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再不属于我我(也可以说我不再不属于我你哈) (你因离开我而...

今日: 0|昨日: 0|帖子: 890|会员: 11226|欢迎新会员:
主题: 10, 帖数: 25
主题: 16, 帖数: 33
主题: 54, 帖数: 123
主题: 6, 帖数: 573
主题: 4, 帖数: 13
主题: 1, 帖数: 1
主题: 1, 帖数: 63
主题: 9, 帖数: 21
主题: 4, 帖数: 19
主题: 18, 帖数: 18
主题: 1, 帖数: 1
- 总计 23 人在线
- 最高记录是 1816 于 .
Powered by答案:解析:1.(1)愈& (2)赘& 2.甩& 伸& 弯&
3.(1)自己编出来& (2)简单容易& 4.散文& 形散神不散& 5.不能。表明是我的猜测& 6.孩子总以为生命属于自己,而母亲将生命不仅仅看成是自己的,而且关系着每一个孩子,将她的爱通过生命的方式传递。& 7.一个人和一个人的生命更是可以相连的。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迁徙的鸟——永远的天空精灵
  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春节期间,由民工、学生、探亲者和旅游者组成的上亿人流在中国大地上移动。与此同时,大群金枪鱼、鳕鱼、鲑鱼等鱼类和鲸群正随着洋流洄游;一队队阿拉斯加驯鹿、北美野牛以及东非草原的上百万只角马在不停奔走;黑压压的黑脉金斑蝶正从加拿大飞往墨西哥或美国加利福尼亚;非洲和马达加斯加,遮天蔽日的蝗虫正在荒野上空随风飞舞……从广义上说,地球上的许多生命都在不停地迁徙。
  ②那么,谁是个中高手?先让我们看看鸟的迁徙数量吧。每年迁徙的鸟儿超过百亿,仅从欧亚大陆飞往非洲的各种候鸟就有三四十亿只,其中家燕有9 000万只,体重仅8克的柳莺9亿只。一个尼日利亚的大型“燕舍”就汇聚了近1 000万只燕子。
  ③再看看迁徒距离。雪雁、白眉鸭2 000~5 000千米;苍鹰、猎隼5 000~1万千米;燕子、滨鹬1万~1.5万千米;鸥和信天翁1万~2万千米。八哥大小的燕鸥每年两次从北极飞往南极,行程2万千米。
  ④迁徙中的温度和高度也很可观。鸟儿们常以2 000千米的对角线距离飞越撒哈拉大沙漠,那里没吃没喝,温度高到零上50℃,只要停下来稍稍憩息,机体就会很快脱水死亡。燕雀的飞行高度为1 000米,雪雁1 500米,斑鸠3 000多米,鹳4 800米,大天鹅9 000米。每年从中国天山飞往印度恒河流域的斑头雁都要掠过喜马拉雅山顶,飞行高度达9 000米,那里空气稀薄,温度低到零下50℃。一位飞行员甚至在1.1万米的平流层空间看到了一只兀鹫。
  ⑤迁飞过程中,不仅大型鸟类坚忍顽强,小鸟也不含糊。翻石鹬能以每天1 000千米的速度连飞三天三夜从阿拉斯加飞到夏威夷群岛;拳头大的小苇莺能不停顿地飞行4 000千米,跨过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小黑雨燕除了在欧洲筑巢地和非洲越冬地外从不落地停留,吃睡、交配都是在迁飞中进行,连仅有小拇指大的红颈蜂鸟也能飞越墨西哥湾,经3 500千米从北美洲飞到中美洲。即使只是觅食,不少鸟儿越过的距离也相当惊人。沙鸡为了喝口水得飞出100千米;克罗泽岛的王企鹅为了给小家伙弄口吃的,得游1 500千米去捕鱼;雨燕一天飞上千公里捕虫喂小燕;信天翁飞出数千公里,只是为了给幼鸟搞一份午餐,就像我们到家门口那家饭馆买份盒饭那样稀松平常。由上述可见,迁徙高手自然非鸟类莫属。
  ⑥由于鸟类在迁徙途中经常遭受到狂风暴雨、冰雹沙尘、海洋沙漠、寒冷酷热、饥饿干渴、疲劳伤病以及天敌和人类的捕猎,死亡惨重。加上人类滥砍乱伐森林、过度垦牧土地和制造的种种污染,损失更大。法国著名导演雅克·佩兰亲眼见到一群白颊黑雁在暴风雨和大海波涛间奋力地挣扎前行,不时有鸟儿被浪花吞没;十几万只火烈鸟不慎飞到一个有毒的火山湖里,大部分死亡;非洲灼热狂暴的拉马丹风把一群群鸟儿从撒哈拉西部刮向大海,葬身其中……强壮如信天翁者,幼鸟死亡率也高达60%。学者们统计过,从鸟儿们飞到越冬地再飞回老家的艰辛旅途中,有超过半数的鸟儿死去。这史诗般壮丽的大迁徒是以亿计的尸骨为代价的;然而,鸟儿们顽强固守着它们数百万年来形成的迁徙习性。
  ⑦不过,世界上仍有许多热爱自然的人关注着它们,法国著名导演雅克·佩兰从小就渴望加入雁阵,和鸟儿一起飞翔。他从1997年开始,组织了15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三年,跋涉全球40多个国家,拍片50万米,完成了气势磅礴的候鸟史诗《迁徙的鸟》。雅克·佩兰和同事们在拍摄中不但实现了与鸟儿一起飞翔的理想,而且还与鸟儿产生了交流。一次,他们驾驶着轻型飞机追踪拍摄一队飞越汝拉山脉的大雁时,雁阵中一只大雁飞过来看着他们,冲他们大声喊叫后飞回队伍。他们都听懂了大雁的话,那就是:“你们飞得太快啦,我们跟不上!”他们立即调慢了速度,于是雁群以他们为领头雁,人和鸟儿,一起向远方飞去。
  ⑧何日,人类不再以种种理由借口或莫须有的罪名加在鸟儿头上屠杀伤害它们,而是以这些美丽的天空精灵为伴,在共同的地球家园上空自由翱翔;那么,我们见到的将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动人画面啊!
(摘自《北京晚报》2月17日)
1)请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迁徙(  )
憩息(  )
2)在文中的第②~⑤段中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向我们介绍鸟的迁徙知识的。(用原文词语回答)
3)揣摩下列各句,说说你对句意的理解。
A.这史诗般壮丽的大迁徙是以亿计的尸骨为代价的;然而,鸟儿们顽强固守着它们数百万年来形成的迁徙习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雅克·佩兰和同事们在拍摄中不但实现了与鸟儿一起飞翔的理想,而且还与鸟儿产生了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类在迁徙过程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它们表现出怎样的精神?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联系上文,请你谈谈对鸟类大迁徙的认识或看法。
  候鸟迁徙的原因很明显是为了寻找最好的生存繁衍之地。由于地球各气候带的季节温度变化,当北温带天气渐凉食物减少之时,正是赤道附近雨季来临,草木繁茂昆虫滋生之日。而当赤道旱季使树稀草原荒芜时,北温带地区已是春回大地。随着生态状况的交替更换,追求光明和温暖的鸟儿们也就在二者之间反复迁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后,你认为我们人类应该怎样与鸟类相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中国河流警钟长鸣
