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的弟弟是煤矿工人,最近体检医生...

职工体检,工地也体检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企业定期组织职工体检是个好方法。检查工作场所以及相关设备,同时尽到告知义务,力争早发现;安监部门加强执法力量和处罚力度很必要。在河南,在安监部门和工会的监督指导下,高危粉尘行业已为380万职工建立健康档案,今年将再建80万份,实时记录职工健康状态,更好预防救治职业病。
如何保障高危行业职工的健康?
企业定期组织职工体检是个好方法。检查工作场所以及相关设备,同时尽到告知义务,力争早发现;安监部门加强执法力量和处罚力度很必要。在河南,在安监部门和工会的监督指导下,高危粉尘行业已为380万职工建立健康档案,今年将再建80万份,实时记录职工健康状态,更好预防救治职业病。
老马最近被调离了公司的钻井部门,他是中石化集团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的一名钻工,具有30年的工龄。被调离的原因就在于上个月的“职业健康检查”中,他被发现左右耳出现异常,中原油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体检结论中写道:职业禁忌症,专科诊治,不宜从事噪声工作。
噪声聋、尘肺病、苯中毒、铅中毒……这些高危行业的职业病经常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但并非被每一位高危行业职工所熟知,个中原因不一而足。
从全国看,近年来职业病呈现高发态势。高危行业的职工健康该由谁来保障?又该怎样保障?记者近日在河南进行了调查。
中原油田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老马这种一线职工,必须每年来做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因为他的作业场所噪声大于或等于85分贝,如果小于85分贝但大于等于80分贝,则每两年做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同时,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目前老马的新岗位在后勤部门,他感慨:“幸亏发现早,否则就真聋了。”
然而,多数高危行业的职业病往往具有不可逆性,特别是尘肺病无法治愈,也没有特效药。因此,防患于未然更为关键。
中原油田疾控中心主任李富冉说:“为了预防职业病,疾控中心不仅要定期给职工体检,还要定期给职工的工作场所‘体检’,检测、评价、记录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将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并向职工公布。”
按照规定,如果发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仍然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必须停止相关作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对于危害因素日常检测不力、职业病防护措施不到位的用人单位,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处罚力度还不够大
记者走访发现,在预防职业病上,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在相关设备配置、职工体检方面做得相对规范。然而,在乡、村的中小型企业、作坊式企业则做得远远不够。在某县王沟村的一个板材加工厂,六七位工人正围着机器作业,锯末横飞,却没有一人佩戴专业口罩。
河南省安监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隐藏在乡、村的中小企业监管难度确实较大,主要原因是基层监管力量薄弱。根据现行规定,县以下政府没有专门设立监管部门,一般从其他部门抽调2—3人,聘请为安全生产监督员,专业监管能力有待提高。此外,一些企业即便安装了防护设备,但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检查时就开,不检查时就不开。
去年国家安监总局的随机抽查结果证明了这个问题:在对河南省9家卫浴制品和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进行职业危害状况检查时,有7家企业的总粉尘浓度和呼吸性粉尘浓度都严重超标。为了遏制粉尘职业病的发生,今年河南省安监部门将重点开展粉尘危害专项治理,“2—6月份,省安监局要在全省范围内对相关企业进行摸底。除了煤矿、陶瓷、耐火材料企业,还将对基层的木材家具、水泥、面粉、棉纺、饲料加工企业等重点摸查。”这位负责人说。
专项治理行动的目标是,力争粉尘危害重点岗位劳动个人防护用具配备率要达到100%,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触粉尘劳动者培训率达到100%,粉尘危害信息的检测率和接触粉尘劳动者健康职业检查率都达到100%。
同时,处罚力度不够大,也让一些中小企业顶风作案。虽然安监部门有执法队伍,但处罚起来仍然面临尴尬境地。一些企业虽然工艺落后、危害隐患较大,但能够为当地做出纳税贡献和解决就业,处罚往往不能正中要害,无法起到持久改善效果。“政府安监部门、卫生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工会组织都要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让危害职工健康的企业无处遁形,倒逼工艺改进、管理完善。”该负责人表示。
企业须尽告知义务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
