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当快递员的好处与坏处跟当年的邮递员有什么区别?

13年以前干快递是个好行当,挣钱,不累,自由。13年之后,优质片区的快递员不会辞职,大客户已基本定型,有了固定的收件员,物价上涨,派费降低,只有不好干的片区有人辞职,拉拢老弱病残干活。18年,一拍屁股,改法,快递企业送货上门,本来是为了规范邮政快递,被同时用来要求其他快递,物价又涨,上游公司恶性竞争,阿里掌握话语权压价,快递公司无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加罚款条文创收。后,快递进入剥削时代,快递员要面对,商家,阿里,快递总公司,快递网点的压榨,又要面对一群改法以后的杠精客户,基本无人能干住。能干下来的有这几种:
1,老油子,早年间开始干的,一些大型发件企业,大商家,件多繁荣的小区,掌握在这些人手里,跟公司是深层合作关系,这种一般不止过万,两万以上也常有。
2,片区承包员,以进一步压榨快递员榨取利润,所以你送的快递,你以为是一手的么?
3,快递发达地区,一个小区,一个楼就能养活一个快递员那种。一个小区件很多,基本上每层好几个,全送上门,用不了多久。
4,干别的工作只能拿到2000的人,4000不少了,做他!
5,临近崩盘的网点,总部罚款?罚你大爷的,罚快递员?不罚!有人送就行了,剩下的,随你便吧
6,痞气十足的,蔫儿坏的,收件人欺负我?我不欺负收件人就不错了
再加上,网点偏向性问题,为了保护老快递员利益有些地区,禁止撬客户,你无从发展}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
快递工作的优点是收入不错,可以到处转,不用一直在一个地方工作,但这也是缺点的所在,遇到刮风下雨、天气炎热时就比较痛苦。快递员除了送件之外还可以收件,收件的收入比送件更高。送餐员的工作时间主要是饭点,跟送快递相比送餐员要更快,因为熟食不能长时间在外放置,运送过程中更不能把饭洒掉。送餐员收入也不错,没有太大压力,但比较累,也很难按时吃饭。1、快递员主要工作为:快件揽收、分拣、封发、转运、投送、信息录入等等。2、送餐员的工作时间比较特殊,普遍存在加班现象,他们很多人也自愿加班,"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外卖送餐就是多劳多得,送得多,就挣得多。3、二者都是计件工资,收入相对稳定,但假期很少。总结来说现在对于外卖骑手来说已经过了红利期,单少价格低,并且风吹日晒,还有安全问题,个人并不建议再进入外卖行业,相对来说,可能快递行业会比较好一些。
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作为山东万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我可以向您推荐我们的外卖跑腿系统源码、外卖配送app开发、以及外卖跑腿平台搭建服务。我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团队,可以为您提供高质量、可靠、安全的外卖源码全套解决方案。我们的系统具有简洁易用、快...
点击进入详情页本回答由万岳科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大部分能,少部分更愿意放驿站。工作原因,有时候需要开夜车,白天补觉。这个时候如果有快递电话或者敲门声把我吵醒,真的会想打人的。安安静静放快递柜或菜鸟驿站,再发个短信等我睡醒了自己去拿是一件皆大欢喜的方案。老实说,即使都放驿站到目前为止我也觉得没什么不能接受的。一来可以最大化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二来距离不远,取件就当锻炼身体了。这里多说几句题外话,作为90年代就开始邮购商品的80后,我可以回答很多人问的“没有驿站和丰巢的时候快递员是怎么送货的?”首先,90年代那个时候大部分地区只有邮局,没有第二家邮递单位。如果是平信,收件地有邮箱的塞到邮箱里,没有邮箱的塞门缝下面。寄信,寄明信片/贺卡的话塞街头邮筒里。没错,就是这玩意,现在好多地方可能看不到了。城市里大部分时候邮递员和收/寄件方是不用见面的,就跟现在快递员和网购用户一样。邮件丢失的概率几乎可以做到那个时代的人要是没丢过几封信/明信片/贺卡都是“不完美的”。想确保寄出去的信件能确定到达收件方手里,可以,加钱。