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句子迷经典语录唯美语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材料一
从2019年10月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开启了三星堆遗址新一阶段的考古工作。考虑到本阶段的工作重心是“聚落考古”与“社会考古”,因此最先开展的是1986年抢救性发掘的一号坑和二号坑所在地的考古勘探与发掘工作。2022年6月中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本次考古工作的最新进展及重要成果。进过这些全新的考古发现,除了能够领略古蜀文明的精彩物质面貌和丰富精神世界,也能够感受到三星堆遗址作为古蜀国都城的最后荣光。
在此次新发现的六座"祭祀坑"中已经出土编号文物将近一万三千件,其中相对完整的器物超过三千件,除了五百余根象牙之外,以铜器最多,超过一千件,金器和玉器都超过了五百件。
这些出土文物中,部分大型铜器包含了多种功能和性质,如二号坑出土的Ⅱ号青铜神树,主体功能属于场景搭设,但枝头所立之鸟按以往学者的观点代表太阳,实际已经属于被祭祀对象了,树座上跪着的三个小人像无疑代表了祭祀活动的参与者,在树干和树枝上有形似玉璧的构件,或许属于祭品一类。八号坑新出的顶尊曲身鸟足铜人像,整体属于祭祀现场的场景搭设,但头上所顶之尊属于盛放祭品的容器,人像本身属于祭祀活动的主持者或参与者,因为眼珠外凸,面具狰狞怪谲,身体造型夸张,甚至有可能是被祭祀者。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活动是国家大事,八座坑出土的上述器物既然为祭祀用器,自然就是"国之重器"。铜器是其中最为精彩的。可大,如三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宽超过1.3米,高超过0.7米,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最完整的青铜面具;可小,五号坑出土大量雕刻,其线条精细清晰,最细者宽仅0.03毫米;可中规中矩,八号坑发现的一件铜盆,与现实生活中的花盆并无二致;可天马行空,七号坑出土的龟背形网格状器,整体形似担架,主体部分呈长方形,两端伸出四个把手,末端铸造成龙头形象,主体部分外表为铜质,呈网格状,中间夹着一块可有限活动的椭圆形玉板,玉板表面覆盖丝绸,无论是器物的造型还是铸造的复杂程度均为此前所未见。
新出土的人物类铜器,尽管总体上属于写实风格,但无论是身体结构还是面部特征,都明显脱离了现实而脸谱化,唯有四号坑出土的三件扭头跪坐铜人像例外,它们整体造型十分稳定,人物双膝及双脚着地,着力点较多,上身挺直,头向身体右侧微扭,双手呈半合十状置于左胸前,一左一右形成平衡。人像细部特征十分写实,面部特征自不用说,不见青铜人头像、面具呈现的脸谱化面容,四肢细节尤甚,手指关节的凹窝、尺骨下端凸起、脚踝、脚趾等展示的淋漓尽致,四肢肌肉突出,线条十分柔美,抓地使劲的状态呼之欲出。三件人像应该是一件铜器的三个支脚,其与铜器本体的联系主要通过"怒发冲冠"的头发来实现,将铜器的实际用途与人像身体部位巧妙融为一体。
(节选自《三星堆的最后荣光》《文史知识》2022年第12期)
材料二
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惊艳世界的同时,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增添了实证。任何地域文明都离不开文明母体的滋养,三星堆文明并非无源之水,而是自成体系、传承有序。考古成果已然证明,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中,都能找到与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同时,三星堆呈现出以地域特征为主的多元文化面貌,对外来文化既吸收借鉴,又发展创新。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位于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等,都对三星堆文化产生过影响。对目前“祭祀坑”中出土的文物尚有待进一步科学解释,但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已在科学研究的逐步推进中日渐清晰。
自1993年首次走出国门、亮相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以来,三星堆文物至今已"走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观者达300万人次,在引发无数赞叹的同时,激发起世界各地对古蜀文明及中华文明的一次又一次探寻。日前出炉的《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展览)年度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显示,三星堆博物馆高居全国博物馆海外综合影响力排名前 10 位;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超2000万海外网民"云参观"三星堆文物,三星堆在海外绽放出独特魅力。一次次海外展出、一次次“云端”亮相,已经成为中华文明与异域观众在世界语境下的直观式、开放式文明对话。
三星堆考古发现,重构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图景,让世人认识到,在中原的商周文明之外,长江上游同时存在着一个独具特色、可以和同时代的其他文明相媲美的区域性文明。同时,三星堆考古成果还为世界欣赏东方文明、探索世界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随着考古挖掘的深入和科学研究的推进,三星堆之谜将一步步揭开。在这一过程中,世界或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又有一番新的理解。
(节选自《三星堆穿越时空惊艳世界》《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6月20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号坑出土的Ⅱ号青铜神树主体功能是搭设祭祀的场景,上面的玉和鸟等造型则分别代表着祭品与祭祀的对象。
B.龟背形网格状器形似担架,主体外表为铜质,中间夹着一块可有限活动的椭圆玉板,该器物铸造的复杂程度为此前所未见。
C.对中原的夏商文化、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与发展创新,使得三星堆呈现出多元文化面貌。
D.从1993年首次在国外展览算起,三星堆文物至今已"走过"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参观者达300万人次,引发无数赞叹与好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件扭头跪坐铜人像双膝及双脚触地,着力点较多,整体造型稳定,经专家分析考证,它们是一件铜器的三个支脚。
B.材料一对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的造型及其功能都进行了细致描述,语言生动,可读性强,是一篇雅俗共赏的学术文章。
C.从相关考古发掘来看,宝墩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直接孕育了三星堆文化,据此也证实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
D.材料二提到三星堆文明的渊源体系,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中华文明不仅根脉深广,而且极具包容性和创新性。
3.下列语句不能体现材料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乞。(《论语》)
B.死则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墨子》)
C.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
D.兵者,外以诛暴,内以禁邪。故兵者,尊主安国之经也,不可废也。(《管子》)
4.请根据材料所述简要概括三星堆考古发现的意义。(4分)
5.三星堆考古发现带动了相关文创产品的设计热潮,如以青铜神树为主要图案制作书签、结合金面罩造型设计冰箱贴等等,受到人们的追捧。请你结合材料中对出土文物的描述写一个文创方案,包括产品名称与设计创意。(4分)
(三)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美的戏剧
胡也频
白峰伸开手臂,弯腰地打了一个呵欠,因为他写完了名为“美的戏剧”一篇剧本,觉得十分疲倦了。
夜已经很深,日间里所响动所叫嚣的一切声音都寂然了,如同这烦杂的社会也和困顿的人类一样休息着。这幽默的情景,证明这时候并不是工作的时候。他看了表,不现着何种表情,却暗暗地诧异,辰光是如此之快地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两点多钟了。
虽然他觉得应该去睡觉,但在他的头脑中,还剩留着那剧本的人物,以及这剧中的情节,结构,对话,仍然象烟似的,氤氲着,飞来飞去。这复杂的,几乎是零零碎碎的想象的余影,使他感着疲倦而又兴奋。他便又从头看了一遍剧本。原稿是四十页。一页一页地看,看完了,想着,但是都找不出毛病来,甚至于除了一两个错字之外,要改动一字也无从下笔的。他立刻把原稿封入一只信封,决心寄给《女神月刊》去,这月刊是纯文艺刊物,说是代表了中国整个文坛的。
贴好了邮票,一种新的希望便落到他的心坎上了。他忽然感到,这剧本,一发表出来,纵然不敢说会轰动文坛,使许多作者惊诧,使无数读者倾慕,但在落暮似的黯淡的文艺上涂了新的色彩,却是毫无疑义。那末,努力于研究新剧的团体便立刻把这剧本排演去,自然也不是十分意外的事了。
想到得意的事上,白峰的脸上便微微地显了笑容,但同时他又觉得应该睡觉了。
他灭了电灯,这房子在一瞬间便完全黑暗了。一到他躺在床上只看见一片淡薄的月光。这月光从溟色的天空中穿进窗子,使人可怜似的怯怯地躲在墙角上,而且,正对着他的脸。他不愿看。他用力地把眼睛闭上了。可是这月光依样在他的眼中。他想不去理会这一片白色,但他反联想到和这白色有关的夜,以及夜里的一切了。
“天不久就要发亮了呀!”他自语的想。然而他是兴奋的,一种过分的疲倦使他的精神散乱了。他恍然——如同真实地走到了人生最荣誉的地步。因为他开头便想到那“美的戏剧"被公演了。这剧本公演的广告登遍了上海的报纸。在这时他自愿捐赠了他的排演权。可是人家又专诚地来请求他的指导。于是他自己便在这戏剧试演时说些意见,而同时便得了许多尊敬的恭维,大家都把他看做一个天才。并且有一个艺术家模样的人还简单称呼他做莎士比亚。然而他对于这些崇拜的言词并不觉得可贵,因为他骄傲的自尊心已超过别人的赞叹。于是他联想到公演的这一天。本来演剧团曾请他坐特等包厢的,所以——其实隔开幕的时间还远呢——那个总干事便亲身用一辆汽车把他接了去。到了戏院门口,他也不及去细看,只让那许多招待员把他挤上楼去,在人群中他俨然比别人都高一等的。虽说空空的坐在这样讲究的包厢还是他生平第一次,但他不知道什么缘故,总觉得他应该坐在这包厢。
在每一只空椅都坐满了人之后,开演的铃声便响了。
急骤的铃的响声,便一声声的响到他的心里,他的全身都起了一阵近似拘挛的作用,这实在值得他心虚和狂喜的,因为这铃声响后几乎便是他这一辈子的生死关头。
可是怜声响过了都不见动静,这缘故便使他的皮肤中又通过了一道电流。
然而幕终于拉开了,就在这幕分开的当中,他一眼便看到比他的命运还紧要的两行字,字有斗大,写着:
白峰先生,最艺术的作品
《美的戏剧》
手掌的声音便立刻把人的耳子震得嗡嗡的了。的确,观众对于这几个字发了热狂,而同时就有无数的眼光射到这一个包厢里来了。
“哼,也有这一天……”他不出声的自语了。这句话,是有着缘因的,就是他从前投稿给什么刊物,而编辑先生说他太幼稚退还给他了。于是他想到如果这个编辑还活着,还记得曾退过他的稿子,而且如果也知道了他的成名,不知要怎样的傍徨和惭悔呢。他很想就站到这个编辑先生的面前,但又一想,觉得那小子应该自己来请罪的。
他还想……然而掌声又响起来了。
于是《美的戏剧》的第一幕便开演了。这布景,使他吃惊了,因为当他写着这景致的时候不过是随随便便的写,想不到竟是如此的入妙。他除了用全力去记忆别人给他的恭维之外,一切工作都是多余的,似乎连第二篇纵然也可以成为名著的剧本也不必写了,单单这一篇《美的戏剧》,他是很有资格而且很可以充分地享他下一辈子的清福的。
在他想得正浓郁甜香的时候,掌声又起了,原来他已忽略了舞台上的表演,第一幕已闭幕了。
人声便嘈杂起来。不消说,这人声是等于戏剧成功的证明,因为每一个观客的脸上都现着心满意足的样子,笑容可掬。
刚刚一停又继续开演第二幕。
自然,白峰的心情只是更难于形容了。总之,如果他没有什么顾虑,他一定从包厢里一直跑到舞台上,向大众宣称说:“中国的————其实是世界的戏剧可以不要再写了,因为戏剧已达到它最高的一点,因为我已经写出了这一篇《美的戏剧》呀。"
当几个招待员又拥着他下楼去的时候,在挤来挤去的人群中,这一次是着实地感到实在比别人高一等的。
在作过了而且还保留着这灿烂辉煌的幻想的第四天,这一天实在值得记忆的,因为那代表了整个文坛的《女神月刊》寄来了一封信,一张开便跳进他眼中的是这几个使他几乎是消魂的字:“《美的戏剧》真是美极了,单在一幕内接了二十四个的吻便是出人意外的美……敝刊决提前登载!”
