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编一编:简述一下这段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如果再无限拉长这段对话,后面的对话是什么?

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 1  【教材解读】:  《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困居长安之时,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国都残破,春城草深,一破一深,令人怵目惊心。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把国和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熟读背诵。  2.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  3.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学习方法】:诵读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导)  1.情景导入:读对联,识人物。  师导语:在盛唐的诗坛,矗立着两座不朽的丰碑,分别是浪漫主义的李白和现实主义的杜甫,请读大屏幕上的对联,你能看出对联写的是哪位诗人?[杜甫]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从他的名诗《春望》中感悟诗人忧国悯时的情怀。这首诗编入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诗文,多表达古代文人的志趣,我们要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  2.齐读学习目标。  3.请展示你的课前预习。[学生展示文学常识、字形、字音、字意等。]  4.师过渡:《礼记》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充足的准备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大家预习非常细致,准备好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与诗人对话。  二、走进文本:(学)  1.听读感知。  师:首先我们一起听读古诗。听之前我想问问大家,听读古诗应该注意听什么?[生:听准字音、停顿,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好,大家尽力做到这几点,别忘了做标记哦![放范读视频,学生标记。]  你都做了哪些标记?[学生交流]  2.朗读指导。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感觉也很正确。朗读古诗的技巧包括节奏、停连、重音、语气。请大家看大屏幕:  节奏: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或212式。  停连:依节奏停顿,依意思或者感情连贯。  重音:强调的字词读得重、响。  语气:依据诗歌的内容、感情。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节奏是两字两字一字或者两字一字两字,意思连贯的时候可以停顿短一些,如“山河在”。关键的词读重一些,如破、深。语气依据内容、感情确定。本诗的感情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低沉的。  3.初读感受。  师:了解朗读技巧,我们再来感受一遍古诗,这一次,我们小声跟读,注意体会节奏、重音、语气。  4.自读展示。  师:学者周汝昌说:古诗“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古诗无与伦比的美吧![学生自由读,组长组织读]  师:哪位同学先展示一下?喜欢哪句就读哪句。展示的同学依组内序号加分。[学生个人展示读,师生共同评价朗读。]  来,拿起书,抬头挺胸,我们全班一起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学生齐读]  5.理解诗意。  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写的内容了吗?请小组交流一下,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有小组内理解不了的诗句吗?哪个小组来解决?  好了,请每组只说一句,依序号双倍加分。[学生小组交流后,师评价。]  三、个性解读:(研)  1.小组合作,理解诗情。  师:古诗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提出,最好的诗应该是“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风力指思想内容,丹采指文词形式。诗歌是抒情性的,但形象性很强,所有的思想内容都蕴含在形象之中,借助形象表达情感。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感悟《春望》之“风力”。(大屏幕设置情景)  如果你当导演,把《春望》拍成电视短剧,你选择拍什么内容?说说你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然后展示。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适当指点。  预设:  我们选择拍摄国破城荒的景象,画面上突出对比,由壮丽的山河到破败不堪的都城,由繁华时长安城的春景到眼前的荒草遍地,不见一人。(这在文学上的写作手法叫“对比反衬”)  我们选择拍摄花鸟泪惊的一幕,依据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应该是个近景,诗人看花而流泪,听鸟而心惊,特写花上的泪珠和诗人痛苦的表情。(为什么看花会流泪,听到鸟叫会惊心?看到什么样的花会流泪?在什么情况下会惊心?这在文学上叫“寓情于景”)  我们选择拍摄烽火家书这一段,依据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长时间的镜头展现战火纷飞、战马奔腾、战争中的废墟、流离失所的百姓,体现出“连三月”之长。特写在战火中焚毁的家信,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的表情,体现家信难得。  我们选择拍摄白头更愁。具体表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发簪在短小的发髻上摇摇欲坠。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在同学们导演的短剧中,我们看到了城墙、荒草、废墟上的野花,战火中的家信以及诗人满头的白发。鉴赏诗歌,就是要抓住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体会感情。  2. 小组合作,美读感悟。  师:此时此刻,我感觉我们真实地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了,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关心国家,关注人民,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表达对诗歌和诗人的.理解。  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诵读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生配乐、配画、轮读、唱读、演读……]  同学们的创意真棒,说明大家真正读懂了诗歌,你们不愧为未来的艺术家!  四、学以致用:(练)  师小结:诗人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用悲悯的目光观照现实,用写实的笔法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也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七年之后,当诗人听到官军胜利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哪些形象?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2、两诗表达的感情是一悲一喜,然而却有相同点,相同之处是什么呢?  五、总结提升(评):  1.师总结。古人借诗言志,今人论诗识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是啊,“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诗人因国破而忧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因民生而落泪,这就是诗圣杜甫。他为我们后人树起的,既是文学的丰碑,亦是人格的丰碑。怀着对诗人的敬仰,我们齐背这首诗。  2.学生总结评价一节课的学习。  请同学们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  请语文课代表评价这节课的学习。  作业  1.积累杜甫的诗歌,进一步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用本节课学到的阅读古诗的方法,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赏读。  板书:  春望  杜甫  “丹采” “风力”  国破城荒 凄  花鸟泪惊 悲 忧国 对比反衬  烽火家书 苦 忧民 触景生情  白头更短 愁  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 2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早期的作品《望岳》,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高昂的情调。这节课我们学习他后期的作品,理解赏析这两首诗,体会杜甫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  二、写作背景:  1、《春望》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不料中途为叛军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这首诗作于次年三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安危、眷恋亲人的思想感情。  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春望》一诗属于五言律诗。  2、《石壕吏》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到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式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见的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三、诵读诗歌,感知诗意  1、学生四人为一组,以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力求形式多样,有所创意。(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诗的情调和韵味。)  2、欣赏配乐朗诵《春望》《石壕吏》,感受诗的情感。  3、师生齐读这两首诗。  4、学生结合课下注解,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四、深入欣赏,领悟诗歌  《春望》赏析  (一)想象形象,把握物境  问题引导:《春望》一诗中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有什么特点,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明确:  首联: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的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春天也业已降临,可是人去楼空,乱草遍地,使人满目凄然。  颔联:写了花和鸟两种形象,花和鸟是“感”“恨”的主体,那娇艳的花因“感时、伤别”而流泪,那无忧无虑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  诗人是“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  颈联:写了烽火和家书两个形象。自开春以来,战火持续不断,因而与家人难通音讯,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这时的一封家书抵得上“万金”啊。  尾联:写的是诗人苍老的形象。目睹眼前国都破败之景,心念远方家人的安危,不觉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已到了“不胜簪”的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其伤痛愁苦之情可以感知。  (二) 品味诗歌,体悟感情  1、品字  古诗词中可以说没有一个多余的字,“字字都是诗人心血的结晶”并非夸张之词。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说说哪些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比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触目惊心,“深”字使人满目凄凉。准确地描绘出国都沦陷后惨败荒凉的景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两个动词,不仅用字新鲜,而且还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品句  这首诗中的句子耐人品味,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你的理由。  比如:我喜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战火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切心情,这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我喜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或是诗人触景生情,或是诗人移情于物,其感情都是相通的,都表达出诗人感时伤别的情怀,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3、体验情感  诗言志,古诗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载体,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  明确: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石壕吏》赏析  1、 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问题引导: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内容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是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尾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不幸:(17-20)句老妇人自请应役。  2、 品字品句  诗歌的语言精练而又有丰富的内涵,再次朗读这首诗,列举你喜欢的用词和句子,并作赏析。  明确:“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一“呼”一“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人的感情。  “有吏夜捉人”夜字表现出差吏对村民突袭搜捕,令人惊骇。  “老妇出门看”看字表现了老妇的机警,为老翁出逃作掩护。  “急应河阳役”急字既表现老妇想快些让家人脱离危险的心情,也表明前方战事吃紧。  “独与老翁别”独字按时老妇人已被抓走,儿媳不得出面, 只有与逃回的老翁告别,表现出家庭残破的.凄凉景象。  3、 感知作者思想感情  问题引导: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人的痛苦申诉,目睹了一幕凄惨的故事,你体察到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明确:在这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中,一方面,对饱受战乱之苦的劳动人民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官吏的蛮横残暴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他又拥护唐朝的平乱战争,盼望希望能取得最好的胜利。这正是诗人思想的矛盾所在,也是他一生忧国,心系百姓情怀的再现。  4、 辨析比较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时期,除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明确:杜甫的诗歌风格发生变化,乐观自信、奋发向上的浪漫主义诗风,逐渐变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诗风。  5、 课堂练笔,想象改写  运用想象,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细致刻画出人物 各自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还要补充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情节。  学生改写范例: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寒冷的北风似乎要把整个人吞没掉。  这是战乱的岁月。暮色笼罩着一个边远僻静的村落――石壕村。诗人杜甫从洛阳向华州赶路。这一天,天色已经昏暗,诗人错过了旅店,只好投宿在石壕村。房东是一对年迈的老人,还有他们的寡媳和尚未断奶的小孙子。他们衣着破旧,面黄肌瘦。  一天的劳累奔波,诗人和衣而卧,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约莫二更时分,一阵犬吠,村中突然纷乱起来,粗暴的叫喊声、急促的打门声……越来越近了。诗人被惊醒了,借着惨淡的月光向外窥看,原来差吏又来抓壮丁了。房东一家吓得心惊胆战。老翁慌忙披上一件破褂,匆匆爬过屋后的一堵断墙,向村外逃去。老妇人战战兢兢,颤抖着去开门。 “砰――”的一声,门还没有开,就被差吏一脚踹开,只听道差吏粗野地吼道:“你家男人呢?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把人交出来!”老妇人苦苦哀求道:“长官,我家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最近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说,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我担心他的性命也难保全啊!官爷,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婆子吧……屋里实在没有人了!”  “哇――”孩子的啼哭声突然响起来了。  “你还说没人!这孩子哪儿来的!他的父母呢?你敢欺骗官府!” 差吏吆喝着,挥动皮鞭往里闯。老妇人眼看哀求无用,哽咽着说:“我的媳妇失去了丈夫,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艰难度日,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没有了。孤儿寡母,可怎么过啊?你们实在要人,就把我这个老婆子拉去顶差吧,我随你们去,也许还来得及赶到部队烧早饭。”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把老妇人带出了院子。在惨淡的月光下,老妇人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声一阵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夜深了,窗外万籁俱寂,说话的声音没有了,似乎听到有人低声在哭,这哭声在旷野上飘荡……  诗人一夜无眠,他的耳边仿佛仍然回响着老妇人凄惨的哭诉声。天蒙蒙亮,诗人收拾好衣服和悄然回家的老翁告别。  五、课堂总结  欣赏三首作品,杜甫获得“诗圣”这个有浓厚道德意味的称号,其原因不言而喻,儒家的人生哲学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却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他的琴弦弹奏出来的总是忧国伤时的深沉音调,忧国伤时构成了他诗歌的主旋律。杜甫是伟大的诗人。是真正的诗人。  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 3  一、活动导入  1、作者简介;  2、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3、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赏析活动(读懂诗意、品味诗情)  1、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2、学生质疑,领悟全诗内容(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动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  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 “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 “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四、朗读活动(读出诗韵)  1、给学生2分钟左右,自由朗读;  2、老师范读;  3、学生试读;  4、由男生和女生分联交错齐读全诗;  5、集体朗读。  五、拓展活动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以“家书抵万金”为话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情境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爱国名言,人民苦难等相关内容导入  二、简介背景  (安史之乱)、作者杜甫  三、朗读感知  1、反复朗读。要求:读准正音、节奏、语气语调。  2、检查朗读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译读。  3、引导学生背诵。  四、研读赏析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①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②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明确: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③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2、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握情境。  提问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明确: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感。  提问②: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情?明确:国“破”――国家支离破碎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 “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 “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五、课堂小结  并美读课文  六、巩固提升  见附页  板书设计  肖联写景  心生伤痛  颔联抒情  离愁别恨  借景抒情  春望  颈联叙事  眷家思亲  寓情于物  尾联描写  忧国伤时  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 5  教学目标  ①背诵诗歌。  ②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学重点  ①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②了解作者的生平。  课时安排:半课时。  课前准备  ①搜集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资料。  ②熟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一首诗《春望》  1、听配乐朗诵。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4、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译全诗。  译诗参考:  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5、学生齐读全诗。  6、品味全诗。  ⑴本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春望》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⑵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朗读感知法,情境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中东地区许多国家内部动乱,频发战争,人民苦难相关内容导入。  二、简介背景  (安史之乱)、作者杜甫。  三、朗读感知  1、反复朗读。要求:读准正音、节奏、语气语调。  2、检查朗读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译读。  3、引导学生背诵。  四、研读赏析。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①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诗、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地残破,山诗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②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③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2、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握情境。  提问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抒发了诗人优国思亲的情感。  提问②: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情?  明确:国“破”――国家支离破碎 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 “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 “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五、课堂小结,并美读课文。  六、作业  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肖联写景 心生伤痛  颔联抒情 离愁别恨 借景抒情  春望 颈联叙事 眷家思亲 寓情于物  尾联描写 忧国伤时  [课后心得体会]  本教学的朗读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根据达成目标和内容的呈现分层次有序地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以读促思,以读促说,以读悟意;在朗读感知读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意象的研读和赏析,结合背景去理解诗歌的深刻意蕴。整个教节环节紧凑有序,教法指导得当,知识内容正确,容量适量,难易适度,板块清晰,能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上进行正确引导,逐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整个课堂教学时效高,教风民主,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 7  一、教材分析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欣赏他们为创设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诵读是教学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种善于倾注强烈感情的诵读既能让我们体会“无地-沙鸥”的凄凉落魄;又能使我们回味苏轼李白的豪放不羁……  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的能力,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都较以前大大改变。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深入理解诗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⑵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  ⑴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⑵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促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三、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二、关于杜甫和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如何学习诗歌?  第一招:多读--读出诗韵  1、读准字音  2读出重音和节奏  3读出疑问  第二招:多思--感悟诗意、品味诗情  四、合作探究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五、中考链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六、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  2、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 8  教学目标  既然是是通过诗歌这种体裁来表现爱国情怀这这一主题,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抓住“诗歌”和“爱国”者两个重点来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体会古诗的韵律,领略古诗的音韵美,凝练美,意境美和含蓄美。  