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搞笑而有道理的段子我就要全盘接收你的道理吗?笑话!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那是机器人才听话!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能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诸葛亮不出茅庐便知天下事,我们现代人,就算每天待在家里,不管是娱乐八卦,还是社会新闻、国际大事,只要动动手指上上网,就一切尽在手中。可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该如何判断?专家预测明天股市会跌,我们该信么?大学教育该普及么?是做职业女性呢,还是全职妈妈?每个人都在向我们兜售他们的观点,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还是先琢磨一番,提出疑问,经过分析后再做出理性判断呢?如果你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那么你就得具备批判性思维。《学会提问》,便是一本教你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如何批判性地提出问题的好书。这是一本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作品,历经30年畅销不衰,到现在已经再版第10次,火爆程度可想而知了。拥有批判性思维,不管是教育、心理学、医学、哲学、法律,等等各个领域,都能派得上用场。在面对重大问题和人生选择的时候,批判性思维,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理智的判断。什么叫批判性思维,以及为什么要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经历中,有一个词特别熟悉:标准答案。曾经有一件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上海市某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有个学生写的是:我不会让梨。结果可想而知,老师给这个答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不知道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回答。“让梨”虽然可以显示出,让者的修养和道德,但“不让”并非就是自私,它也可以表示,不轻易放弃的态度。然而从小的教育告诉我们,不要质疑标准答案。久而久之,我们的思维就变得,像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一样,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别人说什么,我们就不加推理地全盘接收。如果你不想被“标准答案”绑架,不想做别人观点的提线木偶,那么你需要带上一件装备,那就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听起来好像有点高大上,但说起来也简单,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你要有提出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另外,你要具备提出好问题、给出好答案的能力和愿望。就好比,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读,找出这本书的线索和核心,而且要注意到,作者的推理和论述哪里有漏洞,而不是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那么,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呢?有人可能会问,我不要批判性思维就不行么?其实有或没有批判性思维,就好比,你是想直接吃别人给你的苹果,还是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除草、浇灌、施肥,最终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苹果。比起亲自参与其中,不劳而获会少了很多乐趣呢。而且,从别人那儿拿来的苹果,有可能是毒苹果。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对某个观点说“不”,他们也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的做法恰到好处,有些人的言论却逻辑不通、漏洞百出。但人是感性的动物,总免不了有感情用事的时候。每个人的成长环境、跟他人的亲疏远近、宗教信仰等等,都会影响我们做决定。但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比常人更清醒地意识到,他们的想法可能需要修正,而不是执着于一开始的观点。比方说,你刚谈了个男朋友,每天嘘寒问暖跟你煲电话粥。但突然有一天,你姨妈跟你说,建议你俩赶紧分手。面对这件事,如果你拥有批判性思维,那么你的第一反应,不是马上强调你男朋友人有多好。