在中原油田下属天然气产销厂的文留增压站,机声轰鸣。在场间门口,有一个警示牌十分显眼:作业场所噪声8小时等效声级为80分贝,可能会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传导性耳聋等,职业病为噪声聋;进入作业场所时,必须佩戴耳塞。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否则将依法追究刑责。
中原油田安全环保处副处长雷学相告诉记者,对于涉及危害因素的工作岗位,公司都要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一方面企业要尽到告知义务,另一方面职工个人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有些一线职工工作时,为了图省事,不能自觉佩戴专业防护用品,如专业口罩或耳塞,这是十分危险的。”河南省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门主任王全信说,“我国遭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高达2亿人,其中很大部分为接触粉尘工人,大量职业病患者没有获得任何赔偿,主要原因集中在取证难、诉讼时间长,即便获得赔偿款,也是杯水车薪。”
“与其事后要赔偿,不如事前多预防。”王全信告诉记者,为了增强企业和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工会组织和安监部门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安康杯”竞赛活动,2015年全省参加企业达4.2万家,覆盖职工850万人。同时,在安监部门和省工会的监督指导下,2015年全省煤矿、化工、冶金、建筑等高危粉尘行业已为380万职工建立职工卫生健康档案,今年将再建80万份,实时记录职工健康状态,把职业病患者筛选出来,做到及时预防和救治。同时对于不适合职业病患者工作的岗位,工会组织与行政管理部门沟通、协商进行调换。
责任编辑:张艳红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同仁堂阿胶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未发现成分表中所注明的驴DNA,反而检测出猪和牛的DNA。同仁堂回应,检测结果与实际原料全不符,并得到相关标准起草单位“标准不适用于阿胶样品的DNA提取,因此不建议作为阿胶的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标准”的答复。
噪声聋、尘肺病、苯中毒、铅中毒……这些高危行业的职业病经常出现在媒体报道中,但并非被每一位高危行业职工所熟知,个中原因不一而足。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健康热搜词
苦行僧必须做到不性交、不撒谎、不杀生。*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血压149/87要紧吗对于职业体检
血压149/87要紧吗对于职业体检
血压149/87要紧吗对于职业体检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外科
&&已帮助用户:282
病情分析: 收缩压稍微有点高,平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定期检查,再高可以药物控制。
提示:请先绑定手机号码,绑定成功后可通过手机号直接登录,获取专业医生服务更便捷。
请输入有效的手机号码
验证码错误
绑定成功!
问我高压149低压87是不是高血压。我是煤矿工人,井下一线...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中医,尤其擅长肾虚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34603
病情分析:平静的状态下,连续三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的情况就可以确诊高血压,在我国正常血压(&130/85mmHg),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1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 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3级高血压(≥180/110mmHg),高血压的发生主要与年龄、体重、遗传、止痒与环境等有关系。意见建议:你好!轻度一级高血压,建议饮食和运动调整一下,定期的监测血压,血压一般会改善的,如果是二、三级的高血压的话,可能要服用药物,高血压的治疗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用药物,建议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药物治疗了。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宁淡勿浓,宁饥勿饱,生活上做到调情志,益肾精,慎饮食,禁烟酒等。
问我血压149,低血压87,心率64正常吗
职称:医师
&&已帮助用户:24252
收缩压有些升高,可连续测几天看看,另外蹲着起来会头晕可见于体位低血压的情况 。
问职业健康体检报告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心血管,胃肠
&&已帮助用户:4023
问题分析:您好,肺通气功能减退,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应该找到具体病因。不同病因不一样,比如哮喘的话可逆的。意见建议:建议您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戒烟,适当运动增强肺部功能。
问对于早期肝硬化能治么?
