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奶奶的哥哥的女儿的丈夫,我应该不会爱你称他为什么?

我堂姐的孙子叫我什么?我又该叫他什么? 爱问通
我堂姐的孙子叫我什么?我又该叫他什么?
来源:网络收集 & 发布时间: &
...习惯上,南方:他叫你是舅公(北方叫舅爷),你喊他外孙。天上雷公地上舅公!哈哈!这辈份大啊!
本文地址:https://www.artkaoshi.com/7280.html
我堂姐的孙子叫我什么?我又该叫他什么? ……...习惯上,南方:他叫你是舅公(北方叫舅爷),你喊他外孙。天上雷公地上舅公!哈哈!这辈份大啊!……
请问我是堂姐家男孩舅舅,堂姐家孙子喊舅舅什么呢?答案是什么?
……那就叫你舅爷了 你是你堂姐孩子得舅舅 就是你堂姐孙子的舅爷……
堂姐的儿子叫外婆的孙子叫什么
堂姐和你是一辈的,他的儿子叫你应该是表舅关系,外婆的孙子和你是一辈的,所以堂姐的儿子辈分小点,应该也是叫表舅……
我是太爷爷的女儿的孙子,那我该叫太爷爷的女儿的弟弟的女儿... ……如果你是太爷爷的女儿的孙子,那么你太爷爷的女儿的弟弟,也就是你奶奶的弟弟,就应该是你爸爸的叔叔或者伯伯,那么他得女儿就应该是你爸爸的堂姐或者堂妹,所以应该是你的...……
我和我爷爷的堂姐的孙子结婚算近亲吗 ……你爷爷的堂姐和你爷爷不是直系亲属,不算近亲。但从遗传学来说,你们亲缘关系也是蛮近的。……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兄弟姐妹的孙子我应该管他们叫什么,算是... ……你好,爷爷兄弟姐妹的孙子或孙女,你与他们同宗的兄弟姐妹,你应称他们为堂兄(弟),或堂姐(妹);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的孙子或孙女,你与他们不是同宗的表亲关系,你应称他...……
堂姐的由来是什么,在哪个朝代 ……
孙子辈的兄弟为区别称呼,把亲兄弟亲姐妹之外的称为堂兄弟堂姐妹。后泛指五代之内的... 堂兄弟有"亲堂兄弟"和"远堂兄弟"之分。"亲堂"是指和自己同一祖父的堂兄弟,又称叔伯...……
……我小的),应该称呼你叫堂哥或是堂姐
你爸爸的哥哥的儿子(比我大的),你应该称呼他叫哥... 什么三表嫂(你爸爸的姐姐的三个儿子都比你大)
你爸爸的姐姐的三个儿子的儿女叫叫你...……
外婆的哥哥的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女方的亲属是表舅、男方的亲属是表叔。 你管他叫表舅、他管你叫表外甥。 中国的称...
父亲家人管你叫孙子、侄子、堂兄、堂弟、堂姐、堂妹。 母亲家人管你叫外孙、外甥...……
心烦,不知道该怎么相处,以什么样的心情心态在家里生活?/家婆... ……改变不了他们的态度,那就改变你的心态。尽量看淡他们的做法。反正又不指望他们能对... 我婶婶就一直对堂姐说,奶奶怎么怎么不疼你,光喜欢姐姐什么的。到现在我堂姐对奶奶...……
所有问题分类这几天春节回家,你有没有为亲戚称呼的问题挠头
记者 董吕平
2月14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发了一条消息“亲戚称呼全攻略,春节回家不尴尬!”,特别提到“每逢新春佳节,面对家族聚会,七大姑八大姨相聚一堂,如何开口叫人让如今的‘80’后,‘90’后相当头疼。对于刚有孩子没多久的爸爸妈妈来说,这事可能更让人挠头,想象一下,孩子拽着妈妈袖口,问‘妈妈的舅舅应该叫什么’的场景……”
正逢过年,网上对这个话题的讨论也非常热闹。有网友问“我本姓的姑奶奶嫁给了外姓同辈的哥哥,请问我哥哥的儿子和我姑奶奶的孙子怎么称呼?”还有网友说,“每年面对庞大的亲戚群体,称呼那叫一个头痛,现在有了孩子,更是蒙了。”
昨天,快报记者随访了几位年轻人,他们对称呼问题也遭遇着各种尴尬。
林女士,28岁,湖州人。她说:“我在老家辈分很大,但年纪又小,亲戚来了,怎么称呼很尴尬。按我们老家的辈分,我的辈分很高到什么程度,我28岁的年龄应该相当于人家七八十岁的叫法,这么说吧,我没有弟妹,全是侄子、侄女、外甥等。
“其中最大的侄女,年龄只比我小3岁,她已经有孩子了,那孩子应该管我叫姑婆了。有一次,我跟我侄女出门,人家说我们是姐妹俩,跟我侄子出门,人家以为我们是男女朋友。
“有一次回老家,路上碰到一个头发花白的女性远房亲戚,我脱口而出,叫了声阿婆,人家笑了,说按辈分应该是阿姨。还有一次,我妈妈那边的亲戚,第一次见到我二大大(方言发音dou dou,第三声)的女儿,其实就是阿姨的女儿,跟我年龄差了15岁,我叫她阿姨,其实是表姐。”
林女士说,现在自己学聪明了,碰到什么人,或出去串门走亲戚,先问爸妈。
戴女士30多岁,女儿9岁,杭州人,至今分不清楚侄子和外甥的称呼。过年走亲戚,她说最怕碰到似曾相识的亲戚,不叫不礼貌,叫了怕叫错。
今天大年初二,戴女士准备去大姑妈家走亲戚,头天晚上她还在研究,女儿管自己的大姑妈叫什么?大姑婆?奶奶?最后只好去请教自己的妈妈。
她说自己从来都是乱叫叫的,大年三十去自己老师家做客,老师有个90后的儿子,我女儿一听我叫老师,就跟着我学了,管老师儿子叫叔叔,可是对方年纪很小,看上去像哥哥,她仔细想想不太好,幸好老师家是男孩,要是女孩,女儿岂不是要叫她阿姨了?
戴女士说,姑父和姨夫也分不太清楚,她笑着说:“杭州土话管姑父叫‘干姨’,可我好几次叫姨夫也叫‘干姨’,相当尴尬。”
杭州的蒋先生,儿子3岁,今年拜年带儿子去舅舅家拜年,结果儿子不肯叫,大人们只好相互笑一笑,场面有些尴尬。“舅舅让儿子叫他,我一下蒙了,不知道让儿子管舅舅叫什么,还是舅舅说了,应该是舅公,可儿子从来没叫过舅公,怎么也不肯叫。”
蒋先生说,自己这一辈多数是独生子女,亲戚少,自己的堂哥、表弟这一辈的称谓,他还是比较清楚,过年碰到一些难得见到的亲戚,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开口打招呼,有时候就笑一笑,点点头。
很多80后、90后,带着孩子去走亲戚,他们都觉得,见到跟自己平辈或年龄相差不大的,都让孩子叫对方叔叔阿姨、伯伯伯母,要是年龄跟自己父母年龄相似的,都叫爷爷奶奶。“孩子不会叫,自己又不懂,要是遇到了,总归还是要叫的,开口就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这样不至于太尴尬。”
家住萧山的葛先生开玩笑说,家里亲戚多,很多亲戚也就过年见一面,名字都叫不上来,为了“躲避”亲戚,打算带着2岁儿子出去玩。
“央视新闻”提供了一份拜年称谓全攻略,我们也看看——
爸爸的爷爷叫太爷爷,爸爸的奶奶叫太奶奶,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伯父叫伯祖父,
爸爸的叔父叫叔祖父,爸爸的舅舅叫舅公,
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姑妈叫姑祖母(姑奶奶),
爸爸的姨叫姨祖母(姨奶奶),爸爸的哥哥叫伯父(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叔父(叔叔),爸爸的姐妹叫姑妈(姑姑),
伯父的妻子叫伯母,叔父的妻子叫婶婶,
姑妈的丈夫叫姑夫(姑父),伯或叔的儿子叫堂哥或堂弟,
伯或叔的女儿叫堂姐或堂妹,姑妈的儿子叫(姑)表哥或表弟,
姑妈的女儿叫(姑)表姐或表妹。
妈妈的爷爷叫外曾祖父(太姥爷),妈妈的奶奶叫外曾祖母(太姥姥),
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姥爷),妈妈的伯父叫伯外祖父,
妈妈的叔父叫叔外祖父,妈妈的舅舅叫外舅公,
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姥姥),妈妈的姑妈叫姑外祖母(姑姥姥),
妈妈的姨叫姨外祖母(姨姥姥),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大姨或小姨,舅舅的妻子叫舅妈,
姨的丈夫叫姨夫(姨父),舅舅的儿子叫(舅)表哥或表弟,
舅舅的女儿叫(舅)表姐或表妹,姨的儿子叫(姨)表哥或表弟,
姨的女儿叫(姨)表姐或表妹。
兄弟姐妹的家
哥哥的妻子叫嫂子,姐姐丈夫叫姐夫,
弟弟的妻子叫弟妹,妹妹的丈夫叫妹夫,
兄弟的儿子叫侄子,兄弟的女儿叫侄女,
姐妹的儿子叫外甥,姐妹的女儿叫外甥女。
虽然现在很多家庭对成员称谓的要求已不再严格,但知道一个准确的称谓也能避免尴尬。不过各个地方的亲戚的称呼会随着家庭文化、地域及方言的不同产生很多变化,攻略中的称呼在少部分情况下并不适用。所以,如果你家有自己的讲究,还得向家中的长辈们多多请教。奶奶的姐姐的女儿和奶奶的姐姐的女儿的丈夫,我应该叫什么_百度知道
奶奶的姐姐的女儿和奶奶的姐姐的女儿的丈夫,我应该叫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和你父母同辈的怎么叫随你们那的习惯应该是姑字辈儿的
姑妈,姑夫
表姨,表姨父
应该叫姨和姨夫。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的姐姐的丈夫的爸爸的妹妹的女儿叫什么,知道答案的快进来!_新浪新闻
