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蜂漫画停更了?

ACGx
2020-12-08 20:13
题图 / 雏蜂 伊甸之子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新国漫研究所第79期
一个行业的重新崛起和发展,会让原有的经典产品脱胎换骨,以崭新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这时我们总爱在这类产品前面加上一个“新”字,比如“新国货”。
ACGx的这个栏目“新国漫研究所”也是基于二次元行业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为基础,以每季一部国漫作品为选题,分析它们在内容、产业链上的概况。
本期,我们关注的是《雏蜂 伊甸之子》。
《雏蜂 伊甸之子》是由有妖气出品、震雷动画制作的2D动画,改编自有妖气旗下漫画《雏蜂》。动画自11月18日在优酷独播,至今已经播出4集,然而无论是在豆瓣、微博、B站、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围绕这部动画的话题讨论寥寥。只有在拥有2万用户的《雏蜂》贴吧里,才能看到有原著漫画粉丝在发布这部动画的消息。
自2009年开更、至今仍未结束的漫画《雏蜂》,一直都是是妖气漫画平台月票榜前几名,和《镇魂街》《端脑》《十万个冷笑话》一起担当有妖气漫画“扛把子”,是中国动漫行业中拥有极高知名度的作品。
2015年,由绘梦动画承制的《雏蜂》同名漫改动画上线。这部中日合作动画,仅仅更新前6集后就戛然而止。随后有妖气宣布将对《雏蜂》动画进行重制,由震雷动画接手。
2020年,重制动画《雏蜂 伊甸之子》在优酷上新,这部改编自知名漫画的作品,却已经无法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国产网络动画市场。
科幻机甲题材的《雏蜂》,是对七八年前中国漫画领域机甲漫画空白的填补。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架空世界里,生命只剩下380天的“尖兵”少女,要如何以“人”的身份度过最后的日子,而一直被保护、被监视的男主,又要如何从这个为他一个人构筑的世界里挣脱出来,作品探讨了战乱纷争的世界中人类坚守自我的故事。
有妖气漫画几大当家之作中,《雏蜂》是一部日式风格浓郁的漫画。不管是男女主的人设,各种日漫梗在故事里的拼接,甚至作品内核,都可在不少日式动漫作品中找到影子。这部作品的走红,也证实了在国产动漫市场发展早期,日漫作品带给中国动漫内容创作者和受众的较深影响。
在资本市场热捧国漫行业的那个时期,将《雏蜂》动画化,同时反向输出到日本市场,是有妖气旗下头部漫画作品进行全产业链开发里最高调,也是最失败的案例。
作为一部“中日合作”动画,《雏蜂》画面处处“崩坏”,和开播前宣传的“制作成本50000元/分钟”形成了极大落差。而在日本市场,由于动画的叙事方法偏日式,日本观众称动画“没有中国的风格”,看起来太“日本了”。最终动画甚至没有“活过”第6集,就被有妖气喊停了。
《雏蜂》的动画内容开发,和同期《十万个冷笑话》《镇魂街》动画获得的正面口碑形成了鲜明对比。彼时被奥飞娱乐9亿全资收购的有妖气,于2016年决定重制《雏蜂》动画,具备丰富日本动画代工经验的震雷动画承接了重制版的工作。
时隔5年,《雏蜂 伊甸之子》终于播出了。在已经播出的前4集里,震雷动画以原著漫画为基础进行了不少剧情修改,以期让角色更符合行事准则。
比如对二代“尖兵”周忠戎及其属下的行为和动机进行的重新设计,这些为国奉献的老兵为什么会想要挟持“伊甸之子”,重制动画里这些和原著漫画完全不同的细节,又会在后续剧情中进行怎样的交代,无疑令观众倍感兴趣。