专长:龋齿、扁平苔藓、口腔溃疡
&&已帮助用户:221565
病情分析:有了些肝硬化的预防方法,而且做到了这样的预防措施不是说你就一定会脱离肝硬化,你还是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如果出现了肝硬化的相关症状,你应该及早到医院做检查,若真被确诊为肝硬化患者你也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及早的做好相应的治疗。最后,祝愿患者们可以早日康复。意见建议:肝脏与精神情志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均可影响肝的机能,加速病变的发展。树立坚强意志,心情开朗,振作精神,消除思想负担,会有益于病情改善。
问医师你好,我上传了体检图片,对于尿酸这个我平时应该...
职称:医师
专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糖尿病、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4122
病情分析:您好,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因溶解度较小,体内过多时可形成尿路结石或痛风。血尿酸正常值,成人男为149~417μmol/L 女89~357μmol/L ,不同的仪器参考值会稍有不同。意见建议:尿酸高,如有关节疼痛的症状,需要服药治疗,如布洛芬、别嘌醇等,如无症状可先控制饮食,1-2月后复查,如仍较高,也可服用别嘌醇促进尿酸排泄。其中控制饮食最为重要,少吃肉类,少喝肉汤,禁食以下食物:1、动物内脏。如胰脏、肝、肾、骨髓、大肠(含嘌呤高)。2、蔬菜:菠菜、小萝卜等;因为菠菜等植物富含草酸,容易导致高草酸尿成倍增长,使得尿酸急增,加重肾脏负担。3、龙虾、蟹、牡蛎等海鲜、贝壳类水产,绿藻类。因为这些食物富含多糖,高蛋白质等,这些会加重肾脏分解的负担,使尿酸增高。4、啤酒、可乐、雪碧等饮料,尤其是啤酒。
问对于早期肝硬化还能治好吗?
专长:龋齿、扁平苔藓、口腔溃疡
&&已帮助用户:221565
病情分析:有了些肝硬化的预防方法,而且做到了这样的预防措施不是说你就一定会脱离肝硬化,你还是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如果出现了肝硬化的相关症状,你应该及早到医院做检查,若真被确诊为肝硬化患者你也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及早的做好相应的治疗。最后,祝愿患者们可以早日康复。意见建议:肝脏与精神情志的关系非常密切。情绪不佳,精神抑郁,暴怒激动均可影响肝的机能,加速病变的发展。树立坚强意志,心情开朗,振作精神,消除思想负担,会有益于病情改善。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医生在线 - 免费健康咨询
随着亚健康人群的增加,各种莫名的病症都找上了门,严重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的进展,这种良性的作息
现代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人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但很多
血压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 > > 正文
华益慰: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
解放军报记者 武天敏 王士彬 刘明学 郭建跃 邹维荣
华益慰为病人做完手术后露出欣慰的笑容。于聪慧摄
  2006年,有着50年党龄的华益慰又一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妻子张燕容将荣誉证书带到病床前。卫枫摄
  面对病人,华益慰的第一个表情总是微笑。他的微笑让患者感受到了亲切;他的微笑让人感受到了真诚;他的微笑让患者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资料照片)
  从医56年来,华益慰婉拒和退还的红包不计其数。这是日,华益慰以患者张秋海的名字存入银行的1000元现金存折。卫枫摄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题记?摘自《诸氏遗书》
&&&&仲夏京城,雷雨大作。
&&&&北京军区总医院9层8号病房,躺着一位憔悴的老人。
&&&&73岁的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晚期胃癌,生命垂危。
&&&&气管,切开了。腹部,插着5根导管。那双曾经挽救无数生命的双手,无力地搭在胸前……
&&&&惊雷滚滚,泪飞顿作倾盆雨,人们的心碎了――
&&&&他手术那天,医院野战医疗队正在郊外演习。整整一上午,许多人拿着手机,焦急地等待着病理报告,山谷中一片肃静。
&&&&癌症患者刘菊荣老人,挤了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来看望华益慰。她说,就是爬,也要再看给我做手术的华医生一眼。
&&&&老红军罗文书来到病床边,华益慰睡着了。老人搬来一把椅子,老泪纵横地守候着他。
&&&&家住郊区的一名医院临时工,整天盯着田里的南瓜:“第一个结出的南瓜最甜,一定要让华主任尝尝……”
&&&&病房门前,从天南海北赶来探望的人们络绎不绝地送来鲜花。百合花、马蹄莲、沾着乡间泥土的野花……成片地盛开,成片地凋谢。
&&&&一名普通军医的病情,为何让那么多人如此牵肠挂肚?