过年走亲戚,你是否遇到见面不知怎么称呼的尴尬呢?现在有救了,马上就为你推荐一款“亲戚称呼计算器”!在《我不是潘金莲》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后山岭的陈阿大是你表舅吧,陈阿大他老婆的娘家是崔家坞的,我姨家有一个表妹嫁给了陈阿大他老婆的妹妹的一个叔伯侄子,算起来,咱们还是亲戚咧~是不是很绕?其实还好啦,这个难度只能算一般,想不想试试一些难度更大的呢?我爸爸的儿子的弟弟的女儿的姐姐的妈妈的哥哥的爸爸的儿子的妈妈的女儿的姐姐的哥哥的妈妈的丈夫的儿子的弟弟的妻子的儿子的妻子的丈夫的爸爸的爸爸的弟弟的儿子的爸爸的哥哥的儿子的是谁?(答案在后面)人物关系图先来一张简单版的不够过瘾?还有升级版!▲点击可看大图哦继抢票软件,抢红包软件之后,又一春节神器出现了。“亲戚计算器”用法:只要输入那个人跟你的关系,就会计算出结果。先来个正常版的……这是不正常的……考虑到亲戚众多,情况复杂,计算器可能还会列出可能选项,然而,网友们还是表示并不清楚该怎么选。计算器:怪我咯……有人偏不信邪,这么多年来不懂的都是问我妈,突然冒出来个计算器?不服,来一个长的,看你知不知道!那就来个更长的!算是算出来了,但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嗯?太姻姆,好像没听过。姑表姑母?屡次刁难计算器失败的网友们,开始不按套路出牌了。嘿,有两下子,吃我一记无限循环亲戚拳!计算器:无聊的人类,干脆应付应付得了。于是网友们惊奇地发现,儿子的N次方竟可能是自己的老祖宗?!举报,我可能拿到的是假计算器……最后来一个超高难度的……反复输入弟弟的哥哥的弟弟的哥哥的弟弟……计算器干脆死机了……计算器死机后,网友们很认真地考虑起一些问题来……各地叫法不同,怎么办?年纪比我大,辈分比我小,怎么称呼?还真有人支招……小编帮你整理一份爆表级走亲访友称呼大全难度分为5档恭喜你在过年之前早日修炼到最后一档难度:☆☆☆☆☆所有亲戚,可以分为爸爸的亲戚妈妈的亲戚他们的爸爸妈妈是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北方也叫老爷姥姥)爸爸兄弟姐妹叫伯伯叔叔姑姑妈妈兄弟姐妹叫舅舅阿姨难度:★☆☆☆☆你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姨妈和姨父家里的孩子们怎么区分?教你一招!和你同姓的是堂亲不同姓的就是表亲在英语里他们都叫cousin不管是堂亲还是表亲兄弟家的熊孩子都是你的侄子/侄女姊妹家的萌萌哒都是你的外甥/外甥女难度:★★☆☆☆堂表亲不只你有爸爸妈妈那一代的堂表亲你怎么叫呢呵呵▲吴敬琏(右)就是黄圣依(左)的表舅爸爸的表亲 你该这么喊爸爸表哥-你表伯爸爸表弟-你表叔爸爸堂哥-你堂伯爸爸堂弟-你堂叔爸爸表妹-你表姑爸爸堂姐-你堂姑妈妈的表亲 你该这么喊妈妈表兄-你表舅妈妈表弟-你表舅妈妈堂兄-你堂舅妈妈堂弟-还是你堂舅妈妈表姐-你表姨妈妈堂妹-你堂姨实在认不清……叔叔、舅舅、姑姑、阿姨一阵乱喊难度: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的兄弟姐妹你该怎么喊呢?爷爷兄弟-你大爷二爷爷爷姐妹-你姑奶奶(还真有姑奶奶这一说啊…)奶奶兄弟-你舅爷爷奶奶姐妹-你大奶奶二奶奶;姥爷(外公)兄弟-你大姥爷二姥爷姥爷姐妹-你舅姥姥姥姥(外婆)兄弟-你舅爷姥姥姐妹-你大姥姥二姥姥史诗级难度:★★★★☆到曾祖母还搞得清那曾外祖母和外曾祖母你还行吗?曾开头的是爸爸的亲戚外开头的是妈妈的亲戚曾外祖母是爸爸的姥姥外曾祖母是妈妈的奶奶这么复杂的称呼,生活中很少用。一般来说,那一辈的八位祖宗里,只有爷爷的父亲母亲称为太爷爷,太奶奶,其他几位统称为太姥爷(外公),太姥姥(外婆)。终极爆表难度:★★★★★这一终极难度包括两类一是亲戚的亲戚比如舅妈的表妹二是另一半的亲戚比如老婆的表姑妈不过说简单也简单,有个偷懒好办法。亲戚的亲戚,比如舅妈的表妹你舅妈的孩子怎么叫,你就怎么叫;另一半的亲戚,就看另一半怎么叫。看到这里有没有像小编这样不得不使出终极大招↓↓↓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微信号:shxwcb综合观察者网(guanchacn)、新浪微博、创意广告、江汉商报其他用户正在看1.猴年最后一个土豪村诞生!赚钱靠卖地,2000村民分掉5个亿2.中国土豪花70亿买“招财猫”,悲剧的是,6万股东先亏掉27亿3.他曾是天才少年、IT界大牛、任正非接班人,却获刑2年半,为什么?4.除夕前,这位从杂工、水电工做到20亿身家的富豪,宣布离婚了【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奥巴马当年承诺的那些“change”,到底实现了多少呢?
“你自己揽的破瓷器,自己解决。”
《雾月十八》提醒我们,特朗普的上台,完全可以看作是资本主义的政治调适、或者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转换而已。
人要分两种,一种属于过日子的人,一种属于奔日子的人。[转载]徐建英:我喜欢的小小说及部分名家点评
以下是我喜欢的小小说作品,有名家的,也有刚出道新手的,部分作品附有名家点评。因资料不全和版本差异难免有误,排列不分先后。陆续添加中.....
  (1)孙春平《讲究》 
  (2)许行《是真是假》 
  (3)凌鼎年《怪人言先生》
  (4)赵新《一招鲜,吃遍天》
(5)高海涛《日》
&&&&(6)袁炳发《身后的人》
(7)蔡楠《行走在岸上的鱼》
(8)刘建超《将军泪》
(9)杨晓敏《冬季》
&&&&(10)秦俑《化妆》
(11)李永康《修壶记》
(12)夏阳《马不停蹄的忧伤》
 & (13)滕刚《采桑子》 
  (14)邵孤城《绝杀》
  (15)谢友鄞《乡下赖子》
  (16)刘正权《再笨一点多好啊》
  (17)曾平《身后的眼睛》
  (18)马金章《老闷儿》
  (19)杨海林《刘谦益》
(20)林荣芝《复职》
  (21)赵文辉《七能人》
  (22)田洪波《给我打只山鹰吧》
  (23)郑武文《鱼钓》
  (24)周海亮《一条狗两条狗三条狗》
  (25)赵峰旻《手表》
  (26)蒋丽萍《奶奶的小把戏》 
  (27)孟怀芹《画魂》(首届小小说高级研究班学员)
  1.孙春平《讲究》  
  大学新生入学,302室住进八位女生。当晚,各位报了生日,便有了从大姐到八妹的排序,尽管都是同庚 
  不久,大姐王玲的老爸来看女儿,搬进了一个水果箱。打开,便有十六个硕大红艳的苹果摆在了桌面上,每个足有半斤重,且个头儿极齐整。王玲抢着把苹果一字摆开,再让大家看,众姐妹更奇得闭不上眼了。原来每个苹果上还有一个字,合在一起是:"八人团结紧紧的,试看天下能怎的!"之后便笑,一幢楼都能听到八姐妹的笑声。王玲得意地告诉大家,说家里承包了果园,入夏时她老爸就让果农选出十六个苹果,并在每个苹果的阳面贴上一个字或标点符号,秋阳照,霜露打,便有了这般效果。这是老爸早就备下的对女儿考上大学的贺礼。五妹张燕是辽宁铁岭来的,跟赵本山是老乡,故意学着那个笑星的语气对王玲老爸说:"哎哟妈呀王叔,您老可真讲究啊!"众人再大笑,"讲究"从此便成了302室的专用词语,整天挂在了八姐妹的嘴上。
  第二个来"讲究"的是三姐吴霞的妈妈,带来了八件针织衫,穿在八姐妹身上都合体不说,而且八件八个颜色,八人一齐走出去,便有了"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效果。吴霞说,妈妈在针织厂当厂长,这点儿讲究,小菜一碟。
  年底的时候,二姐李韵的家里来了"钦差",是爸爸单位的秘书,坐着小轿车,送给大家的礼物是每人一个皮挎包。女孩子挎在肩上,可装化妆品,也可装书本文具,款式新颖却不张扬,做工选料都极精致,只是都是清一色的棕色。但细看,就发现了"讲究"也是非比寻常,原来每只挎包盖面上都压印了一朵花,或腊梅或秋菊等,八花绽放,各不相同。李韵故作不屑,说一定又是年底开什么会了,哼,我爸就会假公济私。
  每有家长来,并带来讲究的食品或礼物的时候,默不作声静坐一旁的是七妹赵小穗。别人喊着笑着接礼物,她则总是往后躲,直到最后才羞涩一笑,走上前去。所以,分到她手上的苹果,便只剩了两个标点符号,落到她肩上的挎包则印着扶桑花。有人说扶桑的老家在日本,又叫断头花,那个桑与伤同音,不吉利,便都躲着不拿它。每次,在姐妹们的笑语喧哗中,默声不语的赵小穗总是很快将一杯沏好的热茶送到客人身边,并递上一个热毛巾。平日里,寝室里的热水几乎都是赵小穗打,扫地擦桌也是她干得多,大家对她的勤谨似乎已习以为常。大家还知道她的家在山区乡下,穷,没手机,连电话都很少往家打,便没把她的那一份"讲究"挂在心上。
  一学期很快过去,放寒假了。众姐妹兴高采烈再聚一起的时候,已有了春天的气息。那一晚,赵小穗打开旅行袋,在每人床头放了一小塑料袋葵花子,说:"大家尝尝我们家乡的东西,是我妈我爸自己种的,没用一点儿农药和化肥,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
  葵花子平常,可赵小穗送给大家的就不平常了,是剥了皮的仁儿。一颗颗那么饱满,那么均匀,熟得正是火候而又没一颗裂碎,满屋里立时溢满别样的焦香。
  李韵拈起一颗在眼前看,说:"葵花子嘛,要的就是嗑时那份情趣,怎么还剥了?是机器剥的吧?"
  赵小穗说:"我爸说,大家功课都挺忙,嗑完还要打扫瓜子皮,就一颗颗替大家剥了。不过请放心,每次剥之前,我爸都仔细洗过手,比闹'非典'时洗手过程都规范严格呢。"
  王玲先发出了惊叹:"我的天!每人一袋,足有一斤多,八个人就是十来斤。这可都是仁儿呀,那得剥多少?你爸不干别的活儿啦?"
  赵小穗的目光暗下来,低声说:"前年,为采石场排哑炮时,我爸被炸伤了。他出不了屋子了,地里的活儿都是我妈干……"
  吴霞问:"大叔伤在哪儿?"
  赵小穗说:"两条腿都被炸没了,胳膊……也只剩了一条。"
  寝室里一下静下来,姐妹们眼里都噙了泪花。一条胳膊一只手的人啊,蜷在炕上,而且那不是剥,而是捏,一颗,一颗,又一颗……
  张燕再没了笑星般的幽默,她哑着嗓子说:"小穗,你不应该让大叔……这么讲究……"
  赵小穗喃喃地说:"我给家里写信,讲了咱们寝室的故事。我爸说,别人家的姑娘是爸妈的心肝儿,我家的闺女也是爹娘的宝贝……"
  那一夜,爱说爱笑的姐妹们都不再说话,寝室里静静的,久久弥漫着葵花子的焦香。直到夜很深的时候,王玲才在黑暗中说:"我是大姐,提个建议,往后,都别让父母再为咱们讲究了,行吗?"
