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大概讲了什么票房

2005年,香港导演于仁泰执导,李连杰主演的影片《霍元甲》引起轰动,尽管影片争议不断,但丝毫不影响于仁泰走史诗、国际大制作路线。他表示:自己要拍一套中国最酷的电影,并且要是一部可以在全世界发行的中国电影。这就是2013年,还未上映就备受期待史诗巨制《忠烈杨家将》的诞生记。2011年,于仁泰将家喻户晓的忠烈名门杨家将的故事搬上大荧幕,开机拍摄,除了1.7亿的投资,古天乐、郑少秋、林峰、李晨、周渝民、于波、吴尊、付辛博8大巨星出演,可谓是令观众期待不已。最后,《忠烈杨家将》临近开拍,古天乐因意外受伤,一年能不能拍动作戏。郑伊健接替古天乐,扮演的杨延平(杨大郎)一角,该片顺利完成拍摄并如期上映。最终,该片仅收获6177万票房,排名当年内地票房前100名第77位,令人唏嘘。作为当年投资最大的电影之一,票房如此惨烈,这是许多人都意想不到的结局。就凭该片杨家七子的型男主演团,随便挑一个,都极具票房号召力,再加上郑少秋、梁家仁、邵兵的豪华阵容,如此战绩,令人意外。此外,导演于仁泰标榜《斯巴达300勇士》,剪辑了国际预告片,誓要打进国际市场的信心,最终也沦为泡影。从《忠烈杨家将》的口碑、票房惨淡,我们不难看出:于仁泰和李仁港、麦兆辉、庄文强等香港导演一样,形式大于内容,才落得如此惨局。李仁港、麦兆辉、庄文强是最早尝试将大IP“港化”的香港导演,《三国之见龙卸甲》、《关云长》、《锦衣卫》、《鸿门宴传奇》等大制作影片,都是顶配明星阵容,可谓是票房收割机的卖相,但最终口碑、票房均不佳。究其原因,并非演员的问题,而是“港化”后的内容差异化导致观众无法认可这样的改编。《三国之见龙卸甲》剧照就像明星阵容超强的《忠烈杨家将》,这一IP肯定是有市场的,影片票房不佳,正是败在“内容”上。影片根据民间传奇杨家将故事改编,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保家卫国,奈何奸臣当道,杨家名将遭到迫害。事件起因:辽国皇帝盛邀宋太宗赴金沙滩 “双龙会”,实则暗藏杀机,兵困行宫,杨家将誓死保护,突围牺牲。这段民间传奇可谓是荡气回肠,也曾多次改编成影视剧。而《忠烈杨家将》改编颇大,将这一百家卫国的壮烈悲歌,呈现了“葫芦娃救爷爷”的低龄化故事。尽管场面宏大,也燃不起观众的激情。该片弱化杨家将杀敌护国的忠烈背景,以杨延昭(杨六郎)和当朝郡主相爱,被国丈潘仁美之子潘豹搅局,为帮哥哥出气,杨延嗣(杨七郎)失手打死潘豹,引来潘仁美的报复。而此时,辽并来犯,宋太宗任命潘仁美作主帅,杨业(杨令公)为先锋,应战敌军。为报复杨家,潘仁美在杨业前方激战正酣的时候,突然收兵撤退,使杨家军陷入辽军包围圈。最终,杨业只能退守金沙滩两狼山。另一边,每晚做噩梦的杨母(佘太君),恐感丈夫遇难,便让七子奔赴战场救杨业。为此,影片的故事就围绕“杨家七子救父”展开。最终,“七子去六子回”。这样的改编不免俗套,但若编剧编得好,也不失展现“孝”这一主题思想。但《忠烈杨家将》中,却是为悲壮而悲壮、为赴死而死,可谓是漏洞百出。杨家七兄弟在母亲的叮嘱下,奔赴两狼山。见到身中毒箭性命岌岌可危的父亲,准备带父亲突围。可辽军兵力众多,寡不敌众,突围恐难实现。但杨七郎却能轻松突围,到潘仁美撤守的寰州城求援。这样的设置印证了“为赴死而死”。杨七郎你打死人家儿子,此番你孤身来求援助,不是自寻死路吗?果然,杨七郎就被潘仁美当做地方奸细乱箭射死了。接下来是大郎和二郎(杨延定)。兄弟6人带父亲边打边撤,行至峡谷,见辽兵追上来,大郎让兄弟们先走,自己留下来击退敌军。最终,双拳难敌群兵,死了。而兄弟情谊深厚的二郎,突然杀回,最后也只能是和大哥双双惨死。然后就是四郎(杨延辉)五郎(杨延德)。剩下的兄弟4人带着父亲继续前进,突然,五郎的马被跑死了,敌军也最快追上了。为了让两个弟弟和父亲先走,四郎和五郎选择留下来拖住敌军。最终,兄弟两人奋死反击,拉了几十个垫背的敌军,跌入悬崖。眼看就要过雁门关了,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可敌军又杀到了。为让弟弟和父亲成功进入雁门关,三郎(杨延安)由作出了牺牲。最后,面对身手了得的敌军统帅耶律原(邵兵 饰),六郎完成了反杀,成功将父亲带回家了。至此,这场“七子去六子回”的悲惨结局结束了。后来,六郎杨延昭苦练杨家枪法,成为了继父亲和大哥们之后的忠烈名将。《忠烈杨家将》这样的剧情设置,确为低龄化,离史诗差距颇大。这样的随意改编,从影片开头就已经可以预见了。争风吃醋引发的惨案,可谓是狗血之极。而标榜扎克·施耐德的《斯巴达300勇士》,更是无稽之谈。影片中几段宏大的战争戏,根本不够看。此外,该片的动作设计也是败笔。除了混打一通,几乎很难看出主角们的特色。或许,影片中杨家七子的美男团壮烈牺牲,是唯一值得看下去的支撑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鸿门宴大概讲了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