第三集里,白桦与男主的吻戏,依靠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油画《吻》从局部到全景大特写的镜头移动,向观众暗示了这场美好吻戏中隐藏的危机。随后白桦头顶露出的“尖兵”触角,和她忧郁的眼神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向观众传递着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矛盾。
重制版动画不仅修复了不少原著漫画里的Bug,在人物设计、情节把控、镜头表达、细节刻画方面都很出彩,让角色之间的情感链接更紧密。不过,这也为作品本身设置了观看门槛,有部分原著粉丝表示就喜欢2015年的《雏蜂》动画的打戏配合Bgm带来的高燃情节。
对非粉丝来说,由于剧情推进较为缓慢,前3集里打戏偏少,加上一定的观看门槛,较难吸引路人观众。在动画的弹幕里,有不熟悉这个IP的观众提问“这是一部日本动画吗?”“为什么角色看起来偏日式?”这或许和震雷动画长期承接日本动画的外包工作所形成的特定风格有关。
在B站搜索“雏蜂 伊甸之子”,自制视频数量、点击量都肉眼可见的少。
在微博上,这部动画仍旧只有制作方、出品方和独播方的账号在推广。
在知乎《雏蜂 伊甸之子》这个话题下,关注者和提问数都是0。
显然,即使是出品方有妖气,可能也没有对这部动画投入过多营销成本。也因此,除了在原著粉丝汇集的贴吧里有观众讨论作品,动画并没有扩散到更广泛的动画观众群体中去。
从2016年立项重制动画,到2020年播出的5年时间,国产网络动画市场到中国娱乐市场,观众的选择、平台的需求和娱乐的方式都在快速发生变化。
一方面,是观众在动画类型的选择上更加多元化。玄幻、奇幻、搞笑、治愈、少女、偶像等等,各类型动画题材都产生了具代表性的作品,这是动画数量增加,以及动画制作更契合市场需求带动的作品质量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体量日渐庞大的动画观众可以各取所需,而娱乐性不够强的《雏蜂 伊甸之子》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普通动画观众的选择。
其次,从视频平台角度来说,几年前靠日漫新番引流,到如今出品大量自制动画,从作品类型上拉开和日漫的距离,通过去“日漫”化以形成差异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是国产自制动画作品的重点。也因此,“国风”成为了近两三年各家视频平台在推广营销自制动画作品的大框架。画风、部分情节偏“日式”表达的《雏蜂 伊甸之子》显然和平台需要的动画内容有一定差距。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互联网整体娱乐环境的改变,观众的娱乐更多样化。移动互联网的高速普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让观众的娱乐方式选择面更广,也不再限于长视频平台。面对丰富的娱乐内容市场,动画本身要依靠有效的多方位营销吸引观众,而一做就是5年,最近还传出要被中手游以6亿估值购买10%股份的奥飞,年亏损金额过亿,未来的营销集中点是旗下头部IP的授权手游和授权真人剧,至于动画显然是不太可能再投入了。
所以,《雏蜂 伊甸之子》播出后没有热度,作品和市场需求不兼容,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有妖气发布声明,反驳网友对《雏蜂》抄袭的质疑,称每部作品都有不完美的地方,但《雏蜂》整部作品的原创性毋庸置疑。近日,有网友整理发现,《雏蜂》分镜多处抄袭《新福音战士》、三浦健太郎的《剑风传奇》、桂正和的《I‘’s》等日漫作品。《雏蜂》的同名改编TV动画也于2015年8月15日在日本播出时,曾被日本网友批评“山寨日本动画”,无中国特色。网传《雏蜂》抄袭对比图(图片由网友 @说给画手们 整理)有妖气因此发布声明称,《雏蜂》整部作品的原创性毋庸置疑,当然任何一部原创作品都有不完美的地方。