过程与方法: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法学法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诗歌的学习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积淀,所以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应充分的贯彻老师作为辅导者,学生才是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在教法上,老师主要还是要通过讲授的方法来行课引导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在的学法上主要是通过诵读和讨论来学习这首诗歌,来体会诗歌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杜甫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诗人,所以我觉得在导入这个环节选择介绍作者来导进课文。一方面,先让学生说出现在他们对杜甫的一些了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和积累文学常识,而且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再者课堂一开始的师生互动,能够使得课堂能够融洽些,学生也能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回答完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回答的内容作总结和补充,提出学生要掌握的文学常识,并且抓住其中的'一个要点来引入正课,而这个要点自然是要抓住爱国情感这个点来过渡到正课。  2、诗歌讲解  诗歌的讲解评析是课堂的主题部分,在这个部分我想不仅要讲解诗歌也要教会学生怎样的分析诗歌和记忆诗歌。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个线索来分析这首诗歌,而在这里我想抓住情感这个线索来分析,在了解学习完字词后先让学生尝试朗诵一下这首诗歌,当然这时学生还没能很好的把握这首诗歌的情感,所以就需要进一步的分析这首诗歌了,由此正式进入诗歌。所在这一部分我想有以下的几个部分。  (1)了解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等解决生字词:抵:值浑:简直胜:承受簪:zān  (2)初读诗歌及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引出把握诗歌情感这个线索。  (3)分析讲解诗歌  A、学生先结合课下的注解以及小组的讨论尝试翻译下诗歌。  B、请一为同学翻译下诗歌的首联和颔联  C、讲解诗歌的首联和颔联,确定首联和颔联的联系,首联:一幅国破后的衰败凄凉的画面  颔联:以“花”“鸟”作为主体的观画伤情。有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在分析诗歌的诗歌可将这一思想贯彻在分析中,首联是勾勒出了一幅衰败的景象,通过和学生一起的分析出这幅画面,而紧接的颔联我们可看到“花”“鸟”  两个物象说到“花溅泪”“鸟惊心”那么就可由此提出问题:花为何溅泪,鸟又是为何惊心?这样两联的联系也就确立了。  所以在这里主要的提问有:  首联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花为何而溅泪,鸟又是为何而惊心?  D、分析完两联之后可让学生朗诵首联,朗诵时可在脑海中勾勒出刚才的分析出的画面,然后再由勾勒的画面尝试背诵这两联。  E、请学生翻译诗歌的颈联和尾联  F、讲解颈联和颔联,确定这两句的联系。颈联:国家战乱,思念家人尾联:一个频频搔头的白发老人的形象,颈联的结果。“白头搔更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残酷的痛恨。所以以此作为连接点建立两联之间的联系。  主要的提问设计:  为什么会“家书抵万金”;体现了什么?  为什么会“白豆搔更短”?  G、学生根据两联之间的联系朗诵颈联和尾联,脑海中浮现一个频频搔首的老人形象,然后再由这个老人形象老尝试背诵这两联。  H、据刚才的分析,尝试背诵全诗。  3、探究感悟  A、分析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讲解互文修辞手法。  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两个部分,看似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情。  诗句理解:由于为国事担忧,为离别感到遗憾,花儿也不禁落泪,鸟儿也为此惊魂。  B、分析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典型的爱国人物形象。  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含蓄而又深刻的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4、课堂总结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感)的诗歌,他刻画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充满了怎样的情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来诵读这首诗歌?  本诗歌的名句是哪句,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根据脑海中的画面有感情的背诵诗歌  5、课后练习  再搜索一首杜甫表现爱国情感的诗歌,并对其进行分析,体会是怎样表现爱国情感的。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求简介扼要,要能清晰明确的反映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板书设计的方面,我选择板书各联描述的主要内容,并使这些内容能够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够浑然一体,而且通过这个板书能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  画面,而由这幅画面能够背诵出这首诗歌,做到所谓“诗中有画,花中有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首联:一幅国破的衰败凄凉的图画↑↓画→观画  颔联:以“花”“鸟”为主体观画伤情  颈联:国事战乱,思念亲人  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 9  教材分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七月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忧国思家,不免感慨万端。头两句诗即直写眼前景物: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山河依旧,却已江山易主,乱草遍地,林木苍苍,满目荒芜。三、四句是触景生情:眼望春花却流出离别之泪,久别的苦情使人听到鸟儿叫也心惊。五、六句则以家书久绝的夸张描写,表现了离乱中的思亲之情,写出了“家书抵万金”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最后两句是由上面的一切所引出作者苦痛之状,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白发,几不胜簪。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感悟诗情,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3.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与爱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体会其蕴含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公元756年7月,爱国诗人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好,去投奔肃宗。可是途中被安史之乱的叛军俘虏,带到已经失守的长安,他亲眼目睹了沦陷后的长安之萧条零落,身历逆境,忧国思家,不免感慨万端,于第二年的三月写下了《春望》。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春望》这首古诗。  二、简单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三、结合预习,初步学习古诗。  1、范读,学生注意字音。  2、自读,准确流利。  注意读准下列字音:抵 搔 浑 簪  3、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  浑,简直  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四、小组合作,疏通诗歌大意  结合预习、书下注释、相关资料等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诗歌大意。  (诗歌大意: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住了。)  五、再读诗歌,读出自己的理解。  六、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诗的意境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慨。  诗的前四句写春天的长安城的败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高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观,由近而远,由远而近,从城到山河,由满城草木到花鸟。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亲人的惨威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二、问题探究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  2、引导学生说说每句都描写了什么?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  4、深入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6、名句品评。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背诵。  四、总结  《春望》集国优、家愁、人衰之情于一体,读后让人百感交集。诗人借景抒情,言为心声,真切动人的玑珠般的词句,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板书设计:  春望  杜 甫  景 情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忧国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思亲  浑欲不胜簪  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 10  一、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德育渗透点  这五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3、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可由唐诗及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导入。  (二)明确诗歌讲求节奏、平仄、押韵、语言凝炼、含蓄、形象的特点,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三)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  1、听录音,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  2、学生范读,师生点评。  3、全班齐读,加深体会。  (四)研读――品味诗的意境美、情感美  1、学习《使至塞上》  ①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全诗。  ②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  ③王维的诗曾给后世影响极大,人们评其诗,总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即其最擅长写景。品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妙。并根据这两句诗的描绘发挥相象作一幅画。  ④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2、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释题,思考: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②指名读,思考:  A、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B、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C、当得知好友被贬到荒凉僻远之地、旅途艰辛,假如你是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  ③讨论:  A、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B、作者还大胆想象,以一种大胆新颖的方式来向友人表达对其不幸的同情、关怀和牵挂,这种方式好在哪里?  (理解将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④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熟读后三首诗。  2、品读李煜《虞美人》,完成课外作业P68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前两首诗的背诵情况。  二、学习《春望》  1、听录音,自由朗读。  2、简介背景,知人论世。  3、指名读,思考:  哪些词句写出了当时国家兵荒马乱的形势?  题为“春望”,作者站在长安城头,到底望见了一些什么?  4、品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妙。  5、联想、想象:  本诗最后一句(尾联)让你头脑中浮现出怎样一个人物形象?哪一个动作刻画得十分传神?  6、通过写所见,诗人到底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何得知?  7、背诵。  三、学习《登飞来峰》  1、了解王安石其人及写作背景。  2、自由读诗,注意节奏。  3、指名读,思考:  古人常云:“高处不胜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也常说“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意思是说一个人地位过高或在某方面造诣很深,势必招人排斥,显得与常人格格不入。但是否因为这样就心有畏惧,永不出头呢?哪些诗句正表明了王安石对待此现象的态度?此诗句又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哲理呢?  4、熟读背诵,进一步品味哲理之妙。  四、学习《论诗》  1、作者简介。  2、题解:论诗是作者以诗歌的形式写的一组诗以阐述关于诗歌创作的一些看法。  3、自由读诗,讨论:  ①赵翼对李杜等人的诗是持什么态度?  ②赵翼主张什么?  4、迁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两句现在已具有更普遍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谈诗歌创作了,想想此句以理入诗,发人深思,还可如何理解?  5、读《论诗》二、四,加深理解。  6、结合课后练习四,训练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论诗》。  ①读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思考,用诗句填空。  初读四杰诗文____________,而嘲笑他们诗文轻薄之人______________。  ②讨论:文学创作(学习)到底应该如何?  ③齐读,加深理解。  第三课时  (习题课)  一、按要求默写诗句。  