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线上线下,基本上0零社交正常吗,我的零社交正常吗方面是不是特别失败?

  你知道吗,“社恐”和“社牛”之外,还有一个概念是“社交卡顿”。   “社交卡顿”可以简单理解为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不顺畅”,表现为因某些原因而拒绝与他人进行交往、避免参与社交活动的一种倾向,包括社交回避、社交恐惧等倾向。最近的一项民调发现,超六成受访青年感觉自己存在心理上或行动上的“社交卡顿”,还有四成受访青年确认自己存在“回避社交”的情况,同时,七成受访青年感觉越来越多的虚拟社交会让自己更孤寂。   为什么我们一边感到孤寂,一边却又逃避社交?“社交卡顿”到底“卡”在哪里?   有人主动回避   有人想要突破   “熟悉的朋友觉得我‘社牛’,不熟悉的人觉得我‘社恐’,其实我是在逃避一大群人的社交,更享受三五好友的亲密感。”   “90后”市民小露是个外向的女孩,有几个知心的好友,跟这些朋友在一起时,她大大咧咧充满活力。但需要到陌生的场合接触“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时,她就会想方设法逃开。“跟陌生人社交是一件挺麻烦的事儿,我会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洗头、化妆甚至专门买新衣服,只为了给大家留个好印象,容易被这种心态绑架,所以干脆就不去了。”小露说,现在自己已经接近30岁,更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不像读书时跟谁都能打成一片,只想留住身边的好友。   今年34岁的杨清不同,她总想克服“社交卡顿”,却过不去自己那一关。“总被家里人催婚,但我到现在都没有男朋友,很多人推送给我相亲活动的信息,但最后都没去成。”杨清说,她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才不敢去结识新的朋友,“在人群里会感到自卑,总怕别人看不上我,时常想怎样举止得体,提前组织语言,表现得能说会道。尽管练习了很多次,还是不敢参加社交活动,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才有安全感。”   日前,济南日报记者发出了一份关于“社交卡顿”的调查问卷,只有19.27%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社交卡顿”。受访者中,有人说自己哪怕与很熟悉的上司打电话,也会酝酿说法,生怕给对方留下不靠谱的印象;有人表示自己逃避与朋友线下见面,总担心会冷场;有人认为社交不如独处自在,不愿为此费精力;有人惧怕公开场合的自我介绍,“浑身冒冷汗”。   线下战战兢兢   线上如鱼得水   小露和杨清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面对陌生人时,在线上交流总比见面交流要顺畅。   “网络上聊天有足够的时间组织语言,还可以用符号、表情来展现自己的友好。”杨清说,自己从事财务工作,经常与单位各个部门的同事打交道,她会尽量通过微信文字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最怕的就是同事来电话或到工位来找。网友“谭一谭”也是如此,她说,“9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不知是从小就习惯了互联网交流,还是性格造就的,线上交流她总能侃侃而谈,可是一到线下,不仅不再风趣,讲话也变得结结巴巴。“我现在在一家出版社工作,目前工作也是能线上联系,绝不线下。”“谭一谭”说,偏偏许多人就爱打电话联系,接电话时她的智商直线下降。   的确,社交软件兴起的现在,无数人不觉然间戴上了“两副面孔”——白天上班路上毫不起眼的“低头族”,晚上可能是虚拟社区呼风唤雨的“大佬”;公司里那个沉默寡言的女同事,登入App摇身一变,就成了小组里的意见领袖……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近半数受访者更加倾向于网络社交。除了聊天、社交软件兴起带来的行为方式改变以外,出现“社交卡顿”的原因还有很多:受访者中36.9%认为,自己习惯线上社交,对传统社交不适应;35.2%受访者认为自己缺乏自信,不敢与人交往;27.67%受访者表示生活圈子变小,没有社交需求;24.5%受访者认为是因为自身的性格比较“宅”。   规则取代人情   无效社交“失宠”   采访过程中,也有受访者表示自己对社交的抗拒,来源于一些目的性太强的交往对象和活动。