  ①我国河流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水利部发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2003》指出,我国700多条主要河流中,水质为Ⅰ~Ⅱ类(适于饮用)的约占29%,水质为Ⅲ类(适于游泳)的约占30%,水质为Ⅳ类(人体不可触摸)的约占16%,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丧失了使用价值)的约占25%。
  ②中国河流近些年来一直在污染的厄运中挣扎。
  ③淮河被国外学者称为“死亡之河”!河南省有一首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这首民谣真实地反映了淮河由生而死的痛苦历程。
  ④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储存了中国2.4%的水资源,灌溉着全国15%的耕地,哺育着12%的中国人。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三门峡水库就变得黑漆漆的。水质已经相当恶化。《中国水资源公报2003》显示,黄河水系中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已占38.7%。
  ⑤相同或相似的事情也已经在长江发生,有些问题甚至更严重。以长江流域的江苏省为例,全省用于灌溉的河流中,绝大多数河流水质低于Ⅳ类,56.8%的河流水质为Ⅴ类及其以下。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教授在考察长江以后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长江已陷入深度危机,若不及时拯救,10年之内,长江水系生态将濒临崩溃。”
  ⑥我国的河流污染,不仅限于淮河、黄河、长江!海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68.2%。辽河的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54.1%,已无Ⅰ类水质。可以说,中国河流污染十分严重,已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⑦河流污染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其中受害程度最为严重的当属农业。
  ⑧早在1993年,中国农村的污水灌溉面积就达1573万公顷。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5%和总灌溉面积的36.6%。其中超过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达395万公顷,到了1999年,污水排放量达401亿,污水的水质进一步恶化,水中污染物浓度增高,有毒有害成分增加,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⑨中国河流,警钟长鸣。
  ⑩为了河流更清澈,为了生活更幸福,为了子孙后代更健康,让我们共同防止我们的生命之河不再受到污染!
(节选自《科技文萃》196期 作者于秀波,有删改)
1)修改选文第⑩段中加粗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⑥段中画横线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再次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列举出你在环保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不少于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保护河流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请为保护河流写一条公益广告。要求语言简明,有创意,不得照抄原文语句,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新课标读想用八年级语文(下)
蚊子与诺贝尔奖
  有人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些靠不住,蚊子面前人人平等倒是千真万确的。据说,在世界范围内,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还找不到一个在一生中从未被蚊子咬过的。
  蚊子叮咬,不仅影响人们的睡眠,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是一场秘而不宣的、极其残忍的生物战争。据粗略统计,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小小蚊子曾一次又一次地夺去了数以千万计的鲜活生命,甚至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场战争的胜负、一项工程的进展。这一严酷可怕的事实,人类还长期蒙在鼓里,直到19世纪,才由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揭穿这个秘密。
  当然,蚊子如此巨大的危害并不是由它那张小嘴直接造成的,而是通过它传播的一种疟疾的疾病来实现的。这种疾病传播快,病程又比较隐蔽,常是间歇性地发冷发热,大量破坏红血球,使身体渐渐衰竭,直至死亡。据历史学家研究,公元5世纪的罗马帝国曾经非常强大,后因长时间、大面积流行疟疾,使军队不能打仗,百姓不能生产,致使国力日衰,抵挡不住日耳曼民族的进攻,终于亡国。日耳曼军队攻陷罗马城以后,还来不及欢庆胜利,便因无法控制疟疾的流行,最后只好弃城而走。美国南北战争时,北方联军在准备进攻南军重要据点密西西比州的维克斯堡时,因为疟疾大规模流行,致使这次军事行动严重受挫。疟疾还几乎摧毁了巴拿马运河工程。
  蚊子传播疟疾的危害如此惨烈,必然会引起科学家的关注。在这场人类抗击疟疾的生物战争中,首先应该提到法国军医拉弗郎。1878年,军方派他到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负责研究那里的疟疾。拉弗朗到阿尔及利亚以后,不负众望,深入细致地解剖、观察了许多疟疾病死者的尸体。经过两年多的反复比较、仔细研究,终于在日确定了疟疾是由一种产生在患者红血球中的名字叫原虫的单细胞生物引起的。接下来的问题,这种原虫是怎样到红血球里去,它又是如何由一个病人传给另一个病人的。