  赏析:  
  《讲究》一文以情取胜。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的手法勾勒出当代大学生的鲜活的形象,以及发生在她们身上的挚情故事,感人至深,让人回味。
  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的修饰来刻画八姐妹的形象,而是从家长探女的“讲究”中引出八姐妹性格的迥异。“八人团结紧紧的,试看天下能怎的”有王玲最初的得意;“哎哟妈呀王叔,您老可真讲究啊”是五妹张燕适时的幽默;“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三姐吴霞的眼里是小菜一碟;“八花绽放,各不相同”,二姐李韵却故作不屑;惟有七妹赵小穗家境困难,难得“讲究”,笑语喧哗中,惟有默声不语沏茶打水,扫地擦桌。故事倒此却也平平。
  而正在大家没有把小穗的那一份"讲究"挂在心上时,寒假归来,小穗却意外地“讲究”了一回,送了每人一袋葵花子,还是剥了皮的仁儿,当李韵要追求“嗑时的那份情趣”时,却意外地引出了一位只剩“一条胳膊一只手”的伟大的父亲。而赵小穗喃喃地说出“别人家的姑娘是爸妈的心肝儿,我家的闺女也是爹娘的宝贝”时,满座寂然,这份“讲究”的确与众不同。在笔者的眼中,此时的“讲究”已褪去它世俗的面纱,溢满的是爱是情,相对于其他物质化的“讲究”,更显得难能可贵。
故事并未到此结束,姐妹感动之余,十分羞愧,大姐终于提议“往后,都别让父母再为自己讲究了”。在经历“讲究”的风波之后,此时的八姐妹已明白许多,成熟许多。结尾笔收意余,予人诸多思考的空间。
  文学作品作为意识形态,除了愉悦的作用外,它还应是照亮人类心灵的烛光。小说《讲究》就是这样一支被作者点燃了的蜡烛
  2、许行《是真是假》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未见杏花红。”
  母亲见到小女送来的字条,心中一时打翻了油盐酱醋。这丫头,一家人里总是她在攥着自己的心哪!
  丈夫未到古稀之年,竟离她先走了。他是位大科学家,国际、国内都有很高知名度。作为一个中学教员,她感到只有在丈夫的光环下生活,她才活得荣耀,活得幸福。怎奈天不作美,他不幸死在他的实验室里,他成了名人,可她却一下子成为一只掉在冰窖里的孤雁啦!
  她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他们都已成家立业。都很关爱她,千方百计却除她的烦恼和孤寂。让她活得愉快和滋润,可又怎能代替夫妻的恩爱和温暖呢?怎能代替那种两人世界的感情生活呢?
  再找一个人,再走一步?有这样合适的对象吗?“曾经沧海难为水”,她这大科学家的遗孀,跟领导人丢下的夫人,一样难再嫁哪。
  儿子一接触到母亲这个问题,就垂首无言,一个劲挠脑袋,这是他家一大难题。大女儿是个痛快主儿,她态度鲜明,反对母亲再婚。她说母亲已非一般女人,此事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影响父亲的声誉,使父亲在地下的灵魂也会不安。这简直就是给打了横。只有小女儿完全相反,她对母亲再婚持积极态度,她总劝母亲遇到合适人就再走一步。老伴老伴,老年有伴,身心才会得到慰藉,太阳下面才有人间的欢乐。这不,又给母亲巧妙地下了个条子来,催母亲不要蹉跎岁月,早点找个人才好。
  儿女之间分成了对立的两派,大姐坚决反对,大哥沉默无言,实际也是个反对派。这天又争了起来。小女儿突然从屋里拿出一张纸来,甩给哥哥姐姐,你们看看爸爸的遗嘱吧!大家都一愣,未料到她还握着这一把撒手锏。
  遗嘱是打印的,只有一行字:青:(这是母亲的名字)
  我死后你勿守着我这颗死灵魂,去寻找你自己晚年的幸福吧!对不起我先走了,吻你。
  下边有个字迹很乱,看不太清的署名。
  姐姐拿过去看了半天直摇头。
  哥哥也拿起来左看右看未吱声。
  姐姐问这张遗嘱,怎不在妈妈手里,而在你手里呢?
  爸爸去得突然,他咽气前只有我在场,因此就给了我。这几年一直压在我的心上,未敢往外拿,怕妈妈见了伤心……
  姐姐说既然如此,这就得请妈妈来鉴别了,而且这也是写给妈妈的。
  妈妈从楼上下来了。她手捧着遗嘱两眼发直,看了很久很久。最后眼含热泪责问小女儿,你怎才拿给妈看,这到底……?她话说到这里,姐姐哥哥似乎有了仗势,可她话锋一转,抱住小女儿哽咽着说,我理解你爸爸的心哪!他一生都想着别人,他死了要我解放自己,怎会把我带走呢?小丫呵!你是你爸爸肚里蛔虫,即使作假也是真的……
  到这里哥哥、姐姐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小女儿这时也破涕为笑,她过去打开电视机对妈妈、哥哥、姐姐说,中央八台正在播我写的《春长秋也长》这部电视剧呢,你们都来看看,那里老年人怎样生活。
  3、凌鼎年《怪人言先生》  
  古庙镇是娄城最古老的一个乡镇,早先仅一条街,用很俗的当地土话形容,一场尿,从镇东稍尿到镇西稍还尿不完。这当然是说笑话。
  因其小,镇上谁不认识谁。
  说起来言先生算是个小镇名人。他的出名开始是因为他能写一手龙飞凤舞的毛笔字。逢年过节,婚丧喜事,常有人来求他写个对、写个联,他也总是来者不拒。你有酬谢,他写,你没有酬谢,他也照写。
  待他退休后,言先生突然有了个怪脾气,婚事上的,随你双喜字、喜联、贺联,送新人条幅,他有求必应。丧事上的“奠”字,以及挽联等,对不起,他一概不写了,而且他还订出一条规矩,广而告之:凡喜事,有求必到,不请也到;凡丧事,一律不到,至亲好友,一视同仁。
  这不是有点不近情理吗,他能做到吗﹖
  这言先生竟然言出必行,不折不扣地做到了。最典型的是他学校的老校长病故了,镇中学的现任教师、退休教师能到的几乎全到了,惟他礼到人不到。校长在小镇上怎么说也是德高望重,他却我行我素。
  言先生的不写挽联,不参加追悼会,惹得小镇人背后风言风语说了他不少难听话,他全不在意。
  还有怪事呢,他女儿谈了个朋友,是市里老干部局的,小伙子长得蛮帅,大学毕业生,又是党员,政治前途很是看好。可言先生就是不同意这门亲事。要说原因,笑歪你嘴,他说这老干部局一年当中要无数次跑病房看望生病的老干部;好多次跑殡仪馆,为病故的老干部开追悼会送终,不行,不行,这工作没一点朝气,我女儿不能嫁这样的小伙子,硬生生被他搅得散了伙。最有意思的是,自他退休后,他一改以前衣着朴素的老习惯,喜欢起了红色的衣服,衬衫红色的,羊毛衫红色的,内裤红色的,外套红色的。古庙镇是个传统小镇,谁见过一个花甲年纪的穿得里外全红,这太引人注目了。说得难听些,小镇人把他当作老妖怪看,可他自我感觉甚好。冬天的时候,他不知从哪儿买到了一顶那些画家爱戴的荷叶帽,竟然也是红色的,红贡呢的。只要他一出门,没有人不朝他看的,背后指指戳戳的。有人怀疑这言先生是否老伴死得早,一个人过得太孤独,脑子出了啥毛病。
  因言先生的人品向来不错,退休后他的某些出格举动,镇上人也就眼开眼闭。反正是他自己的事,影响不了别人啥。
  小镇人真正看不下去是最近的事。这言先生到娄城儿子处住了一阵后,突然又在小镇上出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回身边多了一位女性,四十多岁,一副风韵犹存的样子。这女的竟然在小镇的街上,大庭广众挽着言先生的手臂逛街,完全是旁若无人的气派。这有点让那些老派的小镇人觉得言先生这回做得太过了。假若是年轻人如此,那倒也罢了。你言先生花甲年纪已过,反倒活过去了,这不是因了小镇上的土话“年纪活在狗身上了”。
  “老不要脸的!”有人在他背后啐了一口。
  更吃惊的事还在后头,前不久,言先生书写了大红请柬,凡熟识的一家家发。原来他要与那位岑女士结为连理,他将在小镇上最上档次的三阳饭店摆喜宴,并言明一律不收礼。
  不知小镇人是少见多怪,还是对言先生的行为不满,他结婚那天,前来祝贺的人寥寥无几,这场面有点尴尬。言先生一点也不恼,马上用脸盆装了一盆喜糖,到饭店门口免费派送,还大声叫着:“见者有份,同沐喜庆。”他见来抢糖的很多,干脆对大家说:“见面即为有缘人,同喜同喜,喜宴我请,谢谢光临。”不一会,坐足坐满,结果还临时加了两桌。成了古庙镇历史上最热闹的一次喜宴,让小镇人饭后茶余嚼了好一阵呢。
  喜宴后,言先生搬到城里去住了。
  言先生走后,小镇人有些失落,那些没去喜宴捧场的还真有点后悔呢。
  4、赵新《一招鲜,吃遍天》  
  经乡长提议、乡政府研究,乡政府办公室决定招聘一位工作人员,协助乡长做些具体工作:比如写写材料,查找资料;比如写写标语,布置会场;比如打打电话,传递信息;比如整理书报,搞搞卫生。乡里工作多,任务重,乡长忙得顾了吹笛顾不上捏眼儿,实在需要这么一个勤快人,这么一个什么都能干的人!
  既然是公开招聘,那就必须严格地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按照规章制度来,因此乡政府规定:报名应聘者不限于本乡本土,全县有志青年都可以参加报名;报名应聘者必须提交学历证明,必须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报名时必须携带户口本身份证,年龄在22岁到25岁之间;必须热爱工作,遵守纪律;必须热情洋溢,朝气蓬勃,意志坚强,具有摧不垮打不烂的品格;报名者必须首先参加笔试,笔试合格后再参加面试;面试时评委当场提问,当场打分,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几个分数相加,取其平均分;然后笔试和面试的分数相加,分数最高者获得应聘资格,不得有半点徇私舞弊,不准任何人(哪怕是天王老子)递条子说情!
  虽然是位临时工,消息一经公布,报名应聘者还是蜂拥而至,黑压压挤满了乡政府的院子。经过填表登记,共有225个年轻人参加考试。乡长很高兴地说,天助我也,200多个人选其1个,真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比百里挑一还百里挑一!
  接下来进行笔试。笔试之后,刷一下子,刷下来201个考生!
  接下来进行面试。面试之后,刷一下子,又刷下来21个考生!
  只有3个考生通过了面试:他们是张小帅,男,23岁;李大胜,男,23岁;王倩倩,女,23岁。奇巧的是他们3个人不仅年龄相同,学历相同,笔试的分数相同,面试的分数相同,总分当然也相同!这相同,那相同,摆出一个难分难解的问题来:3个人当中取1个,这一次该往下刷谁呢?
  评委们感到很棘手,很遭难,经过再三讨论和反复研究,把这个问题交给了乡长。评委们对乡长说,这3个人都很优秀,都是才华横溢热情洋溢,无论您选哪一个,都是您的好助手,都不算您讲私情,走后门!
  乡长说:好,很好!
  乡长不遭难。乡长有办法。乡长很仔细很认真地看过了这3个考生的报名登记表,首先把张小帅叫到自己办公室里来。乡长说:小张,一招鲜,吃遍天,从你填写的登记表上看,你的特长是喜欢体育活动,你能打篮球吗?