把普通收费6毛或8毛的平信升级成2元起步的“挂号信”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挂号信是必须要收件方签字签收的,这也是一般城市人为数不多能和邮递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如果是邮购的商品,这个收货时长通常是以星期来计算的。最长的一次,我足足等了六个星期。放到现在任何一个经营邮购业务的商家都会被投诉破产了吧。邮购的标准流程是先去邮局给商家汇款,并在汇款单上注明你的名字,家庭住址,座机号,备注留言你邮购商品的货号(通常是大写字母+数字),然后邮局会给你一个回执以供查询。完成这一切后你就回家该干嘛干嘛,商家发货后是不会给你打电话的,你也没有任何物流信息可以查询,能做的就是等待。通常邮购的货物会在两个星期内到达你所在的城市,如果超过两个星期没听到邮递员在你家楼下喊你的名字,你可以拿着回执去邮局排队查询相关信息。当时通常是查不到的,他们会让你回家等消息。通常你得到的只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商品已经寄出了,什么时候到不清楚,只能等。坏消息是没有商品寄出的信息,这个时候就只能你自己打长途电话给商家查询(这个电话费按当时购买力每分钟价值三串羊肉串)。如果运气好,可能是他们把你的订单搞漏了,马上安排补发。运气不好,对方是个骗子,你就只能自认倒霉。盼星星盼月亮,邮购的商品到了,没有什么比邮递员在楼下用大喇叭叫你的名字更激动的事了。你以为是送货上门,别想多了。邮递员叫你名字不过是通知你你的东西已经到邮局了,请你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带着身份证和回执去邮局自己拿回来。这个时间限定在一个月内,过期货品就会被他们自行处置了。如果邮递员喊你名字的时候你不在家怎么办?没关系,他们会在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再到你家楼下喊一遍。如果你不巧又不在家,邮递员就会写个纸条,告诉你带上身份证和回执在某某日期前去哪个邮局网点取你的邮件贴在你家大门上。取件的时候邮局工作人员会核对你的身份,然后把包裹交给你。你自己检查外观是否完好,至于里面的东西是好是坏,是否货不对板他们就不管了。某种程度上说,那个时候收邮购商品跟现在开盲盒差不多。体验绝对谈不上好,但也没有其他选择。我的电子宠物,掌上游戏机,瑞士军刀还有各种新奇特的小玩意都是这样开盲盒一样买来的,我甚至还邮购过一根号称一百万伏的电棍。只是为了对付一只总是喜欢追着我咬的流浪狗。扯远了,回想起当年碰运气一样的邮购体验,现在的网购我觉得很满意了。只要不贪小便宜,几乎不会踩雷。很多十块钱不到的小玩意,三天内就可以包邮送到,质量大部分都还过得去。所做的不过是下楼走个两三百米,报个取件号就可以轻松到手。为什么不送货到家?参考外卖和盒马/京东到家,其实就是费用问题。费用值得,我相信不用网上口诛笔伐,做这个事的人自然会去做。再就是做这个活儿的效率问题。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见到过很多外卖小哥宁愿一个个的去问楼栋地址也坚持把外卖送货上门,一个肯定送外卖比送快递的费用要高。再一个,点外卖的多半在那个地址等货上门。而快递就未必了,钱少货多,收件人还可能未必在家。人都是会对自己做出最优选择的,目前他们的“最优选择”就是冒着投诉风险,宁愿自己贴点小钱也要把快递放在驿站或快递柜。客户满意吗?目前来看,大多数是不满意的。快递员在意这些不满吗?好像大部分也不在意。也是,真逼得干不爽了大不了换一个,只要价格体系不变,就算把所有驿站和快递柜取消都没用。他们一样会找到你家附近小超市,副食店,烟酒铺把快递寄存在那里。到时候收件人可能连免费取件这点福利都没了,取一个件至少1块钱。送货上门是不可能的,只要派费还是这么多,要送的货还是这么多就永远不可能。这不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但是一定会发生的。与其都要自己去拿,那还不如去免费的地方拿吧。其实把快递分成两个价,上门的一个价,送到驿站的一个价也是一个办法。京东早就这么干了,自营的总是上午优先送货,第三方永远是下午或者晚上才派送。愿意花钱买服务的送货上门。愿意实惠过日子的晚饭后自己溜达去驿站把快递取了这也是个人选择。但是再设想一下,如果某天你发现隔壁邻居的快递总是比你先送到,而且快递员不仅送货上门,还顺便把他家垃圾也一并倒了。你的心理会平衡吗?碰见心理不平衡的Ta会不会扯个“价格歧视”的理由把这个快递员投诉了?然后大家又重新回到去驿站取件的老路。这类问题下总会有一种“我花了钱的,快递员就有义务送货上门”观点,这观点在十几年前网购刚刚兴起的时候是绝对成立的。