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需要父母爱情来掌控吗?

爱你宝贝ll分享·父母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的心;
父母总是用各种方式,
控制自己的孩子。
但其实父母们最需要控制的,
不是孩子,
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来的心。
被控制下的孩子怎么做都是错:
"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
"不要碰那个,小心伤到!"
"这不需要你操心,你管好学习就行了!"
"听我的,别自己瞎弄!"
"我跟你说了你为什么不听?"
"都说了不让你这样干!"
发号施令的话也许父母经常脱口而出,
但你可能不知道,
这些话正悄悄地
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控制会影响孩子一生
如果你认为小时候习惯性被父母控制的孩子,长大后会自己改变,那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这非常非常难!
比如,即便现在的我已经结婚生子,每次我从超市回来,我妈也必定会问:"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如果我不回答,母亲大人便会翻购物袋查小票价格。
查完之后,她会说:"这个那么贵,为什么要买啊?那个没什么用,真是浪费钱!"
然后我也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和审美,重新评估我的人生。并最终得出:"嗯,我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这样的想法。
在我妈控制与洗脑之下,她让我相信:"我这么懒,这么蠢,婆婆又这么不待见我,我一无是处,我照顾不好我自己的孩子!"
在父母控制之下长大的孩子,即便是有了自己的小孩,也是软弱无力的,就像从未长大,没有自信能够养育好他。照顾孩子的任务自然而然地又被长辈揽到身上。
我的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我想带他离开我的父母,我妈便说,"你现在翅膀硬了,用不着我了,你走了再也别回来!我老了,没用啦!"可如果继续留下,我妈又会说,"自从给你带孩子,我多辛苦!这么大年纪了,还享不到一天福。"
我怎么做都是错,常常觉得很痛苦。
过度包办即是控制
如果说我是在我妈的控制之下长大,那么我弟弟就更加可怜了。
妈妈41岁生下弟弟,作为家里的唯一的男丁,弟弟从小,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种种细节不再描述,且说一下弟弟的现状。
弟弟现在已经25岁了,每天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打游戏。每天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妈,我吃什么?"
他完全不工作(也不想)、不出门(除了去网吧),不社交(除了打游戏的队友)。
他就像是一只被圈养在家的宠物,丧失了一切生存的基本技能。我甚至无法想象,等父母老了动不了甚至离去的那一天,我弟弟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
我会很客观的说一句:
弟弟这辈子已经毁得差不多了。
我曾经想,
也许只要他活着,
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
父母大概觉得:我们会一直养你,
可是他自己的人生呢?
自闭 ,源于过于被控制
我之前的公司有个叫小D的同事。我刚去公司的时候,他每天最早来开门,打扫老板办公室,接着就坐下来打游戏。开始我以为他是老板亲戚,才这么有恃无恐。
可听同事八卦才知道,小D有自闭症,跟人沟通有障碍,父母离异后一直跟着妈妈生活。
老板租的是小D妈妈管的房子,碍于情面把小D收进公司,表面上是给他一份工作,实则就是做点"扫地僧"的基础工作。
每个月小D妈妈给老板300块,再经老板的手发给小D当"工资"。我听了之后觉得好感动,感叹这世上母爱的伟大。
有次单位聚餐,我们叫了小D一起,小D一开始还很开心,有说有笑,可转身接了一个电话,回来脸色就变了。
他支支吾吾地对我们说,"我不吃了,我妈让我回去,她好像没带钥匙,我得给她送钥匙去。"小D说完转身走了,大家好像都发现了什么。
其实平常的小D除了跟人交流少一些,说话时不看别人眼睛、说话神情有些逃避游离之外,跟普通人并没有两样。特别聊到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游戏),还会眉飞色舞。
但一说起他的妈妈,他就会瞬间沉默,陷入一种自闭的状态里。也许,小D并不是真的自闭,只是他妈妈的爱让他窒息。
