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亟待统一规范
密 码:
 | 
学业水平考试亟待统一规范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我们需要大力推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宏观管理。
目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组织实施,不仅名称、性质各不相同,而且在考试功能、考试科目等方面也差异较大。这些不仅影响到各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互认和互转,而且也阻碍了各高校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招生录取依据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具体表现有:
一是名称、性质不尽相同。虽然大部分省份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称谓,但仍有6个省份不同,如海南的普通高中基础会考、北京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福建的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浙江的普通高中会考、江苏和安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另外,从测量学性质来看,多数省份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定性为标准参照考试,但江苏、江西则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定性为&常模相关&&目标参照考试&。
二是功能定位不够准确。上海、湖南等地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确认高中生能否毕业的依据和标准,而海南省则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直接折算后加计入高考成绩,广东、江苏、安徽则把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考生在高考中能否进入重点大学的依据和条件。同时,北京、天津等18个省份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定位于省级考试,而辽宁、河北等11个省份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定位于国家考试。
三是各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承办机构各不相同。北京、天津等5个省市由教育考试院承办,陕西、宁夏等由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具体组织实施,上海、贵州、青海等成立了专门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新疆成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湖南成立&省、市(区)学考办&,而浙江、福建等由会考办实施,安徽则由省教科院主持,河北由省普通中等教育考试服务中心负责,黑龙江则由省考试评价办公室具体实施,河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务、命题、评卷和考试信息管理等则分属于四个不同的机构。
四是各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考科目的数量不同。一类是统考11门科目,如新疆、青海等;二类是统考9门科目,如北京、吉林等。三类是统考6门科目,如山东、黑龙江等。四类是广东、海南、福建等的反向考试模式。理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文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五类是选考模式,如浙江是语文、数学、外语为3个必考科目,考生再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技术等7个科目中任选考3科;江苏则是在7科中选考5个科目,技术是必考科目。六类是宁夏理工类考生要参加&一理两文&的考试,文史类考生要参加&一文两理&的考试,科目任选。可见,各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功能与考试科目差异极大,不利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加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宏观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要科学定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考试制度,是一项分省管理的国家教育考试。它不仅是对高中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而且也是高校选拔新生的依据和手段,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中间环节。二是健全制度。要明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目标参照性测试的性质,不能按比例划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人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应只针对普通高中学生,还应该包括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及社会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体现出职业类和学术类两种证书类型。三是构建体制。要建立健全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国家宏观管理体制。教育部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具有领导、指挥、协调、审查和督导职能,包括确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政策、目标、原则和实施方案,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各省市根据教育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总体原则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定考试相关政策,指定考试承办机构,完善考务实施细则,加强对考试的组织、管理与考风考纪建设。四是统一标准。国家要制定全国统一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和考试说明,一方面统一各地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质量与水平,另一方面促进各地高中教学水平、考试质量的整体提高、均衡发展。五是创新机制。我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宏观管理要建立健全检查、监督、评价和问责机制。教育部要积极履行检查、监督职能,对各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有关政策、考试标准、管理办法与考试质量开展检查、监督和评价,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依法启动问责机制。同时要组建或委托专业评价机构,对各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开展审查和评价,确保各省的考试标准与考试质量达到规定要求,确保全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政令统一,确保全国高中教育均衡发展。
(王志武&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博士)
高考流程:   
招生政策:  
考生名单: 
  
招生章程:
招生计划:
高考地方站  根据山东省招考院《关于做好2013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6月份学考报名将于15日正式启动,本次考试仅限2011级考生报考,考生需要登录省招考院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
  6月份学考报名将于15日正式启动,本次考试仅限2011级考生报考,考生需要登录省招考院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山东201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解读
  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采用全省统一网上报名、网上评卷等方式,考试成绩由省招考院公布。
网报时间:11月10-18日; 缴费时间:11月19-20日;
打印准考证:12月5-20日; 首次学考时间:日至17日。
  从2013年起,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采用全省统一网上报名、网上评卷等方式,考试成绩由省招考院公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每年组织2次。第一次:语文、数学、外语3科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末;第二次: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科安排在高二&&&
  本次开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共10科。日至1月14日为笔试科目,15日为信息技术课上机考试。日至1月14日为笔试科目,15日为信息技术课上机考试。
  从2013年起,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采用全省统一网上报名、网上评卷等方式,考试成绩由省招考院公布。
 考生须登录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
进入“网上报名”栏目&&&
10:15-11:45
14:00-15:30
14:00-16:00
  考生参加同一考试科目的次数最多为3次,其中在校正式考试1次,重考1次,离校2年内参加重考1次。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0个科目的重考统一安排在重考学生高三第一学期末。离校考生的重考跟随在校学生重考一起进行。  重复参加同一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其成绩按高者记入学业成绩。参加学业水平考试人员均应取得考籍考籍有效期为5年,考籍号与学籍号相同&&&
  山东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收费标准的复函》,将“普通高中学生水平考试考籍管理、水平考试合格审定费和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
考试报名费”合并规范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报名考试费”,收费标准核定为16元/科?次。具体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语文、外语、数学、历史、地理、物
理、化学、生物和信息技术等10个学科&&&
  从2013年起,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采用全省统一网上报名、网上评卷等方式,考试成绩由省招考院公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A、B、C、
D四个等第记录和实际分数记录,按等第公布。原则上成绩达到试题总分数的90%(其中思想政治、语文达到85%)及以上者,记录等第为A;达到75%至
89%(其中思想政治、语文达到75%&&&
大学信息查询
按属性查询
按地区查询
 |  |  | 
 |  |  | 
 |  |  | 
 |  |  | 
 |  |  | 
 |  |  | 
 |  |  | 
按类型查询
 |  | 
 |  | 
 |  | 
京公网安备号热门推荐:
  今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公布,《意见》是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配套政策,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和程序进行了明确的描述与规定。下面小编来帮大家解读一下什么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对学生: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增加选择机会。
  对高中:推动高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因材施教。
  对高校:为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学校特色和专业要求的学生提供服务。
  考什么?怎么考?
  考试组织方式分为两种,即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9大科目由省里组织统试,艺术(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信息技术5大科目由省里制定统一要求,具体组织方式可多样化。参加高考的学生,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可以文理兼修、文理兼选。考试内容根据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规定及要求确定。
  哪些学生要考学业水平考试?
  分为两个考试对像:普通高中在校生和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社会人员均可参加。
  考试时间及科目安排
  每年安排的考试将覆盖所有科目、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时。
  成绩的呈现形式
  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它科目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等级一般分五个,有高到低为“A、B、C、D、E”,原则上各省(区、市)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为A(15%)、B(30%)、C(30%)、D(25%)、E(25%)。
  成绩如何使用?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要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成绩提供给招生高校使用,具体要求和使用办法由各省(区、市)及高校确定。学生跨省(区、市)转学时,应由转出地省级主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接受学生的省(区、市)对用于高校招生录取使用的科目等级成绩进行具体转换确定。
  如何保障考试公平?
  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省级专业命题机构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命题;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设置考点、考场;统一阅卷程序、标准和方式;建立责任追究制。(来源:青华园教育网)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青华园教育以300余位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
0%精品指数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中英两地从事媒体、市场管理工作多年......
香港浸会大学教育学博士
教育学者,亲子教育专家,复旦大学博士......
世纪华旅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美国项目负责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省学业水平考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