他恍然觉得他有实现那许多幻想的希望。
(有删节)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白峰感到“一切声音都寂然了”的深夜幽默有趣,在“并不是工作的时候”仍然意兴盎然,表现了他对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的满意。
B.《女神月刊》是代表了中国整个文坛的纯文学刊物,白峰的作品最终被录用,说明它确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C.开演铃声响后,白峰"皮肤中又通过了一道电流",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反映出他害怕作品不能演出、得不到观众认可的焦虑。
D.白峰下楼时“着实地感到实在比别人高一等的”,十分自信与自负,这与他上楼时“俨然比别人都高一等"的心态毫无二致。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塑造了一个熬夜写剧本、改剧本的作家形象,接着笔锋一转,又写了他的种种幻想,丰富了文本的层次和意蕴。
B.文中对月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谧和谐的氛围,与白峰躁动不安的内心形成鲜明对照,也为他后面的浮想联翩做了环境上的铺垫。
C.在白峰的幻想中,《美的戏剧》堪比莎翁作品,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准,现实中却因一幕内接了二十四个吻被录用,在鲜明的反差中突显了作品主题。
D.本文通篇大量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展现了白峰由自己的戏剧新作引发的一系列幻想,天马行空,妙趣横生,堪称意识流小说中的上品佳作。
8.小说最后写道,白峰"恍然觉得他有实现那许多幻想的希望"。你觉得他具备实现这些幻想的现实条件吗?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6分)
9.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做梦是一种心理补偿机制,即通过梦境获得现实中得不到的满足。如果把本文的心理描写也看作一场“白日梦”的话,请你说说,白峰的表现是如何体现荣格理论的?它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何不同?(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甲)
先生讳萧客,字仲林,别字古农,吴县布衣也。先生生五岁,父幕游粤西不归。母颜授以四子书、五经,夜则课以《文选》及唐宋人诗古文。年十五,通五经,即知气理空言无补经术思读汉唐注疏家贫不能蓄书有苕溪书棚徐姓识先生一日诣书棚借《左传注瑞》巨月读毕归其书,徐姓讶其速,曰:“子读之熟矣乎?”曰:“然。”徐手翻一帙,使先生背诵,终卷无误。徐大骇曰:“子奇人也!”赠以《十三经注疏》《十七史》《说文解字》《玉篇》《广韵》。于是闭户肄经史,博览群书。
性癖古籍,闻有异书,必徒步往借,虽仆仆五六十里,不以为劳也。以郭璞注《尔雅》用旧注而掩其名,谓之"攘善无耻",乃采注疏及《太平御览》诸书中犍为舍人、孙炎、李巡旧注而为之释。书未成,先成《注雅别钞》八卷,专攻陆佃《新义》《埤雅》及罗愿《尔雅翼》之误,兼及蔡卞《毛诗名物解》。沈宗伯德潜见其书,折节下交。
吴县朱丈文游,藏书之富甲于吴门,延先生教读。馆于滋兰堂中,得遍读四部之书。又尝阅《道藏》于元妙观,阅《佛藏》于南禅寺。居恒手一编弗辍,日不足,则继之以夜,于是目力亏损,不见一物。有人传以坐暗室中,目蒙蓝布,存想北斗七宿。一年之后,目虽能视,然读书但能读大字本而已。
直隶总督方恪敏公观承,闻其名,延至保定,修《畿辅水利志》。闲游京师,与朱学士笥河先生、纪文达公昀、胡文恪公高望相友善,咸谓其学在深宁、亭林之间。因目疾复作,举歙震以代。遂南归,以经术教授乡里,闭目口授,生徒极盛。是时江震沧孝廉名筠者,亦以目疾教读,时人皆称为盲先生。
乾隆年间,诏开四库馆,征四方名彦充校雠之任,有人以山阴童钰及先生名达于金坛。因一诸生、一布衣,格于例,不果荐。先生贫病交攻,再娶无子,卒年四十有七。
(节选自《国朝汉学师承记·余古农先生》)
(乙)
邵曾可,字子唯,性孝友恺悌,少爱书画,一日读孟子“伯夷,圣之清者也”句,忽有悟,悉弃去,一志于学。姚江书院初立时,人颇迂笑之,曾可厉色曰:“不如是,便虚度此生。”遂往学。其初以主敬为宗,自师孝咸之后,专守良知。尝曰:“于今乃知知之不可以已。日月有明,容光必照。不尔,日用跬步,鲜不贸贸者矣。”孝威病,晨走十余里叩床下问疾,不食而返。如是月余,亦病。同侪共推为笃行之士焉。卒年五十有一,曾可子贞显,贞显子廷采,世其学。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七·儒林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即知气理空言/无补经术/思读汉唐注疏/家贫不能蓄书/有苕溪书棚徐姓识先生/一日/诣书棚借《左传注疏》/匝月读毕/
B.即知气理空言/无补经术/思读汉唐注疏/家贫不能蓄书/有苕溪书棚徐姓/识先生一日/诣书棚借《左传注疏》匝月/读毕/
C.即知气理/空言无补经术/思读汉唐注疏/家贫不能蓄书/有苕溪书棚徐姓/识先生一日/诣书棚借《左传注疏》/匝月读毕/
D.即知气理/空言无补经术/思读汉唐注疏/家贫不能蓄书/有苕溪书棚徐姓识先生/一日/诣书棚借《左传注疏》匝月/读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尔雅》,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收录了丰富的古汉语词汇,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也是了解古代社会文化的一把重要的钥匙。
B.专攻,专门研究,与《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中的“专攻”含义相同,这里指对陆佃等人著作中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
C.折节,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屈从于别人,此处表达的是沈德潜读完《注雅别钞》后对余古农的敬佩之情。
D.书院,中国封建社会常见的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多为著名学者创建或主持,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尤为兴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古农先生五岁时,父亲到粤西去做幕府,从此再没有回来,他的母亲颜氏悉心培养,倾力教授,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经学功底。
B.余氏的经学造诣名重一时,得到了达官、学者和藏书家等的推崇,可惜时乖运蹇,不仅布衣终身,而且贫病交加,令人唏嘘。
C.甲文以时间为线索,追述了学者余古农先生坎坷而又励志的一生,语言典雅明丽,内容安排详略得当,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D.乙文记叙了邵曾可人生中的几件小事,寥寥数语,即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并且生动展现了其精神品质的某些侧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性癖古籍,闻有异书,必徒步往借,虽仆仆五六十里,不以为劳也。(4分)
(2)直隶总督方恪敏公观承,闻其名,延至保定,修《畿辅水利志》。(4分
14.乙文中的"笃行"一词意为"德行纯厚",这种品质在余古农和邵曾可二位先生身上都有体现,请结合文本分别加以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菩萨蛮
南唐·冯延巳
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
锦壶①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西江月②
宋贺铸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怅怅,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注】①锦壶:漏壶,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也称"漏刻",漏壶中插入一根标杆,称为“箭”。②一般认为,本词写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作者赴任太平州(今安徽当涂)途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烛泪阑干”运用拟人手法,既交代了时间,描绘了室内环境,也饱含着人物内心深切的情感,与下片的“和泪试严妆”形成巧妙的照应。
B.“难销夜似年长”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煎熬,这种煎熬是与情人天各一方以及无法借书信聊解相思等多种因素促成的。
C.贺词善于化用名句,“此段不堪回想”让人自然联想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欲寄书如天远"则与"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异曲同工。
D.两首词形象生动,意境幽妙。冯词中那位头戴横钗独自在花阴水畔流连春光的女子,贺词中那对扶肩携手、待月看花的情人,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16.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词在情感内涵上的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王制》中提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相同的含义。
(2)王勃《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飞鸟与自然的和谐景象,对仗工整,层次分明,历来被推为写景名句。
(3)“流水”这一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表达时间的流逝,或寄寓人生的情感。请在空格处填写两句用“流水”表达上述意蕴的诗词佳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最近火热的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这款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订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__(1)__。不少和 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办不成的”。它真的这么靠谱吗?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们也来会一会这位“全能网友”——
问:你真有那么靠谱吗?