网友“张张”表示:“我的‘社交卡顿’会出现在类似于团建的场合,每个人轮番做自我介绍,与不熟悉的人产生肢体接触,这完全就是为了完成任务。”   市民刘女士是在孩子上学后,才不得不加入一些团体社交的。   “我觉得很多成年人都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社交上,但是为了孩子能和好朋友凑在一起,我需要跟其他家长定期组织聚会,虽然很多时候没有什么话题。”刘女士觉得,现在大家尤其是年轻人中出现所谓的“社交卡顿”,也许是因为成长过程中已经没有了需要用社交解决的事情。   刘女士说,现在的社会环境变了,年代剧里那些想办事就要找人请客、送礼,在酒桌、饭局上八面玲珑的场景越来越少,人情往来逐渐被公平的程序和规则所取代,“年轻人遇到事情,第一反应会是打开手机搜索、用小程序预约,而年长一些的人,第一反应会是找哪个熟人打听一下。”从这个视角来看,年轻人偶尔受到关注感到不适、碰上需要客套寒暄的场合出现“卡顿”,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单纯,这也可以让他们更专注于自己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忙着学习、追剧、健身、刷短视频、追星,时间已经填满了,没有必要跟不熟悉的人构建新的社交关系。”   有观点认为,对“社交卡顿”不必太紧张——   没必要一本正经地一定要逼年轻人去社交,非得学会敬酒的高低、奉承的尺度、一颦一笑的拿捏得当。   不必强迫自己   自然转变心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玲玲告诉记者,心理学上并没有对“社交卡顿”的定义,根据网友们的反馈,这更像是一种社交焦虑,指的是在社会交往,尤其是线下见面或交谈的场合中,感到紧张、尴尬、不自在。而“社交恐惧”则是一种心理疾病,也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表现为对社交过度的、不合理的、严重影响生活的恐惧,甚至会引发失眠、眩晕甚至呕吐的生理反应。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所说的‘社恐’,其实都是前者,远没有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张玲玲认为,年轻群体的“社交卡顿”,除了性格因素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之外,还源自于学习和工作的束缚,这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会让他们没有心思去结交新朋友。“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帖子,一位女孩吐槽,她因为在男友备考期间给对方发微信,被男友怒怼‘真的很烦’,这就是人在极重心理压力下可能的表现。”虽然线上社交也是目前的主流社交方式,但线下社交是工作、生活中绝对不能避免的。如果因为“社交卡顿”而影响到了正常交往,这种情况就需要改变。如何克服“社交卡顿”、缓解社交焦虑?张玲玲建议,这部分群体不应该因为“卡顿”而更加逃避社交,也不必强迫自己改变言行去融入某个圈子,可以多多参加线下活动,逐渐发现社交的好处和快乐,让心态自然而然转变。   受访者们表示,放下自身心理负担、寻求朋友家人帮助、加强心理素质建设以及减少虚拟社交走进融入现实生活等,都是缓解“社交卡顿”的方式。   ==街采==   市民 张女士   我觉得自己有“社交卡顿”,主要原因是不想参与令自己不舒服的社交活动,会令我感到很焦虑。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可以让我学会一些社交技能,与他人沟通更加顺畅,这样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会有帮助。   市民 王女士   对我而言确实线上社交比线下社交更流畅,因为线上社交可以用表情包、颜文字来辅助交流,而且可以反复斟酌自己的表达。我比较容易“卡顿”的场景是找领导汇报工作,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让对方失望。   市民 薛女士   我觉得年轻人容易出现“社交卡顿”,是因为平时上班、学习之余属于自己的时间比较少,不想再浪费时间在无用的社交上。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线上交流,就更不适应现实中的交往,不利于培养社交技能。   ==微观点==   不必戴着“面具”去社交   中国教育报   部分受访青年主动选择回避社交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一是因为“一大群人的社交”让青年人感到“很费心力”,还有一些“社交卡顿”是被动选择的结果,这种情形的“社交卡顿”并不是因为这部分青年群体本性孤僻,而是囿于一些客观现实被困于社交障碍中。   社会交往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社会各方和高校教育应该助力青年提升社交能力,让“卡顿”的社交回归本真与顺畅。   首先,全社会应努力培养正向的社交风气。鼓励社交不是让大家“长袖善舞”,在社交礼仪上不应过多强调“仪”而忽略“礼”。要倡导真诚而非虚与委蛇,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既不盛气凌人,亦不卑躬屈膝。其次,高校应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自我,提升社交能力。例如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维度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克服社交恐惧心理;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鼓励他们更多地投入到现实生活和交往中,为青年学生社交提供良好的平台与机会;针对学生在社交过程中出现的社交回避行为、产生的社交苦恼情绪,应做好判断与引导,协助其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心理调适和行为矫正。最后,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学会放平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校园活动和人际互动之中,不必顶着压力或者戴着“面具”去社交。   莫因“卡顿”而逃避   华声在线   “卡顿”,原本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或网络连接在运行时出现短暂停顿或响应缓慢的现象。“社交卡顿”则表现为社交技能欠缺,社交前紧张、缺乏勇气和自信,社交时较为局促、不知所措,因而逃避社交,对群体性社交更是抗拒,不喜欢参加部门聚餐、朋友聚会,不喜欢在群体性社交中表现自己。   网络社交时代,人与人的关系的确应被重新审视。有人认为,网络时代的社交方式更加多元,年轻人只要有线上社交就行。事实上,很多人在线上是“社牛”,而到了线下往往都变成了“社恐”。网友在线上打成一片、聊得热火朝天,到了线下却无话可聊、尴尬难安。这也说明,线上社交建立的情感联结比较弱,很难替代面对面交流中那些微妙的情绪体验和真情实感。   人是“社会性动物”,日常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社交。特别是对处在求职、择偶、婚育等阶段的年轻人来说,面对面的日常社交更是不可替代。最近,在豆瓣、小红书等平台,不少年轻人寻找“饭搭子”“旅游搭子”“运动搭子”“逛街搭子”“剧本杀搭子”等,这也是年轻人从孤独里挣脱出来,去接触感知现实世界的表现。提升社交能力,学会与陌生人相处,既是人生的必修课,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其因“卡顿”而逃避社交,不如克服社交障碍,多多参加线下社交活动,通过社交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   ==神回复==   网友@bridge_ho:我连给电信人工客服打电话都“卡顿”。   网友@小恐龙:你只要足够不在意别人的感受,你就不会“社恐”!   网友@北不南:不是“社恐”,是“社厌”。   网友@莫菲无定律:对我来说,社交属于内耗。   ==欣视界==   克服“社交卡顿”   感知爱与被爱   “社牛”“社恐”“社杂”……年轻人对社交有无数种描述方式,“社交卡顿”辐射的人群,似乎要更广一些——“卡顿”,是一种在相对固定场景下的逃避,是一种自知却难以克服的心态,相对于其他形容,它更贴合大多数人的真实状态。   采访过程中,几乎每个聊天对象都能说出一两个令自己感到不适的社交场景,比如健身房的尬聊和搭讪,相亲局上的盘问,团建中的自我介绍,甚至是到领导办公室汇报工作,都会令一些人浑身发毛。