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教务处技术学院是大专还是高职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五年制高职分盟市分专业招生计划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五年制高职分盟市分专业招生计划
顶&热&荐&&★★★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五年制高职分盟市分专业招生计划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6586 更新时间: 12:19:30
呼和浩特市
呼伦贝尔市
锡林郭勒盟
乌兰察布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土木水利类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运输类
电气化铁道供电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土木水利类
建筑工程施工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运输类
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运输类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只招男生,与呼和浩特市
机械工程职业技术学校联办
交通运输类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运输类
铁道运输管理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与内蒙古广播电视中等专业
学校和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联办
交通运输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加工制造类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只招男生,与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联办
土木水利类
铁道施工与养护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只招男生,与内蒙古广播
电视中等专业学校联办
财经商贸类
物流服务与管理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与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联办
土木水利类
市政工程施工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只招男生,城市轨道交通
工程技术方向
信息技术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与包头财经信息职业学校联办
交通运输类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控制方向
交通运输类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运用与检修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只招男生,城市轨道
交通车辆方向
招生信息录入:贾钰&&&&责任编辑:贾钰&
上一个招生信息: 下一个招生信息:
【字体: 】【】【】【】【】【】
&&&&&&&&&&&&&&&&&&&&&&&&&&&&&&&&&&&&&&&&&&&&&&&&&&&&&&&&&&&&&&&&&&&&&&&&&&&&&&&&&&&&&&&&&&&&&&&&&&&&&&&&&&&&&&&&&&&&&&&&&&&&&&&&&&&&&&&&&&&&&&&&&&&&&&&&&&&&&&&&&&&&
&&&&&&&&& &&&&&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蒙ICP备号
&&&&&&&&&&&&&&&&&&&&&&&&&&&&&&&&&&&&&&&&&&&&&&&&&&&&&&&&&&&&&&&&&&&&& &&&&院校名称: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院校校徽:
院校简介: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享有“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草原明珠”美誉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
院校性质:
专业类型:
所在地区:
内蒙古呼伦贝尔
具体地址: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规划三街
本校优秀人才
本校宣讲会
周边院校宣讲会
近期暂无在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宣讲会!敬请期待!
金川校区电力大楼0918室
新城校区第二教学楼205室
主楼225毕业生面试室
本校招聘会
学校周边招聘会
近期暂无在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招聘会!敬请期待!
鄂尔多斯市人社局二楼信息
东胜区伊克昭中学(原盟一中
呼伦贝尔市创业园西厅(综合
鄂尔多斯市人社局二楼信息
高校联盟/兄弟院校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毕业生
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反映,加强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对指导学院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10年,地处祖国北疆,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市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是由四所中专学校合并升格组建而成,学院现有机电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护理系、蒙医蒙药系、商贸旅游系、信息工程系、艺术系、基础教学部、成人教育部等9个教学系部。现开设有11个专业大类的22个专业,涉及能源化工、机电、医药卫生、旅游、物流、财务、音乐、舞蹈、信息技术等行业。
学院自建院以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作为学院的重要指标之一,把就业工作纳入学院重要议事日程。
2014年是学院第三毕业季,学院各部门通力合作,千方百计服务于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一、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14年我院7个系,13个专业共有大专学历层次毕业生400人,生源主要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各个盟市,其中生源比重最多的是呼伦贝尔市,人数为253人,占全部生源的63%。其它盟市生源135人,比例约为33%。自治区外生源12人,占3%。(附表1)
(一)、就业率(截止日期是9月1日)
签署协议毕业生364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1%,其中对口就业288人,对口就业率78%(附表2)。其中男生164所占比例为41%,女生236人所占比例为59%(附表3)。
1、机电工程系
(1)机电一体化专业共有毕业生31人,签署协议就业的毕业生30人,就业率为97%,其中对口就业28人,所占比例为93%。
2、化学工程系
(1)应用化工专业共有毕业生71人,签署协议的毕业生64人,就业率为90%,其中对口就业52人,所占比例为81%。
(2)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共有毕业生6人,签署协议就业的毕业生6人,就业率100%,全部对口就业。
(3)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毕业生33人,签署协议就业的毕业生32人,就业率97%,对口就业20人,所占比例63%。
(1)护理专业共有毕业生71人,签署协议就业的毕业生58人,就业率为81%,对口就业44人,所占比例75%。
(2)护理(蒙授)共有毕业生50人,签署协议就业毕业生46人,就业率为92%,对口就业25人,所占比例54%。
