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刘强东(电商巨头的京东创始人是谁什么时候成立)

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的故事  刘强东他是执着、敢拼的代名词,他做事的风格亦如名字强悍、直率,从中关村小柜台起步到成为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的掌门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的故事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人物简介  刘强东,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1974年2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2]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998年6月18日,在中关村创办京东公司,代理销售光磁产品,并担任总经理 。2004年,初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创办“京东多媒体网”(京东商城的前身),并出任CEO。目前,京东商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而京东集团的业务也从电子商务扩展至金融、技术领域,拥有近12万名正式员工 ,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排行榜 。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  2012年,入选《财富》(中文版)2012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并位居榜首。2014年,刘强东以53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九 。2015年,入选《财富》“全球50位最伟大的领导者” 。2016年胡润百富榜,刘强东以455亿财富排名第26位。 2016胡润IT富豪榜,刘强东以420亿元排名第7。 201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刘强东排名第16位。  人物故事  刘强东励志故事:坚持到底  1974年生于江苏宿迁的刘强东来自江苏最穷的地方,小时候家里穷到一连数年每天的三餐只有红薯和玉米。  童年的贫穷给刘强东打上了很多烙印。他的普通话不好,总是穿着朴实,看上去更像一个民营企业家,而不是站在潮头的互联网人。他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因为看到周围朋友的父母越来越多地得癌症去世,曾表示自己最想从事的副业是做食品。因为自己的经历,他喜欢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他对很多事情,有一种农民式的固执和坚持。  刘强东最讨厌欺诈。京东曾有一个副总让秘书代打卡,被直接开除了事。在刘强东看来,这侵犯了企业道德底线,没有容忍空间。  除了数据,他也喜欢通过自己的渠道去获取信息。至今,刘强东说自己每天80%的`精力都花在看用户留言上。不仅看本站的用户评价,还格外重视那些站外论坛、微博上对京东的评论。  特别是2010年冬天刘强东注册微博后,自觉承担了京东商城"新闻发言人"的职责。在关键词搜索中输入"京东刘强东",每天有大量用户通过"@"方式向刘强东发出各种抱怨帖。  刘强东称,自己每天看客户投诉、连续看了七年,"用户体验"对自己来说是"最为急迫、最为直接、形成最强烈冲击力"的事,所以也刺激了自己要使劲投钱在物流上,要改善客户体验。  他几乎从不直接回应投诉,但为此焦虑。京东的一位负责战略的管理人员说,现在最让老板头痛的就是退货问题。"老刘有一次特别认真地叫我们过去,问我们是不是可以七天无条件退货。最近这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新的针对客服的新想法。"  和很多互联网公司不同,刘强东不太喜欢在广告上投入过大,他相信口碑是更好的广告。这在最开始,可能是缺钱--他曾对外表示,京东起步时只用不到2万元在中关村租了一个柜台;到了后来,就变成了一种自信。  刘强东喜欢用自己创业13年来持续执行的"公司早会制度",来证明自己做事的"坚持"。这个会每天早上8点半开,大概20分钟到40分钟时间,全国100多个部门的部门经理以上员工务必参加。