ChatGPT:作为一个机器学习模型,我在培训数据的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但不能保证我的回答最终是100%正确。
和它聊天,可以直奔主题、开门见山,也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当被问到一些严肃性话题和解决方案,它的回答逻辑合理、用词到位,虽然没有提出老生常谈之外的观点,但清晰直观的表达方式和快速的反应过程令人___(2)___。
它的迅速普及有可能颠覆许多行业。有专家指出,新闻、高等教育、图形和软件设计等行业的某些工作有被人工智能代替的风险。那么,面对新技术的挑战和冲击,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去应对,方向不同,结果就同。当照相技术的普及给肖像画家造成巨大压力,有人选择___(3)___,有人选择坚守绘画的阵地。结果是各种艺术流派百花齐放,艺术市场得到空前发展。因而,某些工作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关键在于人类所采取的积极态度。人们如果能利用好新技术、新工具,就能改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毕竟,人工智能是人的延伸,社会真正的主角是你。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模拟人机对话的方式,这种语言形式有什么效果?(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调调语,
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红楼梦》作者一开篇就声明,整部著作正是"一把辛酸泪"所凝聚而成的。这就是说,曹雪芹的写作本身也是一个“欠泪——还泪”的故事。
林黛玉作为眼泪的化身,她实际上又是眼泪的“女神”。而宝玉的前身,既是灌溉绛珠仙草的神瑛侍者,____(1)____,那么今世的贾宝玉便是以顽石为形的。正是林黛玉的眼泪,净化了这块顽石,使它没有回到“泥”的世界,___(2)____。曹雪芹在小说开篇所表达的罪感,也正是表明他自己曾陷入深渊之中,但不能忘记引导他升华情感的女神们。他的罪感,正是自己意识到辜负了这些用眼泪柔化他心灵的女性。这种写作的动因,这种负疚与自我救赎的出发点,____(3)____,也使得《红楼梦》成为伟大的伤感主义文学。
2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横线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鲁迅《拿来主义》)
B.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晕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C.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林庚《说“木叶”》)
D.香雪并没有住,更不打算去找“北京话”的什么亲戚,他的话倒使她感到了委屈。
(铁凝《哦,香雪》)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流浪地球2》《三体》等影视剧的热播,关于科幻作品价值问题引发了广泛热议:有人说,它跳出了现实条条框框的束缚,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人说,它通过描述未来人类的可能状况,为研究当下社会问题提供了独特视角;有人说,科幻作品并非凭空、盲目地猜测未来,它更是在以别样的方式引领未来……
实际上,这里讨论的各种价值对人生规划乃至社会发展也都有某种深远的影响。作为时代新青年,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A项。过于绝对。从原文“以往学者的观点”及“或许属于祭品一类”等表述可以看出,其具体功能尚不确定。
2.D项。A项原文为"三件人像应该是一件铜器的三个支脚",带有猜测成分,并非定论;B项并未对所有出土的青铜器的造型进行细致描述,只是局限于部分的铜器,而且对相关青铜器的功能“细致描述”表达也有误。C项“直接孕育”无中生有,“证实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以偏概全,宝墩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的相似因素只能说明文化的传承性、一体性。
3.B项。与祭祀无关。墨子主张葬礼不要操办得太隆重,活着的人也不必久哭,而应尽快从事生产活动,以便人与人之间的互惠互利。
4.①三星堆考古发现能够让世人领略古蜀文明的精彩物质面貌和丰富的精神世界;②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增添了实证;③三星堆考古发现重构了中国古代的文明图景;④三星堆之谜一步步揭开,将让世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有一番新的理解。(一点1分,共4分)
5.参考示例1:(三号坑出土)产品名称:面具冰激凌。设计创意:青铜而具冰激凌静静地被握在手中,处处流露着神秘的色彩,仿佛有双眼睛正透过那狭长的眼眶注视着你,召唤你穿越炎夏,静心过往,开启三星堆之旅。参考示例2:(四号坑出土)产品名称:青铜扭头跪坐人像镇纸。设计创意:书桌的一方青铜绿呈跪坐姿态,头向身体右侧微扭,双手呈半合十状置于左胸前。你和他,有一种老友相见的激动与亲切,彼此沉浸在无声的交流中,以至于忘记时间的流逝。(产品名称1分,设计创意3分。文创产品应符合三星堆文物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或观赏性;语言表达需清晰明确,有层次感)
6.C项。A项对文中“幽默”一词理解有误,结合语境,它的意思应为“幽深静默”的意思,与“有趣”无关;B项"代表了中国整个文坛的纯文学刊物"错,原文为"说是代表了中国整个文坛的",可见只是一种自诩;从后文看,说他的剧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不对。D项上楼时“俨然比别人都高一等”的感受体现了受宠若惊、欣喜而又不太自信的心理,与下楼时自信与自负不同。
7.D项。这是一篇传统小说,并非意识流作品。
8.不具备。①他创作态度不够端正,自视太高又不务实,一部戏剧写了冗长的四十页纸,里面有些内容也只是随便写写,他却认为"改动一个字也无从下笔的";②从《女神月刊》的录用信可以看出,这只是一本品味和档次极低的刊物,即使刊用了他的作品,也不会给他带来知名度与影响力方面的提升。③他太过急于求成,总想一劳永逸,缺乏拼搏进取、持之以恒的精神。(一点2分,共6分。如写“具备”,结合文本分析也可酌情给分。参考角度:①深夜写稿、改稿;②虽遭杂志退稿,却不气馁,不服输;③处女作《美的戏剧》已被《女神月刊》录用,向成功迈出了重要一步。考虑到作品主旨与导向,从这方面答题建议赋分不超过4分。)
9.表现:①现实中白峰被退稿,幻想中他的剧本不仅被录用了,还获得了公演的机会;②现实中白峰籍籍无名,幻想中他成了与莎翁比肩的大文豪,享受着周围人众星捧月般的尊重与恭维;③现实中白峰受到了编辑的批评与嘲讽,幻想中编辑在他成名后无比彷徨惭愧,并且要登门请罪。(3分,每点1分)不同:①白峰的幻想虽不切实际,但整体上是面向现实,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是逃避现实、麻醉自我;②白峰的幻想很具体,很系统,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有诸如"儿子打老子""我们先前比你们阔得多啦”“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等短暂而模糊的念头;③白峰幻想的都是成功后的情景,体现了他的自负自大,阿Q除此之外,还有走投无路时寻求内心解脱的自轻自贱。(3分,每点1分)
10.A项。原文句读为:"即知气理空言,无补经术,思读汉唐注疏。家贫不能蓄书,有苕溪书棚徐姓识先生,一日,诣书棚借《左传注疏》,匝月读毕。"11.C项。“折节”在文本中的意思是“降低自己的身份”。
12.C项。本文并不讲究辞藻与用典,语言上不能说“典雅明丽”,应为“质朴自然”,与传主的学者身份相符;结构上也没有明显的详略变化。
13.(1)先生生怕痴迷古书,听说哪里有不同寻常之书,必会徒步去借,即使风尘仆仆,走五六十里的路,也不觉得劳苦。(关键词“癖”“虽”“仆仆”“以为”)
(2)直隶总督方观承听说了他的美名,请到保定,让他撰写《畿辅水利志》。(采分点:能从“方恪敏公观承"中提炼出人物姓名,转化成现代汉语习惯表达;准确翻译"延"和"修"的含义。)
14.余古农痛斥郭璞为《尔雅》作注时引用旧有成果却将相关学者姓名掩藏的做法,并博采众说,为《尔雅》重新作注;邵曾可在史孝咸生病时每天走十几里路去给他叩头请安,坚持了一个多月,自己也因此生了一场大病。(一点1分,两点3分)
【参考译文】
(甲)
余先生名为萧客,字仲林,别字古农,是吴县的平民。余先生生下来刚五岁,父亲去粤西做幕府再没有回来,母亲颜氏教授他四书五经,晚上就让他学习《文选》和唐宋文人的诗歌及古文。十五岁通读五经,便知道气理之论都是些不切实际的话,对于经学没有补益,他想读汉代和唐代学者的注疏。家中贫穷,无法藏书,有个苕溪书店的老板姓徐,认识先生,一天,他到书店借了本《左传注疏》,一个月就读完了。还书的时候,徐姓老板惊讶于他读书的速度,说:“你已经读熟了吗?”他说:“是的。”徐老板随手翻了一卷,让先生背诵,整卷背下来,没有一处错误。徐老板非常惊讶,说:“你真是个奇人啊!”又把《十三经注疏》《十七史》《说文解字》《玉篇》《广韵》赠送给了他。从此他就关门在家学习经史,广泛阅览了很多图书。
先生生性痴迷古书,听说哪里有不同寻常之书,必会徒步去借,即使风尘仆仆,走五六十里的路,也不觉得劳苦。他认为郭璞为《尔雅》作注时用了旧注却掩藏旧注作者的名字,称他是“掠人之美的无耻之徒”,于是广泛采集各家注疏以及《太平御览》等书中犍为舍人、孙炎、李巡的旧注来解释《尔雅》。书还未写成,先写成了《注雅别纱》八卷,专门研究陆佃《新义》《捭》及罗愿《尔雅翼》中的错误,其中也涉及到了蔡卞的《毛诗名物解》。沈德潜读了这本书,甘愿降低身份与他结交。
吴县的朱文游,家中藏书在苏州一带最多,请先生去教孩子读书。先生在滋兰堂中设馆教学,得以遍读四部之书。他又曾在元妙观读《道藏》,在南禅寺读《佛藏》。平日里总是手持一书,不停地阅读,白天时间不够,便晚上继续,于是眼睛受到损伤,看不见任何东西。有人教他坐在暗室中,用蓝布蒙住眼睛,默想北斗七星。一年之后,眼睛虽然能看见东西了,但读书只能读大字本罢了。
直隶总督方观承听说了他的美名,请到保定,让他撰写《畿辅水利志》。闲暇时游学京师,与朱笥河先生、纪昀、胡高望交情甚好,大家都说他的学问在深宁、亭林之间。由于眼疾复发,推荐歙县戴震代替自己。于是回归南方,凭借经学在乡里教书,闭着眼睛口头教授,学生人生极多。这个时候有个叫江筠的举人,也因眼疾设馆教书,当时的人都成他们为"盲先生"。
乾隆年间,下诏建造四库全书馆,征召天下名人才士担任校雠的工作,有人把山阴童钰和余先生的名字报给了金坛的地方官员,因为他俩一位是生员,一位是平民,不合规定,最终没有推荐给朝廷。先生贫病交加,娶了二个老婆还是没有子嗣,去世时年仅四十七岁。
(乙)
邵曾可,字子唯,生性和乐平易,尊敬父母兄长,年轻时喜欢书画,一天读到孟子的“伯夷,圣之清者也"一句,忽然顿悟,完全抛弃了这些爱好,专心致力于学问。姚江书院刚刚建立的时候,人们都讥笑创办者迂阔,邵曾可疾言厉色地说:“不这样的话,便会虚度这一生。”于是前去学习。他最初以“主敬”作为修身的宗旨,自从追随史孝威学习之后,专门持守“良知”之学。他曾说:“到现在我才知道学习知识是不能停止的。太阳月亮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不这样的话,平日里的一举一动,很少有不轻率冒失的。”史孝咸得了重病,他每天跑十多里的路在孝咸床下磕头问安,不在那里吃顿饭就回去了,像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自己也大病一场。同辈都推重他为品行纯厚之人。去世时51岁,他的儿子名叫贞显,贞显的儿子名叫廷采,都继承了他的学问。
15.D项。冯延巳词开头两句写的是女子睡在床上梦见当年与情人在春水杨花的旖旎风光中欢会悠游的场景,选项中说的头戴横钗赏景对第一句理解有误,独自流连春光对第二句理解有误。
16.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思远怀人和落寞孤愁的情感。(2分)
不同点:①从“锦壶催画箭”和梦中杨花纷飞的春日景象与眼前落梅无声的的冬日景象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冯词还包含着女子对时光飞逝、容颜难驻的感叹;②结合注释,从“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可以看出,贺词也寄寓着作者深深的宦海沉浮之苦和羁旅漂泊之悲。(每点2分,共4分)
17.(1)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例句:①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③桃花流水官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④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①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②有关"流水"的诗句要求联系前后诗句填入连贯的两句,其它代表"流水"的意象,如:春水、长江、东海等不给分。不能杜撰诗句。其它符合要求的有出处、正确书写的也可得分。)
18.①易如反掌(轻而易举)②拍案叫绝(赞不绝口)③另起炉灶。(根据考生答卷实际,本题的参考答案可适度放宽,只要考生所填的是成语,且语义、用法、色彩、词性合乎语境,即可得分。)
19.①“人机模拟对话”的方式增加了场景感和真切感,让读者更能直观地感受到与ChatGPT聊天的具体情境。②"人机模拟对话"的方式更能体现出ChatGPT的语言特征和对话能力,显示出它灵敏的反应能力。(每点2分,共4分)
20.因而,某些工作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关键在于人类所采取的态度。人们如果能利用好新技术、新工具,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①不合逻辑:“是否”表示两面,“积极态度”表示一面,可以把“积极”两字删去。②搭配不当:“改善”换成“提高”。一点2分;两点4分)21.B项。与划线处作用相同都表示引用。A项表示反讽,C项表示强调,D项表示特殊含义。