  这个研究的接力棒,传到了英国医生罗纳备·罗斯手里。
  罗斯的父亲是英国驻印度殖民军的一名将军,罗斯在印度出生,回英国读完医学院以后,又于1881年到印度行医。当时不管是印度居民还是英国军队,都被疟疾折磨得苦不堪言,所以罗斯十分注意研究疟疾。由于此时拉弗朗已经公布了自己的发现,罗斯便认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就应该是蚊子与原虫的关系。他捕捉、解剖、观察了无数的蚊子,做了许多实验,于日在一种“按蚊”的胃里找到拉弗朗报告的那种疟原虫。1898年,罗斯成功地用“按蚊”胃里的疟原虫引发鸟类的疟疾,并且证实只有雌性“按蚊”才会传播疟疾。本来,他想用同样的方法引发人类疟疾,以便为他的研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惜没有成功。1899年罗斯退休以后,他的研究课题的最后一道门槛,是一组意大利医生跨过去的,他们证实蚊子在吮吸疟疾患者的血液时,把疟原虫吸到胃里,在叮咬健康人时,又把疟原虫注入健康人的血液里,使健康人患疟疾。
  为了表彰罗斯的杰出贡献,1902年,诺贝尔奖评委会颁给他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5年以后,拉弗朗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虽然这个奖来得迟了点。但拉弗朗的功绩毕竟没有被埋没。
  尽管科学家揭示了疟疾的起因及其与蚊子的关系,但到1930年,疟疾还是再一次使1000万人生病,300万人丧生。后来瑞士化学家米勒博士发明了DDT杀灭蚊子,因而1948年又授予他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还有一位奥地利精神科医生用疟疾发病时的高烧来治疗第三期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症,也意外地获得了1927年的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小小的蚊子,竟先后使4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摘自《绿色大世界》2001年第2期)
1.为什么说“蚊子叮咬是一场秘而不宣、极其残忍的生物战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疟疾这种病有何特点?(分别用三字语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并说说这些医生按作用分两类怎样分?
   国度    医生(科学家)名称    医学成果
4.文章倒数第二段为什么说奥地利医生“意外地”获得诺贝尔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第六段中加粗的“同样”“圆满的句号”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十八校2012届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追求内心和谐
  ①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时,温家宝总理看望他。他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和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②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是关键,人内心和谐是基础。有位作家说:“惟有内心真正达到和谐,才有静心,也有深情;才有相守,又有自由。内心和谐如乐音飞翔于空中,是没有边界的。”内心和谐是一种素质。认知健全,心理品质完善,明白事理知荣明辱,不欺人,不自欺。内心和谐是一种能力。守正心灵,控制情绪,演好角色,心无旁骛,追求卓越。内心和谐是一种境界。勇于争先而不计名利,品格高洁而不孤芳自赏,刚正不阿而与人和睦相处,“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内心和谐是一种力量。难不倒,夸不倒,诱不倒,始终保持那么一种精神一股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内心和谐,是人生的课题和使命,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都是当事人,没有旁观者。
  ③人内心和谐,看似“腹内机关”,功夫在“腹”外。人生活在社会上、集体里、国家中,欲求和谐,就得处理好各种关系。只有共同遵守各种规则,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才可以人人各得其所,社会井然有序。问题时常有,需以理服人服己,靠法律、政策、制度解决;差别固然在,需人人努力推进改革发展才能逐步消除;诉求理应当,需依法通过正常渠道去表达。虽然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但无论怎样变化,每个人都得心中“有主”,讲大局,将责任感,将法律以宽阔的胸襟、平和的心态对待社会。偏激无益,急躁有害,超越国情,欲速则不达。惟有按规矩来,循规律来,内心才不失衡失调,达到和谐。
  ④人内心和谐,虽属个人心态,却与众人有关。人在人群中,处好人与人的关系是关键。“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人与人相逢共处是一种缘分。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大家”出发,珍惜缘分,多关心少排斥,多支持少挑剔,多谦让少争执;对出现的矛盾和遇到的困难,多沟通少误解,多信任少猜疑,多宽容少计较,人内心才感到温馨和谐。面对矛盾、摩擦、误会、纠纷等,要有求同存异的大度雅量,要有克己为人的奉献胸怀。这里,尤其不能长“小心眼”,搞“小动作”,弄“小圈子”。作为现代人,应该把自己的小目标和社会的大目标统一起来,放开眼界,提高境界。在大目标之下,大事小事皆容得,大善小善皆施得,大忙小忙皆帮得。
  ⑤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人内心和谐,是心灵美,是内外兼修的美,是外在与内心统一的美,是生命的真正珍品。每个人开启心灵,永驻芳香,洗涤心灵,保持高洁,与人为本,人自为本,尽心尽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季羡林先生讲的和谐,它包括“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的和谐”三个方面。