除了外出有约或出差,刘强东都会准时出现在会议室,风雨无阻。  在京东的用人机制中,还有一项坚持了五年的特别措施,就是每年面对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培训生"招聘。这项活动至今总计培养了200人。刘强东说,京东选拔管培生,是要选择那些"真正能够一辈子吃苦的人"。京东对管培生候选人要做家庭背景调查,父母是普通工人或农民的,才能顺利通过。刘强东说得很直接,"那种家里可以三五年不工作都还能吃好喝好的,我们不敢要。"这些管培生由刘强东亲自管理调教,相较于其他人会获得更多、更快的提升机会。但这当然也会让公司的其他员工产生不平衡的心理。  而对于公司管理层的招聘,刘强东的选人标准一样是比着自己来--做的要比说的多;一定要从基层做起,民企从业经验比外企更有说服力。  用人的方式充分体现了刘强东的自信。成功总是令人陶醉。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刘强东的自信也在膨胀。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刘强东虽然承认京东在物流、售后等环节上还有很多问题,但已经是国内最好的电子商务公司,即使与亚马逊等国际公司比较,京东也要好得多。他是那个相信自己最终总能成功穿越沙漠的人。  刘强东励志故事:京东上市我只做了1%的事  "拍得含情脉脉一点,不然又被人说我张扬。"刘强东一边配合着摄影师拍照,一边开着玩笑。他身穿修身西装搭牛仔裤,不时面露笑容,表情认真。  拍照地点在员工活动室,这里颇有互联网公司的味道,色调鲜艳明亮,配有各式各样的座椅,还有堆满毛绒玩具的儿童室。  "你觉得这几年他的状态有变化吗?"拍完出来,《创业邦》记者问摄影师。这位摄影师从京东的办公地点还在中关村时就开始拍刘强东,几乎每年都要拍一次。  "他现在显得放松一些了,以前总感觉压力很大的样子。"摄影师说。  刘强东,40岁,今年5月他一手创立的京东商城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他以71亿美元的净资产攀升至《201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十位,与马云、李彦宏、马化腾、雷军一起跻身前十。排在第一位的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被认为是京东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  近11年间,京东体量增长了1万倍,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自营电商平台,上市当天市值近300亿美元。在这些成绩背后,是从2004年1月开始,京东走过的一条备受质疑的路。其中最受外界争议的是京东"烧钱"的商业模式:依靠大规模融资,花巨资自建物流、大力扩张品类、大打"价格战"。刘强东强势主导,坚持不盈利情况下的高速增长。  每一次扩张,京东都面临着当时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国美、苏宁、当当、易迅,乃至阿里巴巴。刘强东被称为"破坏性入侵者",他每次战斗都异常高调,甚至恋情曝光都被认为是策划好的宣传炒作。而在京东上市前,这位创始人兼ceo却远赴美国读书,自称"京东上市我只做了1%的事"。  刘强东励志故事:熬过成长的痛苦阶段  今日资本的创始人徐新是京东的第一位投资人。她曾经总结说,扩品类和自建物流奠定了京东今天的江湖地位。  "如果当当早期做品类扩张的话,就没有京东啥事儿了。"这是让用户量迅速增长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而快捷的物流配送是京东赢得高用户满意度的核心原因之一。  和很多清贫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样,刘强东最初的创业梦想只是为了挣钱给外婆治病,让她每天能吃上肉。他从小跟着外婆长大,感情深笃。那时候他的父母靠跑船使得家境渐好,但因为小船换大船借了高利贷,债务压力很大。  刘强东很早就尝到过自己赚钱带来的满足感。大三时,他给人写程序,变成了班里的有钱人。他给自己买了个大哥大--"当时我们系主任李强老师都没有大哥大"--打电话的时候不好意思当着同学的面,就躲到树后面。  有一天,竟然有一个人跑过来,问他手里的大哥大是不是真的——那个年代有很多人为了装酷拿一个假的。"那个时候双排汉显bp机,2460元一个。我那个手机是26000多块钱买的。"  他那时20岁,到人大旁边的学生餐厅,往那儿一坐,把大哥大往桌上一摆,就有服务员过来问,大哥,想吃点啥?"