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在哪里等待

您好,分享的企鹅
马航失联航班亲友揪心等待:亲人你在哪里?
一位旅客家属(中)悲痛欲绝,她40多岁的儿子在MH370航班上。 (图1)
昨日,首都机场,丽都饭店,不少迎接MH370航班乘客的亲友都陷入了焦急无助的等待之中。“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在他们的手机听筒里这句话反复响起;机场显示屏上,航班从“延误”直至“取消”的提示……眼前的一切,令他们的心从清晨迎接亲友的轻松欢愉,突然陷入到焦虑不安的愁绪之中。他们中有些人,已经忍不住眼中的泪,但还是期盼着奇迹的发生,期盼家人能平安出现在他们面前。
失联,或许可能意味着,永别。但他们期盼,这个最坏的结果,永远不要发生。他因故没登机很幸运与失联客机擦肩后仍后怕
昨天一天,扬子晚报汽车部记者徐金一直在关注着马航这架失联飞机,“现在想想依然感到后怕。”因为要到北京参加一个采访,原本徐金已经预订搭乘此次航班。
昨天下午5点30分,徐金所乘的另一航班落地广州白云机场。电话中他告诉记者,他本周三乘坐港龙航空从香港抵达吉隆坡的,参加当地的试驾活动。按照原计划,应于昨天凌晨乘坐马航这架777-200客机去北京进行另一个采访,然后于今天飞回南京。但他因故取消了去北京的这趟行程,并在到达马来西亚前就通过旅行社将机票改订成南方航空从吉隆坡飞往广州的航班。
昨天早晨8点多,他得到航班失联的消息后,急忙赶到了吉隆坡机场:“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车辆已抵达机场,现场很平静,询问一些中国旅客时均表示对失联消息不得而知,且十分震惊。”根据他对当时现场情况的回忆,显示屏上吉隆坡飞往国内广州、成都等地的航班并未出现延误标识。出发前,他从机场地勤人员处拿到了马航一位新闻官的电话,但一直未接通。
徐金说,4年前他乘坐马来西亚航空的航班从上海往返吉隆坡,记得当时乘坐的也是波音777-200机型:“在印象中,乘客座椅后的显示屏显得有些旧,触摸反应不是十分灵敏,机舱整体也显得有些老旧,不过颜色鲜艳的椅套等机舱细节感觉比较温馨。”
当被问及是否有其他一同参加试驾活动的记者乘坐MH370航班飞往北京时,徐金的回答是,“应该没有。”本人没有登机护照被盗老外家人虚惊
伴随徐金的平安,还有一个故事在网络微博迅速流传:37岁的意大利人Luigi Maraldi的名字出现在航班乘客名单内,不过他给家人的电话称自己并未乘坐MH370航班。
综合来自意大利当地媒体及各方消息,他自称去年8月在泰国旅游时护照被偷,挂失后由意大利大使馆护送回国的,后来补了新的护照,今年他又去了泰国,目前仍在泰国。他认为有人持他被盗的护照冒充他登机,而他本人也没有去北京的计划。
目前,Luigi Maraldi的所述仍有待于泰国、马来西亚以及意大利外交部门三方全面确认求证,另外,还有人表示,重名的可能也需要排除。随后,又传出奥地利也有乘客并未在机上,只是护照被盗。有人表示,即便冒名登机确有其事,与航班失联有无关系,还有待弄清楚。他们在焦急地等候等多久没关系,只求平安
而不少家属仍在盼着自己的亲人,焦急地等候不是问题,时间长也不是问题,只要他们安然无恙奔跑过来紧紧抱住自己。
27岁的天津女乘客李洁在马航失联飞机上,她的丈夫张志亮已经赶到北京,等待她的消息。据了解,两人结婚刚满一年。张志亮说:“她上一次联系我是登机前,告诉我上飞机了。”
在丽都饭店,一位等待亲人的家属称,他的哥哥等九名去新加坡打工的中国工人,昨天从新加坡回国,经吉隆坡转机,就在这架失联的航班上。这位家属手机上显示哥哥的QQ是在线,可是电话拨过却是无法接通。