文章引用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其作用是为文章的理论论据,有助于作者展开议论,论述自己的观点。
要想人与人和谐,首先要做到人内心的和谐,只有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构建和谐社会。
“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这句话中的两个“可爱”都是指“人的心灵美”。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福建省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11分)
有一种雅量叫容人
①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它喜与宽厚结伴,乐与谦和为伍。我们立身处事需有容人的雅量。
②容人要有用人之长的慧眼。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网罗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才能推动事业发展。刘邦出身低微,文才武略平平,却能一统天下,原因何在?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夫运筹策帏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用人之长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因珠玉在侧,可能使自己相形见绌,需要我们有更宽的胸怀和更高的境界。
③容人要有谅人之短的胆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般来看,越是在一个方面有突出才能的人,往往在另一个方面的缺点也更明显。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任命嗜酒贪杯的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当时有人告诫他,此人嗜酒贪杯,恐难担大任。林肯却不以为然。他何尝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清楚在诸将领中,唯格兰特是决胜千里的帅才。后来事实证明格兰特的受命正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林肯在用人时能够扬人之长、谅人之短,颇受后人称颂。【然而谅人之短并不是无原则的,所谓能容忍的“短”,必须是小节,是不影响大局的。如果是涉及根本原则、妨碍大局的短处,就不能谅解了。】
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能宽容有过错的人,激励他改过自新,他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一心一意作贡献。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善待徐向前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1937年,党内一致声讨惨败而归的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惟毛泽东对其大加抚慰,并力排众议予以重用。最终在1948年,徐向前率领一支由地方武装改编而成的不足六万人的队伍,一个月内歼敌10万余人,解放县城14座,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人的一生难免会犯错,对待他人所犯的错误我们要公正看待,不以偏盖全,不苛责求全,而应宽其过、恕其失、抚其痛、安其心,让那些有发展潜质的人才不至于被一个缺点影响、被一个错误困住、被一个污点束缚。
⑤容人要有释人之怨的胸襟。不计前嫌,化敌为友,这是容人的极致。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写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中,曹操的祖宗三代都被骂得狗血喷头。曹操看了檄文之后竟连声称赞道:“陈琳的文章写得真不赖,骂得痛快。”官渡之战后,陈琳落人曹操之手。陈琳心想:当初我把曹操的祖宗都骂了,这下子非死不可了。然而,曹操不仅没有杀陈琳,还委任他做了自己的文书。陈琳深为曹操的宽宏大量所感动,竭尽全力辅佐曹操,使曹操颇为受益。
⑥“良匠无弃木,明主无弃士”。天空包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包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容人的雅量,何愁人与人之间不能理解,何愁世界不变得更加美好?
1.全文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从论证结构来看,本文第②-⑤段属&&&&&&&&(2分,填序号)
A.总分式&&&&&&&&&& B.并列式&&&&&&&&&& C.层进式&&&&&&&&&& D.对照式
2.(1)第③段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2分)
(2)第③段方括号内的文字可否删去?为什么?(3分)
3.请根据第④段论述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出填上合适的句子。(2分)
4.下列事实论据中适合用来论证第⑤段分论点的一项是&&&&&(2分)
A.三国时期的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B.徐特立将教育部长之职让给瞿秋白,自己甘当他的手下。
C.钢琴演奏家李斯特推荐当时身怀绝技但家境贫寒的肖邦促其成名。
D.齐桓公并没有因为管仲射杀过自己而对他抱有成见,任用他为大夫管理国政。就算你不再爱我,我也因你而光明过
  听到这部片子的时候,它几乎已经闹了整整一个08年。
  而我看它,是在09年。
  向来,对于一些打上“同志”标签的电影,并不是很感冒,此类片子,无非是设定为一小群人的爱情故事,然后给出观众一个既定的悲情结局,不同的只是地域,或者文化。
  这部电影很难讲,它究竟是娱乐的,还是不娱乐的。
  剧情很易理解,纵度很大,从感情入手,但却不仅仅是同志间的感情。引入的众多有关于情感的解释或者纠结,却丰富了本片的内涵。
  
