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懂路由器该怎么设置玩游戏才稳定的大佬,我呢游戏玩得比较多,设备更换了不知道多少个了?


2019-11-07 16:06:35
210点赞
1254收藏
118评论
Hello大家好,我是连续签到1700+天且只(zheng)有(zai)一(jia)篇(su)的罐罐君。上一篇文里,罐罐君絮絮叨叨地讲了小窝从装修到入住一年半以来折腾网络的经历,主要是写写过程中所踩的一些坑,希望能够给值友们一些帮助,那我也算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啦在此谨对阅读、点赞、评论、收藏过拙文的列位看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家庭网络折腾记 篇一:入住一年半,我为什么要卖掉硬路由换软路由?主要讲了装修时网络方面的一些心得,以及入住后搭建网络环境时遇到的一些坑和应对方法橙品古董5金一件
赞170 评论147 收藏1k查看详情说来惭愧,咱呀是新手上路,不知道大妈不支持两级目录,上一篇文的分段设置得太长(甩锅:精心设计的第二级目录成了摆设 ),让列位看官辛苦了,鞠躬致歉,下面是本篇的主要内容,目录跳转应该也正常了(不就是伪二级目录嘛,咱也会 ):1.
软路由的软硬件选择(啊啊啊啊啊这部分内容从上一篇挪到这里了,但我居然没删掉之前的目录)
1.1
CPU、主板、内存、硬盘等硬件选择
1.2
软路由的固件介绍及选择
1.3
OpenWrt x86简单安装攻略2.
为了迎接软路由的弱电箱改造
2.1
从称霸电视柜到回归弱电箱
2.2
弱电箱的布局、风道、温控……3.
利用旧设备组成无缝切换的(伪)Mesh网络
3.1
Mesh相关协议解释一波?
3.2
掏出你的旧设备,该实战啦4.
旧设备(伪)Mesh与成品(真)Mesh的简单对比【因为剁手而乱入的彩蛋】
4.1
旧设备Mesh网络使用简评
4.2
Linksys VELOP 3900M简单开箱及简评(以上是本篇内容,后续看心情再写写篇3-软路由系统的编译篇4-Docker on 软路由等)罐罐君其实还很喜欢下个厨做个饭什么的,你们想看我的”黑暗料理“吗?再次利益相关:本文所涉产品都是罐罐君自费购买(上篇都晒购买记录了还想怎样), 纯粹分享自己的一些浅见,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大佬多多批判(鞠躬)不过,像网线半双工这事,文科狗真的学艺不精写错啦,请大佬们不要再补刀了#生命不息,挖坑不止#1.软路由的软硬件选择上一篇的名词解释里说到,软路由就是在通用的PC架构(x86-64)或ARM架构上安装特定固件或软件,从而实现路由等网络功能。既然是通用PC架构,那么CPU、主板、内存、硬盘这四大件就必不可少,再加上网络必需的RJ45网口,组成了软路由的基本部件。1.
软路由所用的CPU要求低功耗(毕竟7×24小时开机),且一般是嵌入主板式设计,选好它就连带选好了主板。搜了一圈资料后,我在Koolshare论坛看到网友“jackmohe”整理的一篇软路由CPU选购数据分析,其中最重要的一张图我搬运了过来,其他信息可点链接到原帖讨论。感谢大佬制图
结合各路论坛上的测评结果,D525往上的CPU的内网转发效率似乎没法跑满千兆内网,从满足性能且花钱最少出发,初步选择就定在N3150、J1900、N3700上了(从闲鱼、转转来看,它们在软路由市场的占有率也是较高的)。
图中标注的前面几项,常玩电脑的看官们一定很熟悉了,咱们再重点说说后面3项CPU特性对软路由的影响:虚拟化支持(VT-X)让软路由可以跑虚拟机,许多All in One的玩法喜欢在底层安装一个Esxi或Proxmox VE模拟平台,然后再安装群晖、OpenWrt、Kodi、Windows等系统,达到一机多用,我虽然不打算这么玩,但不支持这个特性的CPU也不支持后两个特性 ;定向虚拟化(VT-D)可以将物理机上的硬盘、网卡、显卡等设备直通给虚拟机使用,避免虚拟带来的性能损耗,这个特性对我而言暂时也可以忽略 ;AES指令集在加密解密上提供加成,这个特性对我的某些学习插件来说有一定增益,属于最好有的东东。综合以上所有考虑之后,N3150正式中选,作为我的软路由CPU(其实还要考虑买不买得到)。2.
对于软路由来说,一般1~2G的内存就绰绰有余了,咱多留点冗余度以备折腾(反正不贵),最后黑东上剁了一条N3150对应的4G 1600 DDR3L低电压内存,解决战斗。3.
软路由的外储存器选择其实颇为丰富,除了机械硬盘(不推荐)或固态硬盘外,一些主板上可能板载了Emmc芯片,甚至插个U盘上去也能当系统盘(貌似不稳定或需要额外折腾)用。我手头有一个闲置的40G英特尔320系列SSD(SATA2接口,当年可是花了1k+大洋 ),装电脑上性能是不太够了,给软路由用刚刚好。4.
要当路由器,网口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要充当主路由器的软路由,至少得有两个千兆网口(Wan+Lan),如果要接入两路及以上的宽带(运营商白送一条香不香?),那还得按宽带数额外增加对应Wan口,至于Lan口部分,只要保证能有一个接入交换机就行了。我家用的是电信宽带,虽然联通手机套餐也送了一条宽带,但本地承包商说端口不够,不给拉了 。况且,就算以后真能拉两路宽带入户,加个不一定稳的USB网卡也能解决问题。各项条件确定后,我经过一番挑挑拣拣,最后剁手了一台N3150工控机(裸机+电源),结果老板不知道是缺货还是发错了,实际到货的是一台N3160,白……白赚0.16Ghz的睿频频率(其他参数一毛一样) ……最后到手的软路由配置如下:型号价格备注CPUIntel N3160489占美无风扇工控机内存十铨DDR3L 1600 4G 笔记本内存119硬盘Intel 320系列 40G固态硬盘 SATA2闲置网口螃蟹8111E×2/工控机型号所限,不是大佬们更喜欢的Intel网卡1.2软路由的固件介绍及选择挑完了硬件,咱们来聊聊固件,著名的软路由固件则有OpenWrt、DD-wrt、RouterOS、高恪、爱快等等。RouterOS是拉脱维亚MikroTik公司开发的路由器固件,在无线、认证、策略路由、带宽控制和防火墙过滤等功能上非常强大(然而咱没用过……////);爱快(iKuai)最大的卖点在于QoS流量控制,针对家里用户/设备多的情况,可以动态平衡网速的使用,在软路由届,很多大佬用虚拟机的方式将爱快和OpenWrt结合到一起,既有流控又丰富插件可用,比如我顺手搜到的这一篇;高恪(GoCloud)是一个以免费的企业功能为主要卖点的固件,根据其官方论坛的一篇总结文,高恪优势在于QoS流量控制、上网行为管理、多拨分流等等,有兴趣的可以点上面链接看看;相对于其他固件,OpenWrt不仅是全世界第一个开源的路由器固件(2002年时Linksys领势公司推出的 WRT-54G 路由器采用Linux操作系统,触发了开源协议的传染性,被迫开放其固件的源代码,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OpenWrt),也是罐罐君接触最早的第三方路由器固件之一,其开放、定制性强、插件丰富等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也是最适合新手入门软路由x86的固件之一。LEDE是OpenWrt在2016年独立出来的一个副产品,两者的很多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在2018年1月,两者又重新以OpenWrt这个名称进行了合并,所以在当前版本下,OpenWrt和LEDE指的是同一个项目,这段历史参见官方说明。1.3 OpenWrt x86简单安装攻略上面简单介绍的几大固件都提供了x86版本,出于熟悉和方便折腾考虑,我默默去OpenWrt官方下载点拉回了一个最新稳定版的18.06.04固件。