相反,你会先问姨妈,为什么她会这么说。如果姨妈回答:“我前几天看见你去对象去赌博了,还跟一个女的勾肩搭背”这样一来,就可以既接受姨妈的好心,免了争执。批判性思考的目的,是想得出一个最有理有据的结论,但不是所有人都像你姨妈那样好说话,你问什么对方就答什么,不厌其烦,有求必应。实际上在人际关系中,很多时候,人们会因为一段尴尬的谈话而冷场,甚至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比方说,两个人在一起讨论某部电影。A问B:“你觉得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怎么样?”B说:“无聊、低俗、不值一提。”本来A还想跟B聊聊这部电影的画面呀,台词呀,演员的演技之类的,结果B一句话,直接把这部电影给毙掉了,两人谈话终止,B还给A留下了肤浅、偏执的印象。这里有一个谈话策略。比方说:你可以在提问前,先表明自己只是想虚心请教,而不是故意为难对方;在和对方谈话的过程中,要摆出谦卑尊敬的态度;你也可以先寻找一下,你和对方的意见或价值观一样的地方,然后再委婉提出你觉得有分歧之处,等等这些,都能帮助你将谈话继续下去。如何找准论题、结论,打开批判性思维的大门?学会批判性思维,是从学会提问开始的。怎么提出好问题呢?比方有人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他的理由是:两个能力一样的人去面试,被录取的十有八九是长得好看的那个;马云当初面试的时候因为长得丑被拒绝了。乍听之下好像没错,怎么办,要不同意他的说法?如果你具有批判性思维,那么你一定会从三个点入手,去分析他这话到底有没有问题。这三个点就是:论题、结论和理由,这也是撑起一个论证的三根柱子。如果把批判性思维比喻成,武侠小说里行走江湖的绝世武功的话,那么要炼成这门“盖世神功”的秘诀,就是培养找准论题、结论和理由的能力。论题就是引起讨论,有争议的地方。论题大致来说有两种,“是不是”和“应不应该”。比方说,“找对象,是不是互补型的比相似型的更好”,“毒品应不应该禁止贩卖”。结论,是作者或演说者,想要推销给你的观点。如果想找结论,就先看看文章的标题,然后看看文章开头第一段和结尾。如果还找不到结论的话,那就找一下,“因此”“表明”“由此得出”“所以”“证明”,等等这些带有指示性的词。这里现成给你一篇文章,看你能不能找到论题和结论。“对婴儿进行基因编辑,在医学上可以用来医治疾病,但这样的做法存在巨大的风险。一方面,人为编辑基因,虽然会避免一些缺陷,但却很有可能,增加患上其他疾病的风险,甚至是死亡。更严重的是,如果被编辑过的基因一代代遗传下去,将来产生的变异,可能会导致人类无法承受的后果。而且拿人做实验,本身就违背了伦理道德。所以应该严厉禁止基因编辑。”相信机智的你一定找到了论题——“该不该禁止基因编辑婴儿”,还有结论“要严格禁止基因编辑婴儿”。结论不是下断言,它需要理由的支撑。理由,也就是证据。比如我们刚刚说的那个例子,有人跟你说: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对方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是因为他统计过,同样能力的人,总是长得好看的那个被录取,还有马云因为丑被拒的事实。如果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那么他一定会问为什么。如果理由本身就有漏洞,那么结论就有可能被推翻。就“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这个论题而言,如果你拿出“才华和毅力比脸更重要”来反驳,就可以否定对方向你推销的观点。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有些文章写得有理有据,整体好像没啥大问题,但就是感觉哪里怪怪的。如果你有这种敏锐度的话,那你离批判性思维就不远了。在第二部分内容里,我们主要介绍了打开批判性思维大门的方法:找准论题和结论。我们也提到,理由是支撑一个结论是否合理的主要构成。但,一个理由和结论有没有关系,能不能证明结论,这就要看我们,能不能找到作者和演说者们明面儿上没说出来的想法。这样才能判断,理由和结论在逻辑上能不能联系起来。就好像魔术师用手帕变出了一只兔子,但魔术师背后搞了什么把戏呢?魔术师的“把戏”,在批判性思维里,叫假设。如何找到假设,将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假设有两种: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找出这些假设。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结论,他会用什么样的理由去证明这个结论,往往跟这个人的价值观有关系,这种假设叫价值观假设。价值观就像一个幕后操盘手一样,它遥控着推理论证的过程。“明星该不该交高额税款”“高学历女性做全职太太是不是浪费”“婚前该不该试婚”等等,面对同一个话题,人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价值观的冲突。举个例子:“娱乐性药物不应该合法化,因为这些药物引发了太多的犯罪事件。”要注意,“娱乐性药物引发太多犯罪事件”的这个理由,只有在假设大家都认为“公共安全”大于“个人责任”的情况下,“娱乐性药物不应该合法化”的结论才能成立。哦,对了,娱乐性药物指的是那些让人产生快感的药。怎么找出价值观假设呢?