  如今要说的,那曾刻骨的爱情,又被我们遗忘了几分?
  
  //////////////////////////////////////////
  
  你是否还记得,在街边那偶然的一次再会,我们相望,时间久了,无论曾有多亲密无间,却也难免生疏了些许,我们互相留下电话,似乎我们能做的,也只于此。
  你搬走的那年,似乎很久,但我仍记得。
  如今我一人生活,弹琴唱歌,生活并不如我们曾想过的那么波澜壮阔,我甚至忘记了有些什么留在我的记忆中。那年,你送我的礼物,那少了鼻子的木偶,却一直在我桌上,旁边的合影,我也未曾动过。
  我们仍然各自生活,慢慢变化着的,连我自己,都不知晓究竟是什么。
  我们那并不久长的见面,却成了我回忆的唯一目的。
  那晚你躺在我身旁,你问我,是否孤独,是否寂寞。我告诉你,寂寞的可怕。
  可你是否知道,这么多年,当我习惯了一人的生活,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不可,虽然我时常孤独时常寂寞,但那只是当我无人诉诸之时,而如今你却问了我,这孤独与寂寞,较与往日却如此厚重。
  你抱着我,这是我第一次感觉除了家人之外,我的另一个港湾。
  那早,我抱着你的枕头,似乎你仍在我身边。
  