自有妖气诞生以来,平台由始至终都秉承着坚持原创;拥抱原创;不辜负读者们的期待;有妖气欢迎广大读者对平台持续关注、监督和指正,这是有妖气能够不断发展的基础;中国原创漫画正在不断蓬勃发展,这是一个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相信整个漫画行业的各个环节都一定会越来越好。《雏蜂》由白猫骑士(孙恒)创作,漫画融合后宫、热血、科幻、战斗元素,讲述马上退役的尖兵女主角琉璃,在退役最后的380天里,却意外接收到任务的故事。截止发稿前,《雏蜂》在有妖气平台更新至第212话,点击量破13.25亿。以下为有妖气关于《雏蜂》被质疑的相关说明:二次元原创资讯内容平台。}
“再回首恍然如梦。”作者 / Takashi本文由 < 靠谱编辑部 > 编辑“本动画由「有妖气」提供。”2012年7月11日,这句高仿日本动画的片头随着《十万个冷笑话》一炮而红。自此,成百上千万粉丝开始对每月5分钟的动画有了期待,也从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涌入一个叫「有妖气 原创动漫梦工厂」的网站。图:《十冷》第一集“老爷,老爷,有妖气的十万个冷笑话、拜见女王陛下、春哥传、雏蜂、镇魂街、女儿国传奇,端脑、星star、天使之泪……药药切克闹,更新了。“一段20部漫画作品名的Rap鬼畜片尾,直白的向世界安利了这个已经创业6年多的网站http://U17.com,也正式拉开了国产漫画网络化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中,腾讯动漫、快看漫画、网易漫画、漫漫漫画等数十款国产漫画平台上线,拯救纸媒穷苦漫画家,拉拢微博条漫小网红,却无人能撼动U17的霸权地位。直到2017年,离职的创始团队将有妖气全权交给全资爸爸奥飞运营,国产漫画平台的“大IP时代”正式拉开帷幕。用户、创作者、金钱,曾将大半壁江山收入囊中的平台,有妖气 原创动漫梦工厂,他在衰落前打好了样儿,让泛娱乐行业的人们趋之若鹜的奔去做漫画平台。想拥有漫画平台TOP1的地位吗?想要的话就去做出国民级的作品吧,整个行业的未来都交给你们了。 混战开始,为了这个第一名,国产漫画行业表现出从未有过的阔绰。据统计,2年多时间仅创业项目就烧掉了数十亿的投资款,BAT、优爱芒、阅文掌阅等互联网公司、视频网站、小说平台等的投入更是无可估量。数十家漫画平台斥巨资抢人抢作品,一边摊开要打造下一个《十万个冷笑话》、《镇魂街》的IP大饼,一边论述成为下一个中国漫威、中国迪士尼、中国集英社的一百种可能,却暂时将眼睛闭了起来,刷量做假数据ToB、ToVC,营造出虚假的行业繁荣。骗着骗着,别人醒了,自己信了。以2019年下半年为节点,多家漫画平台依次暴雷,欠薪、砍作品甚至倒闭。市场冷了,钱花光了,人都傻了。没有背景的小平台渐渐从市场中消失,有背景的平台也举步维艰。大IP时代并没有来,钱就像泡沫,又一次被辜负了。但我们终会迎来国产漫画的真实繁荣,漫画平台们不得怀揣着这样的信仰自救。他们开始寄希望于漫画付费,寄希望于出海,寄希望于动态漫画,寄希望于文旅,寄希望于逆产业链开发。行动仍在持续,有的平台却一去不归。风萧萧兮易水寒。 「 一 」“有妖气,我最喜欢看了。”2010年前后,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入侵,纸媒危机拉响警报,有依靠搬运国内外漫画获取流量的网站开始尝试原创作品的入驻,有妖气就是其中之一。相比纸媒时代篇幅和审核的限制,网络漫画更灵活,发布作品的门槛低很多,不少会画画的年轻人加入了漫画创作行列,以兴趣为驱动力开始连载。图:2010年的有妖气很不幸,国产漫画想要成为爆款多数要依靠动画化来解决,即使是十年后也是如此。但又很庆幸,面对贫瘠的国产动漫市场,2012年7月,时长仅5分钟的《十万个冷笑话》动画第一集在微博引爆,有妖气正式开启初代互联网漫画平台时代,成为“中国唯一且最大的纯原创漫画网站。”