4、蒙医蒙药系
(1)口腔专业共有毕业生31人,签署协议就业毕业生28人,就业率为90%,对口就业22人,所占比例79%。
(2)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毕业生25人,签署协议就业毕业生24人,就业率为96%,对口就业18人,所占比例75%。
5、商贸旅游系
(1)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34人,签署协议就业毕业生32人,2人对口升学,就业率为100%,对口就业28人,所占比例82%。
6、信息工程系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24人,签署协议就业毕业生21人,就业率87%,对口就业21人,所占比例100%。
(1)舞蹈表演专业毕业生1人,签署协议就业毕业生1人,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100%。
(2)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2人,签署协议就业2人,就业率100%,对口就业2人,所占比例100%。
(3)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21人,签署协议就业21人,就业率100%,对口就业15人,所占比例71%。
&&&&截至2014年12月25日,我院对离院未就业群体,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统计和梳理,有就业意愿但仍未达成就业意向,并需要学院继续提供就业服务的毕业生3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将隐性就业和有业不就的都计算在内,争取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是100%。
(二)、就业流向
1.就业地域流向
我院截止日前就业人数为364人,由上图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内。生源本地化和就业本地化是我院生源及就业的两大特点。
2.就业单位性质划分
毕业生就业单位流向中,我院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非国有企业,其占有比例51%。其余依次为:为医疗卫生18%、国有企业17%、事业单位7%、其他单位7%。
3.就业行业流向
我院的毕业生主要来自于理工科类和医护、医技类专业,在这两个行业就业毕业生达到46%,是我院的就业主体行业。其中专科生就业所占比重较大的专业分别为制造业(24%)和卫生社会工作业(22%),其他行业由高到低依次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7%),住宿和餐饮业(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批发和零售业(6%)等。
(三)、毕业生就业情况具体分析
我院是由呼伦贝尔工业学校、呼伦贝尔蒙医学校、大兴安岭卫生学校、呼伦贝尔市民族艺术学校四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组建,由此形成7个教学系开设了13个大专学历层次专业教育,都是面向二、三产业培养和输送人才,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按行业划分为理工科类、医护类、医技药品类、艺术类、信息类和商贸旅游服务类。我院对口就业人数分别为:理工科类毕业生141人,对口就业106人。医护类、医技药品类177人,对口就业109人。信息类24人,对口就业21人。商贸旅游服务类34人,对口就业(含对口升学)34人。艺术类24人,对口就业18人(附表3)。我院对口就业率达到80%,这个结果客观的体现了我院的专业设置非常符合区域经济建设和服务社会发展功能,充分体现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的宗旨。
1、集中就业情况分析
在今年接收毕业生就业单位中,一次接收毕业生就业最多的企业是呼伦贝尔驰宏矿业,共计接收毕业生44人。驰宏矿业是我院校企合作的企业之一,之所以能够大规模接受我院毕业生,这与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的模式是分不开的,早在驰宏矿业的项目审批过程中,我院就与之紧密接触,根据公司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提前为该公司培养其专业人才,所以在今年其大规模录用我院毕业生为其技术工人。
在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口就业率最高的行业为商贸旅游服务类行业,达到100%,这个就业率也成为今年我院最高就业率专业。
在看到高对口就业率行业的同时,我们也敏锐的发现传统医护类、医技药品类相关专业的对口就业率下降到61.58%,这也体现出该行业的人员需求在降低,从护理专业毕业生角度来说,从事本专业护士的数量更低,医院对于护士的需求和学院对护士的培养已经供大于求。同时,在走访当地企业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发现药品销售类企业缺乏懂营销、懂医疗知识、懂市场开拓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院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专业设置,优化新增专业需求结构,培养乡土专业人才,引领时代发展趋势,主导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更多地培养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院整体就业情况以及对各系就业情况的分析,结合近年来的相关就业数据分析和工作总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毕业生就业展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1.&就业形势持续严峻,就业压力持续增加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宏观就业形势仍面临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的双重压力。
图年GDP年增长率与毕业生人数变化趋势
2.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供求关系不平衡。
首先是各专业之间就业情况差别较大,理工类、信息、旅游等应用类专业,社会需求较为旺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选择余地较大,相对轻松,而一些医护、医技类型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较少;其次是受地域经济发展差异化影响,毕业生在就业流向上,还多趋向于到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地区就业,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还比较低。
3.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择业观念存在误区,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不高。
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重点或者主要关注的因素基本集中在个人前途、福利待遇等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功利性倾向明显。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小微企业、艰苦行业就业;过分追求就业地域、薪资待遇。而随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体制内就业渠道吸纳数量和比例都在减少,中小民营企业、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却常常苦于招不到人。因此加强就业指导和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引导学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三、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措施
学年度,我院在全体就业工作人员求真务实、群策群力、开拓创新,以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全力促进毕业生充分满意的高质量就业。&