22。(1)又是女娲补天淘汰下的顽石(2)而保持了“玉”的品性(3)使得所有的文字都带上伤感之情(每空2分,第1空需要写出“女娲补天”神话及“石头”这两个信息,第2空、第3空语意相近即可)
23.【作文立意参考】
材料重在引导时代新青年深刻领会科幻作品的价值对人生规划、社会乃至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材料可从以下角度考虑。
(1)打破束缚,勇于创新:科学幻想引导时代新青年“跳出了现实条条框框的束缚”,有利于培养时代新青年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惊奇之心”,积极寻找人类已有共同经验之外的一切没有凝固的事物。(2)着眼未来,意在当下:科学幻想有利于培养时代新青年的想象力、对生活和世界的探索精神,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当下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的不确定性,思考、纠偏甚至去试着解决现有的一些社会问题。(3)崇尚科学,引领未来:“以别样的方式引领未来”,引导时代新青年拒绝空想和盲目猜测,积极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成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或攻其一端,或综合讨论,也可从材料提供观点以外的其他角度立论,只要与科幻作品的价值相契合,同时又对人生具有启发指导意义即可算符合题意。当然材料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弘扬时代新青年的科学精 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进而引导时代新青年能把个人的科学追求与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命 运紧密结合,在更深广的层面实现科学幻想讨论对于时代新青年的引导意义。
文章由超然客公众号校编,分享旨在服务教学,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高考诊断性测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人民性是文化、文学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既是其动机也是其成果。现代社会要建立起普遍统一的组织结构,就要生成文化的共同体,其语言、思想逻辑、价值认同、理想目标能达成一致,就需要获得广泛的社会性,而其基础就在于文化、语言、文学具有人民性。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文学处于一个变革时期,经典现实主义受到欧美现代主义的挑战,大量的欧美作品翻译过来,一度取代了苏联文艺对中国文艺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与现代主义的先锋探索一起开辟当代中国文学的广阔道路,如意识流小说、现代派、荒诞派、黑色幽默,直至后现代式的先锋派……中国文学无疑在艺术上上了一个台阶。然而,无论是现代派还是先锋派,都属于阳春白雪。艺术创新固然需要,但文艺的人民性在任何时候,在中国的国情下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和责任。20 世纪90 年代,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现实主义获得了一次崭新的再生。陈忠实、莫言、贾平凹、阎连科、刘震云、铁凝、王安忆、阿来都各自写下既具有现实主义传统特色,又汲取了世界优秀文学经验的作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20 世纪80年代末至90 年代,是中国文学走向市场化的时期,市场化在客观上解决了文艺走向大众、面向大众的问题。图书市场的销量、电影市场的票房,就足以使大众成为接受的主体。文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消费社会的产品,它使人民群众最大可能地分享文 艺作品的各种成果。
但是,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性”也并非因此而演化成现代性的一个基础的普遍性的概念。在“阶级论”被淡化后,文艺的大众化、消费化无疑使文艺具有了人民性,但它与文艺的人民性的经典内涵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个区别的根本之处在于:文艺的人民性要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要引导人民积极向上,要使全体人民团结为一个整体,凝聚成一股力量,向着一个共同目标前进。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人民性无疑还是占据文化领导权地位,起到积极的正确的引导作用。
新时代赋予文艺服务人民以新的内容,同时也赋予人民性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说新时代有新时代的“新人民性”,这就是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放在首位。正是因为“新人民性”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而才能如此信任和尊重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当然,当今时代信息爆炸,互联网众声喧哗,社会的复杂性表明,文艺依然不能放弃正面引导人民群众的责任。在多样化和丰富性的文艺繁荣格局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无疑应该始终起到引领作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新人民性”才能真正圆满实现。
节选自陈晓明《人民性、民间性与新伦理的历史建构》)
材料二:
中华诗词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满足千百年来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对于诗歌的精神生活需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云“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其所谓“天意”就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而人间的主体就是人民,是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诗歌作品满足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在中华诗词文化发展史上,正是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性诗词文化的精神接力和审美传递,中华诗词文化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才得到了充分彰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性诗词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实践与推广。我们不仅大力挖掘中华古典诗词的人民性文化资源,而且全力弘扬中华近现代诗词的人民性文化精神,由此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在前贤的基础上努力开创中华当代诗词的人民性文化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多次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毫无疑问,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中华人民性诗词文化的当代价值,比如从政治思想、社会建设、文化传承、历史积淀、审美趣味、学术资源等等。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诗教文化传统中,始终绵延着生生不息的儒家民本主义诗学血脉。从屈原到杜甫再到龚自珍,中华诗词的儒家民本文化不能被简单地视作封建忠君思想而加以否定,只要我们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进行合理的扬弃,中华古代儒家诗教文化传统就能转化为中华当代人民诗教文化新传统——这已经在中华诗词文化的近现代转型中得到证明,而且在中华当代诗词文化建构中也取得过成功经验。只要我们的诗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坚持对中华优秀诗词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探索出一条中华当代人民诗教的新路。
(节选自李遇春《中华诗词文化的发展演变、当代形态与价值》)
1.下列对材料中“人民性”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民性是现代社会文化共同体的生成基础,与中国国情息息相关,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B.人民性离不开市场化,市场化使文艺走向大众,使人民群众最大可能地分享文艺作品。
C.文艺的人民性与文艺的大众化、消费化虽然存在密切的联系,但是彼此有明显的区别。
D.不同时代人民性的内涵不尽相同,当下应关注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弘扬艺术正能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20世纪80年代文学变革到 90 年代传统文化复兴,中国文学思潮从欧美现代主义转为现实主义,艺术上获得不断进步。
B.新时代赋予文艺以新的内容,无论社会环境多么复杂,文艺格局多么丰富,文艺的创新性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C.中华古代儒家诗教文化在其特定历史背景下曾经产生过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其历史合理性。
D.两则材料都从文学史的角度,辩证思考“文艺的人民性”问题,肯定其积极意义;又都放眼当下,对文艺工作者提出要求。
3.下列选项,最贴近材料中“人民性”文艺观的一项是 (3 分)
A.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B.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
C.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D.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不必摹仿唐宋,亦不必摹仿周秦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4.在文艺创作中如何增强人民性?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5.请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为例,分别从思想内容和审美趣味两个方面,探究人民性诗词文化的当代育人价值。(4 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文本一:
豫让行刺
叶敬之
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
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半边。
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下停住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
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疑心。
他拍了拍参乘青荓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你去看看什么情况。”
青荓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
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
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得那个随从下了桥,忽然听得一声尖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
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走近桥头,拐弯下桥。
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
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荓。鲜血浸透了青荓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淌。
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我原先以为,你不惜牺牲性命替主子报仇,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荓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义士!且吃我一剑!”