图:2020年的百度快照依然如此接下来的几年,有妖气以每年2部左右的频率,将《馒头日记》《死灵编码》《端脑》《雏蜂》等漫画作品动画化,扩大着作品在泛二次元中的影响力。同时,也通过各种渠道的买量和宣传,昭告天下,纸质漫画的时代过去了,新一代“互联网+漫画”可以这样玩。那一年的年轻人都喜欢有妖气,就像2020年的年轻人都喜欢bilibili一样。年轻的漫画作者们也真的很争气,创作出各种类型、各种画风、各种脑洞的精彩作品,只拿少量的平台铺贴甚至纯纯的为爱发电。现在想来,有妖气之所以令人怀念,大抵就是因为行业初期那个混沌纯粹,但百花齐放的日子让人充满希望,人生若只如初见。相比之下,腾讯的行动总是财大气粗,对于与营收大头游戏业务沾亲带故的动漫更是如此。彼时的腾讯动漫还没有成为IEG下面独立的业务部,但花起钱来毫不吝啬。2013年,腾讯引进日本集英社《海贼王》《银魂》等11部民工漫,成为当年国内漫画行业最大的版权交易事件;2014年,腾讯动漫以百万年薪签约《尸兄》作者七度鱼,加大在国漫方面的投入。 风口看似突如其来,再回首历史早已做好了安排。2014年,也正是微博条漫大爆发的一年,一部智能机,随手划到底,简单的四格讲着日常、段子,也可以快速反应时事热点,相比信息量丰富的页漫,单元叙事的条漫就是小时候报纸杂志上最喜欢那页小漫画的网络版。也是在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21世纪最大的创业潮,漫画平台作为互联网流量入口之一,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创业领域。2014年12月,那个分享甜甜的恋爱故事的微博条漫大V「伟大的安妮」发表漫画文章 《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官宣创业,这篇文章转发近45万次,阅读量超过2.5亿,评论接近10万条。一战成名,也备受争议。快看漫画App上线2个月成功吸引了超过200万次的下载,随即便卷入与漫漫漫画的“到底谁抄袭”风波。图:伟大的安妮 早期微博截图纸质漫画看了这么多年,网络漫画又突然兴起,把传统页漫搬上互联网是各家平台都在争抢的流量池。条漫火自微博,填充碎片化时间,好多评论比内容更精彩,用户关注了就看到了,真的需要单独做个APP看条漫吗?微博没有行动,全当作是一个新的网红垂类运营。但对于眼看着数据暴涨的条漫大V们来说,抓住这个机会切入,就能成为条漫届的Queen。刚毕业的陈安妮北漂创办梦当然(Dream for granted)工作室,开发快看漫画APP,并在2014年11月正式上线。同样行动了的,是当年的网红工厂,手握阿狸、罗小黑等知名角色的梦之城,由联合创始人水阑瑟带队,内部孵化漫漫APP。由于后者从2014年立项到2015年正式上线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期间上线的快看漫画便被网友冠上了“创意抄袭”,又被揪出上线的部分作品未得到作者授权,光速陷入负面漩涡。图:事件梳理实在话,都是有几百万粉丝的人,谁不知道抢条漫风口第一APP的重要性。但都是创业初期,随便发几条微博过过招,带带节奏,就很快回到了各自闷头发展的阶段。刚拿到红杉资本300万美元A轮投资的快看漫画也有了足够的钱,启动正版计划。现在想来,刚上线的APP多半会在版权上偷工减料,创业初期的黑料曝光鞭策了快看漫画,给后面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反而因祸得福。也是在2015年,主打日更漫画的APP大角虫漫画上线了,并从4月起官宣连载小说改编漫画《全职高手》;主打完全适配手机阅读的麦萌漫画APP也上线了。动漫之家、追追漫画、漫画岛等等还在版权风险的边缘试探。同年9月,全国首例网络漫画侵权案在成都破获,爱漫画网被查,随后上线4年多的布卡漫画也在9月启动正版化。有妖气就不一样了。当别家平台还在为作品、流量、版权焦头烂额的时候,它已经连续称霸了PC端和移动端,手握数万部原创漫画作品,注册用户千万级。