  我唱歌给你,写歌给你。
  那晚,你吻了我。
  但事情永远不可能像我们料想中的那么好。
  
  自那以后,我们之间便相隔了千重山,万重水。
  当我们拥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就会问自己,什么是我们该抛弃的。而当我们不曾拥有什么的时候,我们又会问自己,什么是我们可以抛弃的。
  我看到了你的家庭,伤痕累累,我以为我可以给你温暖,而这种温暖,便也会让我舒心坦然。因为我是爱着你的。
  我见到了你的母亲,惶恐之中,那许多话我却怎么也说不出来,所以我选择逃避。
  那之后,我很少见到你。
  那一日,你是否记得,我们在街边再次相遇,我拐了进去,我以为你会回头叫住我,是否你也如此期望?我站在那里,短短的几秒,却想了一世纪那么长,我回头,你不在,于是我继续走。
  我的生活开始混乱。而混乱却的是状态。
  
  我告诉自己,要重新习惯一个人的生活。
  那晚演出,我决心重新拾起自己,我看见了你。
  我回望,希望你还在那里。
  而你奔跑的那一幕曾让我觉得,曾让所有人觉得,事情会想我希望的方向发展。
  然而我错了,你说,我们不能在一起,但并不代表我不爱你。
  你送我的木偶,如今不再残缺。可心是肉的,少的那一块,却怎么也补不上,我不怪你,谢谢你。
  
  那晚的眼泪,为我,也为你。
  
  /////////////////////////////////////
  
  我不知这部电影是否也唤起了很多人内心那些许柔软的部分。
  或者,我们曾经也如此过,那残缺的部分,之所以让人心怀感慨,想必也是因为其本身的不完整。
  但至少,当我们回头再望的时候,安慰我们的,是因为我们这样的爱过,无论现今是否,往后是否。
  无论你是否还爱我,我也因此而光明过。
  
  然后鼓掌
  
  话说PCHY六月初来长沙了,我没去看。Gloomy
  写的好感人的~
  强烈鼓掌······
  你有没有发现 木偶的鼻子和身体并不适合…
  啊B!!
  给我滚回去写作业!!
  (拿着扫帚叉着腰说:
  标题真好,
  虽然并没有让我想看这部电影~ 嘻嘻~
  还是值得一看的
  我有段时间也还蛮喜欢它的。
  如今要说的,那曾刻骨的爱情,又被我们遗忘了几分?
  无论你是否还爱我,我也因此而光明过。
  “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了,
但这并不是说 我不爱你~”
感动了被这句话~
  很想看呢~~
  写的真好~~
  写的不错,和贴合电影的表达的思想,我也巨喜欢这部电影,以前非常抵触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这部片子却拍的很唯美,“想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了, 但这并不是说 我不爱你”让我们从理想亚欧回到现实这个纷繁的世界
  
  之前一直不知道这个片子,因为天天向上才开始看,正在看~~~~不过看了一些相关评论,的确是感动的。
  这个为什么就拍不出这样的电影?
  我始终想知道,是否等待能换来自己的命中注定。
  世界上那么多人,即使有自己的命定,怎么一定会遇见。
   00:08:47 小末同学。~~  我始终想知道,是否等待能换来自己的命中注定。
    世界上那么多人,即使有自己的命定,怎么一定会遇见。
  -----
  在很多时候,当一个人经过很多场的情感,这种感觉反而会愈发突兀。
  至于所谓的命中注定,或许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也或许是一堆人的群体致盲。
  至于所谓的命中注定,或许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也或许是一堆人的群体致盲。
  
  楼上句子经典。
  如果真的爱一个人,怎能害怕不和他分离
  而我们必须接受现实,于是长大了,寂寞就是没有了爱,并没有朋友更可怕
  既是短暂也会刻骨铭心
  感恩那些点亮我们生命的爱
  我麻了...我觉得你的观后感有点儿重口味,电影本身很淡
  所以有时候,不知道是否应该为传说中的那个ta,无尽等待。
所以,爱自己。。。
  怀念自己年轻时恋爱的感觉:青涩,唯美,纯真!这部电影让我无限回味那逝去的岁月!
  如果这部片稍微再烂俗一些,再狗血一些,那中毒的人不知会少多少.很多情节的设计似乎融会了几种观点,但却不融合,而是用不同人物来并列表现,由此产生广泛的多义性:情节的走向明明可以预期,但终究觉得不同以往.情感随着这种思考被代入.
剧情 / 爱情 / 同性
楚克?萨克瑞科
维特维斯特·海伦亚沃恩酷 / 马里奥·毛瑞尔 / 赖拉·邦雅淑 / 坎雅·拉坦娜佩琦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属于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