控制是最坏的教育
自从有了孩子,我常常会回头看自己的成长之路。
像所有的父母一样,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免不了地为他牵肠挂肚。担心他饿了、累了、病了、摔了,担心没有自己陪伴在身边,他是不是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有位心理老师说过:"过度担心自己的孩子,就等于是在咒他死"。这点并不夸张。
自闭的小D,背后是一个连跟谁吃饭都要干涉的妈妈。
我的弟弟,被娇生惯养,25岁不找工作、啃老、宅家,因为所有的衣食住行都已经被家人包办好了。
他们就像温水里煮着的青蛙,渐渐丧失了生命机能,渐渐的被这样的生活消磨尽生命,最后慢慢的死去。
控制欲的源头是缺乏安全感
控制欲强的妈妈,大多来自没有安全感的原生家庭。
她们年幼时或缺衣少食或经历骨肉分离、生活动荡。长大后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掌控,让自己的世界不再崩塌。
她们想把自己没得到的,通通都给孩子,对孩子的控制是因为她们自己强烈的没有安全感。所以宁愿孩子天天在家打游戏,荒废终生,也不愿意他们去外面的世界经历风雨。
但妈妈毕竟不能代替孩子活一生。孩子,也有自己的生命和独立的意志,他们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可高。
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
前人用生命和鲜血告诉我:
自由不仅仅是信仰,
更是人性的需要。
如果一个孩子,
连基本的自由和尊重都没有,
他的一生,也只能悲惨收场。
正确面对自己的控制欲
我对孩子也有控制欲。
他不收玩具,我会生气。他不按时睡觉,我会生气。他不听话,我也会生气。但我宁愿他跟我争辩,给出自己的看法和合理的解释,也不要他盲目顺从。
因为我知道,我不能控制他,保护他一辈子。所以一开始就不能千依百顺地宠着他。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现在将他保护的面面俱到,将来他在社会上,就会头破血流。
所有他需要自己历练和经历的,他需要自己磨练才能够收到宝贵经验的,一样都不能少。
其实,父母们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来的心。
LOVE YOU BABY KIDS PHOTO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用户等级: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15 小时
元宝:2310
金币:32746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0:37
查看: 101607
回复: 1068
今天,我们将开启2017年的福利派送啦
第一周福利派送:粉红猪小妹视频、字母、音频
10年间Peppa Pig(粉红猪小妹)风靡欧美,共播出了4季共211集,如今这个萌萌的小粉猪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孩子最喜欢的卡通形象之一。而在中国,也有很多孩子是Peppa的小粉丝了。
这次的资源包括Peppa Pig(粉红猪小妹)全四季英文动画+中文动画+配套高清绘本+音频+6张填色卡,中英文动画全带字幕!
《粉红猪小妹》全四季动画+高清绘本+音频+填色图,中英文动画均带字幕!
15:12 上传
☆2004年在英国的FIVE 和NICK JR.电视台首播后,全球超过120个国家的电视频道也相继播映,包括,台湾「迪士尼频道」,美国 CARTOON NETWORK,以及澳洲,纽西兰,挪威,瑞典,北欧其馀各国,韩国…等等。其DVD亦创下惊人的销售量。
☆并荣获 2005年法国Annecy 国际动画展Cristal奖「最佳电视制作」
☆意大利Cartoons on the Bay动画展Pulcinella奖「最佳幼儿影集」「年度最佳欧洲节目」
☆清新且色彩明亮饱和的简单画风配上非常温馨有趣的剧情,是一部非常适合全家大小一起观赏的优质动画。
☆加上对话简单,让小朋友在欢笑之馀,与粉红猪全家学习英文,达到寓教於&&乐的目的。
☆轰动全球 欢乐无国界 最适合全家观赏
15:29 上传
内容介绍:粉红猪小妹佩佩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粉红猪,她与弟弟乔治、爸爸、妈妈快乐地住在一起。粉红猪小妹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玩游戏,打扮的漂漂亮亮,渡假,以及住在小泥坑里快乐的跳上跳下!除了这些,她还喜欢到处探险,虽然有些时候会遇到一些小状况,但总可以化险为夷,而且都会带给大家意外的惊喜!