豫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剑锋低了下去,他催促豫让道:“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受死!”
豫让因为吞了炭火,嗓音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青荓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
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荓尸体,大哭起来。声音微弱如蚊虫之鸣,粗粝似老树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去。
豫让忽然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我有一事有劳于君。”
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就允诺道:“你说。”
豫让道:“从今以后,再想刺君,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
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来,接过外衣,各扯一条袖子,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喊,连刺三剑,三个洞口,边缘皆染血,赫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见了,不免心惊。
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我已报答主公!”
说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滚了几滚。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谢,谢……”
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
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桥。河水流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和桥。
河水不枯,墓桥永恒。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
文本二:
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豫让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的君臣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襄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复仇。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恩,“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因此,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由此可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自杀。
(摘编自高婕《<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赵襄子的拔剑相向,豫让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泪,说明他对青荓之死深感愧疚,也因失去老友然神伤。
B.豫让的复仇之路坎坷,充满艰辛;他三击赵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对智伯之灵的告慰,也是对自我心灵的宽慰。
C.豫让自杀后,其直立的尸体过了许久才轰然倒地,这一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豫让不甘失败、生命顽强的精神品质。
D.小说的最后一段“河水不枯,墓桥永恒”具有象征意义,它意味着豫让的可贵精神千百年以来世代流传,永不磨灭。
7.关于青荓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青荓许久未归且桥下静悄悄的,反常的现象增添了现场的紧张氛围。
B.青荓在杀死与放走豫让的两难之中选择自杀,体现了他的忠义精神。
C.青荓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豫让的交代来完成,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
D.青荓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
8.豫让为智伯复仇,最终不得不以剑三击赵襄子衣服而后自杀,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豫让价值追求的理解。(6分)
9.“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寥寥数语,却在文本一中浓墨重彩,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 题。
夫以仲尼之才也,而器不周于鲁卫;应聘七十国,而不一获其主;驱骤于蛮夏之域,屈辱于公卿之门,其不遇也如此。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室者也,退老于家,魏文侯师之,西河之人肃然归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间其言。故曰: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而后之君子,区区于一主,叹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沉湘,贾谊以之发愤,不亦过乎!然则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
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前监不远,覆车继轨。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将以遂志而成名也。凡希世苟合之士,俯仰尊贵之颜,透迤势利之间。其言曰:名与身孰亲也?得与失孰贤也? 荣与辱孰珍也?故遂洁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
(节选自三国魏·李康《运命论》)
夫食稻粱,衣狐貉,观窈眇之奇舞,听云和之琴瑟,此生人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敦孝梯,立忠贞,渐礼乐之腴润,蹈先王之盛则,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为也。然则君子居正体道,乐天知命,明其无可奈何,识其不由智力。逝而不召,来而不距,生而不喜,死而不戚。不充诎①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岂有董相《不遇》②之文乎?
(节选自南朝梁·刘峻《辩命论》
【注】①充诎:得意忘形的样子。②西汉董仲舒曾写《士不遇赋》。其因两度任藩王国相,故有“董相之称。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
B.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
C.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已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
D.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已养高/势动人主/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蛮夏,蛮夷与华夏,泛指边远地区和中原地区;文中指孔子辗转的众多区域。
B.君子,古代是地位高的贵族的通称,后来“君子”亦用于对“有德者”的称谓。
C.前监,指“前车之鉴”,喻前之失败可作后之教训,与文中“覆车继轨”同义。
D.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实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
12.下列对《运命论》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用典型事例进行对比论证,论述命运对人的影响;认为屈原、贾谊没有参透命运之理,故导致悲剧。
B.古代的先贤圣人,有的也难遂其志,他们之所以成为圣人在于乐天知命,无论穷困或显达都能始终如一。
C.才能超群、品行出众易招致世俗的非议,但志士仁人为改变世俗、遂志成名,依然坚持操守,正道而行。
D.迎合世俗甘于苟且之人,趋炎附势,贪求钱财,沉迷声色,沾沾自喜,作者对他们的做法持否定的态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魏文侯师之,西河之人肃然归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间其言。(4分)
(2)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4 分)
14.钱钟书评价李康《运命论》时说:“刘峻《辩命论》树义(立义,阐发义理)已全发于此。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济州过赵叟家宴(节选)
王维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晏出林闾。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三、四两句描写主人的日常生活,富有田园情趣,赵叟的隐者形象跃然纸上。
B.第六句写赵叟以农家普通菜蔬招待客人,可见主人的真诚质朴,照应了题目。
C.最后两句既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D.诗歌巧妙地选取了几个生活场景,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重要特点。
16.《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请结合黛玉的观点,赏析本诗开头两句。(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八个字凝练传神地塑造了曹操文武双全雄心勃勃的形象。
(2)《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两句,表达了杜甫面对国家动荡不安而报国无门的哀伤。
(3)古诗词中常以成双入对之物反衬作者或抒情主人公孤寂之情,如“ _______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
(1)佩洛西为何不顾唾声一片,也要执意窜访台湾?此等恶意挑衅,并非纯属个人行为,其背后美国政府和美国政客的反华野心_____①____。
(2)佩洛西出生于政治世家,长期生活在美国东部“机器政治”的文化氛围中,___②___,不学以能,逐渐成长为一名只顾私利的典型政客。其人一直以“人权卫士”标榜,却对美国酷刑审讯所谓“恐怖主义嫌疑人”的事实_____③____;她称香港的骚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国会山的骚乱则令她“心碎”;她为所谓的“香港民主”大声疾呼,却只字不提英国在香港的殖民镇压。
(3)佩洛西本身还是一个职业生涯内多次用出格的方式企图吸引公众目光的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和甘愿受意识形态驱使的彻头彻尾的极端反华分子。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智贤说:“她个人很享受作为政客带来的声名,丝毫不排斥通过作秀夺人眼球。如果记者的镜头不在她身上,她反倒不自在。”苏州大学客座教授高志凯称佩洛西是“世界麻烦制造总监”,她关心的根本不是台湾人民的利益。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9.第(2)段对佩洛西的抨击极具力度,请简要说明。(4 分)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 题。
海鞘在全球海洋均有分布,它的身体包在胶质或近似植物纤维素成分的被囊中,再加上 基本不移动,所以_____ ① ____,实际上却是一种体呈袋形或桶状的雌雄同体动物。
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小鼠模型,发现用海鞘补充饮食,可以扭转小鼠的衰老迹象。为何会产生这种效果? 经深入探索,研究人员发现,___②___ 。其实,这种物质在别的海洋生物(比如扇贝) 体中也有,只是含量各有不同罢了。
研究显示,_____③____,从而阻止认知能力下降,逆转衰老大脑中的认知障碍。在那次小鼠实验中,被喂食缩醛磷脂的小鼠就具有更高数量和质量的神经元突触。
皱纹、白发、记忆减退、体能下降等都是衰老的迹象,缩醛磷脂或许会创造新的可能,扭转老人记忆减退的趋势,给人类逆转衰老提供新的启示。
21.对于材料中项目研究的意义,下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缩醛磷脂能够扭转小鼠衰老迹象
B.缩醛磷脂或可阻止老人记忆减退
C.缩醛磷脂能够逆转人类认知障碍
D.缩醛磷脂或可帮助人们逆转衰老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6 分)
四、写作 (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共 5 小题,17 分)
1.(3 分) B(“离不开市场化”错误。)
2.(3 分)A (“从欧美现代主义转为现实主义”错误。)
3.(3 分)C (强调小说对国民的改造。)
4.(4分)①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定“四个自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审美等需求放在首位,引导人民积极向上。②继承文学创作传统,对传统诗词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当代文艺作品创作的“新人民性”。③汲取世界文学经验,守正创新,合理扬弃,不断开拓丰富作品人民性的新路径。(每点2 分,答对两点得4分。
5.(4分)①思想内容:词中“谁主沉浮”之问、“峥嵘岁月”之忆、“书生意气”之勇、“粪土当年万户侯”之慨,有助于青年一代点燃青春激情,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②审美趣味:词借“万山红遍”“鹰击长空”等壮丽秋景,营造宏阔远大的感境,情最交融,格调昂扬,传达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气概,引导青年感受传统诗词的文化魅力,自觉接受艺术美的熏陶。(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 4小题,18 分)