&&&&感动人们的,不仅是他高超的医术,更是他高尚的医德、人格的力量!
&&&&从医56年来,华益慰用一把寻常的手术刀,划出一条璀璨的人生轨迹。
&&&&一名人民军医的道德光芒,在刀锋上熠熠闪耀!
  &●从医56年,患者再贫穷,手术风险再大,他总是挺身相救――
&&&&“谁推我们也不能推,谁不治我们也要治”
  7月3日下午,河北唐山丰润常庄乡金川院村农民张乃香,领着曾经接受华益慰手术治疗的女儿王文亚,急匆匆赶来看望华医生。
  跌跌撞撞扑倒在病床前,母女俩话没出口,便热泪长流。
  一步三回头地走出病房,张乃香向记者诉说了一段往事――
  “我闺女命真大,唐山地震,她缩在墙角没砸死。后来,又得了吐血的病,差点死了,多亏遇到华主任。”
&&&&“闺女可怜,从6岁就吐血,有时一吐就是一小盆。14岁那年,老家的医院给她割了一个脾,可还是吐血。19岁那年,又做了第二次手术,还是吐。最后一次吐血抬到医院,闺女只剩下半口气。医生说,没救了,预备后事吧!”
  “当娘的不忍心啊,我要带闺女上北京,找专家!我寻思,北京大医院门槛高,专家手术收费贵,还不得背一书包钱?”
  “我哪有那么多钱啊?找到华主任,我哭着说,求求你,救救我闺女吧!华主任说,我也有孩子,理解你的心情。别哭,孩子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也会尽全力救!”
  “那天,手术从早晨7点半开始,下午4点半才做完,整整9个小时,华主任水米没沾牙,我闺女得救了!”
  “后来,闺女结了婚,有了小孩,华主任成了我们一家老少三辈的大恩人,家里收了花生、萝卜、白薯……我总想起华主任饿着肚子给我闺女手术:华主任啊,啥时候你能吃顿我给你做的饭呢?”
  “那年,华主任到唐山出差,我听说后找到他:华主任,你一定要到家里,我给你做贴饼子熬小鱼。华主任笑着说,好,好。可到头来,他还是没有来……”
&&&&一叶见春秋。华益慰行医56年,做了数千例手术,患者再贫穷,手术风险再大,他也总是挺身相救。
  一个两岁的农村小孩,肚里长了个大脓肿,奄奄一息。父母抱着孩子在京城跑了几家医院,都说太晚了,没有治疗价值。绝望的夫妻俩抱着孩子,找到了华益慰:“华主任,救救孩子吧!”
  “风险太大!”同事们忧心忡忡。华益慰却说:“病人走投无路才来找我们,谁推我们也不能推,谁不治我们也要治!”
  果然,还没等到手术,孩子的脓肿就破了,流了一肚子脓。华益慰立即把孩子抱上手术台,引流、清洗、抢救……
  腹膜炎、心衰……术后,险情接踵而来。那些天,华益慰带着年轻的女军医李惠琴,没日没夜地守着孩子,硬是从鬼门关把孩子夺了回来。
  一位从边远山区来的患者,肠子粘连,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家人带他一连跑了多家医院,都因为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不肯收治。
  几经周折,患者的家人找到了华益慰。他打开病人的腹腔,发现肠子像是“坨了的面条一样”,每剥离一分都非常困难,手术连续做了7个小时。
  一个月后,病人痊愈出院了。他拉住华益慰的手,眼泪汪汪:“华主任,不是您,我早就没命了!”