优秀的漫画作者不请自来,热情的漫画粉丝源源不断,形成了让人羡慕的二次元平台氛围,那届年轻人都在有妖气。2014年12月31日,有妖气也做到了领头羊该做的新尝试,成本1000万的《十万个冷笑话》大电影上线,1.2亿人民币的票房一拳击碎次元壁,给了整个国产动漫行业“能赚钱了”的希望,人心振奋。到了2015年,妖气君(周靖淇)回应了去年年底奥飞动漫陈德荣提出的收购意向,作价9.04亿,保持独立运营,在电影、游戏、玩具等领域对有妖气IP开放产业链,这样的福利太优厚了。于是,8月11日晚间,奥飞发布公告将全资收购有妖气一事昭告世界,美术馆东街的北京77文创园,星空黯然。「 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2017年9月28日,十年一梦的有妖气创始团队官宣离职时,有妖气已经是一个月活用户千万,手握《十冷》、《镇魂街》、《端脑》等多个顶级IP,在奥飞资源的扶持下进行了动漫、网剧、大电影、衍生品等产业链尝试的平台。同时也是建立了完善的VIP+付费阅读体系,培养了优质付费用户,养活了上千名漫画创作者,占据了国产漫画大半壁江山的Top1平台。表面光鲜背后,快速发展埋下的种种隐患也随着创始团队的离开爆发。管理混乱、版权问题、合作方撕逼、内斗出走……但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离开的员工进入当时还不成熟的各个动漫公司,成为中流砥柱,与AcFun并称北方动漫圈黄埔军校。时至今日与前有妖气员工相遇,不论他曾经在2015-2019的哪一天在职,简历中都是100%带过《镇魂街》项目的英雄好汉。人走茶凉,有妖气相关业务受到的影响逐渐放大,窥伺行业榜首之位的平台们也行动起来。那一年,是在《大圣归来》《大鱼海棠》接连成功背景下,整个行业最香的一年。乘着国漫崛起东风折腾来的投资款还热乎,正好可以用来挖人挖作者签作品,可漫画本来就是个不温不火的慢行业,这一下十几家平台争抢,漫画作者哪够用,一场关于稿费的拍卖战拉开帷幕。漫画作者可能从来没想过自己一夜之间变得如此抢手。2017年初到2018年初的那阵子,国产漫画从业者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都恨不得说“xxx平台稿费又涨到了xx钱1p(页)/1格。”“现在xx平台给的稿费最高,喜欢xx类型作品,签约成功最容易。”甚至写个故事大纲画个封面,人设都没画完,勾兑一下就有平台编辑来抢着要。那会儿也是国内漫画生产从个人小作坊到漫画工作室发展最迅速的时候,与平台接触得早的漫画作者成为了老板,以公司为背书,专门负责卖作品,再招一些零散的作者批量生产。来自互联网行业的投资人则教会他们很多新的名词,比如漫画工作室不叫漫画工作室,要叫漫画CP,是优质的漫画内容生产商;比如骗补不叫骗补,要叫与多家漫画平台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签约率高;比如漫画不叫漫画,要叫IP孵化,是全产业链开发的源头,用于快速检验市场的反馈;比如估值叫价亿元起,有部作品上线就可以开始融资了,每轮融资将用于作品的开发和IP全产业链的尝试。 现在想来,左手平台稿费,右手多轮融资,还认认真真跟下一轮潜在投资人用什么P/E倍数算估值的漫画CP老板简直是行业的英雄。他们不仅让为爱发电的漫画创作者看到了钱和希望,还为漫画平台带来了数据的增长,甚至养活了一批动漫ToB行业媒体。为了更顺利的融资,他们要让自己公司的漫画作品在平台的数据更好看,于是催生了买量产业。假量也是量,平台来者不拒,漫画公司尽情发挥。当时,大部分平台一百万人气(点击)也只需要不到千元,即使技术门槛比较高的平台,刷到100万人气也不过两三千块。而收藏、评论、月票、评分更是有套餐推出,相比几百万几千万的投资款,花个数万元上大平台排行榜简直毫不费力。图:2017年某淘宝店漫画刷量报价有妖气曾经的成功经验,也在各大平台口中成为了新的故事,国产动漫“大IP化时代”降临。