  小张说:周乡长,打篮球是我的强项!我在大学读书时就是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我打前锋,投篮特准,尤其能投3分球、压哨球;为此学校给过我多种奖励,同学们称我为神投手!
  乡长说:假如我要招聘了你,你有什么打算?
  小张说:除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外,我将在咱们乡组织一支作风顽强敢打敢拼的篮球队;我能保证这支篮球队打败全县其他各个乡镇的篮球队,为咱们乡政府争取莫大荣誉!
  乡长说:你要是打输了呢?
  小张说:请周乡长放心,一旦输球,我立刻辞职!
  乡长满面笑容地说:好,有志气,有志气,谢谢你,谢谢你!我也很喜欢打篮球,也设想在全乡组织一支篮球队!
  送走了小张,乡长又把王倩倩叫到办公室里来。乡长说:倩倩,一招鲜,吃遍天,从报名表上看,你的特长是喜欢文艺活动,你是喜欢唱歌,还是喜欢跳舞?
  倩倩说:周乡长,我是既喜欢唱歌又喜欢跳舞,既能唱歌又能跳舞,我在大学读书时就是校歌舞团的主要演员!我能跳芭蕾舞、拉丁舞、现代舞,能唱通俗歌曲民族歌曲还能唱美声歌曲……要不我现在就给您跳跳唱唱?
  乡长没有让倩倩做即兴表演。乡长说:倩倩,假如我要招聘了你,你有什么打算?
  倩倩说:除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外,我将在咱们乡建立一支能歌善舞奋发向上的文艺宣传队,活跃咱们全乡的文化生活;我能保证这支宣传队作风硬朗,艺术一流,在全县举行的文艺汇演中拿到冠军,给咱们乡的精神文明建设争得荣誉!
  乡长说:是么?你能有这么大的把握?
  倩倩说:是,我有把握,我敢和您立下军令状!
  乡长紧紧地握住王倩倩的手说:好,有志气,有志气,谢谢你,谢谢你!我也很喜欢唱歌,也设想在全乡建立一支文艺宣传队!
  乡长最后把李大胜叫到了办公室。乡长说:大胜同志,一招鲜,吃遍天,从报名表上看,你没有填写你的特长和爱好,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怕影响到你的录取?
  大胜立起身来说道:周乡长,实话告诉您,特长我也有,爱好我也有,我只是没好意思在表上写出来……
  乡长说:你是谦虚!谦虚使人进步!
  大胜说:不是谦虚,是怕人笑话!周乡长,我的特长和爱好,就是喜欢喝酒!
  乡长严肃了一张脸说:李大胜,你别和我开国际玩笑!我要的是工作上的助手,不是要的醉鬼!
  大胜说:周乡长,我没说我能喝醉呀!白酒我喝两瓶不醉,啤酒我喝30瓶不醉;既是特长,就得长出个样子来,就得别人没有而我有,就得他不具备而我具备,就得鹤立鸡群独树一帜,要不能叫特长么?
  乡长挥了挥手:你还念念有辞,下去,下去!
  几天之后,乡长在乡政府门口的醉仙楼设了一桌酒席,特意款待张小帅、王倩倩、李大胜3个考生。乡长说,你们3位真的都很优秀,都很能干,不管我招聘上谁,都是我的荣幸,也是咱们乡的荣幸;不管拿掉谁,都是我的损失,也是咱们乡的损失。今天请大家放开了喝,能喝你就尽量喝,但是谁也不能喝醉,因为下午你们还要帮助我做些工作,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你们辛苦了,来,我敬你们三位一杯!
  这场酒前前后后热热闹闹喝了两个小时:王倩倩喝了二两酒,已经面红耳赤,爬在桌子上起不来了;张小帅喝了半斤酒,说话已经不大清楚,走路已经飘飘摇摇;后来的酒是乡长对着李大胜喝;后来的酒是李大胜对着乡长喝。喝来喝去,李大胜跟前的两瓶白酒已经见底了;喝来喝去,乡长说不喝了,不能再喝了。
  下午,李大胜帮助乡长写了一份材料,那材料写的头头是道。乡长说:好小子,不打不相识,没想到你比我还能喝,比我想象的还能喝!
  乡长忍痛割爱,拿掉了张小帅和王倩倩,录取了李大胜。乡长的理由是,体育活动,县里好几年才能搞一次比赛;文艺活动,县里一年才能搞一次汇演;而酒,却要天天喝,甚至顿顿喝。
5. 高海涛《日》  
  商城与大酒店的出现,使紫苏街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欧亨利修表店是商城与大酒店的斜对面的一家不显眼的小店。然而,就是在市声最为嘈杂的时候,一进欧亨利修表店,旋即就没有了任何声音。当你有了一种沉入山谷的感觉时,对面楼上便会穿透嘈杂,飘来一曲萨克斯的《回家》或者《人鬼情未了》。
  独身的宗白虽只有34岁,但他的欧亨利却有15年的历史了。开始的欧亨利是以它新潮的造型与很怪的粉刷突兀在紫苏街上的。它的对面是碧水浮荷,白鸭红掌,垂柳苇岸的紫苏湖。手头没了活,宗白就喜欢缠绕着飘来的萨克斯看小说,他最喜欢读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他已经能把这篇小说倒背如流了,可他还是对着书,一字一句地细读。起初,小店是宗白跟一个叫飞杨草的女孩一起改造的。当然,从总体构思到具体方案,都是飞杨草一手操办。
  那天,飞杨草与宗白坐在垂柳苇岸上,望着碧水浮荷下的白鸭红掌说:“宗白,你开家钟表修理店吧!”
  “在哪里?”
  “把你们家临街的房子一改造就行。”
  1991年3月25日,紫苏湖刚刚解冻。一大早,飞杨草就闯进了小店:“宗白,我想到南方闯闯。”
  宗白无话可说,只是吃惊地看着飞杨草那神采飞扬的脸。
  “宗白,答应我。”她抬头看了一下墙上的钟表,“宗白,你把表就停在今天,5年后的今天,我就回来和你结婚。”
  飞杨草给宗白的来信越来越稀落,到1996年3月25日来了一张明信片后,就再也没有了她的消息。
  有一天,大约是上午10时的光景,小店里进来了一个女子,很有韵致,以致刚进来时,他把她当成了飞杨草。
  女子是来修表的,表是带日历的那种。宗白打开表后,发现是它停的时间太长了,锈住了。
  后来,那女子便常到小店坐坐,时间一长,宗白知道了她叫白芷。但他不知道白芷修理锈表的原因是决定不回去找她的男朋友了。因为她已成了一个舞女。
  白芷来到小店后,不但能听到宗白的萨克斯曲,还能听宗白谈文学。白芷只是听,从来不插话,当宗白第三次讲《最后一片叶子》时,白芷落下了眼泪。
  后来,对面楼上传来了萨克斯曲。
  白芷又来了,宗白说:“远处传来的萨克斯曲更具一种韵味。”这时,白芷的脸上就有一丝让人满意后的笑。
  一天,宗白向白芷讲了一个1991年3月25日的故事。白芷是含着泪听完这个故事的。这次她开口了:“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是谁?”
  宗白就告诉了白芷。
  白芷很多天没到小店来了。听着对面楼上的萨克斯曲,宗白有点想白芷。就在这时,白芷表情很异常地来到小店,宗白发现她的手中拿了一瓶药。
  就从这一天开始,对面楼上的录音机一直响了两天两夜,却只是《回家》和《人鬼情未了》,宗白想,这一定是一台自动翻带的录音机,放着主人自己翻录的歌曲,直到第二天下半夜,萨克斯曲戛然而止。由于录音机连续工作时间太长,发热起了火。嘈杂的救火声是吵不着宗白的,何况他已经握书而眠了。
  阳光依旧照到宗白的修表台时,小店的门才开。
  吱……开门声依然。突然,小店的门狠劲地摔在了墙上,接着是门玻璃的破碎声。
  这时,宗白眼前的商城和大酒店已烧成一片废墟。由于风向的原因,大火没有蔓到街道的对面。
  几天后,废墟内的一间出租房内发现了一具烧焦的女尸。
  于是,杀人焚尸成了大火成因的一条主要线索。
  后经法医鉴定,女人为服药自杀。她死后的第二天深夜才失的火。
  市委决定,商城与大酒店不再重修,而是拆除后,恢复原来的紫苏湖。
  欧亨利修表店依旧如昨,但有了湖水后,它与以前一样显眼了。小店墙上的挂钟依然是1991年3月25日,但是秒针似乎在动了,只是白芷再也没有来过。飞杨草来了信,恢复紫苏湖的资金是她投的,她将回来继续在湖上开发一些项目。
高军点评:
这是一篇给日常生活灌注以神秘的优秀作品,要正确诠释这篇小小说是颇为困难的。现代商品社会是杂乱的,无序的,时间是循环交叉的,空间是同时并存的,人生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偶然性和可能性。高海涛写的是,商城和大酒店出现使紫苏街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在这条街上,早就有了一家叫欧亨利的修表店,它的主人是宗白,他一边修理表,一边听到面楼上传来的萨克斯,读欧·亨利的小说。这修表店是他与飞杨草操办的,日女友要到南方去闯,并让他把表固定在今天,说5年后的今天回来和他结婚,5年后她寄来一张明信片就没有消息了。后来,小店里来了一个修表的女子白芷,作为一个舞女她修表是为了不回去找她的男朋友了。他们二人就常听萨克斯,谈欧·亨利。他还讲了日,但秒针似乎在动。白芷再也没有来过,倒是飞杨草来信了,恢复紫苏湖的资金是她投的,她还要回来开发湖上的一些项目。这篇小说非常精致,故事本身像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一样,故事中套故事,人物中套人物,把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糅合到了一块儿。所以,我们复述起来就要花费不少的文字。死去的女子究竟是谁?对面楼上的萨克斯是哪来的?飞杨草为何又来信了?没消息时她到哪去了?白芷又为何不再来了?固定了时间的表针为什么似乎又在动了?它暗示了什么?都没作交代,以此给读者留下了悬念,更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性。其实,在作品中,高海涛是让他的人物作为人类精神的某种象征,成为能够进行无羁绊的想象的精灵,要想象中暗示人类复杂的内心愿望,把对人性人生根本问题的叩问直接呈现出来。小说集中体现了作家的艺术追求,模棱两可的哲理带来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显示出小小说扩大内涵的可能性。
  在这篇小小说中,作家激活了他的深层感觉,煅造了一种在有限的具像的微妙中能够开化出抽象的无限的语言,能够溢出感性的汁液又蕴涵着理性的丰富,使感受新鲜如初,又含有超验性的指向。如:“时间一长,宗白知道了她叫白芷。但她不知道白芷修理锈表的原因是决定不回去找她的男朋友了。”有“知道……不知道”的句式,自然而然地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并与飞杨草的无消息两两对照,涵盖面大。再比如:“吱——开门声依然,突然,小店的门使劲地摔在了墙上,接着是门玻璃的破碎声。”在写实的同时,蕴涵着生动的心理刻画,展示着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这是对语言的活力的本身的梦想,努力深入到词的中间和背后,开发词的活力意蕴,以创造富有诗意的幻想事实。
 & 6.袁炳发:《身后的人》  &&&&&&
最近,将军总感到他的身后有个人站着,待他回头看时,这个人又无影无踪了。有这种感觉,是在将军离休以后。离休后的将军,在家侍花养鸟,闲下来时,就爱在逝去的往事中徜徉。将军喜欢仰靠在软椅上,闭目回想那些往事。将军想得最多的是他年轻时的事。那时的人,活得特坦诚,坦诚得就如一道简单的加减法—打仗+胜利=解放全中国。一想到打仗,将军的脑子里就闪现出千军万马,就听到了枪声和战场上的拼杀声。将军兴奋起来,忽地从软椅上站起,口中喊:“班长!”喊声未落,蓦地将军就又感到身后有个人站着;将军就急转身看,那个人又无影无踪了。将军骂:真他娘的怪!将军就又坐在软椅上。将军想起一件事。那时,将军还不是将军,将军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土。
  一次,在执行任务中,遭到敌人的追捕。是苇子沟的张妈和她的儿子,把他掩藏在茅屋中的假间壁墙里,才免遭一难。他虽然免遭一难,但张妈的儿子却被敌人带走了。当时由于任务紧急,他未及等到张妈的儿子是死是活的消息,就匆忙赶回部队。全国解放后,将军给苇子沟的当地政府去信查询过张妈家的消息。政府给将军的回函是:查无此人。因此,将军现在也无法知道张妈和她的儿子是否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想到这儿,将军哭了。哭时,将军就又感到那个人又站在了他的身后。这次,将军没有转身去看。将军坐在那儿,手抵额头一阵沉思。
  翌日,将军从银行取出自己几万元的存款,寄给了苇子沟政府的民政部门。将军在汇款单附言栏内写道:“我忘不了在战争年代,那些在我们身后的人,为解放全中国而做出的牺牲。
作品的亮点是将军在汇款单附言栏内写下的一句话:“我忘不了在战争年代,那些在我们身后的人,为解放全中国而做出的牺牲。”从幻影到现实,如同溪水汇入河流,丝毫没有生硬的痕迹。
这篇小小说的构思非常别致,它启发我们,通过描绘水面的反光,可以展示天上的太阳。
7. 蔡楠《行走在岸上的鱼》
  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著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那里曾是她的家园呀!那荷、那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和太多的爱怜。
  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水。红鲤家族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向深水里迁移。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黑涛翻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鱼们才得以通行。
  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着垂涎着红鲤的美丽。因此老黑有预谋地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到他的洞穴,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享受着红鲤,折磨着红鲤,糟蹋着红鲤。红鲤身上满布齿痕和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不几天就暗淡了下去。红鲤忍受着、煎熬着,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中午是老黑最为倦怠的时刻。为逃避渔人们的捕杀,老黑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挣开老黑粗硬尾巴和长须的缠绕,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洞,浮上了水面。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飘浮的渔船。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只渔船的尾部。她看到渔船上那个头戴雨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一面大大的旋网,旋网在空中生动地划一个圆,便准准地罩住了黑鱼群。
  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寻找。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白鲢将红鲤拖进了荷花淀。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红鲤便复苏在白鲢的绵绵柔情里。
  荷花淀里便多了一对亲密的俪影。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红鲤和白鲢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徊,享鱼水之欢。白鲢就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就提醒说,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的渔船一只挨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网中之鱼呢!