6.(3 分)C(“不甘失败、生命顽强”错。)
7.(3 分) D(“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错。)
8.(6 分)①秉持为人之道,豫让一诺千金,践行诺言,坦然赴死;②坚守君臣之义,豫让完成了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③报答知遇之恩,面对智伯的礼遇、赵襄子的赏识,豫让以死回报;④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荓惺惺相惜,青荓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便以命相报。(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的情给分。)
9.(6分)①丰富了内容,渲染了气氛,有利于刻画豫让、赵襄子等人物,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②使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增强了小说可读性,为后文豫让自杀铺垫蓄势,使结局更为合理;③强化矛盾冲突,有利于凸显小说主旨。
(每点2 分,答对三点得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3分)A
11.(3 分) C(“覆车继轨”指重蹈覆辙。
12.(3分) C(“为改变世俗”错。)
13.(8分)
(1)(4分)魏文侯拜他为师,西河地区(黄河以西地区) 的人们恭恭敬敬地归附于他的德行(因他的德行而归附),把他同孔夫子相提并论,而没有一个人敢对他的言论妄加非议(违犯他的言论)。
(注意“师”“归德”“比之于”“间”的翻译。)
(2)(4 分)圣人的生命(身体) 可以受到压抑,但道义(思想) 却不能屈从;他的地位可以受到排挤,但名誉却不能改变(丧失)。
(注意“抑”“屈”“排”“夺”的翻译。)
14.(3 分) 钱钟书认为《命论》发的义理在《运命论》中已完全表达,说明两者相承相通,(1分)一方面要遵循正道、坚守操守,(1分)另一方面要顺应天命、泰然处之(1分)。
(二)古代诗歌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3 分)C(“表达了诗人对仕官生活的厌倦”错。
16.(6分)①开头两旬用“深巷”“斜晖”“门”“柳”等寻常所见之景,写出赵叟远离尘嚣的静美生活环境;(2分)②“闲”“高”“疏”等平常之语,流露出主人恬淡闲适的人生追求,极富意趣,暗示出其隐者身份;(2 分)③于平淡之语中表达出对主人隐居生活的欣赏之情,立意初现。(2 分)
(三)名篇名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6分)
(1)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
(2)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3)示例一::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
示例二: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3 分)①昭然若揭(暴露无遗、显而易见、路人皆知)②耳濡目染(潜移默化)③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视若无睹、置若罔闻、讳莫如深)(每空 1 分,合乎语境、意思对即可。)
19.(4分)①开头一语中的,直击佩洛西特定的生长环境,揭露其自私丑恶的政客嘴脸。②巧用对比,通过三组自相矛盾的行径加强反讽意味,一针见血,揭示佩洛西在人权向题上的虚伪和双标。③运用排比,一气呵成,增强语势,字里行间表达了对佩洛西的强烈不满。(每点2 分,答对两点得 4分。如有其他答案,超然客公众号 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0.(4分)示例一:佩洛西本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职业生涯内多次用出格的方式企图吸引公众目光,她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极端反华分子,甘愿受意识形态的驱使。
示例二:佩洛西在职业生涯内多次用出格的方式企图吸引公众目光,本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投机分子;她甘愿受意识形态的驱使,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极端反华分子。(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21.(3分)D
22.(6 分)示例:①表面上(看起来) 像一种植物②海鞘体内含有缩醛磷脂③缩醛磷脂可促使神经元突触再生(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分)
23.(60 分) 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文章由超然客公众号校编,分享旨在服务教学,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早年殷墟的发掘与研究所形成的科学、全面、系统地重建中国古史的目标不是将考古学维系在了传统的文献史学和金石学的范围之内,而是从更广义的视角重新定义了史学的涵义,从而奠定了考古学在中国现代学科、学术中的独立地位。这一目标一直以来为中国的考古学者所继承、发扬,从而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殷墟传统。
以田野发掘为基础,不断获取新的资料是殷墟的史学传统之一。强调史料的扩充,有两方面的涵义:首先考古发掘是获取新史料的重要方法,傅斯年、李济都极为重视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殷墟的科学发掘获得了大批的考古材料,从而大大扩充了殷商史研究的内容。其次,新史料既然是以重建古史为目标,其内容必定广泛、全面。归纳起来,殷墟发掘所获取的考古材料包括了建筑遗址、墓葬等遗迹现象;甲骨刻辞及在器物上刻划书写的古文字资料等方方面面。新中国成立后,夏鼐主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之时,十分重视通过田野发掘积累考古材料。他在一个时期内“把中国考古学的重点放在田野考古工作上去”,在重要的考古遗址开展长期的田野发掘工作,获取了大量的考古资料,极大地丰富了古史探索的内容。
采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扩张新的工具,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是殷墟的史学传统之二。20 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范围内的考古学出现了“技术革新”,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被更多地应用到了考古学的研究中。中国考古学也很快引入了碳十四、热释光,光谱分析,中子活化分析,孢粉学,古动植物学,航空、遥感等一系列新的科技手段综合研究考古遗存。尤其是碳十四实验室的建立和大批碳十四标本数据的测定,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编年研究奠定了基础。
强调考古学以重建古史为目标是殷墟的史学传统之三。随着田野发掘工作的广泛开展和考古资料的积累丰富,苏秉琦于20世纪90年代初再次提出重建中国史前史的设想。苏先生还具体提出了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方法,就是“以区系观点为纲,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社会分析”。如果说傅斯年、李济所提出的“古史重建”还仅仅是一个目标的话,那么随着考古材料的丰富,中国考古学从苏秉琦开始具体将这一目标逐步付诸实践。
中国考古学的世界性视野是殷墟的史学传统之四。夏鼐强调“中国考古学是世界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苏秉琦则提出中国考古学要“走向世界,面对未来”。苏先生还从方法论的角度着重指出建设世界的中国考古学“要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诸方面采取若干切实可行的、持之以恒的重大措施步骤”。张光直从世界史的角度出发,提出世界文明演化的两种模式,他将“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演化方式看作是世界式的“文明演化方式”,从而充分肯定了中国考古学在世界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早年殷墟的发掘与研究为中国考古学奠定了一个很高的起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和大量新考古学文化的发现,原本不清楚的史前文化线索变得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考古学逐渐转向了以探索考古学文化时空关系为目标的文化史式的研究。许多考古报告仅仅是按照文化史研究的需要对发掘资料进行了简化的整理,而很少涉及诸如聚落、环境、动植物等方面的信息。这种负面的影响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逐渐有所改变,这是后话。
(摘编自张海《中国考古学的殷墟传统——早年安阳殷墟的发掘与研究》)
材料二:
殷墟是殷商文化的重要发现地。从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至今已经历90多个春秋。综合看来殷墟考古主要有以下收获:一是基本搞清了般墟的总体布局和结构。安阳西北洹水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形成周边约36平方公里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其中,小屯村东北为宫殿宗庙基址,有明显的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建筑格局,小屯村北发现有制玉作坊,小屯村南发现有制作青铜器的铸铜作坊遗址。二是发现了洹北商城。盘庚迁殷之初的商城位于洹水北岸保护区北部,城内四周有大型夯土基址 30余处,城内北部分布有以房址、水井、灰坑为代表的居民点。三是青铜器等商代文物的大量发现。殷墟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包括礼器、酒器、兵器、乐器等。除青铜器外,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四是甲骨文的发现。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般墟是殷商历史的主要确定地。由于时代较早,历史文献记载过于简略,殷商历史除商王谱系以外的更多细节无从知晓。般墟出土的甲骨文,向我们展现了殷商历史。在通过甲骨文确定殷商历史的诸多学者中,罗振玉考释出大量甲骨文单字,提出了至今仍被学界遵守的甲骨分类。王国维将甲骨文字与殷商历史研究相结合,对甲骨中的商王谱系与文献进行实证研究,使殷商历史成为信史。已被释读的甲骨文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如阶级与国家方面、社会生产方面、思想文化方面等,全方位展示了商代丰富的历史,极大弥补了商代文献的不足,对中国早期历史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张新斌《殷墟考古的主要收获和重要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重建中国古史是中国历朝历代考古学者的研究目标,这个研究目标的确立对中国考古学发展影响深远。
B.作为考古学家,夏鼐跳出了文献史学和金石学研究的局限,重视通过对遗迹的现场发掘丰富历史认知。
C.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开阔了历史学家的视野,科学技术进步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编年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D.对殷墟的发掘研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尤其是借助对甲骨文的释读丰富了我们对殷商历史细节的了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墟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标志性事件,研究成果为重建古史提供了丰富资料。
B.侧重文化史式的研究,延缓了中国考古学正常发展,这说明文化史式研究价值不大。
C.殷商的研究成果提升了中国考古学的地位,为世界文明演化模式研究提供中国样本。
D.殷墟作为商朝的都城,已经具备了城市的形态功能,各功能区布局合理,井然有序。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考古学的殷墟传统范畴的一项是(3分)
A.李济根据席尔的《陶器工业百科全书》中的公式,结合殷墟陶器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个计算陶器“视比重”和吸水率的公式。
B.武王灭商,是商周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典籍《书·顾命》称“用克达殷,集大命。”“达”读为“挞”含有武王征服四方,鞭挞商国之意,以隐晦笔法记录了此段历史。
C.通过研究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关禹的记载“天令禹(敷)土、隆(堕)山(浚)川”,印证了《史记·夏本纪》中大禹治水事迹之可信。
D.梁思永在美国学习考古学专业,曾师从著名考古学家基德,学成后于1930 年夏天回国参加了对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田野考古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何以中国”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而对“何以中国”的回答离不开考古学。请结合材料,概括安阳殷墟的发掘与研究对“何以中国”这一追问作了哪些回答?(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战斗十分激烈,枪声十分密集,担架横七竖八在院中摆开。有备第一次看见了伤员,他眼前是流淌着的血,翻飞着的肉和断裂的白骨。一天一夜,有备就像度过了许多年。他只觉得一阵阵天旋地转,脚下也不自主起来,看来真该找个僻静地方歇会儿了。
其实有备的去处很普通,他有一个谷草垛,堆放着新的和陈的谷草。今天,累得天旋地转的有备终于又想起了这里。他看了个时机,潜入了他那久别的草垛,就像回了他久别的家。他在谷草垛里左钻右钻直钻到一个谁都不会发现他的地方,靠下来轻轻喘气。这时意外发生了:有备看见黑暗处有一双眼睛朝他闪烁,就像夏夜天空里两颗游移不定的星星。这不是星星,是人。他想着,把斜靠在谷草上的身子直起来,有些紧张地冲那两颗星星问道:“你是谁?”