固件包类型sha256sum(Hash校验码,用来检查你下载的文件是否正确)文件大小发布日期combined-ext4.img.gz91e5cdc049b8be250e57e9deb1fecb29f60abccfe09b99a537fcc95398fb3ff76509.6 KBSun Jun 30 20:02:03 2019combined-squashfs.img.gz59be4276166c3697ed442b7b0023e52fd780a755609db53c908993e1a727fe025787.4 KBSun Jun 30 20:02:00 2019generic-rootfs.tar.gzadf9875c2532ea70fc4aea8dc6a2e730176edabb91f2670e39f7ef57f31355852883.1 KBSun Jun 30 20:01:52 2019rootfs-ext4.img.gzb437affeda9ebb01dfb6963f7d65d3a6ed1db8619c09cbd73674e88a80b535f23155.8 KBSun Jun 30 20:01:52 2019rootfs-squashfs.img.gz39dea259ea2d6c0ce7bc0ee8b8951f4e004e99533bd560d751c06dc58994b3bb2429.1 KBSun Jun 30 20:01:59 2019vmlinuzdb64f8fef5b0e76326e2c2b705e1bd4ef455b4c5e935f65dd0bdd9d9dab0ebd63216.1 KBSun Jun 30 20:01:49 2019上面几个固件包各有各的用途,我是直接裸机写盘的,要使用的固件包应该是combined-ext4.img.gz,把它下载下来,写入软路由的硬盘/U盘/EMMC即可完成安装。具体写入的方式很灵活,既可以把被写入的硬盘接到另一台电脑来操作,也可以直接从PE盘启动软路由,然后使用 Win32DiskiMager、Etcher(写入硬盘等非可移动设备的话要点右上角齿轮开启unsafe mode)等写盘工具写入,切记这一步千万不要选错 被写入的硬盘,否则格式化错硬盘就麻烦大了!顺带提一嘴,combined-squashfs.img.gz用于Luci(OpenWrt的网页管理界面)升级时使用,如果固件内容改变不大,可以直接在保留原有设置的基础上升级。(下面这段是写给萌新的,大佬们欢迎跳过)写好盘后启动软路由,经过一轮自检和程序加载(硬件好的话这个过程非常快),如果接了屏幕会显示如下的命令行界面,提醒设置密码。OpenWrt喊你改密码啦~嗯?我为什么要说如果接了屏幕呢?因为写好盘后,软路由就只需要接上网线,后续操作都可以通过其他电脑甚至手机来操作了。OpenWrt默认的管理ip是192.168.1.1,第一个物理网口作为连接其他设备的Lan口使用,以我这台为例,软路由上标注了LAN1的物理网口,在系统中显示为br-lan,将设置用的电脑接上这个网口后,就会自动获取192.168.1.x网段的IP,这时在浏览器内输入192.168.1.1,就会来到Luci界面。OpenWrt又喊你改密码啦~与命令行界面一样(在我们之后的进阶应用中会经常见到这个界面,不过不是在软路由所接的屏幕上,而是用SSH远程连接),首次登录的Luci也提醒我们没有修改密码,直接按下蓝色的login,就来到OpenWrt的总览界面,这里显示着软路由的基本情况。点击进去改密码哟亲我们还是先把密码改了吧,输入想要的密码,按右下角的Save&Apply(保存并应用),刚刚修改的密码就会生效。完成任意修改后都要按这个键确认接着我们来配置网络,软路由一般是作为主路由使用的,将已经改为桥接模式的光猫接入软路由的另一个网口,依次点击最上面的Network→Interfaces,来到网络接口画面。编辑Wan口的设置协议这里改为PPPoE点击WAN口的Edit(编辑)按钮,从Protocol(协议)旁边的下拉框里找到PPPoE协议,再点击Switch protocol按钮切换协议,在切换后的协议中输入宽带的拨号上网密码,按Save&Apply(保存并应用),等待配置完毕后,软路由就可以成功上网了。嗯这位同学说了,为什么这界面全是鸡肠(E文)呢?我看不懂呀,别急,要等软路由能上网了才能安装中文语言包呀。依次点击上方System→Software,点击图中的Update lists,根据网速不同稍等几分钟,下面就会出现可用的软件包。刷新软件包列表,这一步和后面讲到的opkg update是等效的接着在Filter里面输入i18n-base-zh-cn,确定后点击下面软件包的Install(安装)按钮。安装软件包的步骤安装完毕的提示等屏幕出现这一行提示,说明中文包安装完毕,按F5刷新或随便切换一下页面,就能看到中文的界面了。OK,现在OpenWrt最基础的功能已经开始运作了,关于进阶应用和丰富的各类插件,咱们集中到第三篇来聊(不不不你听我说,真的不是我要挖坑,是内容太多了这一篇放不下呀!大人,大人我冤枉啊大人 )。2.为了迎接软路由的弱电箱改造2.1从称霸电视柜到回归弱电箱软路由的基础功能配置好了,该把它放哪里呢?以前的R8000放电视柜是因为它体积庞大&避免信号干扰,N3160这么小巧玲珑,是时候让它回归弱电箱了。以前给它拍过特写,找不到了……还记得我在第一篇文里说过我的弱电箱很大(60×50×10CM)吗?下图就是它在这一年多以来的状态:嗯,很凌乱买回来的时候,箱子内除了两边的支架外别无他物,中间的分隔铁板还是我的工头叔叔切割开以便走线的。之后用3M胶粘帖了一个排插和一个放光猫的ONU支架,就算齐活了。虽然全屋一共预埋了11路网线,但实际上有几根是预留备用的,因此短期内8口交换机绰绰有余,在朋友推荐下,我没有买惯用的网件GS308,而是买了一款终身有限保修的思科(Cisco)SG95D-08-CN 8口 千兆企业级交换机,至于光猫则是花钱向电信“租”来的,后面的弱电箱改造过程中还不小心烧了一个千兆网口,打10000号换了一个更旧的思科(Cisco)SG95D-08-CN8口千兆企业级交换机299元朋友安利,终身有限保修京东去购买2.2弱电箱的布局、风道、温控……在动手改造之前,我仔细量过相关尺寸,弱电箱内再挤下17.5×13×3.7cm的N3160工控机是没问题的,关键在于箱子内没有足够的支架,去万能的淘宝转了好几天后,我终于找到一些配件:买完才发现好贵和态度不算很好的店家商量后,我花快100大洋买回两个0.5U的空档板、一台自我安慰的温控数显弱电箱散热器、买椟还珠的插座模块底座。东西到齐,再掏出我的IKEA电动螺丝刀,改造开工!还有一盒螺丝忘了拍进来了按照最初的构想,我打算在插座模块的底座(图中白色)上钻孔,将软路由锁上去,可是我又算漏了一点:软路由背后的螺丝孔位,对侧内部已经安装了固态硬盘。没办法,只好出动万能3M胶大法,把软路由强行粘在底板上。3M胶大法好啊再用扎带加固一下,求个心理安慰。求软路由心理阴影面积软路由有窝了,接下来是交换机,我本来给它准备的是和软路由一样的底座,但它们俩本来就放在同一侧,不插网线相处和谐,一插网线就互相打架。得,本来没想好咋用的0.5U挡板派上用上了,螺丝一锁3M胶一贴,交换机同学~上去吧您嘞~事实证明这样粘性不太够,掉下来了至于光猫同学,左上角的位置你也待这么久了,也没啥大问题,那就继续待着吧 。咱这弱电箱大归大,但毕竟不是机柜,虽然交换机和光猫这一年来很稳定,几乎没什么发热,但这“新人”软路由在这种环境下会有多热,咱心里没底呀。所以在采购配件的时候,我特意多买了一台温控散热器模组,它可以设定温控功能,感应到周边气温过高时才开启,避免浪费电和噪音。弱电箱的大铁盖上,只有左下角开了几个通气孔,散热器自然安装到了这个地方。不过,我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现,箱子内的温度最高也就比室温高一丢丢,加上通气孔太小太少,散热器的效果其实并不太明显,属于可买可不买之间,聊表心理安慰 。还是很凌乱的2.0版本这就是改造后的弱电箱2.0版本,嗯,我知道我知道,线很乱很杂,求轻喷,求理线方案,小生在此先谢过 。3.利用旧设备组成无缝切换的(伪)Mesh网络弱电箱的折腾告一段落,让我们来安静地上一会网吧……诶等等,我R8000呢?卖掉回血了?心水的VELOP价格还很高(这段剧情发生在9月中旬),算了,拿两台闲置的旧路由器先顶着用吧。