祈祷家人平安的一些家属不愿意接受开房间休息的请求,等候和询问,不安与焦虑化成了泪水,默默淌下。而此时,记者获知,有一家五口人同乘失联的航班返回。据知情的同学介绍,王睿2002年清华本科毕业(会计专业),2008年美国Kellogg商学院MBA毕业,现就职于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任经理。昨天,他与太太及两位老人,带着两岁的孩子回京。
在微信里,在微博里,所有关于失联航班的未确认未证实信息不时冒出,不少看起来的“好消息”还令家属突然精神一振,随即被证实假冒,又令家属们心情顿时暗淡。不少家属拿着手机焦急的翻看着,有家属抱怨说,无法与马航工作人员随时交流,也令他们感到无助,他们更希望从航空公司那里听到些宽心的消息,最好是一个奇迹。两大跨国企业确认华为中兴共3名员工登机
在长达154个中国旅客的名单上,有3个人来自2家中国的跨国企业:华为和中兴。
中兴通讯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员工栗延林搭乘了该航班,目前情况不明。公司已经在昨天上午9点前成立了以陈健洲高级副总裁为组长的紧急应对小组,保持与马航及国家民航局等相关部门联系,并与员工家属保持联系。同时,华为公司也确认,有两名员工在航班上,昨天上午第一时间成立应急小组,在总部成立整体工作协调小组,并及时联系了员工家属。
另据记者了解,一位医药公司负责人称,失联航班上有其公司的两名员工。分别来自山东和湖北:一位20多岁,一位30多岁,他们被派去马来西亚接受专业培训,并按原计划返回。公司负责人贾先生称两名员工“都是高材生,非常优秀”。
扫一扫大申微信二维码(微信号:dashenw)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zhangyanrong]
红色系转运美食,希望吃完这十顿,股市连红冲万点。
正处在购车阶段的你会对今天推荐的车型感兴趣。
说说你的美丽烦恼,赢取价值千元完美新娘套餐…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你在哪里等我用英文怎么说
你在哪里等我用英文怎么说
09-10-14 &匿名提问 发布
where will you wait for me?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华西都市报―等候66年 新婚丈夫你在哪?
日期查询:2014&年&03&月&11&日&
a02:第一眼
a03:第一眼
a04:第一眼
a05:第一眼
a06:大都市
a07:第一眼
a09:大都市
a10:华西汇
a11:观天下
a12:运动会
a13:星娱乐
a14:星娱乐
a15:大特稿
a16:健康态
a17:财富潮
a18:财富潮
a19:财富潮
a20:财富潮
a21:上学堂
a22:上学堂
a23:上学堂
a24:上学堂
a25:上学堂
a26:上学堂
a27:上学堂
a28:上学堂
a29:上学堂
a30:上学堂
a31:上学堂
a32:游天下
a33:游天下
a34:游天下
a35:游天下
a36:游天下
d01:城市读本
d02:城市读本
d03:城市读本
d06:城市读本
d07:城市读本
d08:城市读本
d09:城市读本
d10:城市读本
d11:城市读本
d12:城市读本
d14:城市读本
d15:城市读本
d16:城市读本
e01:华西社区
e02:华西社区
e03:华西社区
e04:华西社区
e05:华西社区
e06:华西社区
e07:华西社区
e08:华西社区
e09:华西社区
e10:华西社区
e11:华西社区
e12:华西社区
f01:城市读本
f02:城市读本
f03:城市读本
f04:城市读本
f05:城市读本
f06:城市读本
f07:城市读本
f08:城市读本
f09:城市读本
f10:城市读本
f11:城市读本
f12:城市读本
f13:城市读本
f14:城市读本
f15:城市读本
f16:城市读本
第0a07版:第一眼
日期:[日]
-- 第一眼 --
版次:[a07]
等候66年 新婚丈夫你在哪?