谷草一阵抖动,“星星”消失在黑暗中。有备猛地扒开了谷草,两只皮鞋暴露了出来,还露出了一个人的腿和身子,是草绿色的军裤,一条腿上还缠着白毛巾。有备心里一惊: 这是一个日本兵。他决定先弄清他的身份。他开始对着谷草里的人发话,语气竭力带出一个八路军应有的威严:“快出来!满院子都是八路军!”
草垛里的日本兵在众目睽睽之下钻了出来,在人前尽力把身体站直。腿是受了伤的,有血从毛巾上渗出来。这是一个面孔白皙清瘦的年轻人,耳朵和嘴唇都很肥厚,脸上带着深深的愁容,愁容里还有惊慌。孟院长向他问话,他摇了摇头,摆了摆手,意思是他是不会讲中国话的。孟院长这才想到佟继臣在日本留学的事。孟院长对佟继臣说:“先问问他是哪个部分的,为什么来到这里。”佟继臣问了日本兵,日本兵说,他叫松山槐多,日本长野县人,今年十八岁,参军快一年了。今天在战斗中小腿负了伤,他求生心切,晚上看见一个无人的担架,就偷偷爬上来,没想到被人抬进了八路军的医院。却又担心被认出,在混乱中他悄悄钻进了这个草垛。
松山槐多被安排住在向家一个废弃的草屋里,一住半个月。每天为他换药的是有备,每次换药时,有备把绷带解开,先用双氧水为他清洗伤口,再把红汞纱条塞入伤口中,再重新包扎起来。在做过几次处理后,松山槐多的伤口还真有了明显的改善:新肉正从伤口的四壁长出来,松山槐多欣喜地把新肉指给有备看,有备身上轻松了许多。
有备的轻松不仅是因为松山槐多的伤口长出了新肉,在给槐多换药的日子里,他还学会了用简单的日语和松山槐多交流。他管他叫槐多,他管他叫有备。槐多也学会了不少中国话。因为日语里就有不少中国字,遇到两人语言不通时,就在槐多的本子上用中文写。
槐多的本子不是一般的本子,是东京美术学校的速写本。本子上不光写字,还画着许多速写画,有铅笔的也有蜡笔的。这些速写画引起了有备的极大兴趣,他翻开一页看,是兆州的古城门,他看出这就是兆州的东门:土城墙上矗立着一个城门楼,门楼上有块匾。在这幅铅笔画的下边写着字:中国兆州,昭和十八年六月二十日。他又翻开一页,是一棵大白菜,旁边写着“兆州的白菜比长野的白菜大”。有备继续翻槐多的速写本,他翻到了自己家的草垛,这是槐多刚画上去的。槐多先用铅笔画出草垛的形状,又用蜡笔在上面涂了颜色。下边的文字注明是:中国兆州笨花村草垛,昭和十九年七月余养伤于此。
槐多的伤腿逐渐痊愈,脸上的愁容也渐渐消失。闲暇时他常和有备一起到屋顶上画写生。有备问槐多,长野县和兆州一样不一样。槐多说:“不一样。长野县有山,有水;兆州没有山,只有一条孝河,河里也没有水。”有备说:“你是说兆州没有长野好,是不是?”槐多急忙说:“不是不是,不是这个意思。长野好,兆州也好,要不然为什么我在本子上画兆州。”有备说:“兆州好在哪儿?”槐多说:“兆州和长野许多地方都相似。这里的平原就很像长野,看到它就能引我想到我的家乡。长野有条千曲川,兆州有条孝河。孝河里虽然没有水,但它们弯弯曲曲的样子实在一样。我常常看着兆州想家乡。”有备说:“那谁让你们非要来中国不可?”松山槐多沉默了,枕着自己的手掌在屋顶躺了下来。有备也躺在松山槐多的旁边。两人静默了一会儿,松山槐多叹了口气说:“有备,我给你唱一首歌吧,这是一首回家的歌。”他用日文低声唱起来,唱得婉转动情,自己还流着眼泪。
有备听槐多唱完,就问他这首歌叫什么,唱的是什么意思。槐多说,这首歌叫《小小的晚霞》,是一首童谣。他吃力地用中文给有备翻译着歌词:
晚霞啊晚霞,天黑了,
山上寺庙的钟声响了,
手拉着手都回家吧,
就像乌鸦归巢一样。
孩子们回家了,
月亮出来了,
小鸟做梦的时候,
亮晶晶的星星闪耀了。
(节选自铁凝《笨花》,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淌着的血,翻飞着的肉和断裂的白骨”,三个短语展现了战斗的激烈,短促的节奏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B.作者把松山槐多的眼睛比作“星星”,暗示虽然他是一个侵略者,但在槐多的心里还有着尚未泯灭的良知。
C.松山槐多脸上的表情从“带着深深的愁容”到“愁容也渐渐消失”的变化,这反映了有备治疗技术的进步。
D.有备“谁让你们非要来中国不可”的质问,触动了槐多对来华参战的思考,无言以对,所以陷入了“沉默”。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备为了缓解疲劳,钻进草垛,偶遇日军伤员槐多,出人意料,引出故事。超然客公众号
B.选文对槐多如何被裹挟到战场等内容进行“藏隐”,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C.作者善于敏锐捕捉人物内心的丝丝颤动,引导读者去破解人物灵魂的密码。
D.选文以充满了诗意的童谣作结,余味无穷,表达了有备、槐多的共同心愿。
8.作者花费较多笔墨来叙述松山槐多的速写本,请结合选文分析其作用?(6分)
9.铁凝在“首届中国——西班牙文学论坛”发表演讲时说:“你生活在当代,而你应该有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的心胸。”请据此分析选文在对“过去”的叙述中连接了怎样的“未来”期望?(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材料二:
汉中郡,本附庸国,属蜀。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置郡,因水名也。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西源出陇西西县蟠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其地东接南郡,南接广汉,西接陇西,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赋贡所出,略侔三蜀。六国时,楚强盛,略有其地,后为秦,恒成争地。汉高帝既克秦,获子婴。项羽封高帝为汉王,王巴、蜀、汉中三十一县。帝不悦。丞相萧何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屈于一人之下,则伸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愿大王王汉中,抚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帝从之,都南郑。及高帝东伐,萧何居守汉中,足食足兵。既定三秦,萧何镇关中,资其众,卒平天下。高帝九年,以田叔为汉中守,属县十二。叔既馈以军饷,又致名材立宫室,帝嘉之。自叔之后,世修文教,有俶傥之士、异人并挺:邓公抗言于孝景之朝,以明忠枉之情;张骞特以蒙险远,为孝武帝开缘边之地,宾沙越之国,致大宛之马,入南海之象,振扬威灵,被于幽裔;谷口子真,秉箕颍①之操,湛然岳立,不营不求,德声迈流。自建武以后,群儒修业。于是司徒李公,屡登七政。太傅子坚,弈世论道。其州牧、郡守,冠盖相继,于西州为盛。盖济济焉。
(节选自《华阳国志·汉中志》)
[注]①箕颍:箕山、颖水,传为古高士巢父、许由所居。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可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西A源B出C陇D西E西国县G嶓H冢I山J会K白水M经N葭O萌P入Q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秦,是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因项羽灭秦后将此地封给秦军的三位降将而得名。
B.卒,终于,与《孔雀东南飞》“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中的“卒”意思相同。
C.俶傥,卓越不凡,与《报任安书》“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中的“倜傥”意思相同。
D.济济,众多的样子,与成语“济济一堂”“人才济济”中的“济济”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中郡本附庸国,后来为秦所占有,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因汉水流经此地将其命名为汉中。
B.汉高祖忍辱负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安抚百姓,招纳贤士,为成就帝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C.汉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高祖凭借汉中郡的充足兵员和粮草,平定三秦,进而夺得了天下。
D.汉中地灵人杰,自古以来,历代的地方官员都非常重视文治教化,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人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六国时,楚强盛,略有其地,后为秦,恒成争地。
(2)秉箕颖之操,湛然岳立,不营不求,德声迈流。
14.项羽封高帝为汉王,高帝为何不悦?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时蔡未弭,故见于篇末
刘禹锡
汉家族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
身在绛纱①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②。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闻道楚氛③犹未灭,终须旌施扫云雷。
[注]①绛纱:犹绛帐,对师门、讲席的敬称。②三台:星名,指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古代以星象征人事,称三公为三台。③楚氛:指敌寇作恶的气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马大夫才能卓著,被委以重任,远赴南海,对辖地进行管理,为君分忧,为国担责。
B.马大夫学识渊博,身份高贵,在辖地亲自教导学子,传播文化,非常重视德治教化。
C.颈联“连天”对“映日”,“浪静”对“帆多”,对仗工整,前后勾联,意义相关。
D.诗人听闻海域边疆敌寇尚未完全平定,担心友人的安危,心中牵挂,作诗劝勉鼓励。超然客公众号
16.与刘禹锡同时代的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本诗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钱塘自古繁华,不同的地域文化交汇于此,正如柳永《望海潮》“, ”两句写出了杭州既有西北的羌管乐,也有江南的采菱歌。
(2)《石钟山记》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认为“, ”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强调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3)山川风物,四时好景激发了文人墨客无限才情。古代许多诗词文赋都描绘了“水天相接”的美景这些句子意境或开阔,或唯美,或空明,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花灯历史悠久、流派众多,精妙绝伦之作更是( ① )。浙江仙居针无骨花灯精致典雅,造型多变;广东潮州花灯乡土气息浓厚,工艺繁复……
为让更多青少年感受到非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不少地方推出了“花灯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成立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开展花灯兴趣班,组建花灯社团,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为学生授课……这些举措不仅拓宽了孩子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将更丰富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当( ② )的花灯亮起时,孩子们心中那颗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在渐渐萌发。
逛灯会是人们庆祝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如今,许多地方的灯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③ ),化身艺术盛会。太空主题花灯设计精心,科技感十足,让人们尽情释放想象力,有的将花灯与动漫形象相结合,将本地特色建筑以花灯形式汇聚一堂,为彰显地域文化魅力,吸引年轻观众“打卡”……漫步灯会之中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20.请调整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序,使句子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什么会“春江水暖鸭先知”呢?