首先,你可以先调查一下,给出某个观点的当事人的背景,因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职业身份等,都会影响他的价值观。比如“明星该不该交高额税款”这个论题,如果让明星来回答的话,那答案,恐怕不是大多数人想听到的;其次,也可以用“反串”的方法思考一下,如果我不同意他的论证,那我的理由是什么。比方说,有人反对用猴子做实验,那么你可以问一下自己,如果我提倡用猴子做实验,那我应该找那些理由来为自己辩护;另外,想要找出某个人在论证中的价值观假设,你可以注意一下,对方拿出的理由是不是因为他的价值倾向。古人的这句“忠孝不能两全”就是一个说明价值倾向的好例子。一个人可能既忠又孝,但最后,如果他选择大义灭亲,那是因为他更倾向于“忠”,而选择包庇长辈,那就是他更倾向于“孝”。常见的价值冲突有这么几种,比方说 “竞争还是合作”“媒体自由还是国家安全”“平等还是个人主义”“理性还是冲动”等等。拿“说真话有时候会伤害朋友间的感情,所以善意的谎言应不应该”这个论题来说的话,会做出什么样的结论,那就要看,天平两端的“诚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两种价值倾向,更偏向哪边。一个人给出的理由到底有没有道理,要看这个人那些想当然的想法,有没有被接受的可能性。这些“想当然的想法”,就是描述性思维。比方说这里有一个结论:文学院的学生都应该去看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理由是:感受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文科生大有益处。我们来想一下,要想让人们接受“文学院的学生都应该去看一部莎士比亚的戏剧”的结论,要假设什么样的想法呢?我们要假设:莎士比亚的戏剧表演得要很传神,能让学生看到原著的精髓,以及,学生们能理解这部戏剧,从而将作品和莎士比亚联系起来。只有当这两个想法得到人们不言而喻的认可时,“感受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文科生大有益处”的理由才合理,因此而得出的结论才站得住脚。在我们自己动笔写作的时候,怎么将批判性思维用在里面?对于写作者来说,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那自然脑子里是门儿清,可是,怎么让你的文章,让隔着纸张和屏幕的读者读懂呢?第一,就是在写作前,你得先把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这一点你肯定不陌生,想当初我们写论文的时候,就吃过论题范围太大,不知如何下手的亏。比方说,有人选了研究近现代文学的论题,也有人选的是,近现代文学领域中某一个或某几个人的作品来研究。如果你是前面那一种,那可就悲剧咯。我们来说第二点:结论。我们每一个写作的人,都想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读者,并且希望读者认同我们的想法。那么这种时候,就别跟读者玩儿捉迷藏啦。让读者一目了然地找到你的理由和结论,不仅帮读者省时间,而且这也让你的文章显得更有逻辑。支撑论证的第三根柱子,理由又该如何呢?要知道,在写学术性文章的时候,推理是最重要的环节。在下结论之前,要尽可能全面地去挖掘理由和证据。比方说,你想写一篇关于电影发展史的文章,那么就要去搜索一下,近几年来,电影行业有什么新发展、新技术,不然,你的结论可能就跟不上潮流了。最后,我们来说一下假设。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电脑程序,我们的人生和经历,会让一些想法扎根在脑子里,这些想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可读者又不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读者很有可能,会把我们主观意识很强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当做是合理的逻辑。所以,当我们作为作者去写文章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地向读者揭示我们的那些思维假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你想全面理解一个作者的推理论证,那你就得给读者一个和你公平交流的机会。其实,培养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让你成为一个挑剔的人,随时随地都在分析别人的观点,找出对方的逻辑漏洞,好显得自己出类拔萃。实际上,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是要求一个人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各种观点,然后再理性评判这些看法,最后,在经过批判性思维分析的基础上,决定接受哪些思想或采取哪些行动。当然,拥有批判性思维,并不是拿到了人生的通关卡,它只是你人生道路上携带的一件武器。但你能用它斩断扰乱你思维的乱麻,拨开隐藏在别人观点背后的真实想法,最终找到正确的思维出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搞笑而有道理的段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