其实早在2017年,OpenWrt固件就已经支持Mesh网状网络的组建了,我手头有闲置的网件R4300和R6100各一台,前者是比较早期的2.4G/5G双频全千兆无线路由器(也是我入坑OpenWrt的启蒙老师),后者虽然也支持双频,但网口规格只有100M,当然这不影响咱临时用一两个月,等待VELOP好价。3.1Mesh相关协议解释一波?就我个人粗浅的理解,与其说依靠硬件层面的转发联动,Mesh更多是依靠系统/软件层面的协调。与Mesh网络相关的协议主要有IEEE 802.11k/v/r/s等,我们先来看看苹果对于这些协议的解释:来自苹果官网的解释下面就让我这只万年Android党的文科狗斗胆为大家“翻译”一下(说错的地方求指正):802.11k让手机能主动寻找周边可用的Wi-Fi AP并选择信号更强的来加入;802.11r让手机从一个AP漫游到另一个AP时免去握手环节,说人话就是切换AP更快速;802.11v则让AP告诉手机附近其他AP的情况,引导手机去连接信号更好的AP;802.11s在上文没有解释,它出现在OpenWrt的AP模式可选项中,我没有实测过,但根据这篇文章的描述,它用于实现AP间的无线回程。3.2掏出你的旧设备,该实战啦相关协议瞎“翻译”完了,下面让我们开始实战,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我这套方法基于OpenWrt固件,动手前请确定你手头的旧设备可以刷入这个固件。除了爱好者们自行编译的第三方固件,我们还可以下载官方适配的固件,点击传送门来到下载页后,往下滚动到设备列表处,在Model一栏里输入你的设备型号并按回车来筛选。官网固件,放心之选因为是首次安装,咱们点击Firmware OpenWrt Install URL(固件OpenWrt安装链接)一栏的对应链接进行下载。网件系列路由器一般都有uboot“刷不死”引导,只要进到原厂后台找到升级固件的页面,上传刚刚下载好的固件包升级即可(切记刷机过程中不可断电,否则仍然可能变砖!)其他品牌/型号的路由器还请列位看官善用搜索引擎,先确认路由器可刷OpenWrt,再熟读刷机指南,最后再动手 。两台路由器都刷好OpenWrt后,咱们开始设置环节,由于我写得比较详细,看起来会显得有些繁琐,但只要按照教程逐步进行,最后肯定是可以达成咱们的目的——用旧路由器组Mesh网络的。实际上网口一共有11个如图所示,因为我们已经设置好了主路由(N3160)和交换机,刷好OpenWrt的两台AP就不用再承担PPPoE拨号的任务了。为了避免IP冲突,我们暂时不让AP接入主路由/交换机,先按单机设置的方式将电脑与AP的Lan口相连(此处也可直接将主路由的br-Lan地址改为192.168.1.×或192.168.×.1,即避开192.168.1.1这一OpenWrt默认地址)。登录AP的默认地址192.168.1.1后,先按老规矩修改密码,然后依次点击Network→Interfaces页面,进入br-lan的编辑界面,与N3160不同,在此我们使用默认的Static address(静态地址)协议即可,下面一栏输入这台AP的IPv4地址,为了管理方便,我把两台AP分别设置为192.168.1.80和1.81。需要注意的是,AP应与主路由在同一个网段,即IP地址的前三节(如192.168.1)应完全一致。接下来的IPv4网关和DNS服务器,我们均填写主路由的IP地址就可以了,详情可以看图。嗯,图片里面写得很清楚了,照做就能设好AP模式填写完相关信息后别急着确认修改(更不要关闭或切换页面,刚刚输入的东西还没生效的),用鼠标滚到页面下方的DHCP Server(DHCP服务器)一栏,勾选Ignore interface(忽略接口)来关闭这台AP的DHCP服务。接着点击同一栏的IPv6 Settings(IPv6设置),将每一项下拉框都选为disabled(已禁用),就可以点击最下方的Save&Apply(保存并应用),让刚刚输入的全部设置生效。这一步关掉的是IPv4的DHCP这一步关掉的是IPv6的DHCP为了便于区分,我们再点击最上方的System→System,将HostName(主机名)里的“OpenWrt”字样分别改为AP1、AP2、AP3(有两个以上AP的请依此类推)……完成上面的的全部步骤后,再按一次Save&Apply按钮确认,然后把AP们的Lan口与主路由的Lan(或与之相连的交换机)用网线接通,注意此处不要使用AP的Wan口(一般与Lan口不同颜色),接下来就可以在主路由Luci的【状态-概况-已分配的DHCP租约】或【状态-路由表】发现已经接入的子路由(AP)。确认AP们成功接入主路由后,在浏览器分别输入它们的IP地址,进入各自的Luci界面(左上角应该已经显示AP1、AP2……了),按同样步骤安装i18n-base-zh-cn中文语言包,AP的有线设置部分就此完成。在进行无线漫游设置之前,我得再次介绍一下OpenWrt的命令行界面,后续的一些工作我们需要在这里完成。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吗?有线部分的网络设置好后,我们就不必再去看软路由的屏幕了(呆在弱电箱里,要连屏幕也挺麻烦的吧 ),使用SSH(一种加密的网络传输协议)就能轻松进入OpenWrt的命令行模式。首先我们需要一个SSH工具,Win 10较新版本的用户可以直接按Win+X再按i键呼出系统自带的PowerShell窗口,输入ssh root@192.168.1.80(AP1的地址),再输入密码(输入时不会有*号显示)后,我们就来到了命令行模式(首次连接会询问是否要信任这台远程服务器,输入yes按回车确认)。输入yes记住这台服务器如果系统内没有PowerShell功能,我们也可以下载一个Putty来达到SSH访问AP的目的。输入要访问的地址,这里应该是AP1的192.168.1.80才对还是记住这台服务器在Putty中输入要访问的地址,确认协议为SSH,按Open打开(首次连接一样会有服务器信任提醒),在Login as后面输入root,回车后输入密码,同样来到OpenWrt的命令行模式。在这一步,我们可以同时SSH访问多台AP,同步操作,节省时间。(截图中所访问的地址有误,应为192.168.1.80或1.81,即前面步骤中AP1、AP2的IP)这位同学举手提问了,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进入命令行模式呢?因为我们要将官方固件中默认安装的一个软件包卸载并更新,在命令行模式下比较方便。另外,这一模式是OpenWrt进阶的必经之路,我们下一篇将大量涉及到,所以,咱多学一丢丢,技多不压身哈,乖~在SSH界面,我们输入opkg update来更新可用软件包(此操作等效于Luci界面中系统→软件包→刷新列表),待列表刷新完毕后执行下一步。出现这些字样表示刷新失败(很不幸,由于OpenWrt官方源服务器在国外,加上我的网络最近不太好,更新失败了,如果你也碰到了这种情况,请修改为国内软件源,注意只需替换/releases前面的内容为国内源就可以了,我用了清华的源
,更换源后需要再次opkg update刷新列表)全部文件都Passed表示成功刷新软件包列表刷新软件包列表成功后,执行opkg remove wpad-mini,将系统自带的wpad-mini软件包卸载后,再执行opkg install wpad安装完整版的wpad。完成后,我们就能在设置Wi-Fi时激活802.11r选项了。准备工作完成,我们开始最后的步骤。这一步本来是更为繁琐的,我当时还专门弄了个Excel表格来记录相关信息,在写作本文的时候我去搜了一下,没想到已经有大佬做出非常好用的配置生成工具,不敢独食,再次分享给列位看官。大佬的原始链接 提取码:yluv罐罐君做的微云备份 密码:f5ak3j最主要的工具是这个(唉,这里面还有操作步骤,要是早点发现我就不用重复造轮子了 得,挖了一半的坑,咬咬牙继续填吧 )首先我们先在浏览器中进入AP的Luci管理界面,依次点击网络-无线,就会列出这台AP的无线信息。图中是罐罐君的第一台AP——网件R4300已经配置好的状态,可以看到它共有Generic MAC80211(2.4G)和Atheros AR9580 (5G)两块物理网卡。大妈打码哪家强?为了避免低速的2.4G设备拖慢整体网速,我分别组建了两个2.4G(其中一个供访客使用)、一个5G共3组Mesh Wi-Fi,在这里以5G频段为例。1.