1、《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运用拟人手法,表达怀念朋友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望》中总写望中所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属于心理活动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感时花溅泪”的“时”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与“恨别鸟惊心”的“别”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望》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8、《登飞来峰》一诗具有哲理性意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诗》中表明题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单车欲问边城春草木深家书抵万金浑欲不胜簪  只缘身在最高层各领风骚数百年轻薄为文哂为休  三、课后练习二。  四、简答: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好在哪里?  2、“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这种艺术手法好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练习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次:长途中的暂留,这里指停泊。  归雁句:传说鸿雁可以传书。此言春天雁群北归,能将我的家书带到洛阳去吗?  (1)颈联是全诗的警句,也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具体阐释诗句描绘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笼罩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根据《春望》加以合理想像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散文。  板书设计:  诗五首  唐――王维――《使至塞上》――气势充沛,景象宏阔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  唐――杜甫――《春望》――感时伤别,忧国思亲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借景抒怀,登高顿悟  清――赵翼――《论诗》――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初三下册语文《春望》教案】相关文章:望春05-10望春07-08望春05-10《春望》说课稿02-28杜甫《春望》教案(公开课)11-30《春望》 教学设计05-31杜甫春望解析07-25杜甫《春望》翻译11-23《春望》的翻译与鉴赏12-15《春望》古诗原文04-02}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文学:打破语言的常规,文学就是对于语言的陌生化。“在我的后院有两棵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西方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性(modernity)、现代化(modernization)都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没有关系。文学有很多限定方法:时间、空间、语言、性质。·时间:1917—1949:“民国文学”、“旧社会文学”。“新白话”、“旧白话”鸳鸯蝴蝶派:又名“礼拜六派”,通俗文学、流行文学。张恨水《啼笑因缘》对言情小说、连载文学的影响。但整体而说,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反对娱乐、休闲、赚钱的文学。和科学相反,文学就是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最早出现的概念是“新文学”,突出与传统文学、鸳鸯蝴蝶派的区别。现代文学是预定俗称的时间概念,同时意味着现代汉语的文学。“民国文学”强调文学与国家整体之间的关系。Modern在民国时期译为“摩登”。Modernization 现代化Modernism (比现代化更进一步)现代主义,是西方的文学流派,19C末到20C初,直到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指乔伊斯、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二战后modernism没落,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盛行。Post-modernism:“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等深奥问题。Hello Kitty 和抽水马桶也是艺术。西方现代主义(modernism)和中国现代文学在同一时期。虽然也有现代主义,如鲁迅的《野草》或新感觉派的小说、李金发、卞之琳的诗,但不是主流。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加浪漫主义,是西方18、19C的文化成果。中国隔绝状态使得当其打通的时候首先接受的是西方上个世纪占主流的文学(已经成形):托尔斯泰、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拜伦……这些人成为鲁迅对话的对象,少数人关心陀思妥耶夫斯基,关心T.S艾略特、威廉·福克纳则更晚。所以虽然从时间上,现代主义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同一时代,却是不同的两种文学。Modernity 现代性,一种和现代化进程有关的意识形态。“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歧义:有的把赞扬、鼓吹现代化称为现代性,有的把怀疑反省称为现代性。20C 60S中国革命也称现代性,近年更是有人将西方的价值观统称为“现代性”。“超克现代性”。(超克,来自于竹内好20C 40S的文章《近代的超克》,背景是如何overcome西方。)王德威(哈佛教授):“没有晚晴,何来五四”,晚清里就充满了“被压抑的时代性”。任何概念,外延和内涵成反比。从时间上看,“现代文学”时间延续至1949,民国文学至今的台湾仍在延续。空间地域看,现代文学不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从语言上看,不关注文言文学。从性质上看,“五四”新文学排斥、反对娱乐性质的通俗文学和流行文学,不包括鸳鸯蝴蝶派。定义的作用体现于:写论文、应聘——定义的拆分,以了解需要,获知问题表面背后真正需要回答的问题。现代文学作家有一个非常清醒的意识:他们是中国作家。在此之前,他们是文人,为“天下”写作。天下:普天之下。中国的皇帝和日本的皇帝不同,日本的天皇等于天,中国的皇帝是天子,天的儿子。所以造反时可以说“替天行道”。士大夫可以反皇帝,但不能反天下,天意才是最高的。“民族-国家”概念进入现代文学的核心。欧洲的官方语言原来是拉丁文,拉丁文类似于中国的文言文,欧洲各国类似河北、四川、广东。到文艺复兴时,英国自己翻译《圣经》,意大利有了但丁,每个国家有自己的语言,“民族-国家”的概念产生。中国是“被国家”了,这是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础。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1917年,开启中国现代文学。 “五四”的定义:1.五四火烧赵家楼。(商人罢市是切肉之痛)2.1917—1923的白话文运动以及新文学的开始。1917年1月胡适首倡,2月陈独秀声援。胡适预计革命要持续20到30年,结果在2、3年完成。北洋政府的反应速度反而快于老百姓,读新文学的还是全部人口的少数。3.泛指20C 20S、30S的新文学。“五四”形象的穿衣风格:戴一条围巾,一边垂在胸前,一边甩过去,和胡适有关。对五四的不同看法:1.余英时(钱穆学生):认为五四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文革,摧毁了民间社会。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那一代知识分子身上两个任务——“启蒙”,即唤醒大众、“救亡”。两个工作本来可以统一,但在当时中国的具体政治现实环境下,常常发生冲突。3.林毓生:用思想、文化来解决社会问题本身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这些人嘴里说要反儒,其实骨子里是真正的儒家。4.李欧梵:五四讲的民主、科学至今都没有成功,唯一的成功的就是进化论。什么东西越新越好,三观之中唯有中国人的时间观便了。都可用都可不用是大学最基本的学术精神。为什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数量这么多?国家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多数国家都是依靠哲学家、经济学家、将军、政治家发动的,中国则是由研究文字和文学的人发动的,整个中国的现代社会变化是由文学运动产生的。必然原因是中国儒家的“文以载道”主流,文章、文人跟政治历来关系很深,中国文学在国家社会当中担任的使命高过很多国家。偶然原因是中国在鸦片战争后承受了很大的社会压力,大家都在想救国之道,偏被几个留学生在湖上划船的时候想出来的。梅光迪、任鸿隽是胡适留学时期的朋友,《文学改良诌议》是他们论诗争论出的结果。梅光迪在五四时期被认为是保守的“学衡派”。庚子赔款:德国战败撤销欠款、苏联革命撤销、美国用于教育、日本不肯罢免。美国的教育作用于胡适一帮人身上。改变中国的“八零、九零后”。1.中国现当代作家的父亲都在作者未成年时去世。鲁迅、郁达夫、老舍、茅盾。鲁迅:“当从小康人家堕入困境时,你最容易看清世人的真面目”。小康:有钱能识字(当时中国识字率仅20%)、钱越来越少。2.启蒙老师是母亲。父亲形象多负面,除冰心(老公是科学家、老爸开军舰)、朱自清。鲁迅的“鲁”姓来源于母亲。胡适的父亲读书,遗嘱上要求儿子从文。母亲是父亲的姨太。母亲期望儿子娶妻生子,为胡适指定原配夫人。但胡适留学后又找到了新的爱情,但胡适“吃小亏占大便宜”。蒋介石后来做“新生活运动”,胡适被推为道德楷模、作驻美大使。他的妻子始终是小脚老太太,旧式女人。胡适和美国女人苇莲丝有过婚外情,余英时还专程研究过胡适的婚外情。学者的恶趣味胡适“但得百十人,故国可重造”,弃农从哲。博士论文是后来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爱好演讲、辩论。拿遍世界有名大学的博士学位,“胡博士”。收到蔡元培聘书,去北大任教授。胡适是自由主义者,但内心有中国传统的道德标准。《文学改良刍议》——要点:“八不主义”——要点:“不避俗字俗语”。中国人发现“天下”“被国家”了,产生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言论。现在看起来像西方反动势力消灭中国文化的阴谋,当时却是救国的旗号。有两个方案被提出:罗马化——今汉语拼音。瞿秋白还讨论过五四白话文的印欧化和大众化问题。王照、劳乃宣提倡文字改革:建议一种学校教文言,一种教白话。——问题:“将相本无种”,默认了白话不如文言。胡适其实不是文学家,缺乏艺术天才,但为证明白话能写诗,作《尝试集》。他的白话诗在这个诗歌史上没有多大成就,却为汉语改革做出巨大贡献,使白话文在数年后成为中小学的官方语言。——哥伦布竖鸡蛋,你做完了别人觉得天经地义。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1.胡与陈都将文学视为工具,两人都不是文学家。胡适把文学作为文字改革、语言改革的工具;陈独秀则作为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工具。2.改良——革命后来百年的中国始终徘徊于改良和革命间,是英国模式还是法国道路决定了一百年间中国的文学、文化、政治的各种选择。而他们巧合的出现在新文学的第一篇上,像是某种预言。痛苦经历了,“奴隶”做了,在底层社会生活才有点理解鲁迅。竹内好(我们既不应该为了竹内好当过日本兵而否定其鲁迅研究,也不该为了今天需求而忘记竹内好“超克”概念提出的历史语境。)胡适在北大任教期间,因其年纪与学生相仿,在授课前被学生排斥,其著名的学生有傅斯年、顾颉刚、罗家伦。在五四运动被认定为暴乱事件的时候,他赋予其庄严的意义,这是一种参加革命的历史意识。北大从前叫“京师大学堂”,名声不好,很多富二代、官二代,多亏了蔡元培。《新青年》的主要作家有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等。李大钊是最早的共产党,朴实的文化人,政治家,被张作霖杀害。左派最重要的人物是陈独秀。《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章不久后,俄国就发生了十月革命。国家形式:1.英国式:大部分的北欧国家,瑞典、荷兰、丹麦及日本。2.法国式:俄国、中国3.美国式:法英成分都有我们不走改良有一定的必然性,今天反思革命重提改良也有必然性。陈独秀支持学生运动,是当时思想界领袖。他私德不佳,一共四个太太,且嫖娼(在帮助学生运动前)。虽蔡元培保他,但还是撤掉其文科学长职务,保留教授,陈一气之下离开北大。《新文化》分化:一、激进社会革命二、趋于文化反传统,改造“国民性”三、整理国故胡适一派一开始也反传统,比如《文学改良刍议》,但后来认为不应该打到孔家店,不能说礼教吃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好的东西,需要整理。这三派实则都有道理,但当时却是水火不容的,由此造成了《新青年》的分化。香港的甘龙提倡“通三统”,同时继承孔子、毛泽东、邓小平的传统。陈平原主张建构“通二统”,统合儒家传统与“五四”新传统。教师自觉操心民族文化方向是“五四”精神的遗传。鲁迅的贡献:一、用白话文做了小说实践,最早、最成功。二、批判礼教吃人。三、启蒙。鲁迅说他“遵命启蒙”,遵照陈独秀、胡适之命。四、相信进化论。从理论上来讲,鲁迅就是“五四”的方向,鲁迅的影响就是“五四”的影响。民国最大的一次出殡就是因为鲁迅。最早称赞鲁迅的是瞿秋白,他从共产党书记下台后在上海与鲁迅为友。鲁迅:“待到伟大的人物变成化石,人们都称其他伟大人时,他就已经变成傀儡了。”“黑色的闸门”:鲁迅的闸门即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内心的悲观主义。鲁迅:“绝望之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中国显学:鲁学、红学。胡适做过驻美大使,在台湾做“中研院院长”。解放军包围北平的时候,最后关头傅作义给他一架飞机让其跟陈寅恪一起离开北京。郭沫若是北伐军总政治部副部长,撰文讨蒋,流落日本。回国任抗日高官,建国后做政务院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鲁迅13岁祖父出事,父亲生病。祖父一般被认为是因为科场舞弊,是死罪。父亲因此被革秀才,入病。三年后父亲去世。父亲生病期间鲁迅整天去买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去当钱。他觉得中医是庸医,骗人误国。看幻灯片。藤野先生鼓励:“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鲁迅在日从文不成功,回国做教育部官员,抄古书。(——卡夫卡:保险公司职员,创作《城堡》概括整个现代官僚社会,影响西方整个20C。)“铁屋”启蒙的悖论一、鲁迅开窗成功了。当时中国小学水平以上的有二成人,十分之一读《新青年》。而恰恰是这百分之二的中国人改变了中国的前进方向,引导中国人变化,少数人启蒙了多数人。鲁迅“开了窗”,毛泽东和邓小平“开了门”。二、革命尚未成功。若干年后,无数群众陷入了另外一种昏睡。严肃节目的边缘、有限。三、你是谁?有没有资格启蒙别人?启蒙:1.开导“蒙昧”2.已经懂了很多后的顿悟,将过去不明白或误解的问题全解开,把过去崇拜的东西敲碎。这样的火花在禅宗中叫“棒喝”。东西都在,你看不见,划一火,山洞里的东西就都看见了。法国革命的基础是启蒙运动,卢梭讲天赋人权、伏尔泰平等自由、狄德罗理性崇拜。康德说,把法国启蒙主义归结成一句话:人和人的智力、财力、能力天差地别,但是差距再大,一个人也不能决定另一个人的命运。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是一人一票的哲学基础。会不会有人怀疑“铁屋”启蒙者的权利?怎么肯定世人皆醉我独醒?谁来判断什么状态是醉、状态是醒?“铁屋”比喻:一、这个意向隐喻了整个现代中国的解放史二、“五四”百年后我们需要继续启蒙的精神三、用现代民主观念反思“五四”启蒙鲁迅尊重他的母亲,说她是启蒙老师。鲁迅有一门旧式婚姻,因取消婚约等同于休妻,等于毁了朱安一生,鲁迅从日本回来结婚。但他婚后四天就回了日本,没有夫妻之实。“她不是我的妻子,是我妈妈的媳妇。”鲁迅清楚他所坚持的道德是他不相信,是旧的,应该拿掉的。