1、制定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实施方案
(1)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多渠道收集就业信息,积极为社会推荐合格的毕业生。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的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新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指导教研室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课时,并且聘请专家为全院各系毕业生举办《毕业生求职技巧及就业手续办理》等专题讲座,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使学生做好了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搜集就业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院就业工作的成败,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信函、电话等途径收集了55家企业招聘信息,为2014届毕业生提供了就业岗位420个,通过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为毕业生提供了信息支撑。
(2)形成了“领导主抓、中心统筹、各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广泛开展校园招聘活动。
为方便学生就业,积极组织有关企业进院招聘,以节省学生求职成本。今年5月我部门联合呼伦贝尔人才市场组织了2014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暨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双选洽谈会,161家加入集中招聘,共提供招聘岗位3600个,求职者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18人,仅我院毕业生就业意向达到332人。在平时我处也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企业专场推介会,其中“驰宏矿业专场招聘会”结束后即面试录取我院顶岗实习毕业生103人,这种组织专场招聘会的形式已经逐渐成为常态化招聘方式。
(3)建设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引领促进就业。
&&&&自2014年初开始&,根据学院的统一安排与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开展呼伦贝尔市创业园的筹建工作,共享市创业园各项扶持政策建立了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截至2014年9月创业园共有企业154家,其中我院毕业生创业企业4家,该园的建立为我院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向,即自主创业。同时也与其他入驻企业沟通联系,推动学院各系与其进行零对接,拓展实习实训就业基地56家,本着服务毕业生、服务用人单位、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宗旨,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就业工作条件,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努力使我院的毕业生创业、就业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2、建立与市内企业的交流互访的校企合作机制
我院不仅在学院内部实施多项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同时积极发展与当地企业的校企之间相互合作,与当地诸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并实行订单培养模式。
(1)积极建立院企合作机制、订单培养机制。
&&&&&我院十分注重与呼伦贝尔市内的各种类型企业进行院企合作,截至2014年9月我院已与涵盖“医疗、化工、设备制造、旅游宾馆服务、电信通讯”等行业,共计47家企业单位建立了院企合作,形成院中厂、厂中院长期合作机制,双方互为“实习实训就业基地”与“人才培养基地”。”还与其中例如中国电信呼伦贝尔分公司、内蒙古宏裕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签署了订单培养协议,在解决了我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具有企业特色的优质毕业生。
(2)依托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台,通过政校合作,发挥园区辐射带动就业功能。
学院于去年12月与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合作协议,于今年3月在开发区正式建立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建成后,已经对入驻开发区的25家大型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先后与多家企业签订了院企合作协议和订单培养协议。为我院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截止2014年11月,与我院签署院企合作以及订单培养的开发区单位有“呼伦贝尔鸿洋药业公司、呼伦贝尔驰宏矿业有限公司、呼伦贝尔新康医药有限公司、内蒙古华德牧草机械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合适佳食品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亿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还有多家企业正在进行院企合作的准备工作。我院589名机电类、化工类、信息类、商贸类的实习、毕业的学生已经在开发区入驻企业进行实习、就业,仅2014年开发区就招录292人进入园区企业实习就业。现阶段我院已经与部分合作企业进行了项目合作,发挥学院在科研、教学等优势,为企业进行相关科研指导和培训,给企业的新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着“本土人才服务本土企业”的宗旨,为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实习创造条件,同时也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人才储备提供保证,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政、企、院”的三方合作共赢。
(3)探索创办职教集团合作办学、合作就业新模式。
建议呼伦贝尔市政府组建呼伦贝尔岭西职教集团,根据市政府部署安排,由我院进行组建岭西职教集团的前期调研工作,现阶段岭西职教集团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完成岭西职教集团的正式成立。岭西职教集团的成立真正把政府、企业和院校三者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目前,已有11家职业院校和21家企业有意向加入由我院牵头组建的岭西职教集团,走集团化办学,发挥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联合培养,提高质量,促进充分就业的新优势。
四、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参照。
毕业生就业的优劣是评价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学院一贯重视该指标对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反馈和预警作用,建立了完善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
(一)将各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数据,作为每年调整招生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设定的依据之一。