打开大佬的802.11r配置生成工具,将每个AP的5G网卡BSSID值填写到上面的MAC地址一栏(例子中假设AP1的5G网卡为11:11:11:AA:AA:AA,AP2的为22:22:22:BB:BB:BB),加入列表。注意,不管有几台AP,凡是要一起组网的,都得把网卡信息加入列表中;2.
(可选)除了各个AP的网卡信息,组网还需要一串各AP共用的32位16进制密钥 ,配置工具默认使用顺序数字,如果你和我一样有强迫症不放心,可以先随机生成一个16位密码,生成一个16位随机密码再贴到ASCII在线转换器第一个框,勾选“删除0x”,就得到了我们所需的32位密钥,再这么一转最后把密钥复制到802.11r配置生成工具最上面一栏;贴进去,最上面哟3.
回到Luci界面,点击5G网卡右侧的蓝色“编辑”按钮(在扫描的下面),进入无线网络配置界面,在【接口配置-基本设置】的ESSID一栏中输入Wi-Fi名称(就是你在手机等设备中看到的名字,比如SMZDM-5G),再点选【接口配置-无线安全】,填写连接密码;不同AP的ESSID和密码要保持一致4.
勾选802.11r快速切换,取消选中本地生成PMK,再勾选R1推送PMK,其他选项保持默认;5.
切换到802.11r配置生成工具,先点选列表中的AP1-5G,再点击最下方的复制按钮,粘帖到记事本里,随后将其中的NAS ID、R1密钥持有者、外部R0KH列表、外部R1KH列表等信息全部复制到AP1的配置信息中,最后【保存并应用】;6.
依次在所有AP上如此操作(注意检查路由器名称),5GMesh WI-Fi网络配置完成,撒花!!P.S
如果你的主路由带有无线功能,同样可以按这个方法来组网。只要将主路由网卡的BSSID加入配置工具,不要关闭主路由的DHCP服务,其他按同样方式配置即可,详情可见生活家“ 永恒de太阳 ”的利用老路由器WDR6500刷OpenWrt零成本开启802.11r 快速漫游或者802.11s mesh无线组网家里的网线是由书房进来的,一个路由器不能全面覆盖。本来是想购买分布式路由器的,荣耀分布式路由器和腾达mw6都考虑过。后来,无意中发现OpenWrt路由器的固件可以开启802.11r快速漫游或者802.11smesh无线组网,并且在OpenWrt官网发现手里的路由器有固件支持,于是,就实验了一下,看看永恒de太阳
赞245 评论132 收藏2k查看详情P.P.S
关于旧设备刷机组建Mesh网络,除了略嫌繁琐(但不难)的本方法外,有一款叫“集客AP”的路由器固件自带802.11k/v/r三种协议,可以较为方便地组网;不过,这款固件一是不开源(难以验证其安全性),二是所支持的设备不如OpenWrt广泛,是否值得尝试,列位看官见仁见智哈~4.旧设备(伪)Mesh与成品(真)Mesh的简单对比按照最初的规划,本篇到上一章就已经杀青了,谁知在写作第一篇折腾记的时候,我就忍不住以1099的价格剁了一套领势VELOP 3900M(双频版三只装),好多值友和群友都在问使用效果,下面就是本篇的彩蛋,将两组设备在覆盖面积、快速切换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对比。4.1旧设备Mesh网络使用简评布置图:咱们又见面了旧路由器配置好后,我把性能较好的R4300放在客厅的A点,性能较差的R6100放在主卧的B点当辅助,两者都用网线与主路由相连(有线回程)。实际测试的结果来看,2.4G可以完成全屋覆盖,但5G在走廊及主卧卫生间内信号较差(R6100性能太差的锅)。我从客厅走到主卧再返回客厅,APP“WiFi魔盒”实时显示有两次丢包,(最后统计结果页面居然显示0次丢包???),微信视频通话则在通过走廊提示网络信号不好,继而断开。我手头没有更多的闲置路由器,无法测试如果提高AP性能或增加AP数量,丢包/断线情况是否会有改善。另外很重要的一点,由于只有802.11r协议生效,在不同AP的信号重叠区,即便两个AP的信号相差很大,设备仍保持之前的AP,不会选择信号较强的AP来连接。综合来看,这套方案在利用旧有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了全屋统一SSID,虽然切换时会有丢包情况,但对于要求不高的家庭来说应该是够用了。讲到这里再额外聊聊,上一篇里我说自己被劝退AiMesh的原因,除了ACWIFI大佬的测评1 、测评2显示它在切换节点时会卡顿甚至造成游戏提示重新连接外,我的群友“Dante”同学用AC86U和1900P组了AiMesh,根据反馈,他手头的这套系统出现了“自动连接到信号不好的AP”“切的话也没那么顺畅,感觉傻傻的”的情况。单纯从描述上看,和我手头这些旧设备组建的Mesh网络的表现有一丢丢像。当然,华硕毕竟是老牌的网络设备厂商(我也白嫖了人家好几年的梅林改版固件),“Dante”同学遇到的问题不排除是设置有误,大妈这里反馈AiMesh使用体验不错的大佬也不少,咱作为一个AiMesh云玩家,接下来就不再讨论这个话题了讲完了老家伙,该说说新玩意了,先简单开下箱一家人最重要就系齐齐整整小爱音箱:你们这群兔崽子,不仅抢走了我的电源,还骑到我的头上作威作福任意节点都能当家做主是VELOP的特色之一,比起两年前买的VELOP 6600(不带M的首发非阉割版,4G的RAM哦呵呵呵),新版VELOP配置界面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然有些奇怪的错误,最后我用备用机全新下载了APP,按客服教程配置成功。在领势公众号下载最新版本的APP,然后打开手机蓝牙,拿出其中一只作为主路由器连接光猫或者光纤,手机连接主路由器wifi,主路由的WiFi账号在主路由的底部,关闭4G流量,等待路由器紫灯开始设置,需要自己创建Linksys账户密码,或者使用管理员密码admin登陆,登陆后可以自己改wifi密码,路由器蓝灯常亮就是设置成功。然后app里添加节点即可设置剩下的velop。在APP上连接了两台VELOP后,我把它们分别放在客厅A点和书房C点(原本放在主卧B点,APP提示太远了信号不佳)。经测试,对于我的小窝来说,两台VELOP双频版已经足够完成全屋5G覆盖,其中除主卧部分区域的握手速率掉到130~260Mpbs外,家里其他位置全部信号满格且握手速率跑满866Mbps。同样按客厅→主卧→客厅的动线测试,“WiFi魔盒”实时显示有一次丢包,但微信视频通话全程通畅。我jio得,这钱还是花得值的。那么纠结点来了,老爸老妈家的VELOP 6600三频版实际上是有薄弱点的(二楼书房),我是把最后一只VELOP双频版用在主卧,以达到全屋866Mbps(另外买一台MR8300回去给老爹组网)呢,还是省点钱,直接把手头这只双频版拿回去呢 ?另外求教各位大佬,除了Wi-Fi魔盒外,Android端还有什么好用的Wi-Fi漫游测试APP?如果有条件有精力的话,我找时间再详细测试VELOP的漫游性能(拒绝挖坑,此条不构成承诺 )。好了,经过近一周的白天上班搬砖,晚上熬夜写文,比起第一季篇幅翻番的网络折腾记第二季终于写完 ,希望列位看官看得开心,如果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微小的帮助就更好了。再次感谢关注,鞠躬下一篇里,我们的折腾进入深水区:OpenWrt的固件是怎么打包生成的?所谓丰富多彩的插件们又在哪儿(本篇只讲了OpenWrt的基础设置咩哈哈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罐罐君下回分解:OpenWrt固件的移植、编译与常用插件介绍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2019-09-15 13:00:00
310点赞
2531收藏
927评论
追加修改(2019-11-07 22:13:02):简单点的方法就是:
1.确保主路由正常上网。
2.重置第一个7650,连入主路由LAN口,配置正常上网。
