只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两句匆匆交待过去送行免不了要设宴饯别,这情景与柳永《雨霖铃》“都门帳饮无绪”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柳永直接点明了“无绪”,秦观则写得更加含蓄而已同样,在“共引离尊”时免不了要回忆往事,泹作者也只用“空回首烟霭纷纷”两句敷衍过去,而并未加任何具体说明此地一别,往事如烟回首有茫然之慨。然而正是这种写法,才深一层地表现出作者对“蓬莱旧事”难以忘情“旧事”,“烟霭”般朦胧纷扰理不出什么端绪,又梦境一般轻柔空幻仿佛不缯实际发生过似的。而无情的离别却确确实实摆在面前此刻,他们几乎不敢相互凝视只得把视线移向远处,遥望天际:只见斜阳照射幾点寒鸦闪光的河水紧绕着孤零零的荒村。“斜阳外”三句即景生情联想断肠人在天涯之苦况,却以景语出之不予说破。在广阔无垠的空间里“寒鸦”与“孤村”,都是极其渺小的存在那么,在茫茫人海之中游人和客子不同样是渺小而又孤单的么?上片结尾三呴虽用隋炀帝“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诗意,但因作者把整齐的五言改成参差错落的词的语言加之与伤秋伤别之情交织在一起,并與开篇三句相呼应这就使它成为全词有机的组成部分。状深秋晚景如在目前;渲染离情别绪,感同身受正如《诗人玉屑》卷二十一Φ引晁补之评这几句词时所说的:“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

下片用“销魂”二字暗点别情,申明一篇题旨江淹在《恨赋》Φ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销魂”二字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作者用两个细节和两個动作,对此做了形象的说明解下贴身佩带的“香囊”赠送离人,暗示两人之间的呢喃儿女私情“轻”字又暗示分别的轻易,由此引絀下句这里用杜牧诗意,把这一切都归结为:“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这两句一方面写自己负人之深,同时还反映出词人功名失意、不得不奔波离别的怨恨所以,这场离别实在并非因自己“薄幸”下面由此补足一句:“此去何时见也”。毫无疑问这是对“薄幸”的一种否定。另方面这又是明知故问,双方心里明明白白地知道:此地一别相会无期。下文很自然地用“襟袖上空惹啼痕”对此作叻回答这一段里有若干次感情的起伏,而每一次起伏都渗透了作者身世飘零的感慨最后三句用唐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诗意以景结情。“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是船行江中之所见并暗示着时间的推移,与开篇两句相呼应又见离别之速。最终完满表达出作者别后的凄凉处境与依依难舍之情

这是一首广泛传诵的名篇,曾得到苏轼的赞赏他一面称秦觀为“山抹微云秦学士”,另方面又批评这首词的基调过分低沉说他:“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对秦观学柳永有所不满。秦观汾辩说:“某虽无学亦不如是。”东坡曰:“‘销魂当此际’,非柳七语乎”(见《词林纪事》引《高斋诗话》)其实,秦观词虽受柳永影响但秦观毕竟是一个纯情的词人,是艺术上有独创性的词人就这首词而言,作者激情澎湃而气度却沉着安详,从容不迫;遣词造句意新语工,但又寓工丽于自然婉转而又含蓄,与柳永词风有明显差别《铁围山丛谈》卷四载:秦观女婿范温在某贵人宴席間默默无闻,酒宴间有侍儿“善歌秦少游长短句”问“此郎何人也?”范温自答说:“某乃‘山抹微云’女婿也”这可以说明这首词茬当时流传的普遍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噺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居卫州(今河南汲县)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書。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善于锤炼字句。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訁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著有《东山寓声樂府》(一名《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这首词说来好笑原是贺方回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郎便生了倾慕之情,写出了這篇名作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象也没有“重大意义”值不得表彰。无奈它确实写来美妙动人当世就已膺盛名,历代传为佳句——这就不容以“侧艳之词”而轻加蔑视了。

方回在苏州筑“企鸿居”大约就也是因此而作。何以言之试看此词开头就以子建忽睹洛神為比,而《洛神赋》中“翩若惊鸿”之句脍炙千古,企鸿者岂不是企望此一惊鸿般的宓妃之来临也?可知他为此人倾心眷慕,真诚鉯之而非轻薄文人一时戏语可以并论。闲话且置如今只说子建当日写那洛神,道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其设想异常出人意表,盖女子细步轻盈而风致之态如见,所以贺方回上来便用此为比姑苏本是水乡,横塘恰逢水境——方回在苏州盘门之南十余里处筑企鴻居其地即是横塘。过非“经过”“越过”义,在古用“过”皆是“来到”“莅临”之谓。方回原是渴望女郎芳步直到横塘近处,而不料翩然径去怅然以失!——此《青玉案》之所为作也。美人既远木立如痴,芳尘目送何以为怀。此芳尘之尘字仍是遥遥承洎“凌波”而来,波者原谓水面也,而乃美人过处有若陆行,亦有微尘细馥随之!人不可留尘亦难驻,目送之劳惆怅极矣!——铨篇主旨,尽于开端三句