张府秀老人向记者讲述“寻亲梦”。
制图 杨仕成
  央视携手华西传媒集群为巴中86岁老人圆梦寻亲  他,叫杨少孝,在新婚不久被抓了壮丁,曾向家里写过家书,如今或在成都。线索显示可能曾在宣汉当过兵。  她,叫张府秀,66年前的一个夜晚,新婚才4天的她失去了丈夫。而今,她只想寻得这位昔日丈夫的一丝线索。  1948年,新婚四天后的一个夜晚,丈夫被抓了壮丁;次年,她依婆婆之命“转房”,和丈夫的一个哥哥成了家;几十年来,她含辛茹苦哺育了七个儿女,侍奉公公婆婆,为他们养老送终。  “他还在世吗?60多年来,为啥就一点音讯都没有呢?”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老人的心头,但又不好说出来;7年前,她终于向孙女说出潜藏在心底的秘密。  “我的时间也不多了,如果他还在世,我有好多话要和他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哪怕他不在了,晓得他的下落也好啊!”老人说出了自己的心愿。为实现这位耄耋老人的愿望,3月8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公益节目《等着你》栏目组和华西传媒集群独家合作,踏上寻亲之路。  3月8日下午,春雨过后的蓝天如洗,阳光柔和。86岁高龄的张府秀老人坐在院坝里,柔声细语地向记者讲述一个跨越66年的相思故事。失去你婚后四天 丈夫被抓了壮丁  “大约是在1948年9月,我们结的婚。”老人想约一分钟,说出了准确时间:农历九月初十。  在那个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张府秀和丈夫杨少孝的婚姻是有感情基础的。他们老家都在化成范家沟(今巴中市巴州区化成镇),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在她12岁左右时,她的母亲主动到对方家里提了亲。  杨少孝兄弟五人,随时可能被抽壮丁。为了避险,杨家后来搬了家。尽管如此,逢年过节,两家还互相往来。  回忆起两人相处的情景,老人脸上浮现出少女一般的娇羞:“好羞人哦,每次看到他,就急慌慌地往屋后躲。”  但噩运最终还是降临。1948年9月的一个晚上,也就是张府秀和杨少孝新婚之后的第四天,院子里的狗一阵狂吠,木板房门被拍得咚咚直响,杨少孝被几个人从里屋揪了出来,双手反剪至背后。母亲潘氏上前阻拦,被一拳打倒在地。张府秀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朦胧的夜色里,杨少孝被人推搡着往前走。他努力扭头回望新婚妻子。牵挂你被迫“转房”心中仍然盼“旧人”  渐渐地,狗叫声平息了。漆黑的夜里,婆婆潘氏嚎啕大哭,19岁的张府秀埋在被子里悄悄地啜泣。  无望的等待中,张府秀嫁入杨家进入第二个年头。一天,潘氏对她说:“你是我的养老女,我们还指望你养老送终。“张府秀当然明白这话的意思,“娘(潘氏)凶得很,我懦弱啥都不敢说”。慑于婆婆的威严,不久,张府秀“转房”,和杨少孝的四哥成了家。  成家后,张府秀和丈夫日子过得很平静,养育了七个子女。1963年,婆婆潘氏去世,次年公公去世。在十多年前,张府秀的老伴也去世了。  第一段婚姻虽然只有短暂四天,但那毕竟是少女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2007年,张府秀的孙女杨芸考取了成都一所大学。开学前夕,杨芸被奶奶叫到身边,“娃儿啊,你帮我找一个人。”从奶奶语气中,杨芸觉得这事非同寻常。奶奶最终说出了“杨少孝”这个名字。为了完成奶奶的嘱托,当年9月,杨芸发了第一条寻亲帖子。但最终帖子如石沉大海。杨芸每次给奶奶打电话,奶奶第一句话总是:“孙女啊,找到人了吗?”