  视救死扶伤为天职,视见死不救为耻辱。华益慰行医56年,总是将一切顾虑置之度外,将一切责任慨然承担。
  一年除夕之夜,一个电话打到华益慰家里:一个老人患化脓性胆囊炎,突然发高烧休克。华益慰赶到手术室,老人的家属不在现场。
  没有家属签字,怎么办?华益慰拿起了钢笔:我来签,先救人!结果,从老人的胆囊中排出200毫升脓,老人得救了。
  ●从医56年,他有一个从没破过的规矩,就是不收红包――
&&&&“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
  京城四道口路,一间简陋的公寓房里,71岁的退休工人冉桂芳老人点燃一炷檀香:“华医生,我们离不开你,你快好起来吧!”
  冉桂芳的丈夫张秋海,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红包”的故事:
  “我老伴9年前得了小肠癌,华主任给她做的手术。我打心眼里感谢他,就包了1000元钱送给他。华主任不要,我撂下红包就跑了。后来,华主任好几次找我退那个红包,我还是老办法,拔腿就跑。”
  “后来,我们搬家了。我寻思,这回华主任可找不到我了。万万想不到,今年6月18日,华主任的老伴张燕容找到我家,把一个存折交给我。打开存折一看,是存了9年的1000元钱。户主,是我的名字。”
  “张燕容说,当时你把钱撂下就走了。总也退不掉,老华就把这个钱以你的名义存起来。现在老华不行了,这个存折成了他的一个心病,他嘱咐我一定要找到你,亲手把存折交给你。”
&&&&“当时,我就大哭起来,哭得惊天动地。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这么哭过,我自己的爹妈去世了也没哭得这么伤心……”
&&&&一个红包,华益慰退了9年,垂危之际依然念念不忘!
  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从上到下都知道华主任有一个一辈子没破过的规矩,就是不收红包。
  拒收红包,他费了很多心思。
&&&&――对待干部,他晓以大义。一位离休干部手术,华益慰主刀。这位离休干部的老伴包了一个红包,开始是夹在一个邮册里,被退了回来,后来又把钱装进一个信封,说:“华主任,有人托我转给您一封信。”华益慰说:“别这样,我们都是干部,有工资,有津贴,这些就是国家让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怎能额外再拿一分钱?”
&&&&――对待百姓,他婉言相劝。一个农民做手术,最后结账,还剩600元,包了个红包要送给华主任。华益慰扳着手指头给他算账:“你看,你诊断要花钱,手术要花钱,回家要路费,术后恢复还要营养费……作为农民,你最清楚,变个钱不容易,啥都得用地里的东西换。你说,这个钱我能收吗?”
  对于当时实在推辞不掉的红包,华益慰只好转交别人代为退还。但是,这种“公开”从来不是为了图表扬、求虚名。
  一次,他把一个红包交给协理员,协理员想好好宣扬一下华主任的廉洁事迹,又是照相,又是给上级写材料汇报。从此,华益慰再也没请协理员退红包,总是把红包交给护士长章晓莉,让她悄悄退给病人家属。
  担心患者心里不踏实,他还特意嘱咐章晓莉:“一定要在病人开始手术之后,再把红包退给病人的家属。”
  章晓莉说:“这些年,华主任委托我退的红包有多少?我数也数不清。华主任退红包绝对真诚,不是作秀。”
  难怪,无数患者向记者诉说着同一句话:“要说华主任一辈子没收过病人一个红包,我们信!”