但因对母亲的孝道,遵从了旧式的婚姻,但他不希望别人这么做。鲁迅的《我之烈节观》:“节”于男人是政治、文化、学术上丧失原来的原则,在女人身上就专指身体。只有誓死保卫身体贞洁的女人才叫“烈女”,牺牲与英雄都只是“英女”。道德是人人能遵守的美德,少数人才能遵守的美德那不叫道德。道德是你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想做烈女而不成男人控制女人从古至今有三个方法:关起来、物质笼络、给女人灌输一辈子只能跟一个男人的观念。鲁迅与许广平是师生恋,鲁迅与许广平南下同居,孕后才承认是夫妻。许广平后整理鲁迅的作品,介绍其至香港,影响了香港文学。鲁迅的第一篇作品成为了后来百年文学的提纲。和科学不同,第一篇作品即是最好作品的作家有很多:张爱玲、郁达夫、曹禺。《狂人日记》最代表“五四”精神:一是借用西方小说形式,二是尝试白话文,三是批判礼教,四是进化论观点。狂人mad man“疯子”与“天才”间隔着“狂人”。“狂人”和“天才”“疯子”间都只差半步。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被迫害狂、妄想狂,觉得所有人都要吃掉他,都看着他笑,他很害怕。他是典型的精神病患者,但他又是斗士,挑战礼教,世人皆醉我独醒。小说巧妙运用了“疯”与“狂”语义上的含糊。新批判理论有一个重要观点:语意的含糊不是错,而是文学的魅力。如果说得清楚就不是文学性。意思含糊左右都可以理解,这才是文学性。各种各样的暧昧、歧义、朦胧都是文学的魅力。“狂人”这个题目本身就很暧昧。“吃人”是一个比喻,但在《祝福》中“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背后的意思是,荒年时可以吃人。历史上就有“易子而食”。这种“吃人”是为了生存,还有吃敌人身体的一部分来宣泄仇恨,比如革命党人徐锡麟,这也成为鲁迅写《药》的重要原因。因此这“吃人”实际上既有实际,又有象征。既讲实际上的吃人习俗,又讲礼教怎么限制人的灵魂。把象征和写实结合起来,浑然天成。《影的告别》中“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这是一个思想家困境和彷徨,不能与黑暗妥协,又受不了革命。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影特质的写实。在张爱玲的《第一炉香》中女主人公看一个男人爱不爱自己,只看到其墨镜里自己缩小的身影也是如此。除了写实外,表明她根本抓不住这个男人的心,只看到了自己的可怜。葛浩文:莫言小说的主要英语翻译者。鲁迅小说的一种模式:个体与群体的对立。有两个强大的力量一直都在支持群众,一个是主流意识形态,人民群众总归是正确的,现在被称为主旋律。另一个是市场经济,讲销量、读者、点击率。《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最终自我否定,他最初站在“个人”立场上,是个人向庸众宣战,这是鲁迅早期的思想。而鲁迅着笔的重点却在“众人”,在分析一个个吃瓜群众。科学,理论上是胜利了,基本实现了人们对科学的相信,但科学的精神是:任何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进化论比科学民主更加深入人心。在中国古代,实际上一直都是退化论、循环论。圣贤皆是古人,最好的时代是上古。循环论即“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等历史是循环的言论。而五四提出的进化论的前提是物竞天择,留下来就是最好的。对于中国传统来说,传统的社会形态凝固太久,矫枉必须过正。竹内好评价鲁迅,认为鲁迅的真诚在于他承认自己的虚伪。他认为自己也是“吃过人”的。只有鲁迅说,我未必都说真话,你们以为我是直抒胸臆,其实我说话有很多顾虑,我只是不愿把黑暗的东西太多地影响年轻人。《药》中的花环其实就是鲁迅加上去的,一个光明的尾巴。所以鲁迅一方面振臂一呼“救救孩子”,这是一个时代的强音;另一方面,他非常清醒地知道,很难救。后来他更发现,孩子可能也是坏的。鲁迅也深深怀疑自己所做的事情究竟有没有救。阿Q应该是“阿Quei”,这是民国时期的罗马音,在现代的拼音里应该是“gui”。这个Q其实是一张麻木的脸,留了一个辫子。精神胜利法的三个层次:一、变换角度,以获得心理快感。二、虚拟事实再换角度,以获得心理快感。要自然而然、不自觉地、潜意识地将被迫害的处境假想成善意、合理或者意外的,弱势个体心理平衡。精神胜利法一开始就和屈辱有关。日常生活在的很多事情都是靠这种层次的精神胜利法来维持的。三、虚拟一个事实再变换角度以获得心理的快感或安慰。不同之处是这个虚拟的是以自虐的方式产生的。以自虐的行为制造某种虚构的东西来满足精神的胜利。鲁迅自己的例子:民国政府一天忽然宣布旧货币作废,两天后又重新宣布纸币可以兑换银元,二对一。于是百姓们纷纷十分开心的去兑换,鲁迅也去了。换完后鲁迅突然意识到自己本来有二百银元,现在变成了一百,又有什么高兴的。鲁迅是看到了自己心中的阿Q之后,才看到了他人心中的阿Q。精神胜利法的三种不同介定:一、弱势群体心理,尤其是阶级固化的弱势群体心理。精神胜利法的要害是欺软怕硬、自欺欺人。二、中国的民族性。国人在过去几千年里习惯了在不合理的统治下幸福生活,即是“坐稳了奴隶的时代”。三、不仅是中国,全世界的人都有,是普通人性。香港大学中,多数人认为是普遍人性;大陆认为是国民性;美国认为是阶级固化下的弱者生存之道。阿Q的精神很大的坏处在于不承认失败。日本樱花、中国梅花——民族性也体现在共同的审美符号中。阿Q的评论史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史。鲁迅的《阿Q正传》一开始在“搞笑”板块上连载,后编辑看出了他的严肃性,报纸做出让步,搬到文艺版去,报纸迁就了作者。是一次经典的协调。喜剧始、悲剧终,是鲁迅一直将的关于革命的故事。暴乱革命:一、动机合理,就是要平等。但阿Q翻身不仅是为了天下太平、平等、自由,更重要的层面是掠夺有钱人的东西。陈丹燕采访黄包车夫:革命要做什么——让别人拉我。革命不是要平等,而是要享受成果。革命有两种:平民革命、贫民革命。平民革命追求自由平等。贫民革命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抢东西、睡地主老婆,把有钱人的东西都拿来享受。人追求理性是合理,无限追求快乐也是人性。“文革”的造反派也是打着神圣的旗帜发动动乱的。革命中的阿Q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他胆子很大,去城里抢人家的东西。回到村里很神气。另一方面面对强者又奴性十足。《肥皂》:受弗洛伊德的理论影响可知人的潜意识里充满了被压抑的性幻想,这是正常的。但性幻想也是有禁忌的。本我总是无限地追求快乐,见到异性的身体、性的挑逗就会有性的想象。超我会根据对象与“我”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可不可以有这样的想法,以及可不可以“意识到”这样的想法。如果四铭先生意识到了自己的性幻想,那么他就是一个理性的伪君子。而在人的浅意识里,理性不知道自己是非理性的。决定我们生命最重要的力量,可能是我们自己不知道的。而文学最厉害的地方是可能知道作品主人公不知道的东西。文学评论最厉害的是,知道作者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伤逝》中涓生扮演老师的角色,有一种象征含义,即启蒙者与被启蒙大众间的关系。 “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青少年时期,也是中国现在文学风格流派最发达、最繁荣的时期。其中“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最主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社团要变成一个文学流派,通常需要四个条件:一、要有有名气、有成就的几个作家。二、要有志同道合的文艺观点。三、要有一个自己的阵地,可以稳定发表作品的地方。一般会办一个杂志,或有人本来就是办杂志或报纸的。四、要有自己的批判。创作之外有同一阵营或友好社团的人评论。强调自由的是右派,强调平等的是左派,博爱的是中间派。革命“左”,如陈独秀;改良“右”,如胡适。右派偏向于保存传统,左派偏向于反传统。其中不包括最保守的派别,代表人物王国维。胡适的学生傅斯年、顾颉刚都是“整理故国派”,主张所有的古代文献到现代重新整理。更加偏右的《现代评论》主编陈西滢,凌淑华的丈夫,老跟鲁迅吵架。徐志摩和这一派也比较接近,还有闻一多、陈梦家等都是新月派。他们在艺术上不赞成艺术直接为政治服务,尤其不愿意为“左翼”的政治写作,一般被排在偏右的行列。因胡适的关系,这一派作家与当时的国民政府的关系并不紧张(闻一多除外)。而且这些作家都是英美留学。凡英美留学的就比较保守,日本留学就比较激进。当时的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的成熟期,过了诸如“法国大革命”那样的造反岁月,出现了“世纪末”情调,接下来就出现了现代派。不会那么激愤,发现中国有的问题其实西方也有。而且在西方看来,中国也有不少美好的东西,比如科举、诗词。所以这一派偏向改良,比较珍视中国传统。而日本处在明治维新后,正激烈地拆掉传统,走向现代社会,试图“脱亚入欧”,且比中国成功。它还处于“现代性”想象中,介于中国和西方的发展时序间。且日本的环境也特别刺激国人的自尊心,一般都比较激进。周氏兄弟一方面很激进,同时又有非常绅士的一面。他们是矛盾的介于“左”“右”之间。他们一起创办杂志《语丝》,这个名字是在书上随便挑的两个字。杂志不管政治也不管左右,就是写散文。这个流派延续到林语堂、梁实秋,影响香港小品专栏。小品文最初是淡化政治的中间派。比他们稍“左”一点,但总体还是中间派的是文学研究会。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都是广义文学研究会的成员。文学研究会大部分是本土作家,是中国国学培养的教授。创造社的创始人都是日本留学生,创办不久后就和文学研究会发生冲突,其中的文学倾向、政治背景以及个人恩怨后来延续几十年。“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流派,一是为人生的艺术,一是为艺术的艺术。创造社分早晚期,早期创造社和晚期相比,性质、主张、人员、功能都很不一样。郁达夫是早期的,郭沫若是贯穿的,后期倾向于革命派的,和太阳社一样。创造社的人不少成为共产党的重要成员,在地下状态活动,直接从事革命斗争,他们是革命派和实践派。还有一些小的流派,如浅草社、沉钟社、莽原社。到20C 30S以后最重要的两个流派,一个是现代派,一个是“左联”。现代派是李金发、戴望舒等。《现代》是杂志名称,既代表20C 30S左右之外的第三条文学道路,也的确名副其实地与当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关系。文学研究会有郑振铎、叶绍钧、周作人、许地山、沈雁冰等,后来加入的有冰心、卢隐、朱自清、老舍、沈从文等。文学研究会派别的作家是中国“五四”文学的主流。文学研究会的大部分人在北京,主编了中国最主要的一个文学杂志《小说月报》,主要是严肃文学。鸳鸯蝴蝶:鸳鸯象征爱情,蝴蝶是媒婆。文学研究会反对鸳鸯蝴蝶派,认为写东西是有责任、有使命的,是要为社会好的,不是为了消遣娱乐的。严肃态度是相对鸳鸯蝴蝶派而言的,学术态度则是相对创造社而言的。创造社是一群相信天才、相信灵感的文人组成,不需要多读书,人品道德和文学成就没关系;文学研究会则认为要多读书,要有才能训练,要有学术追求,相信人品与文品有关联,作家应为人正派,讲究道德修养。叶圣陶是文学研究会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后代叶兆言还在进行小说创作。最早的中学教科书都是叶圣陶主持选编的。《中学生》杂志还有个开明书店,编中学教材,主编是叶圣陶和夏丏尊、朱自清。当时中学语文基础是由他们决定的,这个基础就是文学研究会的方向,关心社会、温柔敦厚,代表了文学国语的主流派。许地山:福建人,出生于台湾,留学海外,执教香港,对香港大学新文学有重大影响。早期创造社留学日本,骄傲自恋、喜欢文学,看不惯国内文学。他们觉得文学研究会是一批学究,带着功利目的写“血和泪”,想救社会。他们认为文学不应该有目的,文学就是为了艺术。文学也不应该靠学问,文学就是靠“灵感”。他们中没有人是专门学文学的,郭沫若是学医的,郁达夫是学经济的,成仿吾是造军火、造大炮的,张资平是学地质的。这几个留学生在日本凑在一起,要成立一个团体,要改变中国文坛。其实重要的人物主要是郭沫若和郁达夫。郭沫若的成就是诗歌和戏剧,郁达夫是小说和散文。郁达夫的领域对手较少,尤其是戏剧。戏剧只有曹禺,现代诗歌郭沫若是写得最早的,但后来徐志摩、闻一多超过了他。文学研究会主张“为人生的艺术”,创造社提倡“为艺术的艺术”。这两个主张关系到艺术的起源、本质、意义和功能。艺术的起源有很多种,有两种最根本的说法。其一是艺术起源于劳动。由普列汉诺夫提出,鲁迅也相信此说法。艺术起源于劳动,因此是功利性的,带有目的的。中国古代讲“文以载道”,也就推演出“为人生的艺术”。艺术和政治、经济、法律、宗教一样,要讲究效果,而且有一定的方式。其二是游戏是艺术的起源,由康德提出。人在精力多出来的时候,就要做一点生存以外的事情,这种活动等于一种游戏,而游戏就是艺术的起源。康德还说人有三种快乐:第一种快乐是因为他给你带来直接的好处,是物质上、生理上的快乐。第二种是你做了正确的事感到快乐,是道德上的快乐。第三种快乐既没有好处,又不涉及道德。只有第三种才叫美,才叫艺术,它源于游戏。艺术的起源没有标准答案,但他决定了我们对文学的基本见解。鲁迅生前,郭沫若骂他是法西斯,鲁迅也从来看不起郭沫若,相传有“才子加流氓”的说法。但他们和郁达夫都是好朋友。鲁迅对创造社的人一个都不理,唯独与郁达夫为友。郭沫若是谁都不佩服,就佩服郁达夫。郁达夫的生平很典型,父亲早逝,生活由小康往下落,靠母亲支撑家庭。哥哥是大法官很有地位,后被暗杀。郁达夫因哥哥的资助到日本留学,回家后娶了旧式小脚女人孙荃。但孙荃的旧体诗写得很好,两人的旧式婚姻催生了很多的诗体家书。郁达夫在日本的生活很颓废,人们评价他是“模拟的颓废派,本质的清教徒”。隐善扬恶有两个效果,一是显得比他人真实,二是质疑社会标准的善恶——我做的这些事或许不是光荣、伟大、纯洁、神圣的,但是不是恶呢?是不是人性呢?回到上海的郁达夫正是创造社短暂的黄金时期:政治上偏左,激进,反执政者;艺术上推崇自我与个性,其实“偏右”,有些自我矛盾。他的作品小资,但缺乏正能量,忧郁颓废。王映霞的外公——一个旧体诗人欣赏郁达夫的才华,成就了二人的爱情。郁达夫也因此从早期的“颓废派”变成了“名士派”。郁达夫晚期的散文小说都是光明、欲情净化的。在王映霞的劝说下,郁达夫由文化中心上海移居杭州。这甚至引起鲁迅专程写诗劝阻,看上去好像从兼济天下走向了独善其身。郁达夫给杭州的住所取名“风雨茅屋”,但事实上它却是个豪宅,郁达夫为此欠了一屁股债,需去福建做参议员打工。郁达夫怀疑王映霞有染,二人在报纸上对骂,甚至惊动周恩来。后郁达夫与王映霞移居新加坡,郁达夫恋上了一个“美国之声”的播音员,又写一批旧体诗,发表于香港。王映霞在与郁达夫离婚后去了重庆,嫁给了一个富商。日军在新加坡打败英军,郁达夫等很多文人流亡南洋。郁达夫隐姓埋名帮助了很多地下党员,掩护了很多人。郁达夫曾被日本宪兵队召去做翻译,也帮助了不少人。后来郁达夫的身份被发现,本没有打算处死他,但1945日本战败后,他就被暗杀了。郁达夫的第一本小说《沉沦》有两种不同的解读。第一种说是爱国主义,另外一种说是灵与肉冲突。郁达夫所有的作品就是两点,“民族”、“性”。郁达夫最初说《沉沦》是一个现代人的精神苦闷。第二次则将其贬得一文不值。一个作家对自己最有信心的时候恰恰是可以把自己踩得一塌糊涂的时候,那时其实是他的创作高峰。第三次他开始走向爱国。一个青年忧郁症、灵肉冲突及性苦闷、民族情绪,混合构成“郁闷要素”。沉沦的四个阶段:自慰、偷窥、在野地里偷听别人做爱、跑到妓院里写爱国诗。其实沉沦的主人公所犯的是一个普通人的错,但他以一个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自己,觉得自己罪不可赦。郁达夫正视人欲,让主人公充满犯罪感。跟中国古代文学对色情的态度不同,《金瓶梅》《三言二拍》《肉蒲团》所持的态度是:“色”是不好的、有害的,但是先让读者和主人公享受,之后告诉人们:美色从来暗藏杀机,不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劝恶扬善的模式。郁达夫的色情描写受到卢梭《忏悔录》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郁达夫极其推崇《忏悔录》,它体现了法国人道主义的一种自信,相信人性当中有这样的一个东西,没什么可羞耻的。而不怕羞耻的表现,恰恰是自信的表现。“私小说”中的“私”其实是“我”的意思,是写我的小说,就是自我小说,写自己的小事情。郁达夫深受其友人佐藤春夫的影响,但他在抗战时期写小说批判中国,郁达夫就与他断交了。郁达夫的风格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一直后继有人,如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其中很重要的是“作”,“作”本身无碍,但“作”却很痛苦,这个传统来源于郁达夫。中国人在过去一两百年里的确有一种屈辱感,而男人在女人面前也特别容易自卑,当他们在感情面前遇到困难,就一定要归咎于自己物质方面的因素。《沉沦》正是结合了这两种情绪。《春风沉醉的晚上》,题目是反讽。这部作品郁达夫的创作从“性的苦闷”转向“生的苦闷”。女作家的私人生活、感情生活对她创作的影响比男作家更加直接。女作家的幸福家庭都是一样的:冰心、冯沅君、凌淑华、林徽因……西方通俗文学的“超人模式”,他们虽然能力非常强大,但心肠非常软,双面性格。