  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荷花淀。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只又一只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交欢。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幽邃的港汊间。这时一只哒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便觉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红鲤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离开离开——
  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飞落到了岸上。
  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
  此时红鲤的腹内已经有了白鲢的种子,可悲的是白鲢还不知道——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就为了白鲢,她也要在岸上走下去。
  红鲤不相信鱼儿离不开水这句话。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
  那个夏天过后,陆地上出现了一群行走着的鱼。
  王有国点评:
《行走在岸上的鱼》这个标题就很吸引人。读后再也不会忘掉。这篇小小说好就好在作家惊人的想像力。让鱼在岸上行走,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而新奇的想像。这让我们不由地想到卡夫卡。卡夫卡是个非常有想象力的作家,他的想象的翅膀可以在艺术的天地自由地飞翔。他的作品极具深度,反映现实,批判现实,但也超越现实。他的《变形记》就是一个巨大的超越,让现实的东西变形,即让一个人变成甲虫。这是作家想象力的一次飞跃,通过这次飞跃,使作品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刻,对现实更具穿透力,也使这个作家变得非常伟大。《骑桶者》则是又一种变形,一个穷人在严冬里没有一点煤可烧,他的煤桶空了。他要向煤老板去赊一点煤,在一个为富不仁的社会里这当然是一种妄想。这是多么沉重的现实,可是作家作了举重若轻的处理,让这个穷人骑着他的空桶飞翔起来,飞到煤老板那里,借煤不成,然后骑着空桶飞到永不复返的冰山地带。让煤桶飞翔同样是作家惊人的想象,是天才的艺术处理。作家以轻逸表现沉重,由现实的世界进入艺术的世界。
  《行走在岸上的鱼》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以丰富而有趣的细节描写一条在岸上的行走的红鲤,它的命运,它的遭遇,来表现环境的恶劣,现实的严酷和红鲤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为我们提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环保问题。超越现实却更深刻地反映了现实。
  这篇小小说给我们的启示是,艺术的创新离不开作家的想象力,离不开现实的土壤,但又不能拘泥于现实,要超越现实,只有超越现实才能更深刻地反映现实。
8. 刘建超《将军泪》    
  将军不流泪。
  将军12岁那年,揣着两块烤红薯,翻了三十里山路,参军报仇。他牙齿咬破了嘴唇,鲜血顺流而下。村口的老槐树下,白匪肆虐,树上还吊着他父母的尸首。
  队伍上很苦,大人都受不了。年少的他受得了,餐风露宿,酷暑严寒,他从不叫苦。在队伍里长大的他,听到枪声就振奋,托起枪把子手就痒,打仗就知道往前冲。
  暮秋。他带领的一个连,在岐山山坳中与日本鬼子一个中队遭遇。两天两夜,枪炮震聋了山谷,硝烟熏黑了黄土。
  硝烟散尽,活下来9个人。他和被他俘虏的8个鬼子。一身伤痕的他,脸上已经没有任何表情,依然精神抖擞,大声吆喝着俘虏前行。在一个山包前,俘虏开始叽哩哇啦地大声说话,显得有些兴奋,前边的一个鬼子也越走越快。如果前边的鬼子拐过山包,就不在他的监视范围了。他急了,端起枪,大声喊:“站住,我命令你们站住。”鬼子依然往前走,前面的一个鬼子还跑了起来。他沉不住气了,手中的枪响了,跑在前面的鬼子爬下不动了。后来从鬼子口中知道,鬼子是看到前面的岐水河了,想去洗一洗。
  他受了处分,被降了职。他不后悔,拿了一瓶酒,坐在烈士坟墓前,喝得酩酊大醉。
  战火硝烟中,他成长为一名师长。因为他总是把“我命令你”挂在嘴边,大家都叫他将军。这时的他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还是孤身一人。在一次恶战中,将军负伤住进医院,肩膀上还镶嵌着一块炸弹皮。
  医院没有了麻药,伤情又不能拖延。
  将军对院长说:“别啰嗦了,我命令你,挖!”将军嘴里咬了块毛巾,汗水小溪一般从将军脸颊流淌。被疼痛扭曲面庞的将军,顺着为他擦汗的小手,看到了白口罩上面的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心中竟涌动一丝柔情。
  窝在医院的将军脾气越发暴躁,可每次大眼睛给将军换药的时候,将军就会温顺得像只猫。大眼睛手中的棉球在将军的伤口处仔细地抹擦,鼻中的气息缓缓地抚摸着将军的脖肌,将军就恍惚。
  那次大眼睛给将军换完药,将军对大眼睛说:“我命令你,嫁给我。”
  大眼睛的眼神中瞬间有些慌乱,脸涨得潮红,说:“你,你不讲理。我干吗嫁给你?”
  将军怔了,说:“那好。我命令你一个月内爱我。”
  大眼睛有些恼怒:“你,你霸道!”
  大眼睛找到院长诉说,院长笑了,和大眼睛讲了许多将军的故事。
  大眼睛不再去给将军换药,将军也耍脾气,大眼睛不来就不换药。院长讲道理下命令,大眼睛才噘着嘴去给将军换药,就是不和将军说一句话。将军在大眼睛走出房门前,说:“还有28天”。大眼睛被气笑了,老大的人了,还跟孩子似的。
  敌机又来轰炸,好像是有备而来,一发炮弹已经在医院旁边轰然炸响。人心慌乱,形势危急,医院必须立即转移。
  大眼睛焦急地说,院长开会去了,怎么办哪。
  将军一把扯下吊针,疾步走向院子中间,大声吼道:“现在听我的命令,先把重伤员往后山转移,快!”指挥着大家有条不紊地快速撤离。
  最后一个离开的将军,竟然快步走到院角的一棵树下,小心翼翼地捧起一只被炸弹震落到地上的雏鸟。
  将军轻抚着惊恐万状的小生灵,喃喃地说:“它应该有美好的明天,带着它离开吧。”轻轻地把雏鸟放在大眼睛的手里。
  小院顷刻间笼罩在了炮火之中。刚才好险啊,大眼睛充满敬佩地望着从容不迫的将军。
  将军伤愈,要归队。大眼睛给将军收拾行装。
  大眼睛说,沟上的桃花开得正艳,好看呢。
  将军说:“大男人看什么花花草草啊。明天我就归队了。你能不能再给我换一次药。”
  大眼睛笑了,你伤都好了,还换什么药啊。
  将军说:“你甭问,给不给换嘛?”
  大眼睛不笑了,拿过棉纱轻柔地给将军换药。
  将军一走,再无音讯。大眼睛从前线回来的伤员口中得知,将军下了江南。
  疗养所建在风光旖旎的南国海滨。将军坐在轮椅上,面朝大海,手里攥着一团泛黄的棉纱。海风吹来,将军的一条裤管随风舞动。
  将军身边传来抽泣声,将军怔了,是年轻漂亮的大眼睛。
  “你来干什么?我命令你走开,走开。”
  大眼睛笑了,我转业了,你的命令我可以不执行。我是来给你当拐杖的。
  将军沉吟许久,最后冷冷地说:“你来迟了。”将军用有力的手移动了轮椅的方向,缓缓离去,给大眼睛留下岩石一样的背影。大眼睛呆呆地站在海边,海风吹散了她的一头秀发。
  此时的将军,胸前正落下大滴的泪水。
9.& 杨晓敏《冬季》  
  你围在牛粪火旁,百无聊赖的样子。分配到西藏最偏远、海拔最高的哨卡,你难免怨天尤人,愁肠百结。白天兵看兵,夜晚数星星,这个叫“雪域孤岛”的地方,毫无生气可言,一簇簇疏落的草茎枯黄粗硬,辐射强烈紫外线的太阳朝升暮落,点缀着难挨的岁月。
  你的思绪只是一条倒流的小河,两个月前的军校生活。总让你濯足在倒映着鸟语花香的碧波里流连忘返。你不愿想象未来,面对现实生活你无法排遣心理上的屏障,编织出彩包的梦幻。就像被哨卡周围皑皑林立的雪峰困住一样,你无法拔着自己的头发超越过去。
  你懒洋洋地直起腰,被一阵阵吆喝声召唤出来。
  士兵们在雪野里奔跑着,一派散兵状。人群中间,跳跃着一头小兽,连续几天落雪,这只在”肖卡周围时隐时现的红狐狸,终于耐不住饥寒,钻出来觅食了。哨兵一声呐喊,大伙出动了,偌大的雪野成为弱肉强食的场所……
  你看见狐狸在一位士兵的怀中剧烈喘息着,肚腹起伏得厉害。大伙头上笼罩一团哈气,喊叫着围拢上来,露出胜利者的骄矜。
  当时的直觉告诉你,它简直不是一头小兽,该是美的精灵呢!它的眼睛是幽怨的,蠕动的姿态是娇嗔的,红艳艳的毛皮多亮多柔软啊,仿佛一团火焰正在燃烧……
  士兵们击鼓传花般传递着狐狸。
  “郎个搞起的,一挨它,手上的冻疮就消肿了。”
  刚从哨塔上跑来的是个新兵,脸上早冻得裂开了花,嘴唇的血渍使他不敢大声说话。他把狐狸贴在脸腮上,贪婪地抚摩一会儿,说:“都说狐狸臊,臊狐狸,我怎么会闻到甜丝丝的味道?”