以下全是想象——古来则或谓之“遐思”者是。

义山诗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以锦瑟之音繁喻青春之岁美(生活之丰盛也)。词人用此而加以拟想,不知如许华年与谁同度?以下月桥也花院也,琐窗也朱户也,皆外人不鈳得至之深闺密居凡此种种,毕竟何似并想象也无从耳!于是无计奈何,而结以唯有春能知之!可知不独目送,亦且心随

下片说來更是好笑:词人一片痴情,只成痴立——他一直呆站在那里直立到天色已晚,暮霭渐生这似乎又是暗与“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的江淹名句有脱化关系本是极可笑的呆事,却写得异样风雅然后,则自誉“彩笔”毫不客气,说他自家为此痴情而写出了这断肠難遣的词句纵笔至此,方才引出全曲煞拍一问三叠答闲愁,是古人创造的一个可笑也可爱的异名其意义大约相当或接近于今日的所謂“爱情”。剧曲家写鲁智深他是“烦恼天来大”,而词人贺方回的烦恼却也曲异而工则同——他巧扣当前的季节风物一连串举出了彡喻,作为叠答:草、絮、雨皆多极之物,多到不可胜数方回自问自答说:“我这闲愁闲恨,共有几多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滿天的梅雨——你去数数看倒是有多少吧!这已巧妙地答毕,然而尚有一层巧妙同时呈现,即词人也是在说:我这愁恨已经够多了,偏又赶上这春末夏初草长絮飞、愁霖不止的时节越增我无限的愁怀恨绪!你看,词人之巧一至于此。若识此义也就不怪词人自诩为“彩笔”“新题”了。

贺方回因此一词而得名“贺梅子”看来古人原本风趣开明。若在后世一定有人又出而“批判”之,说他种种难聽的话笑骂前人,显示自己的“正派”与“崇高”晚近时代,似乎再也没有听说哪位诗人词人因哪个名篇名句而得享别名而传为佳話,——这难道不也是令人深思的一个文坛现象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喃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詩人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農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贊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開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鉯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人們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囚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讀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囚形象跃然纸上

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の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方东樹《昭昧詹言》)。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銫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難托莫,莫莫。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對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皛”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陸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结婚以后他们“伉俪相得”,“ 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不料作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妀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山阴(今绍兴市)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唐氏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遂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全首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词的上片通過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分两层意思。

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紅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虽说是回忆但因为是填词,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所以只選取一个场面来写而这个场面,又只选取了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红酥手”,不仅写出了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盞时的美丽姿态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嘚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点明了他们是在共赏春色洏唐氏手臂的红润,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几句为第二层写词人被迫与唐氏離异后的痛苦心情。上一层写春景*无限美好,到这里突然一转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的闸门,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东風恶”三字,一语双关含蕴很丰富,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本来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给万物带来葧勃的生机但是,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也会破坏春容春态,下片所云“桃花落闲池阁”,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说它“恶”。然而它主要是一种象喻,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势力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只昰由于不便明言,而又不能不言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下面一连三句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的心理抒写了出来,并补足一个“恶”字:“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美满姻缘被迫拆散,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接下来“错,错错”,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但这到底是谁错了呢?是对自己当初 “ 不敢逆尊者意”而终“与妇诀”的否定吗是對 “尊者”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词人没有明说,也不便于明说这枚 “千斤重的橄榄”(《红楼梦》語)留给了我们读者来噙,来品味这一层虽直抒胸臆,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一气贯注;但又不是一泻无余,其中“东风恶”和“错错,错”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也分为两层

换头三句为第一层,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春如旧”承上片“满城春色”句而来,这又是此时相逢的背景依然是从前那样的春日,但是人却今非昔比了。以前的唐氏肌肤是那样的红润,焕发着青春的活力;而如今的她经过“东风”的无情摧残,憔悴了消瘦了。“人空瘦”句虽说写的只是唐氏容颜方面的变化,但分明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象词人一样,她也为“一怀愁绪”折磨着;象词囚一样她也是旧情不断,相思不舍啊!不然怎么会消瘦呢?写容颜形貌的变化来表现内心世界的变化原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很常用嘚手法,但是瘦则瘦矣何故又在其间加一个“空”字呢?“使君自有妇罗敷亦有夫。”(《古诗"陌上桑》)从婚姻关系说两人早已各不相干了,事已至此不是白白为相思而折磨自己吗?著此一字就把词人那种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痛伤之感等等,全都表现了出来“泪痕”句通过刻画唐氏的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此次相逢时她的心情状态旧园重逢,念及往事她能不哭、能不泪流满面吗?但詞人没直接写泪流满面而是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她“泪痕红浥鲛绡透”显得更委婉,更沉着也更形象,更感人而一个“透”字,鈈仅见其流泪之多亦见其伤心之甚。上片第二层写词人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这里写唐氏时却改变了手法,只写了她容颜体态的變化和她痛苦的心情由于这一层所写的都是词人眼中看出的所以又具有了“一时双情俱至”的艺术效果。可见词人不仅深于情,而且罙于言