冰心的传统后来在台湾发扬的比较好:张晓风、琦君、席慕蓉等。凌淑华的《绣枕》。那时女人的命运必须靠一个媒介来显示自己的价值,以取得她的婚姻,而婚姻决定她一生的幸福。“绣枕”是一个意向,凝聚着“三从四德”。(四德是德、容、功。德:忠诚贤惠,放在首位。言,少说话、会说话。容,貌美。功,做家务。)所锈的东西显示个人的美学修养和道德追求,要么寄希望于幸福,要么是爱情和美好。女性必须要通过一个非常有限的方式,一种美学符号来表达她的道德观和美学观。丁玲,本名蒋冰之,湖南人,就读于上海大学。中国当时有两个比较倾向于革命的学校,武属黄埔,文为上海大学。丁玲在那里认识了重要的两人——王剑红和瞿秋白。丁玲和好友王剑红都喜欢她们的俄文老师瞿秋白。在北伐途中,国民党右翼“清党”后,党内认为陈独秀是右倾机会主义,瞿秋白就做了党的领导,但时间不长。他认识丁玲时在这以前。很快,瞿秋白和王剑红结婚,这对丁玲的打击很大,没过多久王剑红生病去世,而瞿秋白则在闹革命,没有在她身旁。后来瞿秋白娶了当时有名的才女杨之华,丁玲有点怨瞿秋白。但无论如何,瞿秋白是丁玲生活中第一个给她指路的人,而这条路决定了她一生的道路。瞿秋白说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恰恰概括了她的一生。丁玲发表《莎菲女士的日记》后恋上了冯雪峰。冯雪峰是当时左联的领导,被打成右派前是文艺界的领导,参加过长征。而诗人胡也频喜欢丁玲。胡也频做过海军军官,曾有大概两年时间里追随丁玲,她去哪,胡也频就跟到哪。他们后来同居,关系也非常纯洁。沈从文也是二人的好友,住在两人楼下。后来两人终于在一起,但丁玲依然苦恋着冯雪峰。胡也频因参加“左联”被国民党拘捕枪毙,据说冯雪峰为丁玲介绍丈夫冯达。冯达有被国民党拘捕,软禁南京。在延安,丁玲是共产党最重要的报纸《解放日报》的文艺版主编。她创造了延安文艺最好的成绩。·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三个典型女性:一、大小姐,“绣枕”被糟蹋,盼不到好的婚姻。二、子君,和穷书生同居,分手后回不了家。三、莎菲这些女性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形象——娜拉。要么回去,要么堕落。《伤逝》的子君只能回家,《日出》的陈白露只有堕落。莎菲是中国现代比较早期的女性主义文学。苇弟:没有莎菲聪明坚强。小说颠覆了一个最基本、最传统的性别模式。“女性”和“女人”是两个概念,“女人”的很多特点是后天造成的,丁玲则把他们倒过来了。小说赤裸裸地描写女性的性欲,毫不羞涩地写女性的追求。中国古代并没有“文学”这个说法,在中文中这是一个近代概念。中国古代较早和“文学”自觉意识有关的说法是“文章”。曹丕最早将“文”和“章”加以区别,“文”是各种文件文字,如皇帝诏书等;“章”是讲如何把“文”写好的方法,这个方法即是“文学”。“文”“章”分家在汉末,但“诗言志”的说法很早出现。西方也是一样,“文学”这一说法出现较晚,最早的概念是“诗”。中国人讲诗并不关心诗的本质是什么,或诗和其他文章有什么区别。首先讲的是诗有什么用——诗言志,诗应该怎么样——诗无邪。中国古代一直关心文艺的功能,比如“美”、“刺”、兴观群怨,都是功能,没有讲到底什么是诗。亚里士多德关注到诗的本质,诗和真实及历史的关系。而诗在人心和社会上的功能是中国人关注的重点。“五四”新文学以后的四个领域——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中,新诗的成就与古代比是最弱的。小说在于地位的肯定。戏剧方面中国原来只有唱戏曲,没有戏剧,“play”来源于西方。散文方面,中国古代的“文”是用来考科举的,除写国家大事外,都是自娱自乐没有功名价值,没有地位。由于周、鲁、朱、郁的努力,形成了现代散文这个文类大综。在“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这用文学建设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散文的功劳是最大的。但没有新诗的出现,“五四”文学运动就没法开始。最早提倡新诗的胡适和郭沫若政见不同,但胆子都很大。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二人后来分别成为国共两党政治地位最高的文人。中国现代史上的诗人几乎不写小说,如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卞之琳、郭沫若。他们偶尔会写散文,郭沫若还写戏剧,徐、卞只是诗人。很多诗人在年轻时写诗,大概诗就像爱情,不会一辈子都写。写诗是诗人人生特有的一个阶段,过了这个阶段后,就再写不出来。做学问、写小说可以迟一点,多一点积累,但诗歌不是如此。很多诗人作古典文献研究,甚至是甲骨文考证。王国维、郭沫若、闻一多、陈梦家都是如此。最有成就的学者往往年轻时是最浪漫的诗人。余英时解释考证甲骨文更多不能靠学识、修养,而是依靠想象力。鲁迅、郁达夫等以小说、散文出名,不写新诗,却写旧体诗。中国当代文学中基本小说家和诗人分工明确,只有北岛早期写过一个有名的中篇小说《波动》,但写作背景特殊,是“文革”时期的手抄本。郭沫若弃医从文,是前期创造社的主要成就。《十批判书》批判孔子、孟子、庄子、老子等。审美:一、“优美”二、“崇高”。这一美学概念由古罗马朗吉弩斯提出。某种程度上,悲壮、雄伟、惊险的审美对象是“有距离感的危险”,使人感到“安全的恐惧”。但人们同时觉得他美。英国美学家博克将人类基本情欲分为两类:一类涉及“自体保存”,即要求个体维持个体生命的本能;一类涉及“社会生活”,即要求维持种族生命的生殖欲以及一般社交愿望或群居本能。崇高感所涉及的基本情欲属于前一类,美感所涉及的基本情欲是后一类。两个本能促使人追求两类美。“优美”和性有关,与延续繁殖的爱美的心理有关。“崇高”即“凡是能从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苦痛或危险观念的事物,即凡是能从某种方式令人恐怖的,涉及可怖的对象的,或是类似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人有一种恐惧宣泄的欲望,其实就是求生的欲望。一个真正不怕死、没有求生欲的人其实是最可怕的,因为他没有恐惧感。人在这两种最基本的欲望中生存。审美是人心灵需求和无意识欲望的对象化,“崇高”是巨大可怕的东西的对象化。·郭沫若的美丑对比:一、物理上的相似二、美丑是相对的。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关于“美”的总结:1.美是客观的,人对于美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完整、对称、有光泽,美有一定的相似性。2.美是主观的,有利益的考虑,含有人类主观目的性。这一理论在法国古典时期流行。美的集体观念之后,有一个人类群体的目的性。这种目的不是个人的,是人类的。3.美是个人的,没有客观的标准,也不考虑人类群体利益。这是英国经验主义的美学观念。人的生理因素、感官经验不仅应该被审美排斥,反而是个人审美的关键要素。求生、恐惧、繁殖等,这些审美标准会影响到每个人。《死水》一方面借用人类普遍的美丑观,同时在解构这些美丑观,或者至少发现这些美丑意向之间有相互依存又相互颠覆的关系。朱光潜,美的本质: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2.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3.英国经验主义:美即快感、美即愉悦4.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5.俄国现实主义:美在生活诗:收尾呼应、重复、递进《断章》解读:1.“情诗”2.“装饰”。强调现实世界的装饰作用。语言不符合常理却还要说,这就是诗的语言了。主客体的颠倒是艺术化的处理。3.“相对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以为自己看的很高,旁观者清可以观察世界,桥上别人把“你”当作风景。第二段是倒退式。你浪漫的把月亮作为窗户的装饰,别人把你浪漫的作为他的梦中情人。这是反省一个人视野的局限。往后退,个别看到一般;往前进,一般中寻找个别。歌德的理论概念:艺术写典型还是个别,始终是一个争论。北岛《生活》:“网”。现代散文基本是四个潮流:第一方向是战斗的、批判的杂文匕首,鲁迅是最好的代表。他说人生一是要生存,二是要温饱,三是要发展。《理论》中鲁迅用礼节上的习惯揭示出一个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在礼节层面上不讲真理,讲真诚,不讲客观事实,讲主观态度。有些事是要真实的,比如牵涉到专业的、道德的和政治的意见。不能出于私人的原因说假话,在这种情况下假话是违背道德的。一个社会如果鼓励说假话,这个社会就会腐化,容易出现专制,因为没人敢说真话。在社会上,面对真实与利益,更多是在两者之间选择,专业意见和一般礼节的中间地带——社交,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既要讲真实,又要顾人情。一个观点叫“犬儒”(cynic),虽然知道但不说。类似季羡林“假话不说全,真话不说全”,没办法说所有的真话,但至少可以不说假话。可以有观点,有锋芒,但不说话不要太露,不要太得罪人。说不了真话但又不想说假话——社会笑。在这个世界上,说真话是要付出代价的。但一个惩罚说真话的社会,则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鲁迅是文人的批判,周作人是文人的“冲突”。周作人的文风是“简单”和“涩”。鲁迅的文章一针见血,有力量。而周作人则看上去很淡,像清水,其实很有味道。喝的时候有点苦,喝完有点甜,他的味道是复杂的。巴金是朱古力牛奶,茅盾是卡布奇诺,老舍是红茶,周作人是上乘的龙井。周作人有着世界意义的、比较超前的家国观念。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最大的分别就是从身份到契约。现代的国家制度是靠契约确定的。在民主国家里,契约说明一切,契约可以改变身份。周作人20C 30S 接受了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概念,提倡“新村文化”,只要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从理性上来说,国家、城市不是重点,哪里都可以生活,没有理由强调乡土国家高于一切。但人有两样东西最难改变:语言和胃。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无限追求快感,而快感是紧张状态的消除。婴儿的紧张状态首先来源于饥饿。这时母亲给婴儿吃点东西就可以解除紧张,这就形成婴儿最早记忆的快感和本我。《故乡的野菜》:胃比脑袋重要,本我比超我重要。这篇散文有双重主题,第一层是理性的家国观念,哪里都是家乡。第二层是感情的家国情感,浙东才是故乡。梁实秋和林语堂对后来香港散文的影响最大。董桥、余光中都是写散文的学者,继承的都是《雅舍小品》的传统。梁遇春是早逝的天才,是这一派的创始人。英文essay加上晚明的灵性是周作人概括“五四”散文的精华。Essay和晚明小品最重要的相通之处就是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不像鲁迅批判现实、改造社会,不似冰心、朱自清温柔敦厚的人伦鸡汤,也不似郁达夫、丰子恺那样感悟性情、拯救灵魂。《“春朝”一刻值千金》好像什么概念都没表达,是开玩笑,只是幽默。幽默和讽刺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讽刺是感情的、有目的的;幽默是理智的,无目的的。诗人、画家为了追求自己的梦幻,实现自己的痴癫、痴怨,宁肯牺牲一切物质的快乐也要从艺术里得到无穷的安慰,这是他们的真实世界。睡懒觉比作艺术。这是人类的动物性基础,有超我的满足是审美境界。有身体的好处,在满足人的肉体需要。把肉体的快乐上升到艺术的境界。“有花堪折直须折”,早上美好就行了,接下来让它忙吧,有一个美好的早晨就够了。大部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很难像鲁迅、郭沫若学习,因为他们有很多不可复制的地方,无论是性格还是地位。但大部分作家的处境和茅盾相似,茅盾属于最典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茅盾是既精通政治又热爱文学的作家。鲁迅虽有政治热情,却不懂政治,尤其是政治斗争的潜规则。20C 30S后鲁迅和“左联”的关系不太好。郭沫若貌似精通政治规则,但已经给人留下了“精通政治”的印象,说明还是不够精通。周扬、冯雪峰擅长政治斗争,但又不像茅盾那么热爱文学。茅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他虽没参加1921年7月1日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但他已经参加了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而这个学习小组就是共产党创建的筹备机构。他又是文学研究会最主要的刊物主编,他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收获。1949年后他做了文化部部长,文学地位和政治地位都很高。大部分现代作家虽然不能像茅盾那样同时精通政治和文学,但夹在两者之间的处境却是大家都有体会的。茅盾创作“主题先行”的文章。命题作文即是主题先行。大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不是主题先行的,如《安娜·卡列尼娜》,思想在艺术之后。但茅盾却相反,这个形式在“文革”期间被大量复制。茅盾是最早写城市生活的作家。城市生活就是所谓资本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的生活,但这却率先出现在一个参与共产党建党活动的左派作家笔下。茅盾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他在北大读预科时英文很好,可是没有考到留美资格。毕业后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辑,那时叫沈雁冰。他回乡后与不识字的孔德沚结婚。在茅盾母亲的帮助下,孔德沚渐渐有了文化,帮助了茅盾一辈子。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但缺少一个杂志刊物,郑振铎就找到了沈雁冰。沈雁冰那时二十几岁,一面参加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同时主编这个文学杂志。1916年北伐,他在武汉编《汉口民国日报》——国民党最重要的党报。此时的茅盾已是共产党了。他还曾在广州做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茅盾一方面错过了八一起义,另一方面将携带的转交给党组织的经费在回上海途中丢失,同时又被国民党因其共产党身份而通缉,他随当时的女友秦德君去日本,被认为脱党。几年后茅盾重回上海的夫人身边,成为“左联”的主要成员。1949年后茅盾的地位很高,做了文化部长,却再也没有文学作品,只写过一些文学评论。他很长寿。后来申请重新入党,当时的党中央总书记同意恢复其党籍。茅盾的代表作是写资本家的长篇小说《子夜》。《创造》:批判大男子主义,支持新女性的解放精神。“创造”别人是错的,实际上是在影射创造社。茅盾和创造社关系一直不好,郭沫若一直讥讽他。本来人“改造”人就已经过分了,“创造”就更加错了。第二层的寓意则是革命一旦发动了就势不可挡。女主人公代表着比较激进的革命派,男主公代表比较保守的、务实的胡适一派。“五四”小说的男女恋爱关系中,男人通常是老师的角色,女人则是学生的角色。男人充当了知识分子角色,女人代表被启蒙民众的地位。在《伤逝》中男人把女人唤醒却走不远,于是两人分手,女人死掉。《春风沉醉的夜晚》男人想把女人唤醒,但没有能力,只好握手拥抱然后作罢。《创造》中男人叫醒了女人,但女人却超过了他,抛弃了他。这些小说都带出了启蒙者和被启蒙者之间关系的思考。《创造》有意赞扬被启蒙者的超越,却无意中同情启蒙者的处境。茅盾是启蒙者,后来的创造社、太阳社都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参与革命文学的。开始写《创造》时他却被抛弃了,所以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在男主人公身上找到了启蒙者被被启蒙者超越的那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新批评主张文本细读,信奉“作者已死”及“文本独立”,而传统文学批评讲究知人论世,有时需结合两者才能理解作品。文学比任何东西都更能泄露作家内心秘密的,包括作家自己所意识不到的。中国现代戏剧就是话剧,“五四”以后的话剧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一出戏”。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戏剧乏善可陈,人就是曹禺,戏就是《茶馆》。“戏剧文学”即剧本,在今天的读者非常少,变成话剧、电影、小说后看的人比较多。曹禺当年写《日出》是写一幕发表一幕,观众不是先看戏,而是先看剧本,这是戏剧文学。戏曲是唱的,戏剧、话剧都是说的。不唱的、说话的戏剧是19C末、20C初从西方引进的,一度叫“文明戏”,这就是现代的戏剧。