  “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这是华益慰常说的一句话。他一辈子不收一个红包,用一生不渝的执着,坚守着道德操守的高地。
  记者走进华益慰的家:18英寸的老彩电至今还在用,连遥控器都没有,只能收看8个台。60多年前岳父行医装药的柜子,至今还是他的书柜……
  墙上,悬挂着一首唐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从医56年,他千方百计为患者精打细算,节省每一分钱――
&&&&“不光要救病人一条命,也要帮病人一家人”
  仲夏,正是麦收时节,吕梁山区麦浪连绵。一位朴实的农民,听说华主任快不行了,说:“我要去看他,麦子不收了!”
  那年,他只带了3000元钱来北京手术。可是,一个肠吻合器就要四五千元。华益慰说:“算了,我用手来缝。”
  手术那天,年逾古稀的华益慰趴在无影灯下,多干了半个小时,缝合的刀口光滑又平整,一点不比用吻合器差。
  最后算账,还剩180元,这位农民乐滋滋地说:“回家的路费有了!”
  他哪里知道,一个复杂的肠道手术,吻合器少则用一个,多则要用三四个。尽管使用吻合器可以节省手术时间,但为了给经济困难的患者省钱,华益慰常常不用一个吻合器,完全靠手工缝合。这样,他就要在手术台上多站一两个小时。
  后来,这位农民来医院复查,和护士一聊天,才知道自己为啥花钱这样少……
  说起华益慰,军区总医院洗衣工、山西洪洞县农民范九黄泪流满面:“我爸2005年得了胃癌。我和弟弟卖了牛和苞谷,凑了一些钱,送爸爸来北京找华大夫手术。华大夫是大专家啊!可是,我这个洗衣工一张口,他就痛快地答应了:行啊,来吧!”
  “手术本来安排在一个星期后做,可华主任为了给我们省下床位费和陪护的开销,第3天就给做了。出院结算,华主任少说也给我家节省了5000多元。”
  山西繁峙县下茹越村,华益慰病重的消息传来,71岁的直肠癌患者侯怀树老人难过得吃不下饭去,很多乡亲也伤心落泪……
  北京军区总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刘茂荣告诉记者:“我家乡繁峙县是个贫困县,也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区,乡亲们来京城找我看病,绝大多数都是华主任主刀。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少说也有200多人。手术中,昂贵的一次性器械他能不用就尽量不用。有的器械用一下就是1000元,在我们家乡,那可是1000公斤小麦啊,够全家人吃一年了!”
  56年从医,华益慰常常见到一些贫困的外地患者,把一张张皱巴巴的人民币数了又数。他常说:“这些病人贫病交加,不是万般无奈不会到北京来住院求医。我们将心比心,为他们精打细算,不光是救患者的一条命,也是帮他们一家人!”
  一名来自冀东农村的女病人忘不了:“1992年,华主任给我手术前,我的血色素只有3克,要输血,还要加强营养,在华主任的科室里一住就是一个月。我想,住这么长时间的院,怎么不得万儿八千的?可出院的时候一结账,还不到3000元。我问护士长,弄错了吧?护士长说,华主任把能省的都给你省了!”
  “我们国家许多百姓还不富裕,当医生的,要琢磨怎么让病人少花钱也能治好病。”这个承诺,华益慰对病人坚守了一生。
  疝气手术有一种补片,进口的要2000元左右,如果能用病人的组织来修补,他就不用补片。用药上,他从来不给患者开“大处方”,不拿一分钱的“回扣”。到外地出诊,一些患者给他买返程软卧车票,他总是婉言谢绝,甚至提前在北京买好返程的车票,不让患者破费。
  退休后,华益慰每周只出一次门诊,很多慕名求医的患者错过门诊,就要再等一星期,花不少吃住费用。于是,华益慰就在家里腾出一间房,接待来访的病人。
  去年,他和老伴搬入新居,第一件事就是想在客厅隔出一个接待病人的空间。然而,这一切还没有布置好,他就住进了医院……
  ●从医56年,他总是一诺如山、一丝不苟,对患者极端负责―
&&&&“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就是把生命托付给你”
  日,华益慰因患晚期胃癌,要进行第一次手术。
  进手术室之前,一名与他朝夕相处的医生来送他。
  华益慰拱手相托:“麻烦你,给我预约的一位病人道个歉,就说我自己要动手术,不能再给他做手术了,对不起……”
  作为一名医生,华益慰比常人更明白自己病情的凶险。然而,在即将躺在手术台的时候,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生命的安危,而是对患者的承诺!