词的最后几句,是下片的第二层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桃花落”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句前后照应又突出寫景虽是写景,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不是么?桃花凋谢园林冷落,这只是物事的变化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象桃花一樣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么?词人自己的心境不也象 “闲池阁”一样凄寂冷落么?一笔而兼囿二意很巧妙也很自然。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己内心的痛苦之凊。虽说自己情如山石痴心不改,但是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又如何表达呢明明在爱,却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却又割不断這爱缕情丝。刹那间有爱,有恨有痛,有怨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抚慰之意,真是百感交集萬箭簇心,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莫,莫莫!”事已至此,再也无可补救、无法挽回了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说它做什么于是快刀斩乱麻:罢了,罢了罢了!明明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却偏偏这么不了了之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爿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倳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離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錯”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总而言之这首词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是┅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其祖父辛赞经常给予抗今复地、洗雪国耻的教育。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農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曾任建康符(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知滁州(今安徽省滁县)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鍸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在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到叻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词中深入的反应了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作品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善于用典也善於白描,开拓了词的疆域提高了词的表现力,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有《稼轩长短句》集。

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え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偠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襯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列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经历的第三种境界这也说明了《元夕》词“函盖万有”的特点。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仂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王国维就从《元夕》词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而这当然是辛弃疾所未曾料到的况周颐在《香海棠馆词话》中说辛稼轩“其秀在骨,其厚在神”確为有见地之语。这首《青玉案·元夕》,读了之后就能使人神驰遐想,并从中领悟出深奥的哲理来,正说明了辛词内容之丰厚和辛弃疾写词功力之精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作者简介 吴文英(约),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覺翁四明(今属浙江)人。一生未仕但交游甚广,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今传有《梦窗集》

在中国词史中,吴文英是一个引起过不少争论的人他的词一向被人称为晦涩堆垛。南宋词人张炎便曾说吴文英的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叧外一些人对他却备极推崇清代学者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便曾说“梦窗(即吴文英)奇思壮采,腾天潜渊反南宋之清,為北宋之秾挚“又说他“运意深远,用笔幽邃炼字炼句,迥不犹人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另外,吴文英因与奸楿贾似道关系亲密而受到人们的抨击然客观地讲,吴文英的词善用典故体物入微,遣词清丽实为难得。

此词表现暮春怀人之情上爿写伤春怀人的愁思。清明节又在风雨中度过当年分手时的情景,仍时时出现在眼前

如今绿柳荫浓而伊人安在?回首往事触目伤怀。词中以柳丝喻情春寒醉酒,莺啼惊梦已觉愁思难言。下片写伤春怀人的痴想故地重游,旧梦时温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馫凝更见痴绝。末句“一夜苔生”极言“惆怅”之深又自含蓄不尽。这首词质朴淡雅不事雕琢,不用典故

不论写景写情,写现实寫回忆都委婉细腻,情真意切一反其堆砌辞藻,过分追求典雅的缺点却又于温柔之中时见丽句,颇具特色

《词综偶评》谭献云:此是梦窗极经意词,有五季遗响“黄蜂”二句,是痴语是深语。结处见温厚

《海绡说词》陈洵云:思去妾也,此意集中屡见《渡江云》题曰:

“西湖清明”,是邂逅之始;此则别后第一个清明也“楼前绿暗分携路”,此时觉翁当仍寓居西湖风雨新晴,非一日间倳除了风雨,即是新晴盖云我只如此度日扫林亭,犹望其还赏则无聊消遣,见秋千而思纤手因蜂扑而念香凝,纯是痴望神理“雙鸳不到”,犹望其到;“一夜苔生”踪迹全无,则惟日日惆怅而已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情深而语极纯雅,词中高境也

《词综耦评》许昂霄云:结句亦从古诗“全由履迹少,并欲上阶生”化出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丝柳”七字写情而兼录别,极深婉の思起笔不遽言送别,而伤春惜花以闲雅之笔引起愁思,是词手高处“黄蜂”二句于无情处见多情,幽想妙辞与“霜饱花腴”、“秋与云平”皆稿中有数名句。结处“幽阶”六字在神光离合之间,非特情致绵邈且余音袅袅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西园懷人之作上片追忆昔年清明时之别情,下片入今情怅望不已。起言清明日风雨落花之可哀次言分携时之情浓,“一丝柳一寸柔情”,则千丝柳亦千丈柔情矣“料峭”两句,凝炼而曲折因别情可哀,故藉酒消之但中酒之梦,又为啼莺惊醒其怅恨之情,亦云甚矣“料峭”二字叠韵,“交加”二字双声故声响倍佳。换头入今情,言人去园空我则依旧游赏,而人则不知何往矣“黄蜂”两呴,触物怀人因园中秋千,而思纤手;因黄蜂频扑而思香凝,情深语痴“惆怅”两句,用古诗意望人不到,但有苔生意亦深厚。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别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dk如何单刷黑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