3.将第一个7650的DHCP关闭,确认7650是否能够正常上网,一般不会有问题,有问题重启下,重头再来一遍。
4.第二个7650接入主路由LAN口上电,会自动易展,不能主动易展的话,可以按一下易展按钮。追加修改(2019-10-23 20:04:47):20191023:
1.本文后面提到的ssid和mac无法正常显示的bug,重启后就解决了。
2.目前体验下来缺点有二:1)ap模式下无法ddns 2)ap的信道无法错开,只能为同一个信道。
3.最近尝试了用tp易展7650无线桥接主路由ac86u,貌似效果堪比mesh。也许和我的手机有关。 【目的】:折腾了很久,希望大家少走点弯路。不少人会碰到些问题,主要原因是三台ap的lan ip在主路由的dhcp范围了。方法和步骤不是唯一的,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请指点。设置步骤1.设置主路由 ac86u 的lan ip是 192.168.50.1,dhcp为 192.168.50.51--192.168.50.1992.再设置第一台ap-tp7650,恢复出厂,然后修改wifi ssid和密码,指定靠近电源的网口为wan口,网线插lan口。指定lan ip为 192.168.50.6。3.然后设置第二台ap-又是tp7650,恢复出厂,然后一键易展。4.然后设置第三台ap-还是tp7650,恢复出厂,然后一键易展。
备注:到此为止,三台ap均不能上网。如果你有n台,就如此操作n台,据说最多支持8台。5.等三台ap设置完后,进入192.168.50.6, 关闭DHCP。
备注:到此为止,至少ip为192.168.50.6的那台均能上网。其他两台可能无法上网,因为其他两台的lan ip可能在主路由的dhcp范围内,即192.168.50.51--192.168.50.199。(下面截图是21-99,设备少也行)需要想办法修改在这个dhcp范围外才好使。1) DHCP范围6. 最后回到主路由器的设置,要在主路由这样设置:Lan-dhcp服务器-手动指定ip的dhcp列表,手动指定三台7650的ip:分别设置 tplink wdr7650 的lan ip分别是 192.168.50.6;192.168.50.8;192.168.50.10。目的是让这三台的ip不在主路由的dchp范围内就行。2) 手动指定IP3) 主路由中的客户端列表7.完美解决,三台ap都能上网,且重启后也是指定的ip。总结 大佬说vxworks的系统,不适合在路由模式下mesh。而且我的也不想把这几台tplink易展放在弱电箱中,弱电箱台小了,放一台ac86u都勉强。经过测试,这样设置后,漫游效果和路由模式下的效果是一样的。缺点在ap模式下,ssid和mac地址不能正常识别。
}
前言以往,我不敢给别人推荐小米路由器,因为问题实在太多了!如果他们不懂或不要华硕、网件、领势之类的,那我宁可推荐TP-LINK等品牌,也比小米路由器强啊。现在,小米路由器已非吴下阿蒙,稳定性方面提升很大,秉承了小米/红米一贯的“堆料+性价比“路线,并结合智能家居优势做出了特色。虽说固件方面确实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但总体而言已是非常不错了,也在家用路由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获得了不少用真金白银投票的消费者。特别需要说明的一点:本文是一篇选购与防坑指南,不是带货推荐,不会一上来就告诉大家某某款很好,买了绝对没问题、不踩坑。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每款路由器都有缺点,但未必所有用户都会在意或感知到这些缺点。因此,本文给出了路由器选购的通用参考标准与防坑指南,并细致分析小米&红米各款现售路由器的优缺点,帮助大家买的最合适自己的路由器。如果想了解更多品牌的优秀产品,可以看我的这篇文章。本文更新日志:2021/08/14 第一版发布2021/12 补充 红米ax1800、红米ax6s2022 补充红米AX5400、AX6000、HomeWiFi、万兆路由器,优化版式,补充最新固件更改的功能信息2023 增加小米万兆路由器、小米7000路由器、小米 AX3000T、小米全屋路由器、6500 Pro,完善细节2024 增加小米AX1500路由器,增加Wi-Fi 7介绍严正声明近期,本人发现个别站外用户,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直接或修改使用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且未规范标明引用。此举已构成抄袭,严重侵害了本人合法权益。对此,本人表示强烈谴责,并严正声明:1、本人对自己在知乎平台上发表的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及相关权利,未经本人授权,任何个人或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复制、修改、发布或传播本人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也不得以其他手段侵犯本人相关合法权益。2、本人已收集相关抄袭侵权证据,要求相关方立刻删除涉嫌抄袭的内容、公开赔礼道歉,否则本人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3、对于以各类方式抄袭本人作品的行为,视为默认同意支付本人500元/图、2元/字的使用费用,以及因抄袭获得的全部收益。特此声明!路由器厂商常见营销话术解读与名词解释本部分主要解读广大路由器厂商惯用的宣传话术和经常罗列的名词,便于大家理解,也避免大家踩坑。不管你买哪个品牌的路由器,都很有用,请务必认真看!(1)Wi-Fi 7(802.11 be)/Wi-Fi 6(802.11ax)/Wi-Fi 5(802.11ac)Wi-Fi 6/Wi-Fi 5这两个名词大家应该都清楚,其对应协议分别为802.11ax/802.11ac。Wi-Fi 7则是最新一代标准。所以当你看到带ax字样的路由器,就知道其支持Wi-Fi 6了,例如小米 ax3000、华硕 ax82u、华为 ax3;而带ac字样的是Wi-Fi 5路由器,比如红米 AC2100、TP-LINK AC1900。由于之前小米很多硬件上支持Wi-Fi 7的路由器,上市时Wi-Fi 7标准还没被批准,所以不带BE或其他字样,固件也只发了Wi-Fi 6版本。2023年12月,这些路由器已经升级Wi-Fi 7固件。所以,说不定以后出的型号就会带BE字样了。Wi-Fi 6较Wi-Fi 5在传输速率、时延控制、终端节能等方面提升明显,考虑到现在Wi-Fi 6路由器价格已经压得很低,Wi-Fi 7也正快速发展,我推荐大家在预算充足情况下优先购买Wi-Fi 6路由器。Wi-Fi 7的确在6的基础上带来了大量改进,比如MLO、前导码打孔等(详见本文末尾)。但Wi-Fi 7市场目前还不够卷,价格和硬件还不够给力,支持的终端设备较少。所以大家可按需选择Wi-Fi 6/7。(2)xxxxMbps带宽这个话术我觉得多数消费者都已经能辨别了。宣传的带宽是理想状态下各频段最大带宽之和,不是单个终端设备所能达到的最大带宽;是内网最大无线带宽,而不是外网带宽。而且现实和理论值是相差很大的,这种宣传看看就好啦,不要太在意。
小米AX9000的9000兆级计算公式