真的像香港涩社会老大一样。"刘强东说。  创业最原始的动力并不足以支撑他走到今天。刘强东一直都在争取更大的商业机会。在面临长期战略和短期利润的选择时,他果断地选择了前者,用今天的战略性亏损打造京东的护城河,力图获得明天别人难以超越的优势。  品类的扩张是在资本的推动下完成的。  在今日资本接触刘强东之前,一个人民币基金答应投资500万人民币。和徐新谈的时候,刘强东想,这次多要点儿,一狠心要了200万美金,但没想到徐新塞给他1000万。刘强东当时心里也疑惑,不知道多出来的800万要怎么花。  当时徐新跟刘强东讲了一个理念,当品类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舍命狂奔,亏着钱也要往前跑,要比竞争对手大两倍才安全。徐新判断品类机会来临的依据,就是后来被她反复提及的一个数据:2006年,徐新见到刘强东时,京东在不打广告的情况下交易额每月保持10%的增长率。  徐新觉得这是自己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对他的心态是一个非常好的示范"。这个融资过程,无疑让刘强东的胆子更大了,步伐也更快了。  做物流完全就是刘强东自己想出来的。徐新投的一些很厉害的公司都是品类的创新者,但刘强东第一个想到了做物流。刚开始建仓储物流时,京东压力巨大。每到一个城市就要建一个配送中心,一天做2000个快递订单才能把收支打平,可京东当时一天才20单。从20单到2000单,有的城市要养两年之久,发展到50个城市要亏多少钱可想而知。  那时候,很多竞争对手大谈不做重资产,要利用社会资源。这让京东三年没有竞争对手,圈了很多地。  刘强东无疑也给了投资人信心。打价格战时,今日资本给京东提供过桥贷款。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再加上很多人看不懂京东的模式,京东一度找不到投资。徐新回忆:"见了很多人,把标准降下来,还是没有人投。"徐新就安慰刘强东,不是京东不好,是他们被金融危机吓怕了,躲到一边舔伤口去了。  今日资本又做了第二轮领投,加上雄牛资本和梁伯韬私人公司的投资,一共是2100万美金。这是一轮使京东资金链免于断裂的非常重要的融资。  "首先,我们对老刘这个人很放心。再看数据,京东的客户重复购买率高,收入涨得非常快,这说明业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缺钱的原因就是不断地在加品类、自建物流。"徐新说,"我们需要熬过成长的痛苦阶段。"【京东集团CEO刘强东的故事】相关文章:好的CEO名人故事07-16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哲理故事10-08家乡的东辉公园12-29含有强字的词语09-12马旭东此生的歌词10-22马旭东廉价的爱歌词06-27美丽的成都东火车站12-18我的好姐妹刘云巧11-16刘瑞琦头号粉丝的歌词08-13放开的作文:请放开刘翔07-23}
作者
刘宝丹、曹安浔编辑
张晓玲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给传统电商巨头带来了强烈冲击,先是马云,再是刘强东,都不淡定了。12月9日晚,刘强东在内网表示,现在组织庞大臃肿低效,改变起来确实需要时间,不过“京东基础依然在,相信我们一定会走出谷底”。这番话引来了京东裁员的传闻,虽然京东很快予以否认,但刘强东的压力显而易见:年初以来,京东零售业务增长近乎停滞,股价跌幅超过50%,低价策略仍未完全见效。京东确实到了需要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双十一期间,京东采销直播出圈,成为一抹亮光,也让外界看到了京东改变的决心。十多年前,刘强东曾以“价格战”而闻名,彼时京东面对的是来自线下的挑战。如今,京东面对的是新物种拼多多、抖音,以及快速转型的阿里,一个个都不可小觑。在这场电商江湖大战中,京东要想不掉队,刘强东必须拿出更多诚意和拼劲。承压2023年以来,京东从上到下,都感受到了少有的压力。近日,一位京东运营人员在内网留言,历数京东促销、执行、低价战略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董事长刘强东肯定了这位员工的发言,也坦承自己管理不善,但绝不躺平。与马云类似,刘强东也给大家打气,“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家公司都会经历若干个顶峰和谷底才能成就伟大。”情绪到位,京东的问题也必须直面。根据财报,京东三季度实现收入2477亿元,同比增长1.7%,占比86%的零售业务增速仅为0.06%。