15:30 上传
15:39 上传
心得:这部家喻户晓的动画片,每集5分钟左右,将近有200集。讲的是Peppa姐弟两和爸妈的生活琐事,内容非常幽默,我家啊宝经常看得哈哈大笑。故事彰显了孩童世界的简单和夸张,选材和内容都很有创意和想象力。
从英文的角度来说,这个片子里的口语发音非常地道和清晰,并且和孩子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绝对是上佳的启蒙教材。精彩推荐
15:33 上传
如何领取“粉红猪小妹”的视频呢?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全国的微信公众号“家庭教育家长帮”,直接回复资料对应的数字“1”即可。
14:56 上传
说明:咱们每周都有一个资料的下载福利呦,请粑粑麻麻们尽情关注。
有想要的资料也可以直接私信告诉我呀,我会麻溜的帮大家找哒~
家长帮,帮家长。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2:47
需要资料,谢谢
已经发送喽~请注意查收
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4:35
需要资料,感谢群主
已经发送喽~请注意查收
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6:08
需要资料,谢谢。
已经发送喽~请注意查收
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6:14
需要资料,谢谢!
已经发送喽~请注意查收
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6:46
需要资料,谢谢
已经发送喽~请注意查收
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学前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1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6:46
需要资料,谢谢
已经发送喽~请注意查收
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7:11
需要资料,谢谢
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43 小时
元宝:10005
金币:36194
<em id="authorposton17-7-19 22:38
需要资料,谢谢!
已经发送喽~请注意查收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7-20 08:35
需要资料,感谢群主!
已经发送喽~请注意查收
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7-20 09:41
需要资料,谢谢
已经发送喽~请注意查收
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7-11-3 19:55
需要资料 谢谢
已经发送喽~请注意查收
用户等级: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15 小时
元宝:2310
金币:32746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0:39
欢迎需要的亲们留下爪印呦~墨雪会定期给大家发哒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用户等级: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15 小时
元宝:2310
金币:32746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6:46
潘田盼盼 发表于
需要资料,谢谢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15 小时
元宝:2310
金币:32746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6:46
嘻嘻哈哈小萝莉 发表于
需要资料,感谢群主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15 小时
元宝:2310
金币:32746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6:46
朱贺同学 发表于
需要资料,谢谢。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用户等级:管理员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615 小时
元宝:2310
金币:32746
<em id="authorposton17-7-19 16:46
蒋笑笑 发表于
需要资料,谢谢!不客气啦,咱们是延后一天发资料呦,明天会给今天留言的家长发下载地址呦~
家长帮十周年纪念勋章,参加十周年用户印记活动获得。
成长印记勋章
参与论坛和孩子一起陪伴公益活动纪念勋章
Powered by14,061被浏览2,095,005分享邀请回答8.5K53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6K1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父母为什么要孩子,并不是因为爱你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关爱孩子的新闻,那么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爱到底是什么原因,父母到底为什么想要孩子,亲子关系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我想对孩子说出一个并不太乐观的真相,那就是:父母之所以要孩子,并不是因为孩子本身的原因,也不是因为爱你才生育你的。
  请看一些父母们关于为何要生孩子的分享:
  “年龄大了就结婚了,结婚后发现别人都有孩子,所以也要想生一个”。
  “婚后夫妻之间感情淡了,所以想要有个孩子来增添家庭气氛”。
  “为了传宗接代,延续自然生命吧”。
  “养育防老嘛,到老了的时候,会有个照应”。
  可见,他们虽然想要一个孩子,但并非与你有关啊。而且,他们可能想要一个男孩,但是你却是个女孩。他们可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以实现他们无法完成的愿望。总之,他们是为着自己的目的才生育孩子的。
  至于你的到来,纯粹是个偶然。一个新生命到来了,他们欣喜、惊讶,甚至沮丧。因为,也许你给他们带来了欢乐和希望,也许给他们带来了压力与失望。新的亲子关系就这样产生了,而在此之前,关系中就夹杂着来自父母的特殊的期待与目的。纠结吧?