2017年上半年,上线五年、独立业务部2年的腾讯动漫凭借月活跃用户9000万,动画播放量破100亿,2016年回馈给内容创作者的总金额超过3.7亿元等数据,对行业魁首之位发起挑战。其中,国风纯爱第一IP《狐妖小红娘》动画成为了B站第一部播放破亿的国漫,全网播放量超过10亿,对于腾讯动漫意义非凡。人红是非多,这部《狐妖小红娘》使得夏天岛漫画成为当时市场上估值最高的漫画CP,也让漫画作者小新面对版权纠纷孤立无援并无限期停更。用户体量最大,但头部作品稀缺的腾讯动漫还没坐稳头把交椅,他不能没有《狐妖小红娘》,粉丝还等着看这部大火国漫的万水千山。于是,几经波折,耗资千万,涂山狐妖过继给腾讯动漫,成为腾讯动漫IP宇宙当仁不让的大女儿。图:版权纠纷落定后的复更微博也是在这一年,动画成为漫画进行“全产业链开发”的第一步,平台主导的动画大作接续安排。仅腾讯动漫成立5年就做了27部动画,《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血色苍穹》等都是2017年的漫改明星作品。据了解,腾讯动漫的S级动画仅单部宣发投入就是上千万,还不包括制作费、版权费等其他成本。再加上漫画平台产品+作品端的大规模投入,外界没有人算得出,那一年腾讯动漫到底花了多少钱。从用户角度,那一年我们看到了曾经视若珍宝的优秀作品终于被看到,被认可,在爸爸的金钱加成下熠熠生辉。从从业者角度,2017年,腾讯动漫给整个行业的信心无与伦比,那些靠漫画作者自己一辈子都无法实现的事儿,想都不敢想的成本,腾讯动漫以平台之力完成了。至少如今,我们回想起那个泡沫飞扬的年代,还有值得称道的作品流传至今。IP全产业链开发的故事,可以讲个三天三夜,大家仿佛都信了漫画是IP的源头论,谁也不能错过移动互联网漫画的上车时间。2017年7月13日,网易漫画宣布签约漫威,独家上线美漫作品抢夺用户。不像腾讯网易一样背靠集团的创业项目们为了融资,也给自己打上了不同的标签,比如男性向女性向,比如条漫页漫日漫国漫韩漫,比如日更周更全设备适配等等,就好像这个行业真的一下子大到容得下乱七八糟的各类细分产品一样。当然,投资人的选择太重要了,尤其是早期投资人。拿到红杉资本A轮融资的快看漫画,在2016年4月到2017年12月之间,完成了三轮巨额融资,总融资金额近15亿人民币。而对于其他小平台来说,并不是每个资本都那么懂业务,故事讲通了,人人抢着投资。钱到手了,行业也混乱了,一批又一批低质量刷稿费的烂作品纷至沓来。“有的小孩一毕业,上线过的作品都没有,就来平台要每p(页)1000块钱的稿费。”现在回想起当时某漫画平台主编的抱怨,竟无语凝噎。烧钱大战逐渐从主动,转为被动,虽然嘴上喊着666,但游走在烧钱一线的人心里开始慌了,花了好多钱买了一堆废稿,下一步怎么办。大家需要一个新的故事,一个能赚钱的故事来维持体面,漫画付费成为了希望之光。2017年上半年,爱奇艺漫画一部《纯情丫头火辣辣》月付费收入六十万的案例,成为坊间最让人羡慕的存在。女性向,霸总,情感类由于太过世俗,“正经”漫画作者从排斥嫌弃,开始变得欲拒还迎。「 三 」并不是哪个平台都能支撑漫画付费,刚做的假量一旦付费脱水便原形毕露,市场开始第一轮洗牌。首先爆雷的是大角虫漫画。2018年初,蹭着《全职高手》动画上线的热度,刚把漫画形象授权给汉堡王和饿了吗,大角虫漫画就与授权动画形象给麦当劳的版权正主阅文发生纠纷,最后的救命稻草没有了,大角虫漫画无钱续命。8月,欠薪400万的大角虫漫画遭到近50名漫画作者的集体声讨,引发全网关注。实际上,当时很多家小漫画平台早就没有钱了,也多多少少有些欠薪情况,大角虫只是行业愤怒的集中爆发点,并自此钉在了国产漫画耻辱柱的顶端。图:欠薪声讨微博之一没有欠薪的平台也面临挑战。首先是来自纸媒时期的优质漫画作品的暴击,与知音集团合作的小明太极突围,把《知音漫客》时代能打的作品《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等等都搬上互联网,又砸钱买作品买漫画平台,砸钱宣传,凑了集合看漫画、知音漫客、漫客栈、漫画台、爱飒漫画、神漫画、爱优漫、凯漫画八大互联网漫画平台的大集团,飙升至行业老三地位,仅次于腾讯动漫、快看漫画。