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盼望,希望自己变得会交际一些,掌握一些“高情商话术”,成为更受欢迎的人。   这与文章导语中,数据显示的年轻人一边逃避社交,一边却感到孤独的心态不谋而合。这或许是因为,不论当今的社会环境给予了我们多少保持自我的空间和自由,线下社交都是一门必修课,这不仅是为了获取什么资源、得到某些机会,更是为了我们能在平常的交往中,拥有捕捉自我和他人情绪、产生共情、感知爱与被爱的能力。   有些话,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才能读懂;有些告白,面对面说出来才更令人心动。希望年轻人能有更多机会,在现实社交活动中找到快乐、打开心扉。当然,这些活动不能令人尴尬,也不以改变谁为前提,因为我们都拥有用最舒服的方式去生活的权利。}
写文章的习惯,从我做产品开始就养成了,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PMcaff上到现在差不多得写了十几篇文章吧。现在会把一些以前的部分文章搬到知乎上发表,本篇就是2019年自己关于社交思考的一部分,以后可能会在此基础上逐步更新,希望大家可以喜欢。一、社交的本质想要做好一款社交产品,首先自然需要弄清楚一个东西:啥是社交?百度百科给的定义是: 社交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那么社交是一场饭局?社交是一次对话?社交是一局游戏?…这样看来万事皆是社交,万物皆可社交。但这些都只是社交的表象,想要真正回答什么是社交,还是需要深入洞察,用实质去作答。我认为,从本质上来看社交是:链接。社交最终达到的是将一个一个人、一群一群人进行链接,并建立起联系的目的,同时链接又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以及不同场景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链接主体、媒介和方式。而我们现在谈的社交,更多的是基于社交APP,它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不同于传统线下社交行为那样,实现了跨时间,跨空间,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链接起来,帮助他们形成联系,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个体间链接的效率,但本质上还是链接。顺带说句,既然社交产品做的是人与人的链接,同样的道理,社区产品其实就是人与内容或者内容与人之间的链接。再接着之前的继续说,线下社交有着不同的链接主体、媒介和方式,线上同样如此,并且依据这些不同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社交产品。例如:链接起亲朋好友,那就成了熟人社交;链接起从未见过的陌生人,那就成了陌生人社交;通过兴趣去链接,那就是兴趣社交或者同好交友,通过地理位置去链接,那就是LBS社交;通过视频去链接的,就是视频社交;通过语音去链接的,就是音频社交,等等。说了那么多废话,简而言之,不管是什么社交产品,它的本质都是在帮助人和人进行链接。二、社交效率既然我说过产品的本质是链接,那么有人会反问了,社交产品能够帮我们提高交友效率,难道它的本质不该是效率吗?答案当然不是,因为所有的产品,它都是在帮助用户提高效率,更别提互联网产品,各个都是解决效率问题的好手。所以效率只是产品的共性,社交产品也是同样具备而已。但是链接的确存在效率的问题,我把它称之为社交效率,既包含链接的快慢,也包含用户付出成本的多少等。社交效率的高低决定了用户所建立起的关系链的深浅,也受制于产品的定位。社交效率越高,用户越喜欢走肾,越容易建立起炮友关系,像是探探这类的约炮软件;社交效率越低,用户越容易走心,越容易建立起好友关系,像是陌陌最近做的瞧瞧这类real交友软件;社交效率极低,用户一定是最用心的,渴望建立起一种稳定靠谱的恋人关系,今年异军突起的相亲交友软件伊对就是这类代表。这其实也很好理解,越是像性欲这种底层需求,越是来得快去得快,用户是等不及地想被满足,要是探探匹配之前需要像相亲APP那样填上一堆信息。相信我,用户还没填完,如果没有溜掉,那么躁动的心和下半身也已经安静了,需求消失了那你的产品对他还有啥意义?这样看来,其实社交效率就如同用户过滤器一样,可以起到帮助产品去过滤和筛选自己所中意的目标用户的作用。所以想做好一款社交产品,一定要懂得控制好产品内用户的社交效率,要与产品定位相匹配。三、社交产品三要素讲完了社交产品的本质和效率之后,再来聊聊社交产品的三个要素:内容、互动和关系链。