  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在亲子关系中双方都有各自的需求希望被满足。孩子有生理的、物质的、心理的、精神的需求。父母自身也有不同的需求。只不过,在亲子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孩子的需求。
  我还想说,亲子关系中,父母照顾孩子,更多是出于责任,爱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由于一个新生命的到来,那些父母们才被迫升格成为“父母”。而现实中,他们只不过是普通的男女罢了。
  从理论上讲,在孩子的生命初期,如果能够得到来自父母的“足够好”(恰当的满足与挫败)的照料与回应,孩子就能够对自我产生良好的感觉,也能对他人感到满意,从而发展出健康的人格特质。如果父母没有能够恰当地照料和回应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感觉受伤,不仅对自我感到糟糕,也对他人充满失望。
  但是,现实中,遗憾的是,父母却是普通男女。根本无法达到孩子所期待的理想化的程度。孩子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而适当的满足,被爱的伤痛在所难免。孩子似乎期待近乎完美的父母出现,能够恰当地照料并回应他们的需求,但是(问题就在这个但是),现实总是让人感到遗憾,问题,孩子的问题(行为的、心理的、自杀的)就这样产生了。
  不仅如此,父母在生育孩子之初,就对孩子有着不同的期待。孩子别无选择地要承受来自于父母的期待和愿望。父母要孩子认真读书上名牌大学,一半是为孩子将来的前途,也可能另有一半是为了他们自己的颜面,家族的希望。这让孩子们更多感受到的不是来自父母的爱,而是被掌控。
  唉,因为孩子的到来,才被升格为“父母”的家长们,在很多方面,只是普通的男女,甚至不过是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面对新的生命,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责任要去照料。而至于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那真的要看缘份和造化了。
  亲子关系,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种血缘关系。并非全部是由爱构成的。那种无私地、无条件地满足需求地爱孩子,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
  爱,只是亲子关系中的一部分。伤害,也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这是现实。
  孩子无法选择父母,父母也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孩子。所以,孩子无法期待父母完美的照料,父母也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
  亲子关系,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透过关系,让灵魂来学习爱;亲子双方,都只有一个责任,那就是彼此的成长。不为别的,只为减少伤害与受伤。当父母们愿意学习成长时,孩子们又如何可以只停留在受害者位置呢?
& & 郑州美景心理咨询中心服务范围:
  1.婚姻情感咨询:(情感修复、家庭矛盾,婚前恐惧。恋爱困难。性生活不和谐等。)
  2.青少年心理咨询:(青少年网瘾、早恋、叛逆、厌学、多动、自闭、考试焦虑。)
  3.心理障碍:(各种心理困扰、失眠、焦虑、抑郁、自卑、社交恐惧。人际关系。)
公司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三街与红专路交叉南100米路东润华建设702室。&
& & 电话:
  微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本文系网易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公众号:caozhi163)出品,每天更新。等孩子感恩的父母,可能一直该道歉。2月28号,网上传播了一则视频。视频中,一名男子把小女孩的双脚捆绑起来拳打脚踢。
之后还不解气,又将女孩绑在摩托车后,小女孩背部着地,双脚被捆在车上,在乡村泥土石子混杂的路上,被一路拖行。
后来被送到医院的小女孩,没有生命危险,却需要进行心理疏导。而施暴的这名男子,就是小女孩的父亲。因为年龄小孩子无抵抗之力,就肆意妄为。也许在他看来,孩子是自己的,怎么处置都是自己的事。最亲的人,下手却最狠。在养孩子这件事上,不少父母都不过关,但还有很多父母,得分为负。把孩子当泄愤工具父母的权威,藐视起来太难。特别是对从小遭受暴力的孩子来说。有时,你甚至会觉得,这些孩子,和沙袋的作用差不多,就是父母为了发泄愤怒的工具。去年江苏沐阳曾发生过一起恶性殴打事件。主人公是一个大人两个孩子。监控录像显示,男子先是抓住女孩脚部提起往地上摔,之后又用拖把对小女孩进行抽打,直到路人劝阻才停下。
