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客户群体消金针对新市民群体采取了哪些消保措施?

自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市民”的相关政策要求以来,全国 3亿新市民的金融服务成为各方焦点。重庆市作为吸纳新市民较多的重点区域之一,尤其关注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质效的各项措施。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落户重庆的消费金融机构,积极贯彻和落实重庆银保监局会同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重庆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新市民安居乐业实施细则》,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切实通过科技赋能、创新产品、精准风控策略,助力新市民在重庆实现安居乐业。聚焦细分人群 完善产品研发公司始终坚持做“价格厚道、极致体验、感动人心”的金融产品,重点围绕新市民群体日常消费场景,围绕旅游、家装、教育等不同场景,尤其针对新市民重点从事行业,如批发、交通运输、居民服务等行业,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构建包括现金分期、消费分期、循环额度等形态的普惠金融产品,更好满足新市民较多行业的金融需求。聚焦服务人群,流程定制化。例如货车司机,根据前期市场调研,在我国有超过40%客群为农村户口及新市民人群,他们小而分散、缺乏车辆运营数据、资产证明不完善等因素,致使他们面临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公司“对症下药”,先后与国内知名汽车厂家联合研发,综合采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针对农村户口车主及新市民的消费行为特点,不断完善客户画像及风控模型,持续优化业务流程,渗透到包括燃油费、ETC通行费、车辆维保、保险等车后市场消费场景,并综合考虑其子女教育、日常开销等日常生活消费场景,提供全维度一体化的消费金融产品。强化精准风控 充分科技赋能新市民在享受金融服务过程中,常常面临由于自身信用等级难识别、收入状况难确定等问题。一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建设新市民信用评价体系,全面分析新市民创业形态、收入特点、资金需求等,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完善客户画像及智能风控模型,实现全流程数字化驱动,更精准地识别客户。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加入重庆市推动信息共享的各项工作,参与完善和建设大数据信用平台基础设施,助力推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整合机制,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深化金融宣传 持续聚焦消保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金融知识匮乏、维权意识薄弱等问题依然严重。公司特别针对新市民的金融知识需求,深入新市民聚集区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持续开展理性投资借贷、防范非法集资等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新市民群体风险防范意识和理性消费的金融素养,更好的享受自身金融权益。同时,在消保投诉方面,多维度完善和夯实投诉处理机制,为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专业提供新经济领域深度稿件}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未来五年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基本建成。意见中指出,要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突出消费金融公司专业化、特色化服务功能,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能。马上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下称“马上消费”)成立8年来,跻身头部消费金融公司行列,充分发挥国家规范牌照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深挖传统金融意愿不强、覆盖不到、能力不够的普惠市场,深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的可得性和便利性。8年时间,以科技驱动发展,在数字化转型、消保标准化、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模式等方面进步显著。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为850多万信用“白户”建立征信消费金融行业设立之初,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行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历经13年的发展,数据给出了详尽的答案。原中国银保监会非银部在3月份发表的《引领消费金融公司规范有序发展》一文中指出,自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以来,累计发放消费贷款7.17万亿元,累计服务客户7.89亿人次。引入消费金融产品后,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30%,合作商户销售额提升约40%。马上消费8年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超9000亿元,注册用户超1.8亿,为超850万信用“白户”建立征信,提供普惠金融服务。意见指出,更好发挥地方征信平台作用,完善市场化运营模式,扩大区域内金融机构及普惠金融重点群体信息服务覆盖范围。马上消费搭建了“场景+科技+开放”的综合性数字化平台战略,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覆盖更多征信“白户”和传统银行服务“盲区”,可以对行业的整体信用体系建设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消费金融试点的初衷,就是服务银行不敢覆盖的长尾客群,解决他们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马上消费党委书记曹景泉表示,马上消费的用户画像颇为“下沉”,多是对金融服务有需求,且渴望金融服务可负担、可便利、可获得的人群。“面对1.8亿的长尾用户,传统中小银行是无法覆盖、无法服务这数亿量级的用户,这正是消费金融机构和银行发展差异化路径的本质区别,消费金融公司更依赖科技创新能力。”意见指出,打造健康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支持金融机构依托数字化渠道对接线上场景,紧贴小微企业和“三农”、民生等领域提供高质量普惠金融服务。