前9月,京东零售实现收入6777亿元,同比增长1%,弱于整体社会消费。曾经的电商明星京东,在资本市场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截至美东时间12月12日,京东市值为396.3亿美元,较高点跌去76.1%,今年的跌幅高达56.8%。业绩放缓叠加股价下滑,京东已然来到命运的十字路口。事实上,刘强东更早之前已经意识到问题。他今年初回国后就开启了一系列变革,核心是重回低价。今年3月,京东上线“百亿补贴”,同时大力扶持中小商家,增加低价商品供给,试图通过价格力重新找回主动权。同时进行的还有一轮轮人事大换防。5月,原京东CEO徐雷退休,CFO许冉升任CEO,产发、物流等多位高管轮换;11月,许冉兼任零售集团CEO,她的目标,是重塑京东以成本和效率为核心的运营能力。双十一期间,京东采销直播间火爆出圈,由于没有坑位费、不收达人佣金,加上京东提供的补贴让利,很多商品实现了全网最低价,总观看人数已突破3.8亿。这也标志着,京东低价策略开始奏效。11月18日,在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京东管理层透露,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商家进入,低客单价订单的增长加速,预计未来3P的GMV在营收中的占比会越来越大,甚至超过自营。然而这是一柄双刃剑,降低自营比例,京东要冒失去品质和服务优势的风险,也意味着部分放弃了消费升级的策略,转而去迎合消费降级了。过去的京东,强调通过技术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把多余的利润用于提升用户体验;而现在,京东要把降低的成本直接转换为低价,这将颠覆京东的基因。低价、品质和服务同时做到位,在电商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个不可能三角。电商分析师李成东便认为,京东如果要做另一个拼多多,必然得罪一部分老用户。它应该把品质心智守住,在这个基础上去做创新和尝试。如果处理不好,会对品牌和业绩形成反噬。京东,真的很难;刘强东,也真的急了。血拼在2023年,刘强东和马云这两位先后归国的大佬,同时撞上了一个劲敌,拼多多。尽管创始人黄峥已退隐,但拼多多这家后起的电商巨头,上半年的GMV可能已经超越京东,直逼淘宝。作为国内电商领域的双巨头,阿里与京东长年闪耀,很少有人能真正威胁到他们的地位。直到拼多多的出现,以及抖音这类内容电商的崛起。11月28日,拼多多股价大幅上涨18%,市值达到1847亿美元,逼近阿里,引发阿里人内部大讨论,马云当晚在内网罕见发言,他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11天后,刘强东也发出了类似的声音。马云和刘强东也不约而同提出回归低价,拉拢中小商家,重塑用户心智。这是阿里(淘天)和京东近年的一次重要“战略转向”,也是迎合当前主流电商市场需求的无奈之举。巨头接连被超越,这是中国电商不断迭代的结果,也是阿里和京东始料未及的结果。相较之下,京东的压力比阿里更大,因为京东的电商规模比阿里还是少了一半以上,预计今年就会被拼多多超过。京东因此表现出了比阿里更大的拼劲。双十一期间,京东在自己的优势领域——电子消费品上做到了全网低价,以iPhone 15 128G为例,京东采销做到了全网最低价,并对比友商的价格动态降价。一众数码爱好者们惊呼:“京东疯了,快抢。”此外,临时搭建的京东采销官方直播间也爆火,百亿补贴销售额激增,多个品牌销售翻倍增长,不少用户表示,很香,很多产品比淘宝、抖音便宜。半路出家的京东采销就像是直播电商江湖的不速之客,面孔陌生,不会花式整活和话术,但却能凭着京东的采购、物流和供应链优势给出最低价,在李佳琦、疯狂小杨哥、辛巴等超级主播称霸的市场中,硬生生撕开了一个口子,成为双十一最大的黑马。接下来,刘强东面临低价和利润平衡的难题,京东的供应链优势或是关键。招商证券表示,京东自营仓配一体模式实现了零售的完整闭环,未来在规模效应的体现下,该模式将为京东带来更低成本和更高利润的回报。“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需要适时”,当曾经的“中产之光”京东遭遇消费降级的寒流,刘强东只能自我动刀,再次披挂上阵,踏上了一场冒险的征途,努力在低价、品质和服务之间腾挪。中国电商江湖已变。低价,曾是京东的发家利器,刘强东也以打败苏宁成名,与阿里并列成为中国电商巨头。如今他归来复出,强敌环伺。重回价格杀手的刘强东要打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创始人是谁什么时候成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