打人的原因也很简单,小姑娘偷偷带着弟弟出来玩。三人离开时,小女孩走路一瘸一拐,医生鉴定已达到轻微伤级别,她却只能忍受。邻居对男子的印象,也是“为人粗暴”。看得见的暴力少,还有更多看不见的虐待,藏在孩子瑟缩的眼光里。鲁迅先生说,中国一般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其实还有的,选择了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直接动手。朋友和他爸的关系一直不好。他爸在外人面前总是客客气气有礼有节。可一回到家,脾气就全撒了出来。随时可能火山爆发,不少拳头就落在他身上。他说起过一件永远忘不掉的事。那时他还很小,三四岁的样子,吃过晚饭放下勺子,他瞅了瞅他爸说想吃糖。话还没说第二遍,父亲的巴掌就呼了过来。鼻血滴在了衣服上,他才回过神来。这样没来由的暴力次数多了,他也长记性了,惹不起就躲。后来他说,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担负起“父亲”这个角色,绝对不生孩子,因为他怕,他也会有暴力倾向。打骂这种给孩子“松皮”的方式,只会断掉孩子对父母的恩情。作家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他们从不该,成为家长泄愤的工具。你以为打孩子彰显了你的权威,但在孩子看来,那也许不过是你无能的表现。因为人向来是“欺软怕硬”。那些认为“不打不成材”的家长,都是混蛋。把孩子当赚钱工具“啃老族”已经被骂了多年,但世界上还有一群“啃小族“,他们真实存在,却没有被很多人看在眼里。当选择让孩子完全负责自己生活的时候,父母就变成吸血鬼,而孩子则成了ATM提款机。广州一对夫妻为了骗到钱,完全不顾8岁女儿的生命安全,多次让她去撞车碰瓷。
去年3月,一名车主就碰上了这个“碰瓷团伙”。小女孩在和车辆接触后,直接被撞飞1米远。恶行被揭开后,男子大发雷霆,当众辱骂交警。夫妻俩牟足了劲表演,带着女孩横躺大马路。而这个女孩,是男子前妻所生,是男子的亲女儿。拿女孩生命开玩笑的,恰恰是那个原以为会永远庇护她的角色。即使女孩身上的伤每次都能恢复,但精神上的创伤,也许永远都难以忘却。很多父母认为,子女都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所以打之骂之都无所谓,让他们做什么都应该,所以把孩子当作赚钱工具,他们心安理得。
《爸爸去哪儿》邓伦期望小山竹有应有的童年他们总是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美国曾经有档叫《Here comes Honey Boo Boo》的真人秀,是专门为一位可爱的小胖妞Honey Boo Boo打造的。在节目里,为了逗乐观众,她很用力地表现。
但当被问到是否喜欢上电视时,她却说:NO。Honey Boo Boo被推向台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母亲。
Honey Boo Boo与母亲参加节目早在儿童选美节目时,母亲为了让女儿拿到冠军,把她打扮成大人的样子,穿上胸垫。后来Boo Boo红了,母亲又盘算着:真人秀每集给1.5万美金,一季有10集。节目收视率高的话,可以连续做十季。吸血鬼式的父母,总期待着孩子在钱财上面,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他们,所以不断压榨孩子的剩余价值,丝毫不觉得有愧。许多人不知道,如今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吴奇隆,曾花了12年时间,为父亲还债。小虎队解散后,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只要赚钱的工作他都去接,也因此接了许多烂剧。但这样的他却被亲人嘲笑“什么烂戏都接,让我们很丢脸。”再度翻红的张韶涵,也曾被母亲趁火打劫。
在张韶涵住院时,母亲划走了她银行卡里的所有钱。后来,张韶涵答应给父母各买一套房子,每月再支付6万台币做生活费。父母却嫌少,联手控诉她弃养。负面消息扑面而来,给她的事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不配做父母的人有很多,毕竟做父母这件事,不需要经过考试。后来许多人选择了咽下自己的心事不再重提,但这并不能说明,垃圾父母的行为没有对他们造成伤害。有句话叫“可怜天下父母心”,但那些被伤害过的孩子,同样让人心疼。孩子不是附属品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在家暴事件后消失许久,俩人三个孩子也判给了妻子。但最近的采访中,他提到,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他的事业。他直言,孩子只是他教育的实验品。“我无所谓家不家,因为我已经不需要家了。”在被问到陪伴孩子是否有功利性时,他也毫不否认。
李阳拉着女儿念单词,在观众面前大声朗读?小说《以子之名》里写道:这世上大部分人都默默承受着这样一个事实:无论他们的父母教育方式多么民主,却在孩子的取名权上独断专行。取名权这事儿本无可厚非,只是随着时间流逝,父母越来越习惯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让孩子去实现他们没有完成的梦想。小说中的三个妈妈,都将自己的人生设定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推着孩子追逐“出人头地”的目标。孩子由于难以达到妈妈们的要求,成了妈妈心中的差生。这三位妈妈也因为种种煞费苦心的”努力”,最终影响到了婚姻和家庭。这其实是一个有些残酷的故事,孩子和妈妈,成了各自相互束缚的枷锁。母爱碰上了教育,变得无比沉重,最后不论是孩子还是妈妈,都落得满身伤痕。加拿大多伦多地区曾发生过一起凶杀案,三名歹徒在地下室向户主夫妇开枪,妻子当场毙命,丈夫因子弹射偏,死里逃生。