  你平静地望着这一切,多少觉得有点无聊,面部的肌肉不时抽搐几下,从心里对他们说,这大概是自我心理平衡在发生作用,冬季太可怕了。
  不知何时士兵们不做声了,只把目光齐刷刷地盯向你。那意思再令人明白不过地袁达出来——杀掉狐狸,做条围巾什么的,让站岗的哨兵轮流戴它,或许对漫长而凛冽的冬季是一种有效的抗御。
  四川兵从身上摸出一把刀,犹豫着递过来。
  你看看刀,看看狐狸,脑海变幻出和氏璧、维纳斯以及军校池塘里的那只受伤的白天鹅之类的东西。当你充分意识到这种思维的不和谐不现实甚至离题太远时,你在短暂的沉默中,唤起了自己姗姗来迟的恻隐之心。
  四川兵手中的刀捏不住了,落地时众人的目光倏地变得复杂起来。有人“哼”了一声,用脚把雪花踢得迷迷蒙蒙——对你这个哨卡最高长官的犹豫不决和不解人意,表示出极大的蔑视和不信任。
  你的腮帮子鼓胀几下,吞咽一口唾液,弯腰从雪窝里枢出那把刀。你再一次抬起头来,大家依然无动于衷。你只好试试刀锋,左手抓过狐狸,把它构造精美的头颅向上一扳,用嘴吹开它脖颈上飘选的柔毛,右手缓慢而沉稳地举起刀……
  狐狸本能地痉挛起来,恐惧中闭上那美丽绝伦的双眼,悠长地哀鸣一声,悲戚之至。
  士兵们似乎被当头浇下一盆冷水,瞬间清醒了,几乎同一时刻,全扑上来,七八双粗糙的大手伸出来:“别……”
  时间凝固了。脸上裂花的新兵,扑通一下跪在雪地上,抱住你的腿呜咽着说:“哨长,还是放走它吧,有它来这儿和我们做伴,哨卡不是少些寂寞、单调、枯燥,多些色彩吗?我……情愿每晚多站一班岗,也不要狐狸围脖……”
  你的思绪变得明晰,沉重地呼出一口浊气,爱怜地抚摩几下新兵的共,心里说,你也教育了我。尔后大吼:“起来!”手一甩,刀“嗖”地飞出老远。
  狐狸蜷曲雪地,试探着抖抖身子,小心翼翼地在士兵们中间逡巡起来,待大伙让开一条路,便腾跃着向雪野掠去,士兵们目送一团滚动的红色火焰,没入辽远。
  你强烈感受到,自己的灵魂涅榘过后,和哨卡从此结下不解之缘了。
  10.& 秦俑《化妆》
  上大学那会儿,女生都爱扎堆儿,你三个一群,我五个一伙,一块儿上食堂吃饭,一块儿到图书馆晚自习,甚至闹起别扭来,也是拉帮结派的。
  315是新组合的宿舍,一共六位姐妹。新学期刚开始,就明显地分成了两派:一派五个人,吴莎莎、谭芳、曾丽、刘思琦,还有我;另一派,就只有陆小璐一个人了。
  其实陆小璐长得很漂亮,她站到人堆里头,一眼看去,很容易就能找出来。用时兴的说法,陆小璐有着一张“明星脸”。这也就算了,偏偏她还特别臭美,每天都化妆,一大早就起来试穿衣服,弄得自己跟赶演出似的,衬得宿舍里其他姐妹都像“灰姑娘”一样。加上陆小璐很少主动与人说话,一到周末总有人开车来接,慢慢地,与大家便有了距离。
  可是有一段,陆小璐突然变得无精打采起来,虽然天天还是一大早就起来化妆,试穿漂亮衣服,但她的精神明显没有过去好。睡在下铺的吴莎莎告诉我们,她经常半夜还听到陆小璐在上铺翻来覆去的。
  我们都想,可能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吧。果然,从周一开始,陆小璐就没有回宿舍。刚开始几天,谭芳和曾丽还说些不着边际的风凉话,可时间一长,我们都开始担心起来。刘思琦是寝室长,想给陆小璐打手机,一问,才发现我们五个人都没有记她号码。第二天,有人开车过来拿陆小璐的铺盖衣物,大家都担心地问怎么回事。来人说,小璐特意叮嘱我转告大家,她要请假半年。
  请假半年?我们都挺疑惑的,但这种事也不好细问。还是曾丽机灵,周一的时候,她去问辅导员。辅导员说,你们不知道吗?陆小璐请假做手术啊。
  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都很难过。虽然大家都不喜欢陆小璐,可她也不是什么坏人啊。刘思琦几个便四处打探她的消息,原来事情比大家想象的还要糟糕:陆小璐有先天性的心脏病,一直不敢做手术,最近检查,发现不能再拖了。按照医生的建议,她将要接受四次手术治疗,手术成功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每一次都有很大的风险。
  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宿舍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连续几个晚上,都没有一个人说话。最后,还是刘思琦拿的主意,大家一块儿去医院看望陆小璐。
  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我们的心都慌慌的。在白色的病房里,我们见到了陆小璐,她正认真地对着一面镜子描眼线,打腮红,涂唇彩。从她的脸上,看不到一丝临危病人的迹象。忙完了,她返过头来,一眼就看到了我们几个,脸上闪过一丝惊喜。接着她连忙将头背过去,说,你们来了,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过了一会儿,又缓缓地回过头来,说,其实很久就知道是这样的结局了,没什么啦,瞒大家那么紧,是不想让更多的人为我担心。
  姐妹几个都不知说什么好。陆小璐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有说有笑地告诉我们,下午是第一次手术,进去可能就出不来了,所以一上午都在给自己化妆,我参加过别人的追悼会,殡仪馆的人化妆很差劲的,我可不想死那么难看…….
  等了好几个小时,我们的脑袋里都是一片空白,甚至连互相对视的勇气都没有了。终于,陆小璐被人从手术室推了出来。手术很顺利,她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仿佛睡熟了一般。一圈人将她送回病房,315的几位姐妹一块儿回家,一路上我们都沉默不语。
  后来,我们陆陆续续地去过医院几回,也陆陆续续地听到她手术成功的好消息。大家都为她感到开心,这个陆小璐啊,真不是一般人,每次上手术台前,她都要给自己化妆,每次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就好像她要去的地方不是手术室,而是准备去赴一场晚宴。
  但最后还是没能如愿。第四次手术前几天,陆小璐突发高烧,接着昏迷了几天,就再没有醒来。事情来得太突然,当我们接到通知赶到殡仪馆时,一个肥胖的女人正在给陆小璐化妆。
  我们看着安安静静地躺着的陆小璐,她瘦了,脸上的颧骨明显地突了出来。那个胖女人正在给陆小璐描眉毛,她看起来一点也不用心,将一条眉毛画得弯弯曲曲的。我们都无声地哭了,平时最讨厌看陆小璐化妆的吴莎莎,突然很激动地冲上去,一把就夺过了那个胖女人手中的眉笔。胖女人露出一脸的不解。吴莎莎大声叫道,你怎么可以把她的眉毛画得这么难看!
  胖女人很诚恳地说,不要难过,人死不能复生。吴莎莎哭着将眉笔丢到地上,说,她很漂亮的,求求你,你不可以把她的妆化得这么难看的!……
  第二天是追悼会。陆小璐的亲属怕我们再次“激动”,就没让我们参加。那天是星期六,天阴沉沉的,我们315的五个姐妹静静地守在宿舍里,不知是谁先开始的,我们都含着泪、对着镜子开始化妆。我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为一个叫做陆小璐的美丽女孩儿送行。
  点评:
这篇文章写陆小路如何化妆的同时,也写出了她深深的爱着自己(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他还能爱谁呢),坚持给自己化妆,让最美丽的自己呈现在同学们面前,也是对世人、对同学的一种尊重;把一切痛苦深深地隐藏,自己默默承担,也充分体现了陆小路一颗广泛的爱心:爱生活,爱她人,爱一切所有美好的事物。而她更是美的象征。让人读了,感到一种震撼,对生活失望的人从中得到勇气:她一个身患绝症的人都能快乐地生活,快乐的度过每一天,珍视上苍赋予给的每一分,我们做为一个健康的生命,生活在大学校园的女生,面对的困难又是何等渺小,但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能快乐的生活呢?
  她离开了,可是她的坚强,她的勇敢,她的爱心,还在激励着人们,给人以生命美学的思考。其实,她的这些精神就在很多人身上演绎,犹如花开花落,但是它永不完结。
  11. 李永康《修壶记》
  准确的题目应该是:记修自动电热开水壶。
  我不想给厂家打免费广告,但我也不得不说家里有个这种电器还真方便,早晨起床打开,全天都有水喝。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这水壶却对我大罢工——不流水。我东看看西瞧瞧,心想,这么简单的玩意儿,原理一定不是很复杂的。就自作聪明,寻了几样家什自己动起手来。哪知我将它拆开后怎么也装不还原,弄得满头大汗才勉强合上,盛满水后漏水不说,还照样滴水不给。不得已,只好将它送到和宁街的一家修理铺。
  师傅是一位中年男子,他简单地问了问情况,看也不看我一眼便漫不经心地说,等两天来取。
  我第三天去取,师傅正在忙活。见了我他马上停下来,去门背后拿出我的水壶说,你这人还真是老实,叫你等两天你当真过两天就来了,好在你这壶是用久了,水的沉淀物堵塞了管子,用清洁剂洗一洗就行了。说完,他立即在柜台的最底格拿出一瓶像矿泉水般的玩意,在我面前晃了晃告诉我,这“一洗通”是进口的,不过,也不昂贵,就二十块钱,十分之一的水壶价格。没等我出声,他拧开瓶盖倒进了水壶。我掏出烟点燃,迟疑了一下又递了一支给师傅。
  一支烟抽完,师傅说行了。他把刚才那个空瓶子递给我,要我接在水壶的流水口,他侧着水壶按住开关,就有浓浓的白色液体流出来。这下保证你的水壶流畅。师傅得意地说完,进屋去打了半盆自来水倒了进去,按开关,果然如他所言,只是水壶的漏水现象依然如故。师傅皱了一下眉头说,怎么会漏水呢?大概是“内脏”出了问题,真是这样可就麻烦了,一时半刻修不好,你等不等着急用?如果不急的话,一个星期后来取。我看他焦头烂额的样子,连忙说,不急不急,慢慢修,不碍事。
  七天过后我去取水壶。师傅见了我就发牢骚:你咋不早几天来嘛,你那是胆坏了,小修小补是不行的,要动大手术,胆要换,换胆还要送厂家,修得好修不好还要打个问号,修得好修理费肯定要高一点。师傅说着说着态度温和了下来。贵一点修好了算总账还是划算的,随便你修不修,如果不修,你就把清洁剂的成本费给了算了,不多,就二十块。师傅说得很轻松,我却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是修还是不修呢?我真的没了主意。
  12.夏阳《马不停蹄的忧伤》
  它们相遇,是在月亮湖,在那个仲夏之夜。
  仲夏之夜,月亮湖,像天上那弯明月忧伤的影子,静静地泊在腾格里沙漠的怀抱里。清澈澄净的湖面上,微风过处,银光四溢。它站在湖边,望着湖里自己的倒影发呆。它是一匹雄性野马。
  野马即将掉头离去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嘚嘚的马蹄声。一匹母马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止住脚步,呼吸急促,目光异样地望着自己。银色的月光下,野马惊呆了——这是一匹俊美健硕的母马,通身雪白,鬃发飘逸。母马的眼里,一团欲火,正在恣意地燃烧。
  野马朝母马大胆地奔了过去。它们没有说一句话,只有无休无止的缠绵。这时,任何话都是多余的。
  天地之间顿时暗淡,月亮羞红着脸,躲在云彩后面不肯出来。当月亮再一次露出小脸儿时,野马和母马已经肩并肩,在湖边小径上散步,彼此说着悄悄话。
  母马问,你家住哪儿?