对这哥三儿,我有自己新的解读,我认为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一个社交产品底层的闭环逻辑,让我一一道来。1. 内容所有的社交行为,尤其是陌生人交友,用户之间的互动一定是从破冰开始的。破冰这是所有社交产品的头号难题,很多时候用户觉得一款社交产品不ok,仅仅是因为容易热脸贴冷屁股,容易玩尬的,所以破冰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用户之间能否顺畅的建立起联系,以及建立起怎样的联系。而内容就是解决破冰问题的ACE,也是社交产品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当然我在这里说到的内容,不仅仅是狭义理解上的文章、视频、音频之流,而是更为广义的,像是用户照片、资料、标签、偏好等等profile信息,这些可看可听,可以促成用户自主产生互动的辅助信息。任何一个社交产品,它的内容是有很多的,像是微信,用户资料、朋友圈、公众号都可以算作它的内容。但任何一个社交产品,它的核心内容又不是很多,这里的核心内容是指帮助用户产生互动的核心辅助信息。还是以微信这个庞然大物举例,朋友圈一定是它的核心内容,回忆一下当你跟一个陌生人(新加的好友),甚至是一个普通朋友开始聊天前,你会做啥?先看看他的朋友圈,能否帮你找到一个完美的对话开场白,再不济,给他朋友圈点个赞,评个论,尝试所谓的“朋友圈联系”。其他的社交产品像soul的核心内容是瞬间,探探的核心内容是用户卡片,最右的核心内容是评论,诸如此类。另外,内容越是UCG的越优质,越优质越容易降低用户互动门槛,因为能够提供更多方便用户引发话题的信息点。例如在探探里,妹子发的照片或者动态一定比选择的标签,更容易让你们之间有话可聊。2. 互动内容帮助用户自发产生了互动。(1)互动方式与强度互动方式或者称作互动行为,常见的有聊天、打招呼、转发、评论和点赞等等。而不同的互动方式对应着不同的互动强度,例如最直接的互动就是聊天,这属于一种较强的互动行为,比这弱一点的就是评论了,再弱一点的就是点赞了,最弱的就是转发了。举了转评赞的例子后,有些同学可能会有些疑惑,“诶?不对啊,照你说的互动强度来说,评论>点赞>转发。但是为什么微博内容分发的权重是转发>评论>点赞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互动强弱只是从促进用户双方关系的紧密度来看的,而微博越做越Twitter,弱化社交强化媒体,在内容的分发上更看重用户单方对于互动行为付出的成本代价,以此来定义用户对内容的喜爱偏好,侧面也是对内容价值的评判。(2)互动次数与价值用户对于一个社交产品的依赖性,只跟用户在这个产品中所沉淀的关系链有关。而关系链的深与浅否,是互动价值决定的,跟互动次数的多与少否无关。举一个能套在所有人身上的例子:在公司工作中,时常发现你和自己部门的同事成天接触,但最终也只是同事,相反和其他组的另一个同事,偶尔聊聊天,却能成为朋友。Why?为啥?道理很简单,因为你跟身边同事总是聊的不是工作,就是一些你觉得无意义的东西,关系自然无法得到提升。而跟另一个同事,偶尔聊聊感兴趣的东西,关系立刻就会变的亲密起来。两者之间的不同结果就是互动价值的差异所造成的。当然互动价值是一个十分主观的判断,会因为用户个体的差异而产生很大的不同,像是同样的一个东西有些人感兴趣,有些人又不感兴趣,这种价值的不同还是源于彼此间能否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3. 关系链把每个用户视为一个节点,两个节点之间的链接就称之为用户的关系链,它直接决定了用户对于一个产品的粘性。关系链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就很复杂了。最简单的关系链就是熟人关系链和陌生人关系链,而再往深一点,还可以对应日常生活里的不同关系层级例如像家人、爱人、死党、朋友、同学、同事、粉丝、陌生人……不同的互动价值可以形成不同的关系链,同时不同的关系链也影响着互动价值的不同。像前不久纯银大佬对于一罐的总结里提到,他把社交关系分为:密友 > 熟人 > 轻度关系 > 陌生人。而他在里面还提到了一个说法就是1 次密友互动相当于 10 次熟人互动,1 次熟人互动相当于 10 次轻度关系互动,1 次轻度关系互动相当于 10 次陌生人互动,这其实就是说明了不同关系链的互动价值是是不同的。回忆一下,你曾经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不喜欢的人纵使千言万语,你都不会留恋,喜欢的人一句简单的问候,都能让你魂牵梦萦,经历过的人就懂了。