而这场凶杀案的策划者,竟是夫妇俩24岁的女儿詹尼佛和她的男友。认识他们的人都不敢相信,这个从小到大的乖乖女,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詹尼佛从小学习钢琴和花样滑冰,获奖无数,成绩也非常优异。但谁也不知道,她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学习之外,她要进行大量的训练,连假日都不能休息。平日里别的女孩子习以为常的各种娱乐活动,对她而言都可望不可即。父母严格监控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不被允许外出和同学玩,也不被允许去同学家里。后来,詹尼佛学会了通过自残来排解压力。
从中学起,她的成绩就一降再降。因为害怕父母责骂,她整个高中都假造成绩单。高中没毕业的她,每天去图书馆伪造笔记,假装自己在“上大学”。谎言被拆穿后,父母震怒,没收了她一切通讯工具,甚至通过计算她汽车的里程数来控制她的活动范围。所以22岁的詹妮弗,平时居然根本不敢离开家。父母以爱的名义,掌控着詹尼佛的人生,把她一步步推向了深渊,也给自己招致了杀身之祸。三毛说: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许多父母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都可以转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孩子本来就该听父母的话,不得反抗。激起巨大舆论声讨的“青少年戒网瘾大师”,是无数孩子的噩梦。一些愚昧的父母,却为这位“大师”鸣冤,因为他们的孩子的确变得听话了。
在央视的新闻调查《网瘾之戒》中,有一段夫妻间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你会不会觉得,孩子现在的这种顺从,只是建立在对电击的恐惧下的表面屈服?”“如果是恐惧,那恐惧一辈子不也可以?”最后一段现场提问,柴静拿起话筒,对家长们说:“因为以前过于忙自己的事情而不顾及孩子的请举一下手!”
“因为夫妻之间的关系不好而发泄在孩子身上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可以随意支配的,请举一下手!”“在以往有过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在言语当中刺伤孩子的这样的行为经常有的,请举一下手!”
再转身向孩子:“认为父母不爱你们的,请举一下手!”
“认为自己在家庭当中非常孤独的,请举一下手!”“认为出现在自己身上的网瘾跟家庭当中存在的问题有关的,请举一下手!”“有过自杀念头的,请举一下手!”
在每个问题后面,都可以看到丛林一样举起的手臂。从小时候起,父母就会告诉你,成绩好的是好孩子,听话才是好孩子。有时他们甚至会用强制手段,迫使自己的孩子,成为他们眼中的好孩子。著名学者陈寅恪曾用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理想”,为中国教育指明了道路。很多年前的话,到现在一点也不过时。有人说,孩子只是借助父母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每个孩子一旦降生,都是独立的灵魂,不属于任何人。孩子不是附属品,也不应该在父母预设的轨道下生活。愿每个孩子被温柔以待前段时间广受好评的影片《奇迹男孩》,可以说是一部家庭关系的教科书。10岁的奥吉因为天生脸部畸形,成了同学们讨论的焦点,也给他的校园生活带来了不少难题。但是,奥吉的父母和姐姐给她创造了一个完美的避风港,让他可以在每次受伤后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重新上路。妈妈和奥吉有这样一段对话:“你并不丑,奥吉。”“你是我妈妈才这么说。”“我是你妈妈这才最重要,因为我最了解你。”
相比于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在地上拖行的爸爸,这样的家长,给了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和无尽的爱。“一个民族是否文明看三件事:一看他们怎样对待小孩,二看他们怎样对女人,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家,不应该成为充斥着暴力和伤害的存在,毕竟从小学起,老师就教给每一个人,“家是温暖的港湾。”每一个降临世间的孩子,都该被家人温柔以待。
想要在第一时间收到槽值文章的推送,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搜索“槽值”或者“caozhi163”就可以啦。微博@槽值,有态度的情感吐槽,等你来撩。槽值已入驻简书专栏,下载简书app阅读更多。
(&#x8D23;&#x4EFB;&#x7F16;&#x8F91;&#xFF1A;吴雪_NN4829)
推荐:上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爱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