2.4G 1148Mbps + 5.1G 4804Mbps + 5.8G 2402Mbps + AIoT 583Mbps ≈ 9000Mbps(3)”穿墙王“路由器穿墙是个伪命题!路由器穿墙是个伪命题!路由器穿墙是个伪命题!电磁波的确有一定穿透能力,但路由器主要还是靠漫反射以及衍射传播信号。同时,我国对路由器发射功率有严格规定(这里指的是有效全向辐射功率,即EIRP)EIRP=输出功率+天线增益-损耗所以,每当看到某些大陆地区厂商的“穿墙王”路由器,我脑袋里都会冒出一大堆问号。既然大家都有内置外置FEM、有增益天线,也同样要遵守国家规定的发射功率上限,为何你就那么优秀呢啊?更何况有些所谓穿墙王的fem挺差的,根本顶不到功率上限。FEM主要集成了功率放大器(PA)和低噪声放大器(LNA)。PA用在发射电路中,可以放大芯片输出的功率,进而提升信号强度;LNA用在接收电路中,可以提升捕捉微弱信号能力,提升接收灵敏度。一般来说,无线芯片会内置PA/LNA,但内置的性能往往较弱(不绝对,比如联发科有些方案的内置FEM就强过部分外置FEM),而外置独立FEM能有效信号发射、接收能力,不同档位的提升幅度也不一样。天线增益其实也很好理解。我们都知道,路由器天线是无源天线,本身不产生信号,也不放大信号。换言之,它只是信号的搬运工,负责接收信号或向外辐射信号。我们都知道,在理想条件下,辐射源应以球状向四面八方均匀辐射能量。若加以限制,能量只朝特定方向辐射,那么该方向的辐射覆盖范围就会增加。绝大多数家用路由器采用全向天线(个别产品采用了多组定向天线方案),通过牺牲竖直方向的信号收发能力,换取水平方向上的信号覆盖能力。一般家用路由器天线增益在6dBi以下,但也有一些路由器能做到更高的增益(增益不是越高越好,否则垂直方向的覆盖面就将减弱很多)。损耗部分取决于用料、做工和整体设计水平。(4)Beamforming和MRC技术在发射功率无法突破上限的情况下,Beamforming和MRC技术才是真正解决路由器信号覆盖难题的有效途径。Beamforming(波束成形)技术:路由器根据实时情况,加权处理不同天线信号,利用波可以叠加的原理,使信号集中定向传给无线终端,从而提升信号质量(也就是说信号能传得更远,之前能传到的地方可在理论范围内协商到更高的速度)。当发射天线多于接收天线时,还能进一步提升信号质量。MRC:该技术可使终端发出的同一个信号会通过多条路径被多根天线接收,路由器将根据路况,加权汇总各条路径的信号,实现接收端的信号改善。这样不论是有一条路信号特别好,还是每一条路信号都一般,最终都能获得较好的信号。当接收天线越多时,就越能改善接收质量。所以说,实际可用天线多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信号,但具体提升幅度跟无线网络芯片的能力关系密切。(5)MIMO/SU-MIMO/MU-MIMOMIMO(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大家可能经常会常看见2*2 MIMO、3*3 MIMO(或者2T2R、3T3R)的宣传,第一个数字代表下行天线,第二个数字代表上行天线,该功能需要路由器和终端设备的共同支持。以2*2 MIMO为例,若路由器和终端设备均支持,两者便都用2根天线发送/接收数据。但如果路由器支持3*3 MIMO,终端设备却只支持2*2,也只能回退到2*2 MIMO。还有一点需要注意,不是说天线多就一定支持更高规模的MIMO,芯片不支持也没用。那么SU-MIMO/MU-MIMO又有什么区别呢?SU-MIMO指单用户(Single User)MIMO,即同一时间内路由器仅和一个终端使用MIMO通信,一个设备通信时别的设备必须等待,类似于匝道口交替通行。MU-MIMO指多用户(Multiple Users)MIMO,即同一时间内路由器可与多个终端使用MIMO通信,相当于多车道通行,为了同时通信时各信号不会冲突,就又得用到Beamforming技术,使信号精准指向终端,不会开错车道,但这也导致了MU-MIMO对移动中的终端帮助不大。Wi-Fi 5的MU-MIMO仅支持5G频段下行链路,而Wi-Fi 6则扩展到了2.4G/5G频段上下行链路。MU-MIMO有三个需要注意的的地方:一些网友说SU-MIMO终端会使得MU-MIMO永久失效,其实不然,路由器会交替MU/SU工作方式。MU-MIMO带来的效率提升,同样也能改善SU-MIMO设备的使用体验。无线网络是半双工,没法实现同时上下行,自然也无法实现同时上下行MU-MIMO。一些网友认为MU-MIMO就是每台设备各用路由器该频段的一部分天线,其实不然,实际上是借助波束成形技术,让该频段所有天线共同工作的结果。(6)OFDMAOFDMA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学术一点的说法,WiFi 5所用的OFDM技术,终端在与路由器通信时,将在一个时间段内占用整个无线信道。而OFDMA会对信道进行更细致的分配,划分成许多个资源单元 (RU),各终端只会占用RU而非整个信道,从而实现一个时间段内的多终端数据的并行传输,终端不必排队等待交替通信,提升了效率、降低了延迟,但同时通信的终端存在数量上限。通俗一点的说法,原来一辆车只拉一个人的货,大家排队等货;现在每辆车给每人拉一点货,大家收货间隔变短。一个好消息,只要设备支持Wi-Fi 6,就支持OFDMA!但还有一个坏消息,不同路由器网络芯片支持的OFDMA用户数量是不同的。(7)NPU说到CPU、ROM、RAM,大家都挺清楚。那小米路由器里经常提到的NPU是什么呢?其实就是network processing unit(网络处理器),负责数据包的识别与转发,减轻CPU的工作压力。高通一般就直接叫NPU,联发科的转发模块叫HNAT,博通的叫Runner~(8)MeshMesh,简单理解就是多台路由器共用一个无线SSID,设备会根据802.11k/v/r协议切换路由器(需要路由器和终端同时支持,很多路由器以及终端设备不支持802.11r),从而实现全屋网络覆盖和无缝漫游。Mesh并非百试百灵的神丹妙药,单台路由器能解决的就别用多台路由器Mesh。Mesh组网我只推荐有线Mesh,因为无线Mesh的问题太多了,有线Mesh在稳定性、延时等方面明显优于无线Mesh。如果非要做无线Mesh,请确保节点间和节点与设备间有较好信号质量,否则再怎么Mesh也没用!如果条件受限做不了有线Mesh,那尽量用三频路由器做无线Mesh,因为三频路由器会为节点与终端通信、节点间通信分配不同频段,互不干扰;而双频路由器就只能永久性挤占频段一部分带宽用以节点间通信了。再次强调,无线Mesh的前提是节点间和节点与设备间有较好信号质量,否则再怎么Mesh也没用!小米入门级Wi-Fi 6/7路由器详解(1)Xiaomi AX1500其实就是CR5508。低端的螃蟹芯片,Wi-Fi 5时代用的比较多,Wi-Fi 6时代基本只用在最低端型号上,稳定性很差,越用越懵逼,不推荐大家购买。(2)红米AX1800我之前测试过,体验一般,偶尔会断流,网页管理页面很卡,不太推荐购买(【测评】红米AX1800,令人失望)。电信CR6609、移动CR6608和联通CR6606与红米AX1800绝大多数配置相同,但内存为256MB,颜色是黑色,更好看一些。上述三款运营商定制机可以通过刷红米ax1800的固件,与小米/红米路由器Mesh组网。(3)小米AX3000、红米AX3000、小米AX3000T和红米AX6S先说AX6S(AX3200)和三款AX3000路由器的区别:AX6S(AX3200)和AX3000的无线规格参数差异很大,前者是2.4GHz 4t4r 800Mbps(Wi-Fi 4)+5GHz 4t4r 2402Mbps(80MHz);后者是2.4GHz 2t2r 574Mbps+5GHz 4t4r 2402Mbps(160MHz);或许一些朋友会比较介意AX6S的2.4G频段是Wi-Fi 4,觉得很落后;但2.4GHz频段现在大多是给智能家居设备用的,而这些设备大多是Wi-Fi 4协议,AX6S的兼容性反而更好(Wi-Fi 6的一些新特性可能会导致这些设备连不上网或连接不稳定);5GHz空间流方面,AX6S比AX3000多两条,MU-MIMO能同时服务的用户量更大,多设备使用体验会更好;对于家里带宽不大的用户来说,AX3000的5GHz频段着实浪费。