寻找你一封家书 勾起老人寻亲梦  “奶奶都86岁了,她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这件事却一直办不好,我很自责。”杨芸说,她找了成都好多家干休所,但一无所获。于是又往各大网站发帖,前不久,此事引起了央视综合频道大型公益节目《等着你》栏目组和华西传媒集群的关注。  老人回忆,1953年时,杨少孝给家里写过一封信,但全家无人识字。婆婆潘氏找到村里的教书先生,信到底写给谁的,里面说的什么,潘氏闭口不谈。大约在1985年,她走在街上,一个姓赵的亲戚从后面追上来,说有一件好事告诉她:杨少孝参加了解放军,在成都一个军区的干休所。  虽然不知道信件的内容,张府秀还是很高兴,这至少说明杨少孝还活着;杨少孝如果真在成都,有一天他总会回来,他们还有见面的机会。这个愿望,她好几次想讲给儿女们听,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一丝希望如同微弱的火星般很快熄灭,此后20多年,再也没有听到杨少孝的任何信息。7年前,孙女杨芸要去成都读书,老人的希望再度浮现,她指望孙女能帮忙找到那个人。寻亲小组今日赴蓉拨96111帮老人圆梦探寻之路  3月9日上午10点,华西传媒集群记者和央视记者踏上寻亲之路。在巴州区化成镇街道,记者找到提供了“杨少孝可能在成都”这个信息的赵先生。  今年47岁的赵先生回忆,他曾于1984年在崇州服役,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连队领导讲,前几年部队里有好几个巴中籍首长,其中一人就叫杨少孝。第二年回家探亲,他向父亲提及此事。父亲可能又告诉了张府秀老人。  现在赵先生也不能确认,那个杨少孝是否就是老人要找的人。  3月9日早晨,张府秀老人提起过一件事:当年她好像听婆婆潘氏说过,杨少孝在宣汉当兵,1953年时,政府还给家里寄来过一封优抚书。  寻亲小组又立即赶赴达州。但未能找到关于“杨少孝”的相关资料。  今天,寻亲小组将赶赴成都继续找寻。亲爱的读者和网友,如果你有什么线索,请您及时告诉我们,欢迎你拨打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028)96111,让我们共同为老人圆梦。老人心事  “如果你还在世,就和我说几句话嘛”  在老人的卧房里,有一只没有盖子的木箱。这是66年前她嫁到杨家时的嫁妆,那时结婚只有“老三台”:一只箱子,两口柜子。如今,当年的老房子早已拆了,两口柜子也没了踪影,唯有这只破朽不堪的箱子,是见证张府秀和杨少孝那段婚姻的唯一物件。  杨少孝的母亲潘氏的坟就在屋后,相隔不远处就是老屋的旧址,空地上,一口硕大的石头水缸里盛满了清水。  “我嫁给你4天,就在你家守了六十几年啊。”面对镜头,老人落下了泪。“杨少孝啊,我的话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你走那么久,就把我们忘了吗?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你如果在,就和我说几句话嘛。哪怕你不在了,晓得你的下落也好啊!”  对于母亲的心事,儿女们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大儿子杨清礼说,“母亲一生勤劳贤惠,很受邻里尊重。当儿女的也想帮她打开心结,如果幺爹(杨少孝)还在世,真希望他们能再见面,他也是我们的父亲,我们都是他的儿女。”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谢颖摄影报道五年的等待,妈妈你在哪里?--安徽频道--人民网
五年的等待,妈妈你在哪里?