  采访中,医生们含着眼泪对记者说:“华主任一辈子做了数千例手术,对病人从来没有失约,这是唯一的一次!”
  朦胧的泪光中,一段往事历历在目――
  有一次,一位患者要求华益慰主刀手术。躺在无影灯下,还是放心不下:“主任啊,我麻醉之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你们不会再换医生吧?”华益慰郑重地回答:“不会!”
  此后,华益慰常常在科室里说起这件事。他说:“病人能躺在手术台上,让你麻醉,让你开刀,把命托付给你,这是多大的信任啊!我们作医生的,可不能辜负患者这份信任啊!”
  大医精诚,一诺如山!
  终生不渝的诚信,不仅体现着他对医生使命的深刻理解,也折射着他对患者极端负责任的崇高操守。
  给肿瘤患者手术,是个“良心活”,如果医生怕麻烦不换刀片,就容易把癌细胞带到健康组织上,形成种植癌。华益慰说:“尽管病人无知觉,家属也不在场,但我们也要严格按照规程来做。”在手术中,他总是小心翼翼,避免让碰过肿瘤的器械、纱布再接触患者的健康组织。他手术时间长,耗费的精力大,但病人术后肿瘤复发的少、转移的少。
  有的专家手术,只做最关键的部分,把肿瘤切掉就下手术台。华益慰却总是善始善终,从切第一刀到缝最后一针,一刀不少切,一针不少缝。
  因此,患者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谁当华主任的病人,是谁的福气!
  一次,一个小孩做阑尾炎手术,马上就要上手术台了,华益慰突然问助手:“你给他查凝血酶元活动度了吗?”助手一愣:“一个小手术,查这个干什么?”华益慰说:“你没有看到孩子身上有出血点吗?”一查,这个小孩果然有凝血机制障碍,幸亏华益慰警觉,否则手术中很可能出现大出血危及生命。
&&&&新疆石油局驻京联络办副主任刘树和记得,一天晚上,克拉玛依油田送来一个病号,当地诊断是胰腺癌,建议病人手术。华益慰看了病历说:“仅凭这些资料,是不是有点草率?你最好再做一些检查。”
  一番检查,他告诉患者:“不是癌,回家吧!”
  病人一听,忽地从病床上蹦下来:“哎呀,要是当初开了刀,即使是误诊,谁也不知道,给我摘了胰腺,我还要千恩万谢哩!”
&&&&前前后后,华益慰给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人做了二三十例手术,不是癌症的,他没有一例误诊;是癌症的,只要经他手术,绝大多数都活得好好的。克拉玛依的石油工人说:“把命交给华主任,我们躺在手术台上心里踏实!”
  躺在病榻上,再也不能为病人手术了,但华益慰还是惦记着患者。
  2005年11月的一天,曾经接受华益慰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山西朔州怀仁县芦子沟煤矿工人苏二女,来北京军区总医院复查。
  听说华主任病倒了,苏二女和丈夫一起来看他。
  “来复查了?检查结果怎么样,拿给我看看……”华益慰吃力地说。
  “华主任,您病成这样,就别费心了!”苏二女眼泪扑簌簌掉下来。
  此后,每当医院肿瘤中心的医生来探望华益慰,他总是问:“苏二女的复查结果怎么样?”