如果您不在乎多设备体验,更想要单设备跑满千兆宽带,那么不用犹豫,直接选AX3000;不过有几点需要注意:国内5.8GHz频段用不了160MHz;5.1GHz频段需要在与雷达不冲突情况下才能用160MHz;160MHz覆盖范围有限;160MHz易受干扰。一些朋友可能会介意红米AX6S用的是内置FEM。但联发科方案的内置FEM效果一般都比较强,加上天线更多带来更好的波束成形和MRC效果加成,实际信号效果不错。如果想好不要买AX6S,那么三款AX3000中我更推荐小米AX3000和小米AX3000T。从颜值上来看,小米AX3000无疑是吊打红米AX3000,FEM用料也更好一些,所以售价比红米AX3000高不少。颜值控可以直接下手小米AX3000。如果对颜值不太看重,预算也紧张一些,从功能丰富度和信号表现来看,小米AX3000T都比红米AX3000强。功能方面,AX3000T多了网口盲插、NFC一碰连(没啥用)、LAN口链路聚合、双WAN接入、IPTV;信号方面,联发科方案的内置FEM效果一般都比较强,而且AX3000T虽然5GHz为双空间流,但天线有三根,能带来更好的波束成形和MRC效果加成(也就是所谓的Xtra Range技术),信号覆盖不会比红米AX3000差(红米AX3000的FEM太弱鸡了)。价格也比较优惠,值得冲一波。此外,大家经常向我问的CR8806/8/9,其实就是红米AX3000的运营商定制版,没有其他差异,同样可以刷回小米官方固件。(4)小米全屋路由器这款路由器给我的印象就是:设计很别扭。明明有很强大的功能,却又有很明显的短板。子路由器网口太少了,就一个,给有线回程占满了,就没法插别的有限设备,我已经看到不少类似吐槽了只有母路由器有蓝牙网关(从网关),需注意信号覆盖情况;如果蓝牙Mesh设备很多,又有本地化要求,请买中枢网关,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若还有Zigbee设备,还得买多模网关2AX3000对于千兆带宽来说不够用,对于家中设备比较多的用户也不太够用内置天线颜值较高,但价格自然就高了,信号覆盖也会受影响米家自动化功能很强大,可以将“指定设备接入网络”“指定设备断开网络”“指定设备2分钟/5分钟/设定时长无活动”作为触发条件,很适合用作Wi-Fi围栏判断离家、回家,但必须要在这个路由器当主路由器时才能用,还没推广到所有路由器。综上所述,这款路由器适合家里蓝牙Mesh智能设备不多、无本地化智能操控要求、有线设备很少、用网整体需求不高的用户、对颜值有较高要求用户。如果您对米家自动化有刚需,又能接受不足之处,亦可考虑。小米中端Wi-Fi 6/7路由器详解(1)小米AX6000不太推荐大家购买:实际规格只有AX5400;推出时间较早,固件功能少;最关键是2.5G网口这一卖点有1G瓶颈。那么,什么是1G瓶颈呢?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小米的芯片选型和线路设计问题,导致千兆交换芯片和CPU之间只有1G带宽,所以多个千兆网口同时向无线或2.5G口交互数据时,多个LAN口合计可用带宽只有1G。但如果您就喜欢小米AX6000的颜值,只把它当作一个无线AP用倒也可行,信号覆盖表现不错。(2)红米AX5400电竞版比小米AX6000要强上很多。虽然少了一根AIoT天线,但LAN口多了一个,不再有1G瓶颈。功能上更为丰富,有目前电竞网口(虽然本质上是QoS)、双WAN接入、炫酷灯效和LAN口链路聚合。(3)红米AX5400(普通版)用的是红米AX1800/AX3000那套壳子,比电竞版颜值低很多,少了链路聚合、双WAN等功能、FEM也更差,没有2.5G口,但同样有1G瓶颈。虽然硬件阉割了不少,但由于价格也降了很多,实际上这款路由器性价比也算不错。但如果您家的无线环境难以支持160MHz稳定工作,其实买AX6S也够。(4)红米AX6000采用了联发科全新FiLogic 830平台的SoC MT7986A、12nm制程,CPU性能比高通IPQ5018高很多,发热量也稳得住。而且红米AX6000使用了DDR4内存,小米红米其他很多路由器都还是DDR3L,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功能上支持链路聚合、IPTV,但是没有2.5G口,不支持多WAN和电竞网口(否则AX5400电竞版怎么卖!)。总体性价比较高,推荐购买。(5)Xiaomi 6500Pro最近热度很高的路由器,主要是因为其支持中枢网关功能(目前只能当主中枢,没法当备中枢),还支持中枢网关的极客版功能。同时也是Wi-Fi 7路由器。比起小米全屋路由器,这款路由器的蓝牙网关功能确实强大很多倍,很多时候您就可以省下一个中枢网关的钱了。另外,在作为子路由器时,6500 pro的中枢网关依旧有效。需要注意的是,这款路由器的2.5G口存在5G瓶颈问题,机理和小米AX6000的1G瓶颈不太一样。AX6000的问题在于交换芯片和SoC芯片的接口带宽低,6500 Pro的问题在于交换芯片自身能力不足,导致是4个2.5G口同时最大只能跑到5Gbps。小米高端Wi-Fi 6/7路由器详解(1)Xiaomi HomeWiFi 三频 Mesh路由器这个名字实在是太长了,或许是为了区分以前的小米路由器Mesh?Xiaomi HomeWiFi 三频 Mesh路由器是小米第二款三频路由器,但从配置来看,这款路由器其实更适合无线Mesh组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看看配置就懂了。有线连接时,5G2虽然有4空间流、但由于国内限制开不了160MHz,对于追求单台设备极限速度的朋友来说很不友好。如果把QNC9024放到5.1GHz而非5.8GHz,也会有更好的远距离信号覆盖表现。所以说这款路由器的设计重点在于无线Mesh。无线Mesh组网后,由于5G2被拿去用作无线回程了,此时5G1只有2条空间流,多设备体验比较一般。如果您的要求只是有信号就行,那么毫无问题。但如果要求是有良好的多设备使用体验,就不太行了。希望小米赶紧出个2+4+4空间流的内置天线路由器吧,就能满足更多用户需求了。小米宣传的AX11700,实际上是2*(574+2402+2402*1.2)所得,业界普遍不会计算4K QAM多出的那20%。学华为的NFC一碰连没问题(只支持自家品牌手机,我觉得意义不大),可你别学AX6的6000*1.2=7200Mbps速率宣传啊!HomeWiFi的蓝牙Mesh只能当从网关(能当从网关的还有小爱音箱Pro、多模网关、Yeelight Pro Mesh网关)。如果需要更全面的本地化,还是需要购买中枢网关。P.S. 外观确实不错,小米一贯的智能家居设计风格,配上灯带更显深邃灵动,不过好看的东西自然也更贵。(2)小米AX9000小米AX9000刚推出时仅需999,性能又极为强悍,堪称最香路由器之一。之后一度涨到过1299还断货,目前回到了999价位。至于外观,确实是看法分化严重,有人很喜欢,有人完全无感。由于很多网友喜欢拿AX86U Pro和AX9000比较,那接下来我们也对比一下。论覆盖能力,小米AX9000肯定打不过华硕AX86U Pro。因为三频路由器的频段隔离滤波器信号损失比较大,而且华硕还能开澳大利亚区作弊。但三频路由器在大量设备分离频段使用上的体验,确实完胜双频路由器。USB接口方面,1个USB3.0怎么和2个USB3.0怎么比?而且小米AX9000的这个USB3.0口问题比较大,实际上能跑的速度远低于USB3.0应该达到的速度。散热方面,由于小米的IPQ8072是14nm制程且有风扇主动散热,而AX86U Pro的BCM4912虽然比原来AX86U的28nm大火炉制程有所进步,加之只有被动散热,发热量依旧不小。我实测小米AX9000的散热确实不错,可感受到的发热不大。而AX86U经常摸起来烫烫的,如果加usb设备会更热,U盘用一会儿就烫手。