――记碧桂园关爱祖国花朵公益活动走进肥东响导学区中心校
&&&&来源:&&&&&
人民网讯 一提起妈妈,任扬便低头不语,妹妹任月双手不停的捏着衣角。
任扬、任月兄妹俩家住肥东县响导乡南王村,自五年前妈妈离家出走后,兄妹俩再也没有见过妈妈,跟着六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提起这段往事,任扬的奶奶声声叹息着,向我们道出了尘封十多年的往事。
碧桂园志愿者走访肥东响导乡贫寒学子(左一左二:任月、任扬兄妹)
一段尘封12年的往事
任扬的爸爸因幼时生病,大脑受到了损伤,家里的二亩地,只能维持温饱。贫寒的家境以及智力原因,到适婚年龄了,这个年轻人很难娶到妻子。
12年前,也就是任扬爸爸26岁那年,经人介绍,一个云南女子走进了这个家庭。第二年,任扬出生了,两年后妹妹任月出生了。
四口之家,虽贫苦,但这种平淡的幸福让任扬的爸爸精神好了很多。
然而,就在妹妹任月两个月的时候,受不了贫寒的生活,任扬的妈妈抛下刚满两个月的妹妹任月和两岁的幼子任扬,远走他乡。
任扬的爸爸经受不住打击,精神愈发不正常,整日不着家。爷爷奶奶即当爹又当妈,拖着年迈的身体照顾着任扬和任月。
看着年幼的任扬、任月,爷爷奶奶多少次夜里掩泪。在任扬4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带着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辗转千里前往云南寻找任扬的妈妈。上天不负苦心人,任扬的妈妈回来了。然而,幸福不过两年时间,在任扬6岁的时候,妈妈再次离开了这个家庭。这一去就是五年,了无音讯。
碧桂园关爱祖国花朵公益活动走进肥东响导学区中心校
碧桂园志愿者关爱行动
2014年,碧桂园在全国发起关爱祖国花朵公益活动号角,活动将走进全国十几个省一百多个地市,给农民工子弟学校及乡村学校送去教学器材,并资助贫寒学子,意在通过“授人以渔”的慈善模式,帮助乡村学校建设,关爱祖国花朵的成长。
2014年3月,该项活动首站落地安徽合肥,在安徽团省委及肥东县教育局的牵头下,4月12日,碧桂园志愿者走进了肥东响导乡,捐赠响导学区中心学校价值2.7万元的教学音响一套,助力学校推行素质教育,方便孩子们开展文娱活动,并资助了当地20名贫寒学子共4000元助学金。
听取了任扬、任月的故事后,在响导学校付家乐校长的指引下,碧桂园志愿者来到了任扬的家。
家里基本上什么家电,墙壁水泥粉四处脱落,墙壁上一处挂着变味的腊肉,仍舍不得吃。谈起这两个孩子,任扬的奶奶即无奈又痛心。
“妹妹任月经常问我们,为什么别人都有妈妈,自己的妈妈在哪里,小孩这样说,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就让他们好好学习认字,认识字了就能找到妈妈了。”任扬的奶奶告诉碧桂园志愿者。
因家庭的“特殊”,任扬显得内向很多,很少见到笑容,爷爷奶奶没有什么收入,只能靠两亩地维持温饱,妹妹任月今年9岁了才上一年级。栽种季节,别人家都用耕田机、收稻机,爷爷奶奶请不起,只能人工种田。
推行素质教育,碧桂园志愿者赠送响导学区中心学校教学音响一套。
碧桂园滨湖城项目副总经理刘建带着碧桂园志愿者的祝福,给任扬、任月兄妹俩每人500元助学金,希望他们好好学习,勇敢的成长。
随行的肥东县教育局副局长李仁梅,拭干眼角的泪水,给兄妹俩留下了生活费。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一声声呼唤,妈妈,你在哪里。这些关于妈妈的话,无数次在任扬、任月的心里呐喊。
秉承“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企业理念,和“知行合一,成己达人”的公益精神,碧桂园关爱祖国花朵公益活动还将走进更多的乡镇,公益旗帜正在传递。&
(责编:范晓琳、关飞)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亲爱的你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