  野马叹了口气,幽幽地说,我无家可归,被父亲赶出来了。你瞧我身上,伤痕累累。
  母马目光湿润,说,去我那里吧,我家有吃有住,主人可好了。
  野马没有吱声,目光越过湖面,怅然地望着远处的沙漠。远处的沙漠,在如水的月光下,舒展绵延开来,直抵天际。
  第二天清晨,巴勒图发现失踪一夜的母马竟然自行回来了,还带回一匹高大威猛的公野马。两匹马一前一后,迈着小碎步,耳鬓厮磨,乖乖地进了马厩。巴勒图乐坏了,激动地对旁人说,它要是和我家的母马配种,产下的马驹子,那可是正统的汗血宝马。到时候养大了,献给沐王爷,我就当官发财了。
  巴勒图把野马当宝贝一样精心喂养,连做梦都笑出了声。
  三天后的深夜,又是一轮明月浮在大漠之上。野马站在马厩的栅栏边,望着屋外漫天黄沙,饱含泪水。母马小心地问,你在想家?
  不是。我不习惯这里,不堪忍受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我已经下定决心,带你走。
  我不去!沙漠里太艰苦了,一年四季,一点生活的保障都没有,无论是寒冬酷暑,一天找不到吃食就得挨饿。你看我这里多好,干净卫生,一日三餐,主人会定时供应。
  我承认你这里条件是不错。但真正的快乐,是马不停蹄的理想,是天马行空的自由,是奔跑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做自己的上帝。你看看现在,豢养在这小小的马厩里,整天小心翼翼地看主人的眼色行事,行尸走肉地活着。这种生活,让我忧伤。我的忧伤,你不懂……
  两匹马互不相让,争吵不休。
  最终,野马推开母马,挣脱缰绳,冲出马厩,在月下急速地拉成一条黑线,消失在茫茫的大漠深处。它的身后,母马呜咽着,咆哮着,凄厉的嘶鸣声,久久不散。
  近百年后的一个午夜,东莞城中村的一间出租屋里,一个叫夏阳的单身男人翻阅《阿拉善左旗志》时,读到一段这样的文字:
  民国三年仲夏,巴彦浩特镇巴勒图家一母马发情难耐,深夜出逃于野。翌日晨,携一普氏雄性野马返家,轰动一时。三天后,野马冲出马厩,不告而别。数月后,母马产下一汗血宝马驹,然宝驹长大,终日对望月亮湖,形销骨立,郁郁而亡。
  读到此处,夏阳已是泪流满面。他坐在阳台上,遥望北方幽蓝的夜空,久久地,一动不动。他手里的烟头,明明灭灭。
  一地烟头后,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他说,你还好吗?我……我想回家。
  电话那头,迟疑了一会儿,响起一个凄凉的声音,你不是说,你的忧伤,我不懂吗?
  夏阳孩子般呜呜地哭了。他哽咽着说,都三十年了,你居然还记得那句话啊。我老了,也累了。现在,我好想回到你的身边……他不能想象那匹旷野深处的雄性野马,垂暮之年是否真的还不思回头?
  电话那头,泣不成声。
  王有国点评:
《马不停蹄的忧伤》是一篇寓言体和诗体相交融的浪漫主义小小说。作品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丰富的人生况味,让人咀嚼玩味不尽。
  作品一开篇就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展现了美丽的大漠风光,沙漠,月夜,月亮湖,湖光月影映照着一匹年轻漂亮的雄性野马。意境深远广阔。
  仲夏之夜,月亮湖,像天上那弯明月忧伤的影子,静静地泊在腾格里沙漠的怀抱里。清澈澄净的湖面上,微风过处,银光四溢。它站在湖边,望着湖里自己的倒影发呆。它是一匹雄性野马。
  野马即将掉头离去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嘚嘚的马蹄声。一匹母马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止住脚步,呼吸急促,目光异样地望着自己。银色的月光下,野马惊呆了——这是一匹俊美健硕的母马,通身雪白,鬃发飘逸。母马的眼里,一团欲火,正在恣意地燃烧。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野马走向母马,开始了无休无止的缠绵。但故事一开始就定下了忧伤的调子。
  野马无家可归,被父亲赶了出来。母马把野马带回家。
  三天后的深夜,野马不堪忍受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下定决心要带母马走。母马不愿去,
  怕沙漠里太艰苦了,生活没有保障。但野马不愿被豢养在小小的马厩里行尸走肉地活着,而是追求马不停蹄的理想,是天马行空的自由。
  野马对母马说:“这种生活,让我忧伤。我的忧伤,你不懂……”
  野马最终离开母马,冲出马厩消失在茫茫的大漠深处。
  这一段马的故事显然具有深深的寓意,让人想到人生的理想和现实。野马的理想与母马的现实是很难相容的,野马为了追逐自己的理想必然会付出代价,但理想毕竟难以泯灭。人生因为理想的追求而美丽。小说浓墨重彩地描写马的故事,实则在写人。这篇小小说的高明之处就是采用了虚实相映的手法,采用了双层结构,以马喻人,以马写人,表层写马的故事,深层则对应着一个人的故事:
  近百年后的一个午夜,一个叫夏阳的单身男人读到了这个马的故事,他很忧伤,泪流满面:
  一地烟头后,他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他说,你还好吗?我……我想回家。
  电话那头,迟疑了一会儿,响起一个凄凉的声音,你不是说,你的忧伤,我不懂吗?
  夏阳孩子般呜呜地哭了。他哽咽着说,都三十年了,你居然还记得那句话啊。我老了,也累了。现在,我好想回到你的身边……他不能想象那匹旷野深处的雄性野马,垂暮之年是否真的还不思回头?
  小说的结尾由马的故事转到人的故事,由理想回到现实。作者对人的故事的描写是非常简略的,很显然,是以马的故事作为开头而以人的故事作为结尾,明暗虚实交替,主线副线互相扭结,现实与理想互相照应,双层结构的交融与想映衬,使作品具有立体感和多义丰富的意蕴。小说的主人公夏阳三十年前为什么离异,故事里没有交代,但我们完全可以从马的故事里找到答案。这种对人物的故事的虚化处理,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自强不息是青年人的秉性,落叶归根是年老时的必然归宿,这是自然之理也是人生之理。人生需要理想也需要归宿,人与自然万物皆有兴衰与沧桑,其中充满了快乐,忧伤,凄凉。作品正是揭示这种人生的况味。
  这篇小小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同时运用现代手法,将寓言,诗和小说融为一体,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和立体感,是小小说更加精巧而更具魅力。
  13、滕刚《采桑子》  
  1996年情人节那天晚上,我决定和谈了一年多的女友张炎发生性关系。我作出这样的决定有以下几个理由:第一,我们的恋爱已经经过拉手、摸头发、揪耳朵、捏鼻子、拥抱、接吻、抚摸等阶段,下一步应该发生性关系了。第二,一般来说,男女恋爱不到一个月就发生性关系了,有的第一天就发生性关系了,由于张炎比较保守,我们谈了一年多还没有发生性关系,再不发生关系对谁都说不过去。第三,从拉手到上周五脱光她的衣服,每次我都是事先作了决定的。尽管每次她都固守防线,都说到此为止了,但是最后还是被突破了。
  我之所以选择情人节跟张炎发生关系,是因为情人节女人头脑比较糊涂,防线容易突破。所以那天晚上,在她的小阁楼上,我们脱光衣服搂在一起时,我提出要进入她的身体。她说:“不行,不行。”我像一头西班牙疯牛,向她的身体发起一次又一次进攻,但她一次又一次推开了我。最后我简直像个强奸犯,用左腿压住她的双腿,把她的双手反剪在背后,准备强行进入她的身体。她突然腾出手,“啪啪”甩了我两个耳光,打得我眼冒金星,性欲全无。她双手抱着胸部大哭。我连喊:“对不起,对不起。”她说:“其他什么都可以,就这个不行。”我说:“我想要。”我开始做她的思想工作。张炎说:“会给你的,到结婚那天晚上,我一定要把一个完整的我给你。我们要把双方的第一次完美地奉献在新婚之夜。结婚后,你哪怕每天要1000次,我都给你,你一定要挺住。”我答应以后再也不这样冲动了,我觉得我太过分了。
  但是,以后我们只要在一起,我就像一头西班牙疯牛,想往她身体里钻。每次她都打我两个耳光,我才清醒,才冷静下来。她每次都舍不得我,把头枕在我的胸脯上流泪。我不知道多少次失去控制,也不知道挨了多少耳光。后来我都怕到她那里去了,因为去了以后不仅身体很难受,而且都要挨几个耳光。但我不去她就哭。她在电话中说:“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我过去以后不敢碰她的身体,怕自己控制不住。可她一定要和我赤身裸体搂在一起。她说她喜欢这种感觉。她在我们腹部垫一块枕巾,我们常常这样一直到天亮,我受的难你们可想而知。离我们结婚还有一年,我实在受不了了。有时候张炎也会心软,她有时甚至说:“我就给你吧。”但她很快就推翻了。她说:“我一定要在结婚那天把一个完整的我给你。”
  一位老人对我说,人生处处充满矛盾,90%的男女之所以婚后分手是因为婚前过早发生性关系,导致草率结婚。然而,他又说,初恋之所以失败,90%是因为没有发生性关系,导致有情人未成眷属。对他的话我一直持谨慎态度。但就初恋失败的原因,他说的不无道理。在张炎天天打我耳光的那段时光,有一天晚上,我和邻家的女孩在树林里聊天,她说她从小就喜欢我,说着说着我控制不住抱了她,她很爽气,没有拒绝也没有打我耳光,我们发生了性关系。我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尽管当时是一时冲动,但我还是和张炎分手,跟邻家女孩结了婚。关于我和张炎分手,我们双方的家庭,我们的朋友有很多说法,连张炎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因为从现象上看,我们是在一次吵架以后分手的,只有我知道是因为没有发生关系才分手的。如果我们发生关系,我就不会跟邻家女孩发生关系,我也不可能借一次吵架而分手。