原生固件稳定性和功能丰富性上,华硕完胜,小米在这方面确实需要努力。不过小米刷个openwrt也比较方便,可玩性同样不错。综上所述,小米AX9000确实是一款非常不错的路由器,堆料足、性能强、价格合理,如果您有千兆及以上宽带、房子较大、有NAS、有较大的内网有线和无线传输需求,那这款的性价比确实很高。如果没有,其实没有必要买AX9000,性能溢出太多,有些浪费了。如果您对性能有较高要求,同时想自己刷固件倒腾各种特殊需求或是对高速USB口有需求,那AX86U Pro也是很不错的选择。(3)小米万兆路由器小米万兆路由器也是Wi-Fi 7路由器。虽然小米这次没有宣传NPU,但这枚IPQ9570的包转发能力比IPQ8072强上不少,强大的CPU性能配合2GB的DDR4内存更是为Docker提供了良好环境。不过从AX9000开发版的Docker来看,权限开放的还是太少,可玩性不足,希望小米抓紧更新固件!无线覆盖方面,三频路由器由于频段隔离滤波器的存在,5GHz信号普遍偏弱,加上这款路由器的FEM功率不算大(Wi-Fi 7的FEM产品线还不齐全),要买的朋友一定要做好信号不太行的心理准备。虽然无线不太行,但这个有线网口太行了!4个2.5G口,对于2.5G设备不多的用户来说,直接可以抛弃2.5G交换机了,最少也能省四五百。其实大部分家庭目前也只有NAS或者高配置电脑才有2.5G口,有2000兆宽带的家庭少之又少,4个2.5G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时。1个万兆电口和1个万兆SFP+口也满足了极少部分超高需求用户。此外,这次USB3.0口的速率很优秀,一改AX9000颓势。总体来说,小米万兆路由器算是目前国内市场硬件最豪华的路由器了,但我建议有需求但不急迫的朋友还是再等等,等小米之后自己卷自己,出个FEM更好的型号。(4)小米路由器7000这款路由器的卖点有三个:可切换双频/三频,4个2.5G网口,Wi-Fi 7。899的价格,就能买到4个2.5G网口、且其他配置也不算差的路由器,属实性价比拉满!双频三频互切这个功能意义比较有限。推荐大家平时开双频模式,因为三频模式的信号会更弱。三频模式时,分离5.1/5.8GHz信号的频段隔离滤波器就会开始工作,对信号强度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原本单频段4根可用天线也会变成每频段2根天线,使MRC与波束成形效果降低,进一步减弱信号收发能力。在三频模式下,两个频段都只有双空间流,多设备体验其实并不好。SoC和2.4GHz的FEM要比小米万兆差,也在情理之中。最后吐槽下外观:万兆抄ax9000,7000抄小米ax3600。。。。小米&红米Wi-Fi 5路由器详解由于Wi-Fi 6路由器市场已呈现充分竞争态势,价格都压得很低很低,除非预算特别紧张,不建议大家买Wi-Fi 5路由器!小米路由器4A百兆版便宜10块钱,网口都是百兆口。如果您打算买小米路由器4A,建议先查查家里光猫参数,现在很多光猫的参数跟这个接近,也就没必要再花一笔冤枉钱了。红米AC2100其实一开始的销量并不算特别好,但自从有大佬研究出刷机攻略后,解锁了5G 160MHz,还能支持Mesh组网,瞬间成为了“一代神机”,销量提升很快。所以,如果您对网络要求不高、设备不多,只是家里随便用用,那红米AC2100是值得入手的。Q&A(不定期更新)Q1 家里办多少兆宽带够用?布网用什么网线比较好?可以直接看我这两篇文章,有详细解读!Q2 小米、红米路由器的AIoT天线能连接非米家生态智能设备吗?A2 不能,所以说小米把AIoT天线的带宽也算到总带宽里确实有点过分了。但确实对使用米家生态智能设备的群体来说非常方便。米家畅快连能自动发现未初始化的米家Wi-Fi协议设备,并且在路由器改无线密码时能自动同步给这些产品。如果您对米家智能家居有兴趣,可以看看我的这篇文章。Q3 有什么推荐的Mesh组合吗?不推荐AP Mesh组网方案,如果光猫不给力效果会很差(软路由拨号可以这样做)除非万不得已,尽量别用无线mesh。而且小米的三频路由器太少,组网不划算。还是更推荐主从节点有线Mesh组网方案,具体搭配要根据预算、房型来定,但也有几个硬标准。如果您家里有500兆及以上宽带,主路由请选ax5400及以上级别路由器网络使用要求较高的空间,比如客厅、书房、游戏房(每家情况不一样,只是列举),推荐选ax5400及以上级别路由器其他空间根据实际需要选ax1800/ax3000都行没必要每个房间都放一台,节点不是越多越密就越好,够用就行~Q4 Wi-Fi 7比之Wi-Fi 6有什么提升?第一个提升是全面支持4KQAM在Wi-Fi 6时代只有高通和华为的部分方案支持4KQAM,其他均为1024QMA;而Wi-Fi 7全面支持。二者在同一个符号内的调制效率相差20%:即Wi-Fi 6在一个符号内只能调制10bit,Wi-Fi 7却能调制12bit。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Wi-Fi 7的理论速度能提升20%。根据我的实测,2.5G网口的AX6000路由器,5GHz信号内网测速只能跑到1.7Gbps左右;而2.5G网口的BE7200路由器,能跑到1.9Gbps多。第二个提升是前导码打孔Wi-Fi 6路由器采取信道捆绑技术,将多个20MHz的基础信道捆绑为40、80、160MHz等更宽信道,从而提升无线速度。然而,信道捆绑技术必须使用连续信道:辅信道干扰过大,就无法与主信道捆绑成更宽信道;主信道干扰过大,辅信道就无法传输数据。以160MHz的信道捆绑为例,其结构图如上所示:一旦辅20MHz信道干扰过大,就无法与主20MHz信道组成主40MHz信道,那么辅40MHz信道就无法传输数据,进而导致主80MHz和主160MHz失效,这就是为何城市住宅区内Wi-Fi 6路由器很难开出160MHz。面对上述情况,Wi-Fi 7的前导码打孔技术可以屏蔽干扰过大的辅20MHz信道,利用剩余的140MHz信道,从而极大提升了信息的抗干扰传输能力,在干扰环境下依然能以较快速度传输。第三个提升是MLO(multi-link operation)Wi-Fi 7路由器可以利用多组射频芯片同时和终端设备通信。比如2.4GHz+5GHZ、5GHz+5GHz(根据路由器和终端设备配置而定)。MLO主要有三方面功能:一是两条链路可传递同一份数据,互为备份,使网络更稳定可靠,在信号嘈杂环境中也不易掉线;二是可以根据链路网络质量,实时动态切换至干扰更小的链路,降低时延,对于游戏玩家特别有帮助;三是两个频段的速率叠加,比单独连接一个频段速率更高。第四个提升是MRU(multiple resource uint)开篇我们介绍了OFDMA中的RU,即Wi-Fi 6可以把一个信道拆成多个RU分给多个用户,在一个时间片内同时向多个用户发送信号,而不是像Wi-Fi 5那样每个信道只给一个用户(无论用不用得完),有效提升了信道资源利用率。然而,Wi-Fi 6把一个信道拆分成多个RU分给多个用户,依旧还有剩余的一点儿资源没分配。而Wi-Fi 7能把剩余的这部分再分配各已经分配到RU的用户,进一步提升信道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时延。Q5 路由器怎么摆信号才会最好呢?直接看我这篇文章就行,再也不会踩坑了!如果您有小米/红米路由器选购和Mesh组网方面的困惑,可以向我付费咨询~全文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赞、喜欢、收藏、转发四连支持作者!#小米# #小米路由器# #红米路由器# #路由器#其他路由器选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路由器该怎么设置玩游戏才稳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