  得知苏二女病情稳定,没有任何异常。华益慰苍白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从医56年,他始终视患者如亲人,让每一名患者如沐春风――
&&&&“高超的医术能治病,暖心的笑容也治病”
  华益慰的微笑是一个“品牌”,他的同事们称之为“华氏微笑”――眉毛弯弯的,眼睛弯弯的,嘴角弯弯的……
  从医56年,华益慰每次手术前一天晚上,一定要到病房看望病人,和病人谈一次话,哪怕刚下手术台,也要先见病人再回家。
  在病人床边,经典的“华氏微笑”,常常伴着华益慰一生重复无数遍的嘱咐:“明天我们就要给您手术了,放心,别紧张。手术后伤口有点疼,别怕疼,有痰咳出来,多翻身……”
  微笑的背后,是一种职业的操守。操守的背后,是一颗慈爱的心灵。他常说:“高超的医术能治病,暖心的笑容也治病!”
  ――在患者眼中,华益慰的体态语言,像他的笑容一样,让人如沐春风。
  每次查房,他第一个动作是把门轻轻关上。每次给患者检查,他总是先把听诊器在掌心捂热,再接触病人。冬天,他先把双手搓热,再给患者触诊。给病人体检,不该暴露的地方,他一定给病人遮盖着……
  很多人注意到,华益慰给病人摸肚子检查时,有个习惯性的动作――小手指有点翘,好像女同志的“兰花指”。一次,一位患者逗趣地说:“华主任,你这个指头翘得挺漂亮。”华益慰一句话,让这位患者感叹不已:“小手指头,末梢循环,这个指头最凉。”
  ――在患者眼中,华益慰的手术,像他的笑容一样,充满体贴和温馨。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曾经做过两次手术。第3次手术,是华益慰给她做的。拆线的时候,姑娘愣住了,肚子上怎么还是两个伤疤?原来,华益慰给她手术时,考虑到姑娘还没结婚,弄一肚子横七竖八的刀疤,多难看!所以,他特意从原来的刀口下刀。原刀口部位大面积粘连,剥离非常困难,为此他多费了不少工夫。
  一位离休老干部,胸部长了一个鸡蛋大的瘤子。按照常规,要连乳头一起切掉。术前谈话征求患者意见,老干部乐了:“男同志又不奶孩子,要那干什么,你大胆切!”可是,手术时,华益慰却从乳头下面切口,费了很多工夫,硬是把瘤子“掏”了出来。原来,那次谈话中,老人无意间说起喜欢游泳。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为了让老人穿泳装下水不影响观瞻,华益慰特意为老人保留了乳头。
  一位歌唱家做胆囊摘除手术,华益慰精心安排手术方案。手术时,担心造成声带麻痹,他叮嘱麻醉师不要为患者全麻;术后担心划伤患者的声带,他叮嘱护士不要下胃管……
  在华益慰看来,医生不仅要给患者切除病患,还要为他们术后的生活着想,想方设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仅让他们活着,还要让他们快乐地活着、轻松地活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华益慰的细腻体贴,抚慰了无数患者的心灵,也创造了医学的奇迹。
  75岁的张虎宝老人,2004年脑出血半瘫失语,智障痴呆,连身边的亲人也不认得,更听不懂话。华益慰每次查房,都把他当成正常人,拉着他的手,和颜悦色地跟他聊上几句。
  奇迹出现了。一天,护士用轮椅推着张虎宝晒太阳,看到路旁灯箱里华益慰的照片,张虎宝老远就伸手打招呼。
&&&&家人喜出望外,接着教他说话。老人终于开口了,张嘴就说:“华主任好!”
  结束采访的那天,记者从堆积如山的病案中,找到了华益慰给病人做最后一例手术的记录单。
  时间:日
  患者:杨华
  主刀医生:华益慰
  记者发现,与他一生不计其数的签名相比,这份手术记录单上的“华益慰”三个字异常工整。
  最后一笔,延长、收敛,画了一个近似圆圈的弧线――
  看似无意却有情。一名人民军医,用毕生不渝的操守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为56年的行医生涯,画了一个光彩的句号!
责编:曹劲
更多视频搜索:
&&&&&&&&&&&&&&&&&&&&&&&&&&&&&&&&&&&&&&&
&&&&&&&&&&&&&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系统集成:&网页设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包头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