马上消费技术研发部高级总监吴鹏表示,马上消费背后依靠科技化、数字化的支撑,构建牢固的数字底座,利用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更多普惠客群提供全线上化的服务、零人工审核、秒级审批等可得、便利、安全的信贷服务。金融机构不仅要利用技术拓宽覆盖普惠人群的广度,在服务用户的深度上,意见也给了明确的指导:提高对农户、返乡入乡群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等新市民的金融需求,持续增加首贷户。目前,马上消费将普惠金融业务下沉拓展至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农村地区,笔均贷款3000元左右,服务农村用户3300万人,交易总额5800亿元;服务县域用户3900万人,交易总额7300亿元。近几年,新市民的金融需求也成为金融服务工作的新课题。马上消费在线上开辟多个服务入口,实现不间断服务大量用户。并与各大网络平台合作,弥补数字消费场景不足的现状,以满足不同领域新市民的需求。同时,通过安逸花分期商城分别在3C数码、家居日用、乡村振兴产品等领域,举办多场针对新市民群体的主题营销活动,共计为311万新市民发放购物消费优惠券福利。自研科技能力,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和可得性数字化能力的建设,已经是消费金融行业的共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消费金融产品的风险,提升了消费金融覆盖的范围和可得性。意见也指出,支持金融机构深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改进授信审批和风险管理模型,提升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主体等金融服务可得性和质量。马上消费副总经理孙磊表示,2010到2020这十年间,消费金融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短期消费信贷余额增长十倍以上,这一增速比同期整体贷款增速高出很多。接下来的消费金融市场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期,消金公司在存量博弈市场寻求突围。他认为,消费金融行业要以科技为驱动,着重把握差异化定位、数字化建设、业务自主化三个方面,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孙磊表示,数字化能力尤其体现在数字风控上,消费金融公司借助数字风控技术对信贷资产池、资产包的整体风险发生概率开展防控,走通风险收益模型。在风控逻辑上,当前用数字模型来代替风控人员的经验判断优势明显。对于消费金融机构小而散的信贷业务特点来说,不运用数字化手段,不走数字化道路,根本无法应对千万级的客群,更无法做到精准风控。吴鹏表示,马上消费依托300+用户标签数量,1000余套核心技术系统,还有10万+衍生变量,日均决策530亿次。做智能决策,拓宽客户服务半径,还能做到秒级放款,满足用户及时用款需求,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前不久,马上消费自研大模型“天镜”,将AIGC技术投入实际使用,赋能智能营销、智能客服等金融业务环节。天镜大模型以AI科技赋能数字金融,基于数据、算力、算法、场景的全闭环基础优势,推动在数据智能、多模态交互、实时人机决策等金融场景的数字化产品迭代,真正做到数据驱动业务。截至目前,马上消费已累计投入33亿元用于科技研发,申请发明专利超1400件。在零壹智库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机构专利与科技研发报告(2023)》报告中,马上消费的专利数占行业总量的48.8%,居行业首位。将ESG相关理念融入消费者权益保护、乡村振兴建设意见还提出,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现阶段部分消费金融机构已初具意识,马上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融等相继探路ESG,逐步着手在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消保等领域进行ESG布局,尝试挖掘新场景消费潜力。马上消费近两年连续发布《企业社会责任(ESG)报告》。在2023年的报告中指出,马上消费打造“科技+金融+碳中和”的创新模式,以科技自研为根基,在大数据、区块链、生物识别和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锻造技术底座,并发挥引擎效应,驱动业务决策智能化,帮助金融更加灵活高效地“轻装上阵”,进而实现金融服务全环节不同程度降碳。在乡村振兴方面,意见指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更加有力。马上消费金融以科技为支撑,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建立乡村振兴数字化赋能中心,推进大数据、AI在环境监测、种养殖业、产品溯源等领域的应用,积极践行公益活动。马上消费搭建“富慧养”大数据智慧养殖共同富裕平台,赋能传统养鸡,目前已落地赋能重庆渝北区、潼南区、垫江县、石柱县,以及陕西省略阳县等7个地区的部分养殖户,助力综合养殖成本下降15%左右、农户增收20%以上。针对散养鸡养殖企业的融资难题,以金融科技创新为核心,探索出“金融科技+保险+银行”的闭环式金融创新模式。在消保方面,意见指出: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金融知识普及程度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选择适配金融产品的能力和风险责任意识明显增强。马上消费金融致力于建立完善的消保体制机制,建立了由董事会、监事会、消保委员会及高级管理层自上而下组成的消保管理体系。马上消费主要采取了夯实制度根基、强化消保全流程管控、加强客诉管理、压实消保考核以及创新消保宣传教育等举措,切实贯彻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具体来看,马上消费依托线上线下丰富宣教经验,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线上开通官网、APP、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公开渠道,通过漫画、视频、海报等多媒体形式寓教于乐。线下通过联动商圈、广播电台、大学、中小学校、居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乡村、工地等区域,全方位多维度覆盖对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未来,马上消费将持续以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利用科技创新等核心优势,为更多用户提供更便捷、更易得的普惠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马上消费供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的客户群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