有过购物经历的朋友应该都记得那时候购物都是不包邮的。邮费基本10元起步,东北,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地方的邮费超过货物本身的价值也是稀松平常。事实上那个时候所有快递基本都是送货上门的。后来单独收邮费的商家越来越少。“江浙沪包邮”的段子也变得人尽皆知。快递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短,但渐渐开始越来越少送货上门,开始打电话通知楼下取件。丰巢,格格货栈,速递易快递柜这些代收设施开始出现。6.18,双十一这种购物大促甚至会不通知直接把快件放到快递柜里。这个时候应该快递员派送的速度已经赶不上快件增长的速度,为了完成每日的派送任务,只能采用一些取巧的方式。前几年9.9元包邮这种模式开始火爆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本地快件量增加了不少,除了顺丰和京东,其他快递除了极少数网络卖家承诺送上门的以外其他都不再送货上门,电话通知楼下取件和放到快递柜的几乎一半一半。大约2017年左右的时候,本地菜鸟驿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遍地开花,基本上从这个时候开始。除了京东和顺丰,其他快递连楼下送都没有了,基本上就是快递一到就直接放驿站。最多的时候我常用收件地附近方圆五百米左右范围开了三家菜鸟驿站,一家妈妈驿站。其中一家只收中通和申通,有一家不收汇通和天天。最后一家不收邮政、如风达和全峰。妈妈驿站则只收圆通和韵达。这样的局面对于快递从业者有什么影响我不知道,但是对于周边几个小区的人肯定烦死了。开头两个月,我也没少跑错驿站,尤其是菜鸟。因为离得比较近的缘故,很容易搞错快递存放点。尤其晚间取件高峰期,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排了半天队结果被告知去另一个点取,脾气好点的嘀咕几句,脾气不好的往往破口大骂。驿站的妹子被骂急眼了也会忍不住回敬几句。过了混乱的一段时间,后面不知道几家达成了什么默契,除了用一店、二店区分开,各家的取件码命名规则也有了明显区别,经常取件的人一看取件码就知道去哪取。好景不长,到了2019年底,三家菜鸟驿站垮了两个。剩下一个店面也明显缩水,划出了一部分租给了其他店铺。但是常驻人手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两个。而另一家妈妈驿站人手也从三个缩减到了两个。基本上这个时候已经见不到各家快递的快递员影子了,连寄件都是直接通过驿站来完成。大概在这个时候快递业成本已经被压缩到极限了吧。2020年到现在,这是大部分行业都很艰难的时间,相信快递业也一样。那家妈妈驿站也在去年底关闭了。而小区附近的格格货栈和速递易也早在疫情前全部换成了丰巢。送货上门无论从疫情防控和成本考虑看起来都不大现实。行业已经内卷成这样,连顺丰都在降低客单价,其他无论哪家带头提价,可能都会被率先淘汰出局。相比起不能送货上门造成的客怨,活下去肯定更重要。至于在保持现有快递价格不提价,同时还享受十年前的“优质服务”,我个人觉得不可能了。大家都是成年人,虽然法律规定了应该要这么做,但在没有相关配套措施出台的情况下,这种规定毫无疑问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毕竟指定法规的人自己不会送快递,家里也不会有人送快递。顺应民意做个顺水人情给自己博个好名声这种事换做谁都会做。不要忘了帝都某副处体验生活,亲自快递送货上门。一个小时才送了六件,这种效率要是普及开,怕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我当年“邮购的体验”。要速度还是要“便利”,我相信各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最后突然想到了春节放假,之前规定是初一到初七,初八上班。后来很多人反映除夕不放假,耽误了回家团圆的时间。于是上面顺应民意,把假期改为了除夕到初六,初七上班。实际上那些喊除夕也应该放假的人怎么想的我们应该都清楚,制定假期的人未必也不清楚。但是带来的后果就是本来很多单位除夕事实上已经放假,甚至很多外地人多的单位腊月26、27都提前放假了。但是原本上班的日子从初八提前到了初七。真应了那句老话——“甘蔗没有两头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快递员的好处与坏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