小说、散文、新诗都不是完全引进的,是借西方思潮后,原有的文类出现了变化:散文、小说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诗歌的格式发生了变化。唯有戏剧,更准确来说是话剧,是全新的。西方也有唱的剧,像中国的戏曲,叫歌剧(opera)。西方的歌剧和中国的戏曲也是有区别的,京剧里有唱,也有道白,但西方的歌剧严格来讲是一句话都不说的,从头到尾都是唱。中国的戏剧种类很多:昆剧、越剧、粤剧、川剧、京剧……凡中国的地方戏都是戏剧。中国现代戏剧的开端在东京,1906年成立春柳社,根据法国小说《茶花女》改编的一个戏。那个时代西方的故事传到中国有特别大的影响,比如《玩偶之家》,胡适根据类似的故事创作了《终身大事》,应该是中国最早的话剧。《茶花女》的影响非常大,这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不少作品都有关系。这个小说还被威尔第改编成歌剧,其中的《祝酒歌》非常有名。这个故事的影响跟中国文学才子与风尘女子的传统有关。《茶花女》最早是林琴南译成中文,但他本人反对白话,且自己不懂外文,是别人将意思讲给他,他用古文写出来的。《茶花女》当时在中国是文言小说,与这个“三言二拍”的才子佳人故事特别像,是中国第一个话剧。中国话剧之父欧阳予倩演男主角,李叔同演女主角。李叔同最早做中国现代戏剧,最早演茶花女。中国画画用裸体模特的,李叔同是第一人。中国最早的现代音乐艺术是他作曲的。他在“五四”前突然出家,将自己所有的东西留给好友夏丏尊和学生丰子恺。李叔同修佛教最难的律宗。曾经世上风情浪漫的东西他有份,结果信了最难遵守的佛家教派。他信佛后把音乐、美术等爱好全丢掉了,只留下书法和篆刻,临终写了“悲欣交集”四个字。即便像他这样超凡脱俗的人,最后还是对日本军队抗议。当然,弘一法师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丰子恺。丰子恺一生的画画、信仰都在弘一法师的影响之下。真正创作早期话剧的是田汉、郭沫若和丁西林。田汉早期的话剧非常浪漫,但因其是创造社的,这些话剧都被忽略了,代表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丁西林偶尔创作独幕剧,代表作《压迫》。其他人的戏剧加在一起等于一个曹禺。曹禺本名万家宝,天津人。父亲做过黎元洪的秘书,还曾在曹锟麾下做中将,地位很高。曹禺三岁就看文明戏,但家人不赞成他学戏。曹禺到南开中学有新剧社,开始接触西方戏剧,家里的事在他的戏剧作品中反复出现。曹禺的戏中,父亲非常严厉,母亲是软弱的,长子是堕落的,姐姐是不幸的,只有小儿子是聪明的。这一点跟巴金的小说很像。曹禺最早受郁达夫影响,模仿《沉沦》写了处女作《今宵酒醒何处》,郁达夫还给他回信。曹禺18岁就去演《压迫》《玩偶之家》。后父亲去世,曹禺就读于清华新闻系。他认识了校花郑秀,知道郑秀爱演戏就写了《雷雨》让她演。曹禺说《雷雨》就是写蘩漪的。蘩漪是一团火,他就是为了这团火写的。他1934年创作《雷雨》时才24岁。郁达夫当时很关心文学青年,他曾经给沈从文回信,还到他家里看望送给他围巾,沈从文在“北漂”最苦的时候,是郁达夫给了他帮助。作家有两种,一种是年轻时一举成名,最早的作品就是一生的代表作,比如郁达夫、张爱玲、曹禺。另外一些作家是劳动模范,写得多、改得多,不断变化,做了很多尝试:老舍、沈从文。《雷雨》是曹禺戏剧性最强的一出戏。最后有一个惩罚机制,而被惩罚的,其实是最无辜的。触发曹禺写《日出》的是阮玲玉的自杀。民国时期有两个人的葬礼参加的人最多,一个是鲁迅,另一个就是阮玲玉。曹禺的《北京人》在艺术上是最高峰。写这部作品的时候他和郑秀的关系出现裂痕,他爱上另一个叫方瑞的女孩。当时他在四川,方瑞就成为了《北京人》中愫芳的原型。写完《北京人》后,曹禺的艺术生命基本结束,那是他只有30岁。之后的几十年,曹禺一直在努力,不断的写。1949年后曹禺对从前的作品重新改写,因为他觉得不够革命。改来改去总不好,周恩来劝其放弃。后来他做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院长。老舍的《茶馆》是中国现代戏剧史的神话,曹禺也做出了贡献。作家的成就和思想、学问不成正比,曹禺是典型的“先题后行”。《日出》是“主题先行”,前面有一句话“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说人间社会的不公平。《雷雨》连主题都没有,据说是周恩来看过,说是揭露封建传统大家庭的黑暗,曹禺才追认的主题。但“主题后行”一点都不妨碍这戏的价值。《日出》是中国城市各阶级的分析,形形色色的人围着一个交际花转:贫穷的、巨富的、奇葩的、变态的、可怜的、野蛮的……各色人等通过她的酒店房间展示出来。在曹禺的戏里,不是穷人就必定善良的,曹禺描写穷人的奴性。《日出》一共是四幕戏,首先他展示了交际花的客厅里所能看到的社会各个层面。一个五光十色的复杂,社会背后的主线是经济。曹禺的第二部作品受到了“左翼”思想影响,能适应经济关系,分析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纠缠在一起的,还有“性”。曹禺是按照阶级斗争的模式来写的。我们看到经济上的上中下阶层,又看到妓女的上中下阶层。这是双重的阶级关系。在有钱阶级当中,除了钱还有很多病态现象,就像死水里的铜铝和铁锈,虽然不是主要的阶级斗争核心,却是腐化堕落生活的寄生虫。凡是有钱人都是坏的,反正穷人都是好的,“文革”也是这个分类法,分成“红几类”、“黑几类”。有钱的就是坏的,没钱的就是好的,这个观念深入人心。《日出》是一个社会的横截面,像一棵树,把它切开每个层面都有了。从这个层次可以推演下去,他是一个社会的窗口,是一个社会的横截面和阶级分析,这阶级分析里包含一个推理,即把“穷富”“善恶”简单挂钩,这是左派心态。娜拉走后,要么回去、要么堕落回去的故事。子君是回去,陈白露是堕落,葛薇龙再过五年或最多十年就是陈白露。一个女人是怎么堕落的?他碰到某个男人就突然交到好运,突然有了钱,但她要为此付出一切代价。堕落这两个词严格说来是男性中心语言,最普通的定义就是一个女性,为了某种利益和一个她不喜欢的男人在一起。至少在“五四”时代的作家眼里,一个可爱的美丽的善良的女主人公,为了某种外在力量屈从于男人这是堕落。这种故事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写法,《日出》是第一种写法:略前详后。陈白露天良未灭,还要救小东西。她看到窗外的雪花会感动,并不是一个完全堕落的女性。第四幕结尾,当她最后吃了安眠药,对着镜子说:“这么年轻这么美”,“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使人非常同情。我们只看到一个美丽女性最后悲惨自杀,走投无路。第二种写法是张恨水的《啼笑姻缘》,详前详后,这是通俗小说的写法。前面让你做梦,后面让你付出代价,给你教训。第三种写法就是张爱玲的《第一炉香》。故事的着重点在前面,是详前略后,是人性的解剖。《日出》的第二层含义:陈白露被现代都市逼迫的堕落了。但堕落不是她的错,那么接下来要怎么办?——要革命。王安忆后来也有一篇小说叫《窗前搭起脚手架》,他颠覆了革命文学中的工人形象,而曹禺则虚化了群体的工人。巴金出生于四川的富有家庭,年轻时曾到法国读书,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都是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创作的。很长一段时间,巴金的小说在台湾是禁书。台湾能看到梁实秋、林语堂、张爱玲的书,而鲁迅、巴金、老舍的书看不到。这些作家叫“沦陷作家”,身在“匪区”。直到蒋经国时代,才文化节解禁。巴金的现当代文学史意义:一、理想主义的政治信念。他一生相信“无政府主义”,向往一个理想但不可能存在的人类社会:无政府有道德、无警察有秩序、无军队有和平……西方人相信绝对权力使人腐化,人的好坏不在于人本身,而在于有没有权力。英国霍布斯的解释是:人有两种天性,一个是绝对追求快乐,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绝对追求快乐的“本我”。但如果只有一个天性,人类就会陷入混乱、残杀。所以人类幸亏拥有第二本能:害怕突然死亡。这一本能制约了前一本能。为什么看到想要的东西人不会直接去拿?因为会受到惩罚。因而人类将暴力的权利交给君王等国家机器,这样人与人之间不必使用暴力,但会受到暴力保护。这就是政府最基本的概念。因此无政府主义有不可实行性。中国现代作家中政治地位最高的,除了郭沫若就是巴金。在巴金去世时,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一辈子相信无政府主义的人,最后成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理想主义”和“有理想”不一样。“理想”多数人都会有,但多数人希望这理想能带给自己好处。要是理想不能实现或带来了坏处,就会选择放弃忍让,收藏于心底。但“理想主义”是无论是否有好处,甚至不怕牺牲也要相信,这是巴金。巴金一直没有放弃无政府主义。二、以笔为枪。年轻时的巴金相信无政府主义很美好,但实现理想要做很多事,还需要一些非常手段,很多是恐怖的。这样的事情巴金当然不敢做,他更多的是以笔为枪。无政府主义和革命文学是南辕北辙的,但以笔为枪却是相通的。中国人的人生三境界:立德、立功、立言,巴金说他因为做不了政治,立不了功所以才立言的。他从不避讳他的作品是武器。巴金的政治观点是反对一切专制,很难说左右派,但他的艺术相对功利。巴金公开主张文学技巧不重要,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他的小说都是不加修饰、不加象征手法,没有精心布局的。好比白开水,浅显、清晰。三、“青年抒情文体”。初学写作,首先研究的对象不是冰心就是巴金。1.“我”特别多,非常直白2.激动,毫不掩饰节制。巴金喜欢反复解释小说的内容。巴金的看法是一有感触马上写下来,郭沫若也是如此。他们一再鼓吹这种“灵感”的时刻是控制不住的。另一种看法认为艺术不是热情本身,艺术是热情冷却下来的东西。激动的时候是不可以写诗的,这是华兹华斯的主张。巴金的“青年抒情文体”对上一代青年人有着巨大影响。巴金一生都有青年革命心态——年轻的、新的就是对的,老的、旧的就是错的,新的权利打倒旧的。巴金越到老反而越坚持这种青年文体、革命文体。文革后,巴金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代表。巴金的地位在晚年越来越高。鲁迅文坛地位一直很高。有些作家曾被人忘掉或忽视,后来才变得有名,如张爱玲、钱锺书。也有些作家生前有名,后人评价一般,如郭沫若。也有在文学史中夭折的,如沈从文、老舍、徐志摩。很多的作家晚年很少有作品,吃老本,如曹禺。巴金年轻时虽然读者很多,但其作品的社会价值大于艺术价值。晚年巴金的文坛地位却非常高。令人尊敬的原因不是因为他的小说,而是他晚年的散文《随想录》《真话集》。经历“文革”后还能大胆提出意见,控诉“文革”的老作家,以巴金为代表。像艾青、曹禺、丁玲平反后,很少公开提起往事。巴金有两个遗愿,一是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北京已经建成,巴金捐了很多书。第二是建立“文革博物馆”,还没有实现。《家》中的觉新就像《日出》中的李石清,是一个对阶级社会结构的一个简单的道德图解。《家》是由不同人物构成的社会关系图,不只是经济状况排列,更是简单的年龄排列。处在中间的关键性人物即是觉新,他也是小说最丰富的圆型人物。比觉新大的都是比较负面的人物,反之是善良、纯洁、受压迫、要反抗的。“五四”新文学一开始的标题是新青年。革命的进化论,年轻的、新的就是好的,旧的、传统的,就是坏的。《家》图解了这个世界。只有觉新是核心人物,又好又坏,承担家庭的责任,同时又理解支持弟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鲁迅所说的“肩住黑暗的闸门”。他完全知道弟弟妹妹们要什么,又知道爷爷奶奶要什么。他替老一辈管家,又替新一辈追求爱情,所以这个人物被压死了。《家》所描绘的年轻层次的图解——相信年轻人就是好的,这样简单的看问题,是进化论的局限。整个“五四”现代文学贯穿着这两个理论,鲁迅也一辈子面对这“两论”:早期是进化论,后来是阶级论。《日出》讲的是阶级论,《家》讲的是进化论。两部作品合起来就是20C 30S 左倾的文学主流。而这个进化论图景是《家》和《红楼梦》的根本区别。《家》的世界是两分的,直到后来,张爱玲才对这种两分法产生怀疑。生活当中的故事没那么激烈,也没有那么多的革命和悲惨,巴金将现实写得激烈就是青年革命心态,他要突出革命的主题。说话时给人物加辅助说明是现代白话文的方式,古典小说没有。一些部分,年青一代、革命一代所秉承的价值观和高老太爷他们是相通的。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在中国不断出现革命,但是悲剧也照样会不断出现。革命的人成功了可能还是高老太爷。小说透露出的价值观,对传统道德的批判其实是不够深刻的。老舍本来是最早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但他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投湖了。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就是“放弃我”。老舍是满族,沈从文的家族有汉、苗、土家族血统,他自己承认是苗族。老舍两岁时父亲为保卫北京打八国联军,在北京城墙被打死。他的父亲虽然是正红旗人,却是底层的旗人。父亲去世后母亲很苦,住在北京大杂院中靠洗衣为生。在这个现代作家里,老舍的家庭背景是非常特别的。老舍小学毕业得到赞助读师范,后来因为工作表现好,当了小学的校长,后又到南开中学教国文。老舍后放弃了工资较高的教职工作去英国留学,一边教汉语谋生,一边开始写小说。老舍的小说不是一举成名的,《老张的哲学》《二马》《猫城记》等寄回中国发表,没有特别出名。老舍早期的小说学习英国审美,追求幽默。老舍20C 30S回国,在青岛、济南教书。中篇《月牙儿》改编自他在打仗中被烧的长篇《大明湖》。《月牙儿》以女性的角度写一个母亲是妓女的女孩拼命抵抗命运,最终还是走上母亲道路的故事。老舍关心社会底层,模拟女性口吻。但这终究还是男作家写的,缺乏对女性微妙细致的心理描写。老舍认为做妓女是被社会压迫的,是从社会的正义的道德观来写这个故事的。抗战初期,中国成立了统战的文艺家协会,老舍被推为主席,因为他既不是“左联”的系统,又何国民党没有关系。老舍的代表作是《骆驼祥子》,最能代表他的风格。抗战期间老舍跟着军队去编话剧、编戏,“文章入伍”,但作品不太成功,只有《四世同堂》非常好。解放战争期间,老舍和曹禺在美国讲学,1949周恩来去信,二人归国。49年后,巴金只写了《团圆》,茅盾没再写什么,曹禺不断改写自己的作品,只有老舍写得最多,也很成功,尤其是剧本《茶馆》。“文革”期间老舍生着病,不懂是怎么回事。他一直是革命的模范,是人民艺术家。那天他穿戴整齐,准备好材料,准备去参加“文革”。妻子问他去文联干什么,他说要参加运动,将来要写运动的,不参加我怎么写。到了文联,红卫兵将一批“反动作家”往车上赶,他们问老舍是谁,然后把他一起带上了车。一个人在任何地方都可能撒谎,可是要写好文学作品,内心、潜意识就一定会暴露。老舍几十年前就借着祥子的口写出了一个人在困境时,他宁死不离开北京,要守在护城河边。婚姻方面也是如此,祥子和虎妞结婚其实是不愿意的,老舍的婚姻也不幸福。再看祥子,没什么了不起的地位和本领,但人品端正,靠自己的能力做自己的事,希望得到社会公平的对待,不能弯,不能扭曲。小说的最后祥子被扭曲了,但老舍自己却是不能被扭曲的。有些树不能弯,“咔嚓”一下就断了,老舍就是这样。20C 30S是老舍的创作高峰期,如《魂断枪》。会武功的人和读书人一样,都有一个毛病,总觉得他没得到足够的认可。武功有三境界:第一个境界,表演。现在也有后现代的理论认为这个世界什么都靠表演操作,都是场域、操盘、运作。第二个层面就是实用。第三个层面是灵魂,这个时代不配拥有这样的好东西,我就要留着他。文学是不能改的,作家的灵魂是不能造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骆驼祥子》是典范。人力车夫在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象征,最早是胡适、郁达夫、鲁迅都写过这一形象。知识分子在面对人力车夫的困境是“五四”的困境——又想唤醒大众,又无能为力。祥子是“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个人主义”于老舍而言不是贬义的,这个词等于说是“英雄的末路”。老舍不像巴金、曹禺那么轻易相信左派的理论,开始老舍受英国文化的影响追求幽默,不亲近左派,不相信革命,《骆驼祥子》是一个转折点。通过祥子的失败,老舍完成了世界观的转折:一个人想端端正正做人,何其难啊!因此这个社会需要革命。更深一层,《骆驼祥子》在写一个基本的人生观。一般来说,我们做一件事是能做的、乐意做的、能获得好处的。这三个要素是很多人人生观很重要的部分,我们理想的基本信念即是祥子的信念。但祥子所遇到的所有的坎,他都没有错,是被社会逼到这一地步的,他的人格、命运、生活摔下去都是社会的错。祥子偷骆驼是堕落的开始。这堕落的性质是:别人对我不好,我也可以对别人不好,这就是“以恶抗恶”,这种处境是非常普遍的。《骆驼祥子》的三层解读:1.弱势群体工人被罪恶社会环境压迫的故事。2.个人主义如何在中国此路不通的故事。3.小说写的就是我——自己也有能做、爱做事,也曾相信如果努力就会获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但一个坚持自己原则做事“不忘初心”的人,不一定能获得成功,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在这个意义上,祥子就是我。