(二)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每年通过问卷调查、电话回访、上门调研等方式,征求各企事业单位、院友、相关机构等对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院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作为社会对学院人才培养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将毕业生质量和学院人才养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院人才培养的合理微调和改善。
2014年,我院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就业信息由院系两级就业提供,80%左右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单位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97.2%的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质量给予了满意评价,对毕业生专业知识、综合能力水平评价较高,认为我院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工作态度认真务实、理想信念坚定、实际动手能力强、学习自主性高并且能力突出。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我院就业工作表示满意。这些都充分显示出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高。
五、就业趋势预测和就业工作重点分析
1、主要就业地经济发展带来的专业人才需求
由于我院生源主要来自于呼伦贝尔市,主要就业地是呼伦贝尔市,所以呼伦贝尔市的经济政策走向与我院毕业生就业形势息息相关。据了解,在呼伦贝尔市“十二五规划中”第四章提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和构筑多元产业集群,重点抓好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提高转化率,加快培育壮大煤炭、化工、电力、多金属、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产业,构筑支撑呼伦贝尔科学崛起的新型产业体系。提出七个积极来来促进产业优化,即“积极培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多金属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多元化工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多元化工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建材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和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我院所设置的教学系“机电工程系、化学工程系、蒙医蒙药系和信息工程系”所授专业几乎与其完美匹配,这足可以说明这些专业在未来3年中的就业前景十分客观。
在规划中第五章指出加快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努力构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发展旅游业为引领,以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积极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对外贸易,提高服务业在产业发展中的比重,扩大就业机会,满足各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这又与我院“商贸旅游系、护理系和艺术系”所设专业重合,为这三个系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我院的教学系别设置非常符合当地人才需求规划,能够为呼伦贝尔市完成“十二五”规划提供丰富的人才储备。但是我院不仅仅局限于这些传统专业的设置,积极调研人才市场需求制定新的培养计划,在此基础上今年又增添了“学前教育、电气自动化、蒙药和蒙医护理”等当地人才紧缺专业,得到当地企业好评。与此同时我院也会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提前抓住机遇开设符合市场的新兴专业,来满足未来经济变换带来人才市场的专业人才需求。
2、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努力方向
学年度,我院全体就业工作人员求真务实、群策群力、开拓创新,以为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为己任,全力促进毕业生充分满意的高质量就业,在完成大量常规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习其他高等院校的成功方案,改进完善我院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五个体系”,并着手开展“七个计划”:
(一)“五个体系”。
1.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信息
&&&&注重就业基地建设,在巩固原有市场开发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FONT face=仿宋_GB4年新增就业基地15家。秉承以呼伦贝尔市为中心,辐射全自治区、面向全国建立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学院领导多次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实地考察活动,并与青岛创业大学建立“园园合作”,&国家级呼伦贝尔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基地自治区级呼伦贝尔市创业园(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成为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充分发挥“呼伦贝尔岭西职教集团”的协作优势,跨区域、校校联动,共同开拓高端就业市场,通过加强协作体的品牌建设,努力拓展以行业和地域为主导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实现高层次和高质量就业奠定了基础。
2.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为毕业生提供全程化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以就业指导课为就业指导主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分年级、分层次就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服务基层意识、创业意识,增强就业竞争力。
注重就业指导教师培训,选派部分教师参加了“青岛大学创业师资培训班”、“SYB创业课程”培训、“大学生创业指导”等师资培训培训,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化水平。
开展了多项就业创业指导活动,针对不同就业群体的就业需求,邀请政府部门的领导、专家、企业高管、其他知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充分利我院专业学科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先后在各系开展了职业价值观、简历制作、择业技巧、无领导小组讨论、职场礼仪等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培训活动,并针对不同企业需求模拟面试活动,大大提升了毕业生的求职能力。
3.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体系,以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和残疾毕业生为重点服务对象。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毕业生,逐步完善补贴政策,并开展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并由学校推荐就业。