首先,鸭子身上长满了浓密的羽毛,羽毛将空气贮存在其中,隔热保温,这就好比我们在寒冬里穿羽绒服保暖。另外,鸭子的皮下有层厚厚的脂肪,① ,抵御寒冷。但这并没有解决人们的疑惑,在冰冷的水中泡了那么久,它们的脚不会冻伤吗?如果我们用温暖的双手接触冰冷的水,手上的热量就会传递到水中,直到手和水的温度变得差不多。这是因为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聪明的鸭子进化出了一套“逆流热交换系统”,也就是帮鸭子 ② ,减小脚和冰水的温差。这样一来,鸭子不仅能光脚在冰水里游泳,还能光脚在冰面上奔跑。
当初春江河的水刚开始解冻,寒意尚未消尽时,③ 。鸭子察觉到水温的变化,便迫不及待地潜入水中嬉游,于是就有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佳句。
21.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2.请用三个短语概括“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原因。(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你生活在当代,而你应该有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的心胸。”这是铁凝的文学创作主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生活在当代的青年,更应该具备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的心胸。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17 分)
1.(3 分)A
2.(3 分)B
3.(3 分)B
4.(4 分)
田野考古学是以科学方法进行实地考察(1 分),获取实物资料(1 分),研究历史(1 分)的考古学分支学科。
评分参考:
上述划线处 1 处 1 分,意思答对即可。“田野考古学是……考古学分支学科”句式 1 分,意思答对即可。超然客公众号
整体表述可以是长句,也可以是短句。
5.(4 分)
①以田野发掘为基础,勾勒出了殷墟都城总体布局和结构,逐步还原了更加全面、真实的商代文明; ②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完善了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编年研究,推动“重建古史”目标付诸实践; ③殷墟甲骨文的研究释读,让殷商历史成为信史,把中国信史往前推进了约 1000 年。
1 点 1 分,2 点 3 分,3 点 4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18 分)
6.(3 分)C
7.(3 分)D
8.(6 分) ①丰富槐多形象:槐多的美院学生身份,对家乡的思念,对养伤地兆州的依恋都通过速写本及其速写作品表现出来; ②推动情节发展:速写本推动了槐多和有备的交往,有备被槐多的绘画才能吸引,随其学画画并谈论家乡话题; ③蕴含主题内涵:战争风雨中的速写本,呈现的是兆州宁静和谐的风物,可见槐多内心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每点概述 1 分,举例分析 1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 分) ①槐多的“过去”是被卷入侵略战争的青年学生,文中槐多期望“未来”能重返家乡;②中日的“过去”关系密切,日语里就有不少中国字,有相似的文化认同,文中借有备、槐多的来往表达了“未来”中日间交流互动的期望;③文中叙写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过去”,而有备和槐多超越国界的特殊友情表达了期望“未来”和平相处的愿景。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每点“过去”阐述 1 分,“未来”期望揭示 1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同等赋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20 分)
10.(3 分)J M P
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11.(3 分)B
12.(3 分)D
13.(8 分)
(1)(4 分)六国之时,楚国强盛,掠夺了(汉沔)的土地,后来又被秦国占有,(此地)常常是兵家必争之地。
评分参考:
大意 1 分,“略、为、恒”各 1 分。略,掠夺,夺取;为,表被动;恒,常常,一直。
(2)(4 分)(他)保持巢父、许由那样的操守,像颍水一样清澈,像山岳一样耸立,不钻营追求名利,崇高的声誉像奔腾的江河(广为流传)。
评分参考:
大意 1 分,“湛然岳立、不营不求、迈流”各 1 分。
14.(3 分)
①项羽违背约定,只让刘邦做汉王,管辖巴、蜀、汉中三郡;
②把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给秦朝的降将来牵制刘邦。
评分参考:
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二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楚怀王与各位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攻入咸阳的人,做关中王。……项王、范增怀疑沛公有夺取天下的想法,但既已和解,又担心违背盟约,诸侯会背叛他,就在暗中谋划说:“巴、蜀道路艰险,秦朝被贬谪的罪人都居住在蜀地。”又说:“巴、蜀也是关中地区。”所以项羽封沛公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三个郡,定都在南郑。并把关中的土地分为三份,封给秦朝的降将,来限制汉王。超然客公众号
材料二:
汉中郡,本来为附庸国,依附于蜀国。周赧王三年,秦惠文王设立汉中郡。这样取名,是因为境内有一条河叫汉水。汉水这条河有两个源头:东边这个源头出自武都氐道的漾山,于是称为漾河。西边的源头出于陇西西县嶓冢山,和白水河会合后,再经葭萌,流入汉水。它的源头叫沔,所以称为“汉沔”。汉水流域东边与南郡相连,南边与广汉相接,西边靠近陇西,北边和秦川接壤。这个地方土地肥沃,缴纳的赋税,差不多与蜀地三郡相等。
汉高祖刘邦已经灭掉秦国,抓住秦王子婴。(本来应该在关中即位称王)项羽(却)封刘邦为汉王,只让他管辖巴国、蜀国和汉中等三十一个县,刘邦很不高兴。丞相萧何为他谋划说:“虽然只当汉王不好,但这不还是好过被消灭吗?再说,这地方古人称为‘天汉’,这个称呼很好。能够委屈地处在一人之下,而能在万人之上的位置上施展自己抱负的人,有商汤和武王。希望大王您治理好汉中,安抚那里的百姓,任用贤能的人,(同时)把巴、蜀地区治理好,再回头平定三秦地区。(如能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谋取天下了。”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以南郑为自己的首府。后来,高祖进行东征时,萧何坐镇汉中,(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兵员和粮食。高祖平定三秦后,萧何镇守关中,为军队供给粮草,最终夺得了天下。汉高祖九年,又封田叔为汉中太守,管辖十二个县。田叔不仅供给军饷,还(为高祖)收集名贵木材,兴修宫室,得到高祖的嘉奖。从田叔治理汉中以后,这个地方历代都注重文治教化,卓越不凡、才能出众之人纷纷涌现:邓先在孝景帝时的朝廷之上直言进谏,澄清忠臣被冤杀的实情。张骞出使危险而偏远的边陲,为汉孝武帝拓宽疆域,使西域各国臣服,引进大宛的良马、南海的大象。(国家的声威)大振,并且辐射到偏僻的地方。谷口的(郑)子真,保持巢父、许由隐居在箕山、颍水那样的操守,像颍水一样清澈,像山岳一样耸立,不钻营追求名利,他崇高的声誉像奔腾的江河。从东汉建武以后,众多的读书人都着力于自身的学业和修养。从此,汉中人司徒李公,多次登上丞相之位。担任太傅的子坚,他的家族几代论道经邦,辅助国君。当过州牧、郡守的人络绎不绝,在西洲最多。这真是人才济济啊。
(二)(9 分)
15.(3 分)D
16.(6 分)
①疆域辽阔:朝廷对“百越南溟”进行统辖管理,可见疆域之广,虽有敌寇作乱,但必能平定。②经济繁荣:颈联提到“帆多宝舶来”,此时唐朝与外邦贸易往来频繁,经济发展繁荣昌盛。③精神昂扬:全诗洋溢着欣欣向荣、文明昌盛的大唐气象,开放的姿态,文化的自信,昂扬向上。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6 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6 分)
17.(6 分)
(1)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2)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评分参考:
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3)示例: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评分参考:
每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10 分)
18.(3 分)
示例:①数不胜数 ②五彩斑斓 ③焕然一新。
评分参考:
每答对一处给 1 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
第一空,根据后面罗列的浙江的花灯、广东的花灯和省略号可以填出“数不胜数”,也可填“层出不穷”。
第二空,开放度较大,适合语境,写出花灯的特点,且为成语,符合语法要求,均可,如“五彩斑斓”等。
第三空,根据空格后展示的“太空主题花灯”“特色建筑花灯”“动漫花灯”可知要填“焕然一新”,注意“历久弥新”“推陈出新”不可,与空格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语意不相符。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语境,且为成语,可酌情给分。
19.(3 分)
示例: 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更加深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评分参考:超然客公众号
第一处是搭配问题,应为加深认识和理解。
第二处语病是递进问题,“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应当在前,“加深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应当在后。
第三处语病是时态问题,“推出了”,意味着已经完成,后面写“将”矛盾。
每改对一处给 1 分。改变原句意思,该句不给分。
20.(4 分)
示例: 有的精心设计科技感十足的太空主题花灯,让人们尽情释放想象力;有的将本地特色建筑以花灯形式汇聚一堂,彰显地域文化魅力;有的将花灯与动漫形象相结合,吸引年轻观众“打卡”。
评分参考:
句式 1 分;每一分句内容组合正确 1 分;分句前半段是什么特色的花灯,后半段是其效果,各 1 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二)(10 分)
21.(6 分)
示例:①能防止热量散发②降低脚上的温度③气温开始回升
评分参考:
每写出一处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符合语境,可酌情给分。
22.(4 分)
①羽毛保温 ②脂肪御寒 ③减少温差
评分参考:
原因概括准确各 1 分,表述上均为短语 1 分。意思答对即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史铁生金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