虎妞如果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她又有什么错?只是爱上了一个男人,为了他牺牲了家庭、钱。至于她动了一些心思,花了一些手段也不算错。换一个角度讲,同样的故事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故事。这不单是罗生门,是从不同角度、眼光来看待同一件事。主流范围:“鲁、郭、茅、巴、老、曹”。鲁迅开辟新文学方向,茅盾是左翼文学大师,郭沫若是国家领导人,巴金、曹禺、老舍从不同角度相信革命——巴金提倡年轻人的革命,曹禺提倡穷人的革命,老舍讲个人主义的失败,都是主流。沈从文出生于军人家庭,没有好好读书。湘西的军人不是正规军,是地方武装,有点半军半匪的情况。沈从文很年轻就在军队里,见过一般人没有见过的很多事情。20岁的沈从文读书读的少,但见识过的事情却很多。沈从文后来的小说就写这些奇怪的事情,沈从文“北漂”时很穷,最开始写作也没人发表。张兆和是沈从文的学生,沈从文死追,胡适还帮了忙。张兆和后来陪他度过了几十年苦难的生活。张家四姐妹在民国是名门,也都嫁给了名人。沈从文没有文凭,没读过大学,更没留过洋。在大学里他有些自卑,也可能是被忽略的。沈从文的小说基本是两个类型,一部分写乡村,一部分写城市。凡乡村都很美好,凡城市都很糟糕。在《边城》里作家直接说乡村的妓女比城里的太太还要高贵。沈从文热爱乡村,一辈子不接受城市。他歌颂乡村的小说不是给农民看的,是给城里人看的。当时偏右的文坛作家如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多是诗人、散文、争论家,没有一个小说家。诗歌是新月派,但这批人除了写诗就是搞理论,包括顾颉刚、罗家伦这些胡适的弟子,多做考古或是其他研究,没有写小说的。小说作家大部分左倾:文学研究会微左,创造社后期很左,“左联”写出的故事都是阶级斗争。小说界唯一例外的就是沈从文。胡适一派有意识地把沈从文拉到他的阵营中,沈从文也希望有人支持他。沈从文和老舍一样都不是一举成名的。他早期的小说写了很多奇怪的故事。抗战前后,郭沫若、茅盾等人影响了香港文学。郭沫若写了《斥反动文艺》,将沈从文定性为“桃红色”的“反动作家”。沈从文为此两次轻生。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沈从文的文学确实“反动”。20C 30S他曾有意识地“反”时代发展而“动”。“反动”即是反主流而动,反潮流而动。“五四”的主流意识形态受进化论影响,用西方的“先进”文化批评中国,用城市文明标准改造农村。因此,中国“五四”以后的文学主流就有“新与旧”“城与乡”“中与西”三种假定关系。简单说就是企图相信新比旧好、城比乡好、西比中好。因为西方是科学、民主、进步。中国虽然强调国学,强调民族主义,但总体的趋势是走向全球化的。这是主流的意识形态。沈从文觉得农村比城市好,西方的东西不一定比古老的乡土中国好,他还认为旧的比新的好。从沈从文开始,地域文化才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受重视。没有哪一个作家能像沈从文这样由于一个人的创作改变了一个地方整体的文化形象。沈从文执着于描写屈辱感。“民族-国家”的集体无意识,我们对于屈辱的记忆比对优胜的感觉要深刻得多,因为我们在过去一百年的历史里,屈辱远多于胜利。但又不单是民族屈辱感问题,还有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界限问题。屈辱感是一个比较文学性的、要探讨人性更深一层的东西。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基本赞扬、同情、支持三角关系中的后来者,后来者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雄心。一切好的东西被贵族占有,新兴的平民阶级要把他们抢过来,最典型的作品就是《飘》。小说的题目要么点题,要么反讽。台湾文学有两派。一派是现代主义,代表作家有余光中、白先勇、王文兴、李绍铭、李欧梵等。另一派是乡土派,代表作家有陈映真、王祯和、黄春明等。对中国人来说“自己”这个概念有几层混合的意思。沈从文在《边城》的题记中清楚写道,这不是给农民看的、给大学生、评论家看的。是给没有进到体制的、没有读大学的、但又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看的。当时大学里的人都被左派思想感染,都相信革命,而农民又没有能力关心这些。因此《边城》的理想读者不是这些人,是观察社会主潮但又反主潮而动的人。沈从文所描写、留恋的是一些比较传统的、乡土的东西。中国“乡土文学”大致分三种。第一种是鲁迅类,从乡村到城市,又回到农村,既留恋又批判农村。乡村是破旧的,但童年记忆是美好的。最典型的是《故乡》。第二种是沈从文一类,以农村为对照批判城市。如《丈夫》《边城》。第三种更准确是“本土文学”,农村还包含着一种“本土”的概念,比如陈映真和舒巷城。当“乡土文学”变成“本土”概念,内涵就复杂了:“乡土”不仅相对城市,不仅代表地域,还寄托族群意识。这个意义上,包含“民族-国家”寓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以乡土为主流。或者说,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在乡土文学的发展中,沈从文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边城》三层机构的矛盾关系:一、义与利边城和今天社会最大的不同在于见义让利。边城里大家都不要钱,但归根结底又是讲钱的。找一个穷女人还是富女人的选择,解构了“见义让利”。二、家庭亲情和男女爱情西方道德和东方道德在这一层面上冲突得最厉害。按照中国传统的道德,兄弟重于女人,而西方则是爱情最高。按照西方的价值观来说,家庭指夫妻和小孩,这是最直接的。中国传统的家,首先是父母长辈,一定是和父母的关系最重要。西方认为真爱必须要争取,不能让,也不能听任对方挑。如果放弃了爱情,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爱人。小说展开了一个无解的矛盾。三、故事没有一个坏人,却讲了一个坏透了的事凡有明显的坏人大多是通俗文学,凡找不到明确的坏人,可能是严肃文学,也有例外。叔本华论悲剧三个类型。第一种是“造成巨大不幸的原因可以是某一剧中人异乎寻常的,发挥尽致的恶毒。这时,这角色就是肇祸人。”第二种是“造成不幸的还可以是盲目的命运,也即是偶然和错误。”第三种是“不幸也可以仅仅是由于剧中人彼此的地位不同,由于他们的关系造成的。这就无需乎(布置)可怕的错误或闻所未闻的意外事故,也不用恶毒到可能极限的人物。而只需要在道德上平平常常的人们,把他们安排在经常发生的情况之下,使他们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他们为这种地位所迫,明明知道、明明看到却互为对方制造灾祸,同时还不能说单是哪一方面不对。”在这三种类型中,叔本华认为最后一类悲剧更为可取。“因为这一类不是把不幸当作一个例外指给我们看,不是当作由于罕有的情况或狠毒的人物带来的东西,而是一种轻易而自发的,从人的行为和性格中产生的东西。几乎是当作人的本质上要产生的东西。这就是不幸也和我们接近到可怕的程度了。并且,我们在那两类悲剧中虽是把可怕的命运和骇人的恶毒看作使人恐怖的因素,然而究竟只是看作离开我们老远的威慑力量,我们很可以躲避这些力量而不必以自我克制为逋逃薮。可是最后这类悲剧指给我们看的那些破坏幸福和生命的力量,却又是一种性质。这些力量光临我们这儿来的道路随时都是畅通无阻的。我们看到最大的痛苦,都是在本质上我们自己的命运也难免的复杂关系和我们自己也可能干出来的行为带来的,所以我们也无须为不公平而抱怨。这样我们就会不寒而栗,觉得自己已到地狱中来了。”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文革”的作品大概就四类。少数坏人害多数好人、坏事最后变成好事、当年错了但不忏悔、众多好人做一件坏事。最后一种最为深刻,余华、马原、残雪、王安忆写的小说都是这个类型,没有坏人。《边城》也好在悲剧的具体原因都有,也都不完全是。沈从文没写积极斗争,所以左翼作家说他反动,“反动”这个词在特定语境下是负面的,如果完全中性的看待这个词的意思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一般来说20C 30S讲革命,沈从文不革命,就被判定为错误。但一个地方的历史潮流不见得就是世界的历史潮流。沈从文也不是完全反对阶级斗争,他只是描写人与人之间矛盾冲突的另外一些可能。我们要理解翠翠生活在这个世界的多种可能性。张爱玲是一个用这个传统小说写法写出现代主义精神的作家。“五四”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加浪漫主义,是反叛或更新中国传统。西方现代主义基本是20C上半叶,中国现当代文学也是同一时期。但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主流是西方18、19C的道路,将平等、自由、博爱,相信人道主义、追求个性解放之类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五四”的这些工作至今还没有完成,能否跳过去?能否超克?怀疑态度。西方这一时期的主流是现代主义,是颓废的、异化的、黑色幽默的、意识流的。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里并不是主流。张爱玲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区别在于:她比较向往过去,用传统小说笔法写民国世界。张爱玲用传统小说的部分手法写貌似鸳鸯蝴蝶的情欲故事,却写出了现代主义的悲凉颓废。简而言之是以《红楼梦》手法写现代主义。“长满虱子”是高度的现代主义,袍的华美甚至是因为虱子小虫闪闪的细细闪光,远看才显得华美。张爱玲以俗文学的方式写纯文学。“五四”时期文学壁垒分明。鸳鸯蝴蝶派是俗文学,巴金、老舍是忧国忧民的严肃文学。张爱玲一点都不忌讳通俗文学。一方面她的文学以貌似通俗文学的名义出版,另一方面她的作品又进入了纯文学甚至学术研究的大雅之堂。张爱玲的作品是批判女人的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提高女性的地位,认为男性作品歪曲了女性。可张爱玲的作品偏偏在很多地方批判女性。张爱玲在历史观、语言、抒情方式三个方向对忧国忧民、启蒙批判的“五四”新文学构成了某种反驳与挑战。张爱玲是一个“五四”主流文学无法安放的作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大概的秩序是“鲁、郭、茅、巴、老、曹”后再加上沈从文和钱锺书,唯独张爱玲不知怎么放。在台湾、香港和海外文学中,张爱玲的影响和地位可以媲美鲁迅。张爱玲是所有现当代文学作家中出身最“豪华”的。祖父张佩纶是同光年间清流派,曾在皇帝面前作侍讲,等于“中央党校”教授,有做“中纪委”官员。可惜好景不长,当时是“浊世”,“清流”是难以立足的。张佩纶被派到福建,跟法国人打了一场任谁打都会输的“马江之战”,但打败的责任都归咎于张佩纶。张被流放张家口,李鸿章觉得对不起他,就把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他。到民国初,张家已经衰落了,昔日的荣耀变成丑事,张爱玲的父亲从没跟她提过这件事。张爱玲的父亲好像只做两件事:读《红楼梦》和抽鸦片。一辈子不会赚钱,把家里的钱都败光了。张爱玲的母亲是曾国藩一个将军的后代。张爱玲四岁的时候姑姑去英国留学,母亲就跟着陪读了。张爱玲读小学,母亲回来,父母讲离婚。在理性上,张爱玲选择了母亲。16岁以后同母亲住在一起。虽然父亲打她、关她,但在后来回忆的文章中,母亲却总是负面的,父亲反而批判中饱含深情。这一现象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讲,可能是因为张爱玲对时代、对中西文化的看法与众不同。在“五四”那个时代,觉得现代比清代好,是所有新文学作家的共识。但张爱玲不这么觉得。张爱玲回忆说,那时“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凡是中国的都是黑暗的,凡是过去的都是黑暗的,凡是现在的都是光明的,凡是西方的都是光明的。”“强行”这两个字就说明她后来知道这种划分是不对的。所以,张爱玲在对父母的态度上,显示出与很多“五四”作家的不同,这和沈从文有点相似。她不认为在文化上,民国就一定比清朝好,也不认为外国的东西一定比中国的东西好。张爱玲后来的小说主题就是“男女战争”,就是男女谈恋爱。但这个“恋爱”是打仗,是计算,是猜疑,是提防,是博弈,从头到尾是在“打仗”。而这种爱情战争最早、最佳的人物原型就是她的父母。她的父母一辈子打仗,不能说没有感情,也有过家庭有过孩子,可就是一直在较量。张爱玲小说有四个最基本的原型:自己、父亲、母亲,当然还有胡兰成。还有一点,“五四”文学中的“父亲”是个显眼的空白。在现实层面,作家的父亲们大都很早去世。象征层面上,父亲又大多是负面人物。所以有一个“弑父”情结。与此同时,无论写实还是象征,母亲都是启蒙者,都是爱与被爱的对象。张爱玲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她“弑”父,但也不恋母。在某种意义上,张爱玲晚年凄凉地死在洛杉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生活上、精神上似乎都“无家可归”。最后,她所有的版税、稿费都是交给朋友宋淇和皇冠出版社,没有留给任何亲人。其实她是有亲人的,姑妈对她很好,但她晚年也不回上海,什么亲情都放弃了。张爱玲写小说的黄金期是在1943到1945,大概二十四五岁。她写小说以后认识了汪兆铭伪政权下的宣传官员胡兰成,也是一个才子。胡兰成离婚后和张爱玲秘密结婚,可没几个月胡兰成就跑到武汉和小护士周训德结婚了。抗战结束,他作为汉奸出逃,有个寡妇范秀美一路送他,他又和她在一起。后来他去日本,和日本女人一枝在一起。后来又娶黑手党头目的妻子佘爱珍。胡兰成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今生今世》,张爱玲后来的《小团圆》一部分也是为了对胡兰成笔下的故事勘误。《第一炉香》:葛薇龙走出去的每一步都有理由,都有一点错,但还是会走,因为说得通。但当她一步步走出去时,突然在某一个点,发现自己已经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了。虽然每一步都是合理的但结果可能是荒谬的。这是张爱玲写的人性堕落、虚弱的必然性。张爱玲的代表作:《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都是早期写的,只有《小团圆》是晚期写的。张爱玲的爱情故事基本都是悲剧,除了《倾城之恋》。《倾城之恋》有两个重要情节,一是母亲不帮她,二是镜子帮了她。有人给刘白苏的妹妹介绍了海外的华侨范柳原,却被她抢了。《倾城之恋》是一个先小人后君子的故事。一开始两个人都在算计,女人找“长期饭票”,男人找一个新的艳遇。这是一个女性的胜利,把花花公子改造成了“长期饭票”,是多少世俗中女人的美梦。在中国现代文学里,这是女人第一次发出这么世俗、这么实际、这么不浪漫的声音。这就是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她打破了“五四”以来的基本的爱情模式:男性给女性讲文化、讲知识、讲道理,唤醒女性。而女性非常纯真善良,被男性的知识风釆所感染,陷入了爱情。有的女性超越了男性,有的女性和男性分开,但她们都是玉洁冰清的,都是相信爱情的。可是到了张爱玲笔下,女性满脑子想的都是“饭票”,是极现实的问题。男性讲爱情,讲《诗经》,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听不大懂,只要结婚就好。张爱玲小说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她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女性的声音。中国传统爱情故事有一个基本的模式:一男一女相爱,社会反对,男女是联合起来反抗社会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家》《春》《秋》。但《倾城之恋》里基本上是没有人也没有社会力量在反对,阻碍范柳原和白流苏的,只是这一男一女本身。这个斗争更加复杂,是男人需求和女人利益的根本性冲突。通俗地讲,男人是没有现在就没有将来的,女人是没有将来就没有现在的。这么一个性别斗争在张爱玲笔下,描写得非常通俗又非常精彩。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忧国忧民。要救世,希望文学作为武器能改造中国。鲁迅、巴金、茅盾等“左联”作家都是这条线索。第二类,文学是文人自己的园地,不一定能救国家,但先要救自己。这一类的作家有周作人,一部分的鲁迅,还有郁达夫、林语堂、梁实秋、闻一多、徐志摩等。第三类,目的是娱乐。怎么畅销流行就怎么写,一切以读者需求为第一。这一类就是鸳鸯蝴蝶派。而张爱玲这样的作家哪一类都放不进去。她的风格讲都市感性,讲现代主义,重女性感官,追传统文笔。这种文学现象和鲁迅开创的主流方向很不一样。王德威曾列举过很多受张爱玲影响的作家,像台湾的白先勇、苏伟贞、朱天文、朱天心,香港的李碧华、刘以鬯、黄碧云,都继承张爱玲这条线索。有忧患意识,但不一定要去救世界。是为自己,又为社会。是严肃的,又有通俗的方式。追求艺术,又有娱乐的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