图:杂志《知音漫客》然后是动画化打造IP再做全产业链开发的计划并不顺利,动画续作接连扑街,游戏迟迟无法上线。想仅就漫画本身画饼?没怎么经历过长连载的漫画作者们故事后期也开始崩塌,想脱水做漫画付费真是难上加难,没有人愿意为没人看的烂作品买单,人傻钱多的时候过去了。腾讯动漫也面临上线后的最大危机。一直为平台导量的QQ动漫2018年8月16日开发布会正式改名“波洞星球”,根据当时的数据,上线三年的QQ动漫拥有3.3亿动漫用户,月活3500万,拥有1万部PGC作品,100万部UGC作品以及1000家合作伙伴,而2012年成立的腾讯动漫拥有2.6万部漫画作品,月活数据仅为QQ动漫的1/3,QQ不愿再给别人做嫁衣。图:QQ动漫改名波洞星球 发布会于是,一场腾讯系日常赛马活动在动漫领域展开了,波洞星球成为2018年除小明太极之外最高调的漫画平台。但APP如其名,“波动”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另一边,加大动画业务投入的腾讯视频动漫也在app上线漫画功能,腾讯系三足鼎立拉开帷幕。但赛马很快就结束了,地位降低的腾讯动漫在2018年9月与波洞星球、腾讯视频动漫并入PCG业务部,在10月底被迫缩减预算,甚至在2019年5月的发布会传出换帅风波。虽然一篇“邹正宇先生仍在领导着我们”定了军心,但对于行业来说,已是沉痛打击。图:腾讯动漫微信公众号截图内部PK腾讯显然不是独一家,微博动漫坐拥漫画大V一大批,本该是条漫时代最无敌的存在,却总是在微博动漫台网、微漫画、微博动漫之间分分合合,让人摸不着头脑,错失良机。相对而言,爱奇艺动漫虽然复杂,但漫画业务的运营团队深谙平台用户属性,很快就退出了国产漫画平台大战,后期主要发力与平台自制综艺、电视剧等结合做漫画合作,以及女性向、霸总一类漫画的动态漫画及网剧开发,活成了产业深度结合的爱奇艺漫画频道的样子。当然,乱世出英雄,这一年,新漫画APP凭借《镖人》漫画脱颖而出,靠作品口碑出圈,但由于公司内部原因,新漫画APP也如昙花一现,始终未能进入大平台的决赛圈。相比之下,快看漫画一直坚守女性向条漫平台第一,全平台前三的排位,却相对保守,既没有像腾讯动漫一样重金推IP,也没有像小明太极一样重金买IP,虽然女性向作品的数据极好,但在作品品牌竞争力上终归是差了一些。直到2018年8月17日,《快把我哥带走》真人电影上映,最终票房3.72亿,成为漫改真人剧的最好案例。好运常伴,即使这部作品的版权和收入与快看漫画都没有关系,但仅靠宣发联动,就赚足了眼球。而就在2018年下半年,打不动了开始独自美好的漫画平台们也迎来了二次元领域老谋深算的“新”竞争者bilibili漫画。“bilibili早就该做漫画了。”不止一个业内人士这样公开表达,无论是内容还是用户,漫画都是bilibili下一步最合适切入的领域。然而b站的沉稳睿智超乎想象,bilibili漫画APP在2018年11月14日悄悄上线,随即在2018年双十二花了笔大钱,收购网易漫画。从杭州到上海,bilibili给网易漫画编辑团队伸出橄榄枝,间接完成了团队组建,打包收了一批国产漫画作品的版权,顺利上车。接下来,bilibili漫画又从日本每季度购入与动画同步上线的漫画作品,买入晋江、起点等小说版权进行动漫改编,等一切办妥了,过了大半年,才开始登陆主站导流,稳稳的幸福。「 四 」被收购后的有妖气销声匿迹,再也无力参与这一轮的漫画平台之争,排名也早就跌出七名开外。直到2018年底传出卖身的消息,有妖气再次成为领头羊,拉开了漫画平台集体自救年2019的帷幕。奥飞恨铁不成钢,2018年下半年开始尝试卖掉有妖气的部分股权。据相关人士透露,2019年初,bilibili曾想以6亿左右的估值投资有妖气,拟占股15%,同时会有另一家公司的管理团队接棒奥飞进行管理,后续有妖气将发力动态漫画,进行商务拓展,打造中国漫威。但故事的后续大家都知道,投资未果,有妖气再难翻身。