4.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体系,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高效便捷平台
对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网进行了重新设计,即将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并嵌入了短信平台、在线视频授课、开设了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开通网络面试等功能。实现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高效、便捷地对接。
建立了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就业QQ群,面向全院负责就业领导、就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把各企业需求信息发布到需求人员,也可以把各系需求及时上报就业指导中心。
5.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体系,积极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我校创新创业工作顶层设计,进一步发挥我院大学生创业园的优良条件,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积极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组织保障。
整合资源,创新工作机制,力争构建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工作体制,构建全程化、层次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高水平、开放式、布局合理的创新创业实训体系,构建成熟、完善的学生创业孵化体系,创建便捷、高效的创新创业信息服务体系。
(二)“七个计划”
1.“201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我院2014届毕业生目前初步统计约有36人有就业意愿尚未能就业。为不使这部分毕业生成为断线的风筝,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我们已着手启动“201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正在积极与呼伦贝尔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争取充分利用好相关优惠政策。这就需要各系配合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信息统计与跟踪,建立“<FONT face=仿宋_GB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据库”,学院指定专人与未就业毕业生保持联系,通过建立班级QQ群、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掌握其求职动向,有针对性对这部分毕业生做好信息服务、求职指导、招聘推荐等就业服务,促进其尽快就业。
2.“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援助计划”
我就业中心将加强对残疾学生、贫困学生的帮扶力度,开展“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咨询指导。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的毕业生群体有效开展就业帮扶。这就需要各系做好摸底工作,建立“就业困难群体”数据库。我们会积极争取人社、教育等部门支持,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就业补贴、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推荐等就业帮扶。
3.“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计划”
根据对就业形势的研判,就业指导中心按行业、地域等集中进行就业市场开发,积极拓展毕业生到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就业的渠道。我们还将适时派出工作组按计划进行市场开发。
4.“毕业生阳光就业指导计划”
不断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创业通识教育水平。继续实施“就业征程,伴你同行”就业指导活动,通过简历撰写指导、面试技巧指导、职场礼仪指导、就业工作坊、模拟招聘等系列活动,针对毕业生差异化就业需求,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指导,结合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技能。
5.“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提升计划”
我们即将推出改版升级后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引入微信、手机短信等新型信息传播手段,进一步完善岗位信息收集、发布、查询等功能,开展网上测评、政策咨询、求职指导、就业创业模拟实训、招聘预约、远程面试等服务,不断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切实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6.“创业引领计划”
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加强创业课程建设,加强对学生开展创业通识教育和创业核心能力培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模拟创业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充分和有效利用学生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促进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研究和实践活动。加强现有校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平台和创业基地建设,组织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到创业基地实地参观、学习。建立“自主创业学生”数据库,对有创业意愿和自主创业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指导,并在场地、资金等方面适当给予扶持。
7.“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能力提升计划”
按照教育部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院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学校将重新聘任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同时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方面分层次、有重点的开展专题培训。我们请目前国内最专业、最知名的北京中教景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做生涯规划教师培训和创业教师培训,力争做到培训内容全涵盖,培训人员全覆盖,确保每一名教师都能获得职业化指导和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院会不断的总结经验,积极调研市场需求,认真学习其他院校的先进方法,正确的设置教学专业,全面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必修机制,在不断提高我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也会对就业市场进行长期跟踪分析,目的就是能够更加准确的为经济建设提供专业人才保障,为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提供一个美好的未来!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呼伦贝尔学院教务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