  张炎婚后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她的婚姻一直不幸福,整天抱着一本《百年孤独》,吟诗弹琴,独自流泪。有一次她约我到湖边回忆往事,当我告诉她我是因为跟邻家女孩睡过觉,才不得已跟她分手时,她大哭。她说:“你当时为什么不跟我要呢﹖”我说:“我怎么要啊,我一要,你就打我耳光。”她说:“你为什么不对我说呢,为什么去跟人家睡觉呢﹖你早对我说我怎能不给你呢﹖”她哭得很伤心。她想不到她打我耳光打掉了她的幸福。她40岁生日那天,让我在她的《百年孤独》扉页上写一句话,让她留作纪念。我想了一下,写道:“只恨当初没下手。”她看到这句话,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那是我听过的人世间最伤心的哭声。
  点评:  
  《采桑子》仍采取古词牌与今事例相结合,构成反讽和幽默,同时,文体中“我”的理性分析和欲望冲动又形成反讽和幽默。全篇可以说是第一人称“我”对失败的恋爱的陈述。为何失败,很简单,是因为没有发生性关系。恋爱的关键只剩本能和欲望了。
  不过,“我”的陈述很是理性,由此,体现出此作的叙事特色:严谨的逻辑性。第一,要选择情人节发生性关系,摆出了充分的理由(有三条,像汇报工作那样富有条理),还说了原因。第二,结构上,用介词来连接情节,“由于”、“之所以”,“但是”、“然而”,叙事就获得了说明文一样的逻辑关系。第三,由“个案”(情人节发生关系的计划、实施)到一般(列举关于婚前性关系的两种矛盾说法)。
  多有逻辑力量呀!但是,把握不妥,容易落入枯燥。滕刚的笔触从容,能放能收,语言透出幽默,使得叙述的展开颇有味道。论说文的手法用在微型小说中,别出心裁。(谢志强)
  14、邵孤城《绝杀》  
  鬼子还没从野猫口登陆虞城的时候,剃头张担着剃头挑子天天十里八乡地赶场,生意十分红火。别人请他剃头图的就是他招牌上挂的六个字:“干净、好看、舒服”,“干净”说的是他剃过的头不会在身上沾一根头发,“好看”换句时髦的话说就是他剃的头有型有款,这真工夫还在“舒服”上,刮脸修面掏耳朵,老一辈剃头匠人传下的本事剃头张一样也不丢,还外加了拿捏的功夫,经他的手在你肩膀上一搭,能酥到骨头里去。
  剃头张还有一手“八音刀”的绝活,轻易不肯出手,就连得了他真传的小剃头张也没能学到皮毛。小剃头张是剃头张的儿子,子承父业,先是跟着剃头张,手艺到家后就自立门户,自己担着挑子揽生意去了。小剃头张人活络,常常往城里去,朋友面广,剃头张也不去管他,妻子过世后,剃头张很宠溺这个独苗苗。手艺压身,剃头张不愁儿子将来没饭吃。
  王铁匠为了请剃头张理发,头发已经多留个把月了,剃头张刚把他的头清理干净,中村就带着他的部队从野猫口开进了小王庄。中村看着剃头张给一脸肥皂沫的王铁匠修面,摸摸自己几天没刮的胡子,直剌剌跑过去,一把把王铁匠从椅子上拉了下来,自己一屁股坐了上去。
  剃头张也不说话,“啪”一甩围裙给中村围好,剃头剪子利索地在中村头上活动开来,一簇簇头发纷纷落到地上,也就片刻工夫,中村前后就像换了个人。剃头张取来一面镜子,中村满意得点点头,正要站起来,剃头张的一双手就搭到肩膀上,乍一使劲,疼得中村“哎哟”一声,刚想发怒,又忽觉从脚底下冒上来一股酸酸的麻麻的感觉,只觉得浑身说不出的爽。这一路的舟车劳顿顿时烟消云散,中村情不自禁闭上了眼睛,正享受着那欲死欲仙的感觉的时候,只听“啪”一声,剃头张什么时候已经解下围裙,正看着一脸不舍的中村,示意他已经好了。中村这才意犹未尽站起身准备开路,剃头张一把把他拉住,伸出手来。
  “八格!”一名荷枪实弹的鬼子兵把枪瞄准了剃头张。
  “你的,哟西!”中村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大洋放到剃头张手里。
  剃头张从鬼子身上讨到一块大洋的新闻转眼就从村头传到了村尾,都传他好胆量的时候,他却把招牌挂到家门口,再也不出门揽生意了。这样过了一个月,地保找上了门,趁剃头张给拿捏的时候,地保悄悄说,“老张,人家中村长官看上你的手艺了啊!他托我给你传个话,问你愿不愿意到他那里当差?这可是份美差啊!”
  剃头张顿时停了下来:“你代我谢过中村长官的美意,我给乡野粗人剃惯了头,怕是服侍不了中村长官啊!”说完,自顾自收拾起剃具来。小剃头张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他热络地一把勾住了正不知怎么下台的地保,一边就拉着他往外走。
  剃头张揣揣不安地过了几天,鬼子那边却没一点动静。奇了怪了,剃头张正暗暗思量,一个熟客进门就嚷嚷起来:“老张,你儿子现在可不得了,成小鬼子身边的红人了啊!”剃头张一头雾水地问:“怎么回事?”一边就给客人围好围裙。“你还不知道?鬼子这两天清乡,你儿子立下大功了,游击队那几个据点全给抄了。好在游击队机敏,好像预先也得到了消息,提前就撤离了。小鬼子扑了个空啊!”剃头张这才恍然大悟。送走客人,剃头张匆匆下了门板提前打了烊。
  鬼子清乡越来越猖獗,风声越来越紧,外面都在传,游击队已经被包围进了芦苇荡里了,鬼子兵即将要展开对芦荡的大搜捕。剃头张托地保给小剃头长稍个话,让他务必回家一趟。
  穿着日本军装的小剃头张回家了,剃头张怎么看怎么也不像是自己的儿子。他冷冷打量着小剃头张:“你这一向可好?”
  “好啊,挺好啊!”小剃头张打着哈哈。
  剃头张叹了口气:“你不是一直想学八音刀吗?我今天就传了你吧!”
  剃头张找出一把锈迹斑斑的剃刀,在荡刀片上细细打磨着。“这就是八音刀?”小剃头张好奇地问。
  “八音刀不是一把刀,是一种刀功!你坐下,我演示给你看!”话说着,剃刀已经在小剃头张耳廓上着落,化作“沙”一声响,“这是雨声!”刀尖到了耳坠,稍停片刻——“唰”一声,“这是风声!”刀刃循循向上,带出一轮“悉”声,“这是穿衣声!”突然飞刀至耳丁,左右连刮发出“吱、呀”声,“这是开门声!”刀尖猛翻入内耳轮,旋、旋、又旋——“哐、碰、嗡”三声盘旋而过,“这是鸡飞狗跳声”……小剃头张听着耳边八音响过,抑扬顿挫,一气呵成,人不由一震,顿时通体舒泰。
  “你知道吗,八音刀又叫送别刀,那是专门给临终的人用的刀功,让那些即将离世的人再次回味人生那些最平凡的况味。这些年,为了给其他的剃头匠人留口饭吃,我立下规矩不再剃送终头,三十年了啊,这还是第一次!”还没等小剃头张会过意来,剃头张手中的剃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抹向小剃头张的喉间……
  小剃头张三魂已散,六魄未去,他死死握紧了剃头张的手:“父亲,快去告诉开茶馆的阿庆嫂,就说鬼子今晚要扫荡……!”
  15、谢友鄞《乡下赖子》  
  你们城市里的赖子,一般很年轻,十六七岁,二十啷当岁,过三十,就有点老不正经了。俺们农村不,年龄跨度大,四十岁以下的赖子不少。对了,还不叫赖子,叫“高草”。“高草”们一般很瘦,脸色灰土土的,不是酒色过度,不是营养不足,而是心力交瘁。“高草”们的品行,主要是:
  一、游手好闲。
  二、有一个敢花仨。
  三、顺手牵羊。
  四、媳妇都挺俊——这是个至今让我奇怪的现象——可他们浪荡在外,照样拈花惹草。
  五、重大礼。“高草”们倒背着手走路,鼻孔朝天,牛皮烘烘,遇见乡官,哼都不哼一声。若碰见另一棵“高草”,便麻烦了。明明白白的大道,他们都走在正中间,谁都不给对方让道,肚皮蹭肚皮,脑门顶脑门。天无二日,街无二凶,一山容不得二虎,一个槽子拴不住俩叫驴。最后俩“高草”经常是打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但“高草”们遇见长辈人,准会把一双手拿到前面,抄进袖筒儿,缩脖拢肩,“爷儿们、爷儿们”叫得热乎。
  六、侠义心肠。遇马车陷住,“高草”弯下一条腿,肩膀扛住后辕,卖力地往上拱。老板“叭叭”甩鞭,“驾驾”吆喝,马车“呼”地冲出去。车老板趁势朝前赶,连个“谢”字都没顾得扔回来。“高草”急眼了,撵上去,一步蹿上车,将车老板从前辕座上拎起来,一顿胖揍,踹断鞭杆,寻思寻思,还不解气,把马车掀翻在路边。
  村支书说:不得了!得给这小子说房媳妇了,泄泄他的邪火!
  “高草”听支书的话,骑上马,去邻村相亲。女方家在盖新房,乱七八糟。“高草”撸胳膊挽袖,蹿上房顶。下面的人撅起一叉叉干泥,连叉子带泥撇上去。这活儿,讲究准头。叉子尖迎面射上来,房顶上的人,侧身接住叉把儿,腕一抖,将泥扣在旁边,瓦匠赶紧用瓦刀摊开抹平。“高草”却不躲不闪,正面仰身接叉。下面喝叫:“好!”“高草”把空叉扔下去,身子一蹲,双手高举,抓住飞上来的又一支泥叉。在阵阵喝彩声中,“高草”腾挪闪转,脚下秫秸越蹬越薄,恰巧在两根檩木中间,踩出个窟窿,“轰隆”一声,连人带叉子竖直地出溜下去……“高草”掐着腰,疼得咝咝呵呵,从没上门板的新房走出来,在众人哄劝下,老实蹲在当院。这家的姑娘乐屁了!她比“高草”大三岁,模样儿丑,身板壮。姑娘给“高草”压荞麦。三百多斤重的夫妻碾盘,被姑娘自个儿推得隆隆转,一对奶子颠颤,一双大脚板呱嗒呱嗒响。把“高草”瞅得目瞪口呆。
  荞面蒸饺端上岗尖一盆,姑娘盘腿坐在“高草”对面,给他舀酱油,掰蒜瓣,说:“狠点吃,甭给我剩下。”
  这地场,祖祖辈辈,男人吃饭,女人不上桌。姑娘吃俩大蒸饺,咬口紫皮蒜,腮帮鼓涌,嚼磨声瘆人。“高草”的筷头,磕得碗沿吱吱颤。姑娘剜他一眼,笑道:“吃啊。甭磨不开!丑妻近地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应该不会爱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