但不得不说,初代漫画平台有妖气的IP确实有价值,即便到了2019年,有妖气依然是漫画平台中唯一盈利的存在,头部作品的版权各家还是抢着要,《镇魂街》动画第二季卖给了B站,《雏蜂》重置版卖给了优酷。这也侧面反映了大多数国产漫画平台折腾了一圈的窘境,拿不出作品,赚不到钱,前途茫茫。自救不得不开始,开源节流,要么找到新的营收机会,要么找到接盘侠。2019年5月17日,连尚文学花千万收购漫漫漫画,梦之城联合创始人搬到隔壁楼办公,成为连尚文学副总裁,小而美的公司有了不错的结局。小明太极也同样陷入欠薪风波,随后又与知音集团闹掰,失去了《斗罗大陆》等作品的网络连载权,多次传出卖身,直至2020年初完成了工商变更,爱奇艺占股19.19%。微博动漫搬家了,从高碑店搬回了车公庄,缩减了预算裁了员,做起了自制潮流玩具。腾讯动漫尽力了,虽然预算砍了大半,但从2019年上半年尝试十几部漫画作品的漫动画开发,到与日本交流的出海活动,还有与云南、杭州等结合的文旅项目尝试,我们看到一向强势的腾讯动漫也开始迷茫了。图:《狐妖小红娘》x 杭州一部波洞星球史,半部腾讯泛娱乐业务变迁史。从SNG到IEG再到PCG,从在QQ动漫看漫画,到腾讯互娱做漫画+社区,再到PCG做UGC社区,波洞星球的几次换帅,也从原本最具竞争力的漫画平台之一变成了最杂糅的那一款。图:三合一后的首场发布会而从整个行业来看,2019年最大的变化,大概是象征着条漫和页漫之争的快看漫画PK腾讯动漫,谁是行业老大的问题尘埃落定。快看漫画在“去女性化”“去条漫化”标签之后,成为了毫无争议的国内最大漫画平台。从来没想过腾讯动漫会在这场竞争中落败,还是败给了创业平台快看漫画。即使2017年到2018年之间,双方关于“第一大漫画平台”在各类数据报告、产业通稿中争论不休,但仅凭当年腾讯动漫背靠集团资源为整个行业带来各种从未有过的创新尝试,快看漫画很难真实超越腾讯动漫,直到2019年8月27日,腾讯战略投资快看漫画1.25亿美元。而悄然之间,bilibili漫画已经坐稳了行业第三的位置,代替了小明太极,也代替了偶尔居于前三的微博动漫,接下来对快看漫画和腾讯动漫发起挑战。bilibili漫画太低调,从上线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几乎很少公开发声,但从目前的数据观察,随着《天官赐福》、《百妖谱》等小说改编漫画作品上线,bilibili漫画用户的付费表现极好,不知准备何时一鸣惊人。「 五 」峰回路没转,2020,线上娱乐的机会并没有垂青漫画。原本的一出好戏,却突然没了底气。漫画人捶胸顿足,我这么努力,我为了梦想,你们凭什么不认可我的作品,凭什么不给我钱,像极了受了委屈的小学生。还在自救的漫画平台平和了不少,还是要用户靠钱投票,用户不认可的作品,作者另谋出路倒好,烧钱强求就是一叶障目。眼瞅着漫画付费救不了漫画平台,但起码漫画付费可以支撑一批优质的漫画作者坚持下去,他们值得。漫画平台从繁荣到悄无声息,本来以为过了很久,其实也不过三年而已。就当是一场梦,梦醒之后还是很感动。只可惜叫不醒装睡的人,三年前有人说,平台编辑一定要我做市场喜欢的类型,让我做近期流行的题材,让我做付费效果好的内容,我不肯我就是要做我自己。三年后不仅有人说,还有人公开声讨平台和编辑,“毁我梦想,还不给钱让我活”,用户又不做慈善,为什么要花钱帮不喜欢的人完成梦想呢?当然了,最重要的是,那些让普通人圆梦的故事讲完了,下一个故事还没写好。人人都说当行业真正有了xxx样子的作品,那才到这个行业好的时候,可行业有钱的时候人人收钱,却再没做出拿得出手,真正让观众认可的作品,怨谁去呢?于是行业就丧了起来,仿佛我们只看到了国产漫画平台蜂拥后的消亡,然后扪心自问:“中国市场还需要国产漫画吗?”哪怕一意孤行,却还是倔强的回答自己:“需要。”再坚持一下,后面的故事还很长,我们嘴上说着难过,但心里总会找新的方式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雏蜂187话封印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