既然关系链的深浅决定了用户之间的互动价值的高低,从而最终影响用户对于一个社交产品的粘性,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帮助用户提升关系链作为己任呢?我认为是错的。因为不同于线下关系链,大部分的线上关系链一旦形成了就很难去改变或者提升。拿探探来说,用户一旦匹配上了其实建立起的就是一种陌生人关系链,你说可以升级成为熟人关系吗?我觉得很难。你说可以升级成为密友关系吗?基本不可能。你说可以升级成为炮友关系吗?其实一定是少数的(不是高富帅的话,请往后看)。绝大部分的用户在探探里只能建立起一种陌生人关系链,而探探需要帮助用户去升级关系链来留住用户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关系链一旦成功升级,那就回到了“加个微信吧!”,甚至可能造成用户流失。所以探探要做的一定不是吃力不讨好地帮助用户升级关系链,而是增加用户的陌生人关系链,增加用户间的与之匹配的互动。当然任何社交产品的关系链类型都可能不止一种,包括探探,但代表型关系链是唯一的,这既是产品定位造成的,也包含了用户对你产品的认知。所以重要的话,再说一遍,线上关系链是很难去升级的,产品也不要去试图帮助用户升级关系链,很容易适得其反。内容、互动和关系链都聊了一遍,简单的理清三者的关系就是——用户因为内容而产生互动,通过互动来建立关系链,关系链决定了用户对于产品的粘性,从而促使用户再次对内容进行消费。所以我说内容、互动、关系链就构成了一个社交产品底层的闭环逻辑。四、社交产品的未来前不久跟一个做外海社交产品的朋友聊天,在聊天过程中,他问了我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国内社交产品未来发展?说实话,这个问题太大了,需要有很宏观的视角,我当然暂时不具备。但还是强行故作镇定地回答道:我觉得今年或者明年国内社交行业应该是个低潮,我觉得比较悲观,但是对社交产品长远的发展来说,我还是觉得潜力无穷。稍微关注点业界新闻的同学也应该知道,从三四月起陆续有很多社交产品因为各种原因被下架、封杀,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产品,例如:探探、即刻等等。好一点的整改了之后了还可以重新上,惨一点的像是吱呀直接给停服了,项目彻底GG。这至少能说明一点,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国家监管的政策在逐渐收紧,而社交产品是最容易又是最常去触碰红线的。刨除掉那些本身定位就是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产品不谈,监管红线的收紧很容易误伤一些真正想做社交的团队,但凡有点体量的社交产品在对于平台内容和用户言论的监管上很难做到万无一失,现在一旦监管出现一点差池,很可能就得面临被下架,甚至是“被吱呀”的风险。同时监管严格也会限制一些产品功能上的大胆创新和尝试,这不能做,那不能做,最终趋于保守,向政策低头。并且我觉得目前的高压政策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松绑,所以对于短期内社交产品的发展我持保留看法。但是对于社交产品的未来,我还是觉得充满着光明和希望。每一年都有不同的社交产品被从幕后推向台前,像18年的子弹短信、soul、一罐;19年的聊天宝、马桶、多闪、飞聊,不胜枚举。即使大多数都只是像烟花一样在大众视野里转瞬即逝,但都是在创造一种可能,改变国内社交格局的万千可能之一, 我respect!尤其是随着5G的全面推广普及,社交主力人群逐渐的Z世代化,改变的可能在逐渐增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些以音视频作为交互方式,处理好用户存在感和陪伴感,相对更加垂直的产品出来,打破当前国内社交产品的僵局。结尾文章就写到这了,由于篇幅有限,想分享的又太多,不可能把全部都写出来,也不可能一一去剖析,只能拿出几个自己以前思考过的内容发了出来。也许上面说的全是错的,也许我现在已经不这么想了,不过再不济还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地思考,也希望自己的分享可以在各位读者心底埋下一个社交产品的种子,去深根发芽。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XXX实验室”(ID:championidea),作者:迷路的威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零社交正常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